两不同级别过滤器组合对颗粒过滤性能模拟

合集下载

双效汽车空调滤芯对细颗粒物过滤效果的试验研究

双效汽车空调滤芯对细颗粒物过滤效果的试验研究

双效汽车空调滤芯对细颗粒物过滤效果的试验研究
李阳阳;滑海宁;马志义;梁继超;冯坚
【期刊名称】《装备维修技术》
【年(卷),期】2018(0)1
【摘要】论文对10个不同品牌的双效汽车空调滤芯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过滤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目前产品的过滤盲区和原因。

通过粒径谱仪和粉尘计数器对
10μm以下9段粒径的颗粒物过滤效果进行测试,并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滤芯内部结构,分析结构原因。

论文发现试验样品的过滤盲区的颗粒物粒径范围为0.1~0.3μm,平均过滤效率不足20%,初始压力降较大的样品在压力降上升后,对于盲区颗粒物的过滤效果有所提升。

0.1~0.3μm粒径范围内颗粒物的过滤需要关注,双效过滤器可通过提升内部阻力和减少夹层内活性炭的破碎提高颗粒物的过滤效率。

【总页数】9页(P30-38)
【关键词】双效汽车空调过滤器;超细颗粒物;过滤效率;显微
【作者】李阳阳;滑海宁;马志义;梁继超;冯坚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省交通新能源开发应用与汽车节能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7.3;U463.94
【相关文献】
1.通风用空气过滤器的细颗粒物(PM2.5)过滤效率研究 [J], 涂有;涂光备;张鑫
2.《纺织品细颗粒物过滤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解析 [J], 刘飞飞
3.F级中效过滤器对细颗粒物过滤及容尘性能研究 [J], 王亚男;王宇
4.F级中效过滤器对细颗粒物过滤及容尘性能研究 [J], 王亚男;王宇
5.汽车空调滤芯净化效果和车载空气净化器净化车内空气研究 [J], 石非;赵继波;霍任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颗粒物对惯性除尘器过滤效率影响的研究

颗粒物对惯性除尘器过滤效率影响的研究

颗粒物对惯性除尘器过滤效率影响的研究李艳波;曹凯超;白翔宇;牛克路【摘要】为了研究含尘气流中的颗粒物流速与粒径对惯性除尘器过滤效率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对惯性除尘器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同样的颗粒物,流速越大,惯性过滤器的过滤效果越差;固定流速为6 m/s时,粒径大于100μm的颗粒几乎全部被除尘器过滤,沉降在底面;粒径在100μm以内的颗粒部分不能被过滤;过滤物颗粒风速越大,粒径越小,则过滤效果越差.惯性除尘器适用于过滤大颗粒低流速的介质.【期刊名称】《过滤与分离》【年(卷),期】2016(026)002【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过滤效率;惯性除尘器;颗粒粒径;颗粒流速【作者】李艳波;曹凯超;白翔宇;牛克路【作者单位】新乡市天诚航空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00;新乡市天诚航空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00;新乡市天诚航空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00;新乡市天诚航空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1.2;TQ051.8+5机械式除尘主要用于高浓度、大颗粒粉尘的预净化,分为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分离器[1]。

利用运动中尘粒的惯性力大于气体的惯性力的特性将尘粒从含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被称之为惯性除尘器。

惯性除尘器用于净化密度和粒径较大(捕集10~20微米以上的粗尘粒)的金属或矿物性粉尘,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

这种除尘器结构简单,阻力较小。

惯性除尘器的捕集效率比重力沉降室高,但仍为低效率除尘设备。

早期的惯性除尘器主要以挡板的形式安装在重力沉降室内,用以改善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果[2]。

惯性除尘器种类很多,根据除尘原理大致可分为惯性碰撞式和气流折板式两类。

碰撞式除尘器是利用一级或几级挡板阻挡气流前进,使含尘气流与挡板相撞,借助其中粉尘粒子的惯性力使气流中尘粒分离出来。

采用槽型挡板组成的气流折板式除尘器,含尘气流从两板之间的缝隙以较高的速度喷出流向下一排槽型板的凹部,然后气流沿圆弧状的边沿绕流到下一排,粉尘则通过碰撞(粉尘与槽型板之间或粉尘粒子之间的碰撞)减少势能,最终沿槽型板板面落入下面灰斗中。

两种空气净化设备效能的数学建模

两种空气净化设备效能的数学建模

两种空气净化设备效能的数学建模一、基于HEPA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设备效能数学建模HEPA过滤器是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设备,其主要作用是过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如灰尘、花粉、烟雾等,从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为了评估HEPA过滤器的效能,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数学模型:1. 空气净化效率模型空气净化效率是指HEPA过滤器能够过滤掉的颗粒物的百分比。

假设HEPA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为E,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为C,过滤器的空气流量为Q,则空气净化效率可以表示为:空气净化效率 = E × C × Q2. 过滤器寿命模型HEPA过滤器的寿命取决于其过滤效率和使用时间。

假设HEPA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为E,使用时间为T,则过滤器的寿命可以表示为:过滤器寿命 = E × T3. 能耗模型HEPA过滤器的能耗取决于其空气流量和电力消耗。

假设HEPA过滤器的空气流量为Q,电力消耗为P,则能耗可以表示为:能耗 = Q × P二、基于光触媒技术的空气净化设备效能数学建模光触媒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空气净化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光触媒材料催化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等,从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为了评估光触媒空气净化设备的效能,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数学模型:1. 空气净化效率模型光触媒空气净化效率是指光触媒材料催化分解有害气体的百分比。

假设光触媒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为E,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为C,则空气净化效率可以表示为:空气净化效率 = E × C2. 光触媒材料寿命模型光触媒材料的寿命取决于其催化分解有害气体的效率和使用时间。

假设光触媒材料的催化分解效率为E,使用时间为T,则光触媒材料的寿命可以表示为:光触媒材料寿命 = E × T3. 能耗模型光触媒空气净化设备的能耗取决于其电力消耗和光源的使用时间。

假设光触媒空气净化设备的电力消耗为P,光源的使用时间为T,则能耗可以表示为:能耗 = P × T基于HEPA过滤器和光触媒技术的空气净化设备都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来评估其效能。

高效过滤器模拟测试

高效过滤器模拟测试
方行散流器空调送风口 散流板散流器 吴江伟峰消声器设备 吴江伟峰余压阀 一体化高效送风口 板式排烟口 空气净化器、自净器 空气自净器/洁净采样车 空气自净净化器
洁净采样取样车设备 固定式空气自净器 移动式空气自净器洁净设备 窗式空气净化器 洁净采样车 高效送风口、散流板 彩钢夹芯板/岩棉板 恒温恒湿室
kin=0.5nU2(1)
εin=cμkin2Re/UL(2)
式中:n为所取的入流湍流动能为平均动能的百分数,可在0.50/0~1.50/0,此处取为10/0;U为入流速度,m/s;Re为入流的湍流雷诺数,可按400取值;L为湍流特征长度,m,对于正方形风口取为风口边长;cμ为常数,0.09.
高清洁洁净层流罩 高清洁不锈钢净化层流罩 单机除尘器PL系列除尘器 SH-C移动式除尘器 不锈钢滤桶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空气过滤器 不锈钢除尘罩排烟罩 防火阀
净化配件/臭氧/空调机组 尘埃粒计数器红外线风淋锁 橡胶膜片气体压差计 净化配件和专用铝型材介绍 初中效排风机箱 不锈钢清洗池 进口材料不锈钢洁净地漏
(6)回风口为单层百叶回风口,有效出流面积为500/0,满足充分发展段紊流出口模型.
吴江市伟峰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吴江市伟峰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吴江市伟峰设备有限公司(诚信通会员)环宝通档案编号46420070709011公司动态:2 高效过滤器模拟测试2009扩散孔板的开孔情况影响着室内流场、室内空气洁净度、洁净室自净时间和扩散板阻力.对GF01
FFU风机过滤机组 高品质FFU净化装置 风机过滤器机组FFU 吴江手动调节阀风量调节阀 不锈钢传递窗 传递窗/高效送风口 回风窗方形散流器 电动多叶调节阀
吴江伟峰防火阀排烟阀 机械电子连锁传递窗 吴江高品质不锈钢传递窗 高效生物洁净传递窗 机械连锁传递窗 电子连锁传递窗 高效过滤器高效保温送风口 自净层流回风口

空气过滤器等级表

空气过滤器等级表

空气过滤器等级一览表
空气过滤器效率等级划分
G1 40%
G2 65%
G3 85%
G4 90%
此上为初效过滤器,针对的为5微米的尘埃粒子,一般检测方法为计重法。

F5 45%
F6 65%
F7 85%
F8 90%
F9 95%
此上为中效过滤器,针对的为1微米的尘埃粒子,一般检测方法为比色法。

H10 95%
H11 99%
H12 99.9%
此上为亚高效过滤器,针对的为0.3微米的尘埃粒子,一般检测方法为DOP法。

H13 99.95-9% 一般说法为4个9,严格意义来讲为3个9点5
H14 99.995-9% 一般说法为5个9,严格意义来讲为4个9点5
此上为高效过滤器,针对的为0.3微米的尘埃粒子,一般检测方法为DOP法。

U15 99.9995%
U16 99.99995%
U17 99.999995%
此上为高效过滤器,针对的为0.12微米的尘埃粒子,一般检测方法为DOP法。

qct970对应的过滤等级

qct970对应的过滤等级

qct970对应的过滤等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QCT970是一款常见的过滤器,广泛用于家用和工业领域。

它具有多种过滤等级,每种等级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过滤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QCT970对应的过滤等级,并介绍其特点和用途。

QCT970过滤等级通常从G1到G4,分别代表不同的过滤效率。

G1是最低等级的过滤器,一般用于预过滤或粗过滤,适用于一些不太重要的场合。

G1等级的过滤器能够过滤大颗粒的灰尘和污染物,但对细小颗粒的净化效果有限。

G1等级的过滤器主要用于空气中含有大颗粒物的环境,比如工地等。

G2是稍高一级的过滤器,能够过滤掉更小的颗粒物和细微的灰尘,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

G2等级的过滤器适用于一般家庭和商用环境,可以有效净化空气中的微尘和细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G2等级的过滤器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保养的频率。

在选择QCT970过滤等级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等级。

对于一般家庭和商用环境,G2等级的过滤器已经能够满足需求。

而对于一些对空气质量要求更高的环境,如医院、实验室等,则需要选择G3或G4等级的过滤器。

QCT970具有多种过滤等级,能够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过滤等级,可以有效净化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QCT970对应的过滤等级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QCT970对应的过滤等级指的是相应短波紫外照射下,该过滤器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过滤效果。

QCT970过滤等级则是为评估和衡量QCT970过滤器在过滤微生物时的过滤效率而设定的一种标准。

QCT970过滤等级是由国际标准组织设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

QCT970过滤等级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QCT970过滤器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有效地过滤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提供更加干净、健康的水质。

QCT970过滤等级通常采用一系列数值来表示,例如0.1、0.2、0.3等。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数值模拟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数值模拟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数值模拟摘要:1.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对生产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洁净度的要求最高,而要达到要求的洁净度,最关键的设备就是高效空气过滤器。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高效空气过滤器得以推广和普及,设备的廉价和节能是关键。

为此本文根据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速度不同流型下的高效空气过滤器模型进行数学物理建模,采用商用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过滤器内部的流场特征,研究过滤器内部的流动和过滤规律,并和理论结果进行比较拟合了阻力计算公式。

这样就可以在减少实验费用的情况下,更新过滤器结构,降低过滤器阻力和运行费用。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国内能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并且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和降低了能耗、保护了环境,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2. 模型的建立及计算2.1过滤器结构图高效空气过滤器结构如图1。

(a)有分隔板结构 (b)无分隔板结构图1 高效空气过滤器外观图2.2控制方程流体运动都受到最基本的三个物理规律的支配,即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

描述流动的这些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偏微分方程被称为控制方程(governing equations)[]20。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基本为常温下忽略能量传递的稳态流动。

所以控制方程可以写为: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d()0=Uiν动量方程:()()()χρννν∂P∂-⋅=+∂∂1graduduUduiit()()()ygraddUdiit∂P∂-⋅=+∂∂ρνννννν1()()()zgradwdwUdwiit∂P∂-⋅=+∂∂ρννν1其中p为压力,ρ为流体的密度,μ为流体的动力粘度,ν为流体的运动粘度。

2.3网格划分及计算模型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边界条件具体设置为:进口为速度进口;出口采用自由出口边界条件;壁面均采用选择无滑移固体壁面。

几种欧美空气过滤器检测方法的对比

几种欧美空气过滤器检测方法的对比

几种欧美空气过滤器检测方法的对比几种欧美空气过滤器的效率检测中制备气溶胶的方法相同,均为压缩空气雾化器的方法。

但是二者所用的气溶胶并不相同:美国选用的气溶胶为非球形多分散固相干燥氯化钾,欧洲所用气溶胶为球形单分散雾化DEHS(DOS/DES)液滴。

气溶胶制备系统都包括盛装溶液的容器和喷嘴。

高速的无尘压缩空气将溶液引射进入喷嘴,溶液被雾化生成气溶胶。

通过调整喷嘴的气压和流量来控制气溶胶浓度。

这样就实现了试验尘源颗粒分散度及浓度的灵活控制,测试结果重复性好。

欧洲所用溶液为未经稀释或处理的DEHS(DOS/DES)溶液,并直接将雾化的DEHS液滴注入实验台。

而美国所用溶液为氯化钾溶液,生成的雾化液滴通过一个l300mm的高塔,大尺寸粒子沉降脱离出来。

并在高塔中用洁净干空气对盐液小滴进行干燥,再将固相干燥的氯化钾逆流送入试验管道中,使其与气流充分混合。

此外,欧美所用气溶胶的粒径分布也不同。

美国选用的氯化钾粒径为0.3m~l0m,欧洲所用DEHS(DOS/DES)液滴粒径范围为0.2m~3.0m。

可以看出,美国所用气溶胶粒径较大。

空气过滤机效率检测中粒径范围的确定与过滤机的应用场合、卫生要求及检测设备的现状密切相关。

空气过滤机净化的主要对象是工业粉尘或大气尘,其粒径范围一般为l0。

LLm~l0m。

在湍流的情况下,小于等于l0m的粒子可以悬浮于大气中,而大于l0m的粒子由于其沉降速度较大很难发生稳定悬浮,也就很少被气流携带到过滤机阎。

所以,试验气溶胶的粒径范围的上限取l0m就可以满足空气过滤机应用场合的要求。

另外,对于粒径为l0。

m~lm的粒子主要涌过高效过滤的方法去除。

很多大气中的工业污染物诸如:煤炭、混凝土的细粉,大气尘中的一些能危害到肺部的灰尘、细菌,粒径均大于3,0m,出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要求,这些都需要由空气过滤机处理嘲。

而欧洲所选的气溶胶粒径范围为0.2m~3.0m,粒径过小,不符合过滤机的实际应用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40
F10 > F20 > F15 F10 > F15 > F20 F15 > F10 > F20 F10 > F15 > F20 F10 > F15 > F20
粒径 μm
第一级 效率比较 0. 5 1. 0 1. 5 2. 0 2. 5
表 4 v = 0. 2 m /s 时各纤维组合效率比较
F30
本 文 模 拟 了 F30t20 + F10t10, F30t20 + F15t10, F30t20 + F20t10, F35t20 + F10t10, F35t20 + F15t10, F35t20 + F15t10, F35t20 + F20t10, F40t20 + F10t10, F40t20 + F15t10, F40t20 + F20t10 等 9 种不同纤维组合对微粒的过 滤情况。
由图 9 可看出,对于某一固定粒径的粒子, 随着速度的变化,总捕集效率有一个最小值,但 是捕集效率最低点会因粒子粒径不同而不同。随 着过滤速度的增加,捕集效率最低值向小粒径方
26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5 年
图 9 F20t10 + F10t10 总效率图
向移动。 2. 2. 2 不同纤维组合对粒子过滤效果的比较
级别过滤器的合理组合匹配,从而使过滤达到高 效而经济。如果两级过滤器级别相差很多,第二 级过滤器会承担很大的负荷,前一级起不到保护 后一级的作用; 如果两级过滤器级别相差太近, 第二级过 滤 器 不 能 实 现 其 应 有 的 价 值[4]。 所 以 有 必要对空调过滤器的组合匹配进行理论研究,尤 其是过滤器合理匹配对 PM2. 5 过滤的理论研究。
图 1 模型图
度入口,出口设为压力出口。 1. 1 填充率 α 计算
填充率 α 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1 模型介绍
在本文模型中,纤维排列为错列,通过前处 理软件 Gambit 生成,采用流体流动模拟软件 Fluent 中的离散相模型对纤维过滤器捕集细微粒子的 过程进行模拟。离散相边界条件为: wall - 1——— trap,wall - 2———reflect,反射系数为 1。模拟 中 考虑粒子受布朗力、Staffman 升力、热 泳 力 及 重 力。模拟过程中假设粒子从垂直入口面喷射进来, 质量流量 0. 000 1 kg / s,残差 10 -6 。
F35
F10 > F15 > F20 F10 > F15 > F20 F15 > F10 > F20 F10≈F15 > F20 F10≈F15≈F20
F10 > F15 > F20 F10 > F15 > F20 F10 > F20 > F15 F10≈F15 > F20 F10≈F15≈F20
图 6 静压分布图 由图 6 可知,随着颗粒沿着气流方向运动和
图 8 F20t10 + F10t10 对 1 μm 粒子捕集压降图
由图 7、图 8 可看出,对于某一固定粒径的粒 子,随着速度的变化,第一级捕集效率、第二级 捕集效率、总捕集效率均有一个最小值; 第一级 压降、第二 级 压 降、总 压 降 随 着 速 度 的 增 加 而 升高。 2. 2 多种组合过滤器捕集性能模拟结果 2. 2. 1 F20t10 + F10t10 组合对 5 种粒径粒子的总 效率模拟结果如图 9 所示。
本文通过 FLUENT 软件模拟了不同级别过滤 器两 - 两组合对粒径分别为 0. 5 μm、1 μm、1. 5 μm、2 μm、2. 5 μm 的 5 种颗粒的过滤性能,对 多个不同级别过滤器两 - 两组合过滤性能进行了 分析与总结,得出不同级别过滤器两 - 两组合对 微粒的过滤存在最佳组合的结论,对实际工程应 用中过滤器的组合匹配以及新风系统过滤 PM2. 5 方 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于空气过滤器的模拟研究,国内已有很多 学者 进 行 了 相 关 的 研 究, 文 献 [5] 利 用 LB ( Lattice Boltz-mann) 两相流模型对多层纤维捕集 颗粒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纤维配 置方式下系统压降与捕集效率的变化。文献 [6] 基于 CFD-DEM 方法模拟了微细颗粒物在纤维过 滤介质中的气 - 固两相流动特性,充分考虑了颗 粒群组成、粒径分布、颗粒间及颗粒与纤维间的 反弹作用以及颗粒团聚等因素,分析了纤维过滤 中颗粒群的运动特性和微细颗粒的沉积形式。文 献[7]用计 算 机 模 拟 软 件 绘 制 出 接 近 真 实 过 滤 介 质的随机排列三维纤维结构,对其内部流场进行 数值模拟,得出纤维过滤介质内部流场三维压力 及速度分 布 图。 文 献[8]建 立 了 具 有 一 定 曲 率 的 随机结构过滤介质模型,模拟分析了纤维过滤过
1. 2 模拟图 速度大小、颗粒轨迹、颗粒浓度分布、静压
分布如图 3 ~ 6 所示。 由图 4 和图 5 可知,随着颗粒沿气流方向运
动,由于纤维对微粒的捕集,越到下游,颗粒浓
第3 期
刘 婷,等 两不同级别过滤器组合对颗粒过滤性能模拟
25
纤维对微粒的捕集,越到下游,静压越小。由于 空气流经过滤器时,需不断克服过滤器内部纤维 阻力,从而使得过滤器下游静压小于上游静压。
摘要: 通过 FLUENT 软件模拟了不同级别过滤器两 - 两组合对粒径分别为 0. 5 μm、1 μm、1. 5 μm、2 μm、2. 5 μm 5 种颗粒的过滤性能,同时模拟了过滤风速对过滤器捕集微粒效率和压降的影响规律,得出 多个不同级别过滤器两 - 两组合对这五种颗粒的过滤规律,以及过滤器捕集效率和压降随过滤风速变化 规律。对多个不同级别过滤器两 - 两组合过滤这 5 种颗粒的过滤规律、过滤器捕集效率和压降随过滤风 速变化存在最佳组合的结论,对 实际工程应用中过滤器的组合匹配以及空调系统过滤 PM2. 5 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图 2 填充率和纤维直径与纤维间距的关系
πd2f
α
=
l
4 ×h
( 1)
槡 l × h = df
π 4α
( 2)
式中: α 为纤维填充率; df 为纤维直径; l,h 为纤维
横向、纵向间距。
纤维参数 l × h 单位 μm × μm,填充率分别为
10% 和 20% 所对应的纤维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 1 模拟纤维参数
粒径 μm
第一级 效率比较 0. 5 1. 0 1. 5 2. 0 2. 5
表 3 v = 0. 1 m / s 时各纤维组合效率比较
F30
F15≈F20≈F10 F10 > F15 > F20 F15 > F10 > F20 F10 > F15 > F20 F20 > F10 > F15
F35
F10 > F15 > F20 F10 > F15 > F20 F10 > F15 > F20 F10 > F15 > F20 F10 > F20 > F15
粒径 μm
第一级 效率比较 0. 5 1. 0 1. 5 2. 0 2. 5
表 2 v = 0. 08 m / s 时各纤维组合效率比较
F30
F15 > F20 > F10 F15 > F10 > F20 F10 > F20 > F15 F10 > F15 > F20 F15 > F20 > F10
收稿日期: 2014 - 11 - 13。 作者简介: 刘婷 ( 1989-)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风换气机过滤器 PM2. 5 过滤性能仿真与实验,E-mail: liutingv0802
@ 163. com。
24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5 年
程中颗粒 群 的 特 性 对 过 滤 特 性 的 影 响。 文 献[9] 通过创建一系列不同结构参数的虚拟三维纤维过 滤器模型,用 FLUENT6. 1 软件对纤维内部的气相 流场在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文献[10]对空气净化器滤层及复合滤料折叠滤层 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不同孔隙率条件下滤料截面 阻力分布与气流速度的关系。
2 不同过滤级别组合的过滤器性能模拟
图 3 速度大小图
2. 1 典型组合捕集效率及压降模拟结果 F20t10 + F10t10 对粒径为 1 μm 粒子的捕集效
率和压降模拟结果如图 7、图 8 所示。
图 4 颗粒轨迹图
图 7 F20t10 + F10t10 对 1 μm 粒子捕集效率图
图 5 颗粒浓度分布图 度越小。微粒随气流流过过滤器内部时,部分微 粒在惯性、拦截、重力、扩散和静电力等多种作 用下沉集在纤维表面,从而使过滤器下游微粒数 目和浓度低于过滤器上游。
在不同过滤风速下,各纤维组合效率比较情
况如表 2 ~ 5 所示。其中第一级填充率均为 20% , 第二级填充率均为 10% 。表 2 ~ 5 中各纤维组合均 是第一级填充率 20% ,第二级填充率 10% ,表中 写法省略了填充率,F30F15 代表 F30t20F15t10 的 纤维组合,下同。
表 2 ~ 5 可知,在相同的速度下,直径小的纤 维对小颗粒的捕集效率不一定比直径大的纤维高; 直径大的纤维对大颗粒的捕集效率不一定比直径 小的纤维低。对同一粒径粒子,速度越大、直径 大的纤维对粒子的捕集效率不一定比直径小的纤 维低; 速度越小、直径小的纤维对粒子的捕集效 率不一定比直径大的纤维高。
纤维直径 / μm 10 15 20 25 30 35 40
10% 28 × 28 42 × 42 56 × 56 70 × 70 84 × 84 98 × 98 112 × 112
20% 20 × 20 30 × 30 40 × 40 49 × 50 59 × 59 69 × 69 79 × 79
第 31 卷第 3 期
电力科学与工程
Vol. 31,No. 3
23
2015 年 3 月
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