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_各论_疾病:细粒棘球蚴病_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肝棘球蚴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棘球蚴病>>>
并发症:
破裂的机会,国内文献报道为12.9%。囊 肿可自发破裂,尤其是继发感染后,由于 炎性刺激使得囊液急剧增加,囊内压升高, 破裂机会更大。某些外伤因素(如穿刺、 挤压等)均可造成囊肿破裂。不同位置的 囊肿可破入不同的部位,并引起相应的临 床症状。
(1)破入胆道: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约5%~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棘球蚴病>>>
病因:
而生成新的继发性包虫。在包虫周围,由 宿主脏器组织增生形成一层纤维包膜,是 为外囊。久病患者外囊可以钙化,使之在 X线照片上呈一特征性表现。包虫囊内充 满液体,清澈透明,pH 7.8,比重 1.008~1.015,含微量蛋白和无机盐类。 包虫囊肿生长缓慢,但继续增大可压迫周 围肝组织造成肝细胞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棘球蚴病>>>
并发症:
可使原头蚴死亡,留下肉芽肿,但更为多 见的是原头蚴存活下来,若干年后发育成 多个囊肿,称为腹腔继发性棘球蚴病。肝 包虫囊肿破入腹腔引起的急腹症应注意与 其他原因引起的急腹症相鉴别。
(3)破入胸腔:位于肝膈顶部的包虫 囊肿,尤其在继发感染后,可穿透膈肌破 入胸腔,引起急性胸腔积液和过敏反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棘球蚴病>>>
症状及病史:
脏。 肝泡状棘球蚴病早期也无自觉症状,
一旦出现症状往往为期已晚。多数患者有 明显的腹部体征,可扪及坚硬的肝脏实质 性肿块,酷似肝癌。由于病程长,患者往 往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晚期病变累 及整个肝脏,可出现黄疸、发热、腹水等 症状。肝泡状棘球蚴病发生肺部或脑部栓 塞者并不少见。
内科学疾病部分:肝棘球蚴病>>>
细粒棘球蚴病诊断与治疗PPT

药物副作用:部 分药物存在副作 用,影响患者生 活质量
预防措施不足: 缺乏有效的预防 措施,难以控制 疾病传播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诊断技术:开发更准确、快速的诊 断方法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预防意识
治疗方法:探索更有效、副作用小 的治疗方案
研究热点:关注棘球蚴病的流行病 学、病理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治疗方法:手术 切除、药物治疗 等
Part Three
细粒棘球蚴病诊断 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发现肝内肿块,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细粒棘球蚴病 CT检查:可发现肝内肿块,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细粒棘球蚴病 MRI检查:可发现肝内肿块,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细粒棘球蚴病 核素扫描:可发现肝内肿块,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细粒棘球蚴病 穿刺活检:可确诊细粒棘球蚴病,但存在一定风险
动物管理与控制
定期检查和监测:对家畜、家禽等 动物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及时发 现和治疗细粒棘球蚴病
隔离和消毒: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 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疫苗接种:对家畜、家禽等动物进 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和抵抗 力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提 高动物营养水平,增强动物体质和 抵抗力
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
建立疫情监测 系统,定期收 集和分析疫情
数据
制定疫情报告 制度,确保疫 情信息及时、
准确上报
加强疫情监测 人员的培训, 提高疫情监测
能力
加强疫情监测 与报告制度的 宣传,提高公 众的疫情意识
Part Six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诊断困难:细粒 棘球蚴病早期症 状不明显,容易 误诊
治疗方法有限: 目前治疗方法有 限,效果不佳
细粒棘球蚴病诊断与治 疗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脑棘球蚴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脑棘球蚴病>>>
相关疾病: 脑型血吸虫病、脑肺吸虫病、脑血吸虫病、 颅内肿瘤、脑猪囊尾蚴病。
谢谢!
内科学疾病部分:脑棘球蚴病>>>
病因:
可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六钩蚴钻入肠壁,经 肠系膜静脉随血流进入肝脏、肺脏发育为 包虫囊(棘球蚴)。包囊内充满透明的或 乳白色的囊液,囊液不凝固,有很强的抗 原性。此外包囊内还含有数量不等的原头 蚴,并可产生子囊、孙囊。当受感染的羊 的新鲜内脏被狗等犬科动物吞食后,包囊 内的原头蚴即可在其小肠内发育
内科学疾病部分:脑棘球蚴病>>>
病因:
脑棘球蚴病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脑棘球 蚴病
(一)发病原因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属虫种的幼虫所致 的疾病,在我国以细粒棘球绦虫最为多见。 细粒棘球绦虫长仅1.5~6mm,由1个头节 和3个体节组成,其终宿主为狗、狼、狐 等犬科动物,中间宿主主要为羊。当细粒 棘球绦虫的虫卵被羊吞食后,即
内科学疾病部分:脑棘球蚴病>>>
症状及病史: 分布广泛,所以该型临床特点与脑转移瘤 相似。
内科学疾病部分:脑棘球蚴病>>>
诊断:
脑棘球蚴病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脑棘球蚴 病
诊断 多见于牧区,病人有与狗、羊密切接 触史,临床症状以慢性颅内压增高和癫痫 为特征。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内试 验阳性率80%~95%,但可有假阳性。补体 结合试验及间接血凝试验阳性及脑血管造 影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CT或MRI检 查
内科学疾病部分:脑棘球蚴病>>>
病因:
成巨大囊肿。囊壁分为内外两层,内囊即 包虫囊,外囊为脑组织形成的一层纤维包 膜,两者间含有血管,供给营养。由于两 层包膜间很少粘连,故手术时极易剥离。
细粒棘球绦虫和棘球参考PPT

sand."
5
细粒棘球绦虫和棘球
终宿主:是犬科食肉动物, 中间宿主:为羊、牛、骆驼、猪和
鹿等偶蹄类,人也为其中间宿主。 感染期:虫卵 棘球蚴寄生于(中间宿主)人体多
种组织内。
6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犬、狼)小肠上段。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the small, white objects) in the small intestine of a dog. Although these tapeworms are quite small, a single dog can be infected with many of them.
power. The cyst consists of a thick outer layer (*), several thinner internal layers,
and many protoscolices. The protoscolices are often called "hydatid
人群感染率在0.6%~4.5%之间;绵 羊的感染率为3.3%~90%;家犬的 成虫感染率为7%~71%之间。
21
细粒棘球绦 虫和棘球
传染源:犬、狼等;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虫卵严重污染环境;
人与家畜和环境的密切接触;病畜内脏喂 犬或乱抛。 易感人群:从业畜牧、皮毛加工等人员。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及球蚴病的流行区逐 渐扩大。
头节为梨形,具顶突、 吸盘、顶突上和小钩。
各节片均为扁长形,成 节与带绦虫相似。孕节 子宫不规则分支,内含 虫卵200~800个。
2
球绦虫 和棘球
为圆形囊状体,直径 可由不足1 cm至数 十厘米。
囊内充满囊液,微呈 黄色,pH 6.7~7.8, 内含多种蛋白、肌醇、 卵磷脂、尿素及少量 糖、无机盐和酶,具 抗原性。
5
细粒棘球绦虫和棘球
终宿主:是犬科食肉动物, 中间宿主:为羊、牛、骆驼、猪和
鹿等偶蹄类,人也为其中间宿主。 感染期:虫卵 棘球蚴寄生于(中间宿主)人体多
种组织内。
6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犬、狼)小肠上段。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the small, white objects) in the small intestine of a dog. Although these tapeworms are quite small, a single dog can be infected with many of them.
power. The cyst consists of a thick outer layer (*), several thinner internal layers,
and many protoscolices. The protoscolices are often called "hydatid
人群感染率在0.6%~4.5%之间;绵 羊的感染率为3.3%~90%;家犬的 成虫感染率为7%~71%之间。
21
细粒棘球绦 虫和棘球
传染源:犬、狼等;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虫卵严重污染环境;
人与家畜和环境的密切接触;病畜内脏喂 犬或乱抛。 易感人群:从业畜牧、皮毛加工等人员。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及球蚴病的流行区逐 渐扩大。
头节为梨形,具顶突、 吸盘、顶突上和小钩。
各节片均为扁长形,成 节与带绦虫相似。孕节 子宫不规则分支,内含 虫卵200~800个。
2
球绦虫 和棘球
为圆形囊状体,直径 可由不足1 cm至数 十厘米。
囊内充满囊液,微呈 黄色,pH 6.7~7.8, 内含多种蛋白、肌醇、 卵磷脂、尿素及少量 糖、无机盐和酶,具 抗原性。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肺包虫病_课件模板

诊断: 病灶。肺大泡合并感染可见液平,壁菲薄 均匀,直径较小。周围型肺囊肿可见液平, 壁薄均匀,常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并发症:
肺包虫病并发症_肺包虫病有哪些并发症
1、过敏反应和包虫病传播 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棘球蚴囊破裂, 可造成继发性棘球蚴感染,由于其内含物 相对身体来说是一种外来特质,可引起荨 麻疹、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 应症状,如果囊液大量进入血循环常可出 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诊断:
包虫病的X线表现较典型,可见单发或多 发边缘锐利的囊肿阴影。
③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常在5%~10%左右,甚至可高达20%~30%, 直接0.15~0.3)×109/L。有时咳出物或 胸水中能查到囊肿碎片及囊、头节或小钩。
④其他诊断方法包括包虫皮内试验 (Casoni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并发症:
2、肺包虫囊肿-胆管-支气管瘘肺包 虫囊肿-胆管-支气管瘘
已有感染或破裂的的囊肿可合并胸腔 及纵隔脓肿或脓胸,肝包虫囊肿破裂后可 能与胸腔或肺、支气管相通,形成肺包虫 囊肿-胆管-支气管瘘。
3、肺棘球蚴囊破入支气管时,可咳 出大量的液体和破碎囊皮等物。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检查项目:
脂肪尿和乳糜尿检查(Chyluria)、痰液病 原体检查、痰液常规检查、脂肪尿和乳糜 尿检查(Chyluria)、痰液病原体检查、痰 液常规检查、包虫病补体结合试验。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并发症:
肺包虫病并发症_肺包虫病有哪些并发症
1、过敏反应和包虫病传播 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棘球蚴囊破裂, 可造成继发性棘球蚴感染,由于其内含物 相对身体来说是一种外来特质,可引起荨 麻疹、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 应症状,如果囊液大量进入血循环常可出 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诊断:
包虫病的X线表现较典型,可见单发或多 发边缘锐利的囊肿阴影。
③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常在5%~10%左右,甚至可高达20%~30%, 直接0.15~0.3)×109/L。有时咳出物或 胸水中能查到囊肿碎片及囊、头节或小钩。
④其他诊断方法包括包虫皮内试验 (Casoni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并发症:
2、肺包虫囊肿-胆管-支气管瘘肺包 虫囊肿-胆管-支气管瘘
已有感染或破裂的的囊肿可合并胸腔 及纵隔脓肿或脓胸,肝包虫囊肿破裂后可 能与胸腔或肺、支气管相通,形成肺包虫 囊肿-胆管-支气管瘘。
3、肺棘球蚴囊破入支气管时,可咳 出大量的液体和破碎囊皮等物。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检查项目:
脂肪尿和乳糜尿检查(Chyluria)、痰液病 原体检查、痰液常规检查、脂肪尿和乳糜 尿检查(Chyluria)、痰液病原体检查、痰 液常规检查、包虫病补体结合试验。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包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ppt课件

20
四、实验诊断
(一)病原学诊断 手术取出棘球蚴可确诊,或从痰、胸腔积 液等检获棘球蚴碎片或原头蚴等。 (二)询问病史及 X 线、 B 超、 CT、MR(核 共振)等物理诊断方法作辅助诊断。 (三)免疫学诊断可作为辅助诊断。
21
五、流行
(一)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在自然界中主要在食肉动物 如犬、狼和食草动物如牛、羊等之间传播, 有自然疫源性特点,主要流行于牧区。
4
棘球蚴寄生于脑
棘球蚴
5
动物腹腔中的棘球蚴
6
棘球蚴
7
角质层
生发层 生发囊
棘球蚴
8
母囊与子囊
9
(三)虫卵 形态与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卵在显微镜下 难以区别。
10
二、生活史
中间宿主:主要是羊、牛等食草动物,人也 可受感染,棘球蚴寄生于肝、肺等内脏。 终宿主:主要是犬、狼等食肉动物,成虫寄 生于小肠上段。
13
三、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人因棘球蚴的寄生而患棘球蚴病 ( 包虫病 ) 。 致病作用以机械性压迫和占位性损伤为主, 以肝损害为多见。有的可出现过敏反应, 若囊壁破裂,囊液溢出,可引起过敏性休 克,甚至死亡。
14
15
16
棘球蚴病的临床表现: 1.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 2.过敏症状、中毒和胃肠功能紊乱 3.继发性感染:由棘球蚴囊破裂引起
11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小肠上段,其孕节或虫 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牧草等。 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小肠中孵出六钩蚴,后 者钻入肠壁血管,经血流到达肝、肺等器官, 约经3~5个月后发育成棘球蚴。 终宿主若吞食了棘球蚴,其每个原头蚴都可 在小肠中发育成一条成虫。
12
细粒棘球绦虫PPT课件

囊内容物
子囊 孙囊
生发囊
(棘球蚴砂) 原头蚴 囊液
10
囊壁:分两层
1.外层为角皮层(laminated layer), 厚约1-4mm,乳白色、半透明,似粉皮状, 较松脆,易破裂。光镜下无细胞结构而呈 多层纹理状。
2.内层为生发层(germinal layer)亦称胚层, 厚约20µm,具有细胞核。生发层紧贴在角 皮层内,电镜下可见从生发层上有无数微 毛延伸至角皮层内。
虫。 头节有顶突、两圈小钩 和四个吸盘。
3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头节
4
头节:
头节呈梨形,有顶突和4个吸盘。顶突上有 两圈大小相间的小钩共28~48个,呈放射 状排列。顶突顶端有一顶突腺(rostellar gland),分泌物有抗原性 颈部:具有生发能力。 链体:幼节、成节、
孕节各1节。
5
细粒棘球绦虫头节
31
• 我国主要流行在西北广大农牧区,即新 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内蒙6 省、区。
• 其次是陕西、河北、山西和四川;另外 在东北三省、河南、山东、安徽、湖北、 贵州和云南等省有散发病例。
• 迄今全国已有23个省、市、区证实有当 地感染病人。
32
• 在西北5省区流行区,据近年普查,人群 患病率在0.6%~4.5%之间,主要动物 中间宿主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在3.3%~ 90%之间,家犬的成虫感染率在7%~ 71%之间,人群中最易感染者是学龄前 儿童(新疆15298例病人中,15岁以下者 占32.1%)。流行严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 3点:
绦虫也因此通过突变,形成了两大遗传 株系:
①森林型,流行细粒棘绦虫北方株。受 北极和全北区地理景观条件影响,主要在 犬、狼和鹿之间形成野生动物循环。
30
子囊 孙囊
生发囊
(棘球蚴砂) 原头蚴 囊液
10
囊壁:分两层
1.外层为角皮层(laminated layer), 厚约1-4mm,乳白色、半透明,似粉皮状, 较松脆,易破裂。光镜下无细胞结构而呈 多层纹理状。
2.内层为生发层(germinal layer)亦称胚层, 厚约20µm,具有细胞核。生发层紧贴在角 皮层内,电镜下可见从生发层上有无数微 毛延伸至角皮层内。
虫。 头节有顶突、两圈小钩 和四个吸盘。
3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头节
4
头节:
头节呈梨形,有顶突和4个吸盘。顶突上有 两圈大小相间的小钩共28~48个,呈放射 状排列。顶突顶端有一顶突腺(rostellar gland),分泌物有抗原性 颈部:具有生发能力。 链体:幼节、成节、
孕节各1节。
5
细粒棘球绦虫头节
31
• 我国主要流行在西北广大农牧区,即新 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内蒙6 省、区。
• 其次是陕西、河北、山西和四川;另外 在东北三省、河南、山东、安徽、湖北、 贵州和云南等省有散发病例。
• 迄今全国已有23个省、市、区证实有当 地感染病人。
32
• 在西北5省区流行区,据近年普查,人群 患病率在0.6%~4.5%之间,主要动物 中间宿主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在3.3%~ 90%之间,家犬的成虫感染率在7%~ 71%之间,人群中最易感染者是学龄前 儿童(新疆15298例病人中,15岁以下者 占32.1%)。流行严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 3点:
绦虫也因此通过突变,形成了两大遗传 株系:
①森林型,流行细粒棘绦虫北方株。受 北极和全北区地理景观条件影响,主要在 犬、狼和鹿之间形成野生动物循环。
30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肺棘球蚴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棘球蚴病>>>
治疗:
肺棘球蚴病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肺棘球蚴 病
西医治疗 肺包虫囊肿一般呈进行性生长,能 “自愈”的极少,绝大多数迟早将因囊内 压力增高而破裂,产生严重并发症,常有 手术、穿刺、药物等治疗手段。药物疗法 已成为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或仅用于 多发囊肿无法手术的患者,常用药物有阿 苯哒唑、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棘球蚴病>>>
并发症:
常引起猝死。 囊肿感染:可引起类似肺脓肿的症状,
如高热、胸痛、咳嗽、脓痰、白细胞增高、 血沉加快等。呼吸道的继发感染和剧烈的 咳嗽,常是囊肿破裂的诱因。感染严重者 虫体可死亡。
囊肿播散:囊肿破裂后,使其子囊、 囊砂等进入附近组织或血流内,可在其他 组织、器官内形成继发性棘球蚴囊肿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棘球蚴病>>>
症状及病史:
痰和血等。囊液量大的,有发生呼吸困难 和窒息危险,子囊及头节外溢,能形成多 个新囊肿。
患者常伴有变态反应,如皮肤潮红、 荨麻疹和喘息,严重的可休克。囊肿破裂 感染的,有发热、咳黄痰等肺部炎症及肺 脓肿症状。少数囊肿破入胸腔,则形成液 气胸,继而成为脓胸或支气管胸膜瘘,出 现发热、胸痛、气
诊断:
肺棘球蚴病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肺棘球蚴 病
诊断 主要根据: ①曾在流行地区居住,有犬、羊等动 物接触史。 ②棘球蚴病的X线表现较典型,可见 单发或多发边缘锐利的囊肿阴影。 ③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常在5%~10%,甚至可高达20%~30%,直
内科学疾病部分:肺棘球蚴病>>>
诊断:
5~0.3)×109/L。有时咳出物或胸水中 能查到囊肿碎片及囊、头节或小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病因:
消化液的作用,孵出六钩蚴。侵入组织的 部分六钩蚴被局部细胞包围而消灭,部分 仍存活而发育。六钩蚴首先随门静脉血流 侵入肝脏,大多数在肝内形成包虫囊;少 数六钩蚴通过肝脏血窦、肝静脉、右心侵 入肺脏;通过肺微血管、左心进入系统循 环者可波及全身各器官,故包虫可寄生于 人体任何部位。据甘肃省人民医
症状及病史:
表面光滑,质度较坚。极少数患者(2%~ 3%)叩诊时可触到包虫震颤,因子囊互相 撞击引起囊壁震动所致。巨大肝右叶包虫 囊患者的肝脏左叶常有代偿性肿大。左叶 包虫囊的体征出现较早且较显著。肝脏右 叶顶部的包虫囊向上生长引起膈肌升高, 使运动受限。肝包虫囊向下生长,位于肝 门附近偶可压迫胆总管引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症状及病史:触史,包虫
皮内试验与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者提示有 包虫感染。肝脏B超与CT扫描发现有囊肿 有助于诊断,但需与非寄生虫性囊肿如先 天性肝囊肿、肝血管瘤等相鉴别。肺包虫 囊破入支气管,患者咳出粉皮样物质,显 微镜下查到粉皮样膜状物、头节或小钩可 确定诊断。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病因:
院426例与国内综合报告895例分析,包虫 囊在体内分布为:肝75%~78%;肺8.5%~ 14.5%;脑0.2%~0.3%;脾1.3%~2.7%;肾 0.3%~0.4%;骨骼0.2%~0.9%;女性盆腔 1.9%~3.3%。小儿包虫囊体内的分布与成 人有差别,脑包虫病占3.5%~4.3%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病因:
0%以上不含子囊,主要与虫龄有关。 包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因囊肿占位性
生长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肝包虫囊逐渐 增长时,肝内胆小管受压迫,并被包入外 囊壁中,有时胆小管因压迫性坏死破入囊 腔,使子囊与囊液染成黄色,并易引起继 发性细菌感染。肺包虫囊大多不含子囊, 亦可破入支气管,角皮层旋转收
症状及病史:
细粒棘球蚴病症状_细粒棘球蚴病有什么 症状
囊型棘球蚴病的潜伏期冗长。临床表 现视其寄生部位,囊肿大小与有无并发症 而异。病程早期无自觉症状,患者全身健 康状况良好。
1.肝囊型包虫病 最为常见,多位于 右叶(80%~85%),常接近肝脏表面,故主 要症状是右上腹或上腹部无痛性肿块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症状及病史:
腔或胸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并使囊液中 头节播散移植至腹腔或胸腔内产生多发性 继发包虫囊肿。
2.肺囊型包虫病 以右肺(2/3)较左肺 多,下中叶较上叶多。早期肺包虫囊较小, 患者无自觉症状,常在胸部X线透视时发 现。肺包虫囊逐渐长大则可引起胸痛、咳 嗽、痰血等症状,胸痛为持续性隐痛。痰 中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病因:
缩,使内面向外翻出,偶尔使生发层与头 节及囊液一起被咳出,亦易并发细菌感染。 如果包虫囊破入细支气管,由于空气进入 内外囊之间,则可呈新月状气带。如果包 虫囊大量囊液与头节破入体腔(腹腔与胸 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与继发性包虫囊肿。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病因: 内经3~10周发育为 成虫(图1)。
细粒棘球蚴呈囊 状。囊壁分外面的角 皮层和内面的生发膜 (胚层)。囊内有无色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病因:
生发膜为虫体本身,具有显著繁殖能力, 可向内芽生,形成生发囊(育囊)与原头蚴。 生发囊有蒂与生发膜相连接,在其囊壁内 面生发膜又形成许多原头蚴。原头蚴从囊 壁破入囊液中,称为囊砂,为肉眼可见的 白色细小颗粒。子囊系脱落的生发囊,游 离在囊液中。子囊的结构与母囊相同,又 可形成生发囊(孙囊)。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治疗:
服用对肝、肾、心与造血器官均未见显著 损害,偶有引起可逆性白细胞减少与一过 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该药的动物试 验证明有胚胎毒与致畸作用,故孕妇禁忌。
(二)预后 早期诊断及治疗对脑囊尾蚴病的预后 十分重要,并可完全治愈,不留后遗症。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细粒棘球蚴病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别名: 囊型包虫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身体部位: 腹部。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科室: 传染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简介:
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granulosa)是人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 虫所致的疾病,又称为囊型包虫病。狗是 其终宿主,羊、牛是其中间宿主,故本病 流行于畜牧区,人因误食虫卵也可成为其 中间宿主,发生包虫病。包虫囊肿在肝脏 内最多见,肺部次之,脑、骨骼等其他脏 器偶尔也被侵犯。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病因:
较快,1年可增长4~6cm。 包虫囊肿分内外两囊,内囊即包虫囊,
外囊为宿主的纤维包膜,两者之间仅有轻 度粘连。肝包虫囊一般为大囊肿。囊液达 数百至数千毫升。包虫囊可因械性或化学 性(胆汁)损伤或衰老而退化,此时外囊逐 渐增厚,并可发生钙化。成人患者90%以 上的肝包虫囊含子囊,而儿童9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病因:
细粒棘球蚴病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细粒 棘球蚴病
(一)发病原因 细粒棘球绦虫是各种绦虫中体积最为 细小者,寄生在狗的小肠内,虫体长 2.5~6mm,由头节、颈部、未成熟节片、 成熟节片与妊娠节片各一个组成。头节呈 梨形,有顶突与四个吸盘。顶突富含肌肉 组织,伸缩力强,其上有两圈大小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治疗:
细粒棘球蚴病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细粒棘 球蚴病
(一)治疗 巨大的肝细粒棘球蚴病应采取手术摘 除。手术前后应服用阿苯达唑治疗,以杀 死原头蚴,可防止播散与复发。手术时先 抽尽囊液,切开囊腔取尽子囊,并将内囊 摘除。手术时不宜注射甲醛溶液,因为有 并发硬化性胆管炎的可能。肺包虫囊亦采 用
3.脑囊型包虫病 发病率在1%左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症状及病史:
右,多见于儿童,以顶叶为常见,大多伴 有肝与肺包虫病。临床症状为头痛、视神 经盘水肿等颅内高压症,常有癫痫发作。 脑电图可见局限性慢波。颅脑CT扫描及磁 共振影像可见大的囊肿阴影,有定位与定 性诊断价值。
其他器官的细粒棘球蚴病如脾、肾、 骨等主要表现为占位性囊肿引起的压迫症 状,几乎都伴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病因:
在肠内或肠外破裂后释出虫卵。 虫卵呈圆形,棕黄色,有双层胚膜,
内有辐射纹,含六钩蚴,其形态与牛肉绦 虫和猪肉绦虫卵相似,不易区别。虫卵对 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室温水中存活7~16 天。干燥环境中可存活11~12天,0℃时 可存活116天。在蔬菜与水果中不易被化 学杀虫剂杀死。煮沸与直射阳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症状及病史:
酷似肝脓肿。但由于外囊囊壁较厚、细菌 与毒素不易吸收入血,故毒血症症状较轻。 肝右叶顶部包虫囊感染,除膈肌抬高,运 动受阻外,也可引起反应性胸膜炎与积液。
(2)肝包虫囊穿破是常见而严重的并 发症。包虫囊内张力甚高,诊断性穿刺无 不引起囊液外溢。包虫囊破裂也可因外伤 引起。大量囊液破入腹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症状及病史:
带血亦较常见(约1/3),偶尔包虫囊肿破 裂时可发生大咯血。约1/3患者包虫囊穿 破至支气管。穿破时患者突然发生阵发性 呛咳,呼吸困难,咯出大量水样囊液与粉 皮状角皮膜以及咯血,偶尔因大量囊液溢 出与堵塞引起窒息。并发感染时,患者有 发热、咳脓痰等症状。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病因:
如此祖孙三代同时存在于一个包虫囊内。 在较老的包虫囊中可有数百个子囊与数以 万计的原头蚴。生发膜偶尔亦可向外疝出 生长为外生囊,位于角皮层与宿主包膜之 间。有的包虫囊不产生子囊,甚至不产生 原头蚴,称为不育囊。包虫囊大多数为单 房性,呈多房性蜂窝状者为泡球蚴,系另 一种。
预防:
性。因为狗不仅可以传播包虫病,还可传 染狂犬病、黑热病、蛔虫病等。野狗应予 捕杀。必须留养的狗如牧羊狗、警犬等应 予登记,定期检疫。在包虫病流行区,狗 应定期服驱虫药如吡喹酮5mg/kg体重,顿 服。1次/6周。狗粪也应作无害化处理。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治疗:
内囊摘除术,如果囊肿较大,并发支气管 扩张等可做肺叶切除术。肝与肺包虫囊手 术时均应防止囊液大量外漏,以免产生过 敏性休克。
药物治疗:20世纪70年代后期采用的 甲苯达唑,现已被阿苯达唑所替代。动物 实验证明,它有杀死原头蚴作用外,并可 破坏生发层。本药对不能手术治疗患者有 一定疗效,其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病因:
肺包虫囊发生率也较高。六钩蚴在肝脏内 沉着后第4天发育至40μm直径大小,并开 始出现囊腔;第3周可见囊泡,直径达 250μm;第5个月达1cm,并分化为角皮层 与生发膜。此后生长速度约1mm/月,或 1cm/年。包虫囊一般达10cm才出现症状; 达20cm时出现囊性包块。肺包虫囊生长速 度
内科学疾病部分:细粒棘球蚴病>>>
症状及病史:
起黄疸,或压迫门静脉引起门脉高压症: 脾肿大,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或腹水,但较 少见。肝包虫病主要并发症有感染 (16.2%~26.9%)和破裂(4.3%~11.5%), 两者常互为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