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初一数学学习学法指导

(word完整版)初一数学学习学法指导
(word完整版)初一数学学习学法指导

初一数学学习学法指导

邯郸市第十中学梁雅英

一个学生从小学迈入中学,其认知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在中学数学认知上,从初识到深知,从具体到抽象,从文字到符号,由静态到动态等等都要求学生在思维方法、实践能力等方面能够及时转变、及时适应,但事实上却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学生没能转变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加上学生自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欠缺,致使一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者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是在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校里的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如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就凸现出来。

因此注重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里我仅就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谈几点看法: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即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等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进行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所以不善于预习。预习流于形式,根本不去进行此活动或仅是草草看一遍,也找不出问题和疑点。

针对以上现象,要对学生预习方法给予正确指导: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是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三是研读,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预习前教师可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进行预习。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增强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主要是处理好学生的“听”、“思”、“记”关系。

一是“听”,即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入和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

二是“思”,指学生的思维方式。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善于思考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于思考则学得死,效果差。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初一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阶段,思维狭窄。因此在学习指寻学生做到:(1)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考,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培养创新能力;(2)善于思考。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产生联想、猜想和归纳;(3)学会反思。善于从回顾解题方法的优劣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高。总之,“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才会学。

三是“记”,指学生的课堂笔记。有些学生认为数学没什么可记;记笔记的学生也记得不够合理,把教师板书的内容都记下来,以“记”代替“听”和“思”。好像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那么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3)记解题思路和思想方法;(4)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还像在小学学习那样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容易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要做到: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和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作业书写方面也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正确的方法:(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

如何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解决问题。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由教师带着自己进行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进行自己总结的能力。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进行复习总结的途径即:“一看”、“二列”、“三做”。具体说:“一看”指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记忆所学内容;“二列”指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即写出小结或总结的要点;“三做”是在上述两者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的选择解答各种难度、各种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和解题方法。

二、数学学习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的形成又离不开平时的数学学习实践。下面就数学学习实践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谈一谈如何学好数学课程。

(一)关于数学运算

运算是数学的基本功。初一阶段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黄金时期,初一代数的主要内容都和运算有关,如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和解方程。初一运算能力不过关,会直接影响后续数学的学习。目前的数学评价来说,运算准确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运算屡屡出错会打击同学学习数学的信心;从个性品质上说,运算能力差的同学往往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阻碍了其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从试卷的分析上看,会做而做错的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部分是运算错误,并且是一些极其简单的小运算,如71 - 19 = 68,(3 + 3)2= 81等。错误虽小,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让一句“马虎了”掩盖了其背后的真正原因。认真分析运算出错的具体原因,也是提高运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平时的运算尽量少用计算器,面对复杂运算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情绪稳定,过程合理,速度均匀,结果准确;②要自信,争取一次做对;慢一点,想清楚再写;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纸上也要写清楚。

(二)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有理数要求加强方面要求降低方面

(1)强调有理数意义的理解;

(2)强调数轴的应用,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比较数的大小;

(3)重视乘方意义的理解;

(4)对有理数运算限制要求,以三步为主;

(5)重视有理数运算律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本章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练习,是小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初中学习统计知识的起步阶段。主要学习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识、能力。

理解和记忆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1、理解的涵义

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话去解释事物的意义。同一个数学概念,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存在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解是每个人的大脑对外部或内部知识进行主动的再加工过程,具有创造性。理解的标准是“准确”、“简单”和“全面”。具体讲:“准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简单”就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全面”是不重不漏。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的理解;二是对知识的引申及其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的理解。

2、记忆的涵义

记忆是大脑对知识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借助关键词或提示语进行回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看到“一元一次方程”六个字,你就应想到:它的定义是什么?最简方程是什么?它的解的概念,及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先写下所想到的内容,再去查找、对照,校正记忆的错误,这样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总之,分阶段地整理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以极大地促进数学的学习。

(三)关于数学解题

学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经之路。

1、如何保证数量?我看有以下几点要注意:一是选准一本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或练习册。二是全部做完一节的练习后,再对照答案。千万不要做一道对一道的答案,这样会造成思维中断和对答案的依赖心理;先易后难,遇到不会的题一定要先跳过去,

先彻底解决会做的题;不会的题过多时,不要急躁、泄气,你认为困难的题,对其他人来讲也是如此,只不过需要多点时间和耐心。三是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题,与同学、老师交流,并把解题心得记在笔记本上。四是每天保证40分钟左右的练习时间。

2、如何保证质量?我觉得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要充分理解题意,深化对题中所给条件的认识,分析与哪些数学基础知识相联系?再现思维活动过程,分析解题想法的产生和产生错误的由来,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二是注重落实,不仅要落实思维过程,而且要落实解答过程。三是把握复习,把一些比较“经典”的题重做几遍,把做错的题当作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种高效率的、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扎扎实实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学会聪明地做题,并且能够去反思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我们就一定能早日进入数学学习的自由王国。

初一数学应用题工程问题

A 初一数学应用题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公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1)两个或多个工作效率不同的对象所完成的工作量的和等于总工作量 (2)一般情况下把总工作量设为1 【工程问题】 1. 一件工作,甲独作10天完成,乙独作8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2. 一件工程,甲独做需15天完成,乙独做需12天完成,现先由甲、乙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剩下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部工程? 3.一批工业最新动态信息输入管理储存网络,甲独做需6小时,乙独做需4小时,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一起做,则甲、乙一起做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完成工作? 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4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做,需要几天完成?

5.某工程由甲、乙两队完成,甲队单独完成需16天,乙队单独完成需12天。如先由甲队做4天,然后两队合做,问再做几天后可完成工程的六分之五? 6. 一项工作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30天才能完成,乙队单独需要20天才能完成。现在由甲队单独工作5天之后,剩下的工作再由两队合作完成,问他们需要合作多少天? 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现在由乙先独做几天后,剩下的部分由甲独做,先后共花12天完成,问乙做了几天? 8. 一个蓄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一个丙排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乙管8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丙管9小时可将满池水排空,若先将甲、乙管同时开放2小时,然后打开丙管,问打开丙管后几小时可注满水池?

9.某车间有1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16名工人中,一部分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工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若此车间一共获利1440元,?求这一天有几个工人加工甲种零件. B 工程问题 1. 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水龙头,单独开甲水龙头4小时可以把空水池灌满,单独开乙水龙头6 小时可以把空水池灌满,灌满水池的三分之二要同时打开甲、乙水龙头多少小时? 2. 甲乙丙仨人合作一件工程,甲乙合作六天完成工作量的1/3,然后乙丙合作两天完成余下任务的1/4,剩下的工作由三人合作五天才完成,他们共得九百元,按劳分配,每人应得多少钱? 3. 甲、乙两人项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合同规定15 天完成,否则超过1天罚款1000元,甲、乙两个人经商量签了合同。(1)正常情况下,甲、乙两人能否履行合同?为什么?(2)现两人合作了这项工程的75%,因别处有急事,必须调走1人,问调走谁更合适些?为什么?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期末复习语文学霸提分笔记: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字词识记与测试.docx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期末复习语文学霸提分笔记: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字词识记与测试精品学习资料总目录 期末复习语文学霸提分笔记: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字词 【知识清单】 《邓稼先》。 1.汉字注音。 元勋(xūn)鲜为人知(xiǎn)孕育(yùn)谣言(yáo) 昼夜(zhòu)鞠躬尽瘁(cuì)罗布泊(pō)曛(xūn) 选聘(pìn)至死不懈(xiè)邓稼先(jià)铤(tǐng) 殷红(yān)妇孺皆知(rú)无垠(yíng)萦带(yíng) 2.解释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毫无愧疚地接受(名声、荣誉等)。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 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说和做》

1.汉字注音。 典籍(jí)赫然(hè)仰之弥高(mí)锲而不舍(qiè) 慷慨(kǎi)淋漓(lí)目不窥园(kuī)兀兀穷年(wù) 无暇(xiá)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迥乎不同(jiǒng) 2.多音字读音。 校订(jiào)弹壳(ké)宝藏(zànɡ)行列(hánɡ) 校壳藏行 校规(xiào)地壳(qiào)躲藏(cánɡ)行动(xínɡ) 3.解释词语。 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兴起。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目不窥园:形容专埋头读书。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沥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一反既往:与以往完全不同。既,已经。 潜心贯注: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隐藏的。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回忆鲁迅先生》 1.汉字注音。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八年级数学学法指导 初一匆匆过去,初二迎面而来,如果说一个人成才的基础工程在初中,而这个工程的核心则在初二。所以高度重视认真探索学习方法、研究学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一起来就初二学习的内容,学习内外部环境,学习方法指导等方面探求、分析。 一、初二学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1、学科上的变化:和初一比较,初二开始添设几何和物理,这两个学科都是思维训练要求较强的学科,直接为进入高一级学科或就业服务的学科。 2、学科思维训练的变化:初二各学科在概念的演化、推理的要求、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严密性、创造性方面都提出了比初一更高的要求。 3、思维发展内部的变化:思维发展从思维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已进入新的阶段,即已经炽烈地、急剧地进入第五个飞跃期的高峰。这个“飞跃”期是否会缩短,“飞跃”的质量是否理想要靠两个条件:1)教师精心的指导;2)自己不懈地努力。 4、外部干扰因素的变化:初二正是你性格定型加快节奏,幻想重重的年龄期,常常表现出心理状态和情绪的不稳定,例如逆反情绪发展。这给外部的诱惑和干扰创造了乘虚而入的条件。不要因为这些妨碍自己正常地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指导,破坏了专一学习的正常心理状态。要学会“冷静”、“自抑”,把充沛的青春活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初二学法指导要点。 1、积极培养自己对新添学科的学习兴趣。平面几何是逻辑推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训练,平几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你的思维发展,影响你顺利地完成第五个思维发展飞跃。理化学科是你将来从事理工科的基础,语文的快速阅读和写作训练也在为你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切记勿偏科,初中阶段的所有学科都是你和谐完美发展的第一块基石。 2、用好“读、听、议、练、评”五字学习法,掌握学习主动权。读:读书预习;听:听课;议:讲议讨论;练:复读练习,形成技能;评:自我评价掌握学习内容的水平。 3、在评价中学习,在评价中达标:“在评价中学习”是指给自己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目标的指导和鞭策下学习。“在评价中达标”是指只有进入“自我评价状态的学习”,才能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强烈的自我追逐学习目标,才能高质量、高水平的达到目标。 4、听课要诀:(1)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听;(2)手脑并用,勤于实践议练,勤于笔记,养成笔记的习惯;(3)勇于发言,发问,暴露自己的疑点、弱点;(4)把握重点和难点。对“重点”要“练而不厌”,对“难点”要锲而不舍;(5)形散神不散。课堂上,教师的读、讲、议、练、评活动安排从形式上可能有些“散”,你要积极参与配合,做到45分钟形散神不散;(6)重视每节课的归纳小结,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就数学而言要学会归纳知识结构、题型、数学思想和方法。 5、重视知识、题型积累,更重视思维训练和能力发展。你要适应21世纪初人才需求的标准,必须是既有知识,又有能力,会思考、会运筹的人。怎样培养自己的能力呢?(1)在听懂双基知识点的同时,着力弄清思路和方法;(2)学会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就是在研究问题的证与解的同时,着力思考多解和多变,自己编一些变条件,变解答过程、变结论的问题;(3)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常言道:“动脑不动手,沙地起高楼”,不可行。新的见解,常出于实践训练之中;(4)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特异思维能力,不要只满足于教师讲的,书上写的解法和证法。一题多解,胜练十题,特异思维的一次成功,就是思维发展的一次飞跃。 暂时介绍这些初二学法要点,祝同学们学习顺利,成功!

(word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应用题分配问题专项训练

分配问题 1、某厂要在5天内完成18台拖拉机的装配任务,甲车间每天能装配2台,乙车间每天能 装配3台,应如何分配两车间的装配任务,使两车间的工作天数都是整天数? 2、有三个桶,容积比为7:8:9,原来甲桶盛水12千克,乙桶盛水200千克,丙桶盛水210 千克,把190公斤的水分别注入三个桶中恰好都注满,求三个桶各注水多少千克? 3、甲、乙、丙三个粮仓共存粮70吨,甲与乙存粮比为1:3,乙与丙存粮比为1:2,求甲、 乙、丙三个粮仓分别存粮多少吨? 4、三台拖拉机工耕地228亩,已知甲、乙两拖拉机耕地的亩数比是1:2,乙、丙两拖拉机 耕地的亩数比是5:3,求三抬拖拉机各耕地多少亩? 5、地板砖厂的坯料由白土、砂土、石膏、水按25:2:1:6的比例配制而成,先将前三种坯 料称好,共5600千克,应加多少千克的水后搅拌?这前三种坯料各称了多少千克? 6、某农户养鸡鸭一群,卖掉15只鸭后,鸡鸭只数比为2:1,在此以后,又卖掉45只鸡, 这时鸡鸭只数比为1:5,则该农户原来养鸭的只数是多少?

7、红旗机械厂生产甲、乙两种机器,甲种机器每台销售价为4万元,乙种机器每台销售价 为5万元。 (1)为使销售额达到120万元,若两种机器要生产,则应安排生产甲、乙两种机器各多少台? (2)若市场对甲种机器的需求量不超过20台,对乙种机器的需求量不超过15台,工厂为确保120万元销售额,应如何安排生产计划? 8、某仓库有甲种货物20件和乙种货物29件要运往百货公司.每辆大卡车每次可运甲种货 物5件或运甲种货物4件和乙种货物3件;每辆小卡车每次可运乙种货物10件或运甲种货物2件和乙种货物5件.每辆大卡车每次的远费为300元,每辆小卡车每次的远费为180元. (1)用大卡车运甲种货物,小卡车运乙种货物,需大、小卡车各几辆次? (2)大、小卡车每次都同时装运甲、乙两种货物,需大、小卡车各几辆次? (3)(1),(2)两种运输方案哪一种的运输费用省,较省一种的运输费用是多少? 9、某厂生产A,B两种不同型号的机器,按原生产计划安排,A型机的生产成本为每台3 万元,B型机的生产成本为每台2万元,完成全部计划的总成本为69万元.进一步核算发现,若把原计划中A型机的产量增加5台,B型机的产量减少5台,则A型机的成本将降为每台2.5万元,B型机的成本升为每台2.1万远,生产的总成本为64.7万元. 求原计划中A,B两种机器共生产多少台.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有答案)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 方法总结:总数量相等或对应成比例。 1、某车间每天能制作甲种零件500只,或者乙种零件250只,甲、乙两种各一只配成一套产品,现要在30天内制作最多的成套产品,则甲、乙两种零件各应制作多少天? 2、制作一张桌子要用一个桌面和4条桌腿,1m的立方木材可制作20个桌面,或者制作400条桌腿,现有12m的立方木材,应怎样计划用料才能制作尽可能多的桌子? 3、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一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配两螺母,为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则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4、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用1立方米钢材可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现要用6立方米钢材做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B两种部件,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5、机械厂加工车间有85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 6、红光服装厂要生产某种学生服一批,已知每3米长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600米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学生服,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 练习: 1、包装厂有42人,每个人平均每小时生产圆片120片,或长方形片80片,将两张圆片与一张长方形片配成一套,问如何安排工人? 2、用铝片做听装饮料瓶,每张铝片可制瓶身16张或制瓶底43张,一个瓶身和两个瓶底可配成一套,有150张铝片,用多少张制瓶身和多少张制瓶底? 3、某工厂计划生产一种新型豆浆机,每台豆浆机需3个A种零件和5个B种零件正好配套已知车间每天能生产A 种零件450个或B种零件300个,现在要使在21天中所生产的零件全部配套,那么应安排多少天生产甲种零件,多少天生产乙种零件? 4、某车间有工人16名,每人每天可加工甲零件5个或乙零件4个,已知每加工一个甲零件可获利16元,美加工一个乙零件可获利24元,若此车间一共获利1440元。则这一天一共有几名工人加工甲零件?1、答案:解设甲制x天,那么乙制(30-x)天 500=250(30-x) 500x+250x=7500 x=10(天) 答甲制10天,乙制20天。 2、答案:解:设用x方做桌腿。 400 8012 4009608 ) 480960 x x x x x x ?- - =( = = =2 答:用2方做桌腿,10方做桌面。 3、答案: ()() 22 21200200022 2400440002000 440044000 10 10 221012 X X X x x x x x - =- =- = = -= 解:设生产螺钉人,生产螺母人。 答:生产螺钉人,生产螺母 人。 4、答案: () 6 4036240 1201440240 1202401440 3601440 4 642 4 ,2. A x B x x x x x x x x x A B - ??=- =- += = ? = -= 解:设作的立方米的()立方米 答:立方米作立方米作 5、() 85) 162 10853 48170020 681700 25 852560 2560 x x x x x x x x - = - =- = = -= 解:设应安排人加工大齿轮,(人加工小齿轮. 人 答:应安排人加工大齿轮,人加工小齿轮 6、答案: 32 3 3 2 331 600- = 31 2 =360 600-360240 240360 240240 x x x x x ÷= = 每米长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件, 或做裤子条,则每件上衣用布米, 每条裤子用布米 解:设做上衣用米布料,做裤子用(600-)米. 答:(套)做上衣用布米, 做裤子用布米,共能生产套。

高考语文140+学霸私密笔记分享

高考语文140+学霸私密笔记分享! 我整理了高考语文140+学霸的语文笔记,有很多阅读题和诗歌鉴赏的高分答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篇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指津 指津一:整体把握,微观勾画 1.阅读原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说明或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或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或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2.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 3.微观勾画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以备答题时所用。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副词(如“凡是”“全”“将”“基本上”“已经”“也许”“可能”等)以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此外,由于论述类文章中有些内容表达起来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

有时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理解时要找出其“本体”。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指津二:紧扣语境,把握内涵 要准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话要么是关键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或承前或蒙后省略了相关内容。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意义。因此,阅读中要对这类词语慎重考虑。可采用如下方法: 1.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2.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进了初中发现数学变难了,数学成绩下降了.分析:在小学阶段,由于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学生即使学法较差也能通过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绩.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由文字发展到符号,图形……,学习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如果还是用小学时的方法对待,将会因学不得法而使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而成为学困生.而且数学学习的好坏会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初一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预习课本,学会研究 预习时应做到: 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内容. 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做到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预习过程同时更是一个研究过程. 2,注重课堂,提高能力 在听课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 (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 (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 (5)听好课后小结.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3,作好笔记,加强记忆 作好笔记要求: (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 (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自己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4,做好作业,探讨规律 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要求: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要求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学会(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 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开始可有意识模仿,训练,逐步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坚持"两先两后一小结"(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写好每个单元的总结)的学习习惯.从而总结出规律. 新学期开始,又一批新生进入初中,伴随着课程的增多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由文字发展到符号、图形……,学习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要发生变化, 一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而成为学困生。而且数学学习的好坏会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

初一学生数学学法指导

初一学生数学学法指导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偏重于对教的研究。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对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很少问津。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新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习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高低,而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学生即使学法较差也能通过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绩。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由文字发展到符号、图形……,学习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如果还是用小学时的方法对待,将会因学不得法而使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而成为学困生。而且数学学习的好坏会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进行数学的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和形式谈几点浅见。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从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可把学法指导的内容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读法”指导 初一学生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沿用小学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既不能读懂,更无法读透,且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读数学书呢?平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求教);三是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2.“听法”指导 “听”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识,而初一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应指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1)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 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3) 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4) 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5) 听好课后小结。 3.“思法”指导 “思”指学生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初一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的思维中,思维狭窄。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指导时,应使他们在学习中做到:(1) 敢思、勤思、随读随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2) 善思。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3)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

初一上学期语文笔记完整版

初一上学期语文笔记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一上学期笔记 第一单元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一.题解“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你——青少年。门——比喻文学之门。表面意思是:为青少年打开某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青少年由此登堂入室,领略文学领域的无限风光。 这个题目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设置了悬念,又非常醒目,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生动形象,新颖别致! 二.文章思路:议论大门——初始大门——打开大门 三.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1、2段),由门谈起,引起话题。为下文亮出文学这扇大门蓄势。 第二部分:(3、4段),论述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意义。 第三段:由“无数”转到“一扇”,点明这一扇门是“文学”之门。 第四段:简要阐述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第一句:阐述文学的特征; 第二到四句:阐述文学的内涵; 第五到八句:阐述文学的功能; 第九到十三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第三句:排比,比喻,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优秀文学作品同历史和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比喻和排比结合,具有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 第五句:排比和反复结合,又大处到小处,从社会到自我,层层切近。 第七句:排比,充分表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阐述了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第十句: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所以,不读文学作品,即使他学历再高,他的文明程度和品德修养也不会高,他的感情世界也不会丰富,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第十二句:概述了文学对人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部分:(5),激励人们走进文学的大门,收束全文。 四.文章写法 1.运用比喻,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亲切的语气,真挚的情感 《繁星》 一.层次结构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分配配套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解配套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分配、配套问题处理方法 二、教学难点: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寻找配套关系式、列出方程 三、教学流程:配套问题在现实中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如螺钉与螺母的配套,盒身与盒底的配套等。我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抓住配套关系,设出未知数,根据配套关系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来解决问题。 引例: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工人生产螺母? 本题已知条件:①分配生产螺钉和螺母的人数共22人;②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③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④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 其中本题的配套关系是:一个螺钉配两个螺母,即螺钉数:螺母数=1:2。 解法一: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22-x)名工人生产螺母,则一天生产的螺钉数为1200x个,生产的螺母数为2000(22-x)个。 根据题意,得: 1200x:2000(22-x)=1:2

解得x=10,22-x=12。 答: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安排10人生产螺钉,12人生产螺母。 解法二:设法同上(略)。 1200x/1=2000(22-x)/2 下面解法同上。 解法三:设法同上(略)。 2×1200x=2000(22-x) 下面解法同上。 四、例题练习 例1、某工地需要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该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的土及时运走? 分析:本题的配套关系是:每天挖的土方等于每天运走的土方. 解:设安排x人挖土,则(48-x)人运土,一天可挖土5x方,一天可运土3(48-x)方。 根据题意,得: 5x=3(48-x), 解得x=18,48-x=30 答:每天安排18人挖土,30人运土正好能使挖的土及时运走。例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_年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我们不但要努力学好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更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起来看看_年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 正整数 含正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正分数 零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含负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有理数的另一种分类 整数自然数 0负整数 有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想一想:零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 零是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自然数不一定是正整数,因为零也是自然数;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因为负整数不是自然数.判断正误: ①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③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④0℃表示没有温度()

知识点二:数轴 1.填空 ①规定了的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要素)的直线叫做数轴. ②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已知m是整数且-4 3.选择题 ①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所表示的数是()A整数B负数C非负数D非正数 ②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知识点三:相反数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侧且离原点距离相等.1.填空 ①-2的相反数是;它的倒数是;它的绝对值是. ②|-3|的相反数是;它的倒数是;它的绝对值是. ③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0;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和-1;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2.选择 ①若a和b是互为相反数,则a+b=() A.–2a B.2b C.0 D.任意有理数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的相反数是 0.25B.4的相反数是-0.25 C.0.25的倒数是-0.25 D.0.25的相反数的倒数是-0.25 ③用-a表示的数一定是()A.负数 B.正数 C.正数或负数 D.都不对 A.–1 B.1 C.±1 D._.判断 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旁()②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它就成了一个负数() ③只要符号不同,这两个数就是相反数() 知识点四: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所对应的点离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负数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0的绝对值是0;(4)|a|大于或者等于0.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

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问题:进了初中发现数学变难了,数学成绩下降了。 分析:在小学阶段,由于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学生即使学法较差也能通过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绩。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由文字发展到符号、图形……, 学习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如果还是用小学时的方法对待,将会因学不得法而使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而成为学困生。而且数学学习的好坏会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初一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从同学学习的几个环节可把学习方法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读的方法初一同学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沿用小学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既不能读懂,更无法读透,且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那么如何有效地读数学书呢? 平时应做到: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 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以便求教 ;三是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 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2.听的方法“听”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识,而初一同学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应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1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 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 (3 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 (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 ; (4 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5 听好课后小结。 3.思考的方法指导 “思”指同学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于思考则学得活, 效率高;不善于思考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初一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的思维中,思维狭窄。因此在学习中要做到:(1 敢于思考、勤于思考、随读随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考; (2 善于思考。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 (3 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4.问的方法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不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但初一同学往往不善于问,不懂得如何问。因此, 同学在平时学习中应掌握问问题的一些方法,主要有:(1 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回答后,顺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 (2 反问法。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来; (3 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的相互关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 (4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些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此外,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然,还要问其所以然。

学霸经验之谈:学好初中语文有方法

学霸经验之谈语文篇:学好初中语文有方法 要问到学习语文的窍门,恐怕回答最多的就是——〓积累、总结〓,的确这就是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与勤奋,但只有真正付出,才有收获,才能厚积薄发,真正走进语文的殿堂。 1.尽量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既有自己本身的严谨厚重,又不乏轻松愉悦。这是因为语文包括的内容太广了,从生活琐事到人生哲理,从社会百态到内心情感,无不有语文的身影。语文本身就源于生活,但往往又是生活的概括、升华,只要你热爱生活,相信心中定有语文的一份净土。先努力从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入手,慢慢读,细细品,或许一时还未培养出兴趣,但随着学习语文的深入,你会发现蕴藏在其中的乐趣,那时你的兴趣就建立了,语文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2.重视积累与归纳:语文学习,或许一时的努力发劲,成绩上来了,但下一次忽视了语文学习,成绩立即一落千丈,这说明语文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是说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学语文,而重在点点滴滴的积累,只要每天腾出一小段时间来积累,重要的是坚持下去,滴水穿石,最终语文成绩会逐步稳定提高,不会有大起大落的现象。那么,积累什么呢? ⑴基础知识的积累:包括语音、字词、文学常识的积累。在平时学的课文,课外读的文章中,碰到不认识的字词或拿不准的读音、容易写错的字,把词典翻出来,查一遍,需要整理的可以专门用本子记忆,一般留一个印象就好,每次如此,同一个字词,难一点的反复这样3、4次就记住了,长此以往,你的字词就十分扎实了。对于成语,我的做法是拿一个本子,在做题中积累,隔一段时间做一些成语题,在做题过程中,不认识的成语、生活中容易用错的成语(特别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褒贬色彩)都记到本子上,抽空拿出来翻翻看看,顺口造个句子,成语的使用就这样熟练了。平时老师讲课文时,都会提到作家、作品,这是留一下心,用心听一下或在书角上记一下,文学常识不至于会到贫乏的地步,也足以应付考试。 ⑵现代文阅读:都说读文章在于“悟”,不仅仅是揣摩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传达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解题的方法、技巧,核对标准答案,思索一下自己为什么就和答案不一样,答案时如何形成的,我又是怎样考虑的,我的解题思路偏差在哪里,及时整理出这篇阅读最大的解题收获,即在本子或纸片上,下回再做题前看上两眼,下次做题就注意了,这样每次做题都有新收获,同时巩固了自己的方法总结,坚持下去,考试前不用多做题,只要把自己的心得总结回顾一遍,考试时特别注意运用,现代文阅读扣分会很少。当然,广泛地课外泛读对于自己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专题练习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专题练习 1、分配问题 例题1、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 问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变式1:某校组织师生春游,如果只租用45座客车,刚好坐满;如果只租用60座客车,可少租一辆,且余30个座位.请问参加春游的师生共有多少人? 2、调配与配套问题 变式1: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乙种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现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 变式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片可制盒身10个或制盒底3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00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既使做出的盒身和盒底配套,又能充分利用白铁皮? 变式3:一台挖土机和200名工人在水利工地挖土和运土,已知挖土机每天能挖土800立方米,每名工人每天能挖土3立方米或运土5立方米,?如何分配挖土和运土人数,使挖出的土能及时运走? 3、利润问题 (1)一件衣服的进价为x元,售价为60元,利润是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 变式:一件衣服的进价为x元,若要利润率是20%,应把售价定为________. (2)一件衣服的进价为x元,售价为80元,若按原价的8折出售,利润是______元,利润率是 __________. 变式1:一件衣服的进价为60元,若按原价的8折出售获利20元,则原价是______元,利润率是 __________. 变式2:一台电视售价为1100元,利润率为10%,则这台电视的进价为_____元. 变式3:一件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50元,按标价的九折销售时,利润为15.2%,这种商品每件标价是多少?

初一数学调配问题

调配问题: 1、甲车队有50辆汽车,乙车队有41辆汽车,如果要使乙车队数比甲车队车数的2倍还多 1辆,应从甲车队调多少辆车到乙车队? 2、某厂甲车间有工人32人,乙车间有62人,现在从厂外招聘新工人98名分配到两个车间, 问应该如何分配才能使乙车间的人数是甲车间人数的3倍? 2、某班学生分两队参加劳动,其中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后因劳动需要,从甲队抽 调16人支援乙队,使得甲队人数比乙队人数的一半少3人,求甲、乙两队原来的人数? 年龄问题: 4、爸爸15年前的年龄相当于儿子12年后的年龄,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时,爸爸多 少岁? 5、10年前田芸的年龄是她女儿的7倍,15年后田芸的年龄是她女儿的2倍,现在母女俩的 年龄各是多少岁? 6、妈妈今年40岁,恰好是小红年龄的4倍,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

分配问题: 7、学校新进若干箱教学设备,某班同学去运,若每人运8箱,还余16箱;若每人运9箱, 还缺少32箱,这批设备共有多少箱?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8、某班举办一次集邮展览,展出的邮票若平均每人3张则多24张,若平均每人4张则少 26张.这个班有多少学生?一共展出了多少张邮票? 9、某班同学利用假期参加夏令营活动,分成几个小组,若每组7人还余1人,若每组8人 还缺6人,问该班分成几个小组,共有多少名同学? 配套问题: 10、某服装厂加工车间有工人54人,每人每天可加工上衣8件或裤子10条,应怎样合理分 配人数,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上衣和裤子配套? 11、用铝片做听装饮料瓶,每张铝片可制瓶身16张或制瓶底43张,一个瓶身和两个瓶底可 配成一套,有150张铝片,用多少张制瓶身和多少张制瓶底? 12、某车间工有75名工人生产A、B两种工件,已知一名工人每天可生产A种工件15件 或B种工件20件,但要安装一台机械时,同时需要A种工件3件,B种工件两件才能配套。该车间应如何分配工人生产,才能保证连续安装机械时,两种工件恰好配套?

初一数学学法指导-1.doc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赞皇二中七年级数学组 初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小学,下启高中,所以初中的学习至关重要。而初一是初中的基础,所以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是成功的前提。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相对简单。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数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总结是非常必要的。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几点数学学习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1.预习的方法。 (1)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 (2)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前后联系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听老师讲解知识的前后联系,重点问题如何思考解决。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听课的方法。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3)听懂重点、难点分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 (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学生思维。 (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 (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 (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简要分析和方法; (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数学课堂的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课后温习稳固及完成作业的方法,在温习稳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 (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以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做作业时应注意:

学霸初中英语笔记大全(精华版)

学霸初中英语笔记大全(精华版) ● This is the key to the door .这是开门的钥匙。 ● ?? ? ??电话号码电话号码 at .sth .sb call call sb. = phone sb. = ring sb. up please give me a call .请打电话给我 ● family 指家庭时是单数,谓语动词用“is ”,family 指家人时是复数,谓语动词用“are ”。 ● of 表示无生命物体的所有格,s 表示有生命物体的所有格。有生命物体的所有格也可以用of ,但有生命物体后要加“s ”。 ● 以副词there 或here 开头的句子常要倒装,以示强调。 ● What’s your name, please? = Could you tell me your name, please? = 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 ● Nice to meet you. = Glad to meet you. = Pleased to meet you. ● 写启示的方法: 1.启示的主题; 2.描述细节; 3.留下联系方式。 ● 表示惊讶、忧伤、微怒、失望等,可以用dear 作感叹词。 ● 名词如果有数量词修饰它,使用谓语动词适应看他的数量词,如: ??? keys of sets two are here keys of set a is here ● get to somewhere (get home 除外)到达…… ● ? ? ?)无生命物体的“有”( is there ) 有生命物体的“有”( have 有 ● 肯定:Let+宾语(人称代词的宾格或名词)+ V 原型+…… 否定:Don’t let +宾语+V 原型+……/Let + 宾语 + not + V 原型+…… ● have 表示“有”时才可以用来提问或写成否定“haven’t”。 ● ?? ?????? you will 问: ) 听话的人include 不(us Let ? we shall 问: )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include s Let' myself (我自己) yourself (你自己) himself (他自己) herself (她自己) itsel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