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影视音乐赏析

影视音乐赏析
目录
影视乐赏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部影片中音乐的作用。在《海上钢琴师》中,音乐起到了多重作用。首先,音 乐为影片营造了独特的氛围。电影中的钢琴音乐,无论是悠扬的旋律还是激昂的节奏,都与海上的 场景和人物的内心情感紧密相连。其次,音乐还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反映了角色的情感变化。 例如,在主角1900在钢琴上创作并演奏出动人音乐的过程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忧郁 和追求自由的情感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这部影片中音乐的结构类型。《海上钢琴师》中的音乐以钢琴为主,辅以管弦 乐和电子音乐。钢琴的旋律优美,富有诗意,与海上的场景和人物的情感相得益彰。管弦乐则增强 了音乐的层次感和深度,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和立体。而电子音乐则通过现代的节奏和律动,为电影 注入了现代感
最后,我们来探讨这部影片中音乐的美学特质是如何得到反映的。《海上钢琴师》中的音乐美学特 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通过优美的旋律和诗意的表达,展现了电 影中人物的情感世界;二是现代的音乐元素,通过电子音乐的运用,为电影注入了现代感;三是音 乐与剧情的紧密结合,无论是旋律、节奏还是情感的表达,都与电影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紧密相连
-
感谢您的聆听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电影,讲述了钢琴师在海上与一个富有的女孩之间展开故事的情感电影。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是影片的一大亮点,通过音乐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浪漫的,充满诗意的世界。
本文将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进行探析。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在影片中,钢琴音乐不仅是背景音乐,更是引导观众情感的关键。
在情感高潮的时刻,音乐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将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到人物的情感变化。
而在悲伤的时刻,音乐则通过悲凉的旋律,将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电影通过音乐的表现力,使得观众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具有很高的艺术创造力。
音乐在电影中不仅仅是单纯的旋律,更是通过不同的曲调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魅力。
在电影的不同情节中,音乐通过不同的节奏、音色和音乐元素展现了丰富的创作技巧,使得音乐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而且,电影中的音乐还通过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使得观众对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
在片中,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艺术的追求。
通过音乐,电影表现了一种雅致的艺术品味,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也能够享受到一种高雅的艺术美感。
这种艺术品味来自于音乐的高超技巧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使得音乐在电影中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表现力、创造力和品味。
通过音乐,电影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世界。
在观赏这部电影时,不仅可以享受到精彩的情节,更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那种纯粹而高尚的艺术美感。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可以说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得整部电影更加完美和丰富。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的音乐魅力,这部由才华横溢的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电影,自1998年上映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在《海上钢琴师》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影片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远的艺术意境。
本文将通过对影片音乐的分析,解读电影音乐如何与影像相结合,共同塑造出一个令人陶醉的音乐世界。
我们将从电影音乐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逐步揭示音乐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与剧情、人物和导演的艺术构思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部视听盛宴。
本文还将关注电影音乐对于影片情感表达的作用,分析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将角色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以及导演的情感倾向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魅力,以及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二、影片音乐概述《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以音乐为灵魂、大海为背景的感人至深的电影。
该片通过描绘一位从未踏足陆地的天才钢琴师“1900”的传奇人生,让观众在音乐与画面的交织中感受到生命的深沉与广阔。
影片的音乐部分,无疑是整个作品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是故事叙述的重要元素。
影片的音乐由导演与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共同创作,他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情感,将音乐与影片完美融合,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的音乐世界。
莫里康内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将爵士乐、古典乐和民间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影片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音乐内涵。
在影片中,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情节的推动。
它时而激昂热烈,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时而柔情似水,如同月光般洒落人间。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一、导言电影《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于1998年执导的一部剧情片。
该片改编自作家亚历山大·巴拉吉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友谊和爱的故事。
电影中的原声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科内创作,成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二、电影背景本章节将重点介绍电影的背景设定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
2.1 电影背景设定《海上钢琴师》的故事设定在20世纪初的法国,并在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中展开。
例如,电影中描绘了法国沙田大桥的建设过程,这象征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兴起。
背景设定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2.2 故事情节故事以比斯托利亚的回忆为线索,展示了一个关于音乐家威廉·斯泰尔的传奇经历。
威廉在海上船上通过弹奏钢琴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并与同船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威廉的音乐才华和对音乐的热情感染了每个人,并成为故事发展的核心。
三、原声音乐赏析本章节将对电影中的原声音乐进行详细的赏析,包括曲目解析和音乐情感表达等方面。
3.1 曲目解析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原声音乐包含了多首经典曲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主题曲《想象》。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动人,充满悲伤和温暖的情感。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配乐曲目,如《沙田大桥的春天》、《告别》等。
3.2 音乐情感表达电影中的原声音乐通过简洁而深情的旋律,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音乐随着剧情的发展,将观众带入电影的世界。
其中,主题曲《想象》饱含了对爱与友谊的思念与回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其他曲目也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传达了各种情感,如悲伤、欢愉和温暖等。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1、《海上钢琴师》电影海报图片2、电影原声音乐CD封面3、威廉·斯泰尔的钢琴演奏视频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本章节将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并提供相关注释。
5.1 版权法版权法是保护作品的创作者或拥有者权益的法律规定。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关于音乐与人生的经典电影,该电影中的钢琴音乐也是影片的灵魂,其中的演奏场景、曲目选择、演奏技巧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从这些方面对《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电影的艺术魅力。
一、演奏场景《海上钢琴师》中有很多场钢琴演奏的场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主角阿比利奥在海上演奏钢琴的场景。
这些场景不仅展示了钢琴音乐的魅力,更突显了海洋和自然对钢琴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灵感的影响。
比如,在电影开头,随着海浪的涌动,阿比利奥开始弹奏出慷慨激昂的音乐,随后电影的背景音乐也开始逐渐加入,从而将观众带入了电影的情境中。
这样的场景极大程度地加强了观众对电影的身临其境感受,同时也展现出钢琴音乐和自然之间的原始联系和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
二、曲目选择《海上钢琴师》中选择的钢琴曲目非常精选,涵盖了古典、摇滚、流行、爵士等多种风格。
这些曲目除了展示钢琴的多样化之外,更突显了电影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情感的表达。
例如,电影中的“父亲之死”场景,阿比利奥演奏的是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凄美悲伤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奏方式让观众体验到了阿比利奥对父亲的无限思念和伤痛。
而当阿比利奥表演摇滚钢琴时,他展现出了他热情、独立、冒险的特点,这也是他在电影中的另一面形象。
这些例子都表明了曲目选择对塑造人物特点和情感表达在影片中的重要性。
三、演奏技巧作为钢琴大师,阿比利奥的演奏技巧极为精湛。
他的演奏风格奔放自如,音乐情感丰富,连续的放大和缩小手掌动作、快速的指尖连阔等手法都使得观众在欣赏钢琴演奏过程中不由地陶醉其中。
在本片中,阿比利奥在钢琴演奏时全神贯注,他的舞台表现、身体语言以及眼神都充满了激情和魅力。
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船舱中,阿比利奥总是能够将观众的思想和感情完全融入演奏中,他这种强烈的情感流露也成为了电影中的一大亮点。
总之,《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不仅有着卓越的演奏技巧,更是将音乐和人生、自然完美结合,展现了钢琴音乐的深邃内涵和多面性。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作曲家恩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创作的电影音乐,而不是由电影音乐创作得到启发的。
莫里康内以其多产的音乐作品而闻名,而《海上钢琴师》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该音乐以其美妙的旋律和复杂的钢琴技巧而著名,被广泛认为是电影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海上钢琴师》的音乐以钢琴为主要乐器,通过悠扬的旋律和多变的节奏,展现了人物情感的起伏和剧情的发展。
整个音乐作品中,莫里康内灵巧地运用了不同的音乐元素,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
莫里康内在《海上钢琴师》中巧妙地运用了和声和旋律来表达情感。
片中的主题曲《夜之吻》展现了深情与浪漫。
旋律优美动人,通过优雅的琴音和流畅的演奏方式,渲染出眼前的一切令人心动的场景。
而在剧情发展的紧张时刻,钢琴的音乐变得快速而激烈,从而与剧情相呼应。
莫里康内的音乐在《海上钢琴师》中通过运用不同的节奏和速度来创造出多变的情绪。
钢琴的演奏技巧和速度变化非常多样化,以此来反映人物的内心状态和剧情的变化。
在片中的某些镜头中,音乐的节奏变得快速而紧张,表现了人物迫切的需求和剧情的高潮。
而在另一些镜头中,音乐的节奏缓慢而柔和,呈现出浪漫和宁静的情感。
莫里康内在《海上钢琴师》中将钢琴音乐与其他乐器的演奏相结合,创造出了丰富的音乐层次。
在电影中,不仅出现了单独的钢琴演奏,还加入了小提琴、大提琴和管弦乐队的演奏。
这些不同的乐器相互呼应,相互交织,营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海上钢琴师》中的某些曲目中,钢琴演奏与小提琴的旋律相互呼应,创造出一种富有张力的音乐效果。
莫里康内的音乐在《海上钢琴师》中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而著称。
他通过巧妙运用和声、旋律、节奏和乐器相互呼应,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
这些音乐元素配合电影情节的发展,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
对于音乐爱好者和电影制作人来说,《海上钢琴师》的音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被广泛认为是一部经典的音乐作品。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摘要】《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背景音乐,更是情感表达的工具。
钢琴音乐与情感表达息息相关,通过旋律、节奏和音色传达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音乐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比如主人公通过钢琴演奏展现出勇敢、温柔、执着的特质。
音乐在剧情推进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音乐的起伏变化,情节得以推进发展。
音乐风格也对情节产生影响,如快节奏的音乐会带来紧张的氛围,慢板的音乐则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既是情感表达的工具,又是剧情推进的推动力,为整部电影增添了深厚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钢琴音乐、艺术探析、电影、情感表达、人物性格、剧情推进、音乐风格、情节影响1. 引言1.1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位神秘的海上钢琴师和一个年轻的钢琴天才之间发生的故事。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是整部影片的灵魂,通过音乐的表达,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情感的交流,还可以深入了解人物内心世界。
在这部电影中,钢琴音乐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方式。
通过钢琴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公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伤、欢乐和孤独都在音符中得到了表达。
钢琴音乐与情感表达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折射。
音乐还与人物的性格紧密相关。
每个人物在电影中都有独特的音乐主题,这些音乐主题不仅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还为观众提供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剧情推进中,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绪变化贯穿整个故事,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引导着观众的情感共鸣。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它通过音乐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故事的精彩世界。
2. 正文2.1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以音乐为核心的经典电影,钢琴音乐作为影片的灵魂,深刻地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
电影《海上钢琴师》主题音乐赏析_992

电影《海上钢琴师》主题音乐赏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音乐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艺术性和特殊性。
音乐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可以将虚构的故事与人生的哲理完美结合,呈现给观众的是审美上的情趣和视听上的美感。
为使电影结构更加鲜明灵活和充满趣味性,通过节奏、音律、声部的变化,音乐在电影中可以来表达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所以,音乐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或者说,电影与音乐因为本身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因此音乐与电影的组合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一、电影《海上钢琴师》创作背景和剧情《海上钢琴师》诞生于1999年,是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以其优秀的天赋打造出来的,影片以其娓娓道来的气场和风格,沉静怀旧的性格与新奇,加上独特的创意构成了《海上钢琴师》独特的风景线。
本部影片的故事内容很简单,通过一位音乐家麦克斯的回忆,采用倒叙的手法复述了一位在“弗尼吉亚号”客轮出生并死去的天才钢琴家1900的故事。
之所以主人公取名为1900,那只是他出生的时间――为了移民,父母将出生在客轮上的他遗弃了,好心的船工丹尼收养了他,就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从此,1900就开始在船上生活。
丹尼去世后,1900随之生活无依无靠了,有一天他接触到了钢琴,对音乐的天赋瞬间表现出来――他无师自通地进行第一次钢琴演奏,但动人的琴声就震惊了每一个乘客。
从此,他做了船上的专业钢琴演奏家,与同船的许多大有名气的演奏家相比,他始终属于佼佼者。
有音像商关注并邀请他录制唱片,1900答应了,也就在此时,他邂逅了爱情――一位令他心动的女孩,于是一曲《爱的旋律》便诞生了。
他决定把唱片送给那位女孩却没有成功,于是也没有给制片商,这让他失去了惟一流芳百世的机会。
到了弗吉尼亚号就要被炸毁时,麦克斯因为坚信1900仍在船上便开始寻找,但是最后终于在一个角落里被找到的1900始终不肯下船。
最终一个天才音乐家,生在船上,也死在船上。
是因为他的出生和生活环境给他带来的影响?还是他害怕这个复杂和无限的世界而不愿涉足?也许他觉得自己无限的音乐可以在有限的88个琴键上演奏出却无力在绵延不绝的城市那一排排无限的琴键上奏出?唉,我们最好还是再听一次1900的魅人的音乐吧!二、电影《海上钢琴师》剧情下的主题音乐赏析《海上钢琴师》配乐多为爵士乐,部分结合小提琴和钢琴,或轻快或舒缓,合奏了一曲风格隽永、别有情致、回味无穷的乐章,让整个故事在平静沉缓中流淌出来,特别是爵士乐单纯的音色音调更容易引起观众心灵的共鸣,让大家能够深入到故事的情节和细节中去,伴随着剧中人物的起伏和波动,在欣赏电影故事的同时也不经意间感受到了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影视剧《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诞生于1999年,是意大利电影,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此片是他的“三部曲”之一。
电影剧本是由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
如果说朱塞佩.托纳托雷1988年拍摄的电影《天堂电影院》,是以电影史和电影为背景的,而他于1990年拍摄的电影《大家一切都好》也称《天伦之旅》是以歌剧音乐为背景,那么1999年拍摄的这部《海上钢琴师》则是以钢琴、爵士钢琴乐为背景。
影片音画交流缠绵密切,完美结合,将一位“生于船、长于船、逝于船”的传奇爵士钢琴家1900的人生描写得淋漓尽致,演绎了一场从辉煌到悲剧的人生历程。
下面让我们重新回味几个剧中片段,领略这部由音与画完美组成的诗意旅程。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国内观众对这部电影的一般叫法,其原名为The Legend of1900,即《传奇的1900》,在与1900年相差快近一百年时,朱塞佩.托纳托雷把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卓.巴利科的小说《二十世纪》进行精彩的改编后搬上了世界银幕,也曾有人称这部影片的片名、立意、发行时间以及各方面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为20世纪的TheLa...... (本经典影视剧《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影片《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创造的电影奇迹,由意大利作曲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创作剧中音乐,并获得了第57界金球奖最佳音乐奖。
影片以音画的完美结合,展示了钢琴师1900传奇的一生。
每欣赏一部电影,除了唯美的画面,就是精彩的配乐。
一些好的电影之所以被人记住就是因为他拥有优美的配乐,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的思绪便会不知不觉的回到电影的画面中,《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典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在增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烘托气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在该片中,音乐本身就是影片的内容之一,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影片情节发展和烘托影片气氛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段音画完美结合的诗意旅程。
影片是从小号手麦克斯对好友的强烈思念开始的,随着他满怀失落和惆怅之情的内心独白,在影片片头,我们看见又有许多目光中饱含憧憬的移民,乘坐一艘大客轮"弗吉尼亚号"来到了新大陆。
(片头主题音乐)影片闪回,麦克斯一路沉思着走进了伦敦一家收购乐器的店铺。
为了填饱肚子,他只好忍痛卖掉自己心爱的小号。
精明的老板看出那是把名牌乐器,但只肯出很少的钱6英镑10先令来收购。
麦克斯被迫答应下来,但是出于留恋,他想分手前再吹一次小号。
老板尽管显得不耐烦,但还是答应了。
(小号吹奏的影片主题)旧唱片中钢琴演奏的主题)c人生许多机遇都出于偶然。
如果麦克斯没有吹小号,也许就不会有机会讲述关于一位海上钢琴家的传奇了。
当他正沉浸在自己吹奏的乐曲中时,耳畔却传来留声机播放的一张旧唱片上钢琴演奏的同一首曲子。
老板正急于知道演奏者是谁。
(时光回溯)弗吉尼亚号上的锅炉工黑人丹尼趁客人下船的时候到上等舱来碰运气,希望能捡到点值钱的丢弃物。
但没想到在豪华大客厅的钢琴上,他竟发现了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被人遗弃在盛放柠檬用的纸盒子里。
好心的丹尼收养了这个既没有出生证也不知道名字的婴儿。
既然他是在1900年1月1日得到了这个孩子,索性就给孩子起了个简单又有意义的名字:1900。
为了躲人耳目,逃过移民局的查问,名叫1900的这个孩子从来不下船,他的世界就在汪洋大海上。
1900和养父丹尼在弗吉尼亚号上一起过的日子倒也快活自在。
(音乐)但是不久丹尼就不幸受伤去世。
有一天,1900循着音乐的声音悄悄地来到了头等舱.透过大客厅门口的玻璃屏风,孩子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显得光怪陆离但却色彩丰富的花花世界,而吸引他的是玻璃后面传来的那快乐的音乐。
(音乐,钢琴逐渐突出)夜间,所有的客人都被眼前发生的事情所震动:一个衣衫破旧、满脸污垢的孩子正端坐在钢琴前,那稚嫩的小手轻轻抚摸着琴键,于是,那架大钢琴唱出了一支柔和动人的曲调。
(1900的第一次演奏)当船长告诉他擅自弹琴触犯规则的时候,小1900鄙夷不屑地脱口说道:"去他的什么规则。
"("Fuckthe regulations.")麦克斯在给乐器店老板讲这个故事的时候,那如烟往事又清晰地一幕幕闪回在眼前,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他又回想起自己初次来到弗吉尼亚号的情景。
在招工负责人告诉他船上已经有小号手的时候,他却早拿出乐器吹奏了起来。
(麦克斯的小号独奏)他那娴熟的技巧和迷人的音色博得了围观者的热烈掌声,也征服了招工者。
与此同时,停靠在码头的巨大的弗吉尼亚号上,围栏边,有一个人此刻也在由衷地为他鼓掌祝贺。
随后,麦克斯幸福地登上了弗吉尼亚号。
海上起了风暴,可怜的麦克斯呕吐不止,东倒西歪,跌跌撞撞。
我们听到的音乐在形象、幽默地描绘着麦克斯的境况。
(表现麦克斯晕船的音乐)但这时有个走路很稳的人过来问他是不是吹小号的,说可以为他提供晕船的解药。
他请麦克斯帮他解开了钢琴下面的制动栓,并邀请他坐在自己的身边。
随着船身的摇动和倾斜,客厅中的这架三角钢琴也开始在沉稳流畅的琴声中自如地四处滑动。
在我所观摩过的所有影片中,《1900传奇》的这一场景最富于浪漫气息,最高雅,也最令人难忘,是充分展示意大利导演托尔纳托雷艺术才华的一个片段。
(1900的音乐晕船药,My favoritepart)不幸的是随着船身的又一次的剧烈倾斜,滑行在大客厅中的钢琴带着他们两人冲向了华丽而又昂贵的大玻璃屏风,继而又穿过客房的走廊,最后直接撞向了船长的舱房。
两人被罚到底舱去烧锅炉,同时也有了彼此认识和了解的机会。
麦克斯这才知道,他就是那个从来没下过船的大名鼎鼎的钢琴家。
两人从此成了好朋友,一起在乐队里为客人们演奏。
只是这位叫1900的钢琴家从来不守规矩,常常与乐队合作到一半,就丢开谱子即兴演奏了。
不过客人们往往一听到他的琴声,立刻就来了情绪,进入忘乎所以的欢乐状态(1900的即兴演奏)天生的海上钢琴师1900不但为头等舱的客人演奏,还经常到三等舱去为那些穷苦移民弹琴。
大家都痴迷在他的琴声中。
乘客们沉醉的神情说明他们在1900的音乐中找到了自己的心声。
(1900在三等舱的演奏)有一位意大利客人希望听到塔兰台拉舞曲,1900只请他做了一个简单的示范节奏,继而就让大家听到了一曲热烈奔放的塔兰台拉.注:塔兰台拉舞曲(Tanantella)是舞曲的一种。
起源于意大利民间。
影片《1900传奇》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段落是麦克斯问1900为什么不下船去陆地看看,在稳固的土地上安一个家。
现在这段情绪贴切、含意隽永,带有鲜明特征的配乐就出自我们节目中一再出现的那位意大利作曲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1900传奇》获得第57界金球奖最佳音乐奖理所当然。
看来记者们的审美情趣的确高过了电影商人们,奥斯卡评委不懂音乐也就不知道这位大师的价值。
实际上,埃尼奥·莫里康内在《1900传奇》中的配乐,是他在全世界电影作曲家面前树立的一个新的高峰,在有些方面,他甚至超越了自己.阜美国人并不了解这部影片的音乐所达到的高度、深度和难度,如果分析一下音乐与音响元素的关系就会发现,《1900传奇》的录音以及与画面合成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
在艺术和技术两方面如此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一部影片,世界上众望所归的奥斯卡却视若无睹充耳不闻,的确令人匪夷所思而百思也不得其解。
我认为这不能不说明近年来奥斯卡的堕落。
注: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1928年出生于罗马,迄今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已不下400部,是意大利最多产、最有建树的作曲家,在世界电影界可谓有口皆碑.有一次,轮船靠岸之后,下等舱的客人们都匆匆离去了。
人去船空,感到失落和孤寂的1900正随着自己的思绪轻轻地触摸琴键。
突然,角落里传来了小手风琴--一架巴扬那嘹亮深情的应和声。
它的主人,一个来自世界某一角落的移民,出于对1900的琴艺和音乐的仰慕,留下来和他谈起了家常往事。
妻子和人私奔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田地也因干旱而荒芜。
五个孩子都因热病死去,只有最小的女儿幸免于难。
最后,谈到了他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对大海的向往。
这一过程中,1900的琴声一直在静静地为他们的谈话伴奏。
音乐融入对白,语言渗进了节奏。
莫里康内的音乐与托尔纳托雷的对白之间的结合此刻达到了天衣无缝、绝妙感人的境地。
注:巴扬:键钮式手风琴,因其外形与音的排列均与键盘式完全不同,故而它主要流行在具有历史和群众基础的北欧和独联体各国。
(1900与移民的交谈,配乐与对白的完美结合,)麦克斯深知1900的性格和品行,认定他无处可去,决不会离开弗吉尼亚号,但是这只古旧的大船早已成为一堆废铜烂铁,人们正在往上装炸药,准备把它炸掉。
麦克斯在费尽口舌说服工头推迟爆炸日期后,开始在那庞大空旷,已经面目全非的船体内到处寻找1900。
面对如今破败不堪,昔日豪华富丽的大厅,他的思绪再次闪回到弗吉尼亚号的黄金岁月。
(大厅音乐)乐队指挥一再叮嘱,要他这次照谱演奏,满口答应的1900不一会儿就故伎重演了。
(1900即兴独奏)每当他尽情即兴的时候,大家就没事儿可干。
1900用钢琴向坐在他身边的麦克斯描绘了自己视野中出现的四个形象与性格截然不同的人。
在1900的眼中,此刻看见的是一个正和情夫私奔的老女人,音乐当中明显的吉普赛风格表现了她的雍容华贵,同时也似乎说明了她来自何方。
而这一位则是个深深陷入沉思与回忆,陷入了前尘往事的伤感的男人。
随着富于弹性和张力的探戈节奏的切入,我们又看见了一个流着泪的年轻女子正在与自己的情人共舞,她的装束及出身都被音乐准确无误地揭示了出来。
最后,1900手下的旋律,也就是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笔下的配乐,又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一个穿着别人的礼服混迹于头等舱的不速之客。
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处,我们来完整地重温以上情节中出现的两段音乐。
这是幼年的1900第一次弹琴时大家听到的那首充满稚气的莫扎特风格的钢琴小品,原声CD中的标题也颇有寓意:《莫扎特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