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染色体畸变及疾病
人类染色体

染色质
类别分析
临床应用
与性别有关的染色质即为性染色质(sex chromatin),它来源于性染色体。包括X色质和Y染色质。
智力发育不全是21三体综合征最突出、最严重的表现。智商通常在25~50之间。
18三体综合征又名Edward综合征(Edward'syndrome)。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3500~1/8000。首先由 Edward(1960年)及Patau等(1961年)描述。当时仅指出本病患者具有一条额外的E组染色体。Yunis等(1964 年)证明为18号染色体三体性。根据统计资料分析,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4,可能女性易存活。发病率与母亲年 龄增高有关。患儿平均寿命只有70天,仅有少数患儿可活至数年。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生长发育障碍,肌张力 亢进,呈特殊的握拳式。骨关节外展受限,手指尺向弯曲,胸骨短,先天性心脏病(多为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 末闭)。短而弯曲的大趾,摇椅底样足底。隐睾,枕骨突出,耳廓崎形,低位耳,颌小等。核型分析表明:80% 患者的核型为47,XX(XY),+18;20%患者为嵌合型,核型为46,XX(XY)/47,XX(XY),+18,症状较轻。
常见8三体
0 3
13三体
0
0
4
6
5p-
两性畸形
0 5
性染色体
(Down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在我国常称为先天愚型,是最早报道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畸变综合征。1866年英国医生 Langdon Down首次对此病例作了临床描述;1959年,法国细胞遗传学家Lejeune等证实此病的病因是多了一条G 组染色体,以后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患者多的是第21号染色体。1965年Yunis等用放射自显影方法证明了该病患者 实际上多的是第22号染色体。1971年巴黎会议为了照顾过去先天愚型为21三体性的记载,特将21号和22号染色体 的编号加以调换。
人教版教学素材人类遗传疾病 难点共享 1

人类遗传疾病难点共享 1染色体畸变和人类遗传疾病人类虽然不存在单倍体或多倍体,但却发现有非整倍体的人存在。
非整倍体的产生是由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而发生染色体畸变造成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一对染色体的两个成员不分离,双双进入到一个配子中,这个配子中就多了一条染色体,同时另一个配子中则少了一条染色体。
如果这条染色体是常染色体,两个异常的配子和两个正常的配子结合,就形成一个三体合子和一个单体合子。
如果不分离的染色体是XX 染色体,那么三体合子可能是XXX或XXY,单体合子可能是XO或YO;如果不分离的是XY染色体,那么三体合子为XXY,单体合子为XO。
性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对生存的影响不是很大,可以存活,但是性发育异常,有的智力有缺陷。
现在已经发现四种遗传疾病是由于性染色体数目改变造成的:(1)22对常染色体,2条X和1条Y,XXY型。
此种人因为具有Y染色体,所以外貌看起来是男性,但是由于多余1条X染色体,所以尿液中促性腺激素的排泄量上升,常常出现女性的乳房等女性特征,睾丸很小,发育不全,不能形成精子。
这种人智能一般较差。
(2)22对常染色体,3条X,XXX型。
由于全是X染色体,所以此种人外貌、发育状况都是女人,但智力有缺陷,往往不能生育。
(3)22对常染色体,1条X,无Y,XO型。
这种病为透纳氏(Turner)综合症,外貌为女性,但第二性征发育不良。
因为只具有1条X染色体,而男女都是具有X染色体的,所以这种人在某些方面又表现出男性特征。
体内有睾丸,但睾丸不生精子,无月经,不能生育。
这种人智力一般正常。
(4)22对常染色体,1条X,2条Y,XYY型。
这种类型的人被称为“超男性”人,往往比普通人身材高大,性情比正常男子暴烈。
他们的智力一般正常,但生殖器发育不良,睾丸不下降,尿道下裂,生育力减弱。
有调查显示,这种人因脾气暴烈和犯罪行为而被投入监狱的比例比正常人要高得多。
除了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外,常染色体数目异常也往往导致遗传疾病。
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

染色体病是染色体遗传病的简称。
主要是因细胞中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数目或形态、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通常分为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两大类。
常染色体病由常染色体异常引起,临床表现先天性智力低下、发育滞后及多发畸形。
性染色体病由性染色体异常引起,临床表现性发育不全、智力低下、多发畸形等。
在自然流产胎儿中有20~50%是由染色体异常所致;在新生活婴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是0.5~1%。
染色体病患者通常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患者在幼年即夭折,所以,染色体病已成为临床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染色体病的确诊一般是靠染色体组型的检查,收集受检查的白细胞,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均处于中期阶段,染色制片,检查染色体有无畸变,数目如何。
发现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通过产前诊断、遗传咨询等预防措施,来指导控制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
凡高龄孕妇、有反复自然流产史或有过畸形儿的孕妇均应进行产前诊断,发现胎儿有染色体异常时应终止妊娠。
对有染色体病家族史者,也应进行染色体检查,以便指导婚配和生育。
第一节染色体畸变人类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受到环境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引起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
染色体的畸变将程度不同地引起个体性状的改变,甚至导致个体的死亡,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向后代传递。
了解染色体畸变的类型,有助于我们认识染色体病,尽早诊断染色体畸变,以预防染色体病患者的出生。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数目和结构的相对恒定是保证个体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基础。
某些物理、化学等因素可使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发生改变,称为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包括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两大类,其发生可以在受精以前,也可以在受精之后;可以发生于常染色体,也可以发生于性染色体。
指染色体数目的增减或结构的改变。
因此,染色体畸变可分为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两大类。
一、染色体数目畸变以二倍体为标准,如果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超出或少于2n=46,称为染色体数目畸变。
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_培训

1
新的发现
科学家们不断发现新的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
2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为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3
精准医学
个体化的基因治疗正在不断发展,有望为染色体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的临床表现
1 先天缺陷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常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异常。
2 生理功能异常
染色体缺失
染色体失去一部分基因序列。
染色体倒位
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序列发生翻转。
染色体病的定义和分类
单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结构异常
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疾病, 如囊性纤维化。
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发生缺失、 重排或倒位等结构变化。
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如唐氏 综合征。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的研究进展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或基因传递载 体来修复或替换异常基因。
产前筛查
通过孕妇血液或B超检查来评估 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畸变。
遗传咨询
提供信息和支持,帮助家庭做出 合适的决策。
结论和未来展望
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病是遗传学重要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将集中在早期诊 断、个体化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上。
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_ 培训
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异常引起的遗传病。本次 培训将涵盖染 现、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染色体畸变的原因和类型
非整倍体
染色体数目不是完整的倍数,如三体、四体。
染色体重排
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改变位置,但没有丢失或 增加。
染色体病可能导致器官功能异常,如心脏病、免疫系统缺陷等。
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

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
染色体畸变是指基因组中染色体某些部分的变异,引起基因型的变化。不平 衡畸变是指染色体材料的 丢失或增加所导致的变异。平衡畸变是指染色体材 料没有减少或增加,而是将不同的段重新排列。
染色体畸变的原因和分类
1
环境因素
如放射线、化学污染物等会导致染色体畸变。
2
妊娠高龄
孕妇年龄过大,胎儿的染色体发生畸变的风险更高。
基因,治疗染色体病。
3
新生儿综合治疗
针对染色体异常的新生儿,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
体细胞核移植
将病人体细胞核移植到无性别细胞质上, 然后转移回患者体内,以治疗某些染色体 疾病。
遗传咨询与治疗的重要性
1 遗传咨询
帮助家庭了解孕妇
3
常见类型
染色体畸变包括易位、倒位、缺失、重复等类型。
染色体病的常见类型
唐氏综合征
由三个21号染色体而非两个引起 的疾病。患者表现为智力发展迟 缓、面部及身材特征畸形等。
爱德华综合征
由三个18号染色体而非两个引起 的异常,患者预后极差,早期死 亡率高。
劳甘斯综合征
只有一个性染色体X,无第二性 染色体或Y染色体。患者表现为 生殖器异常、身高矮小等症状。
2 治疗措施
根据不同种类和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
生殖医学与辅助生殖
包括:体外受精、卵子浸润法、 人类胚胎移植等多个方向。
新技术与新药物的研 究
开发染色体病治疗的具有针对 性的药物或疗法,并进行相关 的临床试验。
染色体畸变的基础研 究
对染色体畸变形成的机制进行 深入研究和探索,并逐步揭示 染色体和遗传疾病等之间的关 联性和相互作用。
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

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
两条染色体同时发生一次断裂后,两个具 有着丝粒的片段的断端相连接,形成了一条双 着丝粒染色体。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双着丝粒染色体
11p15
6q22
45, XX(XY), dic(6;11)(q22;p15) 45, XX(XY), dic(6;11)(6pter6q22::11p1511qter)
核型和遗传学
约55%病例为45,X,其次为各种 嵌合型和结构异常的核型
点击播放视频
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染色体异常携带者是指
带有染色体结构异常,但染色体物质的总量基 本上仍为二倍体的表型正常个体,也即表型正 常的平衡的染色体结构重排者。
主要包括:易位、倒位两类
一、易位携带者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相互易位
2q21
5q31
46, XX(XY), t(2;5)(q21q31)
46, XX(XY), t(2;5)(2pter2q21::5q315qter;5pter5q31::2q212qter)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罗伯逊易位
45, XX(XY), t(14;21)(p11q11) 45, XX(XY), t(14;21)(14pter14p11::21q1121qter)
常染色体病
常染色体病(autosomal disease)是指由常染色体的
数目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常染色体病有着共同的临床表现,如智力低下,
生长发育迟缓,先天性多发畸形及皮纹等方面的异常。
性染色体病
性染色体病又称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是指由 性染色体(X或Y)的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而 引起的疾病。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疾病1

Cytogenetics
一、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1、人类外周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采血→接种→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收集细 胞→低渗→固定→制片→染色→观察
2、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 抽羊水最佳时间妊娠16—20周
Cytogenetics
3、其他胎儿染色体检查技术 9脐带脐血管穿刺取脐血染色体检查: 在超声波指导下进行脐静脉穿刺 9绒毛膜取样染色体检查: 可比羊膜腔穿刺检查早4~6周进行 通过阴道、子宫颈插入细导管,或通过腹部插 入细针到胎盘取样
简式:46,XX,del (1)(q21)
染色体 性染色 畸变 总数 体组成 符号
畸变染 色体号
断裂点
详式:46,XX,del(1)(pter→q21:)
染色体 性染色 畸变 畸变 总数 体组成 符号 染色体号 重排染色体带的组成
Cytogenetics
简式: 46,XY,t(2;5)(q21;q31) 详式: 46,XY,t(2;5)(2pter 2q21::5q31 5qter;5pter 5q31::2q21 2qter)
次缢痕
异染色质区
Cytogenetics
染色体的四种类型
亚
近
中
中
端
端
部
部
部
部
1/2~5/8
5/8~7/8
7/8~近末端处
中央着丝粒 亚中着丝粒
染色体
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 染色体
人类
Cytogenetics
三、人类正常核型
(一)核型:一个体细胞(somatic cell)中的全部 染色体称为核型(karyotype) 。确切的说核型是指 是一个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和形态特征排 列所构成的图像。对这种图像进行分析称为核型分析。
遗传学染色体病

罗伯逊易位是较常见的染色体畸变,在活 婴中的发生率为1/1100,主要发生D组的 染色体特别是13和14号之间。
易位(translocation,t)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易位(translocation,t)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染色体数目畸变
(一)、整倍性(euploid)改变
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或减少,导致多倍体或单倍体。
三倍体(triploid):3n=69
三倍体(triploid): 全身性的三倍体是致死
性的,很难活到出生。出生后能够存活者
一般是二倍体和三倍体的嵌合体(3n/2n)
,其主要症状为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并有
染色体结构畸变核型的描述
.详 式: 对染色体的结构改变用重排染色体区带的组成来 表示。 ①、②、③、④项内容仍然适用,第⑤项内容增 加描述畸变染色体带的组成。 46,XX,del (1) (pter→ q21:)
46,XY,inv(1) (pter→ p22 :: p34 → p22 :: p34 →qter)
第八章
染色体病
Chromosome disease
染色体病:由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
疾病。 人类的单倍体染色体组上由2.5-3.0 万个结构基因,平均计算,每条染 色体上有上千个基因。 各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严格的排列顺 序,各基因间的比邻关系也较恒定 。 人类的24号染色体形成24个基因连 锁群。
倒位(inversion,inv)
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 (4) (p14q21) 详式 46,XY,inv(4) (pter→ p14 :: q21 → p14 :: q21 →q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