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括(伤寒、金匮)
方歌括(伤寒、金匮)

长沙方歌括1.桂枝汤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2.枝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3.桂枝加附子汤汗因过发漏浸浸,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4.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俱。
5.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6.桂枝二麻黄一汤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7.白虎加人参汤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热成。
8.桂枝二越婢一汤桂芍麻甘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9.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术芍苓姜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炙甘二两中输化,水利邪除立法新。
10.甘草干姜汤心烦脚急理须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姜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11.芍药甘草汤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灼,苦甘相济即时伸。
12.调胃承气汤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13.四逆汤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加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14.葛根汤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15.葛根加半夏汤二阳下利葛根夸,下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
16.葛根黄芩黄连汤二两连芩二两甘,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17.麻黄汤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服休叫粥到牙。
18.大青龙汤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19.小青龙汤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若渴去夏取萎根,三两来加功亦壮;微利去麻加荛花,熬赤取如鸡子样;若噎去麻炮附加,只用一枚功莫上;麻去再加四两苓,能除尿短小腹胀;若喘除麻加杏仁,须去皮尖半升量。
陈修园金匮方歌括

陈修园金匮方歌括时间:2017-05-27 栏目:辣妈栝蒌桂枝汤太阳证备脉沉迟,身体几几欲痉时,三两蒌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枚宜。
葛根汤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栝蒌桂枝汤太阳证备脉沉迟,身体几几欲痉时,三两蒌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枚宜。
葛根汤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大承气汤大黄四两朴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枳朴先熬黄后入,去滓硝入火微熏。
麻黄加术汤烦疼湿气裏寒中,发汗为宜忌火攻,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两里相融。
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风湿身疼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薏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中一两宜。
防己黄芪汤身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术五甘通,己芪一两磨分服,四片生姜一枣充。
喘者再入五钱麻,胃不和兮芍药加,三分分字去声读,七钱五分今不差;寒取细辛气冲桂,俱照三分效可夸。
服后如虫行皮里,腰下如冰取被遮,遮绕腰温得微汗,伊歧密法阐长沙。
桂枝附子汤三姜二草附枚三,四桂同投是指南,大枣方中十二枚,痛难转侧此方探。
白术附子汤大便若硬小便通,脉涩虚浮湿胜风,即用前方去桂枝,术加四两有神功。
甘草附子汤术附甘兮二两平,桂枝四两亦须明,方中主药推甘草,风湿同驱要缓行。
白虎人参汤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一物瓜蒂汤暍病阴阳认要真,热疼身重得其因,暑为湿恋名阴暑,二十甜瓜蒂可珍。
百合病总歌百合病从百脉成,起居冒昧各难名,药投吐利如神附,头痛参观尿更明。
百合知母汤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葴,渍去沫涎七百合,别煎泉水是金针。
百合滑石代赭汤不应议下下之差,既下还当竭旧邪,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两效堪夸。
百合鸡子黄汤不应议吐吐伤中,必伏阴精上奉功,百合七枚洗去沫,鸡黄后入搅浑融。
百合地黄汤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百合洗方月周不解渴因成,邪热流连肺不清,百合一升水一斗,洗身食饼不和羹。
栝蒌牡蛎散洗而仍渴属浮阳,牡蛎蒌根并等量,研末饮调方寸匕,寒兼咸苦效逾常。
金匮方歌

心下如盘大又坚,邪之结散验其边,术宜二两枳枚七,苦泄专疗水饮愆。
茵陈蒿汤
二两大黄十四桅,茵陈六两早煎宜,身黄尿短腹微满,解自前阴法最奇。
硝石矾石散方
身黄额黑足如烘,腹胀便溏晡热丛,等分矾硝和麦汁,女劳痘病夺天工。
栀子大黄汤
酒疸懊憹郁热蒸,大黄二两豉一升,栀子十四枳枚五,上下分消要顺承。
猪膏发煎方
大乌头煎
沉紧而弦痛绕脐,自津厥逆冷凄凄,乌头五个煮舔蜜,顷刻颠危快挈提。
当归生姜羊肉汤
腹痛胁痛急不堪,羊斤姜五并归三,于今豆蔻香砂法,开笑依盲授指南。寒多增到—斤姜,痛呕宜加橘术商,术用一兮橘二两,杉痰止呕补中方。
乌头桂枝汤
腹痛身疼肢不仁,药攻刺灸治非真,桂枝汤照原方煮,蜜煮乌头合用神。
瓜蒂散
病在胸中气分乖,咽喉息碍痞难排,平行瓜蒂还调豉,寸脉微浮涌吐佳。
血痹如风体不仁,桂枝三两芍芪均,枣枚十二生姜六,须令阳同效自神。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男子失精女梦交,坎离救治在中爻,桂枝汤内加龙牡,三两相匀要细敲。
天雄散
阴精部固本之阳,龙骨天雄三两匡,六两桂枝八两术,酒调钱匕日三尝。
小建中汤
建中即是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饴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黄芪建中汤
小建汤加两半芪,诸虚里急治无遗,急当甘缓虚当补,愈信长沙百世师。气短胸满生姜好,三两相加六两讨;加逢腹满胀难消,加茯两半除去枣;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还需开窍早,三两半夏法宜加,蠲除痰饮为至宝。
百合地黄汤
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百合洗方
月周不解渴因成,邪热流连肺不清,百合一升水一斗,洗身食饼不和羹。
栝蒌牡蛎散
洗而仍渴属浮阳,牡蛎蒌根并等量,研末饮调方寸匕,寒兼咸苦效逾常。
【中医】名老中医伤寒论方歌括

【中医】名老中医伤寒论方歌括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伤寒论总共有方112方,提到方歌基本想到的是《长沙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是以韵文的方式总结整理的,而这篇文章的方歌是刘老按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抵挡汤类等类方形式总结的。
恰如标题所说,小编觉得这确实属于收藏下来背背背的类型啊~麻黄汤类方歌(八首)一、麻黄汤: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
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
不汗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
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
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
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
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特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
此方本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康乐。
八、麻黄升麻汤: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
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一、葛根汤: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
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二、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加夏病二阳,下利呕逆表邪强。
疏表解肌利肠胃,合病治法好思忖。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芩连加甘草,协热下利喘汗宝。
清热生津解表里,葛根用至八钱好。
抵当汤类方歌(三首)一、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硝黄草,桃仁桂枝五药讨。
太阳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成效好。
二、抵当汤:抵当汤顶事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
少腹硬满小方便,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
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
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一、栀子豉汤:栀子豉汤治虚烦,懊憹倒置不得眠。
呕吐少气加姜草,胸窒结痛药不添。
《背诵》金匮歌括

金匮要略方歌括--陈修园金匮要略方歌括1、栝蒌桂枝汤太阳证备脉沉迟,身体几几欲痉时,三两蒌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枚宜。
2、麻黄加术汤烦痛湿气里寒攻,发汗为宜忌火攻,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两里相融。
3、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风湿身痛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薏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中一两宜。
4、防己黄芪汤身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铢五甘通,己芪一两磨分服,四片生姜一枣充。
喘者再入五分麻,胃不和兮芍药加,三分分字去读,七钱五分今不差,寒取细辛气冲桂,俱照三分效可夸。
5、瓜蒂汤暍病阴阳认要真,热痛身重得其因,暑为湿恋名阴湿,二七甜瓜蒂可珍。
6、百合病总方歌百合病起百脉成,起居冒昧各难名,药投吐利如神附,头痛参观尿更明。
7、百合知母汤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箴,渍去涏沫七百合,别煎泉水是真鍼。
8、百合滑石代赭石汤不应议下下之差,既下还应竭旧邪,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两效可夸。
9、百合鸡子黄汤不应议吐吐伤中,必伏阴精上奉功,百合七枚洗去沫,鸡黄后入搅混融。
10、百合地黄汤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11、百合洗方月周不解渴因成,邪热留恋肺不清,百合一升水一斗,洗身食饼不和羹。
12、栝蒌牡蛎散洗而仍渴属浮阳,牡蛎蒌根并等量,研末饮调方寸匕,寒兼咸苦效愈常。
13、百合滑石散前此寒无热亦无,变成发热热堪虞,清疏滑石宜三两,百合烘筛一两需。
14、甘草泻心汤伤寒甘草泻心汤,却妙增参三两匡,彼治痞成下利甚,此医狐惑探源方。
15、苦参汤雄黄熏法苦参汤是洗前阴,下蚀咽干热更深,尚有雄黄熏法在,肛门虫蚀亦良箴。
16、赤小豆当归散眼眦赤黑亦多端,小豆生芽曝令干,豆取三分归一分,杵调浆水日三餐。
17、升麻鳖甲汤赤斑咽痛毒为阳,鳖甲周围一指量,半量雄黄升二两,椒归一两草同行。
18、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身痛咽痛面皮青,阴毒苛邪隶在经,即用前方如法服,椒黄务去特叮咛。
19、鳖甲煎丸鳖甲煎丸治虐母,十二鳖甲六柴胡,黄姜桂苇朴紫葳,夏胶芍甘ZHE虫五,葶参各一曲麦二,赤硝十二三芩妇,乌扇蜂窠各四分,六羌二桃效桴鼓。
《金匮要略》方剂歌诀

1、栝蒌xx太阳证备脉沉迟,身体几几欲痉时,三两蒌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枚宜。
2、xx加术xx烦痛湿气里寒攻,发汗为宜忌火攻,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两里相融。
3、xx杏仁薏仁甘草汤风湿身痛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薏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中一两宜。
4、防己黄芪汤身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铢五甘通,己芪一两磨分服,四片生姜一枣充。
喘者再入五分麻,胃不和兮芍药加,三分分字去读,七钱五分今不差,寒取细辛气冲桂,俱照三分效可夸。
5、瓜蒂汤暍病阴阳认要真,热痛身重得其因,暑为湿恋名阴湿,二七甜瓜蒂可珍。
6、百合病总方歌百合病起百脉成,起居冒昧各难名,药投吐利如神附,头痛参观尿更明。
7、百合知母汤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箴,渍去涏沫七百合,别煎泉水是真鍼。
8、百合xx代赭石汤不应议下下之差,既下还应竭旧邪,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两效可夸。
9、百合鸡子xx不应议吐吐伤中,必伏阴精上奉功,百合七枚洗去沫,鸡黄后入搅混融。
10、百合地xx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11、百合洗方月周不解渴因成,邪热留恋肺不清,百合一升水一斗,洗身食饼不和羹。
12、栝蒌牡蛎散洗而仍渴属浮阳,牡蛎蒌根并等量,研末饮调方寸匕,寒兼咸苦效愈常。
13、百合xx散前此寒无热亦无,变成发热热堪虞,清疏滑石宜三两,百合烘筛一两需。
14、甘草泻心汤伤寒甘草泻心汤,却妙增参三两匡,彼治痞成下利甚,此医狐惑探源方。
15、苦参汤雄黄熏法苦参汤是洗前阴,下蚀咽干热更深,尚有雄黄熏法在,肛门虫蚀亦良箴。
16、xx当归散眼眦赤黑亦多端,小豆生芽曝令干,豆取三分归一分,杵调浆水日三餐。
17、升麻鳖甲汤赤斑咽痛毒为阳,鳖甲周围一指量,半量雄黄升二两,椒归一两草同行。
18、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身痛咽痛面皮青,阴毒苛邪隶在经,即用前方如法服,椒黄务去特叮咛。
19、鳖甲煎丸鳖甲煎丸治虐母,十二鳖甲六柴胡,黄姜桂苇朴紫葳,夏胶芍甘ZHE虫五,葶参各一曲麦二,赤硝十二三芩妇,乌扇蜂窠各四分,六羌二桃效桴鼓。
金匮要略方歌

大黄蛰虫丸
干血致痨穷原委,暖中补虚大治旨,
螬蛭百个蛰半升,桃杏虻虫一升止,
一两干漆十地黄,更用大黄十分已,
三甘四芍二黄芩,五劳要证须用此,
此方世医勿惊疑,起死回生大可恃。
39、肘后獭肝散
獭肝变化少人知,一月能生一叶奇,
鬼注冷劳宜此物,传尸虫蛊是专司。
风湿身痛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
薏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中一两宜。
4、防己黄芪汤
身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铢五甘通,
己芪一两磨分服,四片生姜一枣充。
喘者再入五分麻,胃不和兮芍药加,
三分分字去读,七钱五分今不差,
寒取细辛气冲桂,俱照三分效可夸。
5、瓜蒂汤
暍病阴阳认要真,热痛身重得其因,
二分芪辛四分独,黄芩三分五麻攻。
二分黄加心热端,消除烦满枳实单,
虚而气逆宜参补,牡蛎潜阳悸可安,
增入蒌根能止渴,各加三分效堪观,
病前先有寒邪在,附子一枚仔细看。
33、近效术附汤
一剂分服五钱匕,五片生姜一枣饵,
枚半附子镇风虚,二术一草君须记。
34、黄芪五物汤
血痺如风体不仁,桂枝三两芍芪均,
膏枚二个如鸡子,辛苦寒温各适宜。
77、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四两苓加不用膏,芒硝三合展奇韬,
气行复聚知为实,以软磨坚自不劳。
78、泽泻汤
清阳之位阴邪乘,眩冒频频苦不胜,
泽五为君术二两,补脾制水有奇能。
79、厚朴大黄汤
胸为阳位似天空,支饮填胸满不通,
尺朴为君调气分,四枚枳实六黄攻。
57、茯苓甘草杏仁汤
痺而短气孰堪医,甘一茯三淡泻之,
伤寒论全方歌括

芍 药 甘草益 阴 良, 肢挛 急腹 痛尝 。 下
汗 出 , 疼浮 紧 喘堪保 。 周 9 大 青龙汤
1 栀 子 生 姜 豉 汤 7
栀 子生 姜豉 汤主 , 栀豉 汤证兼 呕 吐 。
1 栀 子甘 草豉汤 8
大青 龙 于麻 黄 内 , 加膏 姜枣烦 热退 。
栀子 甘草 豉汤 治 , 豉汤 证兼 少气 。 栀
中西 医结 合研 究 21 年 8 第 3卷第 4期 01 月
5 桂 枝去 芍药 汤
误下 阳虚 促胸 满 , 枝 去芍汤 可缓 。 桂
6 桂 枝 去 芍 加 附 子 汤
表郁 汗后 如疟 状 , 服桂 二麻 一汤 。 宜
1 桂 枝二 越婢 一汤 5
误 下 阳虚 寒 脉微 , 枝 去芍 附子 随 。 桂 7 桂 枝加 芍药 生姜人 参新 加汤
太 t 疟热 多 弱 , 二 越 一 汤 宜 酌 , 枝 汤 入 石 F 如 桂 桂
桂甘 龙牡 补 心 阳 , 潜镇 安 神止 躁强 。
2 桂 枝去 芍药 加蜀 漆牡 蛎 龙骨救 逆 汤 ( 7 即桂枝
救 逆汤 )
肺 痿甘 草 干 姜 汤 , 虚不 能 制 下 方 , 尿 尿 频 眩 上 遗
吐沫 , 躁烦 不渴 厥堪 当 。
3 芍 药 甘 草 汤 9
桂枝 救 逆治 惊 狂 , 芍加 龙 牡 漆 良。 ( 漆 : 山 去 蜀 常
Re ac fIt rt rdt alCH e n s r dc e 01Au ut o. . s r o ne ae Ta ioa J ns ad We enMe in 1 g s V 1 3No 4 e h g d i e t i 2
1 栀 子 厚 朴 汤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歌括1.桂枝汤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2.枝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3.桂枝加附子汤汗因过发漏浸浸,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4.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俱。
5.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6.桂枝二麻黄一汤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7.白虎加人参汤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热成。
8.桂枝二越婢一汤桂芍麻甘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9.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术芍苓姜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炙甘二两中输化,水利邪除立法新。
10.甘草干姜汤心烦脚急理须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姜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11.芍药甘草汤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灼,苦甘相济即时伸。
12.调胃承气汤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13.四逆汤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加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14.葛根汤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15.葛根加半夏汤二阳下利葛根夸,下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
16.葛根黄芩黄连汤二两连芩二两甘,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17.麻黄汤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服休叫粥到牙。
18.大青龙汤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19.小青龙汤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若渴去夏取萎根,三两来加功亦壮;微利去麻加荛花,熬赤取如鸡子样;若噎去麻炮附加,只用一枚功莫上;麻去再加四两苓,能除尿短小腹胀;若喘除麻加杏仁,须去皮尖半升量。
20.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下后喘生及喘家,桂枝汤外更须加,朴加二两五十杏,此法微茫未有涯。
21.干姜附子汤生附一枚一两姜,昼间烦躁夜安常,脉微无表身无热,幸藉残阳未尽亡。
22.桂枝新加汤汗后身痛脉反沉,新加方法轶医林,方中姜芍还增一,三两人参义蕴深。
2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须知禁桂为阳盛,略汗全凭热势操。
24.桂枝甘草汤桂枝炙草取甘温,四桂二甘药不烦,叉手冒心虚已极,汗多亡液究根源。
25.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八两茯苓四桂枝,炙甘四两悸堪治,枣推十五扶中土,煮取甘澜两度施。
26.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亦须分,半升夏最除虚满,汗后调和法出群。
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亦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
27.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病因吐下气冲胸,起则头眩身振从,茯四桂三术草二,温中降逆效从容。
28.芍药甘草附子汤一枚附子胜灵丹,甘芍平行三两看,汗后恶寒虚故也,经方秘旨孰能攒。
29.茯苓四逆汤生附一枚两半姜,二甘六茯一参当,汗伤心液下伤肾,肾躁心烦得媾昌。
30.五苓散猪术茯苓十八铢,泽宜一两六铢符,桂枝半两磨调服,暖水频吞汗出苏。
31.茯苓甘草汤汗多不渴此方求,久治伤寒厥悸优,二桂一甘三姜获,须知水汗共源流。
32.栀子豉汤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十四枚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
33.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汤栀豉原方效可夸,气羸二两炙甘加,若加五两生姜入,专取生姜治呕家。
34.栀子厚朴汤朴须四两枳四枚,十四山栀亦妙哉,下后心烦还腹满,止烦泄满效兼该。
35.栀子干姜汤十四山栀二两姜,以丸误下救偏方,微烦身热君须记,辛苦相需尽所长。
36.真武汤生姜芍茯数皆三,二两白术一附探,便短咳频兼腹痛,驱寒镇水与君谈。
咳加五味要半升,干姜细辛一两具;小便若利恐耗津.须去茯苓肾始固;下利去芍加干姜,二两温中能守住;若呕去附加生姜,足前须到半斤数。
37.小柴汤柴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
胸烦不呕除夏参,萎实一枚应加煮;若渴除夏加人参,合前四两五钱与,萎根清热且生津,再加四两功更巨。
腹中痛者除黄芩,芍加三两对君语;胁下痞硬大枣除,牡蛎四两应生杵;心下若悸尿不长,除芩加茯四两侣;外有数热除人参,加桂三两汗休阻;咳除参枣并生姜,加入干姜二两许,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力莫御。
38.小建中汤建中即是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饴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39.大柴汤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两二大黄,半夏半升十二枣,少阳实证下之良。
40.柴加芒硝汤小柴分两照原方,二两芒硝后入良,误下热来日哺所,补兼荡涤有奇长。
41.桃核承气汤五十桃仁四两黄,桂硝二两草同行,膀胱热结如狂证,外解方攻用此汤。
42.柴加龙骨牡蛎汤参芩龙牡桂丹铅,芩夏柴黄姜枣全,枣六余皆一两半,大黄二两后同煎。
4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去芍已名汤,蜀漆还加龙牡藏,五牡四龙三两漆,能疗火劫病警狂。
44.桂枝加桂汤气从脐逆号奔豚,汗为烧针启病源,只取桂枝汤本味,再加二两桂枝论。
45.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二甘一桂不雷同,龙牡均行二两通,火逆下之烦躁起,交通上下取诸中。
46.抵当汤大黄三两抵当汤,里指冲任不指胱,虻蛭桃仁各三十,攻其血下定其狂。
47.抵当丸十五桃仁二两黄,虻虫水蛭廿枚详,捣丸四个煎宜一,有热尿长腹满尝。
48.大陷胸丸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苈黄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49.大陷胸汤一钱甘遂一升硝,六两大黄力颇饶,日哺热潮腹痛满,胸前结聚此方消。
50.小陷胸汤按而始痛病犹轻,脉络凝邪心下成,夏取半升连一两,枯萎整个要先烹。
51.三物白散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守成规,定加桔贝均三分,寒实结胸细辨医。
52.柴桂枝汤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作仔肩。
53.柴桂枝干姜汤八柴二草蛎干姜,芩桂宜三栝四尝,不呕渴烦头汗出,少阳枢病要精详。
54.半夏泻心汤三两姜参炙草芩,一连痞证呕多寻,半升半夏枣十二,去滓重煎守古箴。
55.十枣汤大戟芜花甘遂平,妙将十枣煮汤行,中风表证全除尽,里气未和此法程。
56.大黄黄连泻心汤痞证分歧辨向趋,关浮心痞按之濡,大黄二两黄连一,麻沸汤调病缓驱。
57.附子泻心汤一枚附子泻心汤,一两连芩二大黄,汗出恶寒心下痞,专煎轻渍要参详。
58.生姜泻心汤汗余痞证四生姜,芩草人参三两行,一两干姜枣十二,一连半夏半升量。
59.甘草泻心汤下余痞作腹雷鸣,甘四姜芩三两平,一两黄连半升夏,枣枚十二掰同烹。
60.赤石脂禹余粮丸赤石余粮各一斤,下焦下利此汤欣,理中不应宜斯法,炉底填来得所闻。
61.旋复代赭汤五两生姜夏半升,草旋三两噫堪凭,人参二两赭石一,枣十二枚力始胜。
62.桂枝人参汤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后煎痞利尝,桂草方中皆四两,同行三两术参姜。
63.瓜蒂散病在胸中气分乖,咽喉息碍痞难排,平行瓜蒂还调豉,寸脉微浮涌吐佳。
64.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枣枚十二守成箴,二两芍甘三两芩,利用本方呕加味,姜三夏取半升斟。
65.黄连汤腹痛呕吐藉枢能,二两参甘夏半升,连桂干姜各三两,枣枚十二炒层层。
66.桂枝附子汤三姜二草附枚三,四桂同投是指南,大枣方中十二枚,痛难转侧此方探。
67.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大便若硬小便通,脉涩虚浮湿胜风,即用前方去桂枝,术加四两有神功。
68.甘草附子汤术附甘兮二两平,桂枝四两亦须明,方中主药推甘草,风湿同驱要缓行。
69.白虎汤阳明白虎辩非难,难在阳邪背恶寒,知六膏斤甘二两,米加六合服之安。
70.炙甘草汤结代脉须四两甘,枣枚三十桂姜三,半升麻麦一斤地,二两参胶酒水涵。
71.大承气汤大黄四两朴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枳朴先熬黄后入,去滓硝入火微熏。
72.小承气汤朴二枳三四两黄,小承微结好商量,下法分轻重,妙在同煎切勿忘。
73.猪苓汤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天滓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74.蜜煎导方、猪胆汁方蜜煎熟后样如饴,温纳肛门法本奇,更有醋调胆汁灌,外通两法审谁宜。
75.茵蒿汤二两大黄十四桅,茵六两早煎宜,身黄尿短腹微满,解自前阴法最奇。
76.麻仁丸一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黄朴一斤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
77.栀子柏皮汤里郁业经向外驱,身黄发热四言规,草须一两二黄柏,十五枚栀不去皮。
78.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须十二能通窍,四十全十二草嘉。
79.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倍芍转输脾,泄满升邪止痛宜,大实痛因反下误,黄加二两下无疑。
80.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的证奏奇功。
81.黄连阿胶汤四两黄连三两胶,二枚鸡子取黄敲,一芩二芍心烦治,更治难眠睫不交。
82.附子汤生附二枚附子汤,术宜四两主斯方,芍苓三两人参二,背冷脉沉身痛详。
83.桃花汤一斤粳米一斤脂,脂半磨研法亦奇,一两干姜同煮服,少阴脓血是良规。
84.吴茱萸汤升许茱萸三两参,生姜六两救寒侵,枣投十二中宫主,吐利头痛烦躁寻。
85.猪肤汤斤许猪肤斗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再投粉蜜熬香服,烦利咽痛胸满痊。
86.甘草汤甘草名汤咽痛求,方教二两子多收,后人只认中焦药,谁识少阴主治优。
87.桔梗汤甘草汤投痛未瘥,桔加一两莫轻过,奇而不效须知偶,好把经文仔细哦。
88.苦酒汤生夏一枚十四开,鸡请苦酒搅几回,刀环棒壳煎三涕,咽痛频吞绝妙哉。
89.半夏散及汤半夏桂甘等分施,散须寸匕饮调宜,若煎少与当微冷,咽痛求枢法亦奇。
90.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葱白四茎一两姜,全枚生附自通汤,脉微下利肢兼厥,干呕心烦胆尿囊。
91.通脉四逆汤一枚生附草姜三,招纳士阳此指南,外热里寒面赤厥,脉微通脉法中探。
面赤加葱茎用九,腹痛去葱真好手,葱去换芍二两加,呕者生姜二两偶;咽涌去芍桔须加,桔梗一两循经走;脉若不出二两参,桔梗丢开莫掣肘。
92.四逆散枳甘柴芍数相均,热厥能回察所因,自饮和匀方寸匕,阴阳顺接用斯神。
咳加五味与干姜,五分平行为正路,下利之病照此加,辛温酸收两相顾;悸者桂枝五分加,补养心虚为独步;小便不利加茯苓,五分此方为法度;腹中痛者里气寒,炮附一枚加勿误;泄利下重阳郁求,薤白三升水煮具;水用五升取三升,去薤纳散寸匕数;再煮一升有半成,分温两服法可悟。
93.乌梅丸六两柏参桂附辛,黄连十六厥阴遵,归椒四两梅三百,十两干姜记要真。
94.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三两辛归桂芍行,枣须廿五脉重生,甘通二两能回厥,寒入吴萸姜酒烹。
95.麻黄升麻汤两半麻升一两归,六铢苓术芍冬依,膏姜桂草同分两,十八铢兮芩母萎。
96.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芩连苦降籍姜开,济以人参绝妙哉,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拒格此方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