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合集下载

论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_电影艺术论文

论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_电影艺术论文

论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_电影艺术论文论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_电影艺术论文电影艺术论文暴力电影充斥着血腥和粗暴的画面,对人们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不仅会毒害他们的心灵,也可能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深渊。

有人认为,暴力电影是青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有人认为暴力电影并不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犯罪。

暴力电影是否影响了青少年犯罪呢?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暴力电影的概念及特征(一)暴力电影的概念暴力电影,即充斥着凶残和血腥画面的电影,包含凶杀、绑架、走私、打架斗殴等情节,一般都是以刑事犯罪作为电影的题材,给观众呈现着犯罪过程的血腥场面,通过这种血腥场面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刺激,极力渲染犯罪分子的聪明、狡猾以及犯罪现场的恐怖氛围。

这种暴力电影也可以称为“警匪片”,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和享受,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则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暴力电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暴力电影的凶残性和欺骗性,这主要体现在暴力电影中的暴力行为,一般的暴力电影中都会呈现出各种凶残野蛮的暴力行为;二是暴力电影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互动性,暴力电影虽然是属于虚拟世界的画面,但是其呈现出来的画面跟现实生活中存在一定的联系,这样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三是暴力电影中的暴力行为具有很大的逼真性,人们易于模仿。

正是由于电影的虚拟性,导演可以依据自己的想象将画面尽情地渲染,为观众带来视觉刺激的同时也激起了观众的模仿欲望。

二、暴力电影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爱调研网,对2652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52.2%的受访者感觉当下国产电影色情、暴力、低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犯罪。

总的来说,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犯罪产生的不良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错误的行为诱导方式。

为提高影片票房,很多暴力电影一味地追求视觉上的刺激,淡化了传统的道德观念,扭曲生活中的真善美,夸大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的聪明才智,将其形象渲染得神通广大。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辩论辩题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辩论辩题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缺失青少年犯罪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青少年犯罪并不是单纯由青少年个体的问题所引起的,而是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不仅仅是对青少年个体进行惩罚。

首先,社会环境是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往往会导致青少年产生犯罪倾向。

例如,社会上的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暴力文化的传播等,都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误入歧途。

如马丁·路德·金曾说过:“犯罪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这句话正说明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其次,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重要原因。

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和价值观。

然而,现代社会中,许多家庭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导致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淡薄、责任心缺失等问题。

如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这句话表明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重要性。

因此,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需要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社会应该加强道德教育,推动社会价值观的正向发展。

政府可以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减少暴力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更多的正能量给青少年。

其次,家庭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机制,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总之,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有效地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正如尼尔斯·博尔曼所说:“我们不能指望把孩子们放入一个有问题的社会,然后指望他们不受影响。

”这句话呼吁我们应该从社会和家庭两个层面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反方观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根源在于个体的自身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暴力影视对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分析

暴力影视对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分析

暴力影视对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分析摘要】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青少年借助媒体平台能获取更多的资讯,这在丰富其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心理健康的隐患,尤其是一些暴力影视,充斥着暴力美学,会对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产生影响。

本文简要分析了暴力影视对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的影响,并集中讨论了具体的预防机制,仅供参考。

【关键词】暴力影视;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影响;预防机制【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014-021.暴力影视对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的影响某一线城市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审庭的100名未成年在押犯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具体数据见表1。

通过心理学分析不难发现,暴力影视会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会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制约其健康成长,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2.暴力影视对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的预防机制要想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相关部门要对影视文化给予系统化管控,有效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国家要从强化影视传播媒介法律法规的建设出发,严格管控暴力影视的传播,并且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土壤,有效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到文化教育理念中,确保能优化影视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引导教育机制,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率。

2.1 完善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开展进程中,要积极整合管理要求,充分对影视传播媒介中的色情暴力内容予以控制,有效提升处理力度和管理力度,真正提高法律法规的关联化程度,优化影视传媒管理的时效性[3]。

并且,在影视作品传播管理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判定,提高管控工作的时效性。

2.2 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文化的传递和管理十分关键,是民族和自然长期交往过程中积累并沉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水平,就要将传统文化理念作为根本,有效提高青少年道德审美教育效果。

影像暴力的传播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影像暴力的传播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影像暴力的传播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及对策作者:祝传鹏来源:《群文天地》2009年第20期影像暴力主要指以电影、电视及网络等媒体为载体,以影视剧、广告、卡通动漫和MV为表现形式的暴力内容,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这里的影像是包含了以现代摄影技术对现实世界进行复制的画面和以计算机或手工为手段制作的动画。

传播技术的进步把我们带到了读图时代,视觉文化作为读图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方式从以语言为中心转移到了以影像为中心。

一方面,视觉符号本身作为一种信息以其直观、鲜明、生动的特性提高了人们信息接受的效率,成为一种人们感知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常见方式。

另一方面,青少年在媒介的使用上,电视、电影和电脑是青少年接触最多的媒介,喜爱的影视作品主要是喜剧、武侠、科幻、恐怖、警匪和言情片。

这些影片中含有大量的影像暴力,高科技的应用使得影像对暴力内容的超真实表达深深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行为和思想观念,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增加了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美国学者菲利普斯和森特瓦尔在行为效果分析的研究表明,美国在电视机出现以前,全国的杀人犯比例为十万分之三,到1974年,杀人犯比例翻了一番,而对加拿大和南非的研究都显示这一现象。

在读图时代,研究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像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影像暴力的传播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一)影像暴力的传播提高了个体对暴力的感觉阈限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受阈限。

在读图时代以前,个体接受的影像暴力数量有限,而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高科技引人到影视的制作中,使得影像暴力内容的生产变得越来越容易,同时也使得暴力的场面越来越逼真,越来越血腥。

根据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关系的费希纳对数定律P=KlgI(P为感觉量,I为刺激量,K为常数),随着个体接触暴力内容次数的增多和暴力内容更加逼真血腥,必然造成个体对于暴力欣赏更高程度的要求。

青少年犯罪率上升雅思作文

青少年犯罪率上升雅思作文

青少年犯罪率上升雅思作文Task:Crimes committed by young people are increasing in major ci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Discuss the causes and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思路解析:青少年犯罪的根源1:媒体暴力的误导,使他们对于暴力产生崇拜,错误地指出通过犯罪去以获取财富就是最合适的。

青少年犯罪的根源2:在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就业变得十分困难,很多年轻人被迫选择犯罪来谋生,或是报复社会。

解决办法:对于出版物展开审查和分类,这能够把那些不当的信息过滤器掉。

除了就是免费的劳动力培训,这能够使年轻人以获取实际的技能,协助他们在打听工作中赢得优势。

参考范文:Nowadays,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rimes committed by youngsters in major cities all over the world. What causes this phenomenon and what people could do to resolve the problem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 In this essay, I would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and suggest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accordingly.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why this kind of crimes is on the increase. Firstly, violence on the internet, TV programs and video games is responsible for this situation. It is because youngsters, unlike adults, are lack of abilities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Therefore, too much violence in the virtual world could render young people aggressive. As a result, they, more often than not, consider violence as the main or even only way to solve problems, thereby leading to crimes. Secondly, low employment rate in many big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could be another major reason. Most countries are experiencing economic plateau or even backwards due to global economic crisis occurring a few years ago. Consequently, many businesses and factories have decided to cut off their staff or ten d to employ experienced workers over young graduates. This means some youngsters become jobless spontaneously once they graduate. Some of them even turn to commit crimes to make a living or get revenge on society.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some main methods are advised accordingly. The first solution is to apply censorship and classification in issuingprograms. This means governments o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hould censor the violent and prostitute contents of programs and label them such as "adult only" or "viewers excluded below 14" before programs are publicized. This would help to keep youngsters from too much violence on programs away. Another method is to carry out free job training programs designe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mand of the job market. After training, youngsters, more of ten than not, can expect better chances of being employed. Other ways could include tax-reduction policy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self-employment, providing paid social service positions for youngsters, etc.To conclude, methods such as censorship on programs and free job training for youngsters are strongly recommended too much violence on programs and low employment.(370 words)In some countries, a high proportion of criminal acts are committed by teenagers. Why has this happened? What can be done to deal with this?雅思文学创作题目传授题目的类型属于report。

暴力文化对青少年影响论文

暴力文化对青少年影响论文

暴力文化对青少年影响论文摘要: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在谋得生存时,除了追求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怀着一份强烈的责任感,肩负着历史使命,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我们的贡献;而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御粗俗暴力的文化,昂扬着乐观的生活热情,努力为发展先进文化这座建筑扎实根基,辛勤耕耘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园!近年来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是有发生,复旦大学投毒案,四川绵阳少年惨案,等等,面对一个个悲剧的发生,人们不禁会问:这些孩子是怎么啦?竟然这样漠视生命,怎能下得了手?很多人会从生命意义,生命内涵的角度来分析思考,呼吁青少年要珍爱生命,重视生命。

我这里从文化角度来分析文化因素特别是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导致这些惨案发生的原因。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人类的发展,并且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也很大,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因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传播社会正能量,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不完善,仍然存在各种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以及邪恶文化和暴力文化,它们的存在很大程度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至在极端时刻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导致一些严重后果。

文化中的暴力文化是指会激发冲突,诱发暴力犯罪的不良的行为的文化积淀,是一系列美化宣扬暴力行为及暴力犯罪的价值观念,信仰情感,社会态度,公众意识,风俗习惯的复合体,暴力文化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都会形成暴力文化,都会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一.家庭因素。

论如何降低传媒暴力对未成年犯罪的影响

论如何降低传媒暴力对未成年犯罪的影响

对 于 未 成 年 犯 罪 , 家 长 和 法 律 权 威 都 在 寻 求 事 件 发 生 的 原 因 。有 人 认 为 是 因 为 过 度 的 个 人 自 由和 管 理 的 松 散 , 也 有 人 认 为 是 社 会 转 型 的 结 果 ,是 道 德 约 束逐渐减弱 的表 现。然而众多 的家 中和
根据 美 国 犯 罪 部 门的 抽 样 调 查 , 6 %的 青 少 年 暴 力行 为 直 接 受 到 传 媒 不 5 良信 息 , 别 是 暴 力 信 息 的影 响 。 我 国 特 有 关 部 门 的 抽 样 调 查 也 显 示 , 5 以 上 6% 的工读学生 ,0 5 %以上 的青 少年犯罪 , 其 行 施 工操 作 的依 据 和 法 规 , 保证 工 序 质 是
违 法 犯 罪 之 前 均 直 接 接 触 并 受 过 各 种 不 良信 息 的 影 响 , 要 媒 介 是 录 像 、 刊 、 主 书 电影 、 视 、 播 、 戏 和 多 媒 体 等 。 传 电 广 游 媒暴力给青 少年暴力犯罪提供 了生动具 体 的 例 子 。在 西 方 工 业 国 家 中 9 %的 人 5 是通过新 闻媒介取得他们对犯 罪活动和 犯 罪 分 子 的“ 验 ” 经 的 19 99年 4月 美 国 科 罗 拉 多 卅I 伦 克 拜 恩中学抢 击案 中 , 罪犯 哈里 斯和 克利 伯德 身 穿黑色风 衣持 枪打死 1 2名 同 学 和 1名 教 师 , 犯 罪 情 节 同 影 片 《 球 其 篮 日记 》 的情 节 就 有 着 惊 人 的 相 似 。 从 中 上 述 分 析 不 难 看 出 , 媒 暴 力 和 未 成 年 传 人犯罪 尤其是暴力犯罪之 间有着必然 的 联 系。
前 , 国未成 年人接 触传 媒暴力 的机会 我

关于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

关于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

关于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论文摘要:影像暴力在影像市场大行其道,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人性的弱点等原因,又有人为的发掘和强化。

就其形态而言,可划分为话语暴力、行为暴力和观念暴力,各有不同影响。

应推行民族化的影像生产和艺术表现策略,高度重视影视文化安全,积极研究和防范影像暴力对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少年大众的多种影响。

一、影像暴力及其历史文化考察按照《辞海》的解释:暴力是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

本文所论影像暴力,主要是指电影故事片和电视情节剧中的暴力倾向和对暴力的过份渲染,目的在于探求这种渲染对青少年道德培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895年,当卢米埃尔兄弟把人类渴望和追逐数千年的视觉运动影像变为现实以后,影像暴力就如影随形而至。

卢米埃尔兄弟在用《火车到站》、《婴儿喝汤》记录生活原生态的同时,即以《水浇园丁》开创了打斗片、追逐片的先河,提供了展示暴力形态的初始模型。

纵观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暴力史。

汤因比说:“战争是人类暴力和残酷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民间的争斗,部族间的厮杀,城邦间的掠夺,黑帮火拼、宗教冲突以及集团混战和国家战争,直到近现代的两次世界大战,暴力行为并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有所收敛,反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演绎得更加复杂化和立体化。

人类似乎总有很多内心的欲望、情感需要通过血腥的战争、暴力来宣泄。

在西方,从古罗马斗兽场,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到中世纪的骑士和骑士文学,再到意大利的黑手党,各类战争和文学,生活和艺术其实一直就是双轨并行,记录和演绎着人类的心灵史、情感史。

在中国,自秦以后的诸侯纷争、农民起义等,就是一部部血淋淋的暴力史,但也成就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一些记录和反映其历史过程的文学经典。

由金庸、梁羽生、古龙开创的新武侠小说,堪称当代华人展示力量、暴力和塑造武侠人物形象的艺术精品。

武侠片也就成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和贡献给世界电影画廊的一道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暴力电影充斥着血腥和粗暴的画面,对人们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不仅会毒害他们的心灵,也可能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深渊。

有人认为,暴力电影是青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有人认为暴力电影并不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犯罪。

暴力电影是否影响了青少年犯罪呢?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暴力电影的概念及特征
(一)暴力电影的概念
暴力电影,即充斥着凶残和血腥画面的电影,包含凶杀、绑架、走私、打架斗殴等情节,一般都是以刑事犯罪作为电影的题材,给观众呈现着犯罪过程的血腥场面,通过这种血腥场面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刺激,极力渲染犯罪分子的聪明、狡猾以及犯罪现场的恐怖氛围。

这种暴力电影也可以称为警匪片,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和享受,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则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暴力电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暴力电影的凶残性和欺骗性,这主要体现在暴力电影中的暴力行为,一般的暴力电影中都会呈现出各种凶残野蛮的暴力行为;二是暴力电影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互动性,暴力电影虽然是属于虚拟世界的画面,但是其呈现出来的画面跟现实生活中存在一定的联系,这样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三是暴力电影中的暴力行为具有很大的逼真性,人们易于模仿。

正是由于电影的虚拟性,导演可以依据自己的想象将画面尽情地渲染,为观众带来视觉刺激的同时也激起了观众的模仿欲望。

二、暴力电影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爱调研网,对2652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52.2%的受访者感觉当下国产电影色情、暴力、低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犯罪。

总的来说,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犯罪产生的不良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错误的行为诱导方式。

为提高影片票房,很多暴力电影一味地追求视觉上的刺激,淡化了传统的道德观念,扭曲生活中的真善美,夸大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的聪明才智,将其形象渲染得神通广大。

这种暴力电影不仅没有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而且激励和夸大了负面力量。

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青少年对社会、对法律的认识,可能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第二,暴力电影直接刺激着青少年的犯罪欲望。

很多暴力电影不仅呈现出暴力行为的血腥画面,还为观众呈现整个犯罪过程。

尤其是色情和凶杀的场面,很容易给青少年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某市4名青少年受到刚看完电影的影响,想将电影中的情景付诸于实际行动。

刚好有一名年轻妇女王某下班经过,于是这4名青少年模仿电影中的镜头,对王某实施了抢劫和轮奸行为。

由此可见,暴力电影刺激青少年犯罪的魔力。

第三,暴力电影在一定的程度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多的犯罪技能。

有的暴力电影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往往将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的作案过程,包括策划和实施等环节完全呈现给观众,其详细程度堪比犯罪指南,青少年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一些犯罪技能。

三、如何应对暴力电影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
(一)从电影的角度来看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对暴力电影实行分级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分级制度对不同暴力程度和不同暴力类型的电影加以分类,以适应不同人群。

目前,电影分级制度已经是电影发展的一种趋势。

一般情况下,电影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级别:一是禁止未成年观看的电影;二是必须有家长协同和指导观看的电影;三是所有观众都可以观看的电影。

这种分级制度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香港、澳门都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但是我国内地并没有实行这种制度,而是通过删减某些镜头以达到适应所有年龄段观众观看的目的,这种做法有失偏颇。

(二)从青少年的角度来看
从青少年的角度来看,消除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是通过主流文化的方式,逐渐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暴力电影是一种亚文化的代表,而青少年容易接受亚文化而叛逆主流文化。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合理的方式,让青少年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二是通过对青少年心理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引导青少年从极端和偏执走向平和,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防止青少年扭曲了传统道德观念和自我价值观;三是正确引导青少年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控制能力,鼓励青少年从个人融入集体,防止青少年走向自我封闭的极端状态。

(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目前社会的主导思想是现代思潮,在这种思潮下价值是多元化的,没有统一的道德行为标准。

因此,社会必须容忍少数人主张的价值观念,否则就会引起亚文化群体的激烈反抗。

青少年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快,属于新文化的主体代表,极力追捧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暴力电影以其独有的特征,不仅对青少年犯罪产生着及其恶劣的影响,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导致亚文化思想在青少年群体文化中蔓延。

因此,社会不应该过分地追求主流文化,以免引起青少年群体文化的反抗。

由此可见,社会对亚文化群体价值观念的容忍就是解决其犯罪的最好途径。

这样,在现实中亚文化群体就没有了反抗的必要,而作为以现实反抗为依据的暴力电影,就像无水之源,没有了生命力。

那么,暴力电影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也就自然而然地消除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