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介绍
大国重器解说词梗概及感想

大国重器解说词梗概及感想《大国重器》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
据央视《大国重器》摄制组负责人刘宝恒介绍,这部电视纪录片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摄制组北上南下,深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机床、工程机械、电气装备、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船舶、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节能装备等十余个重点领域,最后精选了18家行业领军企业。
纪录片共6集,每集50分钟,分别为《国家博弈》、《国之砝码》、《赶超之路》、《智慧转型》、《创新驱动》、《制造强国》。
第一集:《国家博弈》装备强则国强。
古往今来,国与国之争,实质是装备制造业之争。
当前阶段,高端装备之争已上升为大国之间博弈的核心和不可或缺的利器。
2007年11月,中国瓮福集团在与欧美20多家公司的角逐和博弈中取胜,成功中标沙特全球最大磷肥装臵的选矿项目。
他们管理团队又拿下了工程未来的管理项目。
作为项目总承包商,他们提振了约100亿元人民币的国内GDP增长。
带动上百家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当全世界的港口都在使用着中国的港机设备时,振华港机又走向更高更远的远洋海工装备,具有国际水准的深水钻井平台、海上石油铺管船、大型海上浮吊已经制造完成。
湘潭电机厂以电机为动力驱动轮子转动的几层楼高的300吨矿山电动轮自卸车,驰骋在国内外的大型矿山。
目前,收购了有“风车王国”之称荷兰的风电制造企业达尔文公司,并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下一代太阳能和陆地、海上风电设备的研制,这将在未来国际核心产业竞争中赢得先机。
第二集:《国之砝码》装核心技术是王道。
实现技术突破,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才能勇敢地对老外说不。
从百万吨乙烯工程到高端数控机床,再到工程机械的全面超越,国际垄断被一一冲破。
2009年,沈鼓集团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百万吨乙烯装臵的心脏———裂解气压缩机组试车成功。
这标志着国家重大化工项目的核心主机从此实现自主独立制造,进口产品的价格被迫下降一半,价格的国家砝码越来越重。
大连光洋集团承担了国家的重大专项研制任务,走上了自我研制高端精密数控机床的艰难历程,打破了国外对精密机床出口中国的控制。
不可思议的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讲书稿

不可思议的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讲书稿自古以来,大国重器一直是各国政府争相研发的领域。
超级工程更是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超级工程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是在经济和政治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会介绍一些不可思议的大国重器超级工程。
让我们来看看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的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位于中国南海,连接了中国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珠海市。
这座大桥全长约55公里,其中主跨海大桥长约29.6公里,是目前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建设历时9年,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重点建设的国家级工程。
这座大桥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工艺,如“三塔一锚”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
它的建成不仅缩短了香港、澳门和珠海之间的交通时间,也为中国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让我们来看看世界最大的水坝——中国的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长江上游,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这座大坝全长约2.3公里,高约18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坝。
三峡大坝建设历时17年,总投资达到了1800亿元人民币。
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也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贡献。
同时,三峡大坝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以及水位变化对船舶运输的影响等。
让我们来看看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迪拜塔。
迪拜塔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这座大楼高828米,共有163层,是人类历史上建造的最高建筑。
迪拜塔的建造历时6年,总投资约15亿美元。
它的建成不仅成为了迪拜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为全球建筑工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大国重器超级工程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象征。
这些超级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领先的技术和工艺,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和协作。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涌现,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示。
中国《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介绍

中国《超级工程》第一集:港珠澳大桥这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这是由33根航母般巨大的沉管打造的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这是最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备受瞩目。
它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看不见的危险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工程师们要挑战海上建桥的极限。
伶仃洋上的每一次台风、巨浪、地震甚至是海水侵蚀对它来说都是一次致命的威胁。
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与航道之一,抵抗过往船只的撞击,保证航空的安全是工程师们必须接下的挑战。
它,改变生活为了航空的安全,桥梁的高度必须有所限制,而且一段深海航道也不够条件来修建大桥,工程师们提出了一个大胆而疯狂的想法:修建东西人工岛,联通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势必会改变三地生活,香港会加快发展的脚步,澳门会走出来,珠海亦将面临更广阔的世界。
第二集:上海中心大厦这是一个关于上海的梦想,一个二十年前便开始的计划。
632米,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把建筑造到600米以上,它也是世界最高的绿色超级摩天大楼。
这是工程师们关于垂直城市的大胆想象,第一次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双层玻璃幕墙,打造东方“空中花园”,创造更为环保、舒适的未来空间。
Gensler事务所的“龙型”方案从全世界19个顶尖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他们从哲学“极限”观念出发,打造大厦的愿景:“中国,永恒的未来”。
该设计首次将开放式花园引入高层建筑,19种绿色技术实现最高绿色大厦的梦想,解决摩天大楼20多年来造价高、能耗大等一系列负面效应。
它是未来的上海新地标。
关键词一:空中花园Gensler的设计师们将陆家嘴核心区域的开放式花园搬进摩天大楼之中,第一次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双层玻璃幕墙保证了功能的实现,十多层做一次隔断,形成一个高挑、通透的中庭空间,这个空间集写字楼、酒店、零售、娱乐功能于一体,让人们尽享宽敞、舒适、悠闲的高空花园生活。
《大国重器之超级工程》讲书稿

《大国重器之超级工程》讲书稿《大国重器之超级工程》讲书稿尊敬的听众们,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大国重器之超级工程。
大国重器是指那些在本国或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科技武器、工业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
这些超级工程不仅解决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实力提升,同时也对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超级工程通常是指那些具有极高技术难度、投资巨大、风险极高的工程。
这些工程涉及到各种领域,例如航空航天、能源、材料、通讯等等。
在这些领域中,有一些工程被赞誉为超级工程,因为它们不仅在本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主要谈一谈我国在超级工程方面的成就。
我国在超级工程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其中一些最著名的超级工程包括:1. 长城工程:长城工程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它连接了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
这个项目的建设始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数十年,最终建成了一条长达1300公里的巨型城墙。
长城工程不仅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2. 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位于中国湖北省和重庆市之间的长江上。
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发电、防洪和航运。
三峡工程的建设历时17年,总共花费了18.7亿元人民币,但最终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3. 高铁工程:高铁工程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它连接了中国的各个城市。
中国的高铁工程的建设速度非常快,目前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网。
高铁工程不仅为中国的交通运输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参考。
以上就是我国在超级工程方面的一些成就,这些工程不仅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实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谢大家的聆听。
中国《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介绍

中国《超级工程》第一集:港珠澳大桥这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这是由33根航母般巨大的沉管打造的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这是最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备受瞩目。
它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看不见的危险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工程师们要挑战海上建桥的极限。
伶仃洋上的每一次台风、巨浪、地震甚至是海水侵蚀对它来说都是一次致命的威胁。
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与航道之一,抵抗过往船只的撞击,保证航空的安全是工程师们必须接下的挑战。
它,改变生活为了航空的安全,桥梁的高度必须有所限制,而且一段深海航道也不够条件来修建大桥,工程师们提出了一个大胆而疯狂的想法:修建东西人工岛,联通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势必会改变三地生活,香港会加快发展的脚步,澳门会走出来,珠海亦将面临更广阔的世界。
第二集:上海中心大厦这是一个关于上海的梦想,一个二十年前便开始的计划。
632米,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把建筑造到600米以上,它也是世界最高的绿色超级摩天大楼。
这是工程师们关于垂直城市的大胆想象,第一次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双层玻璃幕墙,打造东方“空中花园”,创造更为环保、舒适的未来空间。
Gensler事务所的“龙型”方案从全世界19个顶尖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他们从哲学“极限”观念出发,打造大厦的愿景:“中国,永恒的未来”。
该设计首次将开放式花园引入高层建筑,19种绿色技术实现最高绿色大厦的梦想,解决摩天大楼20多年来造价高、能耗大等一系列负面效应。
它是未来的上海新地标。
关键词一:空中花园Gensler的设计师们将陆家嘴核心区域的开放式花园搬进摩天大楼之中,第一次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双层玻璃幕墙保证了功能的实现,十多层做一次隔断,形成一个高挑、通透的中庭空间,这个空间集写字楼、酒店、零售、娱乐功能于一体,让人们尽享宽敞、舒适、悠闲的高空花园生活。
不可思议的大国重器超级工程讲书稿

不可思议的大国重器超级工程讲书稿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可望而不可及的奇迹之地。
在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也在各方面展现出了自己强大的实力和创新精神。
特别是那些被誉为“不可思议”的超级工程,更是彰显出了中国的深厚实力和巨大智慧。
中国的超级工程可以说是举世瞩目,它们包括了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长江三峡大坝、京杭大运河等等。
这些工程项目无不是在技术、工程、资金和人员方面都需要极高水平的考量和投入,但是中国人民成功地做到了,并展现出了中国的国力和创新精神。
其中,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工程。
由于地形、水资源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中国的南北地区面临荒漠化和缺水的严峻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就是将长江水流抽调至黄河和海河以满足北方的用水需求。
这项工程自2002年动工以来,耗时15年,施工规模达到5600多公里,建成了3条干线和15座水库,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区的城市用水得以大幅改善。
青藏铁路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线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贸易通道。
这条铁路共计1956公里,沿线四季变化、地貌复杂,铺设难度极高。
在2006年通车之后,青藏线最大的收获非常便民,使得西藏不再是中国最难发展的地区之一,同时也使得中国西部地区与整个亚洲贸易连接更加紧密。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被誉为“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整个工程耗时9年,涵盖了桥梁施工、海底隧道和人工岛填海等多个关键环节。
港珠澳大桥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在一起,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的交通时间从4小时缩短为45分钟。
同时,它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长和运输能力最大的海洋跨海大桥,展现出了中国在科技和工程领域中的世界级水平。
中国的大型工程还包括了长江三峡大坝、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的建设,以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等。
各项工程都是成千上万人齐心协力、勇攀难顶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实力、智慧和胆略的体现。
从以上列举的几个“不可思议”的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来看,中国的科技和工程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超越了自己的历史成就,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
工业题材的影视剧,你看过哪些?

工业题材的影视剧,你看过哪些?Arbei影视剧是一种专为在电视或互联网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包括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等现代艺术诸元素的形式(百度百科内容)。
影视剧是一种艺术形式,被认为是“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工业题材,是一个重要但容易被人忽视的题材,当我们充分关注商业大片时,只要我们细心留意,身边已经有不少非常好看的工业题材影视剧作品。
说到工业题材,得先说一下工业,工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至关重要,工业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工业革命让机器代替了人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认识到工业对于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一五和二五期间大力建设国家的工业体系,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知道工业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但工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完全在人们生活中体现出来,所以很难让人切身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这也让工业题材的创作不被人们所关注,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东西好像压根没在生活中看到过。
正因为如此,扎根在工业领域的我们,应该多关注工业题材的艺术形式,多看看工业题材的优秀影视剧作品,这样就可以做到“知己看己,百说不殆”(意思是:你张口就能说出领域内的东西,才会被人们看成专业人士)。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从几个不同专题来讲,本次咱们一起来了解工业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简称影视剧),之后咱们继续了解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和音乐话剧的创作等。
一、新世纪前的工业题材电视剧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艺术家们拍摄了很多工业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据统计数量多达60多部,而这一时期拍摄的电影大约为640部左右。
如此高的比例并不奇怪,电影和电视剧等都是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艺术创作,这一时期我国的主旋律就是大力发展工业以恢复和发展经济,描写这一趋势的艺术创作自然会得到社会和人们的喜爱。
如果把国人非常喜欢的韩剧放在那时播放,估计要歇菜,韩剧流行很大程度上是现代国人对于浪漫爱情的诉求。
大国重器超级工程讲书稿范文

大国重器超级工程讲书稿范文一、引言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是指由大国国家投入巨大资源和精力,以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为目标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
这些工程项目往往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军事装备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意义、挑战和影响。
二、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意义1.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是大国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投入巨大资源和精力,大国能够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军事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2. 推动经济发展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例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刺激建筑、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发展,科技创新项目可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3. 增强国家安全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往往涉及军事装备和国防建设,这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发和生产先进的军事装备,大国能够提高自身的防御和攻击能力,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三、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挑战1. 技术难题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往往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
例如,高速铁路项目需要解决列车设计、轨道工程、通信信号等多个方面的技术问题;航天项目需要解决火箭发动机、航天器设计、空间站建设等复杂的技术难题。
2. 资金压力大国重器超级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对于国家财政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和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资金需求,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 管理困难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的合作,需要进行复杂的管理和协调。
如何确保各个部门的利益平衡、合作高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管理难题。
4. 社会影响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实施往往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能会导致土地征收和人口迁移,这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因此,需要认真考虑和解决社会影响问题,确保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实施符合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超级工程》第一集:港珠澳大桥这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这是由33根航母般巨大的沉管打造的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这是最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备受瞩目。
它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看不见的危险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工程师们要挑战海上建桥的极限。
伶仃洋上的每一次台风、巨浪、地震甚至是海水侵蚀对它来说都是一次致命的威胁。
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与航道之一,抵抗过往船只的撞击,保证航空的安全是工程师们必须接下的挑战。
它,改变生活为了航空的安全,桥梁的高度必须有所限制,而且一段深海航道也不够条件来修建大桥,工程师们提出了一个大胆而疯狂的想法:修建东西人工岛,联通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势必会改变三地生活,香港会加快发展的脚步,澳门会走出来,珠海亦将面临更广阔的世界。
第二集:上海中心大厦这是一个关于上海的梦想,一个二十年前便开始的计划。
632米,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把建筑造到600米以上,它也是世界最高的绿色超级摩天大楼。
这是工程师们关于垂直城市的大胆想象,第一次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双层玻璃幕墙,打造东方“空中花园”,创造更为环保、舒适的未来空间。
Gensler事务所的“龙型”方案从全世界19个顶尖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他们从哲学“极限”观念出发,打造大厦的愿景:“中国,永恒的未来”。
该设计首次将开放式花园引入高层建筑,19种绿色技术实现最高绿色大厦的梦想,解决摩天大楼20多年来造价高、能耗大等一系列负面效应。
它是未来的上海新地标。
关键词一:空中花园Gensler的设计师们将陆家嘴核心区域的开放式花园搬进摩天大楼之中,第一次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双层玻璃幕墙保证了功能的实现,十多层做一次隔断,形成一个高挑、通透的中庭空间,这个空间集写字楼、酒店、零售、娱乐功能于一体,让人们尽享宽敞、舒适、悠闲的高空花园生活。
关键词三:消防安全在632米的高度上,外部的救援很难起到作用,必须从内部消除隐患。
内幕墙的玻璃接受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测试,在1000摄氏度的炉火炙烤1小时候仍能保持完整,剧烈的锤击也没有使玻璃解体等等。
关键词二:绿色、环保它不是最高的建筑,它是最高的绿色建筑。
大厦内部具有水循环使用系统,高空风力发电系统等等19种绿色技术可以每年节省25%的能源费用。
但最大的绿色变革是它的双层玻璃幕墙。
双层幕墙之间的空腔能形成一个温度缓冲区,避免室内直接和外界进行热量交换,降低采暖和制冷的能耗。
关键词四:危险的高度上海特有的软土地基是建筑师们噩梦般的存在。
要打造这个预估重量达到80万吨,接近70个埃菲尔铁塔重量的庞然大物,究竟什么样的基桩才能承载起它的重量?最终955根长达86米的基桩负担起大厦的重量。
第三集:北京地铁网络北京,城市的高速发展使交通拥堵不堪,城市的未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十年时间,要完成包括31条线路,560座车站,1000公里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铁交通网络。
一个立体的轨道交通网络将辐射于这座城市的地上地下。
讲述地铁人在日益密集的城市中,为地铁寻找安全空间的故事。
城市的地下管线密布,高大建筑的地基纵横交错,加上复杂的地质条件,31条线路的宏大工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被称为“工人噩梦”的混合地下水施工以及被业界评为特级风险源的穿越已有线路的施工,还有老北京古建筑的保护要求,每一项都使得工程成为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十几家建筑公司,上万名建筑工人,世界最先进的采掘机器,不分昼夜地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创造着北京城的地下奇迹。
新中国第一条地铁的前世今生地铁一号线是中国的第一条地铁,它是贯穿北京东西的交通主动脉,大部分线路与“神州第一街”长安街重合,每天运送客流超过百万。
但鲜为人知的是最初它的修建却出于战备考虑,周恩来总理曾一语道破,“如果为了交通,只要买200辆公共汽车就能解决。
北京修建地铁,完全是为了备战。
”第一条地铁于1965年开工,1969年建成通车。
由于战备的功用大于交通,通车后并不对外运营,只能凭单位介绍信参观乘坐。
在那个朴素的年代里,地铁车站获得了“地下宫殿”的美誉。
永恒的历史命题:保护北京古建筑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犹如座座里程碑,镌刻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
北京在历史上是一座皇城,城墙、庙宇、故居、民居等是老北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6号线的规划线路正好经过了北京皇城保护区,为了保护古建筑,人们修改线路,选定了一种首次应用于北京的施工方案。
第四集:海上巨型风机在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中,风能是在可知范围内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能源。
在中国市场,一部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可以不消耗任何燃料,从空气中最终获取超过4亿人民币的电能。
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但是,中国的雄心不止于此。
风能是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
前提是巨大的风力发电机能被制造出来。
无论是中国东海岸边,还是西部戈壁,一座座风场正在拔地而起。
台风季节挑战海上安装SL5000,这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海上巨无霸。
它的机舱上可以起降直升机,它的风轮高度超过40层楼,把它制造出来已经是一个奇迹。
与一架波音737客机价值相当的自行式履带吊车与中国最大的海上双臂式起吊船共同承担起SL5000的海上安装任务。
在台风季节,起伏的海面和变幻不定的海风将是这次挑战的最大敌人,东海上的安装过程是一项危险的任务。
这是一次对自然的挑战,一次对工程极限的挑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
车间新体验按照计划,SL5000的各个部件在中国的不同省份生产,最后再运到上海洋山港附近的陆上安装基地进行组装。
要制造SL5000,第一个要生产的重要部件是主机架。
SL5000主机架必须承受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叶片所产生的巨大扭力,焊接的质量必须严格把关。
第二个要生产的重要部件是巨大的轴承,其中最大的一个轴承有两层楼的高度,SL5000所需要的轴承将挑战轴承制造的最高难度。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3家工厂有能力接受这个挑战。
第五集:超级LNG船它是世界上造价最为昂贵的货运轮船,投资超过3亿美元。
它也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民用船只,全球只有13家船厂允许建造。
它的海上航行,可以让所有船只退避三舍,它就是LNG,液化天然气运输专用船,它将承担起上海市一半的天然气供应,它让便利的生活成为可能。
LNG船被誉为“世界造船界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了造船界最高的技术标准和建造难度。
它预示着中国正在从一个造船大国真正变为一个造船强国。
见证一艘船的成长过程它采用分段建造的方式,要求每一个细节甚至是小到螺丝钉的尺寸都要精确无误。
它承担着世界上最危险的液化天然气运输,每一个分段工程上的疏忽都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从建造、组装到运输,每一刻都不能放松与马虎,这就是中国超级LNG船的成长过程,惊心动魄但完美无缺、绝对安全。
劳动者双手齐筑完美LNG天然气事故的教训使得每一个LNG船的建造者都付出十二万分的小心与谨慎。
一滴汗水都可能成为LNG的致命隐患,一次微小的手指抖动都可能使造船大业前功尽弃,但是在LNG船背后,有无数的人为最后的完美与绝对安全付出努力,谱写出中国的LNG奇迹。
《大国重器》(第一季)介绍第一集:国家博弈在人类进化的长河中,250万年的工具制造史,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从蛮荒时代的生存需求,到战争年代的称雄争霸,再到和平时期的繁荣发展,工具制造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从未改变。
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来就是实体经济的竞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
在全球,机器制造每天都在创造着奇迹,机器制造的竞争每时每刻都体现着国家之间的博弈。
第二集:国之砝码先进的机器制造已经席卷全球,它强硬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脊梁。
从建立装备制造基地,到制造门类齐全的装备,中国,一批实业报国的中坚力量,肩负大国使命,冲破国际垄断,自主创造模式,让更多来自制造强国昂贵的机器价格,开始归于合理,平衡的砝码向中国制造加力,关乎国家命脉的装备制造能力,让国家的经济安全得到保障,一个新的创造时代正在开始。
第三集:赶超之路装备制造从来就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足的天然气,灯火辉煌的城市,不再遥远的城市旅行,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舒适和方便。
这一切,有的来源于造船领域中最亮的那颗明珠;有的得益于水电、火电、核电等国际领先的成套设备;有的来自速度,高速铁路列车让人们实现了朝发夕至、一日千里的飞驰梦想……中国装备制造的赶超之路,就是中国人日益追赶美好生活的富足之路。
第四集:智慧转型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经历的一场转型,一次革命,它每分每秒都在改变着中国。
从观念转型带动结构转型,不断突破行业边界,以总包和服务赢得先机,让机器充满智慧,让销售走向极致,突破中国制造“空壳化”,这是迈向高端制造的国际路径。
我们将进入一个个精妙的世界,探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供需链条,揭示解决这一切的动机和变革的艰辛。
第五集:创新驱动真正的世界级自主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怎样取得?它如何驱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实现超越,让速度更快、让效率更高?全球顶级制造企业大手笔接纳中国机器的时代已经开启。
当中国的机器制造能力越来越扎实、越来越稳健地向高端攀升,创新的能力也开始大规模出现。
这里将展现产业升级带来的创新动力,这里将展示创新驱动如何助力中国企业一步步走向世界高端制造领域。
第六集:制造强国从浩瀚的宇宙,到蔚蓝的海洋、再到广袤的大地,从传统的制造领域,到世界潮流最前沿,中国装备制造已经今非昔比。
全球第一的制造总量,令世界瞩目。
未来10年,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将会建立,基本掌握高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今天的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缩短着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距离。
《大国重器》(第二季)介绍“空天、基建、能源、海洋、通信、智造”这些支撑体系的核心重器,正铸就着这个国家前行的脚步,夯实着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气和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重器?什么样的重器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必须拥有的“国之重器”?什么样的核心技术需要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构建怎样的制度体系才能源源不断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新的重器?这正是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第二季)所要探寻的答案。
第一集《构筑基石》: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制造2025》的动员令发出,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本集,从百年梦想川藏铁路工程、到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的千年圆梦;从中国高铁拉动一个个产业基地,到中国核工业产业链上一个个尖兵,它们托起了冶金、轴承、型材、精密仪器等数十个高端装备行业的自主创新。
从海上科学城“远望七号”实施远洋测控,和地面测控系统,形成体系,助力航天梦的实现,到神威太湖之光打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