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砂机设计说明书

混砂机设计说明书
混砂机设计说明书

中国矿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姓名:(三号楷体加粗,下同)学号: 01000076 学院:

专业:

设计题目:

专题: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

任务下达日期2009年 3 月10 日

毕业设计日期:2009 年 3 月20日至2009 年6月20日毕业设计题目:辗轮转子式混砂机

毕业设计专题题目:铸造设备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1、完成混砂机的设计过程。

2、混砂机的设计图纸及其部件。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绩: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

摘要

本文针对国内外混砂机存在问题,进行优化设计,介绍一种效率较高新型混砂机—S136型辗轮转子式混砂机。该机的特点是工作机构由一个辗轮、一个混砂转子和三个刮板组成。在工作过程中,内刮板将辗盘中部的型砂推到辗轮工作区,辗轮对型砂进行辗压和搓研;中刮板将压实的型砂翻起并送到混砂转子的工作区;高速旋转的混砂转子将型砂强烈搅拌和破碎,使各种成份迅速混合均匀;外刮板将粘附在壁上的型砂清扫干净,并将辗盘外缘的型砂推回辗轮工作区。这样周而复始,完成混制型砂的整个工艺过程。

混砂机—S136型辗轮转子式混砂机先进性和高效率还表现在采用了高效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蜗轮减速器,采用柔性联轴器接电机输出轴,实现电机的软启动和过载保护。

关键词:减速器刮板联轴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re are problems at home and abroad Mixer,so introduce a new type of Mixer--136Rolling rotary-type Sub-Mixer.This Type of mixer use efficient Planar Double-Enveloping Worm Reducer,and use Flexible Couplings connect motor output shaft.To achieve motor soft-start and overload protection.

This mixer’s features is that working body is made up of one rolling wheel,one rotor for mixer sand,three scraper.In the course of work, the internal scraper pushs sand in the minddle of plate rolling to the work area of rolling wheel,sand is crush by rolling wheel. The middle scraper overturn the compactional sand and transports that to the work area of rotor .The sand is mixed and brokened by high-speed rotating rotor ,so that sand is mixerd averagely.the exterior scraper clear the sand away from the wall of sand mixer,meanwhile push sand from exterior edge of the plate rolling to work area of rolling wheel.Like this cycle,achieve the course of mixeing sand.

Keywords:Reducer, Coupling, scraper

目录

1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混砂机的发展 (1)

1.3 现代企业对混砂机的需求 (2)

1.4 混砂机的分类 (3)

1.5 碾轮式混砂机 (5)

1.6 转子式混砂机 (7)

1.6.1 Eirich转子混合机 (7)

1.6.2 TM 型转子式混砂机 (9)

1.6.4 转子式混砂机特点 (11)

2、本次设计方案的确定 (11)

2.1 几种常见混砂机的比较 (11)

2.2 方案的确定 (13)

3、碾轮运动分析 (15)

4、辗轮转子式混砂机基本参数的选择 (19)

4.1 概述 (19)

4.2每次加料量及砂层厚度 (19)

4.3混砂机主轴转速及其刮板的最大线速度 (20)

4.4混砂机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21)

5、辗压机构设计 (22)

5.1 概述 (22)

5.2 辗压机构简介 (23)

5.3 辗轮及弹簧加压装置的设计 (27)

6、混砂转子的设计 (34)

6.1 概述 (34)

6.2 混砂转子的运动分析和参数选择 (35)

6.3 混砂转子传动机构设计 (38)

7、刮板的设计 (45)

7.1概述 (45)

7.2 设计刮板 (46)

8、减速机构设计 (48)

8.1 电动机选择 (48)

8.2 减速器设计 (48)

8.2.2设计方案的确定及特点 (48)

8.2.3 参数的确定 (51)

8.3校核蜗轮蜗杆 (53)

9 其他装置的设计 (55)

9.1 加水装置设计 (55)

9.2 卸砂门的设计 (57)

10、参考书目及文献 (61)

总结 (62)

翻译部分 (633)

英语原文 (63)

中文译文: (722)

致谢 (79)

1 绪论

1.1 概述

混砂机是制备型砂的必不可少的设备,而且是影响型砂质量的关键设备。根据造型、造芯的工艺要求、在混制型砂过程中,应该达到两个基本要求:1)是型砂中各组成成分(新砂、旧砂、粘结剂,附加物和水分等)均匀混合;2)使粘结剂有效地粘覆在砂粒表面。在理想情况下,能使砂粒表面均匀包上一层粘结剂薄膜。为实现这些要求,混砂机的工作机构应该具有搅拌、辗压和搓研的作用。

1.2 混砂机的发展

自从1911年美国的P.L.Simpson在德国辗碎机的基础上发明辗轮混砂机以来的80年中不但混砂机的种类和型式有许多发展,而且人们对混砂原理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在上世纪40年代末苏联的阿克肖诺夫教授提出要湿粘土膜粘附在砂粒表面.必须在混台时有研磨作用。他认为只有在具有搓揉部件的混砂机中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而且要求砂粒有方向相反的运动,要有速度差。1 9 60年前后强力型转子混砂机开始引入铸造生产,它采用了完全不同于辗轮混砂机的工作原理,因此在结构上具有许多特点。它的出现既打破了用辗轮混砂机混制粘土砂的垄断局面.也激起人们对混砂机工作原理研究的兴趣,因此近卅年中在这方面有许多重要的探讨和论述。

1 9 6 3年C.E.Wenninger已经对沉重的辗轮压力能达到的混砂效果提出疑问,他在1970年谈到:美国混砂机制造商根据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开始改进混砂机设计.使机械力能更好地促进砂粒间的碰撞和摩擦,而这些构成有效混辗(Mulling)的基础。1 9 7 5年德国D.Boenisch教授指出:“混砂工具的搓揉能力(Kneading ability),以及由混砂工具引起的砂粒运动速度是影响型砂制备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搓揉主要决定于混砂原理和混砂工具结构,而型砂的运动速度则决定于混砂工具的速度,以及混砂工具加速整个型砂的能力,型砂必须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连续运动,但是只有型砂的运动速度并不能决定混砂是否成功。

1977年H.G.Levelink 和H.V.Berg在《粘土型砂混机》一文中也认为;粘土型砂可以用不同的混砂原理制备,只要有足够的混合力施于砂和粘土混合物,用于破碎粘土团并使之与砂粒摩擦的任何方法,都可以混制粘土砂。混合力可以由辗轮或其他搓研部件,或者利用冲击原理的快速

旋转叶片或转子产生。混合力应足够大,但也不能太高,它的大小与所混材料有关。应当使型砂在混砂机中流动,以保证搓揉或搅拌零件与型砂连续而强烈地接触美国铸造师学会8A一2委员会于1980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混辗(Mulling)可以定义为砂粒间的摩擦,粘土是砂粒的研磨剂。混辗是砂粒间的压力和接触频率问题。对压力的要求低而对频率的要求高,混砂机设计和调节应满足这两个要求,但又不能超过这两个要求。M .H.Lavinton 1 9 8 3年指出:混辗(Mulling)只限于对湿型砂的混合,它的目的是施一强大的工作力于混合料,将粘土膜包覆在砂粒表面,提高型砂的强度和塑性。提高型砂湿强度的有效方法是在混辗时施以拖(Smearing)、搓揉(Kneadhag)、摩擦(Rubbing)和剪切(Shearing)作用,引起物料在压力下流动。单纯的混合(Mixing)达不到混制粘土砂的目的。Lavinton对混辗和混合的论点与日本粉体工业协会对混练和混合的定义有相似之处,后者认为:混制是指在颗粒中加入少量液体或微粉粘结剂,使粘结剂在颗粒表面形成塑性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操作。混制的第一步是混合,混合分为对流混合、扩散混合和剪切混合。对流混合是混合容器或搅拌叶片等的转动使颗粒群移动位置.在混台机内形成循环流动而进行的混合。扩散混合是指邻近颗粒间的位置交换,实际上是由于方向和速度差而引起的随机混合.剪切混合是因为颗粒群内速度差造成的滑移或撞击混合。在实际混合过程中这三种混合是同时存在的,究竟那一种混合起主导作用则取决于混合设备的型式、结构和操作条件。

1.3 现代企业对混砂机的需求

在现代铸造生产中,都有一个砂型供应问题。特别进入21世纪,高速高压造型机自动化生产线的迅速发展,对型砂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型砂的供应问题就更为突出。例如一条砂箱尺寸为800*600*250(mm),生产能力为200(箱/ 小时)的中小型生产线,按粗略计算,每小时就需要48紧实砂,约合散型砂60,如果考虑到撒落砂等损失,则每

小时起码需要70型砂。这样大的用砂量,如果安装国产的普通辗轮式,例如盘径2400mm的S116型混砂机,每次加料量0.6,假定混砂周期为5分钟,则需要10台。这样既增加了设备和厂房等基建费用的投资,又需要许多砂斗及定量斗等辅助装置,使砂处理变得复杂而庞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世界上各国斗致力于研究和生产各种类型的高效率混砂机。所谓高效率混砂机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1)在混砂机盘径一定时,能增加每次加料量;(2)在保证型砂质量的前提下,能缩短混砂周期,

提高混砂机的生产率,;(3)每次加料量和生产率提高后功率消耗应适当。我们通常用技术经济指数K(千克/千瓦*分)来全面衡量和评价一台混砂机。K值表示每一千瓦时电力,每一分钟能混合的合格型砂数量。

1.4 混砂机的分类

就目前各国混砂机的发展情况,可以大体上将混砂机分为两种基本机型和两类工作性质。两种机型就是滚筒式和辗盘式;两种工作性质就是连续工作和间歇工作。滚筒式混砂机多数是连续工作的,而辗盘式混砂机多数是间歇工作的。连续工作的混砂机,不断地加砂、混砂、卸砂,没有间歇工作的的混砂机那样在加砂和卸砂时,混砂作用差的问题,因此生产效率高。这种混砂机占地面积小,占用厂房空间小,定量装置简单,可以节省厂房和设备投资。但是,连续工作的混砂机,要求旧砂、新砂、粘土等原材料质量稳定,定量准确;对型砂水分的检测和控制要更准确;要根据生产情况自动调节卸砂量。因此这种连续工作的混砂机适用于生产量很大,而又只使用单一型砂的造型自动线或铸工车间。由于我国铸造生产专业化程度还不太高,所以尚很少设计和使用单一造型和连续工作的混砂机。在国外,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美国的NATIONAL ENGINERING COMPANY 生产的双辗盘连续工作辗轮式混砂机。如下图:

间歇工作的混砂机,由于有加料和卸料时间,生产效率不如连续工作的混砂机高。但是这种混砂机适应性强,所以无论在国内外使用的仍然非常广泛。辗盘式间歇工作混砂机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辗轮式混砂机、摆轮式混砂机、转子式混砂机和辗轮转子式混砂机。其中,间歇的辗轮式混砂机则历史最久,混砂质量也很好,适应性强,因此使用也极为普遍。美国的SIMPSON型辗轮式混砂机,自1911年发明以来,目前已改进到G系列。从上表的技术规格可以看出,G系列改进型混砂机,在辗盘直径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每次加料量,提高主轴转速,采用辗轮弹簧减压装置,增加辗轮的宽度,减低刮板的高度,这样就使辗轮式混砂机更好地发挥其辗压、搓研和混合作用,从而提高混砂机的生产能力。特别对于混制含粘土量较多的型砂更显出其优越性。但是旧式的辗轮式混砂机生产率太低,如我国使用很多的S114及Sll6辗轮式混砂机每台每小时生产率不过8~13。一个用砂量较大的铸工车间就得相应地采用很多台混砂机。这就需要建造很大面积的高层建筑的砂处理工部,同时也使与混砂机配套的设备如砂库、定量设备等相应地增加,造成砂处理工部占地面积过大及投资过多等问题。由于旧式辗轮混砂机存在这些缺点,国内外大型铸工车间过去多选择单台生产率较高的高速离心式摆轮混砂机或连续式混砂机代替旧式的辗轮混砂机。摆轮式碾砂机由于是利用摆轮的离心力对型砂产生辗压力,因而摆轮重量较辗轮大为减轻,主轴转速可较旧式的辗轮混砂砂机主轴转速提高一、二倍(如S114辗轮混砂机主轴转连为25转/分,而S124摆轮式混砂机主轴转速为75转/分,因而混砂周

期可以大为缩短。但摆轮式混砂机的摆轮不如辗轮式混砂机的辗轮的辗压、搓研作用显著,一般认为混砂质量不够理想。连续式混砂机比间隙式混砂机的优越性在于节省了加料和卸料辅助时间,因而提高厂生产率。但过去国外使用过的连续式混砂机如滚筒式连续辗砂机、摆轮式连续混砂机等,都由于型砂在机器内内停留时间过短,混辗不够充分,因而混砂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我国某些工厂虽然也曾采用过这类混砂机,但因效果不好而没有得到推广。

1.5 碾轮式混砂机

为了在保证混砂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单台混砂机的生产率,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国外对旧式间歇式辗轮混砂机做了一系列改进,如辗轮改装弹簧加压,增加了松砂机构等,混砂机的单台生产率大大提高。近年来国内有关单

位吸收了国外这些较先进的经验,新设计或试制了容量为1.4的SZlll4

型及SZl314型,容量3的SZl330型辗轮混砂机。另一方面,提高连续式混砂机的混砂质量仍是混砂机发展的一个方向。

辗轮式混砂机是一种兼有辗压、搅拌和搓研的混砂机,它利用刮板起搅拌作用和利用辗轮起辗压和搓研作用。

刮板的搅拌作用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外刮板转动时使砂粒产生水平方向的流动,即辗盘外沿的砂粒受外刮板的作用流行中心,辗盘中心部分砂粒受内刮板的作用流向外沿。另一种搅拌形式是当砂层高度超过刮板式,砂粒的这种水平流动和上下翻动是刮板对型砂进行搅拌的主要形式。

刮板除了起搅拌的作用外,同时也起着对型砂流的导向作用,即使型砂堆积在辗轮所能压倒的范围之内。

辗轮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压碎干砂块;2)使集中的湿粘土分散;3)使粘结剂(主要是粘土)有效地粘附在砂粒表面。

辗轮的第一个作用-压碎干砂块-主要依靠辗轮的辗压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关于辗轮的第二个作用-使集中的湿粘土分散和第三个作用-使粘结剂(主要是粘土)有效地粘附在砂粒表面,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说明。

对于不含粘土的型砂,通过刮板、叶片等机构的搅拌作用,能使型砂各组成成分互相搀和,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但是,在混制含粘土的型砂时,单靠搅拌作用不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湿润了的粘土充分分散。需要在搅拌的同时进行辗压,才能使砂粒挤入为充分分散的粘土集团中,或者将砂粒多余的粘土挤出来,使粘土能较快的与砂粘搀和均匀。辗轮这种使型砂各组成成分更容易混合均匀。至于辗轮如何使粘土有效地粘附在砂粒表面,存在各

种不同的解释。很多人认为辗轮表面和砂层之间存在相对滑动,但也有人认为虽然辗轮表面和砂层之间存在相对滑动,但辗轮的光滑表面对型砂的摩擦系数远比型砂的砂粒之间的摩擦系数小,因此在辗轮相对砂层滑动时,使辗轮压力产生的摩擦力不能带动砂粒转动,因此也就不可能发生搓研现象。也有人认为辗轮对于砂粒的辗搓作用可能发生在辗轮将松散的型砂压实的过程中砂粒相互接近产生滚动造成。总之,这些解释目前都缺乏充分的实验报告。但是,辗轮的作用看来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单靠刮板的搅拌作用,虽可以使粘土均匀的填充到砂粒间的空隙中去,但不一定能使粘土牢固的粘附在砂粒表面上。

上图为我国生产的是S114型辗轮式混砂机总图。从结构上看,辗轮式混砂机的混砂性能好,因为它有辗的作用。内外两块刮板把砂从底盘的中心及外圈推到辗轮滚过的环形地带。辗轮滚过时,一方面辗轮的自重把粘土浆辗进砂粒间去;另一方面辗轮有宽度,在绕轴旋转时,由于辗轮周缘各点

的滚动半径R不同,其线速度也不同,辗轮轴与辗轮的刚性强迫辗轮与底盘接触处各点发生辗搓作用。

由于辗轮重量大,怕辗碎砂粒,所以辗轮下压的高度受到限制。同时,刮板及辗轮等机构都在砂体中盘旋,砂体对此盘旋的阻力极大,转动件自重也大,都限制了辗轮转速的加快(一般转速都在25~30r/min),还减少了作用在型砂上的混辗功率。混砂过程中辗轮压力受弹簧作用而增大。

1.6 转子式混砂机

转子式混砂机在1960年后开始用于铸造生产,产品发展相当迅速,机器结构也各具有特点,大有与辗轮式混砂机一争短长之势。转子式混砂机是以提高主轴转速,并利用高速转子对型砂进行抛击和搅拌,达到各种原材料混合均匀的目的。这种混砂原理的出发点是:目前高压造型机所用型砂,粘土含量高但是水分偏低,型砂的“塑性”小而“脆性”大,因此可以用加强搅拌的方法混砂,使型砂获得合适物理和机械性能。

现有的转子式混砂机均系盘式混砂机。按混砂机构可分为转子及转动刮板式两种。转子混砂机有底盘转动式及底盘不动式两种机型,前者有西德GustavEirich公司生产的强力混合机,与瑞士GF公司生产的STM型混砂机;后者有西德BMD公司生产的TM型混砂机和KW公司的WM型混砂机。

1.6.1 Eirich转子混合机

Eirich混合机用途广泛,更换不同形式的转子并改变其转速,就可以混制各种不同粘度的物料,例如进行干混合和湿混合,颗粒的表面处理,造粒或混砂机等工艺操作。这种混合机的底盘和围圈转动,转速为6~8r/min;机器的顶盖则在机座的立柱上固定。从顶盖上伸下两根传动轴,两轴与底盘不同心,并且与底盘的转动方向相反。一根轴上装有四块不同高度和不同倾角的刮板组成的混合工具,用于翻起和混合物料,其转速为24~40r/min。另一根轴的下端装有高速转子,它的转速范围为200~2000r/min,可以根据混砂机的用途,按物料的粒度、硬度和颗粒形状选择。由于高速转子是由电动

机经三角胶带传动,因此可以方便的改变其转速。高速转子的工作范围在200~400r/min。在顶盖上固定一壁刮板,用于围圈上的粘砂并引导物料流动。壁刮板是整个混砂机中不动的部件,由于底盘和混合工具、高速转子以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方向转动,在整个混砂机中没有物料流动的死区,所以物料在三维空间内不停地变化位置和速度,混合效率高。小型的Eirich混砂机的底盘和围圈是倾斜的,只有一个转子深入到料层中工作,这时物料依靠本身的重力和底盘的旋转向转子供料,使转子发挥作用。大型的Ei ri ch混砂机可以安装两组混砂工具和

两个高速转子。由于底盘和围圈转动,因此这种混砂机的卸砂门只能设在底盘中心处。园形卸砂门用液压传动,开启时卸砂门先下落,然后转离中心位置,动作比较复杂。这种混合机也可以在底盘中心处的卸砂孔下面,安装一台圆盘给料机,这种混合机不断加入备用材料,进行混合,然后由圆盘给料机连续卸出,将间歇作用的混合机改为连续操作。

1.6.2 TM 型转子式混砂机

TM 型混砂机(如上图) ,该型混砂机属于底盘不动式混砂机。通过混砂机底盘中心的主轴一般以4 0r/min左右的转速旋转,在轴的顶端装有三块与水平成一定倾角的刮板(新型的TM型混砂机B,改成四组S形刮板)。在

混砂机罩壳顶部有两根倾斜安装的传动轴,轴的下端装有把式转子和刮板等搅砂工具,其转速为60O~800r/min。这种混砂机的工作,情况与摆轮式混砂机相似,旋转的主轴带动刮板将型砂从底盘上铲起并靠离心惯佳力将其抛向围圈,使砂流与围圈产生一定的摩擦作用。在砂流抛起过程中,也受到与主轴转在方向相反的混砂转子的冲击、搅拌作用,使型砂产生强烈的混合,这种混砂机的卸料方式也与摆轮式混砂机类似。

综合分析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转子式混砂机是用旋转在底盘上的刮板向高速转动的混砂转子供砂,而转子的转动方向则与底盘和刮板相反。因为底盘上刮板与转子的转向相反,而且转子的转速较高。所以Eirich公司把他们的产品称为逆流式强力混合机(Counter-current in tensive mixer)。在混砂时,有底盘上刮板送来的型砂,被转子击回与送来的型砂间形成不同方向和不同速度的相对运动,引起逆向运动的两股砂流间产生紊乱而强烈的冲击、摩擦和混合。如果混砂机的围圈是固定的,则型砂由于离心惯性力的作用压在围圈上,并且沿着围圈旋转,因此型砂与围圈间也会产生摩擦力。这些作用都促使各种物料在短时间内均匀混合,有助于在沙粒表面粘附粘结剂膜,达到混砂的目的。

底盘和围圈转动的混砂机使卸料机构复杂化,而且在围圈上不能安装取样器和型砂紧实率控制仪等仪器。如果底盘间转动而围圈不动,虽然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但固定的围圈与转动的底盘间密封和磨损问题值得注意。

西德BMD公司生产的Contra-mix混砂机(如上图)是基于新颖的节

能混合原理而设计的,因此在结构上与转子式混砂机不同。在混砂机底盘中心的立柱上装有三组刮板,其中内、外两组各有两块特殊形状的刮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中间一组则有三块均布的直刮板,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这三组刮板的绝对转速范围为13~24r/min。由于混砂机转动转速缓慢,因此其能量消耗可比一般的转子式混砂机低约50%。这种混砂机不是靠刮板的离心力进行混砂。而是利用转向相反的刮板对物料进行搓研的翻滚,剪切,以及随后的搓研作用,来混制均匀而且松散的型砂。作用于相对转动的刮板前面型砂上的各种力,使砂粒间和砂层间产生较高的相对运动速度,但是型砂相对于不动的底盘、围圈,以及旋转地刮板的绝对速度并不高,因此对这三者的磨损并不严重。这种混砂机的传动比较复杂。利用转开式卸砂门在底盘边缘卸处卸料,其驱动机构也较复杂。

1.6.4 转子式混砂机特点

与辗轮式混砂机比较,转子式混砂机具有下述特点

1)转子式混砂机因为没有辗轮,而且刮板和转字最好埋在砂层中工作,所以混砂机底盘上的砂层高度可以增加,因此一次加料量比辗轮式混砂机多。

2)转子式混砂机结构简单,自重轻,便于安装,对基础的要求比辗轮式混砂机要低。

3)辗轮式混砂机在混砂时往往会造成型移“压饼”现象,转子式混砂机混制的型砂松散不结块,透气率高,湿压强度也好,一般可不经过松砂直接用于造型。

4)转子式混砂机的易损件容易拆卸,机内维修空间大,因此清理维修均十分方便。

5)转子式混砂机工作平稳,噪声低,可以在负载下启动。

2、本次设计方案的确定

2.1 几种常见混砂机的比较

高效混砂机设计的出发点为:1) 混制的粘土砂性能满足机器造型尤其是高密度造型要求;2) 单机生产率80~90t/h;3)连续两班工作,工作可靠,维修方便;4)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先进。为达到这一设计目标,在机型选择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机械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上的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系机械系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 15-1 设计者孙新凯 指导教师 2017年 06 月 12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0 二、带式运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1) 三、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 (4) 四、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6) 五、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10) 六、轴键的设计 (18) 七、联轴器的设计 (18) 八、润滑和密封 (19) 九、设计小结 (20) 十、参考资料 (20)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二.工作条件及设计要求

1.工作条件:两班制,连续单项运转,载荷较平稳室内工作,有粉 尘,环境最高温度35℃; 2.使用折旧期:8年; 3.检查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两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4.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5. 运输带速允许误差为 5%。 6.制造条件及批量生产: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三.原始数据 第二组选用原始数据:运输带工作拉力F=2200N 运输带工作速度V=s 卷筒直径D=240mm 四.设计任务 1.完成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2.完成减速器装备草图一张(A1)。 3.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带式运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按已知的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Y型全封闭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P=Fv/1000=2200*1000= E 3.确定电动机的转速:卷筒工作的转速

W n =60*1000/(π*D)=60*1000**240)=min 4.初步估算传动比:由《机械设计基础》表14-2,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6~20 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 d n =i ∑· v w n =(6~20)=~ r/min 因为根据带式运输机的工作要求可知,电动机选1000r/min 或1500r/min 的比较合适。 5.分析传动比,并确定传动方案 (1)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传动装置是用来传递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变换其运动形式以满足工作装置的需要,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动装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的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传动方案除满足工作装置的功能外,还要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 本设计中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为皮带输送机。传动方案采用两级传动,第一级传动为带传动,第二级传动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选用V 带传动是V 带传动承载能力较低,在传递相同转矩时,结构尺寸较其他形式大,但有过载保护的优点,还可以缓和和冲击振动。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高,使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使用寿命较长。 由于本运输送机是在室内,考虑工作的背景和安全问题,固在齿轮区采用封闭式,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故其方案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机用虎钳设计说明书

机用虎钳说明书 1引言 虎钳是利用螺杆或其他机构使两钳口作相对移动而夹持工件的工具。一般由固定钳口和活动钳口,以及使活动钳口移动的传动机构组成。机用虎钳钳口宽而低,夹紧力大,精度要求高。机用虎钳有多种类型,按精度可分为普通型和精密型。精密型用于平面磨床、镗床等精加工机床。机用虎钳按结构还可分为带底座的回转式、不带底座的固定式和可倾斜式等。机用虎钳的活动钳口也有采用气动、液压或偏心凸轮来驱动快速夹紧的。用夹具装夹工件有下列优点: (1)能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于刀具及机床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趋于一致。 (2)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速,工件不需要划线找正,可显著的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后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因此可加大切削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使用多件、多工位装夹工件的夹具,并可使用高效夹紧机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3)能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以项目导向,以工作任务驱动,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同时本课程以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流程为主线,重构了课程的教学体系,重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把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溶入到项目的制作之中,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较好地解决了学以致用,学好善用的问题。 3手绘零件图 通过读装配图,要了解一下内容。 ①装配图的性能,用途和工作原理。 ②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拆装顺序。 ③各零件的基本结构形状及作用。 手绘零件图分为:1拆图,2测量并计算比例,3根据比例手绘零件图。从老师发放的草图中测量其中零件在图形中的尺寸,在图形中有若干已经有尺寸的零件根据测量和图中给的尺寸计算所需的比例。国标规定的不利包括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三种比例三类。绘制图样时一般是,原值比例,1:1 放大比例,5:1或缩小比例。1:2或5:1 虽然绘制是是按比例绘制但是图样中的尺寸均应按机件的实际大小标注。 (1)概括了解,首先从标题栏中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画图比例等,并从看视图,大致了解该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大小。 2分析表达方案,搞清楚视图间的关系,哪 个是主视图,哪些是基本视图。对于局部视图,斜视图,断面图及局部放大图等 非基本视图,要根据其标注找出它们的表达部位和投影方向。对于剖视图要搞清 楚其剖切位置,剖切面形式和剖开后的投影方向。3分析零件结构,想象整体形状, 在看懂视图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并注意分析零件各个部分的功能。4分析尺寸,先分析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上 的尺寸基准,搞清楚那些是主要基准和功能尺寸,然后从基准出发,找出各个组 成部分的定位尺寸和定型尺寸。5分析技术要求,对零件图上标注的表面粗糙度, 尺寸公差,行为公差,热处理等要逐项识读,明确主要加工面,以便确定合理的 加工方法。6综合归纳,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零件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进行 综和归纳,形成一个清晰地认识。有条件时还应参考有关资料和图样,如产品说

混砂机操作规程

混砂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准备: 1.检查混砂机转子油位,卸料门气路,加水水路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必须 进行维修或保养。 2.检查混砂机机械部位是否处于正常位置,如:卸砂门,维修门,砂称门等。 3.检查各个料位是否备满,称台是否干净,如有问题,立即进行处理。 4.然后检查各个电器开关是否处于正常位置,编辑田新勃,如有异常,应及 时处理,需要维修,应及时通知维修。 5.每班必须对混砂机转子加油, 二,启动混砂机: 1.启动之前必须查看混砂机周围是否有人,如有人应及时通知离开。 2.手动开机,应每开一台电机停隔一段时间,以免同时开机电流过大, 导致启动异常。 3.每开一台电机必须观察其是否正常,正常后方可开下一电机,如有异常, 立即通知维修。 三,开机操作 1.手动操作顺序:将(混砂系统手动/自动)旋钮开关调至“手动”位置, 启动除尘风机→油泵电机→1﹟转子电机→2﹟转子电机→混砂机→加旧砂→加新砂→打开电子称卸料门→关闭电子称卸料门→加粘土→加粉煤 →打开电子称卸料门→关闭电子称卸料门→干混15秒钟→加水→湿混120秒→打开卸料门→关闭卸料门。停车时,混砂机必须卸掉全部物料,关闭全部电机。*(其间隔时间由操作者自己控制掌握) 2.自动操作:将〈混砂系统手动/自动〉旋钮开关调至“自动”位置,按〈开

车报警〉→然后按“混砂系统”<自动启动>按钮,混砂系统将按程序自动工作。停车时按下<自动停止>按钮即可 四,注意事项: 1.在运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停机,及时通知维修或有关人 员,检修后再运行,禁止异常运行。 2.关机之后,必须对混砂机周围及砂称平台进行清理。 3.每班工作停止后,必须清理混砂机内和卸料槽上粘付的物料,清扫时断 掉全部电源,打开防护门。注:混砂机严禁带负荷启动。 4.混砂机故障不能混砂,应急时报告负责人,通知电炉与造型。 5.每班必须对混砂机转子加油3次。 6.清扫控制室卫生,并填写好交接班记录表,与交接班人员交代清楚之后 方可下班离开。 ※所有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时必须通知操作者,并给设备电源及维修部位挂警示 牌 编制:田新勃

化工设备设计大赛说明书

华东理工大学 第一届化工设备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 比赛说明书 设计者: 高一聪(过程012) 杜鼎(机设015) 孙英策(机设011) 2003年11月6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 (3) 二.设计思路概述?? (3) 三.设计尺寸??? (4) 四.设计建模过程???………………4 塔体???? (4) 裙座??? (4) 接管??? (6) 法兰??? (6) 人孔??? (6) 吊柱????………………7 操作平台??? (7) 梯子??? (8) 五.椭圆形封头钣金展开???………………9 六.心得体会????? (13) 七.参考书目???………………14

一.设计要求 1塔设备三维造型 2设计平台、扶梯、并与塔组装。 a除了图中已注尺寸,其余部分形状大小由设计而定。 b塔筒体内零件忽略不作,只作塔设备外形。 c接管、人孔、支座等方位由设计而定。 d平台与扶手形状、大小自行设计。 e支座数量为4个。 f 支座与法兰大小应由有关系列标准而定。 3画出塔设备椭圆封头的展开图。展开方法合理,所用材料最省。 二.设计思路概述 塔设备是化工,炼油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主要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我们设计的塔设备就是以板式塔为模板的。我们通过查看实物图片,查阅相关塔设备资料和设计标准手册研究除了一套较合理的方案。我们的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1、塔体:塔设备的外壳。它由等直径、等厚度的圆筒和作为头盖和低盖的椭圆形封头组成。 2、塔体支座:塔体安放在基础上的连接部分。它用以确定塔体的位置。本题中塔 设备采用的是最常用的支座形式——裙座。 3、除沫器:用于捕集夹带在气流中的液滴。对于回收物料,减少污染非常重要。 4、接管:用以连接工艺管道,把塔设备与其他设备连成系统。安用途可分为进液 管、除液管、进气管、出气管等。 5、人孔:为安装、检修、检查的需要而设置的。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系别: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2级机械一班 姓名: 杨帆 学号: 080812025 指导老师: 袁圆 完成日期: 2014.6.18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减速器的结构选择及相关计算 (3) 第三章 V带传动的设计 (7) 第四章齿轮的设计 (9) 第五章轴的设计与校核 (15) 第六章轴承、键和联轴器的确定 (20) 第七章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22) 第八章减速器附件的确定 (23) 第九章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24)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此次机械课程设计主要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理念,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了相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另外促使我们培养查阅和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以及计算、绘图、数据处理等设计方面的能力。3)通过对通用机械零件、常用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的设计,使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同时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1.2设计题目: 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表1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参数 工作条件:带式输送机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空载启动,使用期10年(每年300个工作日),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输送机工作轴转速的允许误差为±5%。带式输送机的传动效率为0.96。

图1 带式输送机传动简图 1—电动机;2—带传动;3—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输送带;6—滚筒 1.3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1、传动系统的作用及传动方案的特点: 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传动装置是用来传递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变换其运动形式以满足工作装置的需要,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动装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传动方案除满足工作装置的功能外,还要求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 本设计中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为皮带输送机。传动方案采用了两级传动,第一级传动为带传动,第二级传动为单(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台式虎钳创新设计说明书

XX联合大学迁安学院机械创新设计 说明书 项目名称:台式虎钳创新设计 项目主持人: 项目参与人: 部门(班级): 联系电话: 迁安学院机电系制

摘要 面对现在钳工在使用虎钳时夹紧球体、圆柱体、多棱柱时所遇到的困难,(难以固定或容易蹦出)。为此,设计一种虎钳在遇到上述问题时,能够很好的固定球体、圆柱体、多棱柱并且防止工件蹦出伤到人。 该虎钳采用多功能模块化设计,结构是由钳体、底座、导螺母、丝杠、钳口体等组成。活动钳身通过导轨与固定钳身的导轨作滑动配合。丝杠装在活动钳身上,可以旋转,但不能轴向移动,并与安装在固定钳身内的丝杠螺母配合。当摇动手柄使丝杠旋转,就可以带动活动钳身相对于固定钳身作轴向移动,起夹紧或放松的作用。弹簧借助挡圈和开口销固定在丝杠上,其作用是当放松丝杠时,可使活动钳身及时地退出。在固定钳身和活动钳身上,各装有钢制钳口,并用螺钉固定。钳口的工作面上制有交叉的网纹,还有四个开合弧形模块,使平面、球形、多棱柱、圆柱体工件夹紧后不易产生滑动、转动、翻转。钳口经过热处理淬硬,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四个开合模块有强度较大且耐磨的金属材料组成。固定钳身装在转座上,并能绕转座轴心线转动,当转到要求的方向时,扳动夹紧手柄使夹紧螺钉旋紧,便可在夹紧盘的作用下把钳身固紧。转座上有三个螺栓孔,用以与钳台固定。 关键词:钳工台式虎钳钳口弧形模块自动开合

目录 1引言 2项目研究背景 2.1探索台式虎钳现状分析-5- 2.2台式虎钳发展方向-5- 3台式虎钳结构设计 3.1基本设计方案-5- 3.2结构设计-5- 3.21一般常用虎钳结构 3.22现用虎钳实物图-6- 3.23现用虎钳钳口实物图及花纹图-7- 3.24C AD装配图-8- 3.25改装完成后的钳口图-8- 3.3多功能虎钳改装完成后的钳口护板图-9- 3.3 1C A D图-10- 3.4现用虎钳缺点和改装完成后的优点-11- 3.5虎钳设计完成后结构说明-12- 4.台式虎钳使用方法-12- 5.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3- 6.展望-13- 7.致谢 -14 -

混砂机传动装置

指导老师:姓名:班级:学号:

说明书目录 1.设计任务书,摘要及关键词 (1) 2. 电动机的选择 (2) 2.1电动机类型选择和结构设计 (2) 2.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2) 2.3二级减速器传动比的分配 (3) 2.4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3) 3.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 3.1选择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精度等级 (4) 3.2选取齿轮齿数和螺旋角 (4) 3.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5) 3.4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5) 4.轴的设计计算 (6) 4.1选择轴的材料 (6) 4.2初步选择轴的直径 (6) 4.3轴的结构设计 (6) 4.3.1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7) 4.3.2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7) 4.3.3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7) 5.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7) 5.1 绘制轴的输出简图 (7) 5.2 计算支撑反力 (7) 5.3 计算轴的弯矩,并画弯转矩图 (7) 5.4 画转矩图 (7) 5.5 计算并画当量弯矩图 (7) 5.7 按安全系数校核 (8) 5.7.1判断危险截面 (8) 5.7.2疲劳强度校核 (8) 6. 联轴器的选择 (9) 7. 滚动轴承的选择和寿命计算 (9) 7.1 滚动轴承的型号选择 (9) 8. 参考文献 (10)

摘要 混砂机在社会生产以及建筑工地等方面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它不仅提高了工人师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 了工作的质量,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设计混砂机组件的基本尺寸和使用年限,以及部件的抗扭抗压能力。在这之中,最主要的工作部件就是双级减速器,带有低速级和高速级,通过轴和齿轮之间的传动来传递功率。设计时,首先要根据装置的工作环境和功率,来选择合适的电动机,进而合理的给每一段轴选择合适的传动比。 减速器设计时,要设计和校核传动零件的基本尺寸和抗压抗扭强度,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这依赖于所设计是否为闭式还是开式软和硬的齿轮,一般闭式软尺校核齿根)。在这之后还要选择合适的滚动轴承以及校核它的强度和寿命。最后一步的是,按照设计好的尺寸通过CAD 制图工具画出相关的零件图和结构装配图等。 关键词:双级减速器,斜齿圆柱,轴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混砂机传动装置 机构简图: 1 z 2 z 3 z 4 z 3 4 5 1 2 6 1——电动机;3——减速器;4——高速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5——低速级斜齿圆柱齿轮轮传动;6——输送机;2——联轴器 原始数据: 减速器输出轴功率)/(kW P :3 减速器输出轴减速min)//(r n :35 工作条件: 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使用期限为8年,小批量生产,单班制工作(8小时/天)。总传动比误差%5 。 设计要求: 1、传动件(高低速级斜齿圆柱齿轮轮传动)及支承(轴、轴承、联轴器)的设计计算。 2、减速器装配图(A0或A1)及零件工作图1~3张。 3、编写设计说明书。

实验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实验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1.数据库设计文档概述 本文档为软件工程一课的设计项目《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具体描述《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用于说明该系统在数据库存储各方 面的内容,作为系统代码设计的基准文档。 2.项目简要介绍 软件系统名称:实验设备管理系统 项目提出:根据指导老师的选题从中选取 项目目标:本系统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校的办公效率和设备可靠性,能够精细化的管理所有实验室设备,克服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和疏忽。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操作复杂度,减少办公耗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能够真正的做到轻松高效管理整个实验室资产,真正的在技术上提高学校的现代化 管理水平。 系统模式: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系统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软件开发者: 软件应用范围:大中小学校 3.参考资料: 《实验设备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 张海藩编著 《https://www.360docs.net/doc/606525399.html,程序设计》 二、数据库外部设计 1.本数据库的应用软件及其与数据库的接口 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系统要求建立的数据库名称:Experiment 使用该数据库的应用软件:实验设备管理系统 该应用软件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编程环境下设计,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基于······的数据库访问接口技术,建立与数据 库的通讯连接。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通过执行查询语句生成结果。 2.数据库管理系统 SQL Server 2008 在Microsoft的数据平台上发布,可以组织管理任何数据。 可以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文档的数据直接存储到数据库中。可以对数据 进行查询、搜索、同步、报告和分析之类的操作。数据可以存储在各种设备上,从 数据中心最大的服务器一直到桌面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它都可以控制数据而不用管 数据存储在哪里。本数据库采取SQL Server 2008作为系统平台。 三、数据库结构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1. 工作条件 连续单向运转,载荷有轻微冲击,空载起动;使用期5年,每年300个工作日,小批量生产,单班制工作,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1-电动机;2-联轴器;3-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卷筒;5-运输带 题目B图带式运输机传动示意图 2. 设计数据 3. 1)选择电动机,进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2)进行传动装置中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3)绘制传动装置中减速器装配图和箱体、齿轮及轴的零件工作图。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二、电动机的选择

1、动力机类型选择 因为载荷有轻微冲击,单班制工作,所以选择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2)电机所需的功率: 3、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因为()40~8=a i 所以()()m in /4.2030~08.40676.5040~8r n i n w a d =?=?=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三种传动比方案,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2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1000r/min 。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2-6。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5.5KW ;满载转速960r/min ;额定转矩2.0;质量63kg 。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总传动比 2、分配各级传动比 查表可知214.1i i ≈ 所以16.591.184.14.11=?==a i i 四、动力学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 2、计算各轴的功率 Po= P 电机=4.4KW P I =P 电机×η1=4.4×0.99=4.36 KW P II =P I ×η2=4.36×0.99×0.97=4.19 KW P III =P II ×η3=4.19×0.99×0.97=4.02KW P Ⅳ=4.02×0.99×0.99=3.94KW 3、计算各轴扭矩

多功能机用虎钳设计说明书模板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各个企业都在通过先进的技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对于机械行业而言拥有新的机床技术和新型的夹具就显的尤为重要。而我设计的这种多功能机用虎钳正符合这一点。从多功能机用虎钳的优点我们看出:新型铣床夹具既适合于频繁更换毛坯尺寸的场合,也适合于毛坯形状不同的场合和批量生产的场合,其通用性较高,在确保使用的前提下,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增大了生产率。因此在机械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下,必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基于铣床常用的夹具平口钳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机用虎钳。该多功能机用虎钳设计了V形钳口板,扩大了虎钳的夹持范围。V形钳口板上设计了锥度比例为1:4的燕尾槽,可实现快速更换钳口的功能。还设计了定位块安装在固定钳身上,在批量生产同一种零件时,无需重复对刀,即可利用定位块找正工件,大大提高了装夹零件的效率。此外将传动螺杆设计为双线螺杆,在有效夹持范围内装夹工件的速度提高一倍。还对关键零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以保证多功能机用虎钳工作的可靠性。 关键词:夹具 V形钳口燕尾槽定位块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1.1课题背景、意义及目的 (3) 1.2国内外发展状况 (3) 1.3机床夹具发展趋势 (4) 1.4本文主要内容 (4) 第2章多功能机用虎钳的工艺分析与设计 (5) 2.1 多功能机用虎钳的设计方案 (5) 2.2 多功能机用虎钳的工作原理 (5) 2.2.1 夹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5) 2.2.2 V形钳口板的结构及原理 (7) 2.2.3 定位块结构及原理 (10) 第3章多功能机用虎钳关键零件的设计和强度校核 (11) 3.1 多功能机用虎钳关键零件的材料选择 (11) 3.3 螺栓的设计和强度校核 (15) 3.4 紧固螺钉的设计和强度校核 (16) 3.5 固定钳身的结构设计 (18) 毕业设计总结 (18)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混砂机的用途及分类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06525399.html,)混砂机的用途及分类 混砂机是使型砂中各组分均匀混合,并使黏结剂有效地包覆在砂粒表面的设备。混砂机利用碾轮与碾盘的相对运动,将置于两者间的物料受到碾压兼磨削的作用而粉碎物料,混砂机在粉碎物料的同时还将物料混合。 一、混砂机的用途 混砂机的碾盘底板、碾盘外圈均加防磨护板提高碾压、磨削物料效果和整机的使用寿命。碾轮在碾盘上的高度可以自动调节,当遇到难以碾碎的物料和过厚的料层时碾轮自动升起以保安全。用途:铸造车间混制型芯砂等,可用于玻璃、陶瓷、化工、建材、型等行业颗粒或粉状物料的混制。 二、混砂机的分类 砂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铸造工业中的砂处理设备,混砂机按混砂工艺特征,可以分为:以辗压﹑搓研作用为主的辗轮式混砂机;以混合作用为主的叶片式混砂机;兼有搓研﹑混合作用的逆流式或称转子式混砂机和兼有辗压﹑混合作用的摆轮式混砂机。混砂机按工作性质还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混砂机。

辗轮式混砂机 出现在20世纪初,仍广泛用于以黏土为黏结剂的型(芯)砂的混制。这种混砂机配置具有一定重量的辗轮,混砂时辗轮既能围绕混砂机的主轴公转,又能围绕辗轮轴自转。辗轮在辗压的同时搓研型砂,使型砂颗粒覆上一层黏结剂的薄膜。混制面砂和芯砂时,混砂质量优於其他混砂机。50年代初曾有用弹簧加压的辗轮式混砂机。由于采用弹簧加压,辗轮自重减轻,可用较高的主轴转速,同时辗压力可以随被辗压砂层的厚度自动调节,从而保证混砂效果均匀一致,提高了混砂的效率。 叶片式混砂机 用以混制树脂自硬砂。这类混砂机采用回转叶片,混砂时干砂进入两个混砂槽,将黏结剂加入其中一个混砂槽内,硬化剂加入另一个混砂槽内同原砂进行预混,然后从混砂槽的末端出口进入垂直搅拌器,经快速混拌后排出,填充砂箱或芯盒。填满后立即自动切断硬化剂和黏结剂的通路,同时关闭进砂闸板并将槽内残留型砂排除干净。 逆流式混砂机 随著高速高压造型自动生产线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混制黏土湿型砂的新型混砂机。这类混砂机结构特点是在混砂机底盘上面的偏心部位安装刮板和带有叶片的高速转子,底盘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转子和刮板作逆时针方向自转,转子的转速高於底盘的转速。混砂时,由于混砂机底盘与转子具有相反的运动,且转速不同,底盘上的型砂遂获得不同的速度差,砂粒间产生相应的磨擦力和剪切力,从而产生搓研﹑混合﹑破碎等作用,不仅混制效率高,混制出的型砂质量也好。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06525399.html,/newsDetail564242.html 网上找客户,就上变宝网!免费会员注册,免费发布需求,让属于你的客户主动找你!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塔设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木工学院 班级:林产化工0 8 学号: 姓名:万永燕郑舒元 分组:第四组 目录

前言 摘要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质、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还要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因此,蒸馏和吸收操作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地变化。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蒸馏操作的规模往往较大,所需塔径常达一米以上,故采用板式塔较多;吸收操作的规模一般较小,故采用填料塔较多。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在一个圆筒形的壳体内装有若干层按一定间距放置的水平塔板,塔板上开有很多筛孔,每层塔板靠塔壁处设有降液管。气液两相在塔板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板式塔的空塔气速很高,因而生产能力较大,塔板效率稳定,造价低,检修、清理方便 关键字 塔体、封头、裙座、。 第二章设计参数及要求 符号说明 Pc ----- 计算压力,MPa; Di ----- 圆筒或球壳内径,mm; [Pw]-----圆筒或球壳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 δ ----- 圆筒或球壳的计算厚度,mm; δn ----- 圆筒或球壳的名义厚度,mm; δe ----- 圆筒或球壳的有效厚度,mm;

皮带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皮带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学院(直属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年级/专业/班: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班学生姓名:周犹彪 学号:1140840501 指导教师:李世蓉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设计题目及主要技术说明 (4) 一、设计题目 (4) 二、主要技术说明内容 (4) 第二章结构设计 (5) 2.1传动方案拟定 (5) 2.2电动机选择 (5) 2.2.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 (5) 2.2.2电动机容量选择 (6) 2.2.3确定电动机转速 (6) 2.3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级传动比 (8) 2.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8) 2.4.1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 (8) 2.5 V带传动设计 (10) 2.6斜齿轮传动的设计 (12) 2.6.1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2) 2.6.2齿面接触强度的计算 (12) 2.6.3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15) 2.7箱体结构设计 (17) 2.8轴的设计 (18) 2.8.1输入轴的设计 (18) 2.8.2输出轴的设计 (25) 2.9键的强度校核 (31) 2.9.1输入轴的键强度校核计算 (31) 2.9.2输出轴的键强度校核计算 (32) 2.10联轴器的选择 (32) 2.11滚动轴承设计 (33) 2.12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34) 设计总结 (35) 参考文献 (35)

摘要 减速器原理减速器是指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独立封闭式传动装置。此外,减速器也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马达的问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降速同时提高输出扭矩,扭矩输出比例按电机输出乘减速比,但要注意不能超出减速器额定扭矩。 减速器的作用减速器的作用就是减速增矩,这个功能完全靠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啮合完成,比较容易理解。 减速器的种类很多,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以及它们互相组合起来的减速器;按照传动的级数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按照齿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一圆柱齿轮减速器;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减速器。 齿轮减速器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内平动齿轮传动与定轴齿轮传动和行星齿轮传动相比具有许多优点,能够适用于机械、冶金、矿山、建筑、轻工、国防等众多领域的大功率、大传动比场合,能够完全取代这些领域中的圆柱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因此,内平动齿轮减速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台式虎钳创新设计说明书

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机械创新设计 说明书 项目名称:台式虎钳创新设计 项目主持人:

项目参与人: 部门(班级): 联系电话: 迁安学院机电系制 摘要 面对现在钳工在使用虎钳时夹紧球体、圆柱体、多棱柱时所遇到的困难,(难以固定或容易蹦出)。为此,设计一种虎钳在遇到上述问题时,能够很好的固定球体、圆柱体、多棱柱并且防止工件蹦出伤到人。 该虎钳采用多功能模块化设计,结构是由钳体、底座、导螺母、丝杠、钳口体等组成。活动钳身通过导轨与固定钳身的导轨作滑动配合。丝杠装在活动钳身上,可以旋转,但不能轴向移动,并与安装在固定钳身内的丝杠螺母配合。当摇动手柄使丝杠旋转,就可以带动活动钳身相对于固定钳身作轴向移动,起夹紧或放松的作用。弹簧借助挡圈和开口销固定在丝杠上,其作用是当放松丝杠时,可使活动钳身及时地

退出。在固定钳身和活动钳身上,各装有钢制钳口,并用螺钉固定。钳口的工作面上制有交叉的网纹,还有四个开合弧形模块,使平面、球形、多棱柱、圆柱体工件夹紧后不易产 磨性;四个开合模块有强度较大且耐磨的金属材料组成。固定钳身装在转座上,并能绕转座轴心线转动,当转到要求的方向时,扳动夹紧手柄使夹紧螺钉旋紧,便可在夹紧盘的作用下把钳身固紧。转座上有三个螺栓孔,用以与钳台固定。 关键词:钳工台式虎钳钳口弧形模块自动开合

目录 1引言 2项目研究背景 2.1探索台式虎钳现状分析 -5- 2.2台式虎钳发展方向 -5- 3台式虎钳结构设计 3. 1基本设计方案 -5- 3. 2结构设计 -5-

3.21一般常用虎钳结构 3.22现用虎钳实物图 -6- 3.23现用虎钳钳口实物图及花纹图 -7- 3.24C AD装配图 -8- 3.25改装完成后的钳口图 -8- 3.3多功能虎钳改装完成后的钳口护板图 -9- 3.3 1C A D图 -10- 3.4现用虎钳缺点和改装完成后的优点 -11- 3.5虎钳设计完成后结构说明-12-

混砂机安全检查表

混砂机安全检查表 说明混砂机系锻造车间粉尘浓度较高的作业点之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使作业点的粉尘浓度不超过(79)Ⅱ工字第383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要求,以避免职业病的发生。密封罩的人孔门联锁限位开关能保证开启人孔门后不使机盆内碾砂滚轮转动,以防止造成人身事故。 1 设备检查 1.1 机盆上取样门应完好,启闭灵活,关闭时不准超出机盆内衬。 1.2 机盆上应有足够强度和刚性的密封罩,并安装牢固。 1.3 密封罩应与除尘系统连接 1.4 密封罩上应设有一个以上的观察窗,观察窗应安装透明性能良好的有机玻璃。 1.5 密封罩开设的人孔门,其宽度与高度不得小于500×1000mm. 1.6 密封罩的入孔门应装有与电动机联锁的限位开关。 1.7 主、辅料输送管道及水管与碾轮等运转部件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 1.8 传动机构的外露部分必须安装防护罩。 1.9 电动机的接线及保护接地(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1.10 混砂机应有单独的控制箱及操纵盒。

1.11 主电路、控制电路和照明电路应分别装有独立的熔断 器。 1.12 各控制电扭均安装指示灯和指示牌,并保持清晰明亮。 1.13 气动系统内应气路畅通、密封良好、无堵塞和泄漏现象。 1.14 压力表应灵敏、可靠,并定期校验。 1.15 管路与设备连接之软管,应为耐压胶管。胶管承压能力应大于工作压力的1.5倍。 1.16 胶管连接应使用宝塔接头,并用卡箍紧固。 1.17 碾轮轴、曲柄轴、刮板的紧固螺钉应完好,且应锁紧。 1.18 混砂机平台必须坚固平坦,平台周围应安装防护栏,且高度不低于1050mm。 2 行为检查 2.1 混砂机转动时,不准用于直接从机盆内取样,必须用工具从取样门取样。 2.2 混砂机转动时,不准用手工艺扒料和清理碾轮,不准伸手到机盆内添加粘结剂等附加物料。 2.3 进入机盆内清理或检修前,应切断电源,并挂上“有人工作、不准合电源闸”的警告牌,还应设人监护。 2.4 照明应使用36V电压的照明灯具。 3作业环境

混砂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997 混砂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混砂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好劳保鞋、安全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否则不允许进车间。 2、混砂机操作者必须熟悉所用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性能。 3、混砂机的新砂需经筛选、烘干;旧砂需经砂再生处理后,方可使用。 4、在加入树脂和固化剂时,必须戴好手套、眼镜,小心操作,以免溅到身上。要求配比准确。 5、开动混砂机前,检查导轨两侧,是否有障碍物,行驶过程中,注意过往行人。 6、工作时,应有专人负责,不得交其它人员操作,避免非法操作。 7、对混砂机进行检修时,除了要切断电源,还要设专人监护。 8、在清理混砂槽时,要停机清理,将螺旋叶片清理干净,为下次混砂作准备。

机用虎钳测绘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课程名称:《工程软件测绘》 小组成员:***(20090420121) ***(20090420122) ***(20090420124) &*&&(20090420125) 指导教师:……………… 题目名称:机用虎钳测绘 设计时间: 2012年6月 2012 年 06 月 21日

目录 一、任务及分工 (1) 二、进度表 (3) 三、课程设计过程 (3) (一)拆装与测绘 (4) (二)UG、CAD建模 (5) (三)装配与爆炸 (6) (四)绘制零件图 (7) (五)绘制装配图 (8) (六)参数化设计 (9) 四、本次课程设计的感受 (11) 附表: (11) 附图: (11) 主要参考文献: (13)

一、 任务 1.本次课程设计内容:机用虎钳的拆装、测绘、建模及工程图绘制。 2.机用虎钳简介 图1 各式各样的机用虎钳 机用虎钳是机械加工和钳工装配或维修所必备的辅助工具。主要由活动钳身、固定钳身、丝杆和底座4部分组成。丝杆起松紧作用。转式机用虎钳的钳体可在水平方向作360°旋转,并能在钳工操作所需位置固定。有些转式机用虎钳还可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作任意旋转。一般情况下,机用虎钳都带有便于锤打用的砧板。其规格用钳口宽度来表示,常用规格有100mm ,125mm ,150mm 等。 使用注意事项: (1)夹紧工件时要松紧适当,不得借助其他工具加力。

(2)强力作业时,应尽量使力朝向固定钳身。 (3)不许在滑动钳身和光滑平面上敲击作业。 (4)对丝杠、螺母等活动表面应经常清洗、润滑,以防生锈。 下面介绍另外一种机用虎钳: 液压机用虎钳是对现有螺纹传动机用虎钳的改进,主要用于成批生产。它能实现快速夹紧与快速松开,且能保证夹紧力大小。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去要夹紧一个较薄的零件时,因夹紧力没有办法确定调式的时间,同时因能实现快速夹紧与快速松开,从而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3.实际分配任务: (1)机用虎钳的拆卸与安装(组内共4人,小组内分工协作)。 (2)测绘常用件及一般零件中的底座、固定钳身、滑动钳身、手柄杆、手柄头、钳口板轨道片的一些相关尺寸。 (3)绘制各个零件的草图(参照最原始的测量数据) (4)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然后数据圆整后,完成机用虎钳所有零件的建模(必要时进行数据优化)。 (5)部件底座、固定钳身、滑动钳身、手柄杆、手柄头、钳口板、轨道片、旋转架的零件绘制。 (6)部件装配图的绘制。 (7)编写说明书。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塔设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木工学院 班级:林产化工0 8 学号: 姓名:万永燕郑舒元 分组:第四组 目录

前言 摘要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质、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还要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因此,蒸馏和吸收操作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地变化。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蒸馏操作的规模往往较大,所需塔径常达一米以上,故采用板式塔较多;吸收操作的规模一般较小,故采用填料塔较多。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在一个圆筒形的壳体内装有若干层按一定间距放置的水平塔板,塔板上开有很多筛孔,每层塔板靠塔壁处设有降液管。气液两相

在塔板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板式塔的空塔气速很高,因而生产能力较大,塔板效率稳定,造价低,检修、清理方便 关键字 塔体、封头、裙座、。 第二章设计参数及要求 符号说明 Pc ----- 计算压力,MPa; Di ----- 圆筒或球壳内径,mm; [Pw]-----圆筒或球壳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 δ ----- 圆筒或球壳的计算厚度,mm; δn ----- 圆筒或球壳的名义厚度,mm; δe ----- 圆筒或球壳的有效厚度,mm; t] [δ----- 圆筒或球壳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t δ ------ 圆筒或球壳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计算应力,MPa; φ ------ 焊接接头系数; C ------- 厚度附加量,mm;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自己做的)

{ 韶关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 课程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起止时间:2015年12月——2016年1月

(教务处制) 【 韶关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设计地点信工楼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带运输机工作原理: 带式运输机传动示意如下图所示。 已知条件: ( 1.滚筒效率ηg=(包括滚筒与轴承的效率损失); 2.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3.使用折旧期:4年一次大修,每年280个工作日,寿命8年; 4.工作环境:室内,灰尘较大,环境最高温度35℃; 5.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6. 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 7.动力: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设计内容和要求: $ 1)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拟定机械系统方案,进行机构运动和动力分析。 2)合理选择电动机,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合理地选择零件材料、热处理方法,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主要参数及尺寸。 3)考虑制造工艺、安装、调整、使用、维修、经济和安全等问题,设计机械零部件。 4)图面符合制图标准,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标注正确,技术要求完整合理。5)基本参数: 输送带工作拉力F= 5 KN 输送带工作速度υ= 2 m/s 滚筒直径D= 400 mm 工作任务及工作量要求: 1) 按给定条件设计减速器装置; { 2)完成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图纸); 2)低速轴、低速齿轮零件工作图各1张; 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内容包括:机械系统方案拟定,机构运动和动力分析,电动机选择,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学参数计算,传动零件设计,轴承寿命计算,低速轴、低速齿轮的强度校核,联轴器的选择、设计总结、参考文献等内容。 进度安排: 设计准备(1天); 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1天);3. 传动件的设计计算(3天); 4. 装配图设计(4天); 5. 零件工作图设计(2天); 6. 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 7. 总结答辩 (1天) 主要参考文献 [1]龚桂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 [2]龚桂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3]濮良贵.机械设计 [M].第九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第五版,一、二、三、四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