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煤炭燃烧前与燃烧中的脱硫技术简介.ppt
煤的脱硫

脱硫,是指将煤中的硫元素用钙基等方法固定成为固体防止燃烧时生成SO2。
目前脱硫方法一般可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等3类。
一、燃烧前煤脱硫技术主要为煤炭洗选脱硫,即在燃烧前对煤进行净化,去除原煤中部分硫分和灰分。
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等。
1、物理法:主要指重力选煤,利用煤中有机质和硫铁矿的密度差异而使它们分离。
该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煤的破碎粒度和硫的状态等。
主要方法有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风力选煤等。
2、化学法: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纯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即浮选;化学法又包括碱法脱硫,气体脱硫,热解与氢化脱硫,氧化法脱硫等。
3、微生物法:在细菌浸出金属的基础上应用于煤炭工业的一项生物工程新技术,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
我国当前的煤炭入洗率较低,大约在20%左右,而美国为42%,英国为94.9%,法国为88.7%,日本为98.2%。
提高煤炭的入洗率有望显著改善燃煤二氧化硫污染。
然而,物理选洗仅能去除煤中无机硫的80%,占煤中硫总含量的15%~30%,无法满足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要求,故只能作为燃煤脱硫的一种辅助手段。
二、燃烧中煤脱硫技术煤燃烧过程中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作脱硫剂,碳酸钙、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盐,随灰分排出。
在我国采用的燃烧过程中脱硫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型煤固硫和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
1、型煤固硫技术:将不同的原料经筛分后按一定比例配煤,粉碎后同经过预处理的粘结剂和固硫剂混合,经机械设备挤压成型及干燥,即可得到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成品工业固硫型煤。
固硫剂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电石渣等,其加入量视含硫量而定。
燃用型煤可大大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烟尘浓度,节约煤炭,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当可观,但工业实际应用中应解决型煤着火滞后、操作不当会造成的断火熄炉等问题。
2、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把煤和吸附剂加入燃烧室的床层中,从炉底鼓风使床层悬浮进行流化燃烧,形成了湍流混合条件,延长了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
脱硫技术ppt课件

2. 洗涤循环底槽内有机械搅拌和氧化空气分配系统;
3. 石灰石粉与水混合制浆后定量加入吸收塔内;
4. 引风机位于吸收塔烟气入口,没有腐蚀和结垢的 问题,吸收塔正压运行;
5. 采用回转式气/气烟气再热器,利用原烟气自身 热能加热洗涤脱硫后的冷湿烟;
6. 石膏浆液经水力旋流分离器和真空皮带过滤器脱
水及热烟气干燥处理,最终副产品为粉状或块状
5
二、重油脱硫
• 重油脱硫的常用方法是在钼、钴和镍等 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高压 加氢反应,切断碳与硫的化合键,以氢 置换出碳,同时氢与硫作用形成硫化氢, 从重油中分离出来,用吸收法除去
• 另一种重油脱硫方法是将重油用蒸气、 氧气部分燃烧气化,硫转化成为硫化氢 和少量二氧化硫而进行处理
6
§2 燃烧脱硫
• 干法烟气脱硫(DFGD): Dry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1. 喷雾干法烟气脱硫: Ca(OH)2 2.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Ca(OH)2
• 海水烟气脱硫 • 等离子体烟气脱硫
19
喷雾干燥法的脱硫效率、脱硫剂利用率与计量 比的关系(计量比=脱硫剂实际用量/理论用2量0 )
2、循环流化床干法烟气脱硫 (CFB-FGD)
煤的脱硫

煤的脱硫分为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的燃烧前的: (1)物理法:主要指重力选煤,利用煤中有机质和硫铁矿的密度差异而使它们分离。
该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煤的破碎粒度和硫的状态等。
主要方法有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风力选煤等。
(2)化学法: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纯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即浮选;化学法又包括碱法脱硫,气体脱硫,热解与氢化脱硫,氧化法脱硫等。
(3)微生物法:在细菌浸出金属的基础上应用于煤炭工业的一项生物工程新技术,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
燃烧中的:就是炉内脱硫 炉内脱硫是在燃烧过程中,向炉内加入固硫剂如CaCO3等,使煤中硫分转化成硫酸盐,随炉渣排除。
其基本原理是: CaCO3→CaO+CO2↑ CaO +SO2→CaSO3 CaSO3+1/2×O2→CaSO4燃烧后脱硫(炉外脱硫) 燃烧后烟气脱硫(FGD) 1) 干法烟气脱硫a)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LIFAC) b)旋转喷雾法(SDA) c)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 d)增湿灰循环法(NID) e)荷电干粉喷射法(CDSI) f)其他 2)湿法烟气脱硫 a) 石灰石/石灰—抛弃/石膏法— b) 海水法— c) 氨法— d) 镁法--- e) 磷氨法— f) 其他 3)其他脱硫法(同时脱硫和脱硝) a) 电子束— b) 脉冲电晕 c)活性炭可以往煤加氧化钙处理煤,使普通煤变成脱硫煤通过对国内外脱硫技术以及国内电力行业引进脱硫工艺试点厂情况的分析研究,目前脱硫方法一般可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等3类。
其中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在FGD技术中,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
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
烟气脱硫技PPT课件

FGD方法 项目
石灰石/石 灰-石膏工
艺
喷雾干燥法
炉内喷钙 尾部增湿
电子束法
氨法脱硫 工艺
镁法脱硫
技术成熟程 度
成熟
成熟
成熟
工业试验 工业试验 成熟
适用煤种
不限
中低硫煤 中低硫煤 中低硫煤 不限 中低硫煤
单机应用的 经济性规模
200MW 及以上
100MW 及以下
200MW及以 200MW 200MW 200MW
1.物理脱硫方法
• 煤的物理脱硫主要指重力选煤(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风力选煤、斜槽和摇床选 煤等)、浮选、电磁选煤等。
• 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煤炭脱硫方法是物理方法,几种 处理工艺所占比例依次为跳汰59%、重介质23%、浮 选14%、其他4%。
2.化学脱硫方法
• 一般采用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第21页/共96页
2、吸收塔
吸收塔主要有喷淋塔、填料塔、双回路塔和喷射鼓泡塔 等四种类型。
(1)喷淋塔
吸收塔自上而下可分为吸收区(喷淋)和氧化结晶区两部分,上
部 氧
吸 化
收 区
区 域
pH值较 在低pH
高 值
, 下
有 运
利 行
于 ,
有SO利2等于酸石性灰物石质的的溶吸解收及;副下产部品
的生成。
吸收塔的工作原理是:当新石灰石浆液通过浆液泵送入吸收
第24页/共96页
湍球塔是以气相为连续相的逆 向三相流化床,在湍球塔的 两层栅栏之间装有许多填料 球(通常为聚乙烯或聚丙烯 注塑而成的空心球),如图 1-2所示。烟气由烟道进入 塔的下部,填料球处于均匀 流化状态,吸收剂自上而下 均匀喷淋,润湿小球表面, 进行吸收。由于气、液、固 三相接触,小球表面的液膜 不断更新,增强了气、液两 相的接触和传质,达到高效 脱硫和除尘的目的。
脱硫脱碳原理介绍优秀课件

目前全国已建或处 于设计/在建阶段 的采用鲁奇公司低 温甲醇洗净化的装
置约24套
目前全国已建或处 于设计/在建阶段 的采用大连理工公 司低温甲醇洗净化
的装置约62套
•16
•.
煤气化项目建设指挥部
产品规格
❖ 低温甲醇洗装置出口净化气
总硫含量 ≤0.1ppm(mol)
CO2量
~8.3%(mol)
•.
煤气化项目建设指挥部
❖ 通常,低温甲醇洗的操作温度为-30~-70℃,各种气体在40℃时的相对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气体
气体的溶解度/H2的 气体的溶解度/CO2
溶解度
的溶解度
H2S COS
CO2 CH4 CO
N2 H2
2540 1555 430 12
5 2.5 1.0
5.9 3.6 1.0
•11
❖ 脱硫方法有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二种。
❖ 干法脱硫一般采用固体脱硫剂脱除少量硫。属精 脱硫范畴的有活性炭、改性活性炭和氧化锌等方 法。
❖ 湿法脱硫,一般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二种, 常用物理吸收方法有低温甲醇洗、NHD工•3 艺等; 常用的化学吸收方法有栲胶、ADA、MDEA工艺 等。
•.
煤气化项目建设指挥部
❖ 脱除CO2技术,根据操作过程的特点和机理,基本上分为 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和物理化学吸收法三大类。
❖ 化学吸收法利用气体中CO2与吸收剂中的活性组份起化学 反应生成不稳定化合物,而热再生时不稳定化合物又被分 解释放出活性组份和CO2。
❖ 物理吸收法利用气体中CO2溶解于吸收溶剂,并且在不同 分压下有较大溶解度差异这一机理来脱除CO2。吸收溶剂 一般为非电解质、有机溶剂或其它溶液。再生采用减压闪 蒸及气提。
脱硫技术介绍

脱硫技术介绍1.燃烧前脱硫技术:燃烧前脱硫技术也就是煤炭洗选技术。
目前我国的煤炭入选率不至17%,而美国为42%,英国为94.9%,日本为98.2%。
我国曾对微波脱硫和高硫煤强磁分离进行过小试研究,总脱硫率达50%左右。
但由于所需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高,脱硫后的煤是水煤浆,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这项技术没有得到在有效推广应用。
2.燃烧中脱硫技术:是往煤中加入固硫剂,在煤的燃烧过程中,煤中的硫燃烧氧化,再与煤中的碱性物质或固硫剂反应生成硫酸盐而留在渣中,从而减少烟气中的SO2的浓度。
我国从70年代开始进行型煤固硫的研究工作。
目前美国的型煤固硫率为87%,日本为70-90%,我国为40%左右。
我国与外国固硫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采用的固硫剂及固硫催化剂的不同。
2.1型煤固硫技术:由型煤加工厂集中制作型煤,再向用户销售,技术如下:原煤筛分---搅拌机(加入固硫剂、粘土与水)--成型面--干燥--成品,其技术的制约因素是:制成的型煤需要干燥,干燥后的型煤又易潮解而降低强度。
2.2工业型煤炉前成型技术:为解决型煤堆放占用场地和干燥等问题,研究出了这项技术,把型煤成型机整体安装在链条炉前原装的煤斗中。
型煤下落到炉排。
随移动的炉排进入煤闸门成为平整的燃料层受热着火和稳定燃烧。
其技术指标为:用固硫剂的固硫率为40-50%,锅炉热效率提高4%左右,原始烟尘浓度下降50-60%。
目前,此种成型机已推广应用约700多台。
3.燃烧后的脱硫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脱硫技术,即对锅炉烟气进行脱硫,主要方法有:3.1.PS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这种技术具有脱硫和除尘两种功能。
脱硫除尘装置有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喷雾脱硫塔,下部为湿式除尘器。
在脱硫塔内,烟气中的SO2被喷嘴喷出的分散的石灰浆液滴吸收,生成CaSO4和CaSO3,烟气温度由150-190摄氏度下降到80摄氏度左右,烟气在脱硫塔内完成第一次脱硫除尘后,直接进入下部的湿式除尘器。
煤炭燃烧前与燃烧中的脱硫技术简介

化学脱硫技术
热解法脱硫
在高温条件下,使煤炭中的硫分与添加的还原剂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硫化物或单质硫而从煤炭中分离。
氧化法脱硫
利用强氧化剂将煤炭中的硫分氧化成硫酸盐或亚硫酸盐,然后将其 从煤炭中分离。
溶剂法脱硫
利用特定的溶剂将煤炭中的硫分溶解,然后通过蒸馏或萃取等方法 将溶剂和硫分分离。
效果显著;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缺点:处理过程较复杂,可能需要额 外能源,增加成本。
燃烧中脱硫技术
优点:可在燃烧过程中实时去除硫化物,操 作简便;适用于已建成燃煤电厂的改造。
缺点:脱硫效率相对较低,可能需要 特殊设备或催化剂。
选择依据与建议
选择依据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脱硫技术,包括排放标准、投资成本、运行费用、技术成熟度等。
优点
操作简单,脱硫效果较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煤。
缺点
需要使用大量的石灰石粉末,会增加燃料成本和设备磨损。
燃烧中其他脱硫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通过在循环流化床中燃烧煤,使煤与 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 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排放。
电子束照射法
利用高能电子束照射烟气,使二氧化 硫和氮氧化物转化为硫酸铵和硝酸铵 等无害物质。
提高企业形象
采用脱硫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企业的环保形象,增强社 会责任感。
02 煤炭燃烧前的脱硫技术
物理脱硫技术
01
02
03
磁选脱硫
利用不同成分在磁场中的 磁性差异,将煤炭中的硫 分与其它成分分离。
重力分选脱硫
根据煤炭中硫分与其它成 分的密度差异,通过重介 质分选或跳汰分选降低煤 炭中的硫分含量。
生物脱硫技术
煤中脱硫-煤的脱硫、煤气脱硫和烟气脱硫

煤中脱硫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资源。
一般煤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硫。
依据煤的不同用途,硫会以多种硫化物的形态存在。
这些硫化物在许多场合下会对设备或环境造成破坏,所以需要对其进行脱除。
根据脱硫在煤燃烧过程所处阶段,煤中脱硫可分燃烧前脱硫、燃烧过程中脱硫及燃烧后脱硫[1]。
燃后脱硫又称为烟气脱硫。
燃前脱硫有3个主要方向:煤炭物理脱硫,煤热解和加氢热解、煤炭生物脱硫。
煤的物理脱硫分干选脱硫,和湿选脱硫(洗选),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将煤炭中的黄铁矿分离出来。
干选脱硫有干式分选摇床、磁力分选、静电法等。
煤的洗选有跳汰、重介、浮选等技术。
近年,一些发达国家对煤炭的深度降灰脱硫开展大量工作,如微细磁铁矿重介旋流器、静电选、高梯度磁选、浮选柱、油团选、选择性絮凝等。
美国在微泡浮选柱和油团选方面已投入工业应用[2]。
煤热解和加氢热解:硫在原煤中主要以Fe-S和C-S的化学键形式存在的,这两种化学键与C-C键比较起来不稳定,在热解条件下很容易生成气相硫化物H2S或COS。
煤热解和加氢热解就是利用这一特性脱除煤中的硫分。
煤炭生物脱硫即生物催化脱硫(BDS),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利用厌氧菌、需氧菌去除含硫杂环化合物中硫的技术。
BDS是利用菌株氧化燃料中硫分,而不破坏烃类主体的分子结构,因而不会象高温热解那样降低煤中热值。
脱硫菌株对硫分的选择性很强,对无机硫的脱除有很好效果。
对沸点较高的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难于脱除,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制约生物脱硫技术产业化主要有三方面因素:菌种活性、寿命、选择性。
生物脱硫技术与浮选技术的联合使用[3]也有研究。
燃烧过程中脱硫:即炉内脱硫,指炉内喷射固硫剂,在煤燃烧放出SO2同时,利用固硫剂和SO2反应,生成硫酸盐或硫化物,将气体中硫固定下来。
炉内脱硫具有独特优势:只需加入一定比例脱硫剂即可达到脱硫目的,节省了许多附加设备;出炉的洁净煤气,以热能的状态供应用户,气化与热效率均大大提高[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在鼓泡流化床锅炉发展阶段,着眼点是利用常规 锅炉无法燃用的劣质燃料,为充分利用能源资源开辟 新途径,但并未考虑脱硫问题。
鼓泡流化床锅炉存在飞灰含碳量大、燃烧效率相对较 低、脱硫所需Ca/S比大、受热面和炉墙磨损较为严重, 以及截面热负荷限制了向大型化发展等问题。
三、循环流化床炉内燃烧脱硫技术 (2)循环流化床燃烧
二、炉内加钙固硫剂技术
2. 炉内喷钙脱硫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设备简单,改造工作量小,初投资低,占地面 积小,不产生废水,运行操作简单。 缺点:脱硫效率相对较低,且对锅炉有不利的影响, 有引起炉内结焦、受热面磨损的潜在威险。 适用场合:较适合于中小容量老机组的脱硫改造,可 以处理相当于200MW锅炉以下的烟气量。。
二、煤炭的物理脱硫技术
1.跳汰选煤
跳汰分选是各种密度、粒度和形状的物料在不断变化的 流体作用下的运动过程。
按产生脉动水流的动力源的不同,可分为活塞跳汰机、 无活塞跳汰机和隔膜跳汰机。无活塞跳汰机中的水流的 脉动是利用压缩空气来推动的。
目前工业上用得最多的是侧鼓卧式风阀跳汰机和筛下空 气室跳汰机,它们均属于筛跳汰机。
一、煤中硫的性质
4.煤中硫的分布规律
全硫含量低于0.5%以下的超低硫煤,煤中硫多数以有机硫 为主,主要来自原始植物中的蛋白质;全硫含量高于2% 的高硫煤,绝大多数煤中硫都以无机硫为主,而且绝大部 分是以黄铁矿硫的形态存在,少数以白铁矿硫形态存在。 即大约60%~70%为硫铁矿硫,30%~40%为有机硫;又 有少数特殊的高硫煤中的硫是以有机硫为主的。而通常煤 中硫酸盐硫的含量一般不超过0.1%~0.2%,且近乎为一 恒量。
目前微生物脱硫的主要方法: 1)浸出法; 2)表面 氧化法
第二节 煤炭燃烧中的脱硫技术
煤在燃烧中的脱硫技术,归根结底是在煤的燃烧过 程中加入脱硫剂,使其在燃烧中与SO2反应生成硫酸 盐,随灰渣排出的方法。 目前,在国内外煤燃烧中的脱硫技术,主要有:型 煤固硫技术、循环流化床炉内燃烧脱硫技术、炉内 钙固硫技术等。
三、循环流化床炉内燃烧脱硫技术
三、循环流化床炉内燃烧脱硫技术 (3)增压流化床燃烧
一、 1.
三、煤炭的化学脱硫技术
化学脱硫方法可分为物理化学脱硫方法和纯化学脱 硫方法。 物理化学脱硫方法即浮选方法。
纯化学脱硫方法主要包括:碱法脱硫、气体脱硫、 热解与氢化脱硫、氧化法脱硫等。
四、煤炭的生物脱硫技术
用微生物脱除煤中黄铁矿硫,其主要作用是使无机 硫氧化、溶解而脱除。
有两种作用形式:一是微生物的直接作用;二是中 间产物引起的纯粹化学作用。
炉内加固硫剂脱硫技术, 是将固硫剂直接加入锅炉 中而不是和煤混合压制成型煤, 加入的方法可以粉 状也可以浆状, 加入的部位也可不同。显然, 炉内 加固硫剂固硫和型煤固硫原理是相同的。
1.炉内喷钙技术原理
粉状钙基物质喷入炉膛立即置于高温环境中而发生 分解,产生具有反应能力的石灰颗粒,吸收烟气中 的SO2。
一、型煤固硫技术
1.型煤固硫剂的选择原则
常用的钙系固硫剂有:金属氧化物如CaO、MgO等; 氢氧化物如Ca(OH )2、Mg(OH)2等;盐类如 CaCO3、MgCO3等;
钠系固硫剂有:氢氧化物如NaOH, KOH等;盐类 如Na2CO3、K2CO3等。
电石渣:电石渣的成分为Ca(OH)2和CaO等。实 为钙系固硫剂。其固硫原理与石灰石等是类似的, 而固硫效果好于石灰石。
一、型煤固硫技术
2.钙系固硫剂的固硫机理
钙系固硫剂在燃煤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
石灰石和白云石需先热分解成CaO才能有效固硫,由其煅烧温度可知,用 于850~950℃温度范围内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内脱硫最为合适。 若单独用于型煤固硫,因石灰石分解吸热有助于扼制燃烧温度,高温固硫 性能会有一定改善。
二、炉内加钙固硫剂技术
二、煤炭的物理脱硫技术
物理脱硫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净煤、灰分、黄铁 矿的比重不同和磁性不同,以去除煤中黄铁矿硫的 方法,但不能去除煤中的有机硫,因此它更适用于 高硫煤。
物理脱硫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跳汰选煤,其次是 重介质选煤、浮选选煤和风力选煤法;
近年来研究和开发的热门技术,则是高梯度强磁法 和微波辐射法选煤新技术。
二、炉内加钙固硫剂技术
炉内喷钙脱硫工艺
提高脱硫效率的措施:尾部增湿活化,脱硫效率最高 可达70%左右。
三、循环流化床炉内燃烧脱硫技术
1.循环流化床炉内燃烧脱硫技术工艺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C)是指利用高温除尘器将飞出 的物料再返加炉膛内循环利用的流化燃烧方式。
这种燃烧方式将石灰石等廉价的原料与煤粉碎成同样 的细度,与煤在炉中同时燃烧,在800~900℃时,石灰 石受热分解出CO2形成多孔的CaO与SO2反应生成硫酸钙 进入灰渣中,达到脱硫目的。
一、煤中硫的性质
3.全硫
煤中硫可分为可燃硫和不可燃硫。如:煤中的有机硫、硫 铁矿硫和单质硫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通称可燃硫;在煤燃 烧过程中不可燃硫仍旧残留在煤灰中,又叫固定硫,如硫 酸盐就是固定硫。
以上各种硫总和称全硫St,即全硫(St)是硫酸盐硫 (Ss)、硫铁矿硫(Sp)、单质硫(Se1)和有机硫(S0) 的总和。记作:St=Ss+Sp+Se1+S0 煤中硫绝大部分是可燃硫,即可以在燃烧中转变为气态 SO2的;进入灰渣中的不可燃硫(Ss)很少。
第9章煤炭燃烧前与燃烧中 的脱硫技术简介
主要内容
了解煤中硫的性质 了解煤炭燃烧前的物理脱硫技术 了解煤炭燃烧中的型煤固硫技术,炉 内加钙固硫技术,循环流化床炉内脱 硫技术
第一节 煤炭燃烧前的脱硫技术
煤的典型组分(质量百分数)包括:65%~95%碳、 2%~7%氢、25%氧、0.1%~10%硫、1%~20% 水等。 我国煤的硫分变化范围较大,从0.1%到10%都有。 从总体上看,我国属于硫煤储量较多的国家。据统 计,我国煤炭资源中大约有30%的煤含硫量在2% 以上,尤其西南地区有些煤田含硫高达10%。
二、煤炭的物理脱硫技术
2.重介质选煤
重介质选煤的基本原理是阿基米得原理,即浸没在液体中 的颗粒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颗粒所排开的同体积的液体的重 量。因此,如果颗粒的密度大于悬浮液密度(ρ),则颗粒 将下沉;小于ρ时,颗粒上浮;等于ρ时,颗粒处于悬浮状 态。当颗粒在悬浮液中运动时,除受到重力和浮力作用外, 还将受到悬浮液体的阻力作用。对最初相对悬浮液作加速 运动的颗粒,最终将以其末速度相对悬浮运动。颗粒越大, 相对速度越大,分选速度越快、分选效率越高。
二、炉内加钙固硫剂技术
钙基脱硫剂:主要为石灰石(CaCO3)、熟 石灰(Ca(OH)2)、白云石(CaCO3- MgCO3
煅烧反应为: CaCO3→CaO+CO2↑ Ca(OH)2→CaO+H2O↑ CaCO3-MgCO3→CaO+MgO+2CO2↑
煅烧产物CaO与SO2 可发生如下反应: CaO+SO2→CaSO3 CaSO3+1/2CaO2→CaSO4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磁铁矿粉与水配置的悬浮液作为选煤 的分选介质。
二、煤炭的物理脱硫技术
3.浮选选煤
浮选是在气-液-固三相界面的分选过程,它包括在水 中的矿粒黏附到气泡上,然后上浮到煤浆液面并被收入 泡沫产品的过程。矿粒能否黏附到气泡上取决于水对该 矿粒的润湿性。当水对矿粒表面只有很少的润湿性,该 表面称为疏水表面,气泡粒能黏附到该表面上。反之, 润湿性强的表面,称为亲水表面,气泡就难以或甚至不 能黏附在其上面。煤对水有较强的润湿性,具有天然的 可浮性,而煤中的灰分和黄铁矿的润湿性和可浮性较弱, 通过浮选设备把精煤选出。浮选主要用于处理粒径小于 0.5 mm的煤粉。
2 HCl + Ca(OH)2---------->CaCl2 * 2 H2O 2 HF + Ca(OH)2---------->CaF + 2 H2O Ca(OH)2 + CO2---------->CaCO3 + H2O
三、循பைடு நூலகம்流化床炉内燃烧脱硫技术
流化床燃烧技术自1962年问世以来,已发展为鼓泡流 化床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增压流化床锅炉等多种 动力设备。
反应产物:硫酸钙和 亚硫酸钙,随烟气与 部分未反应的石灰带 离开锅炉,由静电/布 袋除尘器将其与飞灰 一起除去。
脱硫效率:在Ca/S比 为1.5~2时,炉内脱 硫可达40~50%;在 Ca/S比为3~4时脱硫 效率可达50~60%。
二、炉内加钙固硫剂技术
CaO对SO2的吸收包括如下几个过程: (1)SO2 从主气流向颗粒外表面转移的气相传质; (2)SO2在多孔介质内的扩散; (3)SO2在孔壁上的吸附; (4)SO2与CaO的化学反应以及产物层的形成; (5)SO2通过产物层向未反应CaO表面的扩散。
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在通常情况下,当流化速 度一定时,脱硫率随Ca/s摩尔比增大而增大;当Ca/s一定 时,脱硫率随流化速度降低而升高。
三、循环流化床炉内燃烧脱硫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技术。 主要特点是: (l)煤种适应性好。 (2)节省燃料。 (3)清洁燃烧、保护环境。 由于燃烧条件好,降低飞灰的含碳量和黑度,对于高 硫煤,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石进行典型的炉内脱硫,降 低SO2的排放量,可以减轻尾部受热面的腐蚀。由于流 态化燃烧于低温燃烧,可以有效地减少NOx 的生成。
二、煤炭的物理脱硫技术
4.高梯度强磁分离煤脱硫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基于,煤中所含的有机硫为逆磁性,而大部 分无机硫为顺磁性。干法强磁分离脱硫以空气为载流体, 使煤粉均匀分散于空气中,然后使其通过高梯度强磁分离 区,顺磁性黄铁矿等被聚磁基质捕获,从而被脱出,其他 有机物通过分离区成为精煤产品。
用于高硫煤,干法磁脱硫技术可生产硫铁矿,变废为宝, 降低脱硫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