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表

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表
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表

表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表

编号:保健册号:住院号:

1、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公历)年月日,

2、出生体重 g,Apgar评分:1分钟 5分钟。

3、第胎,第产,早产月、足月、顺产、负压吸引、产钳助产、剖宫产、其它

出生缺陷无、有(详述)其它

4、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年龄:岁月日小时

5、父亲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

职业①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②专业技术人员③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④商业、服务业人员⑤农、林、牧、渔、水利人员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⑦

现役军人、武装警察⑧个体工商户⑨其他⑩无业或失业

6、母亲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

职业①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②专业技术人员③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④商业、服务业人员⑤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⑦现役军人、武装警察⑧个体工商户⑨其他⑩无业或失业

7、家庭人均年收入①≥10000元②5000~10000元③3000~5000元④3000元以下

8、母亲孕前有否服过避孕药无、有;有否高血压史无、有

孕三个月前有否患病无、有(患何疾病)

孕后期有否高血压、水肿无、有;产时是否早期破水否、是;羊水过多否、是;

脐带脱出是、否;前置胎盘是、否;胎盘早期剥离是、否。

9、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是、否;家族成员中有无遗传性疾病无、有(患何疾病)

10、详细地址:现住址:

原籍:

11、联系电话(宅电或手机):

填表单位:填表人日期

注:

1、编号: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写。

2、保健册号: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写;住院号:与所住医院的住院号一致。

3、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均应按公历填写。

4、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第2项栏目)1岁以下的死亡婴儿必须填写。

5、详细地址:城市要求填清楚(市、区、街道、社区);农村要求填清楚(县、乡、村)

1

(完整版)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

第二部分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 一、背景 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儿童健康,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每十年制定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把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列为国家保护儿童的重要指标。为获得具有全国代表性、动态、准确和可靠的儿童健康状况资料,科学评估我国儿童健康水平,并为国家制定儿童生存、发展、保护战略措施提供依据,1991年,原卫生部根据妇幼卫生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在全国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通过20多年的监测,全国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被国务院妇儿工委、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广泛采用,并为我国制定卫生政策,尤其是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为“纲要”的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指标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人口基金(UNDP)等国际组织用于衡量和评价我国儿童健康状况。 掌握儿童死亡资料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少儿童死亡,保护儿童健康,并为制定儿童生存、发展、保护战略措施提供循证依据。 二、目的 1. 获得准确、可靠的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资料。 2. 观察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因谱的动态变化。 3. 提供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出和制定改善儿童保健服务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 三、范围和对象 在全国31个省(区、市)范围内,抽选334个县区的部分地区作为监测地区,监测地区全部5岁以下儿童作为监测对象。 监测地区妊娠满28周(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其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指标之一,之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均报告死亡和死因。 2013年10月1日以后,无论孕周大小,分娩后有生命体征的活产婴儿,发生死亡均需填报儿童死亡报告卡。 监测对象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户籍 1. 本地户籍 已报户籍的儿童以本人户籍为准;未报户籍的儿童以母亲妊娠期系统管理或户籍所在地

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报告 2013年我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顺利完成。现将2013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分析如下: 一、监测对象和方法 1.监测范围 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监测范围为全旗二十一处乡镇。 2.监测对象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对象为监测地区常见户及居住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家庭户中全部0-4岁儿童作为监测对象。 3.资料收集 资料来自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及死亡卡片。 4.质量控制 2013年我所根据妇幼卫生年报和三项监测质量控制的工作要求,对我旗八仙筒、东明、青龙山的年报和“三项监测”工作进行了质量控制,无活产数漏报、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0例。 5.统计分析 根据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基础数据汇总得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死亡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指标根据实际死亡卡片进行计算。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全旗监测地区活产数为4077,男、女分别为2130例和1947例。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26例,婴儿死亡21例,新生儿死亡15例,1-4岁儿童死亡5例。 (二)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死亡率 1、新生儿死亡率 2013年全旗新生儿死亡率为4.17‰,2013年全旗新生儿死亡率与2012年比较有明显下降。 2、婴儿死亡率 2013年全旗婴儿死亡率为5.15‰,较2012年有小幅下降,下降了0.89‰,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013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38‰,较2012年有小幅下降,与2012年比较,下降了0.59%。 (三)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别死亡率即构成比 2013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其它先天异常、意外死亡,出生窒息前五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的 84.6%。 五、讨论与建议 1、全旗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2013年,我旗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反映出我旗近几年来通过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和建设力度、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重视基层产科质量等各项措施,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妇幼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 2、儿童常见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出生缺陷问题日益突出,意外窒息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2013年与2012年比较,我旗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中,先

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

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儿童死亡报告卡 填卡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卡人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死因分类编号 01 痢疾 13 其它消化系统疾病 25 交通意外 02 败血症 14 先天性心脏病 26 意外窒息 03 麻疹 15 神经管畸形 27 意外中毒 04 结核 16 先天愚型 28 意外跌落 05 其它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7 其它先天异常 29 其它意外 06 白血病 18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 30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 07 其它肿瘤 19 出生窒息 31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08 脑膜炎 20 新生儿破伤风 32 循环系统疾病 09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21 新生儿硬肿症 33 泌尿系统疾病 10 肺炎 22 颅内出血 34 其他 11 其它呼吸系统疾病 23 其它新生儿病 35 诊断不明

12 腹泻 24溺水 儿童死亡报告卡填写说明 1、监测地区0~4岁儿童每1例死亡均需报卡,无论哪级死亡,均由村医报卡。城市有死亡报告网,可直接到有关单位抄录并补填不足项目。 2、儿童编号要与“0~4岁儿童花名册”中该儿童的编号相一致,每个儿童只能有1个编号。儿童编号为8位数字,左起1、2位为儿童所在市(县)代码,第3位为乡(街道)的代码,第4、5位为村(地段)的代码,第6、7、8位为儿童个人代码。 3、报告卡中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均用阳历。年只填最后两位数字,月、日只有一位数字时,前一方格必须填“0”。死亡年龄均填写实足年龄,出生不满24小时填写“0”天,不满28天者填具体天数,满28天~1月29天者填写1月,不足1岁者填月数,超过1岁者填岁数。 4、出生体重、孕周、出生地点:年龄小于1岁以下的死亡儿童填写。 5、死亡诊断:应写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诊断。如儿童死亡有二种以上疾病均起重要作用,可都写上。 6、死因分类:参考卡片下方的疾病分类,把相应的代码填入□。 7、死前治疗:指引起本次死亡疾病的治疗情况。住院指在乡(街道)、县(区)以上医院正式办理住院手续,住院治疗后死亡者(包括死在医院或出院回家死亡)。门诊治疗包括急诊、观察室治疗未正式住院者。未就医指未接受医生治疗。同时有2种治疗情况,如“门诊”和“住院”,要填写最高治疗级别,填“住院”。凡经村医生诊治,按“门诊”治疗填写。“未治疗”指根本未治或家长自治。 8、诊断级别:填写死亡疾病的最高诊断级别,如患儿曾在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县医院诊治,应填写县医院。 9、未治疗或未就医的主要原因:死亡前未治疗或未就医者请填写主要原因,仅选一项。 10、死因诊断依据:(1)病理尸检:指在医院死亡做过尸检证实诊断的。(2)临床诊断指医疗单位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做出的诊断。(3)死后推断指死前未经医疗单位诊治,死因是死后分析判断出来的。死后推断要把病情记录在“死因推断依据”栏内,供上级单位核查时参考。 死因推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

第二部分中国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 婴儿、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儿童健康,自90 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每十年制定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把婴儿、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列为国家保护儿童的重要指标。为获得具有全国代表性、动态、准确和可靠的儿童健康状况资料,科学评估我国儿童健康水平,并为国家制定儿童生存、发展、保护战略措施提供依据,1991 年,原卫生部根据妇幼卫生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在全国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5 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通过20 多年的监测,全国的婴儿、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被国务院妇儿工委、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广泛采用,并为我国制定卫生政 策,尤其是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为“纲要”的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指标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人口基金(UNDP)等国际组织用于衡量和评价我国儿童健康状况。 掌握儿童死亡资料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少儿童死亡,保护儿童健康,并为制定儿童生存、发展、保护战略措施提供循证依据。 二、目的 1.获得准确、可靠的婴儿及5 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资料。 2.观察中国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因谱的动态变化。 3.提供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出和制定改善儿童保健服务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 三、范围和对象 在全国31 个省(区、市)范围内,抽选334个县区的部分地区作为监测地区,监测地区全部5 岁以下儿童作为监测对象。 监测地区妊娠满28 周(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 克及其以上),娩出后 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 项生命指标之一,之后死亡的5 岁以下儿童均报告死亡和死因。 2013年10月1日以后,无论孕周大小,分娩后有生命体征的活产婴儿,发生死亡均需填报儿童死亡报告卡。 监测对象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户籍 1.本地户籍已报户籍的儿童以本人户籍为准;未报户籍的儿童以母亲妊娠期系统管理或

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篇一:5岁以下儿童死亡管理制度 营城子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管理制度 一、为掌握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的现状,推动《甘井子区儿童发展规划》的落实,研究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中主要死因的分布及主要社会、医学问题,向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障儿童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辽宁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及加强妇幼信息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二、监测对象 1、凡在我区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不管其户口所在地,无论孕周大小,分娩后有生命体征的活产婴儿,发生死亡均需填报儿童死亡报告卡。新生儿死亡:出生后至未满28天者死亡。 婴儿死亡:出生后至未满周岁者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后至未满5周岁的儿童死亡。 2、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以实足年龄计算,计算方法是用儿童死亡时间减往出生时间即为实在足年龄。5岁以下儿童

死亡是指刚出生至差1天满5周岁的死亡儿童,其中不足28天为新生儿死亡,不足1岁为婴儿死亡,满1岁到差1天满5周岁的为1-4岁儿童死亡。 3、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 三、监测管理 1、在区卫生局领导下,由区妇幼院负责对本制度的管理。 2、区妇幼院对辖区内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管理工作进行质量监控,负责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核查、统计分析、和评审及人员培训工作,并接受市级妇幼保健院对区级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 调查、质量监控、评审等工作。3、建立完善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网络,专人负责。 四、上报程序 甘井子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均应及时按上报流程报告,一律填写全市统一印制的死亡报告卡及死亡登记薄。 1、各医疗保健单位,如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由经治医生交死亡报告卡填写完整后,报本单位预防保健科,由预防保健科填写死亡登记簿后于每月五日前将上月死亡者 报区保健院儿保科。 2、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每月5日前,将

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附件1: 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 留守儿童 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公民身份证号码 是否登记户口 户籍所在地 现居住地 身体情况 健康( ) 残疾( ) 患病( ) 残疾类别及等级 患病类型 是否学校 寄宿 就学情况 幼儿园( )未入园( );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 辍学( );不在学( ) 家庭 情况 祖父姓名 出生日期 祖母姓名 出生日期 外祖父姓名 出生日期 外祖母姓名 出生日期 父亲姓名 出生日期 当前务工地点 联系电话 母亲姓名 出生日期 当前务工地点 联系电话 父亲公民身份证号码 母亲公民身份证号码 实际监护情况 父母双方 同时外出 是( ) 否( ) 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 是( ) 否( ) 无监护 能力 父亲( ) 母亲( ) 父母外出有无委托其他监护人 是( ) 否( ) 委托监护人姓名 受委托监护人电话 公民身份证号码 与被监护 人关系 居住地地址 监护 类型 无人监护( ) 父或母无监护能力( ) 受委托监护人监护能力不足( ) 监护情况一般( ) 监情况较好( ) 家庭 经济 来源 打工收入( ) 种养殖业( ) 政府救助( ) 亲朋接济( ) 其他( ) 以上选项可多选 救助 帮扶 情况 享受低保( ) 临时救助( ) 医疗救助( ) 住房救助( ) 其他救助( ) 以上选项可多选 单位负责人(签名): 复核人(签名): 填表人(签名): 注:1.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 2.不满十六周岁农村留守儿童年龄计算时间截止为2016年7月31日。各年龄段农村留守儿童按排查时实际年龄划分和填报;选择项目在()中划“√”。 3.患病:患有重特大疾病。 4.祖父母、外祖父母去世或父母一方死亡的,在相应填报内容中划“—”。 5.监护情况评估:①较好:委托监护人较好履行监护职责,留守儿童生活、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较好保障;②一般:委托监护人能基本履行监护职责,留守儿童生活、教育、身心发展等方面得到基本保障,但未成年人有产生行为偏差、心理失当等情况的潜在风险。③差: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或委托监护人监护教育能力不足,留守儿童生活、教育、身心发展得不到有效保障,极易或已经出现行为偏差、心理失当、辍学、外出流浪乞讨等非正常情况。 6.辍学: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农村留守儿童;不在学:14岁至16岁未在学的农村留守儿童。 7.父母外出务工地点填写到XXX 省(区、市)XXX 市。

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

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儿童死亡报告卡 填卡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卡人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死因分类编号 01 痢疾 13 其它消化系统疾病 25 交通意外 02 败血症 14 先天性心脏病 26 意外窒息 03 麻疹 15 神经管畸形 27 意外中毒

04 结核 16 先天愚型 28 意外跌落 05 其它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7 其它先天异常 29 其它意外 06 白血病 18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 30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 07 其它肿瘤 19 出生窒息 31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08 脑膜炎 20 新生儿破伤风 32 循环系统疾病 09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21 新生儿硬肿症 33 泌尿系统疾病 10 肺炎 22 颅内出血 34 其他 11 其它呼吸系统疾病 23 其它新生儿病 35 诊断不明 12 腹泻 24溺水 儿童死亡报告卡填写说明 1、监测地区0~4岁儿童每1例死亡均需报卡,无论哪级死亡,均由村医报卡。城市有死亡报告网,可直接到有关单位抄录并补填不足项目。 2、儿童编号要与“0~4岁儿童花名册”中该儿童的编号相一致,每个儿童只能有1个编号。儿童编号为8位数字,左起1、2位为儿童所在市(县)代码,第3位为乡(街道)的代码,第4、5位为村(地段)的代码,第6、7、8位为儿童个人代码。 3、报告卡中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均用阳历。年只填最后两位数字,月、日只有一位数字时,前一方格必须填“0”。死亡年龄均填写实足年龄,出生不满24小时填写“0”天,不满28天者填具体天数,满28天~1月29天者填写1月,不足1岁者填月数,超过1岁者填岁数。 4、出生体重、孕周、出生地点:年龄小于1岁以下的死亡儿童填写。 5、死亡诊断:应写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诊断。如儿童死亡有二种以上疾病均起重要作用,可都写上。 6、死因分类:参考卡片下方的疾病分类,把相应的代码填入□。 7、死前治疗:指引起本次死亡疾病的治疗情况。住院指在乡(街道)、县(区)以上医院正式办理住院手续,住院治疗后死亡者(包括死在医院或出院回家死亡)。门诊治疗包括急诊、观察室治疗未正式住院者。未就医指未接受医生治疗。同时有2种治疗情况,如“门诊”和“住院”,要填写最高治疗级别,填“住院”。凡经村医生诊治,按“门诊”治疗填写。“未治疗”指根本未治或家长自治。 8、诊断级别:填写死亡疾病的最高诊断级别,如患儿曾在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县医院诊治,应填写县医院。

全世界主要年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统计(1990-2013)(二)

1990200020131990 2000 2009 1990 2000 2009 19902000201349丹麦 4.5 2.47.4 4.6 2.99636438.9 5.6 3.550吉布提43.631.292.179.757.41089585827265118.6100.769.651多米尼加11.88.11413.610.2181691213817.215.811.452多米尼加共和国28.316.146.133.223.651342845302559.741.128.153厄瓜多尔21.310.544.228.319.147322335241756.934.322.554埃及32.211.862.535.918.677442154311585.144.821.855萨尔瓦多18.5 6.54626.813.552301644251359.532.415.756赤道几内亚48.133.2124.498.869.3129109941119582184142.495.857厄立特里亚35.717.792.658.436.11036544815134150.689.349.958爱沙尼亚12.3 1.716.58.8 2.714104107320.211 3.459埃塞俄比亚54.627.5121.8 89.844.4140103761087958205145.564.460斐济12.510.32520.6202118171714143024.423.661芬兰 3.9 1.3 5.5 3.5 2.1643633 6.7 4.3 2.662法国 3.6 2.37.4 4.4 3.58546439 5.4 4.263加蓬3322.860.355.539.181736254484192.784.656.164冈比亚46.128.179.963.449.411110084968773169.811973.865格鲁吉亚27.89.740.5 31.211.744332837282347.335.713.166德国 3.7 2.27 4.4 3.28546438.5 5.4 3.967加纳39.5 29.380.365.252.3827350706243128.2101.378.468希腊9 2.711.3 6.9 3.7107395312.57.8 4.469格林纳达10.2 5.817.713.610.732171533181122.215.911.870危地马拉29.314.859.64025.858393356383280.650.73171几内亚52.532.8140.4103.164.9152124971219878237.6170.2100.772几内亚比绍60.644132.8108.777.9157142127127115103224.8180.8123.973圭亚那292047.138.629.960493734282161.248.736.674海地37.824.9100.274.854.71138769977459144.6104.472.875洪都拉斯24.511.645.731.118.947362739302359.138.222.276匈牙利12.9 3.6179.7 5.21710513951911.2 6.177冰岛 3.20.9 5.1 3.1 1.6633522 6.44 2.178印度51.129.288.466.541.4836750856851125.991.452.779印尼30.814.4624124.562433351352784.352.229.380伊朗26.810.344.128.614.462432947332256.634.716.881伊拉克26.1 18.741.835.7 2845413839353353.444.63482爱尔兰5 2.37.76 3.29748539.27.2 3.883以色列 6.129.7 5.6 3.2116495411.6 6.9484意大利 6.2 2.28.3 4.739547439.6 5.5 3.685牙买加1710.4 24.920.114.330292825252429.823.716.686日本 2.51 4.6 3.3 2.1543432 6.3 4.5 2.987约旦19.411.23023.31637292527211836.727.818.788哈萨克斯坦22.58.844.737.514.658432944332252.643.516.389肯尼亚32.826.363.968.647.570726058595098.7110.9 70.790基里巴斯29.821.669.153.545.168524062453495.47158.291科威特9.3 4.714.4118.11510121371016.712.79.592吉尔吉斯28.213.354.54221.668483557402965.749.224.293 老挝 47.7 29.1 110.9 83 53.8 122 71 5294 55 40 162 117.4 71.4 合计全世界主要年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统计(1990-2013)(二) 序列国家 新生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902013合计男女

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特点与趋势,预防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保护儿童生命健康,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方法对2011年-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4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前五位依次为溺水17例,先天性心脏病13例,出生窒息6例,,意外窒息5例、其它消化系统疾病4例。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降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及先天畸形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水平,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科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监测镇死亡率死因干预措施 儿童死亡率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状况和妇幼卫生工作质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通过对2011-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的整理和分析,了解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死亡率提供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2011-2014年各医疗机构和乡镇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按“3+1”模式(当年前三个季度数据加上年度第四季度数

据)统计。 (二)方法 按照《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方案(试行)》的要求,对全县各医疗机构和乡镇进行监测。在医疗机构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医疗机构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上报县妇幼保健院;非医疗机构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所属镇防保站妇幼人员入户调查、核实,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上报县妇幼保健院;同时镇防保站妇幼人员对辖区内所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质 量控制,在质控中以查漏、补漏、防漏为重点,对质控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经核实后进行补报。 二、结果 (一)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监测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14年12.42‰;2013年为11.08‰;2012年为13.05‰;2011年为15.67‰。监测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14年14.45‰;2013年为13.69‰;2012年为12.13‰;2011年为17.97‰。见图1、图2。

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责任制度

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责任制度 1.了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存状况,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儿童保健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监测对象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缩动四项生命指征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但不包括外地来本地就医而死亡的。 3.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以实足年龄计算,计算方法是用儿童死亡时间减去出生时间即为其实足年龄。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指刚出生至5岁差1天的死亡儿童,其中不足28天为新生儿死亡,不足1岁为婴儿死亡,满1岁到差1天满5周岁的为1-4岁儿童死亡。 4.统计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 5.建立完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网络,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对辖区内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或自动出院的危重儿童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

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填写《儿童死亡报告卡》,于每月5日前上报区妇幼保健院;及时将辖区外的或无法追踪的儿童情况或资料反馈到区妇幼保健院。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把5岁以下儿童死亡补漏、活产儿补漏和质控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做到有记录可查。质控重点是流动人口中活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同时对监测的表、卡、册进行质量检查。 7、医疗保健机构发生5岁以下儿童死亡后,住院医生要立即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并在24小时内上报给所属区级妇幼保健院,同时提供5岁以下儿童住院死亡的病历等材料。 8、区级妇幼保健人员负责对其分管区域内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实地调查核实,进一步完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报告附卷》,写出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报告,于每季度第1个月10日决报县级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表卡册

附件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表 20 年 季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区县 监测街道(乡镇)总人口数_______________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填报日期_____ _________ 填报说明:1.本表由监测地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集本辖区数据上报,统计范围为户籍和非 户籍人口中5岁以下(未满5岁)儿童。 2.本地户籍:①已报户籍儿童以本人户籍所在地;②未报户籍儿童以母亲孕产妇系统管理或 户籍所在地。不包括户籍在监测地区但离开本地1年以上者。非本地户籍:暂住地在监测地 区内的流动人口。 3.本表为季报、年报。活产数、死亡数按季度上报,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2月28日上报上年第4季度报表,5月28日上报本年第1季度报表,8月28日上报本年第2季度报表,10月 表 号:卫统49-1表 制定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84号 有效期至:2014年12月

31日前上报第3季度报表和年报表。总人口数、1~4岁儿童数为年报。报送方式为妇幼监测信息系统网络报告。

儿童死亡报告卡 20 年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填报日期______________ 表 号:卫统49表 制定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84号 有效期至:2014年12月

《儿童死亡报告卡》填写说明 1. 儿童编号:要与“5岁以下儿童花名册”中该儿童的编号相一致,每1个儿童只能有1个编号。儿童编号为9位数字;左起第1、2位为儿童所在区县代码,第3、4位为乡(街道)的代码,第5、6位为村(地段)的代码,第7、8、9位为儿童个人代码。 2. 报告卡中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均用阳历。年只填最后两位数字,月、日只有一位数字时,前一方格必须填“0”。死亡年龄均填写实足年龄,出生不满24小时填小时数,不满28天者填具体天数,满28天~1月29天者填写1月,不足l岁者填月数,超过l岁者填岁数。 3. 出生体重:不详填写5999,孕周不详填写49,出生地点不详填写9。 4. 死亡诊断:在(a)中填写最后造成死亡的疾病诊断或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如脑出血(不要填写呼吸、循环衰竭等情况);(b)中填写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如交通意外 (c)中填写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如步行者与汽车相撞。 注意不能填写临终前的症状和体征。死亡诊断填写具体的疾病名称,不能笼统填写其他疾病,如唇腭裂不能填写成其他先天异常。 5. 根本死因:填写详细疾病名称。分类编码按下方的疾病分类,把相应的代码填入□。 6. 根本死因的ICD-10编码:填写4位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0),由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直报系统自动生成。 7. 死前治疗:指引起本次死亡疾病的治疗情况。住院指在街道(乡镇)、区县以上医院正式办理住院手续,住院治疗后死亡者(包括在医院或出院回家死亡)。门诊治疗包括急诊、观察室治疗未正式住院者。未就医指未接受医生治疗。同时有2种治疗情况,如“门诊”和“住院”要填写最高治疗级别,填“住院”。凡经村医生诊治,按“门诊”治疗填写。“未治疗”指根本未治或家长自治。 8. 诊断级别:填写死亡疾病的最高诊断级别,如患儿曾在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县医院诊治,应填写县医院。 9. 未治疗或未就医的主要原因:死亡前未治疗或未就医者请填写主要原因,仅选一项。 10. 死因诊断依据:(1)病理尸检:指在医院死亡做过尸检证实诊断的。(2)临床诊断:指医疗单位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做出的诊断。(3)推断:指死前未经医疗单位诊治,死因是死后分析判断出来的。推断要把病情记录在“死因推断依据”栏内,供上级单位核查时参考。 儿童死因分类编号 0l痢疾10肺炎19出生窒息28意外跌落 02败血症11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0新生儿破伤风29其他意外 03麻疹12腹泻2l新生儿硬肿症30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04结核13其他消化系统疾病22颅内出血31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05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4先天性心脏病23其他新生儿病32循环系统疾病 06白血病15神经管畸形24溺水33泌尿系统疾病 07其他肿瘤16先天愚型25交通意外34其他 08脑膜炎17其他先天异常26意外窒息35诊断不明 09其他神经系统疾病18早产或低出生体重27意外中毒

从儿童保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

从儿童保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 发表时间:2017-05-23T13:46:19.7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4期作者:张凤月[导读] 针对最近几年以来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儿童保健的相关工作。 (济南市市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002) 【摘要】目的:针对最近几年以来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儿童保健的相关工作。方法:择取从2011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年度死亡情况,并分析死亡趋势。结果:从2011年6月到2014年5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滑趋势;从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各个年份之间的死亡概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另外,在调查区间,儿童保健概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截止到2016年6月底,5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结论: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依然需要继续控制,儿童保健的相关措施是保证儿童生存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各级部门提升重视程度。 【关键词】儿童保健;死亡概率;变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270-02 通常来说,对某一个特定区域当中未成年人的死亡概率进行判定,主要的指标就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因为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反应出该区域当中儿童的存活情况[1]。另外,该指标也被认为是儿童所处社会环境以及该区域儿童保健工作是否完善的主要衡量指标[2]。在本文当中将就此展开分析,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从2011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年度死亡情况,并分析死亡趋势。 1.2 方法 依据A市的相关标准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上报,并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对其进行收集以及分类整合处理。以每年6月到次年5月作为一个年度(最后一个年度则是5月底,以6月1日0点为准),将年度作为时间单位来进行5岁以下的儿童的死亡情况衡量指标。比方说,从2011年6月到2012年5月(底)作为一个年度,将“2011年-2012年”作为其简称来纳入统计表,以此类推即可。死亡率的记录是当年的死亡率指标(即为单位时间内儿童死亡的人数和活产人数之间的千分比)。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文当中,结合数据类型择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针对计数资料选择(n,%/‰)进行表示,并行以卡方进行检验。本文当中认为P<0.05的情况为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从2011年6月到2014年5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滑趋势;从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各个年份之间的死亡概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体数据参照下表。 另外,在调查区间,儿童保健概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截止到2016年6月底,5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具体数据如下:2011年6月-2012年5月底:92.42%(4012/4341);(2)2012年6月-2013年5月底:93.42%(4403/4710);(3)2013年6月-2014年5月底:95.72%(4268/4459);(4)2014年6月-2015年5月底:96.85%(4151/4286);(5)2015年6月-2016年6月1日:98.75%(4441/4497)。另外,在户籍人口以及非户籍人口当中,儿童保健的概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差异均在5%以下,不做以分析。 3.讨论 从整体上来看,未成年人死亡概率的不断下降,和A市不断强化儿童保健的管理工作、提升宣传力度、加强体弱儿童管理等措施有关。结合实际情况,为了能够深入加强儿童保健的相关工作,继续控制儿童的死亡概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3]:其一,加强产时监护的力度,保证婴儿的出生安全性;其二,实现良好的保健系统化,扩展保健涉及范围;其三,提升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区域;其四,各级保健单位继续加强宣传,多方合作,保证本地区的儿童能够得以健康成长。 4.结语 综上所述,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依然需要继续控制,儿童保健的相关措施是保证儿童生存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各级部门提升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支聪聪,刘淑敏,郝亚平,等.从儿童保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00-3902. [2]周桂珍,徐金,刘礼娇,等.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03):479-481. [3]武生光.从儿童保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J].医药,2015,01(25):305-306.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与干预措施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与干预措施 目的:了解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辖区监测点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 年我地区死亡一例脑病患儿,至今未发现5岁以下儿童死亡;结论争取政府重视,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和儿科技术水平,搞好儿童系统保健,做好儿童常见病防治,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一、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为了准确的了解我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对我辖区2009-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湾沟镇胜利街,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及相关报表如下: 2009年我辖区活产数5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1例,男孩,死亡率1.89%,该患儿死于出生窒息,早产、低出

生体重儿死亡比例明显减少,因为患肺炎的死亡比例明显降低。患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的儿童无。 2、讨论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1 政府重视,设立项目专项资金,无论是否计划内生育皆给予项目补助,大大提高了住院分娩率。故明显降低了0-7天新生儿死亡率。 1.2 与我院狠抓各级保健人员的素质,加强围产期保健以及各家医疗单位的产科、儿科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分不开。 1.3 出生缺陷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提示婚前保健及孕期保健应加强,产前诊断技术还有待提高。 1.4 我辖区为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安全及保健意识淡薄,缺乏现场救治常识。而且父母外出务工多,由老年人带的留守儿童多。无形中增加了儿童死亡比例。 二、干预措施: 1、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的发生,并进一步提高产科及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对危重新生儿的抢

婴儿死亡报告制度

婴儿死亡报告制度 篇一:孕产妇、新生儿、婴儿死亡报告制度 孕产妇、新生儿、婴儿死亡报告制度 1、凡是发生孕产妇死亡、必须24小时内报告院长、统计科室及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当地公卫中心妇幼人员. 2、由当日值班医师负责填写死亡报告的相关表格,并报告科室主任。 3、值班医师与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有配合相关部门调查的责任与义务,提供所有的病历资料。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死亡讨论,并记录存查。 5、在儿科住院的婴儿死亡由儿科负责报告。 篇二:新生儿出生、死亡登记报告制度 新生儿出生、死亡登记报告制度 1、开展助产接生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医生、妇幼卫生人员,要如实填写新生出生性别,同时,详细填写孕妇姓名和所属乡(镇)、村(居)及生育证明,对未持有生育证的,要及时通报孕妇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核查,按时上报,不得弄虚作假。 2、开展助产接生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要建立孕期保健、产期保健、分娩登记,并及时打印出生医学证明。

3、凡出生婴儿,在各开展助产接生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死亡的,不论是否足月分娩,实行双向报告制度。取生育证夫妻应向所管辖的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报告;助产医生应向本单位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报告,助产单位应当及时出具死亡证明,并在8(来自: 小龙文档网:婴儿死亡报告制度)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报告孕妇所属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 4、新生儿在医疗机构死亡的,必须由该医疗机构二人以上医生签字出具死亡证明,由其父母将死亡证明及时送所属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和公安部门备案,医疗机构必须要作好档案登记备查。 5、新生儿在医疗保健机构以外地点死亡的,其父(母)应当在48小时内向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报告,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应及时与当地进行联系进行核实,登记备案。 6、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将辖区内出生婴儿统计情况和婴儿死亡情况每月底向区计生行政部门如实统计上报。 篇三:出生缺陷、孕产妇死亡、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出生缺陷、孕产妇死亡、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1、孕产妇死亡,科室必须及时汇报,由医院主持死亡

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表

表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表 编号:保健册号:住院号: 1、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公历)年月日, 2、出生体重 g,Apgar评分:1分钟 5分钟。 3、第胎,第产,早产月、足月、顺产、负压吸引、产钳助产、剖宫产、其它 出生缺陷无、有(详述)其它 4、死亡日期:年月日,死亡年龄:岁月日小时 5、父亲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 职业①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②专业技术人员③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④商业、服务业人员⑤农、林、牧、渔、水利人员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⑦ 现役军人、武装警察⑧个体工商户⑨其他⑩无业或失业 6、母亲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 职业①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②专业技术人员③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④商业、服务业人员⑤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⑦现役军人、武装警察⑧个体工商户⑨其他⑩无业或失业 7、家庭人均年收入①≥10000元②5000~10000元③3000~5000元④3000元以下 8、母亲孕前有否服过避孕药无、有;有否高血压史无、有 孕三个月前有否患病无、有(患何疾病) 孕后期有否高血压、水肿无、有;产时是否早期破水否、是;羊水过多否、是; 脐带脱出是、否;前置胎盘是、否;胎盘早期剥离是、否。 9、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是、否;家族成员中有无遗传性疾病无、有(患何疾病) 10、详细地址:现住址: 原籍: 11、联系电话(宅电或手机): 填表单位:填表人日期 注: 1、编号: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写。 2、保健册号: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写;住院号:与所住医院的住院号一致。 3、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均应按公历填写。 4、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第2项栏目)1岁以下的死亡婴儿必须填写。 5、详细地址:城市要求填清楚(市、区、街道、社区);农村要求填清楚(县、乡、村) 1

201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分析_李东阳

水平、加大基层指导力度、积极开展产儿科危急重症急救知识培训及不断强化产科规范化管理等措施密切相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卫生状况和人民健康水平的 主要指标,梁芳等[5] 研究证实,实施孕产妇系统管理在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方面有积极作用,刘玉洁[6] 的研究也显示,随着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呈现逐渐下降情况。本研究采用TOPSIS 法综合分析各项指标,消除了不同指标间因量纲不同、离散程度不同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偏倚,结果显示无锡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孕产妇保健工作质量整体呈提高趋势,2014年最优,2006年较差,与实际情况相符。 综上所述,无锡市近年来保健服务工作取得较好进展,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加强和规范孕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 后应继续完善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建全妇幼卫生体系,做好孕产妇产前检查、早孕检查、高危筛查和产后访视等工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切实保障母婴安全。参考文献 [1]方积乾,孙振球.卫生统计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8:428-431.[2]闫然,陈庆文,宗楠,等.运用TOPSIS 法综合评价我国儿童保 健情况[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4-6.[3]胡慧华,蔡晓萌,孙亮,等.运用TOPSIS 法综合评价河南省近 10年儿童保健工作质量[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5): 5763-5765. [4]王洁玉,田庆丰.运用TOPSIS 法、秩和比法和密切值法综合评 价河南省孕产妇保健情况[ 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8):1571-1573. [5]梁芳,李芝兰,杨言军.兰州市2005-2014年孕产妇保健服务 与孕产妇死亡的变化趋势[J ]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04):5093-5095. [6]刘玉洁.孕产妇系统保健与围产儿死亡分析[J ].现代预防医 学,2012,39(23):6162-6166. 修回日期:2016-07-13责任编校:薛丽萍/王雨 201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分析 李东阳,王璟,朱雪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北京100026 摘要:目的分析2015年北京市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死因及医疗保健服务利用情况。方法采用 2005-201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数据,分年龄和地区对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进行分析。采用Ex-cel 2007软件和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5年北京市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分别为1.52?、2.42?和3.02?。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婴儿为主,占80.16%。2005-2015年北京市NMR、IMR和U5MR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率分别为7.43%、5.70%和5.12%,其中NMR下降速度最快。2015年北京市郊区各年龄组儿童死亡率均高于城区。城区NMR、IMR和U5MR年均下降速度快于郊区。201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肺炎和意外窒息,占全部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1.69%。主要死因及顺位具有年龄和地区差异。在新生儿死亡中,城区首位死因为出生窒息,而郊区首位死因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并导致47.14%郊区新生儿死亡。在婴儿死亡中,郊区第5位死因为意外窒息。在1 4岁儿童死亡中,郊区意外死亡儿童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城区。201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发生在医院、途中和家中的比例分别为69.45%、8.62%和21.93%;死前住院治疗、门诊治疗和未就医比例分别为74.67%、16.97%和8.36%;死前诊断级别在省、区、街级医疗机构和未诊断的比例分别为80.42%、15.93%、1.31%和2.35%。城区5岁以下儿童在医院死亡、死前接收住院治疗、死前诊断医疗机构为省级的比例均高于郊区。结论北京市U5MR处于较低水平,但仍有下降空间,郊区应作为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点区域。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意外伤害应作为控制郊区U5MR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死亡原因 中国图书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 4411(2016)20-4110-04;doi :10.7620/zgfybj.j.issn.1001-4411.2016.20.04婴儿死亡率(IMR)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U5MR)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健康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U5MR被列为8个千年发展目标中的目标4,即到2015年将U5MR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2/3。我国 通过7年的努力,于2008年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1] 。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最后一年,为了解北京市5岁以下 儿童的生存状况和医疗保健服务利用情况,现对北京市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网,监测范围为北京市所有行政区,城区包括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门头沟和房山区,郊区包括昌平区、通州区、大兴区、顺义 · 0114·https://www.360docs.net/doc/605756774.html, 本文摘自基层医学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