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型材料兼半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整理精校版)

合集下载

比喻型新材料作文导写示例

比喻型新材料作文导写示例

比喻型新材料作文导写示例作者:付敢泽邹德早来源:《高中生·高考指导》2014年第02期比喻型新材料作文的作文材料,常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出现,多揭示人生哲理或生活智慧等。

考生在构思立意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准确把握喻体的特点,弄清喻体的含意。

②既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只抓住一点不放,又要选择最佳立意。

③要善于从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到理解的突破口(关键词或关键句)。

下面,本文结合例题来具体说明比喻型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石成金从前有一个十分贫苦的人,特别虔奉吕洞宾。

吕洞宾为他的诚心所感动,一天降临到他的家中,指着一块磐石喊一声“变”,立刻把它变成灿灿的黄金馈赠给他。

可是,他摇头不肯接受。

吕洞宾惊诧莫名,一脸困惑地问:“你要什么呢?”他回答说:“我想要你这根指头。

”这是一则比喻型新材料作文题。

它以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普遍的道理,意蕴深刻且隐晦。

考生审题时,务必发掘材料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与现实生活紧密地对接。

细览材料,其大意可概括为:吕洞宾为救济穷人而馈赠他黄金,但他拒而不受,想要吕洞宾的“指头”。

其中“指头”可谓关键,考生可以理解为“方法”“能力”或“规律”等。

穷人为什么如此做?因为他知道黄金再多,毕竟有用完的时候,而“指头”法力无边,能够产生数不清的黄金,用如今时髦的话讲,即能够“可持续发展”。

拥有“指头”,才能彻底改变其贫困之境。

吕洞宾赠送黄金却没交给“指头”,则只能暂时缓解穷人的燃眉之急,不能从根本上救济他的穷困,当然是错误之举。

这样解读,就切中材料的肯綮,为后面的行文立意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生如果仅仅把眼光停留在材料的题目上,从“点石成金”四字着手分析,由吕洞宾的神通广大联想引申,拓展开去,那么必然是舍本逐末,走进立意的死胡同。

因此,考生立足整体,锁定关键,发散思维,联系生活,从不同角度进行类比推演,可以提炼出如下一些观点:①扶助弱小,不能越俎代庖,需要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

2021年高考比喻类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1年高考比喻类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1年高考比喻类作文题目及范文【考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

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传统文化理想灯塔陕西一考生传统文化,我们并不陌生。

然而面对扬雄的巧喻,我不禁眼前一亮,感慨良多,陷入了深思。

理想追求,我们并不陌生。

然而面对扬雄的巧喻,我不禁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陷入了深思。

扬雄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古圣先贤谆谆教导我们:只有加强自身修养,将“大义”作为奋斗目标,再积极不懈地行动,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斯言,信哉!从牙牙学语到粗懂诗文;从信心满满到彷徨徘徊,我曾深深地感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为此我动摇过,失意过,绝望过。

而扬雄的忠告犹如黄钟大吕,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犹如彼岸旖旎的风光,山巅奇异的云海,可望而不可即。

如今,迷惘的我终于明白,那是因为我的修养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我的行动还没有达到铿锵有力、俯视一切的力度。

理想之舟要靠汗水汇成的江河载着你“直挂云帆济沧海”;攀登的勇者要靠毅力和信念才能饱览“无限风光在险峰”。

“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

”人的一生,因孜孜不倦地追求理想而精彩,而令人回味无穷。

那么,应树立一种怎样的理想,才不虚此生?怎样让理想变成现实,才终生无憾?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这样谆谆告诫自己的孩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修身”,“养德”,这就是绝佳的答案。

修养品性,涵养美德,立下宏愿,矢志不渝,自然事遂人愿,理想才不会是幻想、妄想。

比喻型材料作文

比喻型材料作文

B、D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曾经听过那首《隐形的翅膀》,动听的旋 律,优美的歌词。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 双隐形的翅膀,正是有了它,我们才能充满 希望,飞向远方。而对于我,那双翅膀就是 那看似厚重的书籍,正是有了它,我才能充 满梦想,飞向远方。
文题: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 作文
•喻体
本体
责任、爱心、宽容、善 良、诚信…… 创新思维、百折不挠的 精神、… 父母、朋友、书……
提示: “远方的高山”比喻: 远大的目标。 鞋里的一粒沙子比喻: 我们自身存在的小缺点或前进途中的小困难。 “随时倒掉鞋里的每粒沙子”: 要随时改掉自身存在的小缺点,克服前进道路上 的小困难。
•参考立意:
•A、只有不断改掉自身存在的小缺
点,或克服前进道路的小困难,才
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B、别小看自身存ຫໍສະໝຸດ 的小缺点或别低•二、比喻型作文类型: • 1、命题式 •《肩膀》《必须跨过这道坎》 • 2、话题式: • 有个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
珠晶莹圆润,美丽无比,价值连城,渔夫爱不释手。美中不 足的是,珍珠上有个小小的黑点。渔夫心想,要是能把珍 珠上的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剥掉一 层,黑点仍在;渔夫不断剥下去,等到黑点没有了,珍珠也被 削剔得荡然无存了 。在对人或其他事物的态度和方式 上,常常有人犯了像渔夫一样的错误。

请以“珍珠上的小黑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3、材料式: •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 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 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 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 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步少 于800字,不得抄袭。

作文范文之比喻型作文材料

作文范文之比喻型作文材料

比喻型作文材料【篇一:比喻类作文审题资料教师】比喻象征类作文审题与写作指导一、什么是比喻象征类作文:将一个实物(如“墙”、“灯”等)或一种自然现象(如“那时花开”)作为话题,引导考生深入探究话题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作文。

二、比喻与象征的区别: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象征的本体与象征体之间要求“神似”。

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性,比如月亮像圆盘;而象征是借某事物表达特殊的含义,比如灯塔象征着目标、希望。

三、审题方法:1、透过本义分析其比喻义或象征义(化实为虚或者化虚为实)。

示例分析:话题作文“墙”:“墙”的本义是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

其比喻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阂,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

也喻指起保护作用的事物,如理想,它犹如一道墙,把诱惑、杂念等拒之身外。

话题作文“阳光””:本义是太阳发出的光。

其比喻义是比喻关怀,比喻温情,比喻奉献,比喻公开。

其象征义指光明、快乐、温暖、向上、力量等等。

2、整体分析,不能局限于比喻象征义的探究。

有的作文题目不是像“墙”“阳光”这样的独词,而是短语,如“为别人点上一盏灯”。

这时,不仅要分析这个短语中“灯”的象征义,还要仔细揣摩这个短语中的其它词语。

分析如下:“灯”象征着温暖、光明、希望。

灯能够给人指明前进方向,能够照亮人生征途,能够驱散寒冷,赶走黑暗,除去阴霾,能够让人迷途知返,让灵魂走失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为别人点上” 指要帮助别人,关爱他人,为他人奉献爱心等,既可指物质帮助,也可指精神帮助。

另外,既然是“一盏灯”,那么,光亮应该是微弱的,不是轰轰烈烈,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3、选材必须重视关联。

跳出话题的原义去选取写作材料是首选,但是,所选材料所寄托的意义一定要与话题构成比喻、象征关系。

最好的方法是将原义与比喻义涉及的相关材料同时安排在一篇文章里:原义作为场景、作为道具出现,比喻义作为主要事例、主要情感线索出现。

比如,阳光比喻母爱,你可以写阳光明媚的日子,母亲奔波在大街上为儿子找书;阳光比喻公开,你可以写村务公开栏前人们笑容绽开,抬头一看,阳光照在了头顶上等等。

比喻型材料兼半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整理精校版)

比喻型材料兼半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整理精校版)

比喻型材料兼半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作文辅导0602 2132比喻型材料兼半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题目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苍鹰搏击长空是风景,雨燕掠过田野也是风景;青松屹立山颠是风景,小草装点大地也是风景……亲爱的朋友,不管你拥有什么,只要你付出努力,你就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请根据材料的内容,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风景”为题,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比如,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比喻型的材料兼半命题的作文。

搏击长空的苍鹰和掠过田野的雨燕,屹立山颠的青松和装点大地的小草形成两组鲜明的对比,“苍鹰”“青松”和“雨燕”“小草”分别比喻杰出的伟大人物和平凡的小人物。

比喻性的材料中,两个“也是”已经表明了材料的主旨:轰轰烈烈地干出大事业的人固然值得称道,普普通通的自强不息的人同样也值得赞美,前提是“只要你付出努力”。

因此,作文时,可侧重写小人物如何通过努力奋斗,成就一道风景;或者略写伟大人物构筑的风景来映衬小人物也同样构筑亮丽的风景,这样写,才算最佳的立意。

如果不能把握其比喻义,行文中就会出现观点不明主题不清或跑题的错误;如果不能看懂其对比关系,就会在文章中只写伟大人物如何构筑亮丽的风景;或写“我既不是搏击长空的苍鹰,也不是掠过田野的雨燕”之类的与材料毫无瓜葛的文章。

写作这道材料兼半命题的作文,必须注意三点:一是要准确把握材料的比喻意义,这样才能保证立意正确;二是要填好横线上的短语,即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又能写出最有特色的短语;三是要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喻体到本体,由喻体入手,而着眼于“本体”行文。

【考场佳作一】自强不息的风景福建福州闽清一中高三(2)班林美仙轰轰烈烈地干出大事业的人固然值得称道,普普通通的自强不息的人同样也值得赞美,因为,他们的努力,照样也会构筑一道亮丽绚烂的风景。

“两颗种子”作文指导与例文(整理精校版)

“两颗种子”作文指导与例文(整理精校版)

“两颗种子”作文指导与例文作文辅导 0128 0605:“两颗种子”作文指导与例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 “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飘摆,歌颂 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悦。

” 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颗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

我若向下扎根,也许 会碰到硬石。

我若用力往上钻,困难会伤到我脆弱的茎。

我若长出幼芽,难保 不会被蜗牛吃掉。

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了后将我连根拔起。

我还是等 情况安全些再作打算吧。

”于是,它继续瑟缩在土里。

几天后,一只母鸡在庭 院里东啄西啄,这颗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抄 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比喻型的材料作文。

材料的意义指向很明确。

(1)两颗种子喻指 现实社会中的两类人:一类“要„„还要„„”,且“努力向上”,表明其积 极入世,顽强奋斗,笑看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另一类“若„„若„„”,且 “继续瑟缩”,说明其遇事“怕”字当头,一遇困难、挫折就趴下。

(2)两种 结果截然相反:后者还没发芽、生长就“进了鸡肚”,可以说是一事无成;前 者材料中虽然没说,但不难想象其或长成参天大树,或芬芳满园,退一步讲, 即使它不能有大的作为,但其奋斗过,人生就有了意义,就放射出了光彩。

态度决定人生,奋斗成就未来。

构思行文,特别是写记叙文,可偏指一方 ——或积极入世、努力向上,或消极避世、默默无闻;也可双峰并峙、对比映 衬(特别是写议论文),以鲜明的观点突出题旨。

【佳作展示】 向前冲,只为梦 勇气是上天的羽翼,懦弱引人下地狱。

——题记 是骏马就要在崇山峻岭中奔驰,是雄鹰就要在悬崖边展翅,是蛟龙就要在 惊涛骇浪中搏击,是英雄就要敢于直面荆棘丛生的旅途。

命运通常宠爱勇士, 所以弃与收只在一念之间。

比喻型材料作文导写与佳作示范

比喻型材料作文导写与佳作示范

李安 出身于贫 民家
粒 沙 , 然 倒 掉 _ 碍 庭 。他带 着他 的电影 梦 毅 『阻 他 追 求 攀 登 的 这 粒 沙 踏上 纽约的航班 。要 知
子 ,十 几年 如 一 日, 用
道 , 个没 有 任何 背 景 一
仅 剩 下 一 根 弦 的 小 提 的 华 人 要 想 在 美 国 电
脚 下的 高 山, 而是 鞋 里的 一粒 沙 .为什 么我 们在 费尽 ・ 心
机 地 设 定 高 峰 , 划 路 线 的 同 时 , 弯 腰 倒 掉 鞋 里 的 沙 计 不
砾 呢?
倒 掉 鞋 里 的 沙 子
一 闽清一 中高三 ( ) 陈 宗 2班
人在 攀 登 的过 程 中, 自己疲倦 的 不是脚 下 使
螃忙
≯、 ~
亲 爱的 孩子 :

受A] 的示 I D E T 提
■ 闺清一中高三() 1 林光豪
时 间保 证 , 要 恰 当 的 劳 逸 结 合 , 需
你 不 能 像 现 在 这 样 懒 散 , 在 追 求
浓 墨重彩 的… 笔 例掉 鞋 里 的沙 子 ,彰 显人格 的
倒掉鞋里的沙子 , 。
年 牛 可 是 . 把 这 一 谱写 人生 的辉煌 。 他
看 , 高 山” “ ,比喻 “ 大的 目标 ” “ 里的 沙子 ” 远 :鞋 ,比喻 “ 我们 自身存在 的缺 点 或 前进路 途 中存 在 的 困难 ” “ ;弯
腰 倒 掉 鞋 里 的 沙 砾 ” 比喻 “ 正 缺 点 和 克 服 困难 ” 悟 出 , 改 。 比 喻 义 , 找 到 了 理 解 材 料 的 突 破 口。 就 ( )从 材 料 的 因 果 关 系 中挖 掘 主 旨 “ 使 你 疲 倦 3、 而 的 不 是 脚 下 的 高 山 , 是 鞋 里 的 一 粒 沙 ” 关联 词 的 角 式 , 因为比喻 类作 文 内涵丰富 , 作空 间较 大。本 是 写

如何写作比喻性的作文题(中考作文指导)

如何写作比喻性的作文题(中考作文指导)

如何写作比喻性的作文题(中考作文指导)石文彬近几年广州和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经常是比喻性的命题作文。

例如,“心中有盏红绿灯”(07年广州),“又见枝头发新芽” (08年广州);“下雨天真好”(08温州),“一道风景”(08南通),“留在心底的风景”(08宁波),“成长的脚印”(08济宁),“仰望蓝天”(08内江),“温暖的时刻”(08盐城),“美丽的瞬间”(08烟台),“我心中的歌”(06河源),“最好的奖赏”(07广东),还有“我们生活中的课堂”,“分享是美丽的”,“那是一首歌”,“春风拂面”,“那一年,应该是上苍赐予我的冬季”,“放弃也是一种美丽”,“风雨也美丽”,“心在刀刃上的选择”,“为了心中的‘青铜菊花’”,“为了心中的阳光”,“心中的彩虹”,“飘落心灵的秋叶”。

许多学生对这类题目感到不好把握,经常出现跑题、不切题的现象。

如何才能写好这一类的命题作文呢?首先,要认真审题。

要想作文不跑题,重点是抓住题目关键词。

很多同学写作文之前,往往没想好到底写哪一点,因此行文时就按事情的原委一一写来,于是一篇文章就出现了很多中心,最后连自己也不知所云了。

看到一个题目后,首先要分析它的中心词是什么?例如“误会终于解除了”,这个题目的中心词就是“误会”,学生要围绕着误会的产生、过程和结果来行文。

同时,还要理解“误会”的含义。

误会不等同于矛盾,如果按矛盾来写就跑题了。

又如“动力来自于……”。

学生在看到这个题目后,要马上意识到中心词是“动力”,然后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角度,描写动力产生的原因和效果。

对于比喻性的题目,要明白其寓意是什么,然后,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寻觅可以表达其寓意的材料。

例如《心中的彩虹》这道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题目进行分析,以把握其内涵:一、感悟成长,体验生活笔下的“彩虹”来自心中,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是自己所“向往”“追求”“企盼”的。

这些情感和体验一定是来自生活的,一定是最难忘、最激发活力、最不愿割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型材料兼半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
作文辅导
0603 08:35
::
比喻型材料兼半命题作文导写与示例
【题目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苍鹰搏击长空是风景,雨燕掠过田野也是风景;青松屹立山颠是风景,小草装点大地也是风景……亲爱的朋友,不管你拥有什么,只要你付出努力,你就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请根据材料的内容,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风景”为题,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比如,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比喻型的材料兼半命题的作文。

搏击长空的苍鹰和掠过田野的雨燕,屹立山颠的青松和装点大地的小草形成两组鲜明的对比,“苍鹰”“青松”和“雨燕”“小草”分别比喻杰出的伟大人物和平凡的小人物。

比喻性的材料中,两个“也是”已经表明了材料的主旨:轰轰烈烈地干出大事业的人固然值得称道,普普通通的自强不息的人同样也值得赞美,前提是“只要你付出努力”。

因此,作文时,可侧重写小人物如何通过努力奋斗,成就一道风景;或者略写伟大人物构筑的风景来映衬小人物也同样构筑亮丽的风景,这样写,才算最佳的立意。

如果不能把握其比喻义,行文中就会出现观点不明主题不清或跑题的错误;如果不能看懂其对比关系,就会在文章中只写伟大人物如何构筑亮丽的风景;或写“我既不是搏击长空的苍鹰,也不是掠过田野的雨燕”之类的与材料毫无瓜葛的文章。

写作这道材料兼半命题的作文,必须注意三点:一是要准确把握材料的比喻意义,这样才能保证立意正确;二是要填好横线上的短语,即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又能写出最有特色的短语;三是要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喻体到本体,由喻体入手,而着眼于“本体”行文。

【考场佳作一】自强不息的风景
福建福州闽清一中高三(2)班林美仙
轰轰烈烈地干出大事业的人固然值得称道,普普通通的自强不息的人同样也值得赞美,因为,他们的努力,照样也会构筑一道亮丽绚烂的风景。

“成功之路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乔治给了我答案。

乔治是一间酒吧里名不见经传的调酒师。

他的工作是把外贸商送来的酒倒进缸子里。

有一天,因为工作太疲惫了,他迷迷糊糊地把酒倒错了缸,致使两种名贵的酒混在一起。

当他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后很惧怕,酒保不知其中缘由,将混合过的酒给客人喝,客人很满意。

乔治从这个偶然当中悟出了必然。

此后他每天不断地探索各种酒混在一起的味道,不断用笔记录着探索品尝的结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不久后,在乔治的努力下“鸡尾酒”问世了。

酒中所分层的颜色又何尝不是自强不息的乔治构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呢?
“即使断了一根弦,其他三根也得继续演奏,这就是人生。

”单腿女王纳莉斯给了我答案。

一场车祸夺走了她的一只腿——她游泳的必要工具。

人们猜想着这个可怜女孩将从此要从泳坛离开了,但却不然,她是坚强的,她每天都坚持做复健运动。

安上假肢出院后,她依然坚持不懈地学游泳,蹬着一支脚有时用头撞墙以获得向前游的动力,她伤痕累累,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完美的身躯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一路游到了2015届高考模拟北京奥运会再游到了残奥会。

“即使只有一条腿,我也能游得很远。

”谁能说那用力蹬脚反向游离溅起的水花不是纳莉斯自强不息构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呢?
“阳光,我们只要有阳光就行了。

”李光耀给了我答案。

新加坡实在算是一个小国,旅游业也相当的不发达。

据悉,有人指出“埃及有著名的金字塔,中国有著名的长城……而我们新加坡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年四季照耀在我们头顶上的阳光。

”李光耀硬是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来种植花草,在很短的时间内努力奋斗让新加坡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

之前在新加坡被赶出马来西亚国时,也是李光耀带领着新加坡不断努力探索奋斗,不断创造新加坡的价值,方才打造了新加坡光明的未来。

目前,新加坡的人均
GDP高值已超过日本。

一年四季常照的阳光又何尝不是新加坡人自强不息构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呢?
苍鹰博击长空是风景,雨燕掠过田野也是风景,青松屹立山巅是风景,小草装点大地也是风景,而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平凡人也同样能够构筑一道亮丽的风景!
【点评】本文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中间部分三个层次,各用一句人物说的话来领起各层次的内容,论据典型,论证严谨,分
析说理言简意赅,很好地阐述了“普普通通的自强不息的人同样也值得赞美,照样也会构筑一道亮丽绚烂的风景”的观点。

【考场佳作二】努力点缀人生的风景
福建福州闽清一中高三(1)班黄勐
山峦,岩壁
凭倚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嶙峋的峭崖迸发的魂,萌发的种,纵然日日风吹雨打也要在山巅屹立出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为了那份坚忍的努力。

东坡先生曾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凭依着这份坚忍,更是坚定着这份坚忍的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道风景,不是么?
国运将危,拜上帝教的邪教头子正在天京城内肆意放纵时,屡败屡战的湘军却击碎了这个穷秀才的浅薄。

曾国藩,由一个读书千变不成诵的愣青到运筹帏幄,在大厦之将倾时扶起一片天的统帅,从屡战屡败到兵破天京,其间他又付出了多少心血,男儿流血不流泪,他的苦,也只得这份努力,这份坚忍死死支撑。

一步又一步,将自己的一生化为一道历史的风景,彰显了由努力坚忍构铸的救世之臣的风采。

曾国藩,一代名臣,他用自己的努力点缀了人生亮丽的风景;其实,平凡的人,也可以用自己的努力铸就人生亮丽的风景。

胡雪岩,清末最具有传奇的红顶商人,更富甲一方。

可是,在他的辉煌背后,又藏了多少辛勤与努力。

他本不过是江南一个当铺小厮,没有钱没有势,更没有什么叱咤风云的乱世野心,他有的,只是一颗追求进取的心,他为此付出的无尽汗水,每一滴,都是他的心血,而正是这点点心血汇成了他庞大的胡氏南业帝国。

身起小人,注定平庸,真的么?这,是个必然的否定,胡雪岩便是以他的努力将自己的一生化作了漫漫海里了一道风景!
何止名臣曾国藩的努力成就了人生的风景,一介布衣胡雪岩的努力也同样打造了人生的风景!
甘地的努力,促成了印度的和平;候赛因博特的努力,成就了牙买加的美誉;邓小平的努力,造就了巨龙的复苏;洪战辉的努力,感动了全体中国人!亲爱的朋友,只要你努力奋斗,勇敢拼搏,你的人生就会拥有一道风景,而你,也一定能够打造人生的辉煌!
山峦,岩壁
凭倚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嶙峋的峭崖迸发的魂,萌发的种,纵然日日风吹雨打也要在山巅屹立出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为了那份坚忍的努力。

努力吧,只要你不放弃追求,你就有机会成就一道属于你的风景!
【点评】本文采用映衬的方法来组织文章,用一代名臣曾国藩努力奋斗构筑亮丽的风景来映衬一介布衣胡雪岩努力奋斗也同样构筑亮丽的风景来阐释全文的中心,很好地扣紧了材料的内容,中心突出,论据典型,阐述深刻。

【考场佳作三】令人瞩目的风景
福建福州闽清一中高三(1)班陈圣
有一种努力叫奋斗不息,能给人无形的爆发力;有一种拼搏叫战斗不止,能带来希望的光芒;有一种意志叫永不放弃,总是散发着坚韧的光辉……它们有着共同的“姓氏”——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一句至理名言:“不放弃!决不放弃!永不放弃!”
在战火纷飞的二战,古稀之年的丘吉尔领导英国军民抗战法西斯。

他在一所大学的演讲中,以“不放弃!永不放弃!”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他的一生也是贯彻这一口号,他创造了二战奇迹,也创造了全世界的奇迹。

永不放弃的精神,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成就了丘吉尔的辉煌,构成了一道奋斗不息战斗不止永不放弃令人瞩目的风景。

海明威有句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在蓝天碧海上,一艘渔船,一个年迈的渔夫,右手拉着一根拖着巨大马林重的杆,左手持刀,不断攻击周围的鲨鱼。

马林鱼早已尸身不全,血水流遍数里海域,鲨鱼不断吞噬马林鱼,老渔夫虽然力渐不从心,但在大海上在三天两夜的时间里孤独地却一刻不停的与鲨鱼搏斗,毫不畏惧,顽强地拼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便是海明威笔下的“硬汉老人”,他以残弱之躯独力保卫战利品,他虽然失败了,却没有放弃,没被打倒。

他塑起了无数人心中的硬汉形象,一道奋斗不息战斗不止永不放弃令人瞩目的风景。

记得“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有一个人曾这样说过“贫穷不是让人同情的理由,只有自强不息才是最好的出路”!
他就是洪战辉。

他家境贫困,父母精神失常,在他幼小的时候,就要扛起一个家,他不仅要读书,还要照顾妹妹和父母,他几次都因穷困而辍学,但却怀抱着对知识的追求和生命的热忱而不断拼搏,自强不息,终于带着妹妹,踏进了大学之门。

洪战辉的人生总是有太多的绊脚石阻碍他的前进,但最终却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的人生之路也许会更加曲折,但他感动了中国,洪战辉凭借着自强不息铸就了一道奋斗不息战斗不止永不放弃令人瞩目的风景。

一个新的时代,总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让人敬仰,让人瞩目,因为它奋斗不息战斗不止永不放弃的精神就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在人们的心中铸就了一道永不磨灭的风景。

【点评】本文开头运用排比打造亮点的同时,用名句自然地领起各部分的内容,并通过中外典型事例来阐述“奋斗不息战斗不止永不放弃令人瞩目的风景”这一中心,很好地彰显了丰富的知识和驾驭素材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