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案件流程
故意伤害公安办案流程是什么?

I am only responsible for the excitement, and God has its own arrangements.(页眉可删)故意伤害公安办案流程是什么?导读:要经过公安部门侦查、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复核以及法院进行开庭审判等流程。
对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故意伤害公安办案流程是什么?故意伤害罪办案程序如下:(一)由公安部门侦查。
公安部门侦查结束后向检察院申请批捕。
(二)检察院对案件的事实进行复核。
复核后认为不符合批捕条件的,向公安部门发出《不予批捕通知书》,公安部门收到《不予批捕通知书》后放人;复核后认为符合批捕条件的,向公安部门发放《逮捕证》,公安部门随即正式逮捕犯罪嫌疑人。
(三)公安部门逮捕犯罪嫌疑人后,先将其羁押在看守所内,检察院择日向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提起公诉。
(四)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经过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当事人做最后陈述、合议庭讨论定罪量刑意见后由审判长宣判。
(五)如果被告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起申诉的,一审判决书生效,被告被移交到监狱服刑;如果被告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如果二审法院依法审理后认为被告无罪的,当庭释放;如果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审理的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定罪量刑准确,就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六)被告被移送到服刑监狱服刑。
(七)如果受害人或者受害人家属要求民事赔偿的,可以提起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赔偿。
法庭将一并审理。
二、故意伤害罪会判多少年1、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这里所说的“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出于损害他人健康的故意而伤害他人,但由于被害人受到伤害后得不到及时或者有效的救治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故意杀人案件法律流程(3篇)

第1篇一、案件发现与报案1. 案件发现故意杀人案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生命权的丧失,一旦案件发生,相关人员或目击者应当立即发现并采取行动。
案件发现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被害人或其亲属发现被害人死亡,立即报警。
(2)公安机关在日常巡逻、调查过程中发现案件线索。
(3)司法机关在办理其他案件时发现相关线索。
(4)其他单位和个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案件线索。
2. 报案案件发现后,相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报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拨打110报警电话。
(2)到公安机关报案。
(3)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线上渠道报案。
(4)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报案。
二、立案侦查1. 受案与审查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受理,对报案内容进行审查,判断是否属于故意杀人案件,并决定是否立案。
2. 立案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案侦查。
立案决定应当告知报案人、被害人及其家属。
3. 侦查立案后,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开展侦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现场勘查:侦查人员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勘查,收集证据,固定证据。
(2)调查访问:侦查人员对现场周边群众、被害人、嫌疑人等进行调查访问,了解案件情况。
(3)侦查实验:为查明案件事实,必要时进行侦查实验。
(4)技术侦查:运用技术手段对嫌疑人进行监控、定位等。
(5)询问证人、被害人:侦查人员对证人、被害人进行询问,了解案件情况。
(6)讯问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了解其犯罪动机、过程等。
(7)搜查:对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等住所、场所进行搜查,收集证据。
(8)扣押: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文件等进行扣押。
4. 侦查终结侦查工作完成后,侦查机关应当制作侦查终结报告,对案件事实、证据、法律依据等进行全面总结。
三、审查起诉1. 审查起诉机关故意杀人案件由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2. 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收到公安机关移送的起诉材料后,应当对案件进行审查,包括:(1)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伤害案件程序规定

伤害案件程序规定伤害案件程序规定是指在处理伤害案件时,根据法律规定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程序规定,包括立案、调查、审理和执行等环节。
下面是伤害案件程序规定的一般步骤:一、接警和立案:1. 当有人报案或发生伤害事件时,承办单位(公安机关或法院)要及时接警、立案,并记录下报警人提供的相关信息。
2. 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后,决定是否立案侦查、提起公诉或其他处理方式。
二、调查和证据收集:1. 立案后,调查人员应尽快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勘查现场,了解案件的起因、经过情况。
2. 调查人员应与涉案各方取证人员进行调查,以获取相关证据材料,包括书面证据、物证、证人证言等。
三、取证与鉴定:1. 为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调查人员可根据需要,依法申请对有关物证进行鉴定。
2. 对涉及身体伤害的案件,可以依法委托相关医疗机构对被害人进行伤情鉴定,确定伤势及其后果。
四、逮捕和起诉:1. 如果调查结果显示,犯罪嫌疑人涉嫌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可以根据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对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
2. 根据案情和证据,承办单位可以决定是否起诉,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相关证据材料提交法院。
五、审理和判决:1. 法院根据立案的事实、证据以及法律规定,组织法庭审理案件,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护意见。
2. 法院根据审理过程中所获得的证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在法定的专门法庭上达到合议庭,对案件做出判决。
六、执行和补偿:1. 根据判决结果,承办法院组织执行,对判决的义务进行强制执行。
2. 对涉及伤害赔偿的案件,法院可以根据受害人的请求,判决赔偿金额,并监督被告履行赔偿义务。
总之,伤害案件程序规定的目的是确保案件能够依法有序地进行,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法律制裁。
这些程序规定不仅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础,也是确保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伤害罪办案流程是什么

伤害罪办案流程是什么1、接到伤害案件报警后,接警部门应当根据案情,组织警力,立即赶赴现场2、对正在发生的伤害案件,先期到达现场的民警应当做好以下处置工作(一)制止伤害行为(二)组织救治伤员(三)采取措施控制嫌疑人(四)及时登记在场人员姓名、单位、住址和联系方式,询问当事人和访问现场目击证人;五)保护现场。
我国对于犯了故意▲伤害罪办案流程是怎样的,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进入不同阶段的时限是有不同的规定的,除了时限不同法律法规还有其他相关规定,对犯罪年龄也有规定,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调解。
为你详细解答。
▲一、故意伤害罪的正规流程是什么?故意伤害至人轻伤,按照正规程序,公安机关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进行刑事拘留并调查取证,在证据充分以后承办民警会询问当事双方是否愿意调解,如果双方愿意进行调解并能够达成调解(赔偿)协议,被害人表示对处理结果满意不再追究嫌疑人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应当对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或者释放。
如果当事双方不接受调解或者接受调解但无法达成调解协议那公安机关应当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向当地的人民检察院提请逮捕,在检察院审核批准以后报送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二、故意伤害罪案件流程须知有哪些?1、拘留:一般14天,最长37天;2、批捕进入侦查阶段:一般2个月,最长7个月3、移送检察院进入审查起诉阶段:一般是1.5个月,最长2.5个月 (如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则最长可达6.5个月)4、法院一审:一般是1.5个月,最长2.5个月(不包括退回补充侦查)5、法院二审:一般1.5个月,最长2.5个月。
▲三、故意伤害罪案件转折点有哪些?1、侦查阶段:争取取保候审,争取侦查机关撤销案件,争取变更为行政处罚,争取侦查机关不移送案件到检察院。
2、审查起诉阶段:争取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争取检察机关以较轻的罪名、犯罪情节和行为性质起诉,争取取保候审3、审判阶段:争取无罪判决,当庭获释,争取较轻的判决和刑事处罚▲四、刑法对故意伤害罪有什么规定?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公安机关故意伤害案件办案程序

公安机关故意伤害案件办案程序第十条接到伤害案件报警后,接警部门应当根据案情,组织警力,立即赶赴现场。
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现场具备勘验、检查条件的,应当及时进行勘验、检查。
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应当对人身损伤程度和用作证据的痕迹、物证、致伤工具等进行检验、鉴定。
为了体现法律的逻辑性、严谨性,无论是公、检、法部门在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审理过程中,还是当事人的应诉过程都必须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进行,而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的司法程序也各有差异,那么其中公安机关▲故意伤害案件办案程序是怎样的呢,今天小编就会带大家一起了解。
▲公安机关故意伤害案件办案程序的具体规定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5]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并结合基层实际工作情况,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五年十月二十七日▲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正确适用法律,确保案件合法、公正、及时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伤害案件是指伤害他人身体,依法应当由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
第三条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应当遵循迅速调查取证,及时采取措施,规范准确鉴定,严格依法处理的原则。
▲第二章管辖第四条轻伤以下的伤害案件由公安派出所管辖。
第五条重伤及因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由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管辖。
第六条伤情不明、难以确定管辖的,由最先受理的部门先行办理,待伤情鉴定后,按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移交主管部门办理。
第七条因管辖问题发生争议的,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第八条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故意伤害(轻伤)案件,办案人员应当告知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国务院部委规章

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国务院部委规章引言概述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和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力量,对于办理伤害案件具有重要职责。
国务院部委规章对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的程序和规定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司法公正和人民权益。
一、案件受理1.1 伤害案件的受理条件:公安机关受理伤害案件需满足以下条件:案件发生在辖区内,涉及人身伤害或死亡,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1.2 受理程序:当接到伤害案件报警或举报后,公安机关应及时派员前往现场勘查,了解案件情况并进行初步调查。
确认案件属实后,立即受理案件并展开进一步调查。
1.3 受理时限:公安机关应在接到案件后24小时内受理,确保及时保护现场、调查取证,并在法定时限内完成初步调查。
二、调查取证2.1 证据收集:公安机关在办理伤害案件时,应当依法收集证据,包括现场勘查、询问当事人、调取监控视频等方式,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2 伤害鉴定:对于涉及人身伤害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安排受伤人员进行伤情鉴定,确定伤害程度和原因,为案件侦办提供科学依据。
2.3 调查时限:公安机关在办理伤害案件时,应当依法规定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调查取证工作,确保案件的证据充分、清晰。
三、犯罪嫌疑人的立案查找3.1 立案条件:公安机关在办理伤害案件时,应当根据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并依法立案查找。
立案查找需要满足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清晰、作案事实清楚等条件。
3.2 查找程序: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发出查找通告,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全面查找,包括调取相关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尽快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3.3 查找时限: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规定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犯罪嫌疑人的查找工作,确保案件的侦办顺利进行。
四、案件侦办4.1 侦查程序:公安机关在办理伤害案件时,应当依法进行侦查工作,包括调查取证、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证据分析等程序,确保案件的侦破。
4.2 侦查时限: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规定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案件的侦查工作,确保案件的侦办及时、有效。
故意伤害罪办案程序是怎样的?

The world is full of unfairness. What we can do is not only accept, but also try to resist.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故意伤害罪办案程序是怎样的?1、接到伤害案件报警后,接警部门应当根据案情,组织警力,立即赶赴现场。
2、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现场具备勘验、检查条件的,应当及时进行勘验、检查。
3、伤害案件现场勘验、检查的任务是发现、固定、提取与伤害行为有关的痕迹、物证及其他信息,确定伤害状态,分析伤害过程,为查处伤害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
在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中,故意伤害是最常见的一种行为。
当公民受到故意伤害后,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那么公安机关故意伤害罪办案程序是怎样的?各个环节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下面结合有关法律资料给大家具体讲一讲。
一、案件管辖1、轻伤以下的伤害案件由公安派出所管辖。
2、重伤及因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由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管辖。
3、伤情不明、难以确定管辖的,由最先受理的部门先行办理,待伤情鉴定后,按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移交主管部门办理。
4、因管辖问题发生争议的,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5、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故意伤害(轻伤)案件,办案人员应当告知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如果被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6、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故意伤害(轻伤)案件,因证据不足,移送公安机关侦查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二、前期处置1、接到伤害案件报警后,接警部门应当根据案情,组织警力,立即赶赴现场。
2、对正在发生的伤害案件,先期到达现场的民警应当做好以下处置工作:(一)制止伤害行为;(二)组织救治伤员;(三)采取措施控制嫌疑人;(四)及时登记在场人员姓名、单位、住址和联系方式,询问当事人和访问现场目击证人;(五)保护现场;(六)收集、固定证据。
三、勘验与检查1、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现场具备勘验、检查条件的,应当及时进行勘验、检查。
办理伤害案件程序规定

办理伤害案件程序规定伤害案件程序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第一,报案和调查取证阶段:当有人受到他人伤害时,受害人或其代理人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收到报案后,会派遣警察前往现场进行勘查,并将勘查结果记录在案。
同时,公安机关还会对受害人、目击者和被害人进行询问调查,以获取案件的相关证据。
第二,立案阶段:经过调查取证后,公安机关会综合分析勘验笔录、询问笔录、证人证言、物证等证据,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如果认为有立案的必要,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出具立案决定书,并依法告知案件受理单位。
第三,逮捕和刑事拘留阶段:在案件立案后,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确定,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或刑事拘留措施。
逮捕是指对已经锁定的犯罪嫌疑人,将其限制在特定场所进行对审讯和取证的行为。
刑事拘留是指对犯罪嫌疑人在取证阶段实行的限制自由、限制人身行为的措施。
第四,审查起诉阶段:经过取证和调查阶段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材料提交给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院会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提起公诉后,案件将移送至法院进行审判。
第五,审判阶段:伤害案件经过移送至法院后,法院将组织庭前调查,并进行庭审。
在庭审过程中,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会提供证人证言、物证等证据。
法庭将根据质证、质询、辩论等程序,依法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有罪。
第六,判决和执行阶段:法院将根据庭审的结果,依法作出判决。
如果判决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法院将会判处相应的刑罚。
受害人在刑事赔偿金额方面,可以向法院提出民事赔偿请求。
判决书生效后,公安机关将会协助执行判决,并确保犯罪嫌疑人受到相应的处罚。
以上是办理伤害案件的主要程序规定,其具体的程序可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规定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应按照法律规定,在各个程序环节中依法行使职权,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和有效办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拘留:一般14天,最长37天;
二、批捕进入侦查阶段:一般2个月,最长7个月
三、移送检察院进入审查起诉阶段:一般是1.5个月,最长2.5个月
(如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则最长可达6.5个月)
四、法院一审:一般是1.5个月,最长2.5个月(不包括退回补充侦查)
五、法院二审:一般1.5个月,最长2.5个月。
因此从犯罪嫌疑人进看守所到下判决,一般是7个月左右,最长近16个月(也许更长)。
故意伤害罪-案件转折点须知
一、侦查阶段:争取取保候审,争取侦查机关撤销案诉阶段:争取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争取检察机关以较轻的罪名、犯罪情节和行为性质起诉,争取取保候审
三、审判阶段:争取无罪判决,当庭获释,争取较轻的判决和刑事处罚
故意伤害罪-温馨提示
一、为不影响案件侦破,我国法律规定,除了办案机关及律师,任何人不可以会见关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
二、家属可以给看守所内的犯罪嫌疑人送衣服及毛巾等必备日用品,并可每月存钱供其购买日用品。
三、会判多久?
这个问题是当事人及家属最关心的问题,因为涉嫌的罪名办案机关通常会告知当事人及家属,所以查看刑法相应的规定即可知道大概的量刑幅度,但具体会判多年,需要律师到看守所会见嫌疑人以详细了解案情,并且到办案机关调取案卷材料,以侦查机关掌握的证据为突破口,从技术上把握嫌疑人有哪些无罪情节,罪轻情节,然后根据办案经验,预测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