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16个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一览表2012

合集下载

武汉最值得一去的文化创意街区有哪些

武汉最值得一去的文化创意街区有哪些

武汉最值得一去的文化创意街区有哪些武汉,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街区。

这些街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成为了武汉文化的新地标。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武汉那些最值得一去的文化创意街区。

昙华林,这是一条充满文艺气息的老街。

走在昙华林的石板路上,仿佛穿越了时光。

这里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古朴的墙壁、雕花的门窗,无不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而如今,这些老建筑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一家家充满创意的小店、咖啡馆、书店在这里生根发芽。

你可以走进一家小店,挑选一件手工艺品,感受匠人精神的传承;也可以在某个咖啡馆的角落里,捧一本书,享受一个宁静的下午。

昙华林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建筑和店铺,还在于它那浓厚的艺术氛围。

街头巷尾的涂鸦、墙壁上的壁画,都是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独特表达。

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碰撞,让人陶醉其中。

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是不得不提的好去处。

曾经的工业厂房,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创意的摇篮。

高大的厂房、宽敞的空间,为艺术家和创业者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这里汇聚了众多的创意工作室、设计公司、艺术画廊等。

漫步其中,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和创意作品。

那些充满想象力的设计、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无不展现着武汉的创意力量。

而且,园区内还有许多特色餐厅和酒吧。

夜幕降临,灯光闪烁,这里成为了人们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好地方。

光谷步行街则是展现武汉现代时尚与科技魅力的街区。

这里充满了现代化的建筑和繁华的商业氛围。

步行街两旁的高楼大厦林立,各种国际品牌、时尚潮店让人目不暇接。

不仅如此,光谷步行街还有着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如电影院、电玩城等。

同时,这里也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主题展览,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前来参与。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武汉的活力与创新,以及它与世界接轨的步伐。

楚河汉街是武汉的一张亮丽名片。

它以民国风格建筑为主体,融合了欧式和中式的建筑特色,别具一格。

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一、背景和意义:武汉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众多的历史建筑。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消失。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武汉市制定了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二、保护内容和原则:该条例主要包括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等内容。

其中,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是指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特定风貌的街区,而优秀历史建筑是指具有较高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经评定认定的建筑物。

保护原则主要包括注重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保护为主、科学合理利用、市场主导和社会共治等原则。

同时,强调区域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的保护,避免大规模的破坏或盲目改造,保持街区整体风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三、保护措施和主要任务:为了有效实施该条例,武汉市规划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和任务。

其中,对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实行统一保护规划、修建保护展示性建筑、修缮维护历史建筑、利用历史建筑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等。

同时,加强对历史建筑修缮和维护的管理,设立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

四、监督和执法:为了确保该条例的有效实施,武汉市设立了相关管理机构,并规定相关执法责任和执法措施。

该机构负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规划、修缮审批、日常管理等工作,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对于违反条例的行为进行处罚或修复等。

综上所述,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制定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措施,旨在保护和传承武汉市的历史文化,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通过该条例的实施,将能够有效保护武汉市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遗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形象,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基于大规模街景图像的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色彩控制研究

基于大规模街景图像的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色彩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4.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5-0076-05 收稿日期 2023-09-09摘 要 街道色彩是城市风貌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承载着独特色彩信息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

然而,在现有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色彩调查方法与评价技术中,存在着色彩样本数量少、人工成本高、宏观控制无法深入到街道尺度、色彩量化指标不明晰等问题。

该文以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为例,依托大规模街景图像数据,利用算法提取街区主色并构建合理的色彩评价模型,可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色彩控制与修复提供引导。

关键词 街道色彩 街景数据 色彩控制评价 历史文化风貌街区 武汉Abstract Street color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rban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eighborhoods that carry unique color information. However, in the exist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techniques for color investigation 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eighborhoods,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a small number of color samples, high labor costs, inability to penetrate macro control to the street scale, and unclear color quantification indicators. Tak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yle blocks in Wuhan as an example, relying on large-scale street view image data, by using algorithms we extract the main colors of the blocks and construct a reasonable color evaluation model, which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color control and restor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yle blocks.Keywords Street color, Street view data, Color control evaluati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Wuhan基于大规模街景图像的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色彩控制研究Color Control of Wuh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Based on Large Scale Street View Images徐耀新 | Xu Yaoxin 周 钰 | Zhou Yu1 研究背景我国的城市色彩研究起步较晚,早期的色彩规划主要借鉴欧洲和日本。

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以武汉市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以武汉市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以武汉市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
为例
刘兰君;孙阳;夏晓芸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6(000)029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了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它既是历史文脉的延续,同时又提供了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所.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方法是传承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意向、传统风俗、保持街区风貌唯一性的有效方法.本文以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有机更新的方法,希望能挖掘昙华林的历史文化,完善并延续街区功能,复兴昙华林.
【总页数】2页(P332-333)
【作者】刘兰君;孙阳;夏晓芸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武汉 430073;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武汉 430073;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武汉 430073【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改造之困——从宁波月湖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J], 王勇;梁学彦
2.有机更新理论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的应用-以温州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J], 杨克明;林锋
3.反思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以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
为例 [J], 梅芸
4."山水斗城"格局下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肌理的有机更新——以温州朔门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J], 陈宇超; 黄海
5.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研究——以武汉市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J], 黄生辉;丁宁;笪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说明书

(完整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概述 (4)一、项目背景 (4)二、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基本原则 (4)(一)指导思想 (4)(二)规划目标 (4)(三)规划基本原则 (5)三、规划依据 (5)四、规划范围与期限 (6)(一)规划范围 (6)(二)规划期限 (6)第二部分现状情况分析 (7)一、区位分析 (7)(一)地理位置 (7)(二)交通条件 (7)二、自然概况 (7)三、村庄建设情况 (7)(一)村落布局及现状人口规模 (7)(二)社会经济情况 (8)(三)现状情况 (8)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情况 (9)(一)村庄内建筑 (9)(二)文物保护单位 (10)(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15)第三部分相关规划与案例研究 (17)一、相关规划分析 (17)(一)武汉市总体规划(2010-2020) (17)(二)武汉市江夏区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 (17)(三)江夏区乌龙泉街道办城镇总体规划(2008-2020) (17)二、案例研究 (18)(一)武汉黄陂大余湾 (18)(二)山西平遥 (20)(三)江苏周庄 (24)(四)小结 (27)第四部分保护体系规划 (28)一、空间布局规划 (28)(一)用地结构 (28)(二)空间布局 (28)二、保护体系规划 (29)(一)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29)(二)保护总体框架 (31)(三)保护体系 (31)(四)保护措施 (35)三、建筑高度及形态控制 (38)(一)现状分析 (38)(二)高度控制规划目标 (39)(三)高度控制规划原则 (39)(四)高度控制规划 (40)四、支撑体系规划 (42)(一)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42)(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2)(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43)五、保护区规划设计方案 (46)第五部分实施保障建议 (48)一、政策支撑 (48)二、法律保障 (48)三、经济支撑 (48)四、管理体系建设 (49)江夏区乌龙泉街勤劳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第一部分概述一、项目背景2012年9月4日,唐良智市长在“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第二次领导小组会议”上要求各区加强对镇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视,并作出“加快推进武汉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大全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大全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大全(2011-05-16 06:51:27)分类:武汉市标签:杂谈江汉关大楼资料图片历史建筑是城市的年轮、文脉和记忆,是一座城市的“根”,是城市最具内涵和魅力的独特风景。

历史文化名城武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并拥有众多的优秀历史建筑和建筑群。

武汉有着17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乃兵家、商家必争之地。

明清时期,汉口就享有天下“四大名镇”之首的美誉。

汉口开埠前,武汉民居多为传统木结构,青瓦铺顶,外缘砌护砖墙,内分三开间,中为厅堂,两边为厢房,山墙多作封火墙。

通常临街而建,前店后宅。

在汉水边为防水患,还曾建有大片的吊脚楼。

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先后有20个国家在汉设立领事馆。

租界设立后,汉口涌现了一批罗马式、哥特式、俄国式和日本式的建筑。

20世纪20年代前后,华界仿租界西式建筑在租界外围又兴建了一批石库门式的新式里弄住宅。

武汉市现存优秀历史建筑,主要由1861年汉口开埠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的金融、宗教、外交、民居、工商业等历史老建筑组成,它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主义和民族建筑的含蓄典雅于一体,是武汉市历史文化资源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据统计,武汉市公布保护历史建筑169处。

1993年首批公布了102处优秀历史建筑。

2005年公布了16处为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2006年公布20处为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2007年公布了16处为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2010年公布了15处为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2012年公布了12处为第六批优秀历史建筑。

共有武汉市现有优秀历史建筑151处,其中一级建筑35处,二级建筑116处,分布在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内。

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102处其中24处后来上升为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拆除)一级保护建筑(14处)1、台湾银行汉口分行,建于1915年,位于江汉路21号;2、金城银行,现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于1930年,位于保华街2号;3、亚细亚火油公司汉口分公司,建于1924年,位于天津路1号;4、立兴洋行汉口分行,建于1922年,位于洞庭街82-84号;5、俄国领事馆,建于1904年,位于洞庭街62号;6、江汉关监督公署,建于1905年,位于一元路5号;7、日租界军官宿舍,建于1900年左右,位于胜利街272号;8、巴公房子,建于1910年,位于鄱阳街46-56号;9、咸安坊,建于1915年,位于胜利街南京路下首;10、季凡洛夫公馆,建于1913年,位于洞庭街60号;11、怡和村,建于1920年,位于解放公园路;12、四明银行汉口分行,建于1934年,位于江汉路45号;13、国货商场,现市中心百货商场,建于1929年,位于江汉一路57号;14、汉口总商会,现市工商联合会,建于1920年,位于中山大道949号;二、88处二级保护建筑1、首善堂,建于1913年,位于黎黄陂路11号;2、上海银行汉口分行,建于1920年,位于江汉路46号;3、浙江实业银行汉口分行,建于1926年,位于中山大道912号;4、大孚银行,建于1936年,位于南京路104号;5、聚兴城银行,建于1935年,位于江汉路;6、永利银行,建于1946年,位于江汉路6号;7、日信洋行,建于1920年,位于江汉路2号;8、安利英洋行汉口分行,建于1929年,位于四唯路10号;9、法国领事馆,建于1892年,位于洞庭街81号;10、德国工部、巡捕房,建于1896年,位于胜利271号;11、俄国巡捕房,建于1900年,位于洞庭街54号;12、信义公所,建于1923年,位于洞庭街77号;13、英文楚报馆,建于1924年,位于胜利街99号;14、华商总会,建于1922年,位于江汉二路157号;15、华商赛马公会,建于1919年,位于汇通路20号;16、新泰大楼,建于1924年,位于沿江大道108号;17、平汉铁路南局,建于1920—1925年,位于胜利街174号;18、武汉卫戌司令部军法处,建于1923年,位于江岸区铭新街8号;19、武汉卫戌司令部,建于1920年左右,位于铭新街18号;20、中央信托局汉口分局,建于1936年年,位于中山大道912号;21、西商赛马俱乐部大看台,现解放军通讯学院,建于1905年,位于解放公园路;22、珞珈山街房子,建于1910年—1927年,位于汉口珞珈山路;23、涂堃山公馆,建于1913年前,位于车站路10号;24、周苍柏公馆,建于1920年左右,位于黄陂村4、5、6号;25、上海村,建于1923年,位于江汉路上海银行侧;26、杨森公馆,建于1926年,位于惠济路39号;27、大陆坊,建于1931年,位于中山大道南京路口;28、同兴里,建于1932年,位于洞庭街3号;29、江汉村、六也村,建于1931年,位于洞庭街;30、洞庭村,建于1931年,位于洞庭街;31、金城里,建于1930年,位于中山大道南京路交叉处;32、汉口电灯公司,建于1905年,位于合作路22号;33、平和打包厂,建于1905年,位于汉口青岛路10号;34、广益桥清真寺,建于1925年,位于民权路;35、江苏会馆,建于1924年,位于前进五路115号;36、宁波会馆,现红领巾小学,建于1924年,位于前进五路111号;37、圣若瑟女子中学,现市十九中学,建于1923年,位于自治街242号;38、基督教救世堂,建于1867年,位于汉正街434号;39、博学中学教堂,建于1905年前,位于解放大道171号;40、共勉街牌坊,建于清中叶,位于汉阳共勉街;41、中华循道公会弘道,现傅家坡小学,建于1907年,位于武珞路261号;42、文华大学文学院,现省中医学院办公楼,建于1915年,位于武昌云架桥110号;43、瞿雅各健身所,现省中医学院体育馆,建于1915年,位于武昌云架桥110号;44、夏斗寅、徐源泉别墅,建于1936年—1946年,位于武昌昙华村141号;45、文华大学礼拜堂,现省中医学院小礼堂,建于1871年,位于武昌云架桥110号;46、文华大学学生宿舍,建于1871年,位于武昌云架桥110号;47、肖耀南公馆,建于1921年,位于中山大道1367号;48、格非堂,现荣光堂,建于1931年,位于汉口黄石路26号;49、东方汇理银行汉口分行,现市越剧团,建于1902年,位于沿江大道119号;50、广东银行汉口分行,建于1923年,位于扬子街7号;51、保安洋行,建于1914年,位于青岛路3号;52、日本领事馆,现滨江饭店,建于1929年—1932年,位于山海关路2号;53、唐生智公馆,建于1913年前,位于胜利街183号;54、汉口新市场,现民众乐园,建于1918年,位于中山大道919号;55、博学中学,建于1905年,位于解放大道简易宿舍171号;56、汉口慈善会,建于1915年,位于中山大道465号;57、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建于1906年,位于硚口水厂一路5号;58、仁济医院,建于1895年,位于武昌花园山4号;59、湖北中医附院15号楼,建于1901年,位于武昌区花园山4号;60、瑞典教区旧址,建于1890年,位于武昌区昙华林92-108号;61、翁守谦故居,建于1895年前,位于武昌区昙华林75号;62、蔡广济旧宅,建于1930年,位于武昌区戈甲营94号;63、昙华林32号,建于1901年,位于武昌区昙华林32号;64、基督教崇真堂,建于1864年,位于武昌区戈甲营44号;65、汪泽旧宅,建于1910年,位于武昌区太平试馆4号;66、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现中医附院库房,建于1888年,位于武昌区花园山4号;67、徐氏公馆,建于1936年,位于武昌区崇福山街9号;68、圣约瑟学堂旧址,建于1890年,位于武昌区崇福山街51号;69、晏道刚公馆,建于1925年,位于武昌区高家巷17号;70、半园,建于1928年,位于武昌区鼓架坡27号;71、武昌区鼓架坡59、60、61号,建于1903年,位于武昌区鼓架坡59、60、61号;72、万尧芳公馆,建于1921年,位于江岸区铭新街21号;73、交通运输局,建于1937年,位于江岸区南京路113号;74、汉润里,建于1937年前,位于江岸区汉润里;75、沿江大道140号,现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建于1937年前,位于沿江大道140号;76、韶山二里,现名黄陂二里,建于1937年,位于江岸区黄陂二里3—9号;77、胜利街155号,建于1937年前,位于江岸区胜利街155号;78、胜利街257号,现江岸区少儿图书馆,建于1927年,江岸区胜利街257号;79、一元路6号,建于1937年,位于江岸区一元路6号;80、车站路8号,建于1930年,位于江岸区车站路8号;81、济生路电话分局,现武汉电信局江汉分局,建于1902年,位于江汉区友谊路98号;82、江汉路135号,现江汉医院,建于1937年,位于江汉路135号;83、华康副食,建于1917年,位于江汉路117号;84、江汉路时代钟表,建于1900年后,位于中山大道549—559号;85、新安书院(徽州会馆),建于1668年,位于硚口区新安街3—27号;86、一冶机关大院,建于1956年左右,位于青山区一冶机关大院;87、八街坊,建于1956年,位于青山区红钢城八街坊;88、汉阳天主教堂,建于1936年,位于汉阳区显正街163号。

《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

《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

《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武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06.06•【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优秀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优秀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优秀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坚持科学统一规划、整体严格保护、合理使用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优秀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完善保护制度,落实保护责任,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保护专项资金,加大保护的财政投入。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协调机构和专家委员会。

保护协调机构负责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

专家委员会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优秀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事宜的论证和评审,为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六条规划、房产、文化、文物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依法履行保护职责:(一)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优秀历史建筑的规划管理工作,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组织申报工作;(二)房产主管部门负责优秀历史建筑的资源调查、申报、评审的组织工作,组织制定修缮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并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三)文物主管部门负责按照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进行监督管理;(四)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确认、登记、建档,加强挖掘整理及研究工作。

武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武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武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1. 中共二大遗址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江岸区,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毛泽东故居:位于湖北省黄陂区毛泽东故乡的花山,在这里可以了解毛泽东早年的生活和革命时期的事迹。

3. 曾国藩故居:位于江岸区呈贡路,是曾国藩晚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展示了其治学、治军、治国的功绩。

4. 明故宫遗址公园:位于江汉区,是明代汉阳故宫的遗址,公园中还有明代石人等文物遗存。

5. 革命博物馆:位于江汉区,是一座关于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博物馆,展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

6. 烈士陵园:位于汉阳区,是为纪念武汉保卫战中献身的烈士而建的陵园,有许多抗战时期的历史遗迹。

7. 武汉起义纪念馆:位于江岸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的发源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 楚雄文化园: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是一处以楚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景点,展示了楚文化的历史和特色。

9. 钢铁博物馆:位于汉口江滩,是一座以钢铁为主题的博物馆,
展示了钢铁产业的历史和发展。

10. 毛泽东同志诞生地:位于湖北省辰州古城,是中共领袖毛泽东的出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七”会址片北至车站路,东至沿江大道,西至胜利街,南至天津路
05
昙华林片
昙华林片东部与北部至中山路,西部临近解放路,南至粮道街
06
首义片
首义片北至蛇山、东至首义路区域、西临复兴路、南至起义门
07
农讲所片
农讲所片北至西城壕,东部界线临近解放路,西至武汉潭秋中学,南临中华路
08
洪山片
洪山片南至武珞路,北临八一路
09
青山“红房子”片
青山“红房子”片主要包括红钢城和红卫路两处
10
珞珈山片
珞珈山片为武汉大学内珞珈山及武大樱园的区域
11
大智路片
大智路片是京汉大道和中山大道之间里分集中区域
12
六合路片
六合路片位于京汉大道东侧原日租界范围
13
汉正街片
汉正街片西部区域位于利济路以西,东部区域位于多福路和友谊南路之间的区域
14
汉钢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汉钢片位于琴台大道以南,京广铁路以北,月湖西南部
15
龟山北片
龟山北片位于龟山北麓,汉南路以南
16
显正街片
该街区显正街片位于拦江路以西,龟山南麓,显正街-西大街沿线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的区域
(附:编号01-05为已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编号06-10为已确定的历史地段,编号11-16为初步确定的历史风貌街区)
附件2:
武汉市16个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一览表
编号
名称
四至范围
01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从泰宁街至江边,沿中山大道从前进一路至黄兴路
02
青岛路片
青岛路片北临北京路,东至沿江大道,西至胜利街,南临南京路
03
“八七”会址片
“八七”会址片北至车站路,东至沿江大道,西至胜利街,南至天津路
04
一元路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