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油底壳进水现象及原因
康明斯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原因

散 热 器芯 由一排 铜 管组 成 ,
冷却 液 在 散热 器 芯 铜 管 中流 动 ,机 油 在管 外 循环 。
● 朱广 春 曹 洋 林 王 广 才
差超 出允 许 范 围 , 必 造 成 缸 垫 密 封 不 严 , 却 液 势 冷
流 动 过 程 中 , 温机 油 经 冷 却 液 冷 却 , 高 以保 证 一 定 的油 温 。若散 热器 铜 管破 裂或 散热 器芯 两端 的密 封 失 效 , 柴 油 机 由工 作 状 态 转 换 为 熄 火 时 , 当 由于 机 油 压力 低 于循 环 水 的压力 ,在 压力 差 的作 用 下 , 冷 却 液 就可 能经 机油 道进 入 柴油机 油底 壳 内。 缸 垫损 坏 汽 缸 盖 与 缸 体 问是 靠 汽 缸 垫 来 密 封 的 , 体 水 道 在 汽 缸 垫 上有 相 应 的 密 封 圈 , 缸 以保
气体 从 喷 油 嘴 的喷孔 处 冲入 高 压 油管 , 经 喷油 泵 并
进入低 压 油路 , 在低 压油 路 中形 成 “ 阻” 便 气 。 油 路 中进 空 气 部 位 的 检 查 方 法 通 常 油 路 中 进 空气部 位 大 多发 生在 低 压 油 路 , 因此 , 们 在检 我 查 时一 般 以 喷油 泵为 界 ,先 排 除低 压 油路 故 障 , 行 不通 时再检 查 高压 油 路 , 样分 段 进行 排 查 。第 一 这
行逐 缸 断 油f 气后 启 动)观 察 发 动 机 运 转 变 化情 排 ,
况: 如果 当断掉 某一缸 燃 油 时 , 动机 运 转无 明显 变 发
康! 圳 n= =
油路 中容 易使 空 气 渗入 的 部 位 ① 低 压 油管 ( 括探 管) 裂 、 气或接 头松 动 。 低 压 油路 密封Fra bibliotek 包 破 漏 ②
解放CA1121J型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进水的原因及排除

堵位 于汽 缸 盖 上部 水 道处 。如 果 水堵 损 坏 , 则 冷 却
水 在 短 时 间 内可 大 量 涌 出 . 并 到达油底壳 . 造 成 机 油 在短 时 间 内变 质 , 破 坏 机 内正 常润 滑 条 件 。此 时 机 各 主 要部 件 的冷 却 速 度 比 不使 用 保 温 套 几 乎 降 低 6倍 。保 温 套 材料 采 用 棉 的或 毡 的 , 前 者 保 温 性
已经 脱落 。口 ( 作 者 单位 : 9 6 6 2 5 部 队训 练部 )
收稿 时间 : 2 0 1 3年 8月 l 7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冬 或进 入寒 区前 检查 起 动 机 单 向离合 器 工作 性 能 ,
检查飞轮齿圈的磨损情况 , 必要 时进行更换 。⑤ 入
冬 或进 入 寒 区前 彻低 清 洗 燃 油箱 ,更换 细 滤 芯 。 清 洗 粗滤 芯 , 更换 适 合最 低 温度 的燃 油 , 可选 择 使用 一 3 O或一 5 0号 的柴油 。 ( 条件 允许 的情 况 下使 用 大容 量 的蓄 电池 .并 将 电解 液 密度 可 调 整 为 1 . 2 8 ~ 1 . 3 1 克/ 立 方厘 米 。⑦ 对 车 库 、 充 电 间进行 改 良, 采取密 封措 施 , 建 设 暖 气型 车库或 半地 下 式车 库f 西北 地 区 雨 水较少1 等。 近年来, 部 队建设 的 暖气型 充 电间 , 对
圈损 坏 的 主要 原 因是 发 动 机 温 度 过 高 , 因此 , 如 果 和 汽缸 盖 裂 纹 、 汽缸 套 阻水 圈损坏 不 会使 冷 却 水在 短 时 间 内大量 进 入油 底 壳 , 可 以推 断 是 由于 汽 缸盖
发 动 机没 有 在 缺少 冷 却 水 的情 况 下 长 时 间运 转 . 则
WD615.61斯太尔发动机油底进水故障分析与排除

WD615.61斯太尔发动机油底进水故障分析与排除
苏文绪;高树兵;卢进;刘晶宝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发动机中修后试车发现机油变质,经检查发现是由于维修时操作不规范所致,整改排除故障后,恢复正常。
【总页数】1页(P118)
【作者】苏文绪;高树兵;卢进;刘晶宝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407
【相关文献】
1.发动机油底壳进水现象及原因 [J], 姜浩江
2.解放CA1121J型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进水的原因及排除 [J], 杨学成;王炜;史忠鹏;李杰
3.发动机油底壳进水原因分析与处理 [J], 袁雪梅
4.6359发动机油底进水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J], 姚泽群
5.东风EQ2102型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进水一例 [J], 刘天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解决方法

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解决方法柴油机油底壳内进水后最明显的特征是:机油油面不下降,甚至增高;发动机熄火停车十几分钟后,拧松油底壳放油螺塞可见有水流出;抽出机油量尺时,可见量尺上蘸出的机油有泡沫或水珠;严重者能使机油变成灰黄色的乳状物。
1.水堵头漏水水堵头外圆与气缸盖水堵头座孔配合不当,或因水堵头腐蚀而失效,或压装水堵头时水堵头外圆膨胀量太小,使水堵头被水冲出后大量漏水;有的在水堵头与气缸盖水堵头座孔处局部轻微漏水。
解决的办法是:用手锤轻轻敲打水堵头中部,使其胀紧,如仍然漏水,应更换新的水堵头。
更换时可在水堵头与其座孔的配合面上涂些油漆,以提高密封性。
若无新的水堵头时,将损坏的水堵头取下,用一根直径与气缸盖水堵头座孔直径相同的圆钢,用锯截取4~5mm厚的圆片来替代水堵头。
压装时要根据松紧程度,适当用几层(至少须用一层)塑料薄膜包住圆片镶入气缸盖的座孔内,水堵头漏水的问题即可解决。
但压装时应注意清除水堵头座孔内的污垢,以保证水堵头压装后有可靠的密封性。
2.阻水圈漏水阻水圈漏水除因阻水圈长期使用老化失效或因发动机水套缺水运行将其烤坏,以及因气缸套、气缸体与阻水圈配合处有制造缺陷外,主要是由阻水圈的选配和安装不当所引起的。
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气缸套的支承环带和阻水圈的沟槽宽度、深度应平滑均匀,无夹沙、渣和气孔等缺陷;气缸体安装孔内壁应无缺损,孔口应有15度到30度的导入角,否则,须用三角刮刀或钢锯条刮削孔口,以防尖角切伤或划伤胶圈。
阻水圈截面直径应均匀且弹性好,不得有硬化、裂纹、永久性变形扭曲等缺陷,分模面飞边高度应小于0.1mm,厚度应小于0.15mm。
阻水圈装入缸套的密封沟槽后,除不得扭曲外,还应平整均匀地高出支承环带表面0.5~0.8mm,以保持其截面有一定的压缩变形和保证有足够的密封面接触压力。
如过低时,允许在阻水圈下面垫适当厚度的医用胶布。
过高时可用木锉锉修阻水圈,但不得锉扭,否则安装后易引起漏水。
柴油发动机的故障诊断

柴油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判断
8、气温过低,机油太稠:气温过低,使机油粘度增大,产生较大的 起动阻力矩,造成起动困难。应加入热的冷却水和采取预热机油的办 法,对柴油机预热后再进行起动。
柴油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判断
5、喷油器工作不良:如果热机时容易起动,冷机时不易起动, 多为喷油器压力调整不当,或雾化不好。 冷机起动时,由于气缸内温 度低,使压缩终了缸内空气温度较低,使喷油器入缸内的柴油不易着 火燃烧,造成起动困难。
6、供油提前角调整不对:供油提前角过早或过晚都会使柴油机 出现起动困难的现象。
柴油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判断
(四)油水混合——水箱进机油 故障原因是柴油机机油路在某处与水道相通,由于柴油机工作时,
机油压力高于水压,使机油进入水道,继而进入水箱。 1)机油冷却器故障 机油冷却器芯子有砂眼或焊接处开焊渗漏;装配时芯子与壳体进油
口密封不严,联接紧固螺栓松动,或螺栓过长,使机油进入水套。 2)机体或缸盖油道渗油 机体或缸盖油道内有气孔,组织疏松,未完全穿透的砂眼等铸造缺
2、排气管冒白烟 柴油机在寒冷季节冷车起动时冒白烟,若转速升高,速度上来后白烟
消失,是属于正常现象,但柴油机热车后,排气管仍冒白烟,则判定为柴 油机工作不正常,应加以检查和排除。
(1)供油提前角过小:柴油机温度不高时,一部分燃油来不及燃烧就 随废气排出,排出的柴油油雾就形成白色气体。
(2)冷却水进入气缸里:气缸盖漏水或气缸垫冲坏与水道连通,使冷 却水渗入气缸内,在排气时被排出去形成白烟。若气缸内进水过多,发动 机不能起动。
3、排气管冒蓝烟 柴油机排气管冒蓝烟,是润滑油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而燃烧不完全
船舶柴油机机油进水的原因和处理

标题: 船舶柴油机机油进水的原因和处理2008-3-7--------------------------------------------------------------------------------船舶柴油机机油进水的原因和处理一、气缸套穿孔及气缸套密封圈老化或损坏船用柴油机大多采用湿式气缸套,闭式循环淡水冷却。
此种冷却的特点是缸套直接与柴油机冷却水接触进行散热。
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冲刷气缸套的外表面,会在气缸套外表面形成穴蚀及气蚀现象,时间一长会使缸套外表面的迎水面处出现较密集的凹坑,严重时会使气缸套穿孔造成冷却水进入柴油机油底壳内。
要检查缸套是否穿孔或具体是哪一缸的缸套被锈蚀穿孔,对多缸大中型柴油机,可拆下曲轴箱道门(对小型柴油机,则可拆下柴油机油底壳后将水箱加满水)慢慢地撬转柴油机(盘车),观察气缸壁是否有水流出或滴落,若有冷却水渗出则可判定气缸套已穿孔。
另外,若气缸套密封圈老化或损坏,冷却水也会进入油底壳内,检查方法是拆下曲轴箱道门或拆下柴油机油底壳(对小型机),若肉眼看到冷却水是从气缸套外壁滴落时,则可能是缸套密封圈损坏或移位所致。
需要指出的是在撬转柴油机(盘车)时,若转动十分困难,不能强行撬转(盘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处在压缩行程的气缸内(在该缸活塞的上部)进入了冷却水,此时,若不注意,就可能损坏柴油机的连杆或其他部件。
二、机油冷却器损坏柴油机机油的散热通过机油冷却器(也称散热器)来实现,船用机油冷却器为壳管式和板式两种,大部分船舶采用壳管式。
壳管式冷却器芯由一排或多排铜管组成,冷却水在铜管中流动,柴油机机油在管外空间循环,板式冷却器则由多片特制的散热片组成,机油面和冷却水面则靠相互的橡胶密封来实现,流动过程中,高温机油经冷却水冷却,以降低一定的油温。
壳管式冷却器铜管破裂或冷却器芯两端的密封失效,板式冷却器机油面和冷却水面间的密封损坏或连接螺栓的预紧力不能满足说明书所规定的要求,冷却水就可能在柴油机停车时经机油道进入到柴油机油底壳内。
柴油拖拉机机油进水的原因

柴油拖拉机机油进水的原因
柴油拖拉机机油进水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它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导致机器损坏。
以下是引起柴油拖拉机机油进水的几种原因:
1. 水泵密封损坏:水泵密封损坏是导致柴油拖拉机机油进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水泵密封损坏时,冷却水会渗透到机油中,使机油变成乳状液体,从而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
2. 缸盖密封不良:缸盖密封不良是另一个导致柴油拖拉机机油进水的原因。
当缸盖密封不良时,水会渗透到机油中,使机油变成乳状液体,进而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
3. 泵封损坏:柴油拖拉机的液压系统中的泵封损坏也会导致机油进水。
当泵封损坏时,液压油会渗透到机油中,使机油变成乳状液体,从而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
4. 水箱漏水:柴油拖拉机的水箱漏水也是导致机油进水的原因之一。
当水箱漏水时,冷却水会渗透到机油中,使机油变成乳状液体,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
总之,以上几种原因都会导致柴油拖拉机机油进水,建议定期检查机器的密封性,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 1 -。
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解决方法

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解决方法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解决方法水冷发动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油底壳进水的情况,油底壳进水后机油与水形成一种灰白色的混合物,粘度大大降低,如发现不及时,将造成发动机拉瓦等严重后果。
造成油底壳进水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气缸垫损坏发动机气缸垫主要用来密封各气缸以及各气缸对应的水道和机油油道。
由于水本身的流动性较好,而且气缸体内的水循环速度较快,因此一旦气缸垫损坏,水道内的水便会流进机油油道,造成发动机油底壳进水。
气缸垫损坏是造成油底壳进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正常使用的干式缸套的发动机而言,气缸垫损坏是机油进水的首要原因,有时是唯一原因。
而气缸垫使用时间过长、安装气缸盖时螺母没有拧紧到规定的扭矩或没按规定的顺序拧紧,都容易加速或造成气缸垫的损坏。
油底壳进水后,若将气缸垫从发动机缸体上拆出,这时气缸垫密封水道和机油油道之间的部分应有湿透的痕迹,如没有湿痕,则应立即从其他方面查找原因。
2.缸套密封圈损坏对湿式缸套的发动机而言,由于缸套密封圈要承受一定的压力,若所加冷却水的水质不良也会对密封圈产生或多或少的腐蚀,因此一旦发动机使用时间过长,缸套密封圈便容易损坏。
而如果缸套安装不正确,将直接造成密封圈被挤压变形甚至损坏,并最终导致缸体内水顺着缸套外壁直接进人油底壳。
判断缸套密圈是否损坏,可以先将发动机油底壳拆下,并将水箱加满水,这时在发动机的下面如果发现缸套外壁有向下滴水的情况,则是该缸套密封圈损坏;如果没有,则说明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这时可拆下气缸垫或其他部分进行检查。
3.机油冷却器损坏机油冷却器损坏是造成发动机进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机油冷却器内藏于机体的水腔之中,如果加人的冷却液不符合标准,将对冷却器腐蚀很大,甚至造成冷却器出现锈缝。
由于水流动性好,因此冷却器外部的水便会渗透到内部机油里,并最终流到油底壳内。
由于正常使用中机油冷却器并不容易损坏,因此该原因往往容易被忽视。
如我们公司一台卡特966fn装载机,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油底壳出现了进水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油底壳进水现象及原因
发动机的润滑油系统和冷却水系统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系统,正常情况下,发动机冷却水是不会进入油底壳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冷却水进入油底壳的现象。
油底壳进水后,使机油稀释、变质、甚至乳化。
不及时解决会造成机件磨损,甚至引起抱轴烧瓦事故。
1.发动机油底壳进水故障的主要表象
(1)冷却水不正常减少。
(2)机油压力降低。
如果机油压力在同等转速下降低100~200kPa就要及时检查其原因。
(3)发动机连续工作或静置数小时后,油底壳内的油位明显上升,即机油量不减反增,有时从游标尺处溢出。
(4)曲轴箱和呼吸器内有白雾现象,有时呼吸器口处还有水珠产生。
(5)油底壳进水初期机油中有水滴,时间一长,则机油会变成乳白色。
(6)冷却水有“开锅”或“翻泡”现象。
说明汽缸套有裂纹,水进入了油底壳。
2.发动机进水的原因
(1)汽缸套水封圈密封不好。
(2)机油冷却器损坏,部分冷却水渗入润滑系统。
(3)有些发动机冷却水泵的轴承是通过发动机机油润滑的,如果水封和油封老化或损坏,冷却水就会进入润滑系统。
(4)汽缸套有裂纹或缸套因“穴蚀”严重而产生小孔,冷却水会渗入汽缸,流入油底壳。
(5)汽缸盖有裂纹,冷却水直接渗入汽缸,流入油底壳。
(6)汽缸盖顶部的工艺孔闷头因工作振动而松脱,使冷却水经推杆孔流入油底壳。
(7)挺柱室内机体有铸造砂眼,使水套内的冷却水从砂眼中渗出,经挺柱室回流入油底壳,这一故障比较难检查。
(8)发动机汽缸垫被冲坏后连通水套,使冷却水直接进入汽缸套流入油底壳。
(9)缸头与缸体之间的水封圈损坏。
如果缸盖螺栓偏松,也会使冷却水进入汽缸。
(10)对于干式缸套,如果机体因“穴蚀”严重,冷却水由机体渗入缸套,缸套因受热不均而损坏,冷却水仍过缸套渗入油底壳。
(11)有些发动机所附的空压机是用冷却水冷却的,而润滑油与发动机润滑油道相通,如果空压机发生某些故障,也会使冷却水流入油底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