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血液病的早期症状 北京国康医院冀兆魁讲述“早发现、早治疗”

合集下载

冀兆魁专家讲解早期慢性白血病的症状

冀兆魁专家讲解早期慢性白血病的症状

北京三院血液科
很多人听闻自己患了白血病都是胆战心惊,觉得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一样,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慌张,白血病只要通过积极地科学的治疗时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的。

白血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这样对于治疗是非常有利的。

1、慢性白血病的早期表现会出现贫血症状,患者会有
头晕头昏,疲乏无力,心慌喘息等不适。

2、早期慢性白血病还会出现一些浅血液腺的肿大,这
种发病的位置通常出现在颌下位置,腋下位置的血液腺肿大,部分患者会有脾脏的轻度或中度肿大。

3、同时早期慢性白血病还会出现疲乏,体力下降,甚
至日渐消瘦、低热,贫血或出血表现。

4、早起慢性白血病症状不是太典型但一般出现的都是
倦怠乏力、逐渐出现头晕,甚至出现心悸气短,消瘦,低热。

慢性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也可表现为盗汗,皮肤紫癜,皮肤瘙痒,骨骼痛,常易感染等,而且还会有淋巴结肿大的表现。

北京国康血液科专家提醒:有这些症状时应做个血常规检查

北京国康血液科专家提醒:有这些症状时应做个血常规检查

北京国康血液科专家提醒:有这些症状时应做个血常规检查
冀兆魁强调:血液病和其他疾病一样,也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对肿瘤来说,早期明确分型诊断特别重要,类似因腹疼、头疼等非特异性症状迟迟未能得到明确诊断的血液病患者有很多,患者往往反复就诊多家医院才能得到诊断和治疗,很多患者因此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北京国康医院血液科归纳了血液病的几个早期症状。

贫血:常见面色、皮肤黏膜苍白,软弱无力,食欲低下;
发热:由于正常白细胞尤其是成熟的粒细胞缺乏,机体的正常防御机能出现障碍,所以引起感染可致发热。

出血:主要表现为鼻黏膜、口腔、齿龈及皮肤出血,月经增多,严重者内脏、颅内出血,这往往可造成死亡。

骨头关节疼痛及骨骼病变:常见于小儿急性白血病,可为首发症状。

白血病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脑膜白血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惊厥、昏迷。

肝、脾、淋巴结肿大、牙龈肿痛: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肝、脾、淋巴结肿大较为显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则脾肿大更为明显,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容易因浸润出现牙龈肿痛。

当身体出现这些症状,要提高警惕了。

最简单的办法是做个血常规检查,如果有异常,医生会推荐做进一步相关检查。

发现异常后,可以做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出、凝血功能,骨髓形态,免疫分型,染
色体,融合基因,基因突变等检查,明确属于哪一类血液病。

孩子反复发热家长一定要重视以免白血病盯上你家孩子——冀兆魁

孩子反复发热家长一定要重视以免白血病盯上你家孩子——冀兆魁

孩子反复发热家长一定要重视以免白血病盯上你家孩子——冀兆魁据了解,目前儿童白血病群体已经占据了全部患者的大多数,随着儿童白血病的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此病的防范意识和相关了解却没有随之增加。

不少儿童在疾病早期出现症状时,家长没有重视,以致于在确诊时就已经发展成较为难治的急性白血病。

为了避免再出现延误诊治的情况,也为了使更多家长了解白血病,今天就由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冀兆魁主任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白血病儿童早期会出现的四大症状,多加防范。

一、反复发热:很多白血病儿童在确诊之前会出现反复发热的症状,但由于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家长误认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只给孩子采取物理降温或吃点退烧药,往往不会起到明显的效果。

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孩子反复高烧不是好现象,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诊治,以免误诊误治。

二、反复出血:小孩子活泼好动,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但如果孩子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淤青、瘀斑或出血,就要提高警惕。

血病的早期症状以出血为表现者近40%,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常见的包括流鼻血、牙龈出血等,而且出血后很难止住血,凝血功能差,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排查。

三、有贫血症状:由于白血病患者制造红血球的细胞减少,红血球缺乏,在走动或运动时,容易出现发生气喘和晕眩,孩子面色惨白,没精神,经常喊没力气,家长就要注意了,及时去医院检查。

四、不明原因喊关节痛:不少儿童白血病患者发病之前,都出现过腿疼、胸骨疼、关节疼痛的现象,但是有好多的家长把这种疼痛当作是生长痛或者以为孩子是缺钙,也就没有当作一回事。

实际上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侵犯骨髓,造成关节疼痛。

家长要是不及时带孩子去医治的话,随着病情加深,后期可能就会出现行动不便,无法正常行走了。

如今,儿童白血病事件层出不穷,并且发病年龄大多是在2-12岁之间,家长要时刻关注自家孩子的健康状态,定期去医院检查,多了解一些疾病的防范知识,是没有坏处的。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白血病患者和患者家属而言,白血病仍是医学上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但是这也并不等于得了白血病就被宣判了死刑,临床上亦有不少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

血液病的前期征兆有哪些?

血液病的前期征兆有哪些?

血液病的前期征兆有哪些?血液疾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或者其他因素累及造血系统而引起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

说到血液疾病,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贫血”上,但其实血液遍流全身,因此,血液疾病不仅涉及血液,骨髓,好包括脾脏,淋巴结,甚至是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都可能出现异常。

血液病最明显的改变,常常是外周血各项血细胞数值和质量的异常变化,进而机体各部位逐渐出现相关症状表现,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

因此,尽早识别血液病的早期征兆,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减少血液病造成的危害!1.贫血贫血既是一种疾病,也是一种症状表现。

患者常表现为体力下降、疲倦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头昏、耳鸣、失眠多梦,虚弱,出汗,脱发等。

重者可有低热、食欲减退、恶心、腹胀、便秘、腹泻等。

导致贫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常见的缺铁性贫血,也包括造血功能异常导致的再障,白血病,骨髓瘤,还包括溶血性贫血,以及各种失血性贫血的现象。

2.出血倾向出血也是血液病患者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一是由于血小板数值或质量的异常,二是凝血功能异常所致。

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黑便、血尿、血便、月经过多、皮肤瘀点、紫癜和瘀斑,以及眼、鼻、口腔黏膜出血,轻微刺伤或划伤后出血不止,关节反复肿痛等。

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再障、某些易出血的白血病类型以及血友病等等。

3.发热和感染不少血液病患者都是发热感染的情况下就诊,进而确诊血液疾病的。

白细胞减少或质量异常,可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易于合并感染,感染发生时往往发热。

发热感染主要是一些恶性血液病,比如各类型白血病、再障、恶性淋巴瘤等等。

反复高烧不退,感染加重,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异常,可考虑进一步骨髓穿刺检查排查血液疾病。

4.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黄或酱油色、葡萄酒色尿等。

这些症状在溶血性贫血中多见。

急性溶血时,红细胞大量破坏出现重度溶血反应,表现为寒战、高热、肌肉酸痛、头痛、呕吐等,常有酱油色尿,严重病例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冀兆魁讲述诱发因素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冀兆魁讲述诱发因素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冀兆魁讲述诱发因素白血病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一种恶性的血液疾病,他的发生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很大困扰。

一、早期的白血病临床表现1、原因不明的无痛肿大,大部分白血病患者有浅表淋巴结的肿大,以颌下、颈部、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处多见,往往没有明显疼痛,体检可发现肝脾肿大,胸骨下有明显的压痛,这是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的表现。

2、出血,白血病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将近40%。

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常见于皮肤不明原因的瘀斑、口腔、鼻腔、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

视网膜模糊往往提示患者有眼底出血;剧烈的头痛拌恶心、呕吐往往提示患者有颅内出血。

3、贫血,它常常是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自觉虚弱乏力、多汗,不论在活动或是在休息时,都觉得气促、心跳加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

贫血越重往往提示白血病越严重,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如痔疮、消化道出血、月经过量等失血所引起的贫血,偏食等原因也会引起营养缺乏性贫血。

4、发热,半数以上的白血病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为38度以下的低热或39度甚至40度以上的高热。

多数为反复不规则的发热,发热时往往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尿频、尿急等泌尿感染症状,常造成误诊。

此时最好不要随意使用退热药,掩盖了原来的病情。

可以查一下患者的外周血,是否可见大量的异常细胞。

二、诱发白血病的原因1.病毒因素 RNA肿瘤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

2.化学因素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

3.放射因素有确实证据可以肯定各种电离辐射条件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

4.遗传因素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血液病专家冀兆魁讲述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血液病专家冀兆魁讲述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白血病的症状,主要跟骨髓内造血功能的破坏有关。

由于白血球有穿渗进入组织的作用,部分症状也跟此种特性有关:
1、骨髓造血功能破坏引起的症状
(1)容易发生青肿,点状出血:导因于制造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以致血小板缺乏;
(2)贫血:制造红血球的母细胞减少,导致红血球的缺乏。

容易在走动,或运动时发生气喘和晕眩;
(3)持续发烧,感染经久不愈:大部分的白血球都是血癌细胞,无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感染。

2、血癌细胞穿渗组织引起的症状
(1)淋巴结肿大;
(2)骨痛或关节痛:血癌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生造成。

轻敲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胸骨,常会引起剧烈疼痛;
(3)牙龈肿胀;
(4)肝脾肿大;
(5)头痛和呕吐:血癌细胞穿渗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
(6)皮肤出现硬块:因为为看起来呈微绿色,又称绿色瘤;
(7)心包膜或是肋膜腔积水。

3、各类白血病的特殊表现
(1)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弥漫性出血。

(2)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大部分病人血小板数目上升,脾脏肿大。

(3)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若是导致胸中膈淋巴腺肿大,往往压迫气管,导致呼吸急促、咳嗽。

(4)成人T细胞淋巴性白血病:因为血中钙离子过高,导致脱水,意识不清,昏迷。

专家冀兆魁介绍急性白血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专家冀兆魁介绍急性白血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1、贫血:常见面色苍白,疲乏,困倦和软弱无力,呈进行性发展,与贫血严重程度相关,都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2、出血:半数以上患者有出血,程度轻重不一,部位可遍及全身,表现为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月经过多,眼底出血等,出血主要是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细菌毒素等均可损伤血管而引起出血。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出现全身广泛出血。

3、发热:多数患者诊断时有程度不同的发热。

白血病本身可以低热,盗汗,化疗后体温恢复,较高发热常提示继发感染,主要与成熟粒细胞明显减少相关。

常见的感染是牙龈炎,口腔炎,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肛周炎等,严重感染有败血症等。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肠球菌属,肠杆菌属等细菌感染,以及真菌,病毒,原虫等感染。

冀兆魁医生介绍急性白血病

冀兆魁医生介绍急性白血病

冀兆魁医生介绍急性白血病冀兆魁医生认为急性白血病。

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生活。

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逐渐走上了新的台阶,很多人也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但是生活中避免不了的也会发生疾病的情况。

白血病就是其中的一例。

当发生白血病的时候经常就会让很多的患者苦恼,到底是怎样的原因导致自己发生这样的疾病呢?出现疾病的症状会有什么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白血病的发生,往往就会造成很多的症状,也是疾病重要的表现之一。

其中经常就会发生出血。

出血可出现在在全身各个部位,经常会看见于皮肤不知道什么原因的瘀斑,口腔、鼻腔、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

视物模糊往往提示患者有眼底出血,剧烈的头痛伴恶心、呕吐往往提示患者有颅内出血是白血病早期症状。

白血病的发生是很严重的,经常就会导致患者的死亡,让很多朋友忍受着死亡的恐惧。

这类疾病的早期症状:发生脸色苍白,自觉虚弱乏力、以及多汗。

不管是在在活动以及休息时,都觉得气促、心跳加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适逐新加重。

贫血越重往往提示白血病起严重。

但需排除因其他原因如痔疮、消化道出血、月经量过多等失血所引起的贫血,偏食等原因也会引起营养缺乏性贫血是白血病早期症状。

除了以上的疾病症状之外,经常也会出现发热的情况,但是很多的朋友也会不以为然。

很多的患者就会是发热作为早期表现:有时候是38度以下的低热有时候就是39度甚至40度以上的高热。

多数为反复不规则的发热。

发热时往往有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尿频、尿急等泌尿道感染症状.常造成误诊。

此时如查一下患者的外周血,可见大量的异常细胞也是血病的初期症状。

要注意,最好不要随意用退热苭,如安乃近、百服咛等,头痛、偏瘫等头痛、恶心、呕吐、偏瘫、意识丧失等神经系统症状是白血病对脑细胞和脑膜浸润的缘故都是白血病早期症状。

贫血早期即可出现,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先出现难治性贫血,以后在发展成白血病。

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血液病的早期症状北京国康医院冀兆魁讲述“早发现、早治疗”
血液病的高死亡率,让人们有着“不治之症”的恐惧。

任何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熟悉血液病的早期症状,患者在第一时间发现疾病,得到最佳治疗时间。

那么血液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呢?
1.贫血
贫血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常见的原因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丢失过多如女性月经过多、消化道慢性失血或外伤大出血等。

贫血的主要表现有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和头晕耳鸣等。

有些患者常因心悸而误认为是患了心脏病,有的因为耳鸣而去五官科就诊,有的因为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就将其当作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这时如果做血常规检查就会发现是贫血。

2.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增多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增多,正常值为(3.5-5.5)x1012/L,红细胞增多时可达(6-10)x1012/L,血红蛋白高达170-240g/L。

常见原因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高原居住、肺部疾病、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肾病变、各种肿瘤等)、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如严重脱水、烧伤、等)。

红细胞增多的主要表现有:皮肤、粘膜显著红紫,尤以面颊、唇、
舌、耳、鼻尖和四肢末断为甚,眼结膜充血。

这时如果做血常规检查就会发现红细胞增多。

3.出血
血液病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血浆中凝血因子不足,血管受到破损时,很容易出血。

轻者早期有鼻腔或齿龈出血,重者会有皮肤大片青紫色的淤斑、吐血或便血,其至因脑出血而死亡。

血常规检查可见血小板数量减少。

4.黄疸
血液里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红细胞易被破坏,寿命缩短,这样就会出现溶血性贫血,表现为黄疸。

这是因为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血红蛋白,经过分解代谢产生胆红素过多,病人血液里胆红素含量增高,致使皮肤与巩膜发黄。

因此,当有人出现黄疸时,不要只想到是患了肝病,也要考虑是否患了血液病。

溶血性贫血的病人还会伴有腰痛、尿色加深呈酱色或葡萄酒色等症状。

通过血液检查可及时确诊,预后良好。

5.发热与感染
白细胞减少或质量异常,可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易于合并感染,感染发生时往往发热。

血液病患者,特别是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患者,发热是较常见的症状。

如果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减少,须进一步做骨髓像检查,明确诊断。

6.白细胞数增多
白细胞数增多常为继发性,主要是指中性粒细胞增多。

是指年龄
大于1个月的儿童和各年龄组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大于7.5x109/L和小于1个月的婴儿大于26x109/L。

血液病中,骨髓增殖性疾病、急、慢性白血病等都可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许多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

而且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癌症患者死亡率高。

7.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很多血液病可以引起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淋巴结肿大早期在双侧颈部最为明显,也易于发现,但常被误诊为淋巴结核或炎症。

肝、脾肿大且在上腹部肋下角触及肿块,易被误诊为是肿瘤或肋骨。

例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早期表现是脾肿大,常在偶然体检时才被医生发现,有的已经延误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特别提醒:当发生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不要病急乱投医,以免耽误病情,为自己和家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