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大客流特征分析
广州地铁站点客流量分析-PPT精品

商务、旅游购物、住宅
休闲购物人群、社区居住人群
广州地铁二、八号线换乘站点,也 是前往广州南站的必经换乘站。周 边配套成熟,住宅小区、市级医院 、各级学校一应俱全,生活气息非 常浓厚,同时有柏丽酒店、信和广 场等休闲购物点,带动该区域的消 费人群。
137,820人次
数据来源:广州地铁运营总部
杨箕
A++级站点
住宅、交通、商务
居住社区人群;商务休闲人士
位于中山一路与梅东路的交汇处, 也是广州地铁一、五号线的换乘点 。周边交通便利,毗邻东风路,前 接中山一立交,成为通往环市路、 东风路、天河和广州大道的交通接 驳站。比邻多个大型商业大厦,并 分布众多生活住宅区域。
174,561人次
数据来源:广州地铁运营总部
.1 换乘站
西朗
A+级站点
交通枢纽、商务办公、旅于花地大道南与鹤洞路交汇处, 是广州地铁一号线与广佛地铁线的 首个换乘站点,成为广州与佛山两 地的商贸、旅游、生活的重要交通 枢纽。站点周边分布各类型大型专 业批发市场,东边临近芳村东沙开 发区。
35,814人次
广州地铁运营总部烈士陵园a级站点购物娱乐数码通讯文化旅游时尚消费年轻人群潮流通信消费人群文化观光人群该站位于广州三大商圈之一的中华广场商圈毗邻中华广场流行前线地王广场等年轻人潮流消费集散地汇聚众多时尚品牌专门店
百骏地铁线路站点介绍
Line & Station Introduction
目录
1. 换乘站 2. A++级站点 3. A+级站点 4. A级站点 5. B级站点
珠江新城
A++级站点
金融商贸、政府机关
广州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客流特征和问题

超 高 峰小 时 系 数 是 地 铁 车 站 公 共 区 、 闸机 等 设 计 的依 据 , 州 12 3号 线 约 3 % 的 车 站 超 高 峰 小 时 系 广 、、 0 数 超 过 14 其 中多 个 车 站 达 到 或 超 过 2 因此 部 分 车 ., 。 站 站厅 公 共 区 的 面 积 偏 小 , 造 和 增 加 闸 机 也 非 常 困 改 难, 常有 乘 客排 队 、 堵 和 客 流 管 制 。 拥 4 )正 常运 营时 车 辆 内站 立 密 度 6./ 的标 准 较 k m
的红线与橘 线 , 开通后 以 3节车厢在运 营 , 但系统 规模
均按 6 A编 组 建 设 。 香港 人 口为 7 0万 人 , 铁 除 机 场 1 地
Is tt o,Ld,G a gh u5 0 1 ) ntueC . t . u n z o 10 0 i
Ab t a t Sn e h r ai t n f ew o k d p r t n n s r c : i c t e e l a i o n t r e o e ai i z o o
5 结论 与建 议
根 据 对 广 州轨 道交 通 网络 化 运 营 客 流 特 征 的 分 析
及 运 营 中反 映 的 问 题 , 后 续 工 作 中 需 要 吸 取 经 验 教 在
横 排 座位 为 主 的 机 场 线 和 市郊 线 , 用 4人/ 作 为 采 m 站 立设 计 标 准 , 以提 供 乘 客 舒 适 度及 抗 客 流 风 险 能 力 。 4 )应 高度 重视 换 乘 站 设 计 。
21 0 0年 元 旦 长 寿 路 站 全 日进 站 客 流 9 5 65 5人
略高于 2 1 07年的预测客流。新 2号线 日客流量预测初
广州地铁APM观光线路大客流组织分析

TECHNOLOGY WIND广州地铁APM 观光线路大客流组织分析郝雁峰钟淋(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通过对广州地铁APM 观光线路大客流组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推理出其客流组织的特点及薄弱环节,指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观光线路;大客流组织影响因素;应对措施一、前言所谓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分析,主要是指经过对车站及其周边设备、设施和空间的分析,根据车站某个时间段的进出车站乘客数量及情况猜测,以安全运输为前提,最大客流量及最低运营成本为目标,制定符合地铁车站实际情况的乘客进站、乘车/换乘、下车、出站的疏导、指引方案,以及根据方案进行的车站行车、票务和人员组织。
其中车站设备主要是指自动售检票设备、车站行车设备及其他的服务设施等。
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保障已经在设计阶段得到解决,突发情况下的大客流组织一直是客运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观光线路因其自身特点导致其设备、设施和空间与传统轨道交通线路有所不同,影响其大客流组织的关键因素也有所差异,故观光线路的大客流组织值得我们分析,探讨和总结。
下面我以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简称APM )为例,对其大客流客运组织进行具体分析探讨。
二、线路情况介绍图1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简称APM )线路总长3.88km ,全部为地下线路,共设9座车站和一座车场,分别为赤岗塔站、海心沙站、广州歌剧院站、花城大道站、妇儿中心站、黄埔大道站、天河南站、体育中心南站、林和西站、赤岗塔车场,详见图1。
其中,控制中心设置在赤岗塔车场内。
线路功能定位。
APM 线南北纵穿广州天河区最繁华地带,地面上部分布有花城广场、亚运开幕式场馆、广东省图书馆、广东省歌剧院、广州塔等标志型公益娱乐型设备设施,地面上部几乎全部为人行通道,广州市政府定义线路为旅游观光线路。
运营时间情况。
作为旅游观光线路,日常工作时间的主要客运人群为前往林和西上下班人群及少量有空闲时间参观广州塔等公益娱乐型设备设施的人群,运营时间为8:00~23:00,除春节外,其他法定节假日一般不进行延时收车。
广州地铁运营方案

广州地铁运营方案一、总体概况广州地铁作为广州市的交通骨干之一,承担着城市内部的大量客流运输任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广州地铁的运营方案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
因此,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广州地铁的运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客流分析1.客流特点分析广州地铁的客流主要分为工作日客流和休息日客流。
工作日客流主要以通勤客流为主,包括早高峰、晚高峰和非高峰时段,而休息日客流则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
2.客流分布分析广州市区的客流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和周边重要节点,如天河、珠江新城、越秀公园等地区。
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新兴的商业区和居住区也开始逐渐成为客流的集中地。
3.客流特征分析广州地铁的客流主要以短途客流为主,即客流的出行距离一般在5公里以内,而长途客流相对较少。
此外,由于广州市的天气炎热,客流的季节特征比较显著,夏季客流明显增加。
三、运营方案1.时刻表优化根据客流特点和分布情况,合理制定时刻表,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加密列车班次,以满足客流需求。
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时刻表,增加非高峰时段的列车间隔,达到节约运营成本的目的。
2.服务设施改进根据客流特征,对车站和列车的服务设施进行改进和升级,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例如,在车站增设更多的自助服务设施、提供免费Wifi等服务,同时在列车上增设空调设备和冷饮供应等,以吸引更多的乘客选择地铁出行。
3.运输组织优化通过加强运输组织和调度,实现列车运行的平稳、快捷和安全。
同时,利用先进的调度技术和设备,增加列车的利用率,提高运输效率,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4.客流引导措施加强客流引导,提高乘客的运输效率。
通过优化车站布局、增设导向标识、引导线路换乘等措施,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减少客流拥堵,提高客运能力。
四、节能环保1.智能节能系统在列车和车站中加装节能设备,通过智能调控系统,实现列车的动力利用效率、能耗和排放的减少,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作者:黄丹燕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05期摘要:广州地铁客流日益攀升,客流潮汐现象明显,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的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客运管理的相关措施,确保车站客运组织的安全顺畅。
关键字:地铁客流特征客运一、线路简介广州地铁三号线呈南北“Y”字形走向,从北向南贯穿广州市区新城市中轴线和番禺区发展轴线。
三号线主线为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站,全长32.9公里,共设16座车站,连接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大型住宅区和主城区CBD地区。
三号线北延段为机场南站至体育西路站,全长33.2公里,共设13座车站,连接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居住集聚区和主城区商业办公区。
二、线路客流特征及分析三号线(含三号线北延段)日均客运量145.76万人次,其中三号线主线客流密度为2.94万人/公里,三号线北延段客流密度为1.48万人/公里。
三号线属通勤类线路。
客流以上班族、学生族等通勤客流为主,全日客流呈现“M”字型双峰态势,早晚高峰期客流以通勤类刚性出行客流为主,平峰期则以非通勤类弹性出行客流为主;工作日客流“潮汐现象”明显。
周末进站客流稍高于工作日客流,整体分布相对均衡。
线路进站客流占57%,换乘客流占43%,其中体育西路站的换乘客流位居线网之首。
图1:三号线工作日客流分布图(二)结合三号线、三号线北延段线路布局与地理特点,三号线分为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体育西路-客村组团、大塘-大石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四段客流组团,将三号线北延段分为机场南-永泰组团、同和-燕塘组团、广州东站-体育西路组团三段客流组团,分析组团车站客流分布与组成规律。
三号线以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发生量与吸引量最大,体育西路-客村组团与其他客流组团的交换量较大。
早高峰时段,客流发生量主要集中在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分别占34.8%、26.8%;客流吸引量40%集中在体育西-客村组团,客流主要是由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居住聚集地流向天河区办公、商务集聚中心。
广州地铁五号线客流运输组织及行车方式探讨

广州地铁五号线客流运输组织及行车方式探讨文章通过对广州地铁5号线日常客流组织及行车调整方式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操作原则,在大客流情况下合理调整从而满足运营组织需要。
标签:广州地铁;5号线;大客流组织;行车调整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ily passenger flow organization and traffic adjustment mode of Guangzhou Metro Line 5,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reasonably adjus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rge passenger flow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operation organization.Keywords:Guangzhou Metro;Line 5;large passenger flow organization;traffic adjustment广州地铁线网不断扩大,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五号线作为广州东西向交通主动脉,在超高峰期间上线列车较多、以高密度的行车间隔疏导客流,但五号线的客流量持续增长,现在工作日的客流已经达到日均110多万人次,本文探讨考虑如何控制客流及如何组织行车调整,以在大客流情况下为乘客尽可能地提供优质安全服务。
1 客运情况1.1 地铁5号线时刻表参数目前五号线工作日采取Z5136时刻表,相关列车间隔及上线列车数参数如表1。
1.2 地铁5号线客流情况分析(1)工作日全日客流的出行时间分布具有双峰特性,早高峰时段出现在7:00~9:00之间,客流较大的车站主要集中在西场~珠江新城上行、车陂南~火车站下行,晚高峰时段出现在17:00~19:00之间,客流较大的车站主要集中在火车站~车陂南上行。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客流问题愈发突显。
轨道交通大客流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居民聚集区以及大型活动场馆等区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高峰集中。
轨道交通大客流的高峰时段一般消灭在早晚的上下班时段和周末的购物消遣时段。
这些时段通常人流量大、时间短暂且密集,给轨道交通运营带来肯定的挑战。
其次,长时间连续运营。
轨道交通通常需要长时间持续运营,特殊是在大城市的地铁系统中,晚上也需要保持运营才能满足夜间出行需求。
大客流时期,轨道交通需要提高运营密度,保证车辆和站点的到达频率,确保乘客能够准时进站、进车。
再次,乘客流淌性强。
轨道交通大客流的乘客往往是多次搭乘的,他们有着相对稳定的出行需求和频率。
这就要求轨道交通运营方在组织布局、运行调度、换乘设计等方面考虑乘客的流淌性,为乘客供应更好的出行体验。
此外,交通换乘需求突出。
轨道交通大客流往往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换乘,例如与公交、出租车和私家车之间的接驳,这就要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对接,提升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
最终,平平稳定性要求高。
轨道交通大客流在高峰时段不行避开地会消灭拥挤、乘客流失以及其他平安问题。
因此,运营方需要加强平安设施建设,加强运营和平安管理,提高应急处理力量,确保乘客的平安和运行的稳定。
针对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可以实行以下措施进行管理和优化: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首先,加强设备升级和扩容。
依据客流猜测数据,运营方可以提前增加列车运行密度和调配站台资源,通过设备升级和扩容来满足大客流时期的需求。
其次,优化站点和换乘设计。
合理规划和设计站点布局和乘车换乘的方式,缓解站点拥堵和乘客流淌的瓶颈,提高乘客的便利性和出行效率。
再次,加强客流监测和调度。
通过设置客流监测设备和运用大数据技术,把握客流分布和变化规律,实时调整车次和班次的支配,提高运行效率和乘车体验。
广州地铁大客流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量高达 1 7 万人次 ,一直发展至2 0 1 3 年1 1 月 ,广州9 条运
营线 路 的 日均客 运 量 高达 5 6 0 万人 次 , 占广 州 公共 交 通 出行 量 的3 6 % 。但 是 随 着广 H 地铁 客 流量 的不 断增 加 ,
网客运量 的持续增长导致地铁车站客运组 织压力不断
增加。
表1 2 0 1 4 年 、2 0 1 5 年广 州地铁各 线路客 流 变化情 况
缱鼯 名 转
~
地铁运能与运量的矛盾逐渐加深。作为地下公共交通工
具 ,一旦在 地铁 中发 生群 死群 伤 的意外 安全 事故 ,必 定 会成 为公 众舆 论焦 点 ,不仅严 重 影响地 铁企 业 正常 的运 营秩序 ,而且 影响社会 秩序 的稳定 。
1 概 述
目前 广州 的地 铁线 路 已经 呈现 网络化 发展 ,客 流 量 也 日益增 加 。为 了合 理 安排地 铁运 输周 期 、价格 以及 线
网 的不 断扩 展 的延 长 ,广 州地 铁 客运 量 每年 保 持 1 2 % 的 稳 步 增长 。2 0 1 1 年 日均 客 流为 4 5 0 万人 次 ,2 0 1 2 年 上升
叠 号栈 五号线
: 音号线
4 6 . 7 3 { 9
: 4 3
2 8 9 3
5 0
3 0 9 9
6
. i % 6 5 %
2 2 O %
几号线 髀缱
A l
5 4 2 0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地铁大客流特征分析
【摘要】随着广州地铁线路网络化发展,客运量日益增长,对线网客流特征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客流量是地铁运输输出的产量,在地铁运输安排中,只有准确掌握客流的特征,包括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及断面客流大小,方可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同时,经济合理的开行列车。
【关键词】客流;分布;断面;运输组织
1 广州地铁历史大客流情况
2014年线网单日客运量超过700万人次共有29天,其中工作日16天,占总数的55%,均发生在周五或者节前一天。
广州地铁客运量超750万的日期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元旦节前一天和节假日期间(尤其是节日当天)。
由此可见,元旦、五一、十一节前一天及节假日期间的客运量较大。
2 节假日及节前一天客流影响因素分析
节前一天及节日期间主要地铁客运量大幅增长,主要受市民探亲、出游、购物及参与大型活动等行为的影响。
此外,假期长短、天气情况、交通衔接便利度、大型活动活动吸引力、线网各线路通达性等也对节假日客运量大小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做客流预测时,应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对客流大小的影响,做出合理的客流预判。
3 节前一天及节日期间大客流车票使用情况特征分析
通过对车票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推测大客流当天客流人群的变化。
2014年广州地铁全年单程票使用率达20%,而五一、十一、元旦节前一天的单程票使用率分别为21%、22%、20%,可以估算节前一天大客流单程票使用率约21%,较全年单程票使用率(20%)略高,也就是说节前一天客流增长主要是日常长期乘坐地铁的人群乘车次数增长,而额外增加的人群相对不多。
而五一、十一、元旦当天的单程票使用率分别为:37%、37%、33%,可以估算节假日当天大客流单程票使用率约为36%,较全年单程票使用率(20%)增长较多,平均每天单程票使用量约增长87万,也就是说节日当天广州地铁基本上每天可以吸引约87万日常不乘坐地铁的市民或外来游客乘坐地铁。
在充分掌握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大客流车票使用情况的前提下,广州地铁在大客流前提前做好单程票、预制车票、兑零备用金的储备及派发,为大客流现场票务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节前一天及节日期间客流时段分布特征
元旦、五一、十一节前一天均是工作日,进站客流走势与周五基本一致,呈双驼峰型。
早高峰期间7:00-9:00每小时进站客流较大,达35.5万人次/小时,晚高峰期间17:00-19:00进站客流达到全天小时进站客流巅峰,达46.1万人次
/小时。
节前一天12:00前小时进站客流与日常周五基本一致,12:00以后较日常周五增长逐步增多,特别是元旦前一天20:00-23:00每小时进站客流较日常增长达12万人次。
五一、十一、元旦节日当天线网进站客流走势与周六基本一致,呈单峰型。
其中,9:00—17:00期间进站客流较日常周六增长明显,每小时进站客流约增加7.5万人次。
5.节前一天及节日期间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5.1进站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节前及节日当天线网各线路进站客流量增长较多,元旦、五一、十一节前一天线网进站量较节前周五进站量分别增加103万人次、26万人次、51万人次,元旦、五一、十一当天进站量较节前周六分别增加93万人次、77万人次、66万人次。
广州地铁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客流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二、三、五号线,每天每条线路客运量平均增长约10万人次。
节前一天进站客流主要是邻近火车站、客运站的交通枢纽站点(如广州南站、广州火车站、滘口站、天河客运站等)及靠近大型活动现场的站点(如元旦前的广州塔、珠江新城、体育西等)进站客流增长明显,节前应作充分的准备。
节日当天进站客流除了邻近火车站、客运站的交通枢纽站点外,靠近商业购物圈或游乐场所的站点(长寿路、体育西、汉溪长隆等)进站客流增长明显。
5.2 换乘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元旦、五一、十一节前及节日当天线网各线路换乘客流量均有所增长,节前一天线网换乘客运量较日常周五分别增加72.6万人次、26.5万人次、46.1万人次,元旦、五一、十一当天换乘客运量较节前周六分别增长84.7万人次、70.1万人次、64.7万人次。
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一、二、三、五号线换乘客运量增长较为突出,平均每条线每天增长约10万人次。
节前一天体育西路、珠江新城、昌岗、公园前换乘客流增长较多,平均每站增长4.8万人次;节日当天珠江新城、昌岗、体育西路、西朗、客村换乘量增长较多,平均每站增长7.4万人次。
6 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客流断面特征分析
各节假日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随着市民出行活动的变化,线网各线路的断面客流分布形态及最大断面值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节前一天广州地铁线网各线路断面客流呈早晚高峰双驼峰型,且晚高峰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节前一天线网各线路断面客流全天分布情况基本相同。
以三号线元旦节前一天为例,早高峰断面情况与日常工作日基本一致,10:00以后断面客流将趋于平稳,14:00以后断面客流逐渐上升;17:00-20:00断面客流达到巅峰。
五一和十一节前一天各线路断面客流在21:00以后逐渐下降,元旦节前一天受倒数活动影响断面客流在23:00仍保持在较大水平。
节日当天广州地铁线网各线路断面客流分布走势基本上与日常周六日一致,呈全天高峰型,但断面客流值较日常周六日增长较多。
节日当天线网各线路断面客流全天分布情况基本相同。
以三号线元旦当天为例,元旦当天断面客流走势分布与日常周六日基本一致,但断面值较日常周六日增长较多,最多增长2538人次/15min。
从运营开始断面客流逐步增长,10:00-23:00断面客流处于较高状态(平均5100人次/15min),17:00-20:00断面客流达到巅峰,23:00以后断面客流逐渐下降。
7 结语
近年来,广州地铁节假日及节前一天客运量屡创新高,地铁在大型节假日期间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日显突出,深入分析各节假日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客流特征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大客流特征分析,掌握大客流产生的影响因素、大客流人群比例、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断面分布及变化,才能有效制定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案,保证为市民出行提供有效的服务,提升地铁的吸引力,促进地铁与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锋等.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分析与启示[J].都市快轨交通,2012(5).
[2]沈丽萍等.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J].城市交通,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