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及针对训练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还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等。
2.长度单位的基本换算关系:1km= 1000 m;1m= 10 dm= 100 cm= 1000 mm;1mm= 1000 μm= 106nm。
3.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是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4.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四会:(1)会观察:使用前应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会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而且与被测边保持相平,不能歪斜。
(3)会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注意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而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会记:记录测量结果,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标明单位。
【学以致用】1.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1)6370km= 6.370×106m= 6.370×107dm= 6.370×108 cm;(2)36nm= 3.6×10-2μm= 3.6×10-5mm;(3)32m= 3.2×103 cm= 3.2×107μm;(4)3.5cm= 3.5×107nm= 3.5×10-2m。
2.在下列数值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小明的身高为17.4 dm ;(2)教室的高度约为3.2 m ;(2)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0 cm ;(4)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 μm .3.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物体A的长度是 3.80 cm,另一被测木块的长度是 1.85 cm.4.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C)A.18nm B.18mm C.18cm D.18dm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C)6.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远成绩时,应选取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A)A.最小刻度是1cm的15m皮卷尺B.最小刻度是1mm的1.5m钢卷尺B.最小刻度是1mm的米尺D.自制一根最小刻度是1cm的硬杆长尺7.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A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1mm ,该物体的长度是__2.25__ cm。
《测量:长度与时间》 知识清单

《测量:长度与时间》知识清单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基本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在国际单位制中,米的定义是:光在真空中于 1/299792458 秒内所经过的距离。
2、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除了米,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1 千米= 1000 米1 米= 10 分米1 分米= 10 厘米1 厘米= 10 毫米1 毫米= 1000 微米1 微米= 1000 纳米3、测量长度的工具(1)刻度尺这是最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零刻度线的位置,测量时尺子要放正,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2)卷尺常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如房间的长度、道路的长度等。
(3)游标卡尺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外径、内径、深度等尺寸。
(4)螺旋测微器能更精确地测量微小物体的直径或厚度。
4、长度测量的误差(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测量工具的精度、测量方法、测量者的估读等。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都可以减小误差。
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在现行国际单位制下,1 秒的定义为:铯-133 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的周期的 9192631770 倍的时间。
2、常用的时间单位及换算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毫秒(ms)、微秒(μs)等。
1 小时= 60 分钟1 分钟= 60 秒1 秒= 1000 毫秒1 毫秒= 1000 微秒3、测量时间的工具(1)钟表常见的钟表有机械钟表和电子钟表,如手表、挂钟等,可以测量较短的时间间隔。
(2)秒表一般用于测量更精确的时间间隔,如体育比赛中的计时。
(3)原子钟这是目前最精确的计时工具,用于科学研究和高精度的测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训练(含解析)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 时间的测量例1 如图1所示,是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甲表叫它的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__,小表盘指针走一周的示数是________;图中乙表叫____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指针走一周的最大读数是___________。
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m的时间,应用_________表;要测一集连续剧的时间应用_________表。
图1解析:甲表是停表,其小表盘的分度值是1min,大表盘的分度值是1s。
乙表是石英钟,其分度值是1 min。
停表能方便地用手控制启动和停止,在体育比赛中,用来测时间间隔。
答案:停表 1s 1h 石英钟 1min 12h 甲乙【解法点拨】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物理实验室及运动场上常用停表测量时间。
停表可以精确到0.1s。
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计时工具。
知识点2 误差例2 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减小B.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误差是可以尽量减小的D.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解析:误差和错误不同,错误是在测量中不按操作规程去做,或由于疏漏而造成不应有的缺陷损失。
而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采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尽量减小误差,但绝对不能避免误差。
答案:C【解法点拨】对误差问题的考查主要是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的减小方法等。
求平均值时注意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应和每次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一致。
考题类型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跟踪训练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答案:C解析:A项用精密仪器测量只能减小误差,而不可能避免误差。
B项中的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别不是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第01讲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

第01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9大考点)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能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
3.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度和时间。
4.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发展变化的过程。
5.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1、长度的单位(1)长度、时间等可定性或定量描述的属性称为物理量。
测量物理量的过程实际上是比较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物理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标准量就是单位。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3)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1m=10dm=100cm。
2、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三角板、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①积累求平均值法:利用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铁丝的是n页书总厚度);②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③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④组合法:有些长度很难直接测量,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度等,这时可以使用辅助器材配合测量。
3、刻度尺的使用,正确使用刻度尺,应做到“五会”(1)会认:对刻度尺必须有以下三点了解后才能使用用刻度尺或换用其它大量程的测量工具。
※考点考向: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但读数时要注意减去起始长度)②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测量:长度与时间》 知识清单

《测量:长度与时间》知识清单一、长度的测量(一)长度的基本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二)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1、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1km = 1000m。
2、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m = 10dm,1dm = 10cm,1cm = 10mm,1mm =1000μm,1μm = 1000nm。
(三)测量长度的工具1、刻度尺这是最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1)零刻度线:测量时,要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2)量程:刻度尺能够测量的最大长度。
(3)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卷尺一般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如房间的长度、道路的长度等。
3、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较精确的长度,如圆柱体的直径、工件的厚度等。
4、螺旋测微器能更精确地测量微小长度,常用于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等。
(四)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2、放:(1)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2)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3、看: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4、读:(1)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五)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长度的物体叠放在一起,测出它们的总长度,再除以物体的个数,得到单个物体的微小长度。
例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可以测量多张纸的总厚度,然后除以纸张的数量。
2、化曲为直法对于弯曲的路径,可以用柔软的无弹性的细线与路径重合,然后将细线拉直测量。
3、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可以通过平移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可以直接测量的长度。
二、时间的测量(一)时间的基本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二)常用的时间单位及换算1、比秒大的单位有时(h)、分(min)。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基本概念:1.国际单位制①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②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③我国法定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2.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长度的测量①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②正确使用刻度尺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的测量结果:数字:准确值+估计值。
4.时间的测量①基本工具:停表。
②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5.误差①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②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a.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b.仪器本身不准确。
c.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二、重难点重点: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③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0后面均为立方)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2.正确使用刻度尺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初中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总结及习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长度的测量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要点诠释: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②单位符号及换算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00m=103m1m=10dm=100cm=1000mm=103mm1mm=103μm1μm ==103nm2.测量工具:①刻度尺(最常用);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二、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要点诠释: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3.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4.截取法(化整为零):被测物体的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总长度。
人教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科学家经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
估算不是胡乱猜测, 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 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 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 mmB. 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 m/sC. 一个初中生所受重力约为500 N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 kg2.生活中经常要测量, 测量的结果会产生误差, 误差会影响测量精度。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测量时出现误差, 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 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厘米, 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C. 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则测量结果偏大D. 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 就可以避免误差3.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人体数据的估测中, 下列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A. 步行速度约为5m/sB. 脉搏的跳动约为每分70次C. 身高约为1680cmD. 他跳绳的高度约为5.0mm4、如图是某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时的合影, 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他们所用党旗的规格是()A. 长96cm, 宽64cmB. 长144cm, 宽96cmC.长192cm, 宽128cmD.长288cm, 宽192cm5.小明发现鞋盒上有不同的鞋码标注方式。
如图所示为鞋码+标准脚长的标注方式。
那么“245”对应的单位应是()A. μmB. mmC. cmD. dm多选题6.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 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
关于仪器的使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 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B.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不能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C. 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D.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应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7、下列各项是某个中学生对相关数据的估计, 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 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B.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C. 正常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1sD.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0.5kg8、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 某中学生跑1000m用时4sB. 汽车经过学校门口时限速 30km/h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 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约30m/s9、下面是小明同学对他身边一些常见事物进行的估测, 较为符合实际的是()A. 教室的高度大约是3.5mB.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C. 人体的密度大约为2.5×103kg/m3D. 物理课本的重力大约是2N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测量时, 刻度尺不能歪斜B.读数时, 视线应垂直于尺面C.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误差是可避免的, 也能减小填空题11.如图所示: 木块B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请问:眼见一定为实吗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
微米(µm)纳米(nm)
(2)学会在生活中估测长度
成年人的步幅大约是750mm,桌子的高度大约750mm,中学生一扎的宽度大约是15cm,住宅楼层大高度大约是3m,小汽车的宽度大约是1.5m
针对训练
二、长度测量的工具常用工具——刻度尺
三、长度的测量方法
“看→测→读→记”
1、测量前(看):一看量程、二分度值、三看零刻线的位置
2、测量时(测):①放正刻度尺要放正,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不能倾斜。
②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厚刻度尺应垂直物体。
③零刻线要对其被测物体一端,若零刻线磨损应选一整数刻度对
齐。
3、度数时:①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②读书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
2、平移法
针对训练
2、如图所示尺子的分度值是,木块A
的长度是,准确值是,估计值
是。
3、尺子分度值是___ _,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
准确值是______,估读值是______,有____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测出物体A的长度为1.25米,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
5、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把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在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6.2dm
B、6.20dm
C、62cm
D、620.0mm
6、用同一把刻度尺四次测量某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分别为L1=3.51厘米、L2=3.52厘米、L3=3.52厘米、L4=3.42厘米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
A、3.51cm
B、3.52cm
C、3.517cm
D、3.5170cm
7、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
4、滚轮法
3、化曲为直法
五、时间的测量
1、国际单位秒符号 s
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
2、测量工具: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六、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1、误差不是错误
2、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3、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4、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A B
A:归零按钮
B:计时秒针控制按钮
大表盘一周量度为30s
分度值为0.1s
小表盘一周量度为15min
分度值为0.5min
针对训练
8、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71 cm, 14.82 cm,14.73 cm,14.73cm。
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__。
9、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0、小明在学过时间的测量后,想练习一下停表的读数,当他按下停表后,停表指针开始转动,如图所示是他将停表再次按下后,停表的指针实况,则他两次按下停表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s。
针对训练答案:
1、C
2、1cm 2.4cm 2cm 0.4cm
3、1mm 2.35cm 2.3cm 0.05cm 3
4、B
5、B
6、B
7、D
8、1mm 14.82cm 14.72cm
9、C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