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第三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0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文中和现实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链接生活中发生的“遇到困难,如何选择其他方式克服困难”的事例,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罗马。
你知道罗马在哪里吗?你还了解到罗马的哪些知识?(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罗马的资料)2、课件出示图片:瞧,这就是罗马的城市广场,是个美丽而古老的地方。
这是通往广场前面的一条大道,这是广场的侧面风景,这是华灯初上的城市广场。
这是登塔远眺时看到的整个罗马城市的风景。
看到这幅图,你感受到了什么?是的,这正是课题所告诉我们的──(板书课题: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生齐读课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它所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1,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出示课件)3、学生根据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板书:登塔远眺、克服困难、受用不尽)三、研读课文,感悟情感(一)结合父亲的话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1、师:当父亲带女儿伊尔莎登上广场中央的高塔,目睹脚下的一切,他们看到了──(出示: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利用画面直观理解“星罗棋布”“如蛛网般交叉”等词,也就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六单元父母之爱自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就被父母的爱包围着,在父母的爱中一天天长大。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温暖着我们;是亲切的话语,抚慰着我们;是热情的鼓励,感动着我们;是严格的要求,鞭策着我们。
他们的爱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让我们在温馨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到生活中去体验父母之爱吧!母亲虽然辛苦操劳,却仍慷慨地给钱让“我”买书;父亲历尽艰辛,用一只小渔船托起“我”的求学梦。
父母是我们成长路上忠实的伴侣,他们的批评和鼓励是我们成长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无私的父母为我们倾尽了心血,操劳了一生,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珍惜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
本单元的一组课文都是歌颂母爱或父爱的文章,这种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
我们要多朗读,去体会那些感人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情,然后拿起我们手中的笔,也来写一写我们的“父母之爱”。
分类具体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要点课文慈母情深 2抓住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对“我”的爱。
父爱之舟 2理解标题的特点和作用,体会文中描写的表现父爱的场景和细节感受父爱深沉以及作者对父亲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1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样的方式才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积极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做到观点明确,材料恰当,尊重对方。
习作我想对您说 1了解和把握书信的特点,学会运用书信表达自己的情感。
写出真情实感,表达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感情的,并学会运用;体会课文中的几种结尾方法;写一写生活中的“第一次”;积累有关节俭的名言,养成勤俭的好品德。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18 慈母情深文本分析:本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要善于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以网络信息为载体,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课通过展示九寨沟迷人的自然景观,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预习和分析课文的能力,能通过预习基本扫清课文障碍,大致了解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经济条件落后、知识面狭窄、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孩子来说,特别对状物类课文的学习比较困难,仅凭课文中生动的文字描述和课本中有限的几幅插图往往是不能很好地满足于学生学习需求的。
相信学生能在我的指导下组织起语文活动,从而达到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教材分析:《九寨沟》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词藻华美,重墨浓情,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置身于课文中,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沟的位置和得名。
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珍禽异兽。
第五自然段总结赞叹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本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珍禽异兽。
读完全文,令人有一种实地游览的酣畅,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学会有关九寨沟的知识。
②学会“插入云霄”、“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掌握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③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2.能力目标。
①能通过文字,想象并表达出课文描绘的童话世界般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糟糕、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优秀教案单元概述【单元教材解析】本单元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一篇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围绕本单元主题,安排了一个口语交际、一次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勤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满足“我”读书的强烈愿望。
《父爱之舟》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对一个八九岁孩子写的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在单元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舐犊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画面,画出让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
3.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读,感受句子的表达效果。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激发学生理解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
【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组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场景和细节描写的语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单元教学课时】《慈母情深》2课时《父爱之舟》2课时《“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1课时口语交际:父母之爱1课时习作:我想对您说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18慈母情深【教材解析】课文讲述的是作者梁晓声在少年时代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贫穷辛劳的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
【学情分析】写母爱的文章很多,但本文的视角很独特。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

备课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
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作者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
课题是--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
2.词语教学。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若干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
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任挑一节,5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
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迷恋
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炉火纯青铭记《本草纲目》5.再读读课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读读想想,然后教师指名通过朗读来交流。
(只要读好就可以,不一定说道理)
6.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些问题?
①滴水怎么能穿石?
②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
三、品读课文
1.品读"滴水穿石"的现象部分。
⑴教师投影仪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一大奇观。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握本单元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单元教学内容1.《大自然的声音》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秋天的雨》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感受作者对秋天美景的赞美。
3.《听听,秋的声音》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体会作者对秋天声音的描绘。
4.《四季之美》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感受作者对四季美景的赞美。
三、单元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大自然的声音》(1)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声音。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第二课时:《秋天的雨》(1)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雨。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感受作者对秋天美景的赞美。
3.第三课时:《听听,秋的声音》(1)导入:通过播放秋天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声音。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体会作者对秋天声音的描绘。
4.第四课时:《四季之美》(1)导入: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四季之美。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感受作者对四季美景的赞美。
(2)进行拓展活动,如让学生描绘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
2.掌握词语的拼音、读音和词义。
3.理解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情感抒发。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朗诵、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课文的学习。
2.课堂练习中注重学生的活动性和参与性。
3.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细节,领会课文的主题。
2.进行情感抒发,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导入课文内容。
2.分组朗读课文,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3.背诵生字词语,理解句子结构。
4.整体学习课文,进行相关问题讨论。
第二课时1.复述课文,学生掌握细节。
2.分组进行课文表演,感悟故事情感。
3.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知识。
第三课时1.学生进行课文串讲,讨论故事主题。
2.分组进行扩展阅读,拓展思维。
3.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分享和解答。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语,并标出读音。
2.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感悟课文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展。
以上是本单元教案的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古人,素心,神州,美德。
2.理解生字生词的意思,能用生字生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
教学重点1.生字词认读和造句。
2.课文内容理解和朗读。
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生字词造句。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1.学习生字词:教师先板书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理解意思。
2.造句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生字词造句。
3.课文朗读:学生分段朗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和复述课文内容。
2.进一步巩固生字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1.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在复述中准确运用生字词。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1.复习生字词:学生快速复习前一课学过的生字词。
2.课文复述: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生字词运用: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生字词造句练习。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具体内容,能够正确回答问题。
2.学有所感,发表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见解。
教学重点1.正确回答课文问题。
2.学有所感,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1.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1.预习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
2.课文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表达:让学生表达对课文的看法和感受。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教师
备课单位
课题
语文第六单元《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3
课型
新授
审核人
年级知道主要内容。
2.让学生体会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3.让学生体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让学生亲身体验多媒体的神奇。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解了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1.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各抒己见)
2.是啊,电脑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啊!
3.让我们一起去走进这位魔术师,亲身感受它的神奇吧!
(师可结合信息技术课,指导学生网上冲浪,如欣赏照片、音乐、动画;给亲朋好友发邮件、贺卡等)
二、《网上呼救》
1.电脑不仅是位神奇的魔术师,它还可以救助别人呢!下面我们就去看看《网上呼救》吧。
★达标测验:
基础训练题目。
三、总结:网络是多么神奇呀,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好好利用强大的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吧!
:
四、布置作业
在网上搜集、查找、调查关于过年风俗习惯的资料。
材料补充
个性化修改补充
教后感:
对本教案的评价:
预习感知
提问:说说你了解到多媒体电脑有哪些功能呢?
★学习指导
一、导入新课
让我们一起亲身体验多媒体的神奇!
二、探究新知
可将课堂移到学生微机室上
一、《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读一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说说你了解到多媒体电脑有哪些功能呢?
(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
2.生自由读。
3.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4.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了,和你的小伙伴讨论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应用吧。
6.分小组讨论,生汇报。
(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