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对照分析
病毒性脑炎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照分析

病毒性脑炎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照分析蒋旭;王勇;廖维勇【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实施脑电图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45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脑电图检查和动态脑电图检查,观察比较脑电图异常情况和癫痫样放电发生情况.结果:动态脑电图检查在诊断结果、癫痫样放电上的阳性率(77.8%和66.7%)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检查(57.8%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病情越严重,脑电图检查异常率越高.结论:针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动态脑电图检查对脑电异常活动的敏感性更高.【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6(029)003【总页数】4页(P94-97)【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临床价值【作者】蒋旭;王勇;廖维勇【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桂林 541002;桂林医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医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44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病情差异较大,轻度患者具有自愈性,重度患者则需要及时就诊治疗,否则会引发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1-2]。
在临床诊断上,颅脑CT、MRI、脑脊液检查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实践表明阳性检出率低。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电图检查在该疾病的应用上越来越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进一步探讨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在临床检查中的不同,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病毒性脑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1例(46.7%),女24例(53.3%);年龄18~55岁,平均(30.4±2.6)岁。
临床症状表现:意识障碍42例、精神症状20例、癫痫发作17例;实验室检查结果:脑脊液指标正常13例,脑脊液压力增高6例,白细胞计数增高3例,氯化物水平降低3例;影像学检查结果:颅脑MRI检查异常16例,包括额叶水肿2例,局部炎症病灶11例,脑萎缩3例。
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

尖波 、棘 ( 尖) 一 慢复合波 ; ( 3 ) 重度异常 :
波活 动消失 ,0、 8波活动呈广泛 性、弥 漫性 出现而成为主体活动 ,广泛持续性 1 3 H z 中或高波幅多形性 8波活动 ,部分 出现爆发 性棘波 、尖波、棘 ( 尖) 一 慢复合波。 ( 四)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 P S S 1 1 . 5 统计软
( 三) 脑电图诊断标准 参照福山幸夫标 准 J 。( 1 ) 轻度异常:O L 波频率变慢 ,波幅
降低 , 节律性减弱 , 6 ~ 7 H z 0波活动增多;( 2 ) 中度异常:仅波节律解体 , 4 - 7 H z 、3 0 ~ 1 5 0 I x V 之 0波活动呈广泛性 、弥漫性 出现 ,部分杂 以少量 2 ~ 3 H z 6波 活动及少 量局 限性 棘波 、
( 一) 一 般资料
小于 1 岁者 8 例 ,1 - 6 岁者 4 6例 , 7 ~ 1 8 岁 者
5 8 例 ,大于 1 8 岁者 6 2 例。全部病例经临床诊
断 ,脑 脊液 、C T和脑 电图检查 均符合病毒性
脑炎 诊 断 。
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 1 7 4 例患者人 院后或门诊首
检查。采用上海 诺诚 Z 2 N — F 1 6 W型 1 6 导脑 电 图仪 ,按照国际脑 电图学会制定 的 1 0 / 2 0系统 标 准安放 电极进行 常规描记 ,高频滤波为 5 0 H z ,时间常数 0 . 3 S ,灵 敏度 5 0 V / 5 m m,纸 速3 0 m m / s ,时间 > 2 0 a r i n ,大部分病例于清醒 及安静状态下进行 ,部分行睁闭眼及过度换气
( 一 )在 1 7 4例 首 次 描 记 脑 电 图 中有 1 3 3 例 患者 出现不 同程度 的异 常 ,异 常率 为 7 6 . 4 %。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为基本波慢化 ,
不同病情程度病毒性脑炎患者AEEG检查的图像分析及动态检测临床意义

[9] 房 宏 伟,林 淑 萍,孙 士 铭 . 鼻 中 隔 偏 曲 与 慢 性 鼻 - 鼻 窦 炎 发 病 关 系 的 探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23(6):545 ̄547,556.
在不同病情程度病毒性脑炎患者检查中,相比 REEG,AEEG 检查可显著提高患者脑电图异常率,有利于预后评估。
关键词:24h 动态脑电图;病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编号:1011 ̄8174(2019)17 ̄3080 ̄02
病毒性脑炎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是由病毒侵 犯脑实质所致脑部炎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 发热、脑膜刺激征等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 易出现瘫痪、缺乏对称性腱反射、感觉障碍等症状, 并呈进行性发展,造成智能障碍、癫痫、甚至死亡。 现 研究发现,病毒性脑炎致病病毒种类繁多,临床表现 复杂,病情程度不一,且目前无特异性诊断方法,疾 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易被误诊为情感障碍或精神 分裂症等精神系统疾病,延误病情[1]。 现阶段,对于
·3080·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Sep 30(17)
下甲肥大、钩突肥大等鼻腔结构异常情况可对鼻腔 鼻窦分泌物引流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引发鼻窦炎 。 [10] 本研究通过鼻内镜检查发现,84 例合并慢性鼻-鼻 窦炎患者的窄侧鼻腔中,中甲受压(20.24%)、中甲反 向 屈 曲 (13.10%)较 为 常 见 ;宽 侧 鼻 腔 中 ,下 甲 肥 大 (64.29%)、中甲肥大(57.14%)、钩突肥大(41.67%)较 为常见。
动态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病程中的应用价值

e c p a ii l e s d g e . h y a co s r a i n o n e h l s i n s e r e T e d n mi b e v to f t l EEG e c t t ejl e sc u s ,te t n fe t n u c meb t r r Ⅱ o s h n s o r e r a me t f c d o t o e t . l e a e
2 1 年 9 第 4 卷 第 2 期 0 1 月 9 6
・
技术与方法 ・
动 态脑电 在病毒 图 性脑炎 病程中 用价 的应 值
周 依 云
( 江省 诸 暨 市人 民医 院 神 经 内科 , 江 诸 暨 3 10 ) 浙 浙 18 0 【 要 】目的 探 讨 动 态 脑 电 图 在病 毒 性 脑 炎 病 程 中 的 应 用 价 值 。 方 法 回 顾 性 分 析 7 摘 2例 病 毒 性 脑 炎 患 者 的 脑 电 图 资料 。 结 果 脑 电 图 异 常 发 生 率 高 于 脑 脊 液 异 常 和 C / I 查 ( 75 % ,55 % ,72 % )( < 00 ; 型 病 毒 性 脑 炎 脑 电 TMR 检 8. 0 5 .5 4 . 2 P . 5) 重
【 y wo d 】Dy a cee to n e h lg a Ke r s n mi lcre c p ao r m;Via n e h lt rl c p aii e s
小儿病毒性脑炎215例脑电图分析

[] 潘映辐 . 3 I 临床诱发 电位学 [ . M]北京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O0 39— 20 .1
3 :a 6 9—6 3. 4
[] 李 占魁 , 4 李静 . 新生儿脑 电圈特点及其 在新 生儿缺 氧缺血性脑损
伤中的应价值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0 :( )4 — 5 J. 2 22 1 : 4 . 0 0 3
14 脑 电 图检 查 : . 分别 于 病 程 的第 2—3天 、 6— 第 7 天 、 1—1 第 0 4天进 行 3次脑 电图检 查 , 果 判断 依据 结 黄远桂标 准… , 为正常 、 分 轻度异 常 、 中度异常 、 重度异
常。
2 结果
性脑炎患儿共 25 , 1 例 其中男 1 例(44 , 9 例 1 7 5 .%)女 8 (5 6 。年龄 5个 月 一1 , 中 5个月 一3岁 2 4 .%) 4岁 其 8 例 ,— 岁 5 例 , — 岁 9 例 , —1 岁 3 例。 4 6 6 7 9 3 1 4 9 0 1 临床表现 : . 2 多呈急性起病 , 呼吸道前驱症 状 有 11 胃肠道症状 4 例 , 5 例, 2 发热、 头痛 、 吐症状 13 呕 8 例, 精神异常 l例 , l 意识障碍 1 例, 5 有脑膜刺激征 2 9
及 B E 检测结合起来检查 HE 将对早期诊断 HE AP I, I、
估计预后 、 助临床诊疗更有 价值 。 协
[ 参考文献 ]
【]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1 中华 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脑病 诊 断标准 [ ] 中华 儿科 杂志 ,o5 4 : s. 2o ,3
[ 收稿 日期 ] ) — 4 5 ao 0 —0 6
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期诊断病毒性脑炎的首选方靼 。 】 笔者选取2 1年1 ~2 1年2 O0 月 0 2 月间我院 收治 的病毒性 脑炎患者 7例作 为研究对象 , 8 先后 对其 进行 常规脑 电 图监 测 和动态 脑 电图监 测 , 将两种 监测方 式检出的轻 、 重度 脑 电图异 常患者 例 中、 数、 检出异常率及预后评估情况进行整理比较, 井将患者的临床监测资料 进 行回 顾性的 分析 。 将分析 结果报 告 如下 : 现
13 脑电图异常分级标准 根据付东伟 拟定的脑电图异常分级标准为 .
接受监测 的病毒性脑 炎患者进行 临床分级 , 级标 准包括重度异常 、 分 中度异 常 、 度异常 、 轻 正常四个 等级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常因流感 病毒 、 肠道病毒侵袭 、 感染脑实质而诱发。 此病患者的病情轻重不一, 无特 异性体征, 早期病原学监测多表现为阴性 , 因此在I 床上经常会发生误诊 I 缶 误治的情况, 往往使患者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导致其预后不 良。 特别是 当此病 患者 已经 出现精神 障碍 等症状 时 , 如得不 到 及时的 治疗 , 会导致 则 其 终身残疾 , 至死 亡。 甚 此病在 临床上的致死 、 致残率均 较高 , 预后较 型 】 。
5 0 5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S e ekMe i l n s h M e in 2 1 年第 1 卷 第 8 dc A dA kT e dc e 0 2 a i 0 期
探 讨动态脑 电图监测在 病毒性脑炎 的诊 断及预后 评估 中的临床 价值
鞠 伟 伟
( 山东省威 海市市立 医院 山东 威海 2 40 ) 6 2 0
6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和脑电图分析

2 . 1 临床分 析 :婴 幼 患儿大 多因 发热 、惊 厥起病 ;年长 患儿 大多 因意识 障碍 和精 神行 为异 常起病 。全 部 病毒性 脑炎 患儿 大部 分存 在不 同程度 的淡 漠 、朦胧 、嗜睡 、昏睡 和重 者 昏迷 等 意识 障碍 , 3 例单纯疱 疹病毒性 脑炎患 者较快 出现 去皮层 或去大脑强 直 。
[ 1 】左启 华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2 0 0 2 : 5 8 9 .
病毒 性脑 炎为 小儿 中常见 的一 种 中枢 神经 系统感 染疾 病 ,可 侵 犯儿 童 的大脑 、脑 干 、小脑 、脑 膜及 脊髓 是 引起儿 童 中枢神 经
[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临床分析 ;脑电图
儿童 病毒 性脑 炎为一 种常 见 的中枢神 经 系统感染 ,其 中脑 电 图检查 为诊 断脑 炎 的关键 措施 。笔 者选 择2 0 0 6 年1 月 ~2 0 1 2 年3 月 收治 的病 毒性脑 炎 患者共 6 4 例 ,探 讨病 毒性 脑炎 患者 的 临床症状 和脑 电图检查 结果 ,现报 告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 料 :随机抽 取2 0 0 6 年1 月一 2 0 1 2 年3 月病毒 性脑 炎患者 回放 过程 中根据 需要 来转 换导 联方 式及 根据 患者 波幅灵 敏度 、特
系统损害的主因。病毒脑炎诊断应该依照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流
行 病 学 资料 、试 验 室检 查进 行 系统 的分 析『 3 】 。 由于患 儿 的早期 症
状 不 典 型 ,经 头 颅 C T 检查 的 阳性率 较 低 ,故 早期 的诊 断 困难 , 而 脑 电图 检查 能够 反映 出患 者 的大脑 功能 障碍 ,其可 较客 观 、准
病毒性脑炎80例脑电图分析

为 弥漫性低 至 中波 幅 0波 ; 中度 1 0例 , 电图 脑
对 了解 病程 转 归 , 导 治 疗 和 推测 预 后均 有 一 指 定 的参 考 价值 。
为弥漫性中至高波幅 0 及阵发性 a , 中有 3 波 其 例左右不对称 ; 例重度 , 例呈广泛性平坦渡 , 4 2
2例为 弥漫性低 波 幅慢波 。 () 3类脑 瘤 型 6例 , 电图为 弥漫 性低 至中 脑
我院从 19 —19 年收治 8 例病毒性脑 9 4 98 0
炎, 现将 其脑 电 图作 一 分析 报道 。 1 临床 资料 8 中男 性 4 0例 4例 , 女性 3 6例 , 年龄 6—6 2
对8 0例进 行 12次描记 , 记两 次者达 6 描
4 2人 。
2 2 脑 电 图异 常程 度 和分 布 . 本组 8 首次 描 记均 为 异常 , 中轻 度异 0例 其 常3 4例 (25 , 4 . %) 中度异 常 2 5例 (13 , 3 .%)重 度异 常 L 4例 ( 7 5 。 局 限 性 异 常 7铡 ( . t . %) 8 7 。8 中 , %) O例 弥漫 性异 常 的背 景 上 有 局灶 活 动者 7例 ( %) 87 。 2 3 不 同临床 类 型 的脑 电图特 点 () 1精神 异 常 型 3 2例 , 度 L 轻 3例 , 电 图 脑 为弥 漫性 低至 中波 幅 0 ; 波 中度 1 0例脑 电图 多 为弥 漫性 低 至 中 波 幅 0波及 6波 , 时 可 见 中 有 至高渡幅 8 波及少量 0 ; 例为阵发性高波幅 波 1
缘 显示 不 清 , 发 现 盆 腔 内有 积 液 而 漏 诊 。1 仅 例肝左 叶损 伤 因 胃肠胀 气 仅在脾 下极 度边 缘见
月牙 状 液性 暗 区 和 盆腔 内积 液 而误 诊 为 脾 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脑炎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对照分析
目的对照分析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意义。
方法回顾性研究,将我院收治的16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脑电图检测,后行动态脑电图检测,将患者行常规脑电图检查的资料归为对照组,将患者行动态脑电图检查的资料归为实验组,分析两组脑电图的异常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脑电图检查轻度异常率为30.7%(50/163),中度异常率为37.4%(61/163),重度异常率为25.8%(42/163),总异常率为93.9%,相比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脑电图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病毒性脑炎;动态脑电图;常规脑电图
病毒性脑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于神经内科疾病范畴,是由病毒感染侵袭脑实质继而发生的一系列炎性疾病,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腮腺病毒、疱疹病毒等,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各个年龄层均可发病,多见于儿童。
病毒性脑炎患者早期一般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导致诊断困难,延误治疗,容易并发后遗症,甚至病情危重发生死亡,因此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值得深入研究[1]。
脑电图检查阳性率较高,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
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6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监测,研究发现动态脑电图对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效果显著。
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脑电图检测,后行动态脑电图检测,将患者行常规脑电图检查的资料归为对照组,将患者行动态脑电图检查的资料归为实验组,其中男性87例,女性76例,年龄8个月~41岁,平均年龄(2
2.4±2.8)岁,病程5h~2d,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七版《内科学》教材中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
②无严重心肺等器质性疾病;③无结核或化脓性脑膜炎病史。
1.3方法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后行动态脑电图检查,首先采用由贵州奥华康经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常规脑电图仪器检测,按国际标准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并分别进行单极、双极描记,描记30min/次,部分患者可行闪光诱发、过度换气及睁眼闭眼实验,对其脑电图进行记录,并将其收集的资料归为对照组。
其次采用由北京中科新拓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NT9200系列动态脑电图仪检测,按国际标准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进行24h描记,部分患者可行闪光诱发、过度换气及睁眼闭眼实验,时间为当天9点开始,隔天9点结束,
记录并收集脑电图资料归为实验组,分析两组资料的异常情况。
1.4脑电图评判指标[2] 正常:以α波为主,可兼有β波或少量低波幅慢波活动;轻度異常:可见散在中量的低至中等波幅慢波活动;中度异常:中等波幅慢波量增多,中至高波幅θ或δ慢波,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等痫性放电;重度异常:可见高度慢波化表现,主要波率为高波幅θ或δ波自发出现高波幅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等痫性放电,两侧波形不对称,一侧α波、β波减少或消失。
1.5统计处理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或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脑电图检查轻度异常率为30.7%(50/163),中度异常率为37.4%(61/163),重度异常率为25.8%(42/163),总异常率为93.9%,对照组患者的脑电图检查轻度异常率为23.3%(38/163),中度异常率为30.1%(49/163),重度异常率为15.3%(25/163),总异常率为68.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因各种病毒感染,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然而本病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病毒学检查,使得早期诊断的困难性增加,因此对于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3]。
脑电图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电生理检查,具有无创、安全性高、可重复的特点,是临床上诊断病毒性脑炎的主要方法。
常规脑电图的监测时间较短,难以全部捕捉到患者的异常脑电图变化,而动态脑电图通过观测患者24h脑电图变化,能够有效避免漏检的发生,可提高病毒性脑炎临床早期诊断率[4-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脑电图检查轻度异常率为30.7%(50/163),中度异常率为37.4%(61/163),重度异常率为25.8%(42/163),总异常率为93.9%,对照组患者的脑电图检查轻度异常率为23.3%(38/163),中度异常率为30.1%(49/163),重度异常率为15.3%(25/163),总异常率为68.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动态脑电图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军,文萍,石云碧.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10-1611.
[2]毛颖.脑电图监测应用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临床价值初探[J].中国医药指南,2012,(24):554-555.
[3]沈光莉,屈晓霞.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4(04):210-211.
[4]鞠伟伟.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8):550-551.
[5]郑东,江帆,刘广兴等.以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病毒性脑炎动态脑电图的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12(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