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发展史

第四章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很多的国家,拜访了很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是饱学之士,真是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学生说:"十年游历学,你们现在有了很多学问,长了不少见识。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便围绕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我们坐在旷野里。""这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感到很惊奇,他们都没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秘的老师,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弟子先开口了:”老师,只要有把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散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第四个弟子说:"斩草要除根,要把根挖出来才行。"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办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经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子坐了下来,等待老师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发现哲学家在书的最后补上了这样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美德占据心灵。”

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在我之上的星空与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代表了康德哲学的两大主题,这就是自然与自由、感觉世界与理智世界,它们都与我们的生存意识息息相关。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制约。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人类才能结成社会关系。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的【比如狼孩,没有社会生活就不存在道德问题】。只有在形成了人与人、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地方才有可能产生道德。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古希腊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完善的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未经意识到的道德不能称为真正的道德,因为道德毕竟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板书】。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和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才能得以产生。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生产劳动的过程从现象上看是人的智力、体力同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但从本质上看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表现为一定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着人们道德伦理上的交往,形成有关善与恶、祸与福、利与害等道德观念。

4.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

道德的发生同一定的社会分工相联系,是一定社会分工的产物。人类最初的分工是一种自然的分工,如性别、年龄的分工,这种分工发生在蒙昧时代。真正具有社会意义的分工发生在野蛮时代。这一时代相继出现了两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是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两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复杂,交往日益频繁。与此同时,人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劳动分工导致的人们实践领域的扩大和实践活动的复杂化,产生了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和与之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从道德意识上约束人的行为、调节各种利益矛盾,以维系一定社会秩序的必要性。于是,在人们自身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道德准则即道德禁忌【板书】。

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幻灯】

1。人类道德的萌芽

道德发展史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道德胚胎萌发于原始禁忌。

原始禁忌是原始习俗【板书】中的重要内容,而道德这个词恰恰是由习俗演化而来的。原始人刚刚脱胎出动物界,各个方面还保留着动物的某些特性。由于认识自然、抗御自然的能力极为低下,“他生活在一个经常被现实的敌人袭击的危险环境中,或生活在他头脑所能想象出来的敌人对他袭击的恐怖之中;他也生活在一个几乎完全无法隐蔽(这种恐惧躲也无处躲,藏也无处藏)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每一个行动都可能是暴露的;他还生活在一个比较小的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群体中,这样的群体常常比扩大的家庭大不了多少,在这里,任何一种不履行义务的行动都会立刻引人注目,立刻被人抓住”,这些就决定了原始人必然形成一些维系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风俗习惯,如果没有这些习俗惯例,如果不严格遵循这些习俗惯例,原始人的共同体就会土崩瓦解。

原始人的祖先发展到人类阶段,是以遵守其群体的习俗为条件的。这些习俗涉及到收集食物、起居饮食、繁衍生存等,大多是以否定性的语言或禁止性的词句表现出来【基本的道德规范,当然那个时候还不能称作道德规范,都是否定性的,禁止那样做等等】,故原始习俗又可称之为原始禁忌。原始禁忌是超越于群体的赞成或反对态度之上的,好像是通过某种难以理解的神秘力量自动地发挥着作用.这种禁忌或者整个地或一部分一部分地被日益变成群体的责任,要求大家无条件地遵守或不要违禁.(禁忌-—责任)产生于原始群集时代的习俗或禁忌,尽管带有神秘莫测性质,【例如,澳大利亚耶卡拉土著居民禁止待产妇吃鳄鱼蛋,孩子出生后母亲依然得继续恪守,母亲对鳄鱼蛋的禁忌持续到孩子学会说话,此外,老年人举行仪礼的营地禁止妇女儿童进入,青年男子也不能随便进入;女子可以而且被鼓励使用猥亵的言语,而男子却被禁止这样做;男子被允许白天贪眠,而女子却没有这种权利。在马塞族中,牛奶煮沸是禁忌,因为他们唯恐牛会因此而乳汁枯竭。凡是违背这些禁忌的,轻者被众人指斥怒骂、罚做苦役,重则处以酷刑甚至处死。】但客观上成了调节早期人类共同生活的重要工具。

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人类思维水平与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规范的出现不是由于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社会生活调节的需要。只有到这个时候,新产生的调节人们关系的社会规范才丢掉了禁忌的外壳,称为一般的道德规范【板书】。

2.人类道德的形成

自然界的逐渐人化,人本身逐渐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必然要打破那种存在于原始人中的天然秩序,建立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社会新秩序,于是原始人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逐渐学会识别“有利”和“有害”,并把这种利害关系予以扩展,形成了“善”和“恶"概念的雏形,由此推演出正义与非正义、勇敢和懦弱、祸与福、荣与辱等道德概念。【板书演示】

马克思指出,古代民族是在神话幻想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我们刚才演示的那些道德观念也是在这古代民族的神话幻想中,实际上包含着他们史前时期生活的心理表现、精神倾向和伦理品格。有这样一个古老的神话,叙说着两个孪生兄弟(或姐妹)的故事,后来,逐渐在两者的性格中出现了差别:一个显得聪明和机智,为民除害而享有善的美誉,一个显得愚蠢和笨拙,贪婪自私而被人们称之为恶。我国古代的一些神话,总是讴歌和赞美那些造福于民的英雄天使,而对那些扰民以忧的则给予了无情的谴责和贬斥。比如,开天辟地的盘古,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女娲,钻木取火的隧人氏【板书】,教民稼穑的神农氏以及射九日的后羿,都被视为勇敢、智慧和美德的化身。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指出:“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个人的尊严、宗教的情感、正直、刚毅、勇敢,此时成为品格的一般特质”。如果说在蒙昧时代,原始人还处在以一种天然的习俗或禁忌来维系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的阶段,那么到了野蛮时代,则产生和形成了人类的道德。当然,道德的形成和产生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由少数人的意识逐渐发展为多数人的意识,变成普遍的共同的社会要求的漫长的历史过程,期间经过了若干发展阶段.

道德规范意识的产生除了生产活动的需要,再者就是两性关系相处的需要。发现“血亲婚配”【板书】的危害对于从动物的自然关系向人类的伦理关系转变,是极其伟大的发现。仅以婚姻家庭发展为例,就经历了从毫无约束的杂婚制,到禁止父母与子女通婚,再到排除同母所生子女之间的性交关系的血缘群婚,再到某种或长或短时期内对偶婚等形式。

可以说,人类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一个由原始族群的禁忌道德、氏族的禁令再到共同制定道德规范【板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板书】、从外在要求到内在需要、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当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的形成、分化和独立,则是更晚的事了,它是随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

工,随着剩余劳动和私有制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

总之,人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康德),而是道德为了人而道德.没有道德,人类不可能完全达到他的目的,道德是一个绝对必要的条件。

(二)道德的涵义

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就有“道”和“德”这两个字,最初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如《论语》中提到“道”有60多处,提到“德"有38处,而一处也没有将它们联用。道和德开始联用,始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管子》、《庄子》、《荀子》等书。《管子》说:“君之在国都也,若心之在身体也,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后两句意思是说,只要统治者确定和奉行道德,老百姓就会接受教化。《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之道德之极。”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如果一切都能按“礼”的规定去做,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古代文献中的“道"原是指道路,借用来表示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法则和宇宙间万物的本质、本体。东汉的刘熙在《释文》中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更明确地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这也就是说,“德”表示在认识和实行了“道"之后有所得,一方面,“外得于人”,即“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助人);另一方面“内得于己",即“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自得其乐,修生养性).可见,道德在那时已内含着人们处理人我关系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准则之意。

在西方,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板书】(摩里斯),本表示风尚习俗(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当时的风尚和习俗也就是公认的行为规范),后来演变成内在本性、性格、品德等意思,也有规则或规范等涵义。到公元4世纪拉丁语又产生出专指道德的moralitas【板书】一词,表现在英语中则为morality.

历史走到了今天,究竟该怎样解释道德一词呢?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换言之,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调节人与人(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集体、社会集体与社会集体)、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伦理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的特征

就道德的社会实质而言,道德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规范性。规范,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道德的规范性,就是道德的约束性。离开了道德规范,就无所谓道德的规范调节,因而也无所谓道德。

2.阶级性。即同一社会形态里有不同阶级的道德,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各个阶级的道德也不相同。

3。共同性.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相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也存在着某些相似或相同的成分或因素。(东方、西方道德)

4.层次性。不论哪一种社会,在道德上的要求总是多层次的,既有最高要求又有最低要求;不论哪一种道德类型,在其最基本的总的道德原则之外,也都有一些不同层次的具体道德规范。道德好比一座山,中间有无数的阶梯,每个人能攀登到什么程度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5。相对独立性.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变革之后,人们原有的道德概念和习惯不会立即自动变化,而是需要经过一个社会实践的斗争和思想教育的过程

6.社会性。道德是和人类社会同始终、共存亡的。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道德现象,只要有人与人的关系存在就需要有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存在。

7.美好的理想性。道德是对善的向往与追求.道德要求相对于现实社会条件而言,具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性,即一定社会总有其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它既要求一部分人能在现实条件下实现,也是面对所有人的目标要求.

分析道德的内涵,就其所揭示的内容而言,道德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道德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围,它不是社会存在,更不是超于人类社会之外的东西,而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凡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根源和本质均应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去寻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例如,社会弱势群体,妓女行业生存问题)上述定义首先揭示了道德的根源和本质。

第二、道德和其他行为规范的显著区别是依靠的手段不同.

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准则并不仅仅是道德.有诸如经济规范、政治规范、法规、各种组织自行规定的规范等名目繁杂的准则,形式有命令、法律章程、守则、公约、戒律、惯例等.

而道德与这些规范发生作用所依靠的力量不同,它通过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这三种形式尤其是通过人们自身在接受了某种道德要求及所产生的内心活动显示出来.只有当社会舆论或传统习惯认为是善的或恶的,人们在自己的内心中又具有同感时,其作用才能实现。而其他规范则是依靠另一些特殊社会手段维持的,特别是以国家权力或其他形式的权力强制为前提的(只因道德准则与其他准则有重叠的部分,这些准则在发生作用时既可以依靠道德的也可以依靠其他的手段)。仅仅把道德说成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那就等于说,道德是经济、政治、法、组织等规范的总和了.这既混淆了道德与其他规范的界限,又把其他规范都包罗在道德之中,显然是不妥当的。

第三、道德的直接作用就是调节三大领域的伦理关系。当今的伦理关系已由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向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人与自然乃至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扩展。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一直是在道德的视野之内的,道德最初就是适应调节这种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1】一类是个人同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诸如家庭中的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及其他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由血缘、婚姻关系联结起来的亲戚之间的关系,同事、同学、师徒、师生以及领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的朋友、邻里之间的关系,等等。这类关系涉及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构成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系列。【2】另一类是个人同社会集体(即群体)的关系。诸如个人与所在单位和组织团体的关系,个人和阶级、民族、国家以至个人和整个人类的关系等。这类关系普遍地存在着,也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3】再一类是社会集体(即群体)之间的关系.诸如单位之间的关系,团体、组织之间的关系,阶级、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等.

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条件,包括自然圈(自然世界)与技术圈【板书】(物质文明世界,这个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更为凸现)。千百年来,道德主要是为调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服务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未能进入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范围。有史以来,人类就与自然界发生着关系.但在古代,人对自然界的”干预"不像现在这样明显,它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影响社会生活的范围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广泛。因此,道德活动的主体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列为自己的客体,未将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道德调节的对象,是很自然的。

当前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正是人的智慧及能力高度发挥和对象化的表现与确证,它无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利。但在使用科学技术时,如果违背自然规律,确实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当今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生命的健康,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关系遭到了破坏,并处于一种引人关注的紧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和实践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质上就是关心社会的发展,关心人类的利益。所以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最终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触及人本身的利益。【自然是否有价值、利益?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宇宙中心主义,板书,亚伦理,现在争论的一个问题】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间接地体现了人们彼此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人用什么态度对待自然环境也就有了道德意义。人如果恰当地处理了这种关系,给他人和群体就会带来利,否则,带来的是害,不论利或害,都体现了人对与他人、与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处置。

第三:人与自身的关系也是道德调节的对象。

科技发展带来了人类自身生命的道德困惑,(生物技术)

科技时代,现代生物技术飞跃发展.它比传统的生物技术抄纵能力更强,更有效,因而人类对于它的生物安全性(Bio-safety)更加关注和忧虑;同时由于它对于人类自身生命的干预更加广泛和深刻,因此也就引发了更多的道德困惑。

首先表现在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克隆”等生殖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有人提出,人工生殖技术只注意到了人类的生物属性,而根本没有考虑到人类的社会属性;有人认为,将人类最神圣的生殖过程转移到临床上进行,这是传统的伦理道德不可接受的;有人认为,人工生殖技术引发了抚养、赡养等道德权利和义务的冲突;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在明确立法和绝对保密的情况下,人工生殖技术又是有益于人类自身繁衍、家

庭幸福和社会整体利益的。

【现在最热门的生物伦理是什么?基因决定了你今后的健康甚至事业发展乃至人生的快乐?】基因伦理学的飞跃发展,对于维护和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但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冲击和伦理震撼。2001年2月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六国科学家宣布:在继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框架图被成功绘制出来后,他们又绘制了更加准确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乐观地预言,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分析每一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工作目标.从伦理学角度讲,基因重组的实质在于人道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争论,如果这种技术一旦失控,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种毁灭性的灾难.

科技伦理学【环境伦理、网络伦理、生命伦理、普世伦理等】

“道德”思想的历史演变

“道德”思想的历史演变 *导读:中国道、德思想的内蕴是什么?它起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中国…… 中国道、德思想的内蕴是什么?它起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中有何重大的意义呢? 一、在中国先秦,即到老子时期,中国历史上就有了道和德的概念和思想。它们分别具有独立的意义。 首先,看道。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在西周早期,就已经有了道字。但对道的认识,仅仅指的是路。如在《易经》中,就有复自道,何其咎、履道坦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说。而这些都为道路之义。到了西周中期,这时,在路的基础上而对道赋予了正确的政令、法规等意思,并由此反映为为王之道。故道的概念就是指的王道。这正如《尚书洪范》中说: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到了西周中晚期,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在他看来,王就是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由此,就有了为王之道。这也肯定了王道的存在。因此,西周中晚期,道从路引伸为为王之路、为王之道的结果,就反映为王道。故这个时期,道的含义,就是王道的特指。 其次,看德。西周时期,为了使王道做到无偏无党、无党无偏、无反无侧而有了德。

特别是,周邑的古公亶父,在贞人的协助下做《德》篇,从而赋予了德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德》的原则精神就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和自律、民得。并以之规范人们的言行。其中,周人讲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可见,其德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这样,西周信天命和遵礼制就成了德的政治思想核心。但与此同时,又讲自律,即统治者要自觉做到所得适当,不能多得,更不能全得,又讲慎罚、民得,以之,来保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可见,周人的德,就是为王之道的具体内容,也就是王道的具体内容。如此,就能使得王道荡荡、王道平平、王道正直。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周人是将道和德分开来了的,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对此,老子同样持此看法。虽然如此,但是,在老子看来,道就是德,德也就是道。它们只不过就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两个方面而已。对此,正如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又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正是如此,老子明确的提出了道、德一统的思想。即,比如,德如果是水,那么,道,即王道就是盛水的容器。水有多高,容器就有会有多深。并且,又明确的提出了德高则道高,德低则道低,反之亦然的思想。故老子认为的修道就是在修德,反之,修德就是在修道的这个思想,突破了周人将德仅限于思想和行为规范的约束的局限,而扭转了德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被动性的缺陷,从而使得德与道一样,同样表现出了人的主动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老子提出了以德治道的思想。因此,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出,在道、德关系上,

第四章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问题探索:什么是道德?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德”即得,东汉时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得”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许慎对“德”的解释是:“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这也就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已”;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也就是“外得于人”。这说明,一方面“德”是一种行为活动,一种力量;另一方面,“德”是一种得益行为,使利益有所得为德,使利益有所损为非德或缺德。德,为力,为得,为内而行于外。 把“道德”两字连在一起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可见,道德从它的原始规定和后来的使用来说,就包含着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等广泛内容。它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又是一种行为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这个概念的科学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为规范;二是个体的内在约束力——表现为内在个人品质(人格)规范;三是表现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即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 我们可以给道德以定义: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是人们发展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人生在世,谁都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有价值的人生,这不仅需要人们对人生有正确的观念、对价值有正确的评判,而且还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存智慧。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同时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道德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见,人人都知道道德,可并非人人都说得清道德是怎么回事。比如说:道德是怎么产生的?它到底有什么用?讲道德有什么好处?不讲道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有些行为的善恶为什么人们众说纷纭?有些时候为什么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学们可能有着许多的疑问,那么我们就带着问题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吧。)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首先,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 其次,道德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要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一定会产生道德,社会关系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发展又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③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④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

历史发展与道德价值观变迁

历史发展与道德价值观变迁 人类历史上,道德价值观一直是不断变迁和演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认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探讨历史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其变迁的原因。 一、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 在古代社会,道德价值观主要以宗教和传统习俗为基础。古代人们相信超自然 力量和神灵的存在,对于道德的理解往往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例如,古代中国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以及基督教等宗教的人道主义原则,都是古代社会道德观念的代表。这些价值观在古代社会起到了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二、科技革命对道德观念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革命的发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 革命、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动。在这些变革中,人们的道德观念也面临着挑战和重塑。例如,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劳动条件的恶劣导致劳工权益的被剥夺,这引发了人们对于权益和公正的反思,进而催生了社会主义和工会运动。信息革命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方便,道德观念的多元性和相对性也变得更加突出。 三、多元文化对道德价值观的冲击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日益突出,对道德价值观产生 了重要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导致了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和相对性。例如,同性婚姻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被认可和合法化,而在另一些地方则被视为道德败坏。这种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必须重新思考和审视传统的道德观念,遵循尊重和包容的原则,寻求跨文化的共识和平衡。

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道德观念中的两个重要维度。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注重个体的独立和发展;而集体主义则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集体团结,注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这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平衡,对于道德观念的发展和形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西方国家强调个人的权利和隐私保护,而东方国家则更加注重社会的和谐和家族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历史发展对道德价值观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宗教、科技和多元文化的变革,以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冲突,都推动了人们对道德观念的重新思考和调整。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面对不同的道德观念,积极推动道德价值观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在理解和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谐和进步的社会。

(完整版)道德的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的道德 原始社会道德在原始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历史类型。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压迫,由此就决定了原始社会道德。它的基本特征:首先,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其次,共同劳动、相互关心以及维护氏族内部的平等,是原始社会的重要道德规范。再次,在同自然的顽强斗争中,原始人在个人品性上也形成了诸如勇敢、刚毅、诚实等美德。对原始社会的道德,既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粗野的、残暴的,也不能无限美好的,而应进行历史的具体 的分析。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公有,没有剥削和压迫,形 成了维护共同利益、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和平等民主的高 尚美德和风尚;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刚 刚脱离动物界,文明尚未发展,在道德上也有它消极的方 面,最突出的就是氏族复仇、血缘群婚和食人之风。 奴隶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道德在奴隶制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包含阶级对抗的道德类型。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土地、牲畜、工具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生产者——奴隶及其全部劳动成果。这就决定了奴隶主阶级的道德是奴隶社会的道德,也决定了其道德的基本特征。首先,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关系,这是奴隶主道德的基本原则,因而把奴隶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而不当人,买卖奴隶,处死奴隶,用奴隶殉葬等都被认为是合乎道德的。其次,鄙视劳动和劳动者,男尊女卑,忠君爱国等是奴隶主阶级的重要道德规范。另外,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奴隶主阶级道德还要求全体自由公民绝对忠诚奴隶制国家及其法律,要他们鄙视奴隶、警惕奴隶造反,在战斗中果敢英勇等等。奴隶主道德对原始道德,从总体上看是一个进步,因为它消除了群婚、食人、杀死俘虏等陋习;但在有些方面也是对原始公有制道德的一个退步,如自私自利,奴隶主穷奢极欲,残暴野蛮等等,而这又是人类社会进步必经的阶段和必然付出的代价。奴隶社会道德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它相继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道德规范、道德命题和道德观点,创立了比较系统的道德思想体系。道德的社会功

道德的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得道德 原始社会道德在原始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得道德观念与道德规范。就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历史类型。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与压迫,由此就决定了原始社会道德。它得基本特征:首先,维护氏族与部落得共同利益,就是原始社会道德得基本原则。其次,共同劳动、相互关心以及维护氏族内部得平等,就是原始社会得重要道德规范。再次,在同自然得顽强斗争中,原始人在个人品性上也形成了诸如勇敢、刚毅、诚实等美德。对原始社会得道德,既不能简单地瞧成就是粗野得、残暴得,也不能无限美好得,而应进行历史得具体 得分析。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公有,没有剥削与压迫,形 成了维护共同利益、热爱劳动、团结互助与平等民主得高 尚美德与风尚;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刚 刚脱离动物界,文明尚未发展,在道德上也有它消极得方 面,最突出得就就是氏族复仇、血缘群婚与食人之风。 奴隶社会得道德 奴隶社会道德在奴隶制生产方式得基础上形成得道德观念与道德规范。就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包含阶级对抗得道德类型。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土地、牲畜、工具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生产者——奴隶及其全部劳动成果。这就决定了奴隶主阶级得道德就是奴隶社会得道德,也决定了其道德得基本特征。首先,维护奴隶对奴隶主得绝对屈从与人身依附关系,这就是奴隶主道德得基本原则,因而把奴隶当作“会说话得工具”而不当人,买卖奴隶,处死奴隶,用奴隶殉葬等都被认为就是合乎道德得。其次,鄙视劳动与劳动者,男尊女卑,忠君爱国等就是奴隶主阶级得重要道德规范。另外,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得统治,奴隶主阶级道德还要求全体自由公民绝对忠诚奴隶制国家及其法律,要她们鄙视奴隶、警惕奴隶造反,在战斗中果敢英勇等等。奴隶主道德对原始道德,从总体上瞧就是一个进步,因为它消除了群婚、食人、杀死俘虏等陋习;但在有些方面也就是对原始公有制道德得一个退步,如自私自利,奴隶主穷奢极欲,残暴野蛮等等,而这又就是人类社会进步必经得阶段与必然付出得代价。奴隶社会道德开始成为相对独立得意识形态,它相继提出了许多重要得道德规范、道德命题与道德观点,创立了比较系统得道德思想体系。道德得社会功能也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得特点,开始克服原始道德得狭隘性、简单性,日益成为调

道德的发展史

第四章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很多的国家,拜访了很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是饱学之士,真是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学生说:"十年游历学,你们现在有了很多学问,长了不少见识。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便围绕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我们坐在旷野里。""这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感到很惊奇,他们都没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秘的老师,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弟子先开口了:”老师,只要有把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散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第四个弟子说:"斩草要除根,要把根挖出来才行。"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办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经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子坐了下来,等待老师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发现哲学家在书的最后补上了这样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美德占据心灵。” 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在我之上的星空与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代表了康德哲学的两大主题,这就是自然与自由、感觉世界与理智世界,它们都与我们的生存意识息息相关。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制约。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人类才能结成社会关系。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的【比如狼孩,没有社会生活就不存在道德问题】。只有在形成了人与人、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地方才有可能产生道德。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古希腊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完善的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未经意识到的道德不能称为真正的道德,因为道德毕竟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板书】。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和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才能得以产生。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生产劳动的过程从现象上看是人的智力、体力同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但从本质上看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表现为一定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着人们道德伦理上的交往,形成有关善与恶、祸与福、利与害等道德观念。 4.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 道德的发生同一定的社会分工相联系,是一定社会分工的产物。人类最初的分工是一种自然的分工,如性别、年龄的分工,这种分工发生在蒙昧时代。真正具有社会意义的分工发生在野蛮时代。这一时代相继出现了两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是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两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日趋复杂,交往日益频繁。与此同时,人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劳动分工导致的人们实践领域的扩大和实践活动的复杂化,产生了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和与之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从道德意识上约束人的行为、调节各种利益矛盾,以维系一定社会秩序的必要性。于是,在人们自身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道德准则即道德禁忌【板书】。 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幻灯】 1。人类道德的萌芽 道德发展史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道德胚胎萌发于原始禁忌。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

道德(dàodé)的起源及历史开展(kāizhǎn) 3篇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Xiān Qín)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ɡuì dé)。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qízhōng)“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开展变化的事物。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扩展资料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那么,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标准自己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那么和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那么称为

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标准的心理意识。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开展·2 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开展·3 道德起源、形成和开展归纳起来主要有: 神源论(亦称“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客观唯心主;.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孔子“天生德于予〞,把道德起源归于天.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家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作假证陷害他人,不贪不义之财等);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饭酒)说成是上帝神明对人的启示,后来,成为宗教的道德戒律,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心源论(亦称“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主观唯心主义.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吾也,吾

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道德的历史类型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道德是人类的道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历史类型。根据考古发现的现有材料证明,原始社会大约延续了200万年,分为原始群、原始部落。原始社会道德的发展,经历了早期、中期和末期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期,真正意义的道德尚未形成;末期,统一的原始道德已经开始分解,所以,我们着重从中期末期考察原始社会道德。 1、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 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均以氏族为单位进行的。由于自然环境的险恶,个体离开了群体便无法生存,既无力抵抗猛兽,也不能抵抗自然灾害,更无法对付其他氏族的袭击,因此,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恩格斯说:“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无论对别一部落的人来说或者对他自己来说都是如此。部落、氏族及其制度,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都是自然所赋予的最高权利,个人在感情、思想、行动上始终是无条件服从的”。甚至可以说原始人的思维特征就是集体性的。在原始人看来,没有什么比维护氏族的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了。维护氏族的共同利益,个人服从集体,成为原始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2、共同劳动、平等互助是原始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 在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从事劳动的原始人逐渐认识到,必须结成集体,共同劳动,团结互助才能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维持个人、氏族和部落的生存。因而共同劳动,平等互助成为氏族成员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在原始社会中,无论男女,只要有劳动能力,都自觉地参加劳动,并与氏族、部落的其他成员团结一致,共同与大自然抗争和抵御外族侵略。氏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还特别体现在氏族、部落之间的复仇中。在他们看来,一个成员流血就是每个成员流血,因此常常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相互帮助,氏族复仇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权利。 原始人之间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氏族成员的关系。平等在原始人的社会生活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分配事物是平等的。 3、尊重妇女是普遍的道德风尚 由于原始社会大部分时间处于母系社会时代,所以尊重妇女是普遍的道德风气。妇女不仅与男子处于平等地位,而且往往还处于更高的地位。摩尔根说,易洛魁人氏族中的妇女,在必要的时候会毫不迟疑地使酋长们遭到“折角”的命运,即把他们降为普通的士兵。而酋长选举的提名也往往操纵在妇女的手中。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具有两重性。对原始社会的道德,既不能简单的看成粗野的、残暴的,也不能笼统地说成是理想的,无限美好的,而要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建立在氏族部落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淳朴的原始社会道德,分裂为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阶级道德。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和绝大部分生活资料。而且占有奴隶。奴隶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受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而且对奴隶主还有人身依附关系,成了奴隶主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占有与依附的阶级对立关系,成为奴隶社会道德的基础,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l)道德的起源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也形成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体统一的重要条件。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2)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正是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地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二)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 (l)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

(完整版)道德的历史发展

原始社会的道德:在原始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是人类道德 发展史上第一个历史类型。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压迫,由此就决定了原始社会道德。它的基本特征:首先,维护氏族 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其次,共同劳动、相互关心以及维护氏 族内部的平等,是原始社会的重要道德规范。再次,在同自然的顽强斗争中,原始人在个 人品性上也形成了诸如勇敢、刚毅、诚实等美德。自从旷野上古猿直立,原始的道德, 进而原始社会中的道德,源自“人”这一物种的种内互助。 人是群居的——相对于猛兽,人是脆弱的;相对于马、鹿、野牛等善奔跑的草食动物, 人依旧是脆弱的。自然地,谋求生存,让脆弱的自我能存在下去,就是原始人原始社会中 的人的第一要务。 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部落氏族中,生存和繁衍是作为种群与生俱来的本能追求。 于是,脆弱的祖先们,必须协同劳动互相帮助。为此,他们经年累月,在部族内达成了一 些“共识”,这便是道德的萌生。但由于那是出于本能、“无意识”的行为。 一切为了生存,为的是部族的生存。 于是,分工合作更加明确:男性打猎、制作工具,女性采集、加工、哺育后代。道德的 第一步,就是有意识地承认并践行自己的职责。 进而,尊重其他个体的劳动,对内部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分配绝对服从。显见,如果对分 配表现出强烈的不满,那么整个部落大可“表决”后把稀缺的产品分给其他成员。 另一方面,在生产活动对外交往中,每个成员都会把部族的整体利益看作是神圣不可侵 犯的,并在观念上、行动上都无条件地服从。 然而,这样的道德意识毕竟是自发的,其自觉程度也很有待提高。鉴于语言尚不发达, 部族成员间的“共识”,往往只是感觉(感情)上、习惯上的把握。他们的一切观念,都归 结为“有利”与“有害。而对人力不及的自然现象,往往也同样采取简单的“二分法”予以判断。 道德的调节功能,也是不完备的。 首先是视野的狭隘。生存尚无保障,又如何推己及人,考虑到部族外的其他同类呢?其次,对道德本身缺乏理性认识。道德作为一种对行为的约束力量,被原始人神圣化,认为 是上天(神)的赐予。于是对它的崇拜,也含入部族的其他崇拜中,不予以更多的思考。 当然,这些对道德的发展而言,是其内在的阻力与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原始社会的道德仲裁主体是部族首领,它有着以后各社会形态中的道德 无法相比的权威性。 部族首领往往为年长者或英雄式人物担任。他们有比一般成员更高的理性和更丰富的生 活经验,于是有着更高的威信。而道德调节,往往由于生活习惯、禁忌、甚至“宗教”的调 节相融,就更增加了其权威性。 违反部族内部共识者,往往被驱逐出部族,进而自生自灭了。从而,以追求部族整体利 益为目的的道德,就有了足够的力量调节部族成员的行为活动与相互关系。 由此,原始社会中人的无条件践行公共义务和正直、诚实、勇敢等品格,是值得一切后 代赞扬的——一方面,他们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恶劣; 一方面,他们被冠以“人类历 史上的黄金时代” ——那种古老质朴的社会观念,未必不及后世的繁复、多元的价值辉煌。

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迁和发展

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迁和发展 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迁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一、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念 在古代,人们的道德观念主要是基于宗教信仰建立的。各个宗教信仰都有其独特的道德标准,如基督教强调爱、慈善和仁慈,佛教强调禅定、忍辱和舍弃,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孝道等道德观念。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对宗教的信仰逐渐减弱,但道德观念仍然不可或缺,社会上形成了一套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庭观念的演变 在古代,家庭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位,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中,家族观念更加浓厚。在这种情况下,家族重视家族根系的发扬和传承,家族世系倍受尊崇。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的家族观念逐渐消失,而家庭越来越多地变成了一个个人生活和成长的基本单元。 三、性别角色和权利的变化

在古代社会中,男女之间的权利和地位是不平等的。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处于领导地位,而女性的地位处于劣势。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女性的权利逐渐得到了保障,女性在社会、家庭和政治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反过来,男性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他们需要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四、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移民的加剧,社会文化趋于多元化。人们接触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接受了不同文化的影响。这对社会的文化传播和道德观念产生了影响。例如,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人权观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西式的不良文化和道德观念,如过度消费、割裂人际关系、追求快乐和享乐等等。 综上所述,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变化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同时,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避免被其他文化的消极因素所冲淡。只有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技术发展对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道德与法治教案: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道德与法治教案: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发展的重要性 道德与法治教案: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 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道德与法治密切相连,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道德的起源与发展对于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提升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道德的起源、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以及道德的发展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理解与认识,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道德的起源:人类社会需要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需要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准则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因此,道德观念产生了。在大家相互依靠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道德行为的共识。道德的起源并非来自宗教、哲学或教育等理论的宣传,而是源于人类对社会生存的需求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三、道德与法治的关系:相辅相成 道德与法治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 律是道德的体现。在社会中,法律通过规范行为、维护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使道德价值能够得到有效的实践和维护。同时,道德观念的培养和传承也是法治的重要前提。如果一个社会的公民缺乏道德意识,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会受到挑战,最终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四、道德的发展:适应社会变革 道德观念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进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价 值观念会随着社会的需求和文化的变迁而发展。道德的发展可以分为个人层面的道

德发展和社会层面的道德发展。个人层面的道德发展包括对人生态度、个人责任、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培养,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准则。社会层面的道德发展则是指在社会大环境下,通过法律法规、教育教导等手段来引导公民遵守社会规范和实践道德价值观。 五、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培养美德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公民的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提高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和法治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学习如何平衡个人和社会利益,培养自己的品德和进取精神,向善、守法、守纪,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家庭、学校、社会 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家庭是 培养孩子道德观念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学校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应通过教育课程、校规制度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社会方面,媒体、社会团体、社交平台等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等方式,引导和培养公民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七、结语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通过了解道德的起源与发展,我们能 够更好地理解道德价值观念在社会中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提升社会风气,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与协调,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公正、文明和和谐的社会。

社会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社会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它是人们行为的指导原则,也是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基础。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社会道德有着不同的起源和发展轨迹。 一、道德起源于人类的自然本能 人类作为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逐渐发展出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以维护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这些行为规范包括互助、分享和合作等,逐渐演化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道德。互助和分享的本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使人们形成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行为准则。 二、道德在宗教中的发展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宗教逐渐成为人们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宗教的出现为道德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宗教教义中强调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为社会道德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指导。例如,《圣经》中的十诫为人们明确了道德底线,促使人们遵守道德准则。宗教不仅强调个人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也倡导人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爱他人,以此来增进社会道德的发展。 三、道德在法律中的制约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出现和发展对于社会道德的建立和维护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律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能够通过规定和监管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法律的制定旨在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强化了社会道德的约束力。通过法律制约,人们能够在社会交往中更加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增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道德在教育中的培养

教育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渠道,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和传承社会道德价值观。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教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是最早最重要的道德教育途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扮演了引导和规范的角色。学校教育通过系统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和习惯。社会环境也能够对人们的道德行为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行为,社会教育能够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五、道德的挑战与发展 然而,社会道德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当今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和 全球化的发展给道德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不法行为和道德失范的案例不时发生,人们对社会道德的关注度也逐渐下降。因此,社会需要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建立法律法规等手段来强化道德的约束力,促进社会道德的健康发展。 总结起来,社会道德的起源与发展是多方面的,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从人类的自然本能到宗教的教义,从法律的制约到教育的培养,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社会道德的多维度发展轨迹。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挑战和困扰,我们应当重视社会道德建设,通过加强教育和法律的规范,引导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推动社会道德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迈向更加进步的未来。

道德与法治的发展历程

道德与法治的发展历程 道德与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不同的 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作用和发展,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本文将就道德与法治的发展历程展开论述。 1. 古代道德观念与法律制度 在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基于人们对于善恶、美 丑的直观认识。人们凭借着本能和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行为的 准则。这些准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传承和发扬,成为古代社会的道德 观念。 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主要依靠君主或统治者的权威来维护。君主通 过制定各种法律和规则,对社会进行管理和调节。这些法律大多以君 主意志为准,随时可改变,缺乏普遍适用性。在这一阶段,道德和法 律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道德准则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2. 道德与法律的分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法律出现了分立于道德的趋势。法律 从原本依赖于道德准则的角色中,逐渐独立出来。这一趋势的主要原 因是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国家机构的出现。 国家机构的出现带来了更为系统和正规的法律制度。法律开始以书 面形式存在,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逐渐达到了一种可以普遍适用的 程度。法律的出现使得社会秩序得到更好的维护,人们的行为受到法 规的制约和约束。

3. 道德与法律的互补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和法律逐渐形成了互补关系。道德作为一种 守则和准则,为法律提供了伦理基础和价值取向。法律在实践中也体 现了对道德准则的尊重和保障。 道德和法律在满足社会需求和维护秩序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道德观念引导个体的行为,使得社会成员有更好的自我约束和规范。 而法律则通过法制制度,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追求公平、正义和 法治的价值。 4. 现代道德与法治的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道德与法治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和多 元的阶段。现代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更加注重个体自由与人权的保障,倡导多元文化和宽容的精神。现代法律制度则在保护公民权利和维护 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做出了更多的努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道德与法治的发展也面临 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人们对于道德和法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演进过程。从最初的道德观念形成,到法律的独立和规范化,再到现代社会中道 德与法治的互补关系,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未来的 发展中,道德和法治将继续紧密联系,共同构建更加公平、正义和和 谐的社会。

人类道德的发展历程

人类道德的发展历程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文明的进步,道德观念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本文将从人类道德观念的起源开始,追溯人类道德的发展历程,并探讨道德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道德观念的起源 人类道德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原始人类在面临各种生存挑战和争夺资源的竞争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这些规范和价值观念主要以互助、公平和合作为核心,旨在维护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利益。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逐渐深化和扩展。宗教信仰的出现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伦理学的兴起也为道德观念提供了更加系统和理性的思考框架。 二、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 1. 古代道德观念的形成:古代文明的出现标志着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古埃及的毕昂德十诫、古印度的吠陀经典等,都包含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2. 古希腊的道德哲学:古希腊哲学家们对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例如,苏格拉底注重的是个体的德性修养,柏拉图强调理想国家的道德规范,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人的幸福和美德的实现。

3. 基督教的道德思想:基督教的出现对道德观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督教强调爱和仁慈,提倡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带来了道德观念的深刻转变。 4. 近代伦理学的兴起:近代伦理学的出现使道德观念更加理性化和系统化。伦理学家们通过倡导人的自由和平等,提出了各种道德理论和价值观念,如功利主义、权利伦理学等。 三、道德的重要性 道德在人类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首先,道德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正义、公平和互助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条件。其次,道德是个体自我实现和幸福的关键。追求道德的行为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心灵的净化。最后,道德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人类的尊严和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 四、道德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当前,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呈现出来。如何在不同文化和伦理背景下实现道德认同和价值共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伦理道德在面对科技与发展的冲突时也面临着困境。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出现给道德伦理带来了新的考验,需要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道德准则和法规来引导科技的合理运用。 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