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中的比
2024《生活中的比》说课稿范文

2024《生活中的比》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的比》,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生活中的比》是教材《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与比例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和应用;②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学法。
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来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问题,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引入:通过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一包糖和一个苹果的比是多少,引起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思考。
2、概念讲解: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介绍比例的表示方法和含义。
3、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如购买商品、制作食物等,让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比和比例的理解。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方法,并进行反思和讨论,加深对比和比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比例的表示方法实例分析练习与应用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比和比例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生活中的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生活中的比》这一教案的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主要包括比的含义、比的应用以及生活中的比。
我将会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求出比的比值,并能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含义和求比值的方法,难点是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准备了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苹果和橙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图片的比较,我会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
3. 求比值:我会给学生一些实例,如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让学生求出它的速度比。
4. 练习求比值: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求出比值。
5. 生活中的比: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人的身高比,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
求比值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
生活中的比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家人的身高比是1:2:3,请问如果爸爸的身高是175厘米,妈妈的身高是多少厘米?答案:妈妈的身高是350厘米。
2. 题目: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它的速度比是多少?答案:速度比是60: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比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求比值的练习中,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辅导。
数学生活中的比

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1∶7。 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1∶7。 1∶7 福尔摩斯发现一个脚印长25厘米, 福尔摩斯发现一个脚印长25厘米,他可 25厘米 以推断出这个人身高是多少吗? 以推断出这个人身高是多少吗?
之间的关系的。 之间的关系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是 用除法来解决问题的,让我们一起再来试试吧。 用除法来解决问题的,让我们一起再来试试吧。
自学课本第49页 的探究活动2、3,完成课本中的 页 表格,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比较马拉松选手和骑车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 是先算( )除以( )的商,再比较谁的商大 一些。 2、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就是先算出三个 摊位苹果的( )除以( )的商,再比较谁的商 小一些。
巩固练习二,认识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填一填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号前 1.两个数( ),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两个数 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面的数叫做比的( 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 (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 )。 ( 比值 )。 2.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 ),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 ),比的后项 相当于分数中的( ),比号相当于分数中 相当于分数中的( 分母 ),比号相当于分数中 分数线 ),比值相当于分数中的 分数值)。 比值相当于分数中的( 的( ),比值相当于分数中的( 被除数 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 );比的后项 3、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 );比的后项 除数 相当于除法中的( ),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 相当于除法中的( ),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 ),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 除号 ),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商 )。
路程÷时间 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课件

将百分数比的百分号去掉,除以100,即可得到小数比。
应用
比的应用实例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计算, 理解比的应用方法。
比的解题思路
学习比的解题思路,提高数学解 题能力。
实际生活中的比的应用
探索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 购物、烹饪等。
总结与归纳
总结比的概念
回顾比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确保对比有深刻理解。
比的性质
同比例关系
当两个比较物体的比例始终保持不变时,称为同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
当两个比较物体的比例始终保持相反的变化趋势时,称为反比例关系。
比的简化和扩大
通过约分和倍数,可以将比进行简化和扩大。
比的转化
1
真分数比转化为百分数比
将真分数比的分子乘以100,分母不变,即可得到百分数比。
2
百分数比转化为小数比
归纳比的表示方法
总结线段比法、冒号比法和 百分号比法等不同的比的表 示方法。
总结比的应用场景
将比的应用领域进行归纳, 加深对比的实际应用的认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 的比》课件
一、引入 - 引入比的概念 - 什么是比 - 比的应用场景
比的表示方法
1
线段比法
用线段来表示两个比较物体的大小关系,
冒号比法
2
利用线段的长度比较大小。
使用冒号(:)来表示两个比较物体的大小关
系,冒号左边是前者,右边是后者。
3
百分号比法
使用百分号(%)来表示两个比较物体的大 小关系,百分号左边是前者,右边是后者。
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例知识的关键点。
2.帮助学生梳理比例知识体系,明确比例的定义、性质、应用等。
3.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4.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比例问题。
2.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3.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促进思维碰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生活中的比例问题。
1.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合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
案例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互评,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合作效率。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敏感度。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掌握比例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最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精选

课堂教学说课稿3篇《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意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往往比较困难。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说课稿3篇,希望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说课稿一
情境3向学生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实际上就是要算出总价与数量的比,看哪个比值小。
这里也先不出“比”这个词。而是先启发学生想一想,能不能直接比较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怎样才能比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表,再让学生说一说求单价的方法。
情境2和情境3,让学生感受到在同一背景下,总价和它相对应的数量之间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使学生体会不同类量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我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与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能力。
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对“比”有一些体验,同时借助图形的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重要性。
情境二:比速度。
孩子们,看看谁快?引导学生思考:要比谁快,比什么呢?怎么算?速度=路程÷时间。经过计算,学生惊讶的发现:马拉松运动员真了不起!跑步的速度比骑自行车的还快。学生体会到:路程与时间相除又叫做路程与时间的比,这个比值就是速度。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情境三:比价格。
在购物的情境中,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体会到总价与数量相除又叫做总价与数量的比,这个比值就是单价。
《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比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生活中的比》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比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较大的兴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比的意义。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比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比的性质,如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倒数等;
3.比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境进行问题解决。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抽象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数学表达,提升数学抽象能力。
2.逻辑推理:在学习比的性质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3.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讲解比的概念和性质时,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意义,帮助他们理解比的性质。通过对比的计算和实际应用进行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4.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比较不同物品的价格、长度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并比较两段绳子的长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教案:生活中的比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生活中的比。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比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计算比值,同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的含义和比值的意义。
2. 学会计算比值,并能运用比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大家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含义和比值的计算,难点是理解比的概念和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以及一些练习题,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大家展示一些图片,比如水果、食物等,让大家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比较关系。
比如,苹果和香蕉的数量比较,大家可以说出苹果比香蕉多两个。
2. 讲解比的含义:接着,我会向大家解释比的概念。
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数学运算,它由两个数和一个比号组成。
比如,苹果比香蕉多两个,可以写成苹果:香蕉 = 2:1。
3. 计算比值:然后,我会教大家如何计算比值。
比值就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
比如,苹果比香蕉多两个,我们可以计算出比值为2/1=2。
4. 解决实际问题:5.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大家自己动手计算比值,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比的含义:比 = 前项÷ 后项比值的意义:比值 = 前项÷ 后项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苹果:香蕉 = 4:2橘子:葡萄 = 6:3答案:苹果:香蕉 = 4/2 = 2橘子:葡萄 = 6/3 = 2如果有一堆苹果和香蕉,苹果有12个,香蕉有6个,那么苹果和香蕉的比值是多少?答案:苹果:香蕉 = 12:6 = 2/1 = 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比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果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我请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各类比赛中的比 不是我们这节课学
习的比,它只是一
种计分形式,是比 较大小的,是相差 关系,不是相除关
76 :77
系。
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福尔摩斯侦探术
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1∶7。 福尔摩斯发现一个脚印长25厘米,他可 以推断出这个人身高是多少吗?
感谢下 载
2、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就是先算出三个 摊位苹果的( )除以( )的商,再比较谁的 商小一些。
提供实例二,感受“比”的意义
谁快?
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时。
骑车3时可以行45千米。
马拉松选手 骑车人
路程
40千米 45千米
时间
2时 3时
速度
20千米 15千米
路程÷时间=速度
提供实例三,感受“比”的意义
C
D
E
哪几张照片与照片A比较像?
为什么图片B、D和图片A比较像,而图片C、 E和图A不像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是否跟 数学有关联呢?
3B
A
2
8 12
2 12
3
C
8
长方形 长 宽 长是宽的几倍
A 64
1.5
B3
1.5
C 28 D 312
22 3
1.5
E 812
6
D
E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2
3 2
33
8 2
摊位 A B C
总价
15元 9元 12元
数量
单价
3千哪克个摊位上5的元
2千苹克果最便宜4.5?元
3千克
4元
总价÷数量=单价
建立模型,认识比的意义
自学课本第50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内容: 1、什么叫两个数的比? 2、怎样读比?怎样写比? 3、什么叫比的前项?什么叫比的后项?什么叫比 值? 4、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5、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比 的后项可以为0吗?
在这些“比”中,有一些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 比,但有一些不是的。
目标导航
教同学学目们,标你:想了解生活中关于比的哪些知识呢?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 解比的意义。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 3.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比在生活中的广泛 应用。
提供实例一,感受“比”的意 义
B A
巩固练习二,认识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填一填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号前 面的数叫做比的( 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 ( 比值 )。
2.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 相当于分数中的( 分母 ),比号相当于分数中 的(分数线),比值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
3、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 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 ( 除号 ),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商 )。
巩固练习二,认识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把下面的比写成除法的形式,并求出比值。
(1)3 :12
(2)6 : 2 3
巩固练习二,认识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把下面的比写成分数的形式,并求出比值。
你能写出这两个比吗?请写一写。
巩固练习一,认识比的意义
认识人体中有趣的比,并说说比的含义
1.婴儿的头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4 2.成年人的头长与身高的比约是1:7 3.两手平伸的长度和自己身高的比约是1:1 4.握紧拳头,绕拳头一周的长和自己脚长的比约是
1:1 5.人的心脏与拳头的比约是1:1 6.成年人腿长与头长的比约是4:1 7.成年男子的肩宽与头长的比约是2:1
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比 说说你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听说过“几比几”。
老师收集的一些生活中的比: 1、雀巢咖啡是由白砂糖和速溶咖啡按 2比5 混合 而成的,味道好极了! 2、活力28洗衣粉的广告:去污渍 1比4 ,用量少 1比4 , 价钱低 1比4 , …….
3、羽毛球比赛中,甲队以3比0的优势战胜乙队。 4、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制黑色火药 的原料是火硝、硫黄和木炭,它们质量的比是15 比2比3 。
建立模型,认识比的意义
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6÷4 写作 6 : 4 读作:6比4
…
… …
前比 项号
后 项
…
你知道吗?
十6 七:世4 纪=,6著÷名4 数=学64 家=1莱.布5 尼兹比认值为,因
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号 ➢与比除号号前有面的一数种叫亲做缘比关的系前。项。而比号与除号又不 ➢能比共号用后,面的所数以叫就做把比的“后÷项”。中的小横线去掉, 于是“∶”就成为了比号。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商叫做比值。
认识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6 ∶ 4 = 6÷4 = 6 = 1.5
4
比
(表示两个数 的关系)
前项
( :)
比号 后项
比的后项不比能值
是什么数?
除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数
(一种运算) (一种数)
被除数
( ÷)
除号
分子
(——) 分数线
除数 商
分母 分数值
巩固练习一,认识比的意义
说一说下面各个比的含义
① 0.1 : 0.4 ② 100 : 40 ③ 24 : 42
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我们六(2)班共有48名同学,其中女生21名, 男生27名。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
男(提生出人相你数似能与的根女问据生题现人)吗在数。?教的室比中是老师人数和学生人数,
31
6
提供实例二、三,感受“比”的意
刚才,我义们用除法计算来发现长方形长与 宽之间的关系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 是用除法来解决问题的,让我们一起再来试试 吧。
自学课本第49页 的探究活动2、3,完成课本中的 表格,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比较马拉松选手和骑车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 是先算( )除以( )的商,再比较谁的 商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