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概念本(ppt)

合集下载

逻辑学课件..概念

逻辑学课件..概念

2、真包含于关系
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概念的部分外 延重合
b
a
例:大学生 学生 苹果 水果
3、真包含关系
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全部 外延重合
a
b
例:学生 大学生 水果 苹果
• 注意:属与种的关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
4、交叉关系
是指一个概念与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 关系
a
b
例:学生 团员 医生 军人
集合概念:是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例:森林 球队 军队
非集合概念:是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 念。 类与分子的关系
例:树木 队员 军人
两种总体与部分的关系:类和分子,集合体和
个体 。
•类 •集合体
[例1] 人是世界上第一个可宝贵的;
我是人; ----------------------------------------------所以,我是世界上第一个可宝贵的。
4、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某种动力活动而产生的地壳震动, 主要有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等。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目前世界上社会主义宪法与资 本主义宪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思考]
分析以下断定的正误: (1)同一概念的内涵具有惟一性。 (2)同一概念的外延具有惟一性。 (4)概念的内涵是其含义,但含义不一定是其内涵。
5、全异关系
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的关系 分两种情况:
(1)不相关不相容 (2)相关不相容:
a. 矛盾 b. 反对
(1)不相关不相容: 桌子
空气
5、全异关系 (2)相关不相容:
矛盾关系:两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 例:金属 非金属

《逻辑学》全套PPT课件

《逻辑学》全套PPT课件

03
判断与推理
判断的种类与性质
简单判断
01
指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如“S是P”或“S不是P”。
复合判断
02
指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如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

判断的性质
03
包括真假值、模态(必然、可能等)、量(全称、特称等)。
推理的形式与规则
推理形式
指推理的结构或模式,如三段论、假言推理、归纳推理等。
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
在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往往交替使用, 相互补充。
归纳与演绎的互补性
归纳长于创新,演绎长于论证,二者相互补 充,共同推动认识的发展。
06
现代逻辑学的发展与前沿问题
数理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弗雷格与数理逻辑的产生
弗雷格对逻辑学的贡献,以及他对数理逻辑 产生的影响。
罗素与怀特海的《数学原理》
03
影响推理可靠性与有效性的因素
包括前提的真实性、推理形式的正确性、逻辑规则的遵守情况等。为了
提高推理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需要确保前提真实、形式正确,并严格遵
守逻辑规则。
04
逻辑规律与逻辑谬误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随意变 更。
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为 真,其中必有一假。
根据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来估计其概 率,进而预测未来事件的结果。
类比法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 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 相似的结论。
演绎逻辑的方法与应用
三段论
由包含三个不同概念的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的推理形式。
假言推理

《逻辑学》PPT全套课件

《逻辑学》PPT全套课件


效的。

例1、所有金属都是导体,所有铁都是金

属;所以,所有铁都是导体。(前提真, 形式有效,结论真)

例2、所有金属都是导体 ,所有塑料都是

金属,所以,所有的塑料都是导体。(前
的 有
提假,形式有效,结论假)
例3、所有金属都是导体,所有人体都是 导体; 所以,所有人体都是金属。(前

提真,形式无效,结论假)

逻辑

法国的亚诺德和尼柯尔《波尔-罗

亚尔逻辑》

英国的穆勒(Mill)《逻辑体系》



三 、 现 代 发逻 展辑 的 兴 起 与
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 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
英国逻辑学家布尔建立了“逻辑代 数”
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命题演算和 谓词演算的思想
罗素和怀德海《数学原理》中建立 了这两个演算系统,使数理逻辑成 为一个新学科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
1、肯定否定式:(小前提肯定一个选言肢, 结论否定另一个选言肢)
要么 p,要么q p
所以,非 q
((p∨q)∧p) →¬q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
2、否定肯定式: (小前提否定一个选言肢, 结论肯定另一个选言肢)
要么 p,要么q 非p
所以, q
((p∨q) ∧¬ p) → q
如:所有学生都是认真学习的。 所有植物都是呼吸空气的。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XX都是XX 所有S是P
一 、 思 逻维 辑内 形容 式与 思 维 的
又如:1、如果天下雨,那么地 上湿。
2、如果摩擦,那么就会
生热。
如果怎样,那么就怎样。

《逻辑学》全套教学课件

《逻辑学》全套教学课件
表达命题内部结构的形式化语言,包括简单命题 形式和复合命题形式。
命题的真假值
根据事实或规定确定的命题的真假情况,是逻辑 推理的基础。
2024/1/29
8
命题联结词及其性质
2024/1/29
命题联结词的定义
连接两个或多个命题,构成复合命题的逻辑词。
常见的命题联结词
包括“并且”、“或者”、“如果...那么...”、“当且仅当”等 。
通过构造适当的语义模型,可以 证明某些模态逻辑系统的完全性 和可靠性等性质。
2024/1/29
18
2024/1/29
05
归纳逻辑
19
完全归纳推理
2024/1/29
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
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它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 个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全部对象都具 有该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
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考察了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结论是 必然的,只要有一个前提为假,结论就为假。
完全归纳推理的实例
例如,通过观察发现某班级所有学生都参加了运动会,可 以推断出该班级全体学生都参加了运动会。
20
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它根据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
正性和合理性。
2024/1/29
经济领域
运用逻辑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和 规律,预测经济发展趋势,为 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科技领域
在科技创新和研究中运用逻辑 方法,发现新的科学事实和规 律,推动科技进步。
教育领域
通过逻辑方法的训练,提高学 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才。

逻辑学全部PPT

逻辑学全部PPT

反对关系 A B C
A黑色 B红色
A、B 全异 A+B<C 对立有中
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
文学作品 抒情诗 有线广播 无线广播 菱形 平行四边形 概念 判断 研究生 留学生 西藏高原 世界屋脊 好 坏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儿童 先进工作者 会计师 高级会计师 2.大学生A 运动员B 南方人C 人D 3.亚洲A 中国B 北京C 国家D 4.黑铅笔A 红色的B 白色的C 衣服D 5、18岁以上的人A 不超过40岁的人B 55岁 以上 的人C 6、违法行为A 犯罪行为 B 贪污犯C
B、仅2。
C、 仅1和2。 D、仅1和3。
如果甲和乙考试都没及格,那么丙就 一定及格了。
上述前提再增加以下哪项,就可以推出 “甲考试及格了”的结论? A、丙及格了。 B、丙没及格。 C、 乙没及格。 D、乙和丙都没及格。
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
我是出使到楚国来(非出使狗国);
所以,我不从狗门入。
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ຫໍສະໝຸດ 所以,李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5)如果物体摩擦,那么物体发热;物体没 有发热,所以,物体没有摩擦。
第二章 概 念
第一节 概念概述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 第四节 定义 第五节 划分 第六节 限制与概括
第一节 概念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 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必要条件推理
(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最不肖之人被派到最 不贤明的君主那里去
我是最不肖之人, 所以,我被派到最不贤明的君主这里来了。
三段论推理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原因是水土不同
齐人在齐不为盗,入楚则为盗

逻辑学课件(完整)

逻辑学课件(完整)
推理。
三段论及其推理
总结词
掌握三段论及其推理是逻辑学中的重提和结论构成的推理,前提 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三段论可以分 为直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和选言三段论 等类型。在三段论中,根据不同的逻辑规 则,可以推导出不同的结论。同时,三段 论还可以与其他推理方法结合使用,以推 导出更加复杂的结论。
详细描述
根据逻辑规则,命题的真假可以通过直接 判断其内容是否符合事实来确定。对于复 合命题,需要分析其内部结构和逻辑关系 ,然后根据逻辑规则进行真假判定。
命题的推理规则
总结词
掌握命题的推理规则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内容。
详细描述
根据逻辑学原理,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推理规则来推导新的命题的真假。这些推理规则包括三段论、假言推理、 选言推理、归纳推理等。通过这些推理规则,我们可以从已知的命题推导出未知的命题,从而建立严密的逻辑关 系。
法律解释
逻辑学有助于理解和解释法律条 文,为法律解释提供了一种客观 和合理的基础。
辩论中的逻辑学应用
01
论证结构
反驳技巧
02
03
语言运用
逻辑学可以帮助辩论者构建清晰、 连贯的论证结构,使论点更有说 服力。
逻辑学提供了反驳技巧,帮助辩 论者有效地反驳对手的观点和论 据。
逻辑学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 性,有助于辩论者更准确地表达 自己的观点。
总结词
理解直言命题及其推理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
详细描述
直言命题是表达主谓关系的命题,根据主谓项之间关系不同,直言命题可以分为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和单称 命题;根据主谓项之间关系是否具有传递性,直言命题可以分为必然命题和可能命题。推理是由一个或多个 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关系不同,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

逻辑学(完整)ppt课件

逻辑学(完整)ppt课件

《新工具》 针对亚氏 的演绎逻 辑而提出 归纳和诉 诸自然和 经验。三 表法。
和推理
是计算
的思想
批判了形式
而成为 现代逻 辑的先 驱。
揭示了思维的辩
逻辑,研究 了辩证思维, 构造了辩证 逻辑的体系。
证矛盾。
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有两个方向 : “经典”数理统计方向和 由J.M.凯因斯和F.P.拉姆齐开创,流行于50~80年代初期的 贝叶斯运动。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的P.J.科恩用模态逻辑 作为处理归纳推理的工具。 科恩指出,支持度可列为不同 的等级,不同等级的支持度, 就是证据给予假设不同等级 的必然性, 一个被证明了的理论就是由较低级的必然性达 到较高级的必然性。
逻辑的研究对象
当 研究思维? 前 主 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 流 研究语言? 观 点 研究推理?
思维的逻辑形式
结论:逻辑学 是研究思维的 形式结构及其 规律的科学, 中心任务是研 究推理及其有 效性标准。或 者最简单的: 逻辑学是研究 推理的科学。
逻辑形式:具有不同内容的思维(命题和推理)所共同具有的形式或结构
所有团员都不是青年 所有商品都不是劳动产品
但它们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所有S不是P
与这些逻辑形式属于同类的还有
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
如:有的人是团员
还有另外一类命题
p
有的人不是大学生 q
如果一个物体摩擦, 那么这个物体生热 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那么我从4楼跳下去
按照操作定义,得出它们的逻辑形式是 其中替换内容的字母用了小写的p、q等
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要么p要么q这商品品质好而且价格低小张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q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p或者q或者老张是导演或者老张是演员他或者吃米饭或者吃面条并非p并非p并非p并非p并非人是由石头变来的并非人人有自知之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推理由命题组成如果用相同的字母替换相同的具体内容就可得到推理的逻辑形式所有团员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是团员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所有s是p所以有的p是s不同类型的命题可组成不同类型的推理如果一个人患肺炎p那么他发烧q小张不发烧非q所以他未患肺炎非p如果p那么q所以非p要么你交钱p要么你交命q你交了钱p所以你不用交命非q要么p要么q所以非q以上均为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还有归纳推理形式可参阅教科书p9任何一个逻辑形式都包括

《简单的逻辑学》最全解读PPT版

《简单的逻辑学》最全解读PPT版
《简单的逻辑学》最全解读PPT 版
contents
目录
• 逻辑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逻辑思维方法与技巧 • 常见逻辑谬误及避免方法 • 批判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逻辑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逻辑推理在哲学领域的应用
01
逻辑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逻辑学定义及作用
01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论证及其规律 的科学,旨在提供正确的思维方法 和有效的沟通手段。
06
逻辑推理在哲学领域的应用
哲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
归纳推理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提出假设 并进行验证。
演绎推理
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基于已知的前提和逻辑规则推导出结 论。
类比推理
通过比较相似的情况或对象,推断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
哲学论证中的逻辑问题探讨
悖论问题
论点本身进行反驳。
例子
在讨论某个政策时,有人说“这 个政策提出者过去有过犯罪记录, 他的话不可信。” 这里,对个人 的攻击被用来质疑其论点的可信
度。
避免方法
专注于讨论论点的合理性和可行 性,避免对提出论点的人进行人
身攻击。
04
批判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
批判性思维定义及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定义
一种理性思维方式,通过审视、分析 和评估信息,形成独立、客观的判断 和决策。
偷换概念谬误
定义
避免方法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论证者故意将两 个不同的概念当做一个概念使用,或 者用一个概念偷换另一个概念。
保持概念的同一性,确保在讨论中始 终使用同一概念。
例子
某人说“我不喜欢这个歌手,因为她 太漂亮了,以至于让我无法专注于她 的歌声。” 这里,“漂亮”被偷换成 了“分散注意力”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概念的外延与归类活动
4.1.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extension):亦称概念的“所指” (designation),也就是具有内涵所指称的各 个对象。
例如:
“笔”的外延,就是各式各样的笔,如毛笔、 钢笔、铅笔、圆珠笔、粉笔、画笔……
4.2.归类活动与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
4.2.1.归类
人民法院
内涵(什么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 外延(哪些是):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专门人民法院
3.概念的内涵及其类 3型.1.概念的内涵及其表达式
(1)概念的内涵(Connotation; intension): 亦称概念的“所谓”,即凝聚于概念中的它 所指称的那类对象的特有属性。
(1)合取式内涵:亦称并且型内涵(或交集 型内涵)
T =( T1∧T2∧……∧Tn )
(“∧”,读作“合取” ,相当于“且” 、“∩”)
如前述“鸟”、“商业秘密”的内涵。
再如: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T1),并且希望 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T2),因而构成犯罪的(T3), 是故意犯罪。(《刑法》第14条)
4.2.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
所谓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就是一概念外 延与另一概念外延之间的“灰色区域”。
其实质在于:客观对象中存在有难以界定的 是否属于某个概念外延的两可情形的对象。
“一个概念的中心含义也许是清楚的、明确的,但当我们离开该中心 时它就趋于变得模糊不清了,而这正是一个概念的性质所在。沃泽尔 用一种略微不同的隐喻将概念比喻成‘一张相片,其轮廓是模糊的, 而且愈到边上就愈加模糊了’。”([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 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66页)
逻辑学概念本(ppt)
一、概念及其特征
1.1.概念的定义
所谓概念(concept),是反映事物 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 形式。
(1)对象与属性
对象(object):各种有形物和无形物,即 各种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
属性(attribute):对象所具有的各种性质 和关系
(2)共有属性与特有属性
A=(T1 ∧ T2 ∧ T3 )+ B
(2)析取式内涵,亦称或者型内涵 (或并集型内涵)
T =( T1∨T2∨……∨Tn )
(“∨”,读作“析取” ,相当于“或” 、“∪”)
如前述“笔”的内涵。 再如:
重婚罪,就是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T1),或者 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T2)犯罪行为 (B)。(《刑法》第258条)
1.2.概念的表达式(expression) ——语词与词项
1.2.1.语词与词项
(1)语词(words):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 泛指词、词组一类的语言成分。
(2)词项(term):在判断(命题,语句) 中出现的、作为判断组成成分的概念。
1.2.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1)联系: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式。
(1)归类(subsumption):确定某一具体 对象是否属于某一概念外延的思维活动。
例如:
将“电笔”排除在“笔”的外延之外,而将“眉笔” 归属于“笔”的外延之中,这就是归类。
例如:
若对“某甲的行为致某乙死亡”这一事实进行归类, 它可能属于意外事故(如车祸),也可能属于犯罪 行为(如故意杀人罪、过失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过失伤害罪)这些法律概念的外延,还有可能属于 合法行为(如正当防卫、行刑人员执行枪决)这一 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 属性(概念的含义/什么是)
——质(有多少之分)
概念的外延: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对象 (概念的适用对象/哪些是)
——量(有大小之别)
法律
内涵(什么是):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 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外延(哪些是):古今中外的所有成文和不成文的法律
(2)区别:
第一,凡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 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二,概念和语词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①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context)中可表达不同概念 (语形相同而语义不同)
②不同语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表达相同概念(语形不同 而语义相同)
2、概念的逻辑特征—内涵与外延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 本的特征和标志。
共有属性(common attribute):一对象与他对象 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亦称“非本质属性”。
特有属性(distinctive attribute):一对象独有而 他对象不具有的某种属性,亦称“本质属性”。
例如:
黑、白、红、蓝等颜色,只是“笔”的共有属性;而“用 来书写或画画的工具”,则是“笔”的特有属性。
(2)规定性内涵
规定性内涵就是根据实践需要,通过人为规定 方式所确立的内涵。
规定性内涵的构成性质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例如:
①前述关于“商业秘密”的内涵。 ②私法(民商法)上的“善意” ≠ “善良 心肠” ,而是 = “不知情” 。
3.2.2.合取式内涵与析取式内 涵
(根据内涵表达式的逻辑结构不同来分类)
②商业秘密(A)=不为公众知悉(T1),能为 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T2),具有实用性(T3)并 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T4) +技术信息和经营 信息(B)。(参见1997年《刑法》第219条第3款)
③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A),是指医疗机构 及其医务人员(T1)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 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 常规(T2),过失(T3)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T4) 事故(B)。(《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条)
(2)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组):概念所反 映的那些对象的一组特有属性。
(3)概念内涵的表达式 A=(T+B)
其中:
A:任一概念 T:A的“特有属性”,即其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组) B:A的“共有属性”,即A所隶属的那类对象(A的属概念)
工具(B)
例二:
3.2.概念内涵的分类
3.2.1.认识性内涵与规定性内涵
(根据内涵的确立方式,即形成内涵的途径不同来分类)
(1)认识性内涵
认识性内涵是通过对象间的比较而确立的内涵,它 是人们认识的成果。
认识性内涵的构成性质,是对象本身客观地区别于 其他对象的性质。
例如:
① 前述关于“笔”的内涵
②鸟(A)=具有角质的喙、无牙齿(T1)、体外被 覆羽毛(T2)、前肢为两翼,能飞翔的(T3) +脊 椎动物(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