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曲式答题分析总结(复三部曲式)精华[1]

考研曲式答题分析总结(复三部曲式)精华[1]
考研曲式答题分析总结(复三部曲式)精华[1]

考研曲式答题分析性语言

方整性结构显得对称、平稳,非方整性结构更显得活泼、灵活,变化丰富,生动形象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适于表现激昂、强烈的情绪和富于戏剧性变化的形象。(造成两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和旋律、节奏等表现因素有关,后者跟乐句长短变化也有密切关系。)

“呼应”关系,体现在和声上:第一句结束在属和弦上,为典型的半终止(音落在短时值的弱拍上,感觉不太稳定),具有开放意义;而第二句则以一个完满的终止式停在了主和弦上(在相对较强的拍子上结束,稳定感较强),具有较强的收拢性。(旋律上也体现出一定的“呼应”关系:呼应关系是通过和声和旋律双重作用而实现的。)

在展开中顺着音乐的发展,将原材料加以引申或结合插入新的材料。

结构有时复杂,是由于内容表现的需要,通过结构形式对音乐形象的反作用来强化表现,深化情感,丰富音乐的情趣等,跟某些体裁也有一定联系。

每一部分均为方整性结构,十分对称平衡,旋律清晰,节奏鲜明

在移调时改变调性,伴奏织体也随之改变

虽然在调性上有更多的变化,但是保持主题形态及结构基本不变

有的中部结构稳定,结尾又为开放性,前后连贯一气

简单的重复在表现意义上仍是不同的。起强调、巩固的作用,加深对已陈述的乐思的乐思的感受。

微小的变化使曲调更显丰富活泼

音乐材料在不同音高上的变化重复,造成主题在整个音区的变化,从而给乐思的发展带来新的因素(引起调式、和声功能的变化、对比)(严格摸进和自由摸进)通过和声色彩上的忽明忽暗的变化紧缩模仿带来音乐什么的增加

高潮时旋律发展中情感内容最为深刻动人和紧张的时刻,也是使旋律完整统一起来的重要因素。大多数旋律中都包含着一个不断上升到高潮然后逐渐回落的发展过程。(高潮时一个区域,结构较为复杂的作品中,高潮往往呈现出多级发展的态势,还要区分主要高潮和次要高潮,并找出它们在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如整个过程中力度不断增强、节奏越来越密集、音区不断向顶端的最高点或最低点进行、织体不断增厚、以模进为主的逻辑发展等等,形成一个高潮区。高潮点上的和声一般需要具有较高的紧张度,因此经常使用不协和音响。但也有时在高潮的持续过程中并非一直使用不协和音响。)

由于主题材料虽相同,但在音乐发展中经过处理,使原主题特性有了显著改变,从而与原主题或主题材料形(起表达乐思的作用)成鲜明对比,获得句段鲜明的效果。

各段落各部分之间相同或相异,体现了音乐发展上的层次结构鲜明,对音乐内容和形象的发展的逻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前奏(引子、序曲),为主题段落进入做准备,规模较短小,起和弦伴奏作用。连接部处在两个主体部分之间,其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的新的主题及新的调性出现做准备。连接部通常用后面的主题,使两部分的连接比较自然而有机的联系起来。

最后段落结束时的补充作为结尾(具有独立结构),在此重复主和弦,或重复终止和声进行,做最后的巩固,用曲中的基本材料加以发展,起到全曲的综合总结。(最后的尾声有时也常用主持续音,帮助加强结束的稳定作用。)

结束时的主题再现(总结概述的作用),即使是照原重复的再现(在主题的对比并置后,再现前面某一个主题,则肯定这个主题为整部作品的主导形象的作用),也有着对照的作用而具有结束意义。(充满连续性的展开,高潮长音后紧接着以完满结束)

结束时,旋律线上行到高潮时结束或者是上行到高潮后在下降,具有圆满的结合意义。(包含了主题在前面用过的几个音区,具有综合概括的意义)。

调式——和声,终止和声。回到原来的调性(调性再现)。节奏进行缓慢(音的时值增大)。——需要具体分析

(两个乐句为重复性关系又是非正规乐句时,开放性乐段具有了更多的发展性,语气因而加重,表现的感情更加强烈和充分,而乐段的结束作用也得到加强。)在乐段(主体部分)结束后,从外部扩充结构,增加几小节,材料来自于主题,加深了整个乐曲情绪的表达,音乐上起到了稳固、结束、终止的作用,为肯定和加强主要部分而进行的发展(一般不引进新材料)。

(由于补充段落一般用于稳定段落之后,目的也是为了加强终止的巩固性。)

节奏相同并列的乐句(高、中、低)音区密集,造成浓重的音响色彩

和声的变化调式调性的转换

表现手段:音乐(主要指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织体、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内容。

基本手法:重复、再现、模进、迭奏、变奏、宽放、

整曲低音部伴奏音型统一。两个乐句之间亦均为乐句的变化反复关系。展开再现变化进行更显得紧凑并结合音区力度变化与第一部分形成一定对比构成鲜明对比出现新的旋律织体也明显的改变力度加强转到同主音大调上末尾作开放性终止结构上起巩固作用再现展开性中部单二部曲式

每一部分均为方整性结构,十分对称平衡,旋律清晰,节奏鲜明

有的作品在移调时改变调式伴奏织体也作变化

中部的发展,引起再现部相应的变化

第一部分为四个小节的正规乐句构成的方整性乐段。两乐句大部分相同,为平行关系,第一乐句作半终止,二者构成呼应关系

再现单三部曲式主题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和更鲜明的的对比可能,而最后的收束,也可以更加从容,更加完满中部主题的展开更充分对比的程度也更强烈中部建立在第一部分主体材料的重复性发展上,从而使整个曲式使用一种主题材料(称为单一主题的单三部曲式)体现重复性手法有变奏、变奏、

移调是调性的展开,有的是整个主题原封不动的在另一个新调上重现,通过主题在不同的音高上的重复,取得调性色彩的更新,构成对比。

展开式截取第一部分主题性格特别鲜明而有代表性的片段(往往在主题的开端)在中部加以发展。

引子/前奏乐句+补充乐段之间有连接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间奏最后乐句+补充尾声

考研提高-2020考研数学一试卷分析

2020考研数学一试卷分析 随着考研数学考试的结束,2020考研也慢慢地落下了它的帷幕。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考研数学试卷依旧延续了以往的特点:覆盖广泛、重点突出,着重考查了“三基与五能力”。即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数学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括能力的考查。从难度上看,2020年数学一与2019年稍难,特色特别鲜明。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选择题,高等数学考查了无穷小的比较、导数定义、多元函数可微定义、阿贝尔定理等知识点难度适中,但灵活性较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较高。 线性代数涉及了线性表出、初等变换两个考查对象,其中线性表示与空间直线进行关联,有一定的难度。 概率与统计考查了中心极限定理,这个考点有点意料之外,但如果知道中心极限定理的意义还是比较简单的。 填空题,高等数学涉及了∞-∞极限计算、参数方程求导、反常积分计算、偏导计算都属于常规考点,比较简单。 线性代数考查了四阶行列式的计算,难度不大。 概率考到了协方差的计算,属于概念题,容易上手。总的来说,填空题没有难度。 解答题部分主要考查综合考查了计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综合性和计算量大的特点,其中高等数学有二元函数极值的计算、第二类曲线积分的计算、第二类曲面积分的计算、无穷级数的求和问题和中值定理的相关证明。中值定理的证明一直都是考生的弱项,得分率会比较低;第二类曲面积分的计算难度较大,考生们的计算方法主要来自高斯公式,但今年的题目却要求利用原始定义、即化为二重积分计算,许多考生没想到,得分率

会低一些;其他的题目都在可控范围内,由此可发现2020考研数学一较2019难一点。 线性代数比较简单,第20考查了矩阵的可逆性判定及相似对角化的判定问题,属于常规考点,难度不大。第21题考查了二次型的标准型问题,属于常规题型,较易完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22题考查了分布函数的求解,主要是利用全概率公式,这在以往的真题中比较常见;第23依旧考查最大似然估计,极为常见,难度不大。 综上,2020年数学一,高等数学难度稍大于2019,出高分比较难。 结合2020年考研数学特点,我们建议备考2021年考研的考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重视基础。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个选拔性考试但同时也是一个面向大众化的考试,不是竞赛,所以普通题目肯定占了绝大多数,考生们只要抓住“三基”就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建议考生从当年1至6月认真读书,整理笔记、打牢基础。 (2)重视计算,眼界放宽,突出特色。数学一难的就是综合性强,覆盖面广,考生摸不清考试方向。建议考生可在7-10月强化学习中,认真总结和归纳重点题型和方法,通过练习和常见结论迅速提高运算能力,同时能明确考纲中数学一的特色知识,例如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曲线曲面积分、空间曲线的切法与法平面、空间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傅里叶级数等。 (3)重视真题。考研数学已经历30多年,其中产生的规律、套路不容抹杀,考生应有效利用。建议考生在11月至考前认真对待真题,反复研究,搞清楚是什么,用什么,为什么方能真正笑傲考场。 最后,祝愿2020考生都能如愿进入理想学府!

案例解析分析答题思路情况总结

案例分析答题思路总结 以下是一个与变更相关的案例的答案要点。 如果遇到相关题目,按照这个思路答应该能及格吧?! 一、如果题目给出一个管理混乱的与配置管理相关的案例,要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请大家参考以下: (1)对用户的要求未进行记录; (2)对变更请求未进行足够的分析,也没有获得批准; (3)在修改过程中没有注意进行版本管理; (4)修改完成后未进行验证; (5)修改的内容未和项目干系人进行沟通。 二、混乱的配置管理可能导致哪些后果?请大家参考以下: (1)缺乏对变更请求的记录可能会导致对产品的变更历史无法追溯,并会导致对工作产物的整 体变化情况失去把握。 (2)缺乏对变更请求的分析可能会导致后期的变更工作出现工作缺失、与其他工作不一致等问 题,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在修改过程中不注意版本管理,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当变更失败时无法进行复原,造成成本 损耗和进度拖延;另一方面,对于组织财富和经验的积累也是不利的。 (4)修改完成后不进行验证则难以确认变更是否正确实现,为变更付出的工作量也无法得到承认。 (5)未与项目干系人进行沟通可能会导致项目干系人的工作之间出现不一致之处,进而影响项 目的整体质量。 三、变更管理流程是一定要知道的: (1)变更申请。应记录变更的提出人、日期、申请变更的内容等信息。 (2)变更评估。对变更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经济和技术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3)变更决策。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或机构决定是否实施变更。 (4)变更实施。由管理者指定的工作人员在受控状态下实施变更。 (5)变更验证。由配置管理人员或受到变更影响的人对变更结果进行评价,确定变更结果和预期是否相符、相关内容是否进行了更新、工作产物是否符合版本管理的要求。 (6)沟通存档。将变更后的内容通知可能会受到影响的人员,并将变更记录汇总归档。如提出的变更在决策时被否决,其初始记录也应予以保存。 如果一个案例题涉及到了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控制和项目沟通等诸多方面,在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甲方随意变更、不配合验收、甲乙双方沟通存在障碍等情形,可以参考以下的答题思路。 实在不行,全写上,错了不扣分的! 我们可以从合同管理、过程控制和项目沟通管理三个方面来回答。 一、合同管理方面。 1、在合同或其附件中要详细和清楚地规定有关的验收事宜,包括验收标准、验收时间、验收步骤和流程,以及售后服务的有关承诺。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及答案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01.标准的有效期是 年。 ( ) A 、 三年 B 、四年 C 、 五年 D 、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 有关。 ( ) A 、入射光的波长 B 、液层的高度 C 、溶液的浓度 D 、溶液的多少 03. 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 A 、重量 B 、体积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 ( ) A 、折光仪 B 、奥氏仪 C 、电导仪 D 、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 是指( )。 A 、强制性国家标准 B 、推荐性国家标准 C 、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 、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 ,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mL 和5.0mL,其浓度为0.1mol/L ,该水样的 化学需氧量为( ) A 40mg/L ; B 160mg/L ;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 ) A 、绿色 B 、棕色 C 、红色 D 、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 A 、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 、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 、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 、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 、基准试剂 B 、化学纯试剂 C 、分析纯试剂 D 、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 、银; B 、瓷; C 、铂; D 、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 、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 、 、 、 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 、 、 、 四个步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 、 。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 ,CO 2,O 2,CO ,CH 4,H 2,N 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 吸收 , 吸收 , 吸收 , 吸收 后再用燃烧法测定 和 ,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 、 。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 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 和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案例分析题答题思路教师资格证

案例分析题答题思路教 师资格证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案例分析题答题思路 案例分析题的基本题型主要是以下两种题型: 1.教学片断型 案例材料是某一数学课堂实录或教学片断,让考生以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评析。对于这种类型的案例分析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答题:首先,泛读材料; 其次,浏览问题(一般是“分析上述老师的教学片断”等); 第三,仔细研读教学片断,不放过每个细节。按照教学片断的教学过程顺序分析,如导入(主要分析导入方法以及作用)、主题探究(主要分析采用的教学方法、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提问是否符合提问的启发性、目的性、循序渐进性等原则、教师以及学生的身份,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是否符合新理念,课堂氛围如何)、小结等步骤; 第四,总结整个教学过程,紧扣新课标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第五,切记分条答题,先列出答题点,再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注意:分条的点中可以先写它符合了新理念的哪一条,然后结合材料说明怎么符合的,也可发反过来,最后再写这样对学生对教学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好处) 如:

2.问题待定型 这类题型主要是给出某个学生的解题过程,让考生找出其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同时分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只要考生的专业知识够扎实,相对来说这类题目比较简单。 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考生一定要注意先根据题中的题目自己做一遍,然后再找题目中的学生的做题错误,以免让题中的错误误导。对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通常会涉及到数形结合、分类、转化与化归等。 如:

案例分析中新理念语言集锦: 1.教学过程: 1)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关键词: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关键词: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之后有各抒已见,进行交流互动)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2)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了什么方法,如讨论法,探究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这些方法的优点)。 2.教学内容:

《曲式分析基础教程》学习总结(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 曲式的定义及概述 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 音乐是时间艺术,音乐的形式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曲式也就是音乐过程的结构。换言之,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个有起讫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结构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便是音乐作品的曲式。 每一首具体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都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我们仍然在其中发现一些规律 应注意的一点,曲式的学习必须与具体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相结合。 有关曲式结构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主题 在一首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主题也即是主导乐思。主题的长度并无严格的规定,他通常是一个乐句或一个乐段。 主题可以是单一材料的,也可以是对比的(多出现于大型的乐曲中)。 一首乐曲中的主题数量可多可少。 有多个主题时,可分为主要主题与次要主题。 在具有一定长度的主题中,主题的开头部分成为“主题头”,它往往体现为主题最核心的动机材料。在乐曲发展过程中,主题头的乐思动机具有特别醒目的特点,从而成为辨认主题素材的最重要标志。 结构单元,次级结构与整体结构 一首完整乐曲的曲式结构就是该乐曲的整体结构。 能够成为整体结构的最小曲式是乐段。 音乐中最小的具有一定完整性的结构单元是乐段(可以表达乐意的最小结构单位)。 由乐段构成的次级结构称为段,为最底层的次级结构单位。有大于乐段的曲式构成的次级结构称之为部,部本身还可以分出下属层次的结构单位来。 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 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相反为开放性结构。 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结构在微观与宏观上来解释,它的结论将是不同的。

工业分析与分离经典试题答案

1.工业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完成时间不同可分为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2.快速分析法的特点是分析速度快,分析误差往往比较大. 3.自然界的水称为天然水. 4.天然水可分为降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三大类. 5.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是物料叫子样. 6.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7.含有所有采取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8.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式样的物料的总量称为分析化学子样单位. 9.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10.在一个采样对象中应布采集样品较好的个数称为子样数目. 11.在运输工具上斜线发布点.置,末个子择点至少距车角1cm. 12.在物料堆中采样,应将表层0.1m厚的部分用铲子锄去. 13.通过机械是人工发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一定细度物料的过程称为破碎. 14.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5.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6.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7.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8.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19.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20.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1.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5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2.试样的制备一般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工序 23.粉碎后的物料需经过筛分.使物料达到要求的粒度. 24.混匀的方法有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两种 25.在不改变物料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逐步减少试样的过程称为缩分. 26.常用的缩分的分析方法有分样器缩分法和四分法. 27.将试样与酸性熔剂混合,置于适当的容器中,早高温下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称为熔融分解法. 28.常用的碱性熔剂有Na2NO2,K2CO3,NaOH等. 29.在硅酸盐系统分析中,常用采用Na2CO3,而不是K2CO3. 30.艾士卡试剂法测矿石中全硫量属于烧结分析法. 31.在用Na2CO3熔融时,应才采用铂坩埚 32.在用Na2CO3熔融时,应采用镍坩埚. 33.水质指标按其性质可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三类.

考研曲式答题分析总结(复三部曲式)精华[1]

考研曲式答题分析性语言 方整性结构显得对称、平稳,非方整性结构更显得活泼、灵活,变化丰富,生动形象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适于表现激昂、强烈的情绪和富于戏剧性变化的形象。(造成两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和旋律、节奏等表现因素有关,后者跟乐句长短变化也有密切关系。) “呼应”关系,体现在和声上:第一句结束在属和弦上,为典型的半终止(音落在短时值的弱拍上,感觉不太稳定),具有开放意义;而第二句则以一个完满的终止式停在了主和弦上(在相对较强的拍子上结束,稳定感较强),具有较强的收拢性。(旋律上也体现出一定的“呼应”关系:呼应关系是通过和声和旋律双重作用而实现的。) 在展开中顺着音乐的发展,将原材料加以引申或结合插入新的材料。 结构有时复杂,是由于内容表现的需要,通过结构形式对音乐形象的反作用来强化表现,深化情感,丰富音乐的情趣等,跟某些体裁也有一定联系。 每一部分均为方整性结构,十分对称平衡,旋律清晰,节奏鲜明 在移调时改变调性,伴奏织体也随之改变 虽然在调性上有更多的变化,但是保持主题形态及结构基本不变 有的中部结构稳定,结尾又为开放性,前后连贯一气 简单的重复在表现意义上仍是不同的。起强调、巩固的作用,加深对已陈述的乐思的乐思的感受。 微小的变化使曲调更显丰富活泼 音乐材料在不同音高上的变化重复,造成主题在整个音区的变化,从而给乐思的发展带来新的因素(引起调式、和声功能的变化、对比)(严格摸进和自由摸进)

通过和声色彩上的忽明忽暗的变化紧缩模仿带来音乐什么的增加 高潮时旋律发展中情感内容最为深刻动人和紧张的时刻,也是使旋律完整统一起来的重要因素。大多数旋律中都包含着一个不断上升到高潮然后逐渐回落的发展过程。(高潮时一个区域,结构较为复杂的作品中,高潮往往呈现出多级发展的态势,还要区分主要高潮和次要高潮,并找出它们在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如整个过程中力度不断增强、节奏越来越密集、音区不断向顶端的最高点或最低点进行、织体不断增厚、以模进为主的逻辑发展等等,形成一个高潮区。高潮点上的和声一般需要具有较高的紧张度,因此经常使用不协和音响。但也有时在高潮的持续过程中并非一直使用不协和音响。) 由于主题材料虽相同,但在音乐发展中经过处理,使原主题特性有了显著改变,从而与原主题或主题材料形(起表达乐思的作用)成鲜明对比,获得句段鲜明的效果。 各段落各部分之间相同或相异,体现了音乐发展上的层次结构鲜明,对音乐内容和形象的发展的逻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前奏(引子、序曲),为主题段落进入做准备,规模较短小,起和弦伴奏作用。连接部处在两个主体部分之间,其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的新的主题及新的调性出现做准备。连接部通常用后面的主题,使两部分的连接比较自然而有机的联系起来。 最后段落结束时的补充作为结尾(具有独立结构),在此重复主和弦,或重复终止和声进行,做最后的巩固,用曲中的基本材料加以发展,起到全曲的综合总结。(最后的尾声有时也常用主持续音,帮助加强结束的稳定作用。) 结束时的主题再现(总结概述的作用),即使是照原重复的再现(在主题的对比

考研数学试卷分析

考研数学试卷分析 第一,总体难度不大,但覆盖面广。 试卷中高等数学占78%,分数值约为116分,线性代数占22%,分数值约为 34分。试卷结构为单选题8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9个(包括证明题)。选择 题1至6题考查高等数学知识点,7至8题考查线性代数知识点,填空题9至 13题考查高等数学知识点,14题考查线性代数知识点,解答题15至21题考查高等数学知识点,22至23题考查线性代数知识点。 如高等数学部分,试题中微积分部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求极限(数列极限、函数极限);无穷小的比较,连续与间断的判定,零点定理的应用;极限与导数的关系;根据导数的定义以及几何意义证明结论,求法线方程;隐函数求导; 导数的应用如微分中值定理,函数的极值,最值求法,拐点坐标;不定积分, 反常积分的求法;定积分的应用;二元函数的连续性,偏导数的求法;二重积 分的计算、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 线性代数涉及知识点有:伴随矩阵与矩阵的关系;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非齐次方程组解的判定条件、特征值特征向量的计算、矩阵相似对角化的充分 条件。 第二,考研数学仍然侧重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考查。 考研数学题目还是强调了“三基本”,即数学考试的目的就是对基本概念、 基本性质、基本原理的考察,这类考试性质没有变。考查学生的数学掌握水平,是否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等。具体来说,从整体试卷来看,题目对知识点的综合性要求还是较高、题目具有一定的 灵活性。试卷中仍然还是微积分部分的难度高于线性代数的难度。今年的考题 包括一些选择题,如果平常复习仅仅是死记硬背,对于知识点不能灵活掌握运用,这种题做起来会有困难。

案例分析题解题思路

案例分析题解题思路(一)命题方式案例设计题的命题方式是:提供一个具体的背景资料,要求考生全面分析所提供的资料,针对案例的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二)命题趋势考纲中给出的样题,对案例问了两个方面的问题:1、案主的困境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是什么?实际考题题干越来越灵活,如完善题、填空题等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重要性、普适性和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所占比重(1/4)来看,社会工作通用过程的六大阶段是考核重点。实际的考试应该通过题型的多样性来测试考生知识的综合性、能力的全面性。所以:案例分析题的考试范围应该是两个方面的内容:1、熟悉掌握通用过程模式的六大阶段: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各阶段的基本任务、步骤和技巧是可能考核的重点(过程型)。2、能够评估背景材料中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困境),并提出相应的介入策略(领域型)。至于案例的背景素材,主要来源于教材中社会工作领域中服务人群的问题与需要。此外,我们认为考题内容的选取还有两个重要原则:第一,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为都市问题的社会工作回应,例如:空巢老人、单亲家庭、独生子女、校园暴力、长期病患照顾等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将会成为命题的首选。第二,案例凸现民政工作特色,民政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又是目前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组织部门之一,需要考生予以关注(尤其是优抚安置和社会救助领域)。一、案例分析题范例(过程型)接案(一)接案阶段案例十四岁的初二男生小强,母亲是日常生活起居需依赖他人协助的残疾人,父亲平日忙着打零工赚钱养家,而这照顾母亲和

一个妹妹的主要责任落在小强身上。小强每日疲于处理家庭的家务,无 暇认真顾及学业,所以成绩表现平平,对此小强亦有怨言。加之家庭经 济收入情况欠佳,在和同学交往的时候,小强感到低人一等。如果你是 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被要求为小强提供服务。考核方式一:在和 小强见面之前,社工要做好哪些准备?答题要点:接案是社会工作助 人的开端,是社工与潜在的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的过程。在 社工和小强见面前,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准备: 1、资料准备 1 社工在和小强见面之前要做好接案的资料准备工作,这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研读小强的有关资料,记下不清楚的地方,以便面谈时进一步了解情况。(2)了解小强是否接受过相关的社工服务,如果有的话,需要了解先前的服务情况。(3)了解小强是否有特殊事项需要小心处理。(4)走访社区或学校,通过小强的社会网络了解其社会功能及社会处境方面的情况。2、拟定面谈纲要。为了在和小强面谈时有充分准备,社工可以事先拟定好初次面谈的纲要,其内容大致包括:(1)社工自我介绍并说明自己的专长。(2)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彼此的角色;(3)向小强说明机构的相关政策和基本规则,如:服务内容、保密原则、工作过程等;(4)征求小强的反馈,即对上述内容是否理解,有没有什么问题;(5)询问小

工业分析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 GB/T 18883-2002中GB/T是指( 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强制性化工部标准(2)、我国的标准分为( A )级。 A、4 B、5 C、3 D、2 (3)、国家标准的有效期一般为(C )年。 A、2年 B、3年 C、5年 D、10年(4)国际标准代号( C );国家标准代号( A ); 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 B ) A、GB B、GB/T C、ISO D、Q/XX (5) ( A )的结果是进行工艺核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要求有较高的准确度。 A、标准分析法 B、快速分析法 C、中控分析 D、例行分析 (6)、不属于工业分析的特点的是( D ) A、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 B、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 C、分析任务广 D、对试样的全部杂质进行分析 (7)制备好的试样应贮存于(A )中,并贴上标签。 A、广口瓶 B、烧杯 C、称量瓶 D、干燥器(8)分样器的作用是( CD ) 。 A、破碎样品 B、分解样品 C、缩分样品 D、掺合样品 (3)、自袋、桶内采取细粒状物料样品时,应使用(B ) A、钢锹 B、取样钻 C、取样阀 D、舌形铁铲(4)、分析人员要从较坚固的原料堆中采样,应该使用( A ) A、采样钻 B、真空探针 C、采样探子 D、以上的工具都可以 (5)、测定不稳定成分的水样采集方法应该( A ) A、现场取样,随取随测 B、取好样后密封保存,送到实验室检测 C、采集完水样后马上送到实验室检测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称量易挥发液体样品用(B)。 A、称量瓶 B、安瓿球 C、锥形瓶 D、滴瓶(6)、下列有关留样(即参考样品)的作用中,叙述正确的是( ac ) A、复核备考用 B、比对仪器、试剂、试验方法是否有随机误差 C、考核分析人员检验数据时,作对照样品用

《春之歌》曲式分析报告

门德尔松《无词歌第30首·春之歌》OP.62,NO.6之曲式分析报告 (总述全曲结构,指明曲式类型) 这是一个引申型(展开型)单三段曲式,进入再现段之前有连接,曲末有尾声。 ----------------------------------------------(分述部分内部的论述顺序由于组织语言及行文的需要可作调整)(分述次级结构) 首段是一个8+7结构的并行不等长的减缩型乐段。(描述这一结构内的调性、和声运用情况)整个乐段调性持续在主调A大调上,和声按照T—S—D—T的模式运动,简洁流畅而富有逻辑性,为典型的呈示型和声手法;(交待下一次级结构的终止式)第一乐句在第8小节处停留在V6 5上作半终止,第二乐句在第14至15小节由K6 4—V7—I形成收拢型的全终止;(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描述)整个乐段的旋律呈波浪型,富有歌唱性,伴奏织体以八度和声音程加倚音性的上行分解和弦构成,使音乐具有了明快、活跃的形象特征。 (分述次级结构) 中段是一个20小节的不可分句乐段,但从材料的运用来看又可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依次交待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延续前一乐段的材料是2+2的乐节重复。第二阶段引用前乐段的材料加以展开,以顶针句法形成了2+2+2+2的四个乐节。第三个阶段材料接近第一个阶段,前4形成了一次不完满的全终止,后四小节为补充终止部分;(描述这一结构内的调性、和声运用情况)这一乐段从A大调进入,在22小节处转入属调E大调,直至34—35小节由V7—I结束本乐段。和声上以正格进行为主,较前一乐段省略了下属功能的使用,使整个和声进行显得更为紧凑。从上述分析可看出这一乐段的对比因素主要体现在调性及材料的展开方面。 (分述次级结构) 连接段是一个从材料上可分为7+7的过渡性段落,前7小节引用前面的材料作动机性的发展,后7小节以十六分音符作类似华彩性的展开从而顺利引出再现段;(描述这一结构内的调性、和声运用情况)整个这一段落从E大调进入,随后在40小节处转入A大调(主调),在和声运用上,重新纳入下属功能组和弦,并频繁的使用了到二级、四级上的离调和弦,使得这一段落的和声富有动力性。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试卷一直以来被用来检验教学成果,试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每个阶段、每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如果能够对试卷质量进行量化分析,记录每位学生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教师就可以有 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规划,使教学和指导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一:试卷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内容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 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达到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达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

曲式分析总结6

奏鸣曲式 第一节概述 一、奏鸣曲、奏鸣曲式、奏鸣原则 1、奏鸣曲(Sonata)一种多乐章器乐套曲体裁。常用一件乐曲独奏或与钢琴重奏,一般有 三、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其中各乐章的特点与曲式结构如下:第一乐章是快板,使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慢板,使用三部曲式、变奏曲式或自由的奏鸣曲式;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使用三部曲式;第四乐章是快板或极板,使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 一个乐器独奏的套曲——独奏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奏鸣曲) 2~9件不同乐器合作的套曲——重奏曲(三重奏、八重奏) 独奏乐器与乐队合奏的套曲——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 乐队合奏的套曲——交响曲 2、奏鸣曲式是一种在构思上以一对矛盾为基础、在材料上以两个主题为中心、在结构上以三种功能为支撑所构成的比较复杂的三部性曲式。 需要说明的是也有很多不使用奏鸣曲式结构的奏鸣曲。例如贝多芬《第十二钢琴奏鸣曲》Op.22,《第十三钢琴奏鸣曲》Op.26。 3、奏鸣原则:即指奏鸣曲式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⑴双主题中心原则; ⑵交响性发展(在尖锐对比的矛盾基础上所作的戏剧性和过程性发展)原则; ⑶调性服从原则; ⑷三部性方向原则; 4、表现:由于奏鸣曲式以两个主题间的对比以及在整个乐曲发展中所表现的积极展开为基础,所以,这种结构基础决定了它表情能力的十分广泛,特别擅于表达抒情性的、具有心理刻画性质的,以及富于哲理性的内容。 二、来源 1、古二部曲式 古二部曲式指流行于巴洛克时期的一种特定的音乐结构形式,他的特点是:音乐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其第一部分从主调开始,则一定结束在副调上,呈开放状态;第二部分从副调开始,经过小展开或向下属调过渡,最后回主调结束,两个基础部分各自反复一次。 古二部曲式一般采用复调风格,所以在结构上不同于二段曲式,它不具备二段曲式清晰的句逗和成型的主题。如巴赫《第六法国组曲》中的《阿勒曼德舞曲》。 由于古二部曲式在A段打破了调平衡,在B段通过调扩展和乐思的展开,又有恢复调平衡的结论。 2、古奏鸣曲式

英语考研的试卷分析

英语考研的试卷分析 英语考研的试卷分析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不仅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 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 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等。该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 共10分。 在一篇240-28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给 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该部分由A、B、C三节组成,考查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A节(20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 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总长度约为1600词)文章的内容,从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B节(5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 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本部分有3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 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备选题型有: (1)本部分的内容是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有 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 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2)在一篇长度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 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 (3)在一篇长度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 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或 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 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 第三部分写作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总分30分。 A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 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考生 在答题卡2上作答。总分10分。 B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一篇160-200词的短文(标点符号 不计算在内)。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总分20分。

案例分析题解题思路

案例分析题解题思路 (一)命题方式 案例设计题的命题方式是:提供一个具体的背景资料,要求考生全面分析所提供的资料,针对案例的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二)命题趋势 考纲中给出的样题,对案例问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案主的困境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是什么? 实际考题题干越来越灵活,如完善题、填空题等 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重要性、普适性和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中所占比重 (1/4)来看,社会工作通用过程的六大阶段是考核重点。 实际的考试应该通过题型的多样性来测试考生知识的综合性、能力的全面性。 所以:案例分析题的考试范围应该是两个方面的内容: 1、熟悉掌握通用过程模式的六大阶段: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各阶段的基本任务、步骤和技巧是可能考核的重点(过程型)。 2、能够评估背景材料中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困境),并提出相应的介入策略(领域型)。 至于案例的背景素材,主要来源于教材中社会工作领域中服务人群的问题与需要。此外,我们认为考题内容的选取还有两个重要原则: 第一,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为都市问题的社会工作回应,例如:空巢老人、单亲家庭、独生子女、校园暴力、长期病患照顾等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将会成为命题的首选。 第二,案例凸现民政工作特色,民政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又是目前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组织部门之一,需要考生予以关注(尤其是优抚安置和社会救助领域)。 一、案例分析题范例(过程型)接案 (一)接案阶段案例 十四岁的初二男生小强,母亲是日常生活起居需依赖他人协助的残疾人,父亲平日忙着打零工赚钱养家,而这照顾母亲和一个妹妹的主要责任落在小强身上。小强每日疲于处理家庭的家务,无暇认真顾及学业,所以成绩表现平平,对此小强亦有怨言。加之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欠佳,在和同学交往的时候,小强感到低人一等。如果你是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被要求为小强提供服务。 考核方式一: 在和小强见面之前,社工要做好哪些准备? 答题要点: 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的开端,是社工与潜在的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的过程。在社工和小强见面前,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准备: 1、资料准备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01.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有关。() A、入射光的波长 B、液层的高度 C、溶液的浓度 D、溶液的多少 03.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A、重量 B、体积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A、折光仪 B、奥氏仪 C、电导仪 D、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是指()。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mL和 5.0mL,其浓度为0.1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A 40mg/L; B 160mg/L;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A、绿色 B、棕色 C、红色 D、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A、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银; B、瓷; C、铂; D、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步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CO2,O2,CO,CH4,H2,N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吸收,吸收, 吸收,吸收后再用燃烧法测定和,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 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04.试述燃烧-碘量法测定硫的测定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四、计算题(共24分) 01、称取空气干燥基煤样1.2000g,灼烧后残余物质物质质量是0.1000g,已知收到基水分为5.40%,空气干燥基水分为1.5%,求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和干燥基的灰分。(6分) 02、含有CO2、O2及CO的混合气体75ml,依次用KOH、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氯化亚铜的氨性溶液吸收后,气体体积依次减少至70mL,63mL,60mL,求各气体在原气体中的体积分数。(9分) 03、测定氮肥中氨气的含量。称取16.1600g试样,精确至0.0001g。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称取25.00mL试验溶液,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氨气导入40.00mL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0.2040mol/L)中吸收,剩余的硫酸需17.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0.1020mol/L)中和,计算氮肥中氨气的质量分数。(9分)

曲式与作品分析报告

关于曲式与作品分析: 1、定义:曲——即乐曲;式——即样式、形式。曲式就是指音乐作品的样式,也可以说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 2、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Musical Form and Analysis =MFA 。 3、目的:既然课程的名称是“曲式与作品分析”,学习这门课程,一方面要让学生从这门课程中学习曲式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各种范型;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最终能从曲式入手,通过分析,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各自专业的促进(表演者能从中获得诠释音乐的依据,理论专业者能从中把握评研音乐的标准,作曲专业者能从中学习创作手法)。 第一章 音乐的基本材料——音乐语言 正像诗歌用语言文字,图画用线条、色彩,建筑用砖头、石块等构成一样,音乐的构成,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材料,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也被称之为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旋律线;②节奏;③节拍;④和声、复调、调式调性⑤速度;⑥力度;⑦音区、音域;⑧音色;⑨演唱(奏)法;⑩织体等。音乐语言构成了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 第一节、旋律 摘要:(旋律的重要性及定义......,旋律的分析要点....主要包括旋律的外形、隐伏骨架和高潮。) 一、有关旋律 1、从旋律的重要性来说,它是“音乐的灵魂”;从它总是横向的流动这一特性来说,它是“乐音运动的轨迹”;从它与纵向音高的相互关系出发,它是“它

是和声的表层”,从欣赏的角度入眼,它是“音乐作品的外观轮廓”或是“音乐情感的直接体现”。所以,旋律非常重要。 2、定义:第一、“狭义的”旋律仅指横向音高或旋律线,也就是说它只指“音高”而不指“音长”。在单独分析音乐的音级、音高、音列等因素时,“旋律”就取这种所指。 第二、“广义的”旋律是指包含了“音高”和“音长”这两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曲调”。当分析需要和节奏、节拍或织体等因素相联系时,旋律就取这种意义。 二、旋律分析的要点 1、旋律的外形 广义的旋律是一个有机体,包含有音高、节奏、调式、调性、音域、音区等多种要素,但是为了分析的目的,单从旋律的外形来看,我们必须把旋律中的其它要素抛开,仅从旋律自身运动的价值——音高运动的相互关系予以透视。 (1)大山型(大波浪型):由跨度较大的音程、起落较宽的幅度构成,它常和某种崇高的感情、宽广的歌唱或壮阔豪迈的性格相联系;如《黄河颂》、《我爱你中国》、《天鹅》; (2)连续上行的旋律常表现高涨、激昂的情绪。 如下例(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2015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

2015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 纵观教师资格统考、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都会有案例分析的身影,且占分值比例较大。案例分析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对相关教育理论掌握、系统知识的思考与分析、教育观点组织与文字表达等综合应用等能力。解答这类问题,不仅要求考生拥有夯实的知识储备,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求考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在多角度、深层次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严密的语言逻辑、清晰的层次以及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但是,面对案例分析题,很多考生不知如何下手、如何把握答题要点、如何拿到高分。因此,好的答题技巧必然会助大家一臂之力。在此,中公教育许冬雪老师对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做以简单介绍和分享。 首先,有效的解题步骤: 1.通过阅读问题明确问题的要点。 2.以问题的要点阅读材料,作上标记:在审阅背景材料时,应试者要详细阅读材料,一般来说案例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每个用词均是为提问、分析和解答埋下伏笔设定条件的。因此,解答和分析要充分

利用材料所设定的各项条件。中公教育许冬雪老师建议大家仔细阅读两遍以上,从而理清思路。 3.构思答案。 4.写出答案。 其次,答题要求: 1.析题的规范性。理论在先,分析在后。严密审视问题的设置,把握设问的中心,明确回答的方向。切忌“牛头对不上马嘴”。 2.组织的规范性。注重迎合设问组织答案,学会知识迁移和方法的迁移。切忌“字多却不能表意”。 3.表述的规范性。要求多角度、条理性表述,学会分点,不能泛泛而谈,切忌“前言不答后语”。 最后,心态调整: 1.做题要有自信心。 2.回答要有针对性,问什么答什么。 3.考前做好实战练习,乐于动笔,锻炼语感,进而掌握答题技巧和作答要求,积累做题经验。 4.安排好答题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