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对水处理工艺的影响及防治办法措施
浅谈藻类对水处理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浅谈藻类对水处理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摘要:由于水源污染,导致水中藻类物质快速生长,给水处理工艺和出厂水水质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了藻类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对水处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种简单易行的优化及强化常规工艺的化学方法和措施。
关键字:藻类水处理的影响防治措施一、藻类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藻类通常是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个体大小一般在2-200,其种类繁多,均含叶绿素,在显微境下观察是带绿色的有规则的小个体或群体。
由于它们是水体中重要的有机物质制造者,故在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常常忽略了环境保护,大量工业废水、农田灌溉和生活污水排入江中,从而使得江河湖海近岸的营养盐大量富集、超标,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种富营养化的水体成为藻类泛滥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在每年的5—10月份夏秋季节,藻类生长极为旺盛,不时地威胁着城市的供水。
因此,大量的藻类不仅严重地破坏了水体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城市自来水企业的水处理工艺和出厂水水质.二、藻类对水处理的影响含藻类的原水进入净水厂后,对水处理工艺、药耗、构筑物池壁以及出厂水水质都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 堵塞滤池、影响凝聚、沉淀藻类物质在滤池中可大量繁殖在滤池表面形成一层毯状物会使滤料层堵塞,过滤周期缩短,减少产水量,增加冲洗水量并影响出水水质。
硅藻,针杆藻是经常造成此种问题的藻类.滤池还会被某些微小的藻类(微胞藻属,小环藻属等)穿透。
由于水中藻类的存在,混凝剂也会增多,矾花密度降低,导致沉淀去除率下降.此外由于光合作用,水中pH值升高,以及由于藻类作用,水中溶解氧增加,使矾花上浮也影响沉淀。
2。
2 增加耗药量和耗氯量由于藻类在水中存在使水质变化,也造成处理上的麻烦,生长着和死亡的藻类都会使水的pH、碱度、硬度、溶解氧和有机物起变化,而干扰了水处理操作。
藻类对净水工艺的影响与处理方式研究

藻类对净水工艺的影响与处理方式研究藻类是净水工艺解决的重点问题,以现阶段藻类生长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净水工艺技术的应用特点,分析在解决藻类问题中应用净水工艺的处理形式,以此为生活用水提供保障。
标签:藻类;净水工艺;处理方式;影响藻类是水中总有机碳的主要来源,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
同时,因为藻类自身存在较高的平稳性,减少混凝程度,会提升水中的有机物浓度。
另外,很多藻类能分泌藻毒素等其他物质,会影响饮用水的水质,所以在实际应用之前要通过净水工艺对其进行处理。
本文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藻类对净水工艺的影响和处理方式。
1 水厂情况分析上海某水厂位于某城镇西侧,包含了东中西三个车间,设计制水的总体水平达到了14.7×104立方米/时,实际供水水平达到了21×104立方米/时,致使水厂处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供水区域达到了一百二十平方千米,其中包含的城镇居多,人口数量达到了四十五万人。
这一水厂在2012年九月开始应用青草沙原水,并通过净水工艺进行处理工作。
2 原水水质上海这家自来水厂以往都是将黄浦江选做重要饮用水源,长江是辅助水源,但是因为上海位于太湖流域下游,黄浦江上游的水质不但受到浙江等地的影响,且受到上海区域工业弃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这样导致上海逐渐变为水质型缺水城市。
因为长江水质与黄浦江水相比更优越,所以上海市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投资,将青草沙水库选做新的水源。
通过选择水库中的首中尾三部分水源进行研究,了解其中蕴含的有机物、藻类以及营养盐、理化指标等相关信息可知,各项信息都与水中藻类的成长存在关联,由此藻类的成长影响着水库中的水质。
尤其是在春、夏两季的高温时期,藻类的快速生长影响着水库的出水质量。
3 水厂取水水质诚真水厂在二零一二年九月开始通过青草沙水库获取自来水,结合泵站加压的形式传递资源。
在藻类爆发时节,结合青草沙水库水质情况,九月份的蓝藻数量可以达到5.1×107个/L。
藻类对水处理工艺的影响及防治办法措施

藻类对水处理工艺的影响及防治办法措施藻类对水处理工艺的影响及防治办法措施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大的江河湖泊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水源污染问题,而城市供水的水源大概有四分之一是来自湖泊、水库的,随着水体污染的增加,导致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逐渐严重,藻类繁殖频繁,致使自来水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水质和水处理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十堰市的各大水库也面临着这个问题,特别是当下饮用水水质标准不断地提高,如何防止和去除对制水过程和对水质的影响,已经成为水厂治理研究和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藻类的定义藻类通常是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其种类繁多,均含叶绿素,在显微境下观察是带绿色的有规则的小个体或群体。
由于它们是水体中重要的有机物质制造者,故在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但是当前水质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藻类爆发的频率增高,对生态环境和自来水的治理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三、藻类对水处理工艺的影响头堰水厂工艺流程图由于建厂时间久远,水处理构筑物老化严重,再加上头堰水库水质较差,造成头堰水厂处理水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这里以头堰水厂为例,浅谈一下藻类对水处理的影响。
特别是每年春季和7、8月份时,藻类爆发严重,含有藻类的水进入水处理构筑物对制水生产工艺、药耗以及构筑物池壁都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3.1感官影响含有藻类的原水进入净水厂,在水处理构筑物上大量繁殖,附着在混凝土和不锈钢上,造成感官上的差异,对现场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清洗构筑物的频率和费用,即浪费水又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3.2投药量影响对于净水厂来说,水中含有藻类,造成水厂投药的增大。
一是在光合作用下,水中pH 值升高,并且由于藻类的作用,水中溶解氧增加,矾花密度降低,沉淀去除率下降,导致需要投加的混凝剂大大增多,含藻类越高的水处理需要消耗的混凝剂越多。
自来水中的藻类污染及其生态影响

自来水中的藻类污染及其生态影响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然而,自来水中的藻类污染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藻类是指一类植物性生物,它们在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但当其大量繁殖并进入自来水管道系统后,就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来水中的藻类污染问题以及相关的生态影响。
一、自来水中的藻类污染藻类污染是指自来水中存在大量藻类生物或其生物代谢物质,导致水呈现不正常的颜色、气味和味道。
藻类污染通常发生在自来水管道系统的水源地或水处理过程中。
以下是引起藻类污染的主要原因:1. 自来水源地污染:水源地受到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污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藻类生物过度繁殖。
2. 水处理不当:水处理厂未能有效去除水中的藻类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藻类污染进入自来水管道系统。
3. 管道污染:管道内的水质长时间停滞或存在藻类污染源,使藻类生物有条件滋生。
二、藻类污染的生态影响藻类污染不仅仅对自来水的品质造成影响,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
以下是藻类污染的生态影响:1. 损害水生态系统:藻类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造成水中富氧环境缺氧,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破坏水生态平衡。
2. 影响饮用水安全:某些藻类生物产生毒素,如蓝藻毒素等,摄入这些毒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引发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问题等。
3. 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生物大量繁殖会使水体富含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进而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引发水华等问题。
4. 影响自然景观: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的水华会使水体呈现不正常的颜色,破坏自然景观,影响游客的观赏体验。
三、应对藻类污染的措施为了解决自来水中藻类污染的问题,以下是几项应对措施:1. 水源地管理: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减少农业和工业污染的输入,控制水生态系统中藻类生物的过度繁殖。
2. 加强水处理工艺:在自来水处理厂中引入更加先进的处理工艺,如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等,以有效去除藻类生物和其代谢产物。
藻类生长对水质和工艺运行的影响及措施

PAC 投加量(mg/L) 10.0 15.0 20.0 25.0
高密出水浊度(NTU) 1.6
1.1
0.84 0.65
以第三水厂为例,三厂使用 PAC(聚合氯化铝) 为混凝剂,当夏季高藻水来临时将混凝投放浓度由 10mg/L 增加到 25mg/L 时高密度澄清池的出水浊度由 1.6NTU 下降到 0.65NTU,效果明显。
关键词:藻类 pH 值 变化规律 混凝 除藻
DOI:10.14143/ki.czgs.2015.03.011
绪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及人口的不断 增加,环境恶化和水质恶化日趋严重。各种生产废水 和生活污水未达到排放标准就直接排放进入地表水, 导致地表水有机物、无机盐氮、磷等超标、浊度上升。 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特别在夏季藻类繁殖迅速,增 长量巨大。当含藻原水进入净水厂后,会使水质发生 变化,由于不易在混凝沉淀过程中除去,导致混凝沉 淀效果不好,浊度升高,甚至出现无规律的翻池现象, 混凝未能去除的藻类还会损伤滤池性能,从而干扰水 处理,会给后续水处理设备的运行造成压力。对制水
CITY AND TOWN WATER SUPPLY
·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藻类生长对水质和工艺运行的影响及措施
丁 彦
(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水厂,北京 100089)
摘要:为了研究藻类生长对水质和工艺运行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北京市第三水厂 2009 ~ 2013 年原水藻 类变化情况,并加以分析,找到其每年的变化规律。为应对每年藻类加速繁殖在时间上提供参考。藻类繁殖 会使水中耗氧量和浊度上升,水中出现异味,色度明显上升,而这些都加大了水质的处理难度。藻类的爆发 还会使源水 pH 值升高,影响混凝效果,造成矾花不够密实,沉淀去除率下降,出水浊度升高,水质变差, 部分藻细胞易穿透絮凝体,会堵塞或是穿透滤层,在这一过程中,藻类继续繁殖,使得过滤周期缩短,导致 反冲洗频繁,且反冲洗的时间加长。某些藻类所带的有毒物质,还会对人身体有害。为了能够去除藻类的不 利影响,本文通过实际生产和相关实验探索出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对于混凝效果不好,可以通过加大混凝剂 的投加量,降低调解源水 pH 值,来提高混凝效果,实验证明其能够使矾花变得密实且易于沉降,澄清池出 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在混凝前加入次氯酸钠和臭氧投放,可大量去除藻类数量,并去除一定的嗅和味。总之, 本文力求能够总结经验,找出措施,对今后的实际工艺生产有所帮助。
藻类对供水质量的影响及防治

2012.No420cm~40cm。
根据船的长度而确定竹竿的根数,一般7根左右,立竿上、下端设置横竿,将立竿连接成竹排。
布药完成后,多艘警戒船由爆破点向外呈扇形排开,船上派专人按从第一根立竿敲到最后一根,再由最后一根敲到第一根的程序往复敲打竹竿。
船向爆点以外开出约2000m,直到爆破完毕。
3.2.4 加强了望,发现白海豚立即停止起爆,采用声墙驱赶法,对中华白海豚进行驱赶,直到赶离爆破中心2000m以外后才能起爆。
4 环境保护与施工安全措施4.1 环境保护4.1.1 根据国家海洋局对海洋水质等监测数据表明(参见大连港大窑湾港区拋石基床爆夯试验环境影响监测),水下爆炸采用零氧平衡的乳化炸药时,对海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4.1.2 严格遵守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规定,每次放炮后,利用交通船和警戒船对爆后漂浮物进行处理,防止对施工海域(包括航道、停泊区)及周边地区造成环境污染。
4.2 施工安全措施4.2.1 根据装药范围划定距装药区外边界500m以外的爆区警戒线。
4.2.2 爆夯前利用电话、对讲机和海上警戒船通知等方法,加强与业主、边防派出所、附近施工单位和村委会的联系,确保海上作业人员、施工船舶和周边单位及人员的安全。
4.2.3 爆前清理在爆区警戒线以内的与爆炸作业无关的人员、机械设备,由警戒人员在警戒线外设岗。
4.2.4 爆夯前必须将计划起爆时间报告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在规定时间内起爆。
进入爆破现场施工的人员禁止携带火种和易燃品。
4.2.5 在大雾、大雨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和在黄昏、夜晚时,禁止水下爆炸作业;遇雷雨时停止爆破作业,已连接好的爆破网络应拆除起爆雷管,并迅速撤离至警戒区外。
4.2.6 爆破作业前,爆破技术负责人根据爆破布药区的水位、流速、流向、风浪等海况布置爆破作业。
4.2.7 利用船舶作业平台进行水下爆炸作业时,堆放药包的船舱应清理干净并不得有尖锐突出物;尽量避开风高浪涌的较恶劣的海况,船只和爆破器材必须避免剧烈的颠簸和撞击。
藻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藻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背景介绍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污染加剧,其中水污染是一项重要的环境问题。
藻类水华是一种常见的水污染现象之一,它不仅给水体带来巨大破坏,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藻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藻类水华的影响藻类水华是水体中藻类数量突然快速增加而引起的一种现象。
藻类繁殖速度快,大量的藻类会使水体中的溶氧量降低,并分泌出毒素,严重影响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藻类水华对生活、工业、农业、渔业、旅游等领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造成水源污染、制氧作用下降、生态平衡失衡、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藻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 光合菌杀藻技术这种技术采用了天然的光合菌-紫细菌来发生硝化作用,将水中的氨氮等前驱物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以实现杀藻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不闻、不漏、不燃的特点,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对环境足够安全。
2. 控制有机物质和氮磷营养盐的排放有机物质和氮磷营养盐是藻类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如果能够控制有机物质和氮磷营养盐的排放,就能够有效地抑制藻类水华的发生。
因此,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应当考虑控制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预防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体发生藻类水华的风险。
3. 增加水体氧气的供应量增加水体中的氧气供应量也是一种有效的应急处置方式,可以通过采取特殊的通气设备,将大量的氧气输送到水体中,以加速腐殖质的分解,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缓解藻类水华的发生。
4. 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是指利用特定植物吸收水中营养盐、有机污染物等,防止藻类生长的技术,又称为植物滤池。
该技术具有效果确切、稳定可靠、造价低廉等优点。
5. 化学处理法化学物质能够对水体中的藻类进行针对性的杀灭或抑制生长,是一种应急处置藻类水华的高效、快速的方法。
但它的影响范围较大,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总结针对藻类水华这种环境污染现象,上述几种应急处置技术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采用。
藻类对水处理的影响

藻类对水处理的影响:含藻原水进入净水厂后,会使水质发生变化,从而干扰水处理,对制水生产工艺、药耗以及构筑物池壁都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混凝的影响。
在光和作用下,水中pH值升高,且由于藻类作用,溶解氧增加,矾花密度降低,沉淀去除率下降,导致需要投加的混凝剂增多,高藻水的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混凝剂。
此外,部分藻细胞易穿透絮凝体,破坏絮凝过程,导致出水有藻类污染物。
2、干扰过滤。
藻类物质在滤池中可大量繁殖,会使滤料层堵塞,从而缩短过滤周期,导致反冲洗水用水质。
3反过来又是微等。
)4反质。
部六:程产生破坏。
但是研究表明,常用混凝剂在除藻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混凝仍是去除藻类的重要方法。
藻细胞表面电荷为负电荷,所以如果用阴离子混凝剂作为唯一的混凝剂对藻细胞没有任何作用,在藻类去除中,电性中和是起决定作用的。
如使用三氯化铁作为混凝剂,会促进藻细胞对碳的吸收,而释放出更多的氧气,从而对混凝过程产生影响。
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也有影响,当投加过量后,藻细胞表明的负电荷在中和后,又重新带上正电荷而变稳定,重新稳定的藻细胞非常难于脱稳。
投加硫酸铝作为混凝剂可同时去除浊度和藻类,水中藻类数量小于1000个/mL时所需混凝剂量远大于3NTU时所需的量。
原因是黏土类胶体在§电位为﹣5mV时既可完全脱稳,而藻类必须在§电位为0时才能脱稳。
七、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征:水中的天然有机物根据化学结构和树脂在不同的PH值条件的相对亲和性,可分为酸性、碱性、中性的亲水性或憎水性有机物。
⑴、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
水中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包括腐殖质、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
大分子有易被混凝去。
⑵、有机有机物。
⑶、(藻类、细pH3~5(3)、是10000液之间,去除机理主要是脱稳凝聚、聚合沉淀和表面吸附的综合作用,去除不彻底。
分子量小于1000的有机物亲水性强,只能靠2和3机理去除一小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藻类对水处理工艺的影响及防治办法措施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大的江河湖泊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水源污染问题,而城市供水的水源大概有四分之一是来自湖泊、水库的,随着水体污染的增加,导致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逐渐严重,藻类繁殖频繁,致使自来水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水质和水处理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十堰市的各大水库也面临着这个问题,特别是当下饮用水水质标准不断地提高,如何防止和去除对制水过程和对水质的影响,已经成为水厂治理研究和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藻类的定义
藻类通常是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其种类繁多,均含叶绿素,在显微境下观察是带绿色的有规则的小个体或群体。
由于它们是水体中重要的有机物质制造者,故在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但是当前水质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藻类爆发的频率增高,对生态环境和自来水的治理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三、藻类对水处理工艺的影响
头堰水厂工艺流程图
由于建厂时间久远,水处理构筑物老化严重,再加上头堰水库水质较差,造成头堰水厂处理水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这里以头堰水厂为例,浅谈一下藻类对水处理的影响。
特别是每年春季和7、8月份时,藻类爆发严重,含有藻类的水进入水处理构筑物对制水生产工艺、药耗以及构筑物池壁都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3.1感官影响
含有藻类的原水进入净水厂,在水处理构筑物上大量繁殖,附着在混凝土和不锈钢上,造成感官上的差异,对现场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清洗构筑物的频率和费用,即浪费水又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3.2投药量影响
对于净水厂来说,水中含有藻类,造成水厂投药的增大。
一是在光合作用下,水中pH 值升高,并且由于藻类的作用,水中溶解氧增加,矾花密度降低,沉淀去除率下降,导致需要投加的混凝剂大大增多,含藻类越高的水处理需要消耗的混凝剂越多。
二是藻类使原水水质发生变化,并且生长着和死亡的藻类都会使水中有机物增加,增加氯耗,高藻水的处理更需要消耗大量的消毒剂,特别对于头堰水厂这种露天处理构筑物来说,光合作用充足,适合藻类生长,春季和7、8月份是氯耗的高峰期。
3.3对构筑物池壁的影响
藻类对混凝土池壁有着很大的危害,如澄清池和虹吸滤池由于长期生长藻类物质,造成严重的腐蚀,使得池壁粗糙老化,为藻类的更好生长提供了有力的场所。
3.4对滤池的影响
藻类的大量繁殖对滤池的运行、滤料都有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春季和7、8、9月份,大量含藻水进入滤池,使得藻类物质在滤池中大量繁殖,不仅在滤池池壁上生长大量藻类,而且会在滤池的滤料上面形成一层毛毡,造成滤料板结,堵塞滤料层,这样就是得滤池的周期缩短,减少产水量,同时增加冲洗水量并影响出水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