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特征分析及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特征分析及建议

交通科技与管理21规划与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不断延伸,我们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高峰期客流密度处于高密度的饱和状态下,如何确保车站运行安全性的问题不断凸显出来。

通过优化现有的运行管理策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稳运运行,对于优化城市交通运行环境有着积极地作用。

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特征分析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的,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归政府所有。

从经济理论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公共物品”,其有效供应者是政府,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统筹市场发展。

所以,我国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与西方国家早期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是相同的,也就是由政府所有,由政府经营。

除此之外,初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难以满足交通企业的盈利需求。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较高,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在盈利方面十分困难。

所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初期的建设模式,通常是由政府所有,在很长时间都延续了这种建设模式,但是随着投资需求的不断增加,造成政府财政能力难以得到支持,需要拓展全新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模式,就出现了公私合营模式。

这种模式的具体特点就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主要是归政府所有,通过政府公共部门、企业合作,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经营。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初期的建设,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的,由国家政府集中管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建设管理体制不断改革,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体制也实施了改革不断,逐步向建管分离的模式发展。

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现状2.1 出行问题增加 在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车站每天接纳的客流量较大,并且其流动范围较广,增加了出行问题所带来的矛盾。

总结以往运行数据,该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在每天早晚上下班时间,属于客流量非常大的阶段,而且在出行线路增加的情况下,客户可选途径增多,服务人员的综合能力相对较低,这也增加了出行问题的发生几率。

广州地铁运营方案

广州地铁运营方案

广州地铁运营方案一、总体概况广州地铁作为广州市的交通骨干之一,承担着城市内部的大量客流运输任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广州地铁的运营方案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

因此,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广州地铁的运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客流分析1.客流特点分析广州地铁的客流主要分为工作日客流和休息日客流。

工作日客流主要以通勤客流为主,包括早高峰、晚高峰和非高峰时段,而休息日客流则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

2.客流分布分析广州市区的客流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和周边重要节点,如天河、珠江新城、越秀公园等地区。

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新兴的商业区和居住区也开始逐渐成为客流的集中地。

3.客流特征分析广州地铁的客流主要以短途客流为主,即客流的出行距离一般在5公里以内,而长途客流相对较少。

此外,由于广州市的天气炎热,客流的季节特征比较显著,夏季客流明显增加。

三、运营方案1.时刻表优化根据客流特点和分布情况,合理制定时刻表,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加密列车班次,以满足客流需求。

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时刻表,增加非高峰时段的列车间隔,达到节约运营成本的目的。

2.服务设施改进根据客流特征,对车站和列车的服务设施进行改进和升级,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例如,在车站增设更多的自助服务设施、提供免费Wifi等服务,同时在列车上增设空调设备和冷饮供应等,以吸引更多的乘客选择地铁出行。

3.运输组织优化通过加强运输组织和调度,实现列车运行的平稳、快捷和安全。

同时,利用先进的调度技术和设备,增加列车的利用率,提高运输效率,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4.客流引导措施加强客流引导,提高乘客的运输效率。

通过优化车站布局、增设导向标识、引导线路换乘等措施,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减少客流拥堵,提高客运能力。

四、节能环保1.智能节能系统在列车和车站中加装节能设备,通过智能调控系统,实现列车的动力利用效率、能耗和排放的减少,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作者:黄丹燕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05期摘要:广州地铁客流日益攀升,客流潮汐现象明显,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的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客运管理的相关措施,确保车站客运组织的安全顺畅。

关键字:地铁客流特征客运一、线路简介广州地铁三号线呈南北“Y”字形走向,从北向南贯穿广州市区新城市中轴线和番禺区发展轴线。

三号线主线为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站,全长32.9公里,共设16座车站,连接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大型住宅区和主城区CBD地区。

三号线北延段为机场南站至体育西路站,全长33.2公里,共设13座车站,连接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居住集聚区和主城区商业办公区。

二、线路客流特征及分析三号线(含三号线北延段)日均客运量145.76万人次,其中三号线主线客流密度为2.94万人/公里,三号线北延段客流密度为1.48万人/公里。

三号线属通勤类线路。

客流以上班族、学生族等通勤客流为主,全日客流呈现“M”字型双峰态势,早晚高峰期客流以通勤类刚性出行客流为主,平峰期则以非通勤类弹性出行客流为主;工作日客流“潮汐现象”明显。

周末进站客流稍高于工作日客流,整体分布相对均衡。

线路进站客流占57%,换乘客流占43%,其中体育西路站的换乘客流位居线网之首。

图1:三号线工作日客流分布图(二)结合三号线、三号线北延段线路布局与地理特点,三号线分为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体育西路-客村组团、大塘-大石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四段客流组团,将三号线北延段分为机场南-永泰组团、同和-燕塘组团、广州东站-体育西路组团三段客流组团,分析组团车站客流分布与组成规律。

三号线以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发生量与吸引量最大,体育西路-客村组团与其他客流组团的交换量较大。

早高峰时段,客流发生量主要集中在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分别占34.8%、26.8%;客流吸引量40%集中在体育西-客村组团,客流主要是由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居住聚集地流向天河区办公、商务集聚中心。

广州地铁运营客流组织方案

广州地铁运营客流组织方案

广州地铁主要通过合理的客流组织来完成其大容量的客运任务。

客流组织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合理布置客运有关设备、设施以及对客流采取有效的分流或者引导措施来组织客流运送的过程。

客流组织以保证客流运送的安全,保持客流运送过程的畅通,尽量减少乘客出行的时间,避免拥挤,便于大客流发生时的及时疏散为目的。

(1)车站周边环境分析珠江新城站是地铁三号线第 4 号车站,编号 304,位于华厦路与花城大道交叉路口处,三号线沿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西侧的华厦路南北走向 ,而规划的黄埔线沿花城大道呈东西走向。

珠江新城站站台中心里程 YDK4+024m, 车站YDK3+933.25,北至 YDK4+136.15,全长 201.9m,为地下三层建造,其中第三层为以后换乘黄埔线的站台。

(2)出入口情况:地铁珠江新城站开放三个出入口,各出入口位置情况如表 2-4。

(3)日常客流特点:珠江新城站位于珠江新城地段,车站周边主要以写字楼密集有几个住宅区,主要的客源集中在上班族以及一些到附近办事处办事的乘客。

珠江新城站客流由进出站客流组成,客流主要为上班客流、学生客流。

因 A2 口及 B1 口有较多的写字楼及住宅区。

A2 口及 B1 口客流将较为集中表 2-4 车站地面环境B2 、C1、 D( 暂未开出入 A1 A2 B1中国海关华厦路中国广地面州市国环境家税务局、广东省国家税务局、五羊新城、中国检验检疫、广东外商活动中心、柏林国际公寓、国门洒店、双城国际星汇园、华穗路、广州大道中、花城大道、中国海关华利路、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华就路、临江大道、广州歌剧院、广州第二少年宫、广东省博物馆新预留馆、华厦路、国际金融中心、南方电网公司、保利香宾花园、广州政务中心、西塔、发展中心美居中心花城大道(4)客流分布情况A1 出入口处于华厦路,主要的客流是上班客流和学生客流。

约占车站总客流的 20%。

A2 出入口处于花城大道,五羊新城,中国检验检疫,主要客流是上班客流,约占车站总客流的 40%。

地铁客流特征分析与运营措施的优化

地铁客流特征分析与运营措施的优化

第7期
周云娣:地铁客流特征分析与运营措施的优化
41
铁、轻轨线路的 α1 值在 2 左右[1]。 图 3 和图 4 分别为 2017 年 9 月 3 号线某工作日和某双
休日一日内小时客流的变化情况。
图 3 工作日上下行分时断面客流量 图 3 中工作日客流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早晚两个客流 高峰,早高峰为 7:00~9:00,晚高峰 17:00~19:00, 平峰期间客流变化不大。早高峰上行断面客流量大于下行断 面客流量,晚高峰则相反。
上、下行方向分时客流的不均衡程度较小。
3.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1)上下行方向客流的不均衡
根据乘客出行的特点,乘客在产生出行需求的同时也应
该产生回程客流,在理论上讲,同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上、下
行方向的客流应该是均衡的,但实际上由于受到线路的走向、
交通运输方式的竞争及交通衔接等原因使客流的流向发生改
变,最终导致上下行方向客流的不均衡[2]。上下行方向客流
式中:α2—上下行方向不均衡系数;p 上 max,p 下 max— 分别为上下行方向最大断面客流量(人)。α2 的值大于 1。α2 越大表明上下行方向的客流越不均衡。一般情况市区地铁线 路、轻轨 α2 的正常值在 1~1.5 之间[1-3]。
根据 3 号线工作日和双休日的上下行断面客流量,计算 出工作日和双休日上下行方向的不均衡系数分别为 1.114 和 1.101,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说明工作日和双休日上、下行 方向客流有差异但不是很大,对行车组织工作较有利。
年 9 月 1 日—9 月 30 日的客流变化情况见图 2 所示。
图 1 3 号线月度日平均客运量(人次)
图 2 3 号线 2017 年 9 月 1 日—9 月 30 日全日客流量 (2)一日内小时客流分布特征 一日内各小时客流是不均衡的,其不均衡程度通常用单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客流问题愈发突显。

轨道交通大客流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居民聚集区以及大型活动场馆等区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高峰集中。

轨道交通大客流的高峰时段一般消灭在早晚的上下班时段和周末的购物消遣时段。

这些时段通常人流量大、时间短暂且密集,给轨道交通运营带来肯定的挑战。

其次,长时间连续运营。

轨道交通通常需要长时间持续运营,特殊是在大城市的地铁系统中,晚上也需要保持运营才能满足夜间出行需求。

大客流时期,轨道交通需要提高运营密度,保证车辆和站点的到达频率,确保乘客能够准时进站、进车。

再次,乘客流淌性强。

轨道交通大客流的乘客往往是多次搭乘的,他们有着相对稳定的出行需求和频率。

这就要求轨道交通运营方在组织布局、运行调度、换乘设计等方面考虑乘客的流淌性,为乘客供应更好的出行体验。

此外,交通换乘需求突出。

轨道交通大客流往往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换乘,例如与公交、出租车和私家车之间的接驳,这就要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对接,提升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

最终,平平稳定性要求高。

轨道交通大客流在高峰时段不行避开地会消灭拥挤、乘客流失以及其他平安问题。

因此,运营方需要加强平安设施建设,加强运营和平安管理,提高应急处理力量,确保乘客的平安和运行的稳定。

针对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可以实行以下措施进行管理和优化: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首先,加强设备升级和扩容。

依据客流猜测数据,运营方可以提前增加列车运行密度和调配站台资源,通过设备升级和扩容来满足大客流时期的需求。

其次,优化站点和换乘设计。

合理规划和设计站点布局和乘车换乘的方式,缓解站点拥堵和乘客流淌的瓶颈,提高乘客的便利性和出行效率。

再次,加强客流监测和调度。

通过设置客流监测设备和运用大数据技术,把握客流分布和变化规律,实时调整车次和班次的支配,提高运行效率和乘车体验。

车站大客流案例

车站大客流案例

2.做好进出站客流组织工作
进出站客流组织工作的指导 的思想是保证乘客进出站线路 畅通,加快进出站速度,使其 安全、快速、有序地进入、离 开车站。
3.采取临时疏导措施
临时合理的疏导是一项很重要的组 织措施。车站出入口、展厅层的疏 导,电动扶梯以及站台层的疏导。 主要是设置临时导向标志、设置警 戒线或隔离栏杆、采用人工引导及 广播宣传引导。
二、大客流的定义与分类
大客流是指车站在某一时段集中 到达,客流量超过车站正常客运 设施或客运组织措施所能承担的 客流量时的客流。 而客流是指单 位时间内,轨道交通线路上乘客 流动人数和流动方向的总和。
(一)、根据大客流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不同分类
一级大客流:是指各车站根据本 站的正常乘客数量进行比较,站 台聚集人数达到或大于站台有效 区域的80%,并且持续时间大于 实际行车时间间隔。这种情况会 给乘客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造成影响,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2010年元旦傍晚6时左右,广州地铁公司多条 线路客流出现急速增长现象,其中地铁三号线 客流拥堵严重。为了有效缓解客流拥堵,避免 因拥堵造成交通事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州地铁公迅速启动三 号线全线客流控制应急预案。由于车站工作人 员有效地执行客流控制应急预案,在经过历时 近3小时的大客流冲击后,地铁站的高峰客流得 到了有效缓解,没有发生一起乘客安全事故。
车站大客流
CONTENTS
1 大客流案例 2 大客流的定义与分类 3 车站大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 4 车站大客流的组织措施
一、大客流案例
春节前10天起,受春运返乡客流影 响,地铁客流持续保持较高的客运量, 外埠客流多、集体乘车多、携带行李 多、不熟悉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多。 受出省铁路、公里的交通影响,直接 影响到候车的旅客滞留在北京火车站、 北京南火车站、北京西火车站,如市 春运办采取控制措施,将对地铁的运 营组织带来直接影响。

广州三条城际铁路线的客流特征分析

广州三条城际铁路线的客流特征分析

广州三条城际铁路线的客流特征分析金安;刘明敏;徐良【摘要】城际铁路是珠三角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实现了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系.通过对比研究了广深、广珠和广佛肇等3条城际铁路线的客运总量、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及客流成长等特征,为国内其他城市群发展城际铁路提供借鉴.%Intercity railway form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interconnec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it realizes the rapid contact between the central city of Guangzhou and the surrounding cities.By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ssenger traffic volume,spatial distribution,tim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of passenger flow on three intercity railway lines:Guangzhou-Shenzhen Line,Guangzhou-Zhuhai Line and Guangzhou-Foshan-Zhaoqing Line,the 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regular pattern of intercity railway passenger development are summarized t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ity railway in other urban agglomerations.【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7(020)009【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城际铁路;客流特征;交通一体化;珠三角城市群【作者】金安;刘明敏;徐良【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510230,广州;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510230,广州;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510230,广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3.13Abstract Intercity railway form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interconnec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it realizes the rapid contact between the central city of Guangzhou and the surrounding cities.By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ssenger traffic volume,spatial distribution,tim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of passenger flow on three intercity railway lines:Guangzhou-Shenzhen Line,Guangzhou-Zhuhai Line and Guangzhou-Foshan-Zhaoqing Line,the 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regular pattern of intercity railway passenger development are summarized t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ity railway in other urban agglomerations.Key words intercity railway;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traffic integration;urban agglomera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Author′s address Gua ngzhou Transport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510230,Guangzhou,China城市群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要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
摘要:广州地铁客流日益攀升,客流潮汐现象明显,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的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客运管理的相关措施,确保车站客运组织的安全顺畅。

关键字:地铁客流特征客运
一、线路简介
广州地铁三号线呈南北“Y”字形走向,从北向南贯穿广州市区新城市中轴线和番禺区发展轴线。

三号线主线为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站,全长32.9公里,共设16座车站,连接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大型住宅区和主城区CBD地区。

三号线北延段为机场南站至体育西路站,全长33.2公里,共设13座车站,连接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居住集聚区和主城区商业办公区。

二、线路客流特征及分析
三号线(含三号线北延段)日均客运量145.76万人次,其中三号线主线客流密度为2.94万人/公里,三号线北延段客流密度为1.48万人/公里。

三号线属通勤类线路。

客流以上班族、学生族等通勤客流为主,全日客流呈现“M”字型双峰态势,早晚高峰期客流以通勤类刚性出行客流为主,平峰期则以非通勤类弹性出行客流为主;工作日客流“潮汐现象”明显。

周末进站客流稍高于工作日客流,整体分布相对均衡。

线路进站客流占57%,换乘客流占43%,其中体育西路站的换乘客流位居线网之首。

图1:三号线工作日客流分布图
(二)结合三号线、三号线北延段线路布局与地理特点,三号线分为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体育西路-客村组团、大塘-大石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四段客流组团,将三号线北延段分为机场南-永泰组团、同和-燕塘组团、广州东站-体育西路组团三段客流组团,分析组团车站客流分布与组成规律。

三号线以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发生量与吸引量最大,体育西路-客村组团与其他客流组团的交换量较大。

早高峰时段,客流发生量主要集中在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分别占34.8%、26.8%;客流吸引量40%集中在体育西-客村组团,客流主要是由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居住聚集地流向天河区办公、商务集聚中心。

晚高峰时段,78%客流发生量集中在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体育西路-客村组团,37.5%客流吸引量集中在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客流主要是由天河商务集聚中心流向居住聚集地,与三号线通勤线路特征
一致。

三号线北延段早高峰49.3%客流发生量集中在同和-燕塘组团,客流吸引量集中在广州东站-体育西路组团,占49.5%;客流主要是由白云区、花都区的居住聚集地流向天河区办公、商务集聚区。

晚高峰40%客流发生量集中在广州东站-体育西路组团,45%客流吸引量集中在同和-燕塘组团,客流主要是由天河区办公、商务集聚区流向白云区、花都区的居住聚集地。

三、车站客流特征及分析
车站进出站客流的特征客流与周边土地的利用类型(如居住集聚区、行政办公商务中心、商业主导区等)密切相关。

车站进出站客流高峰虽然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仍存在突变波动,在某一时段有一定的集聚特征,不同日客流高峰也同样存在波动,波动的程度与车站的具体特性(如线网换乘站、交通接驳枢纽等)和特定事件(如节假日、大型活动等)也密切相关。

周边以居住办公用地为主的车站,刚性出行客流(上下班、上下学等)较多,波动程度相对较小;周边以商业娱乐等用地为主的车站,除一定比例的刚性出行客流外,弹性出行客流(购物、娱乐、其他活动等)占较大比例,弹性出行有较大的随机性,且受车站周边开展活动的影响较大,波动程度相对较大。

根据车站周边土地的利用类型不同,车站的进出站客流呈现不同的时间分布特征,现将三号线车站的客流特征总结为以下五种类型。

1、居住型
车站周边主要为大型居住集聚区,客流以上下班、上下学的通勤客流为主,刚性出行客流居多。

早高峰以进站客流为主,晚高峰以出站客流为主,客流“单峰”特征明显。

如市桥站、同和站等。

2、办公型
车站周边主要为办公楼集聚地,客流以上下班的通勤客流为主,刚性出行客流居多。

早高峰以出站客流为主,晚高峰以进站客流为主,客流“单峰”特征明显,呈现与居住型客流相反的特征。

如林和西站、华师站等。

3、商业型
车站周边主要为购物娱乐场所、大型商场,客流以购物娱乐的乘客为主,弹性出行客流占较大比例。

客流高峰出现在16:00-19:00,为购物娱乐客流集散高峰,晚上21:00-22:00 的客流高峰为包含商场就业人员的下班客流和购物离开客流为主。

如石牌桥站、岗顶站等。

4、景点型
车站周边主要著名旅游景点或景区,客流以旅游观光客流为主,弹性出行客流占较大比例。

进出站高峰相对集中,受旅游景点的营业时间影响较大。

特别是节假日、寒暑假或公休日客流明显高于日常客流。

如广州塔站、汉溪长隆站等。

5、枢纽型
车站周边主要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等对外交通枢纽站点,客流以外地来穗客流和外出客流为主。

全日客流分布较为平均。

节假日或公休日客流明显高于日常客流。

如机场南站、广州东站、天河客运站等。

四、客运优化建议
1、动态分析高峰客流数据。

针对三号线客流潮汐现象明显,运能与运量不匹配的现象,密切关注车站客流情况,深入分析客流变化情况,根据三号线客流情况和运输能力,适时调整、优化工作日早晚高峰常态化客运组织措施。

2、完善车站客运管理基础。

重点对车站的客运安全关键点进行梳理,进一步评估高峰期客运组织风险点,完善车站客运安全关键点管理台账,加强高峰期铁马、栏杆等客运物资的现场管理,确保车站客运组织安全、有序。

3、细化车站客流组织方案。

针对不同车站不同的客流特征,细化车站客流组织方案,完善细化特殊站点特殊日期的客运组织措施,夯实车站客运管理基础,提高客运应急处理能力。

4、提高现场员工业务技能。

针对高峰期站台人员引导技巧、岗位配置等情况,优化站台候车五部曲,编制视频培训教材,切实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培养员工高峰客疏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好高峰期大客流组织现场乘客的引导和解释工作。

5、营造文明有序乘车氛围。

通过地铁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手机APP、羊城地铁报、地铁电视等多种媒体开展乘客文明搭乘地铁系列专题宣传。

通过开展市民开放日、寻找地铁文明乘客等活动,引导乘客主动参与,体验高峰引导的关键点和难点,向社会传递客运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高峰客流组织乘客的配合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