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常用的研究方法讲解
医学研究方法

医学研究方法一、引言医学研究方法是指在医学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系列规范和步骤。
它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分析和解释与医学相关的数据,以推动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医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及其常见的研究设计。
二、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在实验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控制和观察,来推断因果关系。
这种方法要求选取足够数量和代表性的样本,制定明确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
实验研究法的优点是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伦理和实施上的限制。
三、观察研究法观察研究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调查来获取医学信息的方法。
它可以分为纵向观察和横向观察两种形式。
纵向观察法追踪观察从未发生过疾病的人群,以了解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横向观察法则通过对一定时间点上的人群进行观察,以研究某种疾病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观察研究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易于操作,但由于不能控制干预因素,所以推断的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回顾研究法回顾研究法是通过回顾历史记录和资料来收集数据,并分析其中的联系和趋势。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医学研究者掌握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回顾研究法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两种形式。
病例对照研究是在一定时间内,根据疾病发生的情况,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特点和差异;队列研究则是根据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观察,比较暴露因素和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五、实证医学研究方法实证医学研究方法是指在医学实践中应用最具科学证据的方法,以实现最佳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效果。
它主要依据系统评价和临床试验的结果,来制定指导医学实践的指南和建议。
实证医学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进行全面的文献搜索和筛选,评估和合并现有研究的证据,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
六、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学是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它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帮助研究者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在医学研究中,统计学可以用于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假设检验等方面。
常用的临床医学研究具体方法课件

常用的临床医学研究具体方法课件本课件将介绍一些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
临床医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制定临床实践指南。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临床医学研究方法。
一、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方法,它用于比较疾病患者和非患者之间的暴露因素。
该方法通过选择一组已确诊的病例和一组没有该疾病的对照,比较两组之间的暴露情况,从而评估暴露因素与该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二、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它分为两种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选择一组没有该疾病但有相同暴露因素的人群,然后追踪他们的暴露历史和疾病发生情况,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回顾性队列研究则是根据已有的数据回顾性地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三、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一种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将患者随机分配到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组别,以评估各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通常分为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两种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具有较高的证据水平,因为它可以消除患者特征的差异,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治疗方法的效果。
四、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系统评价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所有可获得的研究,综合评估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Meta分析是系统评价的一种统计方法,通过将不同研究的结果进行合并和分析,以获得更稳定和可靠的结论。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证据,帮助其做出更准确和科学的治疗决策。
五、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是一种观察现象而不进行任何干预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既可以是横断面研究,也可以是纵向研究。
横断面研究通过在特定时间点对人群进行观察和调查,了解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而纵向研究则是对同一人群进行多次观察和调查,以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六、生物统计学分析生物统计学分析是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学推断。
常用的临床医学研究具体方法精品文档

常用的临床医学研究具体方法精品文档临床医学研究是指通过对人类或动物进行实验或观察,以获取医学知识并改善临床实践的过程。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来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
一、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医学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一组接受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另一组接受传统的治疗方法或安慰剂,以评估新方法或药物的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在于能够控制一些潜在的干扰因素,使得结果更具可比性。
然而,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随机化、盲法和样本大小的要求,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二、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跟踪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人群,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其发病率和暴露因素的关系。
队列研究可以分为前瞻性队列和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在研究开始时选择研究人群,并在随访期间记录暴露和结果;而回顾性队列研究,则是通过回顾历史资料,确定暴露因素并观察相关结果。
队列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够确定时间顺序和测量暴露因素的长期效果,但也存在样本损失、记忆偏倚和观察到的结果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等问题。
三、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选择一组已经患病的个体(病例组),以及一组没有患病的个体(对照组),比较两组个体的曾经暴露于某种因素的情况。
病例对照研究常用于研究罕见疾病或需要长期随访的疾病,它的优势在于能够高效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同时还可以评估多个危险因素。
但由于回顾性设计的特点,病例对照研究容易受到选择偏倚和回顾偏倚的影响。
四、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在一个特定时间点上收集数据,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暴露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横断面研究通常用于研究疾病的患病率、病因和人群特征等。
虽然横断面研究简单快捷,但其结果仅能描述一时的情况,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并且无法解决长期追踪和改变的问题。
医学研究方法

医学研究方法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是确保研究成果可靠性与可重复性的基础。
医学研究方法涵盖了从问题提出到数据分析、结果判断的全过程,既要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实施的可操作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医学研究方法,并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观察研究法观察研究法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观察某种现象或群体来获取研究结果。
观察研究法可分为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两类。
1.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也被称为横向研究或截面研究,是指在特定时间点对一个群体或一组人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
该方法适用于研究疾病患病率、死亡率、生活习惯等因素与疾病的关联程度。
横断面研究的特点是能够快速获取大量数据,但无法建立因果关系。
因此,在进行横断面研究时,需注意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收集方法,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也被称为追踪研究或队列研究,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同一组人或特定群体进行多次观察和数据收集。
该方法适用于研究长期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如研究吸烟对肺癌患病率的影响。
纵向研究的特点是能够观察到因果关系的建立,但需要长期跟踪样本,并控制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
因此,在进行纵向研究时,需合理规划研究时间和样本数量,同时制定科学可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案。
二、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医学研究中用来验证因果关系的方法,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操作干预,观察其影响因素和结果的差异,从而推断因果关系。
1. 随机对照实验随机对照实验是实验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实验组施加特定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予处理,然后观察两组之间的差异。
随机对照实验的优点是能够消除干预因素的选择性偏倚,结果更具可比性。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组间的基线平衡、随机化的合理性以及盲法的使用,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研究方法,用于评价药物、治疗方案等医疗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医学科研常用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实验通常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观 察不同暴露水平对健康的影响。流行病学实验对于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研 究具有重要意义。
03
文献研究法
文献回顾
目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筛选、 评价和综合分析,了解某一领域 的研究现状、进展和趋势,为后 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假设检验
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利用样本数据对假 设进行检验,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方差分析
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分析不同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高级统计方法
高级统计方法
在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的基础上, 运用更复杂的统计模型和方法,对数 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
01
02
回归分析
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通 过建立回归模型预测因变量的值。
方法
使用关键词、主题等检索工具, 在学术数据库、图书馆等资源中 查找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筛选、 分类和归纳。
注意事项
确保文献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避免遗漏重要文献,对文献进行 客观评价和分析。
内容分析
目的
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文献的主题、 观点、趋势等特征,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02
在医学领域,个案研究常用于 罕见病例或特定疾病的深入研 究,以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知 识。
03
个案研究需要详细记录病例的 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过程,以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 解释。
系列个案研究
系列个案研究是对多个相似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和分析不 同案例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得出更广泛和全面的结论。
对文献内容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利用表格、图表 等方式呈现分析结果。
5种临床医学科研方法

5种临床医学科研方法在医学领域,科学研究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学科研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将为您介绍5种常见的临床医学科研方法。
一、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研究是临床医学科研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实验动物或细胞进行操作,模拟人类疾病过程,以便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防。
实验性研究可以精确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从而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
二、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这类研究不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而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和收集数据。
横断面研究用于描述某一特定时间点的疾病状况;队列研究关注一组人群在一段时间内的疾病发生情况;病例对照研究则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患病者和非患病者的暴露因素。
三、转化研究转化研究是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过程。
这种研究方法关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衔接,旨在缩短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时间,提高医疗水平。
转化研究包括从实验室到临床的验证、临床试验、新技术和新药物的研发等。
四、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关注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疾病的发生规律,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等。
五、循证医学研究循证医学研究是基于现有最佳证据,结合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观,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的研究方法。
循证医学研究强调证据的重要性,通过对大量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以上5种临床医学科研方法各有特点,相互补充。
了解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医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医学研究方法知识点

医学研究方法知识点一、研究方法概述医学研究方法是指医学科研人员在开展医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旨在解决医学领域的科学问题。
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二、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常用于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该方法从患病者(病例组)和未患病者(对照组)中收集数据,比较两组之间的暴露因素差异,从而探究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旨在观察一个特定暴露因素对人群的长期影响。
该方法分为前向队列研究和后向队列研究。
前向队列研究从暴露者中选择人群,观察其未来的发展情况;后向队列研究从已经发生某种疾病的人群中选择人员,回顾其过去的暴露情况。
四、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实验研究方法,常用于评估医学干预措施的效果。
该方法通过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两组或多组,并应用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差异,以确定某种干预是否具有治疗或预防作用。
五、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常用于估计某一特定时间点上人群暴露因素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该方法通过对某特定人群在同一时间点上的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并分析暴露因素与健康指标之间的关联。
六、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是一种综合整合已有研究结果的方法,旨在提高证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该方法通过收集、筛选、评估、整合和分析现有的相关研究,从而得出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和结论的可靠性评价。
七、统计学方法及数据分析在医学研究中,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分析,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合理解读和推断,进一步验证研究假设或得出结论。
结论医学研究方法是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了解和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于进行科学可靠的医学研究至关重要。
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分析,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医学科研方法

医学科研方法医学科研方法是指在医学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所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方法。
医学科研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科研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质量和科研工作的效率。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学科研方法。
首先,实验方法是医学科研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验证医学假设或者检验医学理论。
实验方法在医学科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验证医学理论的可靠性,为医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调查研究是医学科研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式,可以获取医学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调查研究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医学现状、发现医学问题、探索医学规律,为医学科研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另外,临床试验是医学科研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照实验、随机对照试验等方式,可以评价医学干预措施的效果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是验证医学干预措施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为医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证据。
此外,文献综述是医学科研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可以总结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问题热点。
文献综述是医学科研中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的重要方法,它可以为医学科研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最后,数学模型是医学科研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医学现象、预测医学趋势、优化医学决策。
数学模型在医学科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深入理解医学问题的本质,为医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医学科研方法是医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和运用合适的科研方法对于医学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科研中,实验方法、调查研究、临床试验、文献综述、数学模型等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科研人员应根据具体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科研方法,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性研究:个案调查(case investigation)
(一)含义
又称“病例调查”、“病家调查”。指对个别发 生的病例、病例家庭及周围环境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 查。
(二)调查对象
包括传染病及非传染病病人,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①传染性强或病死率高的病种:如霍乱、鼠疫等 ②本地区新出现的病种或已消灭而重新可疑出现的病种。 ③要求近期消灭的疾病; ④特殊病例、不明原因的严重病例。
199
3 2000 0.3 0.458 916 0.228
114
合计 11000
4016
500
500
有限总体分层抽样的标准误计算公式:
医学科研常用的研究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流行病学
副教授 牟李红
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是临床科研设计的重要组成 部分。参照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分类方法,根据 各种设计方案的论证强度及研究者能否主动控制试 验因素将设计方案分为四个级别。
一级设计方案 前瞻性 随机设计 有对照
二级设计方案 前瞻性 有对照 不能主动控制
(三)调查目的与内容
以单个病例作为调查的“切入点”,目的是查明病例 的“来龙去脉”,查明疾病发生的原因,以采取措施防止 或减少类似病人的发生,控制疫情进一步发展。
如传染病病例的个案调查,需要查清病例感染的来源、 感染方式、感染后与易感者的接触情况、对外环境的污染 情况等,以查清流行因素,控制疫情的发展。
(二)、目的与用途:
1、了解和描述疾病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区、人群中的分 布(三间分布),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更多适用于慢性 病、地方病的调查。如我国过去对五大寄生虫病的调查与 防治;对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抽样调查。
2、了解影响疾病和健康状况分布的有关因素。如据我国 原发性肝癌的分布特征—沿海、潮湿地区高发,可能与 HBsAg携带率高及不洁供水、粮食霉变等有关。
病例系列分析可以充分地利用日常的大量临床 资料,通过对同类病例的分析,可以加深对疾病的 认识,有利于初步发现疾病的规律性或值得进一步 研究的重点问题。
(二)特点
1、属于回顾性研究
研究开始时,已有研究的相关结果,研究者仅对现成 的资料综合整理,分析并总结成文。资料的收集无法标准 化,同时难免有信息的缺失。
某产院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根据照射 后血清胆红质下降情况判断蓝光对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 (未知未照射者是否亦下降)
(三)专家评论
包括评论、述评、编者的话、笔谈、医家自述等,均是凭 专家个人经验提出对某问题的看法。虽有参考价值或指导意义, 但不一定100%符合客观真理,也不符合循证医学要求。
5、评价疾病防治和行为干预措施的效果。如开展计划免疫 后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下降;血吸虫病的防 治使绝大多数流行区达到基本消灭;慢性病的社区监测与 行为、环境的改善(合理饮食、戒烟酒、体育锻炼、供应 优质的有利于健康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增进了众的健 康、增长了平均寿命及提高了生活质量等。
(二)条件
1、前所未见的罕见的独特病例(“右心室原发性恶性心 脏肿瘤一例” 、“血丝虫致视网膜黄斑裂孔一例” );
2、两种或多种少见疾病(或综合征)见于同一病例 (“足月妊娠子宫破裂合并膀胱损伤2例报告”);
3、某种疾病诊断或治疗方面的创新性病例(“手术治疗 非特异性心包炎一例”);
4、出现特殊临床表现及病程发展特殊的病例(“急性粒 细胞白血病存活12年以上一例”、“妊娠22年后继发绒癌一 例”);
现况调查
描述性研究
个案调查
观察性研究 ( descriptive study) 暴发调查
(observation study)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 analytical study) 队列研究
临床试验
实验性研究
现场试验
(experimental study) 社区干预试验
理论性研究( 流行病学模型研究)
(1)含义 指调查某一人群中有代表性的部分即样本人群,根据样本 的调查结果来估计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 (2)优缺点 与普查相反。 (3)基本要求 样本要有代表性:足够样本
抽样随机化
(4)抽样方法 ①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先将被研究对象编号,
三级设计方案 有对照 不能主动控制
四级设计方案 无对照 无严格设计
不同临床问题需要不同的研究设计
临床问题
最佳的研究设计
疗效评价
RCT
治疗的不良反应 RCT
诊断或筛查试验 与金标准进行盲法比较
预后评价
队列研究
无法进行RCT或有伦理 问题的疗效评价
暴露不良环境的危害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2、对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患儿详细询问卡介苗 接种史,并作OT试验,分析多数严重结核病患儿未接种 过卡介苗,从而推测卡介苗有预防结核严重结核病的作 用。
(二)从因及果,或某些预防措施的效果。
例如:
吸烟致癌,观察吸烟者1000人,发现肺癌2例。据此得出吸 烟与肺癌有关。但因无不吸烟者的对照,就不能确定这2例肺癌 是否由吸烟所致还是别的因素(环境、基因等)。
1、普查(census)
含义 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人群中的每一个个体 都进行调查。
优点 调查对象的确定比较简单;无抽样误差;能发 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有利早期治疗;还可普 及医学知识。
缺点 对象多,易漏查;工作不易做得细致,系统误 差增大;不适用于患病率低或诊断技术复杂的 疾病。
2、抽样调查(sampling):
图Ⅰ表示一次简单的同源暴露引起的爆发。如食物中毒的爆 发,所有病例都集中在A-B这段时间内,这段时间即为 有关疾病的常见潜伏期范围。
图Ⅱ为同源暴露感染的病例进一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蔓延,
因有一定数量的二代病例出现,所以流行曲线可持续 一段时间(B-C)。
图Ⅲ表明同源暴露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未能得到控制,或持续 性同源暴露; 图Ⅳ表示非同源性暴露。病例出现缓慢,逐渐积累增多。
(四)调查方法与基本步骤
询问座谈 查看现场 样本检验 检查资料 提出措施 继续观察 提交调查报告
30
31
描述性研究:爆发调查(outbreak investigation)
(一)含义
指对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 相同病例的事件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病、非传染病均可发生爆发,因而爆发调查也分为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爆发调查,二者调查思路相似。
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prevalence investigation)
(一)概念
在某特定的时间对某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以个人为单位收 集和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以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现况调查。
由于现况研究所收集的有关疾病或健康状态的资料都是特定时
间内的情况,也称它为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tudy)。所用 指标是患病率,故又称患病率调查(prevalence study)。
(二)目的
查明疾病爆发的流行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 制疫情,防止疾病继续传播蔓延。
(1)及时建立有效措施以防止疾病蔓延; (2)证实病例的诊断,确定暴发; (3)描述疾病暴发的分布特征; (4)找出暴发的病因; (5)查明病因的来源、传播方式与途径; (6)找出已暴露于病因的易感人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 表 最优分配分层随机抽样各层应抽人数
层 人口数 估计患病率
(i) (Ni)
(PI)
piqi N i
pi qi
N i piqi 应抽样
Ni
pi qi
本总量 (n)
ni n
N i piqi N i piqi
1 5000 0.1 2.300 1500 0.374
187
2 4000 0.2 0.400 1600 0.398
3、 衡量人群患病和高危程度,及早发现患者、及早治疗, 改善预后,同时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如最近报道 我国青少年肥胖、超体重者占20~30%,不少城市动员他 们参加减肥锻炼。(北京、烟台)
4、了解疾病和健康水平变动趋势及有关危险因素对人群的 危害。定时、重复的横断面调查可了解疾病、健康水平及 危险因素的动态趋势。如我国五次高血压调查,发现患病 率有递增趋势,而且发病年龄前移,出现早发冠心病等。 提倡对高血压采取干预措施如合理膳食、适当锻炼、以及 必要的药物治疗等)
2、资料收集容易,出结果快
利用现成的临床资料,短期内即可获得研究结果。
3、科研论证力弱,研究结论受偏倚影响大
没有对照、缺乏标准化、记录不完善、重病者所占比 例高等。
(三)文献举例:
四、设计和结果 叙述性研究多无事先设计。
五、优缺点: (一) 优点:
1、资料容易收集,不费力,在短时间内或获得结果; 2、全部患者都进行了研究,没有风险和麻烦。 (二)缺点: 1、没有对照,结论无可比性; 2、无法控制偏倚、混杂等因素,结果重复性差,论
(三)调查方法与步骤
核实诊断 临床、实验室、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 ↓
证实爆发 计算罹患率,与历年同期发病水平比较,且符合小范围、短时间 ↓
初步调查 描述三间分布 ↓
提出病因假设 ↓
进一步详细调查分析与检验验证假设 应用多种方法检验 ↓
得出结论,采取措施,并评价措施效果
爆发类型
(1)同源性爆发 指某易感人群中的成员暴露于
(theoretical study)
描述性研究
一、概念:
研究者利用一些现成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 某 些 结 论 并 加 以 描 述 , 此 称 为 叙 述 性 研 究 ( descriptive study)。常见有病例分析、个案报告、个人经验总结、对 某问题的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