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磷矿产地分布情况
中国磷矿矿产勘查现状

中国磷矿矿产勘查现状磷矿是指在经济上能被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矿物原料。
用它可以制取磷肥,也可以用来制造黄磷、磷酸、磷化物及其他磷酸盐类,以用于医药、食品、火柴、染料、制糖、陶瓷、国防等工业部门。
磷矿在工业上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从全球范围看,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南美、亚洲及中东,其中80%以上的磷矿资源集中分布在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南非、美国、中国、约旦和俄罗斯。
目前我国每年的磷矿石产量在6000万吨以上,远高于美国、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等国家或地区的产量。
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丰富,但高品位磷矿储量低。
我国磷矿储量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摩洛哥和西撒哈拉。
中国磷矿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滇、黔、鄂、川、湘南方五省,占全国累计探明资源储量的74%,北方地区分布较少,造成中国南磷北运的局面。
中国重要的工业磷矿床主要是沉积磷块岩矿床,变质型磷灰岩矿床和岩浆型磷灰石矿床居次要地位。
按照已探明资源储量计算,沉积磷块岩约占75.5%,变质型和岩浆型磷灰石矿占24.0%,鸟粪磷块岩及其它类型的磷矿仅占0.5%左右。
中国磷矿成矿时代较多,据统计,磷块岩的成矿层位和矿化层位共有24个,但其中最重要的工业矿床成矿时代是震旦纪和寒武纪。
其中震旦纪占51%,寒武纪约占44%,泥盆纪及其它时代占5%。
磷矿应用广泛,中国磷矿市场需求潜力大。
2016-2019年中国磷矿矿产勘查资金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中国磷矿矿产勘查资金投入1.23亿元,较2019年增长105%。
2018年中国磷矿矿产勘查钻探工作量14万米,同比增长40.0%;2019年中国磷矿矿产勘查钻探工作量5万米,同比下降64.3%;2020年中国磷矿矿产勘查钻探工作量9万米,同比增长80%。
从中国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来看,2017年以来,中国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数量下降明显,截止2020年,中国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磷矿石产地5处,较2019年减少2处,其中:详查2处,勘探3处。
中国磷矿产地分布情况

中国磷矿产地分布情况目前世界磷矿石总储量约457.8亿吨,主要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原苏联、中国、南非等国。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磷矿产地之一,磷矿资源相当丰富,资源总量接近500亿吨,磷矿储量仅次于摩洛哥,居世界第2位。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磷矿床分布,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国有拥有经济意义较大的磷矿资源。
我国的磷矿产地分布:截止1996年底中国共查明磷矿产地412处,保有储量151.98亿吨,其中A+B+C级储量69.47亿吨,D级储量82.52亿吨,P2O5含量大于30%的富矿11.2亿吨,P2O5<12%的贫矿27.43亿吨。
此外伴生磷矿产地9处,P2O5总储量960万吨。
中国磷矿广泛分布于26个省(区),相对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和湖南5省;这几个省合计保有储量117.64亿吨,占全国总保有磷矿储量的77%,且P2O5大于30%的富矿几乎全部集中于这5个省。
具体地说,中国磷矿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和湖北宜昌地区、湖集地区、保康地区。
为我国西南部地区,不仅磷矿多量大,而且质量最佳,该地区共有磷矿产地121处,保有储量66.77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44%,其中P2O5大于30%的富矿探明储量为9.7亿吨,占全国富矿总储量的86%。
其次为中南部地区,共有磷矿产地159处,保有储量51.49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3%,P2O5大于30%的富矿保有储量仅为1.3亿吨。
第三为华北地区,其后依次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按各省磷矿储量丰度排列,则湖北居首位。
该省磷矿产地102处,保有储量33.55亿吨,占全国储量的22%,P2O5大于30%的富矿仅1.3亿吨。
第二位为云南,磷矿产地35处,保有储量31.9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1%,该省的磷矿不仅量大且矿石质量较优,而且P2O5大于30%的富矿为3.7亿吨,占全国富矿总储量的33%。
中国磷矿资源开发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磷矿资源开发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是一个磷肥消费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磷矿资源开发国家之一。
磷矿资源的需求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但受限于资源贫乏和保护环境等因素,中国的磷矿资源开采日趋困难。
一、磷矿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
截至2018年,中国磷矿资源储量已超过210亿吨,为全
球排名第二。
其中,矿山化磷矿储量约133亿吨,高品位磷矿资源较为稀缺。
磷矿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其中四川盆地磷矿储量占总量的70%以上。
二、中国磷矿资源开采现状
当前,中国磷矿资源的开采主要集中在天然磷矿、混合磷矿和磷石膏颗粒矿等当地矿种。
矿山化磷矿的开采量逐年下降,因其独特的矿物组成、储量和品位使得矿山化磷矿开采成本较高,矿石管理工艺复杂,而且矿山爆炸事故频繁,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三、中国磷矿资源开发趋势
未来,中国的磷矿资源开发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首先,由于资源保护环境基础要素的推进,磷矿资源开采难度较大,需要加强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实现矿山绿色化开采。
其次,矿山化磷矿已经日趋枯竭,矿山深度加深,对工程设计
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磷石膏颗粒矿、混合磷矿和回收再利用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将成为未来中国磷矿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
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的磷矿资源开采将面临很多挑战,但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优化,中国的磷肥生产将更好地满足需求,推动中国经济的更快发展。
中国重要火山岩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前景

中国重要火山岩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前景中国是世界上磷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火山岩型磷矿是中国磷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山岩型磷矿是指赋存于火山岩中的磷矿床,由于其资源丰富、品位高、矿石适宜选矿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火山岩型磷矿资源的特点以及其开发前景。
一、中国火山岩型磷矿资源特点1.资源丰富:中国火山岩型磷矿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等地。
据统计,中国火山岩型磷矿储量约占全国磷矿总储量的70%以上。
其中,湖南、湖北、江苏、辽宁等地的火山岩型磷矿储量较为丰富。
2.品位高:中国火山岩型磷矿的品位普遍较高。
根据研究数据,中国火山岩型磷矿的磷酸盐品位一般在25%~30%之间,高品位的矿石品位可以达到40%以上。
相比之下,沉积磷矿和岩矿型磷矿的品位较低,一般在10%~20%之间。
3.选矿性能好:与其他类型的磷矿相比,火山岩型磷矿的选矿性能优越。
火山岩型磷矿石的矿石颗粒细小,矿石矿相与杂质矿物分离较为容易,矿石浮选指标较高,可以更好地回收矿石中的磷酸盐。
4.生产成本低:火山岩型磷矿的开采与选矿过程相对简单,投资成本低,生产效益相对较高。
火山岩型磷矿一般纯度较高,因此在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化学药剂和能源消耗较少,相对来说,开采与选矿成本较低。
二、中国火山岩型磷矿开发前景1.需求持续增长:磷肥是农业生产中的必需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对磷肥的需求持续增长。
作为磷肥的主要原料,火山岩型磷矿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2.优质矿石需求增加:随着中国化肥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对磷源品位要求不断提高。
优质的火山岩型磷矿石具有较高的品位和较低的杂质含量,符合现代化农业对磷肥品质的要求,因此火山岩型磷矿的开发前景广阔。
3.技术进步推动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火山岩型磷矿的开采和选矿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高效的选矿设备和工艺的推广应用,使得火山岩型磷矿的开发效率得以大幅提高。
磷资源 储量

磷资源储量1. 磷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磷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广泛存在于地壳中。
磷资源主要指磷矿石,它是农业生产和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磷资源的储量对于国家的农业和工业发展至关重要。
2. 全球磷资源储量全球磷资源主要分布在几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摩洛哥、突尼斯等。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磷资源储量约为700亿吨。
其中,摩洛哥是全球最大的磷矿石供应国,其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75%。
3. 中国磷资源储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磷矿石消费国之一,但其磷资源储量却相对较少。
目前,中国的磷矿石储量约为30亿吨,仅占全球总储量的4%左右。
中国的磷矿石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3.1 云南磷资源储量云南是中国重要的磷矿石产区之一,其磷资源储量约为10亿吨。
云南的磷矿石主要分布在昆明、曲靖、保山等地。
3.2 贵州磷资源储量贵州也是中国的磷矿石产区,其磷资源储量约为10亿吨。
贵州的磷矿石主要分布在遵义、铜仁、黔南等地。
3.3 四川磷资源储量四川的磷资源储量约为6亿吨,分布在成都、绵阳、南充等地。
四川的磷矿石储量较大,对中国的磷矿石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4. 磷资源的开发利用磷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国家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磷矿石可以提取出磷酸盐,用于生产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等。
此外,磷酸盐还可以用于制造玻璃、陶瓷、洗涤剂等产品。
4.1 磷矿石的开采磷矿石的开采是磷资源开发的第一步。
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适用于磷矿石储量较大、矿体比较浅的情况,地下开采适用于磷矿石储量较小、矿体比较深的情况。
4.2 磷酸盐的提取磷酸盐的提取是磷资源开发的关键步骤。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湿法提取和干法提取两种。
湿法提取适用于磷矿石中磷酸盐含量较高的情况,干法提取适用于磷矿石中磷酸盐含量较低的情况。
4.3 磷酸盐的应用磷酸盐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工业制造。
在农业方面,磷酸盐是重要的化肥成分,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素。
中国磷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中国磷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的磷矿成因类型基本与国外相一致,分为沉积磷块岩矿床、内生磷灰石矿床、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床及鸟粪矿床等。
从储量上看,以沉积磷块岩矿床为主,其次为内生磷灰石矿床,鸟粪等类型矿床储量最少。
1.沉积磷块岩的主要成矿规律震旦纪—寒武纪是中国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
1)震旦纪磷矿床震旦纪陡山沱组与灯影组沉积磷块岩分布在扬子地区的贵州、湖北、湖南,即扬子成磷区的湘黔成矿带、陕鄂成矿带、浙桂成矿带。
时限为800±50~615±20 Ma。
扬子地台区的陡山沱组为中国最大磷酸盐沉积层,其上灯影组磷酸盐化岩层虽在很多地区有所发现,但构成有经济价值的磷酸盐矿床,则主要见于湖北南漳邓家崖。
除湖北南漳邓家崖及湖南大庸天门山上震旦统灯影组的磷块岩外,中国已知的震旦系海相沉积矿床都属于陡山沱组。
该组含磷地层主要由白云岩、磷块岩、粘土岩及它们之间的过渡岩石组成。
磷块岩矿层常位于粘土岩之上和白云岩之下的过渡部位,少数产于白云岩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
工业矿层多为倾斜至缓倾斜的中厚矿体,层数多,一般为1~3层,主要赋存于陡山沱组的下部(下矿层)和中上部(上矿层)。
主要有用矿物是胶磷矿,其次是少量的细晶或微晶质磷灰石。
脉石矿物一般为白云石、石英、玉髓、粘土矿物及少量的黄铁矿、碳质物等。
胶磷矿主要呈隐晶胶状块体及假鲕状、碎屑状产出,颗粒大小一般为0.5~0.6 mm。
最常见的矿石结构类型为粒状结构及脉状结构。
常见的构造类型有带状、条纹状、互层状、致密状及叠层状等。
2)寒武纪磷矿床中国寒武纪地层发育完整,早寒武世每次海进地层底部都沉积了磷酸盐层,其中梅树村组赋存的大规模磷块岩矿床是继陡山沱组磷块岩沉积之后中国第二大型磷酸盐沉积层。
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磷块岩矿床主要集中于上扬子成磷带的云南、四川与陕西,地理上构成近南北向的带状分布。
中国寒武纪海相磷块岩矿床主要分布在地台型沉积地层中。
有5个含磷层位,由老至新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渔户村组中谊村段)、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上部(筇竹寺组八道湾段)、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中部(辛集组)、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上部(昌平组)、中寒武统(大茅群);其中以上扬子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磷矿工业价值最大,储量占寒武纪磷矿总量的90%左右。
国内磷矿资源概况

第十一章:国内磷矿资源概况11.1 资源状况我国磷矿资源十分丰富,根据2004年7月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公布的《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磷矿资源储量为18.91矿石亿t,基础储量为39.02矿石亿t,如果按2003年的开采水平计算,我国现有磷矿资源储量和储量基础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68a和141a。
我国磷矿资源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相对集中在湖北(5.14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27.19%)、贵州(5.0亿t,占全国的26.45%)、云南(3.55亿t,占全国的18.77%)和四川(1.15亿t,占全国的6.1%),四省合计占全国磷矿储量总量的78.51%。
另外磷矿资源较多的省还有湖南(0.9亿t)、山西(0.62亿t)、青海(0.57亿t)以及江西(0.56亿t)等。
我国磷矿富矿(P2O5含量大于30%)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湖北、四川和湖南五省,其中贵州和云南两省的磷矿质量最好、储量也最多,两省富矿储量占到全国富矿总储量的80%以上。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富磷矿储量为4.75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22.5%;基础储量为7.78亿t,占全国总量的19.19%;资源量和资源储量分别为3.3亿t和11.08亿t,分别占全国的2.59%和6.6%。
我国伴生磷矿比较少,共有伴生磷矿区8处,截止到2003年底,伴生磷矿储量55.7万t(P2O5),基础储量105.3万t,资源量800.4万t,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和河南五省。
正是由于我国磷矿资源分布不均匀和矿石质量的差异,形成了我国“南磷北运,西磷东调”的局面,长距离的运输和较高的运输费(包括各种运杂费),给磷肥企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成本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现有矿山企业生产能力的发挥和云、贵等主要磷矿省份的资源开发。
另外我国富磷矿仅能维持我国使用10~15a,因此,磷矿已被列为我国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20种矿种之一,为我国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中国重要沉积型和碳酸盐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前景

中国重要沉积型和碳酸盐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前景中国是世界上磷矿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磷矿床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重要沉积型和碳酸盐型两大类。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类磷矿资源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开发前景。
一、重要沉积型磷矿资源特点重要沉积型磷矿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其特点如下:1. 资源丰富:中国的重要沉积型磷矿储量居世界前列。
以四川盆地为例,其磷矿资源储量超过10亿吨。
2. 高品位:重要沉积型磷矿的品位通常较高,大多数矿石的P2O5含量在20%以上,可直接用于生产磷酸盐肥料。
3. 区域集中:重要沉积型磷矿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区域集中,方便开采和后续加工利用。
4. 矿石性质复杂:重要沉积型磷矿石的性质多样,含有不同结构的磷酸盐矿物,如磷灰石、白菜石、触石磷矿等,利用难度较大。
二、碳酸盐型磷矿资源特点碳酸盐型磷矿多分布在中国的西南部和华南地区,其特点如下:1. 资源广泛:碳酸盐型磷矿分布广泛,包括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多个省份,资源量大。
2. 品位较低:碳酸盐型磷矿的品位通常较低,大多数矿石的P2O5含量在12%至17%之间,需要进行选矿提高品位。
3. 高剥离性:碳酸盐型磷矿石常常与脉石、碳酸盐岩等伴生,矿石剥离性高,矿石的难以获得纯净的磷酸盐矿物,需要进行矿石的加工和提纯。
4. 开发难度大:碳酸盐型磷矿石的开采和加工难度较大,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三、磷矿资源的开发前景1. 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国磷矿资源逐渐减少,未来的开发重点应放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包括矿石的选矿、浮选等技术改进,以及废弃矿石的再利用。
2. 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在已知的磷矿资源基础上,加大磷矿勘探开发力度,寻找新的磷矿资源点,以保证国内磷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提升矿石加工技术水平:重要沉积型和碳酸盐型磷矿的开采和加工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矿石的加工技术水平,提高磷酸盐矿物的回收率和品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磷矿产地分布情况
目前世界磷矿石总储量约457.8亿吨,主要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原苏联、中国、南非等国。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磷矿产地之一,磷矿资源相当丰富,资源总量接近500亿吨,磷矿储量仅次于摩洛哥,居世界第2位。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磷矿床分布,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国有拥有经济意义较大的磷矿资源。
我国的磷矿产地分布:
截止1996年底中国共查明磷矿产地412处,保有储量151.98亿吨,其中A+B+C级储量69.47亿吨,D级储量82.52亿吨,P2O5含量大于30%的富矿11.2亿吨,P2O5<12%的贫矿27.43亿吨。
此外伴生磷矿产地9处,P2O5总储量960万吨。
中国磷矿广泛分布于26个省(区),相对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和湖南5省;这几个省合计保有储量117.64亿吨,占全国总保有磷矿储量的77%,且P2O5大于30%的富矿几乎全部集中于这5个省。
具体地说,中国磷矿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和湖北宜昌地区、湖集地区、保康地区。
为我国西南部地区,不仅磷矿多量大,而且质量最佳,该地区共有磷矿产地121处,保有储量66.77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44%,其中P2O5大于30%的富矿探明储量为9.7亿吨,占全国富矿总储量的86%。
其次为中南部地区,共有磷矿产地159处,保有储量51.49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3%,P2O5大于30%的富矿保有储量仅为1.3亿吨。
第三为华北地区,其后依次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按各省磷矿储量丰度排列,则湖北居首位。
该省磷矿产地102处,保有储量33.55亿吨,占全国储量的22%,P2O5大于30%的富矿仅1.3亿吨。
第二位为云南,磷矿产地35处,保有储量31.9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1%,该省的磷矿不仅量大且矿石质量较优,而且P2O5大于30%的富矿为3.7亿吨,占全国富矿总储量的33%。
第三为贵州,保有储量26.22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7%,P2O5大于30%的富矿保有储量为4.9亿吨,占全国富矿保有储量的43%。
第四位为湖南,保有储量为17.3亿吨,占全国磷矿保有储量的11%,但矿石质量不佳。
四川居第五位,保有储量8.6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3%,其中富矿1亿吨。
除上述5个省以外,余下的22%的储量分散在山东、陕西、河北、青海、山西等21个省区内。
由于我国磷矿产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部分北方省份还需要长期依靠南方的磷矿资源。
从国家工业布局来说,南磷北调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此进入21世纪的中国,北方磷矿的开发将提上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