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红细胞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危害及预防课件

谢谢观看
总结
总结
重视营养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重视营养素的摄入,是预 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关键。
教育大众增强营养意识,尤其是高风险人群。
总结
关注健康
定期体检和自我监测健康状况,可以早期发现问 题,及时采取措施。
健康检查不应被忽视,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总结
科学补充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营养补充,确保安全有 效。
相关疾病
某些疾病如胃肠道手术、克罗恩病、萎缩性 胃炎等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
因此,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对于预防至关重要 。
谁容易患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生活方式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酗酒等也可能导致营养 素摄入不足。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均衡饮食
在医师指导下,适时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尤 其对高风险人群尤为重要。
补充剂的使用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调整。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危 害有哪些?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贫血会导致身体各器官缺氧,影响其正常功 能,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长期贫血可能引发心脏病、神经系统问题等 并发症。
这类贫血的特点是红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异常, 且数量减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发病机制
维生素B12和叶酸是红细胞生成的重要营养素, 缺乏会影响DNA合成,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分裂 。
这种影响会导致血液中巨幼红细胞的增加,降低 血液的携氧能力。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一、概述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大、嗜碱性颗粒增多和贫血等症状。
诊断该病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贫血进行鉴别,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方法。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常常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与其他类型的贫血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区别。
三、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通常显示红细胞增大,嗜碱性颗粒增
多,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等特点。
2.骨髓穿刺检查:骨髓中出现巨幼细胞是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重要特征
之一。
3.其他辅助检查:包括铁代谢指标、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等检查。
四、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1.与缺铁性贫血的鉴别:缺铁性贫血患者也可以出现红细胞增大,但
缺铁性贫血常常伴有铁代谢异常等特点。
2.与巨幼细胞贫血的鉴别: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在病理生
理上有所区别,需通过详细的实验室检查才能准确鉴别。
五、治疗方案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输血、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等。
结语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症状,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通常由于缺乏足够的维生素B12或叶酸而引起。
该疾病会导致红细胞异常增大和形态异常,进而影响氧气的运输和供应。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者常常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皮肤苍白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黄疸、脾大等表现。
这些临床表现是诊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重要线索之一。
二、血液检查。
1. 血红蛋白浓度,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通常较低,常常低于正常范围。
2. 红细胞大小和形态,患者的红细胞通常呈现出异常增大和形态异常,出现巨幼红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3. 骨髓穿刺涂片,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可以显示出巨幼红细胞增多和形态异常,有助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
三、血清检查。
1. 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检测患者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可以帮助判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
2. 抗胃壁抗体检测,对于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胃炎导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抗胃壁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
四、其他检查。
在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后,还可以进行脾脏B超检查、胃镜检查等,以帮助明确诊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综上所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和血清检查。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准确地诊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本文所述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能够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巨幼细胞贫血诊断标准

巨幼细胞贫血诊断标准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是一种造血系统疾病,其特征是红细胞体积增大和贫血,通常由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
尽管巨幼细胞贫血可见于其他病因,但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仍是最常见的原因。
以下是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一、临床表现1.贫血症状: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常出现乏力、疲劳、心悸、气促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头晕、晕厥甚至心绞痛等。
2.消化系统表现:巨幼细胞贫血可导致口腔溃疡、舌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
3.神经系统表现: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异常、步态不稳、记忆力下降、神经根症状等。
二、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检查: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较大,红细胞总数减少,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降低。
2.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可低至正常值以下。
3.血片鉴定: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片中,可观察到巨大和未成熟的红细胞。
三、特殊检查1.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测定血清中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水平,如果两者都降低,则支持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
2.骨髓检查:骨髓活检是确诊巨幼细胞贫血的关键,可以观察到巨幼样红细胞增多和不成熟的细胞元素。
根据以上的诊断标准,可以初步诊断巨幼细胞贫血。
但为了明确病因,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通常是巨幼细胞贫血的主要病因。
维生素B12缺乏通常由胃肠道吸收障碍、维生素B12不足的饮食、自身免疫性胃黏膜炎等原因引起。
叶酸缺乏常见于长期不良饮食、吸收不良综合征、妊娠等。
巨幼细胞贫血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对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B12或注射维生素B12治疗。
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可以通过口服叶酸补充治疗。
总之,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为什么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危害健 康? 3. 谁是高风险人群? 4.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 如何管理已确诊患者?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定义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维生素B12 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状态,特征是红细胞体积 增大且功能不全。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均衡饮食
饮食中应包含足够的维生素B12和叶酸,食物 来源包括肉类、奶制品、绿叶蔬菜等。
饮食多样化是预防贫血的重要措施。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定期检查
建议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贫血及其原因。
早期发现有助于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补充维生素
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和 叶酸,尤其是孕妇和老年人。
补充剂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避免过量。
如何管理已确诊患者?
如何管理已确诊患者? 治疗方案
确诊后应根据缺乏的具体营养素制定个性化治疗 方案,可能包括营养补充和药物治疗。
素食者因不摄入动物性食品,容易缺乏维生素 B12。
建议定期检测维生素B12水平,并考虑补充。
谁是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
老年人因吸收功能减弱,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营养问题。
谁是高风险人群? 慢性病患者
慢性胃肠疾病患者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增加贫 血风险。
应针对性地进行营养干预和监测。
这种贫血可能导致身体组织缺氧,影响日常生活 和工作。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主要特征是红细胞体积增大(巨红细胞)和形态异常(幼红细胞增多)。
该疾病通常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也可能与骨髓疾病、某些遗传性疾病或药物使用有关。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需要依据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下面将详细介绍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常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心悸、皮肤苍白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口腔溃疡、腹泻或便秘。
神经系统症状也较为常见,包括感觉异常、手脚麻木等。
此外,患者可能还伴有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性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通常降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增高,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增大。
2.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增多,幼红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3. 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检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常出现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4. 胃镜检查,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胃黏膜萎缩,需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三、诊断标准。
1.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可能性。
2. 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确认骨髓中巨幼红细胞增多,幼红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3. 进行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检测,排除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4. 如有必要,进行胃镜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胃黏膜萎缩。
综上所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两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后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对于疑似患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巨幼红细胞贫血报告

巨幼红细胞贫血报告巨幼红细胞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主要由于骨髓产生的红细胞不成熟或异常,导致红细胞数量不足或功能不完整。
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几个方面介绍巨幼红细胞贫血。
病因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不良、骨髓疾病和药物等。
其中,遗传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
许多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都与巨幼红细胞贫血有关。
此外,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也可能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
临床表现巨幼红细胞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贫血症状和相关的体征。
贫血症状常包括乏力、疲劳、心悸、气促等。
相关的体征可能包括皮肤苍白、黄疸、口腔溃疡等。
此外,由于巨幼红细胞贫血可能导致脾脏异常增大,患者可能出现腹痛或脾功能亢进的症状。
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血液检查、骨髓活检和病史资料。
血液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通过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等指标来确定是否存在巨幼红细胞贫血。
骨髓活检可以进一步确认病因,判断骨髓中红细胞的发育情况。
此外,医生还会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家族病史、用药情况等,以辅助诊断。
治疗针对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治疗原发病和缓解贫血症状。
对于遗传性疾病导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以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
对于营养不良导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及时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是关键。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输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治疗。
预防与注意事项巨幼红细胞贫血的预防主要包括避免遗传疾病的传递和合理膳食。
对于已经患有遗传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贫血症状。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合理膳食、避免劳累和感染等。
巨幼红细胞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
了解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anemias)是由于细胞分裂缺乏和转录过程受阻而导致的贫血病症,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影响着全球广大人群。
它通常是由维生素B12缺乏或锌缺乏引起的。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包括偏瘦、疲劳、恶心、呕吐、脱水、晕厥、发烧等症状。
为了确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必须先进行准确的诊断。
诊断包括血液检查、血液成分检测、营养分析、肝脏功能检查、尿液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对血液中的细胞形态和成分进行检查,以及检查患者的营养情况和肝脏功能。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红细胞计数偏低、血红蛋白水平偏低和红细胞压积偏高。
红细胞压积可用于检测红细胞形态的异常。
此外,血液成分检测可以检测维生素B12或锌水平的异常。
营养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营养情况,特别是检测一些消化液蛋白的摄入情况及其吸收情况。
肝脏功能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贫血,可用于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
此外,尿液检查可以检测尿酸及其元素成分,可以用于诊断急性贫血。
总之,对于确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仔细检查患者的血液检查、血液成分检测、营养分析、肝脏功能检查及尿液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识别出其他形式的贫血症状,从而有效地诊断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如果确诊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通常包括补充维生素B12及其他营养物质,控制锌摄入,服用一些调节性药物,不同程度上需要血液透析等治疗。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病症的预防主要是改善生活习惯,坚持每日运动,合理膳食,以及定期检查血液成分,检测维生素B12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如此便可以预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生。
因此,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根据血常规检查、血液成分检测、营养分析、肝脏功能检查、尿液检查及发病原因等,全面诊断,及时确定治疗方案,加强对患者的预防管理,以减少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病症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
» MDS-RA、AML-M6;
» 少数巨幼贫可有明显的全血细胞减 少,与AA鉴别; » 肝病; » Vit B12缺乏症与神经系统疾病; » 溶贫
治疗:
1.病因治疗 2. 补充治疗 (1)维生素B12的补充 (2)叶酸的补充
疗效标准:
国内标准
1.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贫血及消 化系统症状消失;血象恢复正常,粒细胞 分叶过多现象消失;骨髓象恢复正常。 2. 部分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 善;血红蛋白可上升30g/L;骨髓细胞形态 基本正常。 3.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血象、 骨髓象均无改变。
Scattered macroovalocytes.
Array of hypersegmented neutrophils(x500).
病例分析:
男,61岁。因面色苍白、乏力、消 瘦4个月。 体格检查:36℃,脉搏94次/分,呼 吸19次/分,血压14/8kPa,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中度贫血貌,神情,全身浅 表淋巴结无肿大,结膜苍白,巩膜无黄 染。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界 不大,心率94次/分,心率整齐,各瓣膜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 脾未触及,无病理性反射,双下肢无浮 肿。
习
题
• 发生巨幼细胞贫血,往往是由于体内缺 乏 维生素B12 或 叶酸 。该病患者血象呈 大细胞正色素贫血 ,骨髓象主要表现为 三系细胞巨幼样变 。
• 叶酸缺乏的原因除外的是: A、摄入量不足 B、需要量增加或消耗增加 C、吸收不良 D、药物因素 E E、内因子缺乏
• 下列关于巨幼细胞贫血叙述正确的是: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 B、中性粒细胞出现巨形杆状核和核分叶 过多 C、可见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现象 D、可出现异食癖、反甲等临床症状 E、骨髓象仅表现粒细胞系的巨幼样变
also present(x500).
Marked anisocytosis.Note stark contrast between tiny
microcytes x2 and large classic oval macrocytes x4(x500).
Oval macrocytes x2 with schistayte(x500)
MA骨髓象糖原染色:巨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阴 性、成熟中性粒细胞阳性(紫红颗粒),表明 巨幼红细胞为良性增生。
返回
叶酸缺乏症:
• 血清叶酸测定<6.81nmol/L(<3ng/ml) , • 红细胞叶酸测定<227nmol/L,能反 映机体叶酸总体水平及组织的叶酸水 平。
(四)其他
肝 功 能 、 HBV、HCV 以排除肝病。
具备上述:
• 1的(1)或(2),和2的(1)、(3)或 (2)、(4)者诊断为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 贫血; • 具备1的(1)或(2),和2的(1)、(3) 或(2)、(5)者诊断为维生素B12缺乏的巨 幼细胞贫血; • 具备上述1的(1)、(2)、(3),和2的 (1)、(3)、(6)、(7)者怀疑有恶性 贫血,(8)为 确诊试验。
MA骨髓象:巨中幼红细胞和巨中性晚幼粒胞体 较大、核染色质疏松,巨晚幼红细胞中含5个 Howell-Jolly小体。
MA骨髓象:巨早幼红细胞和巨中幼红细胞增多, 巨晚幼红细胞胞浆中有4个Howell-Jolly小体。
MA骨髓象:早、中、晚个阶段巨幼红细胞增多 ,可见核分裂的巨幼红细胞。
MA骨髓象:巨核细胞核染色质较细致呈分叶状。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国内标准
1.临床表现
(1)一般有慢性贫血症状。 (2)有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或消化 不良,舌痛、舌红、舌乳头萎缩较 常见。 (3)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维生素 B12缺乏者。
2.实验室检查
(1)大细胞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100fl,多数红细胞为大椭圆形 (2)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减少,中性分叶核分叶 过多 (3)骨髓呈巨幼细胞贫血形态改变 (4)叶酸测定,血清叶酸<6.81nmol/L,红细胞 叶酸<227nmol/L; (5)血清维生素B12 测定<74~103pmol/L,红细 胞叶酸测定<227nmol/L; (6)血清维生素B12 测定<29.6pmol/L (7)血清内因子阻断抗体阳性 (8)放射性核素双标记维生素B12进行吸收试验, 24小时维生素B12排出量<10%。
实验室检查:
血象 白细胞2.6×109/L、血红蛋白68g/L、红细 胞 1 . 5 4 × 1 0 1 2 / L、 平 均 红 细 胞 体 积 1 3 8 . 2 fl、 MCH44.2pg、MCHC342g/L,血小板41×109/L, 网织红细胞0.018,Hct0.21,铁蛋白572.6ug/L (正常值16.4~323.00ug/L),维生素B12 为0 (正常值187~1059ng/L),叶酸5.5pg/L(正常 值2.9~18.7pg/L);钡剂灌肠:未见器质性病变 结肠;胃镜:慢性胃炎,HP(-)。B超:前列 腺增大,肝脾、胆、双肾无异常。骨髓:增生 减低,粒系、红系比例 为2.1/1,粒系占40%, 见核右移现象,大量中毒颗粒,红系占19%, 可见类巨幼变现象,豪焦氏小体。巨核细胞4个, 余未见异常。
Case 1
83-year-old man admitted to hosptical complaining of increasing
b:Hb 73.0g/L,MCV 144.0fl,MCHC 324g/L,RDW not available.Serum B12 level<100pg/ml(<74pmol/L);LLN at reference lab 250 pg/ml(185pmol/L).Serum and red-cell folates normal.DIAGNOSIS:severe megaloblastic anemia due to vitamin B12 deficiency.Field shows marked anisocytosis.Given an MCV of 144.0fl,it is likely that most cells in this field are macrocy)骨髓象见图 (三)叶酸、 Vit B12测定 有生物学法和放射免疫法,后者较佳 • 血清Vit B12<100~140ng/ml(74~103pmol/L); • 红细胞叶酸测定<227nmol/L(<100ng/ml) 下一张
MA血象:红细胞大小不均,易见大红细胞、 巨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一个分叶过多的中 性粒细胞。可见高色素性大红细胞、中心淡染 区消失。
Giant oval macrocyte.At lest two of the other cells in this
field are macrocytic,given an MCV of 144.0fl(x500).
Oval and round macrocytes.Nonspecific poikilocytes x3
MA血象:双核巨晚幼红细胞、含一个HowellJolly小体,嗜多色性红细胞中有一个Cabot环。 易见高色素性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
MA血象:可见巨中幼红细胞和巨晚幼红细胞。 红细胞大小不等,易见大红细胞、巨红细胞。 返回
MA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MA骨髓象:巨中幼红细胞,胞体巨大、核染色 质疏松呈细颗粒状。巨中性晚幼粒细胞,胞体 较大、核染色质疏松。
巨幼细胞贫血
Megaloblastic Anemia
一、概述
1. 定义 由于叶酸、Vit B12缺乏引起DNA合成 障碍造成的贫血。 2. 病因
(1)摄入不足 (2)代谢障碍 (3)需要增加 (4)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二、临床表现
• 一般有慢性贫血症状,面色柠檬 黄; • 消化道症状; • 神经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