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民族风情》参考教案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第一篇: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1、了解我国个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及丰富多彩节日的学习,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2、3、了解各民族习俗、禁忌、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包括:形成原因、主要特点、实物图片。
2、搜集感兴趣的实物、食品。
3、搜集有关民族节日的传说和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关于衣食住行的探究性学习:1、展示学生搜集的不同民族衣食住行的资料。
2、小组交流搜集道德资料。
3、小组拍代表向全班介绍搜集到的民族资料。
衣:1、各民族服饰中与生活习惯关联大的有哪些?2、各民族服饰中与图腾文化关联大的有哪些?3、给民族服饰中与传统习俗关联大的有哪些?食:1、各民族饮食口味的探究:他们喜欢吃甜的、辣的、酸的还是咸的?2、各民族的饮食口味与什么有关。
住:1、各民族习惯住在什么环境中?山区、水边、森林、平原还是戈壁。
2、他们的居住与什么有关?行:1、调查哪些民族喜欢骑马?哪些民族喜欢龙舟,哪些民族的交通工具最有特色?2、这些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和什么有关?二、故事会1、把搜集到的关于民族节日的传说、故事向同学们讲一讲2、根据故事内容和演讲表现,评选出班班级的“故事大王”。
三、图片展1、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关注内容,讲班级同学分成若干组。
2、每个小组讲学习的成果、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3、讲全班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到一起,根据不同的板块设计一期“民族风情”图片展。
4、每个小组派小导游对图片展的内容进行讲解。
四、课外拓展我们这里有哪些民族特色食品? 学生分小组进行调查我们这里的特色食品,并进行交流。
第二篇:《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2014年教学大比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多彩的民族风情广元市利州区袁家坝小学孙小娇二〇一四年七月多彩的民族风情-------《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广元市利州区袁家坝小学孙小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第2课《多彩的民族风情》。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使学生增加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2.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多彩的民族服饰展示:学生们将自己收集的不同民族的服饰展示给同学们。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方式介绍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和文化背景。
2.民族音乐欣赏:播放一些不同民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3.民族舞蹈表演: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族舞蹈进行学习和表演。
他们需要通过观看视频或请专业舞蹈老师辅导来学习舞蹈动作和技巧。
4.民族绘画创作:学生通过画笔和颜料,展现不同民族特色的绘画作品。
可以以民族服饰、建筑、风景等为创作题材,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民族美食制作:学生们可以学习不同民族的食谱,亲自动手制作传统美食。
然后将制作好的菜品展示给同学们,并一起品尝这些美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让学生们观看一段关于不同民族服饰的视频,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每个民族的服饰不同以及它们的文化背景。
并请学生们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族服饰知识。
2.学生展示:学生们将自己收集的不同民族服饰展示给同学们,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服饰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3.音乐欣赏:播放不同民族的音乐,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并描述他们听到的音乐特点以及对音乐的感受。
4.舞蹈表演:学生们学习并表演自己选择的民族舞蹈。
可以分组进行,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和表演。
5.绘画创作:学生们通过参考资料和图片进行创作,可以自选绘画材料和题材。
老师可以提供专业意见和指导。
6.美食制作:学生们根据自己选择的民族菜谱,逐步制作出美食,并将制作好的美食展示给同学们。
最后,全班共同品尝美食。
四、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班级评价:同学们互相评价,对彼此的表演和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泾源县城关一小拜凤莲教学内容:12、多彩的民族风情——各具特色的衣食住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在第一课从宏观角度了解我国民族众多、和谐共进的基本情况以后,本课将重点放在“多彩的民族风情”上,力图帮助学生在初步了解各民族概况的基础上,向其介绍和展示各民族在衣食住行、风土人情、节日、禁忌等方面的情况,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各民族的联系和差异,从而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懂得如何尊重各民族之间的不同习俗,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教学目标:1、通过对各民族衣、食、住、行的了解,初步了解各民族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2、了解各民族习俗、禁忌,理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3、认识民族风情的多样性,培养尊重少数民族的意识。
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了解各民族衣食住行形成的原因,了解民族禁忌。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扶放结合。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3、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题、板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
不同的地域和历史,造就了各民族多姿多彩的风土民情。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吧。
板书(多彩的民族风情)2、欣赏图片(多媒体课件),说说自己的感受。
(是啊,我国各民族的风土民情真是多姿多彩啊,这节课,我们就从“衣、食、住、行”几方面来了解各民族的民族风情吧。
)板书(衣食住行)二、学习新课(一)不同的服饰1、不同的民族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图腾文化不同,传统习俗不同,所以服饰也各不相同。
请同学们学习62页的内容,边欣赏画片边读文,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民族服饰?这些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饰?指导学生看苗族风情画片,观察男女服装颜色、样式、服饰的特点。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材分析:《多彩的民族风情》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对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主动探索,发现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而转化为增进民族团结的动力和行为。
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2、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3、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其实在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还有更多独特的少数民族,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他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各民族的民族风情。
我们身边的民族风情(展示人民币上的民族风情)(板书:多彩的民族风情)二、新授1、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和名称1)课件展示少数民族地区分布2)展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3)少数民族的地区形成。
4)新型民族关系2、多彩的民族风情-传统节日1)拨水节2)火把节3)雪顿节4)古尔邦节3、多彩的民族风情-服饰1)展示服装。
4、多彩的民族风情--传统工艺品1)壮族的织锦2)维吾尔族的地毯3)纳西族的木雕5、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大发展1)图片展示三、小结真是多彩的民族风情啊!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有着多彩的民族风情,56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我们亲如手足,我们血肉相连,记得有一首歌是这样写的:56个民族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来,同学们,让我们为了祖国唱起来,聆听《爱我中华》。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一、课前初探二、课中深究(一)汇报展示合作探究1 课前交流看看,多奇特漂亮的衣服,瞧着应该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吧?请问是哪个民族的?既然穿上了()族的服饰,那能不能用()族的语言和大家打声招呼呢?真是有意思。
还有谁能用其它少数民族的语言问好的?如:藏族语:“扎西德勒” (吉祥如意);蒙古族语:“赛伴塔” (你好)。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那么多民族语言和大家打招呼,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更多的民族知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了解的更多。
可以上课了吗?2 引入课题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出示课件(傣族舞)。
欣赏了这段舞蹈,你有什么感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舞吗?它是哪个民族的?这就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风情,真是太美了,让我们都深深地陶醉了。
其实在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他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各民族的风情。
(板书:民族风情)3 汇报展示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搜集有关民族风情的资料了,你们都搜集到了哪些?先简单地向我汇报下。
(生分别从服饰饮食节日工艺住房交通歌舞来说。
)哟,看来,同学们对少数民族风情很感兴趣,知道的也不少。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究少数民族的饮食、服饰、节日。
(板书:服饰、饮食、节日)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分组活动,分别是饮食组、服饰组、节日组(分组并指定一个小组长)现在,你喜欢到哪个组交流或者你在哪一方面搜集的资料较多就到哪一组去吧。
(生分组)请坐好。
请听老师提出的要求:先根据你所在的小组有选择地阅读书62页至68页的资料。
然后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聊一聊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节日。
由小组长进行归纳、整理,并集体讨论一下用怎样的方式展示出你们所了解的民族风情。
最后派选几个认真倾听并介绍得好的同学上来展示。
活动一特色食品一条街师:同学们讨论的可真热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呢?好,下面让我们走进“特色食品一条街”。
在他们展示的时候其他组同学要认真听,也可以举手示意进行补充。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活动名称:《多彩的民族风情》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知道不同民族的服饰、节日习俗、音乐舞蹈等代表性元素。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体验各民族间的和谐共生。
3. 行为目标:鼓励幼儿通过模仿、表演、手工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展现民族风情的活动中来,初步体验和表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活动准备:1. 教学资料:收集各类代表不同民族特色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例如民族服饰、传统节日场景、民族歌舞片段等。
2. 教具材料:预备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头饰、手工艺品样品或模型,以及彩纸、画笔、黏土等美术手工材料。
3. 场地布置:根据民族特色装饰活动室,营造浓厚的民族风情氛围。
活动流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 通过播放少数民族歌舞视频,或者展示民族服饰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幼儿介绍今天要探索的主题——“多彩的民族风情”。
二、认知与探索环节(20分钟)1. 逐一展示几个有代表性的民族,结合图片、实物模型等介绍其服饰特点、主要节日及庆祝方式。
2. 播放民族音乐,让幼儿尝试跟着节奏律动,感知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实践活动环节(30分钟)1. 手工活动:组织幼儿利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民族服饰小模型或简单的民族头饰,让他们亲手参与到民族艺术的创造过程中。
2. 表演环节:安排幼儿分组模仿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或简单的情景剧表演,加深对民族风俗的理解。
四、分享交流环节(10分钟)1. 鼓励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解释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哪个民族的特点。
2. 组织幼儿互相评价和赞美同伴的作品和表演,培养尊重他人文化和成果的意识。
五、活动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华民族是由众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瑰宝。
2. 布置家庭亲子任务,建议家长和孩子在家一起查阅更多关于民族文化的资料,增进亲子互动与文化交流。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苗族、满族、彝族、朝鲜族等的服饰特点。
2、了解民族的饮食习惯和节日。
3、认识民族风情的多样性,培养尊重少数民族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学会欣赏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民族服装、节日图片及相关视频等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喜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但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这首歌,然后告诉我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什么?(播放:爱我中华)生1:中华有56个民族(你听得真认真)生2: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各民族如同兄弟姐妹(你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强)生3:56个民族有56种语言(说得真不错)师小结:是的,我们国家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同创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但是各民族之间却又是各不相同,同学们想不想深入地了解?(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多彩的民族风情!一、寻找“少数民族的踪影”。
1、让学生谈身边的少数民族,感受少数民族就在我们的身边。
师:现在呢我想请同学们说说在你身边你所了解的少数民族。
学生交流后,师:这两位同学说得真好!现在老师也给你们展示一下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的图片吧。
教师出示街上的民族踪影图。
例如:步行街鄂尔多斯的蒙古族羊毛衫,满族的旗袍,小摊上的土家族烧饼,新疆维吾尔族的羊肉串,步行街的奶茶,街上卖土特产的少数民族,兰州拉面馆,钱币上的民族。
师: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
二、民族猜猜乐,初步让学生领略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
师:现在老师想和你们做一个看图片猜一猜的游戏老师出示图片玩猜一猜的游戏:师:知道这是哪个少数名族吗?根据服装猜民族:满族白族(板书:服装)师:这个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食物呢?根据饮食猜民族:维吾尔族食品馕土家族糍粑(板书:美食)师: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呢?根据节日猜民族:彝族火把节(板书:节日)师: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建筑?根据建筑猜民族:蒙古包土家族吊脚楼师:这是哪个少数名族的歌曲?根据歌曲猜民族:《我是草原小骑手》师:这是哪个少数名族的语言?根据语言猜民族:藏语扎西德乐(吉祥如意)新疆语亚克西(好)师:同学们,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吗?(学生说)好,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览民俗文化村,共同领略多彩的民族风情。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课程:艺术与美育年级:初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2.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3.提高学生的绘画、剪纸等艺术表现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和特点;2.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食品等特色;3.制作剪纸和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食品等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了解多少?”2.了解少数民族(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和特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食品等特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3.学习剪纸(3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剪纸的历史和技巧,并提供一些基本的剪纸图案供学生模仿。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风格,选择相应的图案进行剪纸创作。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剪纸技巧和细节,提供个别指导。
4.学习制作绘画作品(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使用彩色铅笔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供积极的评价。
5.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你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教师让学生交换彼此制作的剪纸和绘画作品,互相欣赏并互相评论。
2.制作展览(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剪纸和绘画作品整理并展览出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展览形式和展览布置。
3.分享心得(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心得。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评论,鼓励互相交流与合作。
4.合作创作(2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和形式,通过合作完成一幅综合性的作品。
5.展示与评价(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将合作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进行全班评价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多彩的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及丰富多彩节日的学习,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2、了解各民族习俗、禁忌,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3、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包括:形成原因、主要特点、实物图片。
2、搜集感兴趣的食物、食品。
3、搜集有关民族节日的传说和小故事。
(关于民族图腾的来历、民族英雄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民族聚居地的美丽传说、民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的故事、民族节日的来历和美丽传说等。
)
教学过程:
一、关于衣食住行的探究性学习
1、展示学生搜集的不同民族衣食住行的资料。
2、小组交流搜集道德资料。
3、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搜集到的民族资料。
探究内容:
衣:1、各民族服饰中与生活习惯关联大的有哪些?
2、各民族服饰中与图腾文化关联大的有哪些?
3、各民族服饰中与传统习俗关联大的有哪些?
食:1、各民族饮食口味的探究:他们喜欢吃甜的、辣的、酸的还是咸的?
2、各民族的饮食口味和什么有关?
住:1、各民族习惯住在什么环境中?山区、水边、森林、平原、草原还是戈壁?
2、他们的居住和什么有关?
行:1、调查哪些民族喜欢骑马?哪些民族善于弄舟?哪些民族的交通工具最有特色?
2、这些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和什么有关?
二、故事会
1、把搜集到的关于民族节日的传说、故事向同学们讲一讲。
2、根据故事内容和演讲表现,评选出本班级的“故事大王”。
三、图片展
1、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关注内容,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组。
2、每个小组将学习的成果、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3、将全班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到一起,根据不同的板块设计一期“民族风情”图片展。
4、每个小组派小导游对图片展的有关内容讲解。
四、课外拓展:我们这里有哪些民族特色食品
学生分小组进行调查我们这里藏族和回族的特色食品糌粑、手抓羊肉、馓子、蜜馓等。
有学生吃过这些食品的,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