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专业“三型一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语国际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汉语教师和文化传播者,各个国家都在探索创新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介绍一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基础培养、文化背景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交流互动。
首先是语言基础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就是要学好汉语。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语言培训,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
在语言培训过程中,学生还应该学习一些专业术语和文化背景知识,为后续的教学和研究打下基础。
其次是文化背景学习。
学生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他们理解汉语的背景和文化内涵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阅读、讲座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中国的文化。
第三是教育理论学习。
教育理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必备的基础素养。
学生需要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四是实践教学。
理论知识是为了指导实践而存在的。
学生需要进行教学实习,亲身体验教学的过程。
实践教学可以是在国内的学校进行,也可以是在海外的汉语教学机构进行。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培养自己的教学能力。
最后是交流互动。
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交流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进行交流。
他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汉语教师大会和国际汉字教育学术研讨会等大型活动,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语言基础培养、文化背景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交流互动等方面。
这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旨在培养更多的优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文科”建设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文科”建设作者:刘奕兵王玉英来源:《科教导刊》2022年第19期摘要“新文科”建设既要守住专业的“根”,又要创造出新思想、培育新文科人才,否则也就不存在新、旧之别。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文科”建设以汉语教学为首要目标,以跨文化教育、文学教育为支点构建汉语教师培养机制,赋予汉语国际教育新内涵。
文章从重视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专业课程建设适时而变、谋求发展出发,提出“新文科”背景下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建立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培养——树立文化自信,构建“一核心、两翼、一意识”课程体系,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进行实践,推动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传播中华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理念传递到全世界。
关键词新文科;汉语教学;教学能力;文化自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2022.19.012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in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LIU Yibing1,WANG Yuying2(1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The Tourism College of 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607;2 College of Network Security,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22)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should not only keep the professional "root",but also create new ideas and cultivate new liberal arts talents,otherwise there will be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ol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akes Chinese teaching as the primary goal,and takes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and literary education as the fulcrum to build a Chinese teacher training mechanism,giving new connotation to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eaching skills and the timely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for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Starting with changing ideas,we should establish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literacy - establis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build a curriculum system of "one core,two wings,and one awareness",and practice under theguidance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which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disseminated Chinese culture,adhered to cultural self-confidence,and transmitted traditional cultural ideas to the world.Keywordsnew liberal arts;Chinese teaching;teaching ability;cultural self-confidence 1“新文科”的內涵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
浅谈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012.01学教育39了内部一致性信度(克伦巴赫系数)和重测信度,各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见表1:表1幼儿八项智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注:系数内部一致性信度,**表示p ≦0.01;*表示p ≦0.05。
2.幼儿多元智能情境评估系统的效度为了验证各分测验的效度,分析时采用了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效标是以这些被试的教师对于这些学生在八大智能上的评定结果为标准。
施测时同时对被试进行了韦氏儿童智力测验的测试,校标是以韦氏的言语和操作分数作为标准进行效标关联效度分析的,结构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结果如下:表2KMO and Bartlett ’检验表3幼儿八大智能的因素分析与教师他评的相关结果显示:除了空间智能幼儿自评与教师评定无显著相关以外,其他7个智能的幼儿自评与教师他评都存在极其显著性相关。
这可能是由于空间智能是抽象的思维能力,现实生活中的判断指标太过主观。
参考文献:[1]《智能的结构》,加德纳著,沈致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多元智能新视野》,加德纳,沈致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多元智能教育》,孙庆均著,武汉出版社,2007年。
[4]《多元智能幼儿教育小百科全书》,孙庆均著,2008年,中国楹联出版社。
[5]《精英论》,孙庆均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
作者简介:孙庆均,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多元智能情境评估与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组长,研究方向:幼儿多元智能情境评估与教学模式。
浅谈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赵丽玲高芸(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要]对外汉语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熟练运用双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与专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人才。
本文从改革的背景、人才培养现状、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三方面分析探讨了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一、改革的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语言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
新课程背景下试论对外汉语创新型人才教育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试论对外汉语创新型人才教育的培养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和形象日益巩固,与其他各国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汉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同时,在新的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愈加艰巨,各级各类高校要重新制定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加大对外汉语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力度。
基于此,笔者就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并就如何培养创新型对外汉语人才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对外汉语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语境下,各种文化的渗透也越来越明晰,为了巩固国际地位,提升国家软实力,首先就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别人知道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这就需要创新型对外汉语人才来担当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者的使命,进而提升中国文化全球化的战略诉求。
一、穷途末路的培养模式: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尴尬处境目前,北京语言大学率先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成为我国对外汉语专业建设事业的先驱。
华东师范大学也在对外汉语专业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各高校要善于总结已有的经验,根据培养目标和相关标准合理设置课程。
尽管如此,但当前对外汉语专业出身的学生就业仍旧处于很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外汉语专业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做贡献;另一方面,国家汉语办工室每年会选拔部分毕业生赴海外从事汉语教学,推出了“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项目”,但这只是一项临时性的工作,服务年限不得超过三年,而且只有少数毕业生有这个机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人才招聘市场保存他们的档案关系,“回国即失业”形象地描述了这些毕业生的未来命运;其三,从国内看,留学生来华的聚集地是高校,然而,高校却没有很好地凭借其自身优势培养国际化对外汉语人才,这让很多没有高文凭的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报国无门”。
此外,国内专业对口的岗位很少,高校几乎没有空余的对外汉语教学岗位。
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第33卷 第3期2011年6月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 f Huzho u T eacher s Colleg eV ol.33 N o.3Jun.,2011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潘国英(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摘 要:对外汉语专业作为很多地方高校的新增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方向模块设置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要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设计科学的课程结构,建构全方位、分阶段的实践教学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优秀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1734(2011)03 0118 04当前,随着 汉语热 的兴起,我国对外汉语专业蓬勃发展,不少地方高校也加入到培养对外汉语人才的行列。
截至2008年,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已达138所,其中大多数院校都是地方性高校。
地方性高校在学科特色、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均有不足。
如何形成既具时代特色,又满足社会需要,既能突出学科优势,又符合地方实际的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该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对外汉语专业作为很多地方高校的新增专业,无论是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还是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向模块设置上都仍处于探索阶段,培养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初设于1983年,到1985年全国有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四所院校设立此专业。
这一专业以前一直是教育部 控制设点 专业,但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形势的发展,以及专业审批权的下放,2000年起大部分高校包括地方本科院校都纷纷设立了此专业。
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都与先行的几个重点大学不同,但许多地方高校简单地生搬硬套这几所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模式,致使定位不清,缺乏创新和特色。
三本院校对外汉语改革初探——以我校为例

师身上下功 夫,确保教师 不断完善 自身 知识结构 ,除了教
师 自学 外 , 学 校 应 多 创 造 机 会 ,让 教 师 外 出 学 习交 流 , 这 样 除 了丰 富 自身 知 识 还 可 以学 习更 多 的 教 学 经 验 , 开 阔 眼 界 ,从 而 更 好 地 为 教 学服 务 。另 外 就 是 教 学 管 理 上 , 在 教 学 班 级 上应 小 班 教 学 , 多 媒 体 等 教 学 设 施 更 加 完 善 , 都 能 更好地 为教学服务 ,从而提高课堂 效率,增强学 生的学 习
进 行 传 播 ,它 在 篇 章 、 语 法 、 词 汇 、语 音 中 渗 透 很 深 ,通 才 , 除 了 上 面 所 说 的 以 外 还 需 要 一 些 应 用 性 的 选 修 课 来 过 以上 形 式 ,将 语 言 中 的 蕴 含 文 化 彰 显 出 来 。 因 此 在 中 国 补 充 完 善 学 生 的素 质 结 构 。 文化课程 中,不但要设 置文化知 识课程 ,还必须 设置文化 通 过 实 践 性 教 学 , 实 现 专 业 培 养 目标 的 必 然 要 求 , 培 能 力 课 程 ,其 文 化 知 识 课 程 可 设 置 为 选 修 课 ,文 化 能 力 课 养 学 生 的 动 手 能 力 。 比 如 ,可 以 设 置 “ 法 ” “ 国 剪 纸 书 中 程 却 必 须 设 置 为 必 修 课 , 从 而 不 但 拓 展 了 学 生 们 的 汉 语 文 艺 术 ” 、 “ 国 绘 画 ” “ 国 民 歌 ” “ 极 拳 太 极 剑 ”或 中 中 太
兴趣,让学生 的基础更加扎实。
教 育 部 在 对 外 汉 语 专 业 业 务 培 养 目标 中 明确 指 出 ,该
专 业 学 生 应 “ 中 国 文 学 、 中 国文 化 及 中外 文 化 交 往 有 较 对 全 面 的 了解 ” 。 但 目前 我 们 一 些 院 校 的 课 程 设 置 不 太 合
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对外汉语专门人才”和“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文章以衡水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班教学实践为研究个案,探讨科学、可行的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之路。
[关键词]地方院校对外汉语提高班应用型人才“中国热”带来“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国际汉语师资严重不足,以培养对外汉语师资为主要目标的对外汉语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
近年来,很多地方院校相继开设对外汉语专业,但因地处内陆、发展相对滞后、对外交流不够频繁,对外汉语教学不具优势。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扬长避短,加强特色教学。
衡水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强技能、有特长的应用型人才”,提出“特色教育”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模式,为地方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一、明确培养目标根据衡水学院办学实际和社会需求,对外汉语教学提高班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合格对外汉语师资。
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语言教学理论、文化思想和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模式,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手段以及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中外文化有较全面了解,能熟练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从事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较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
为了有效地实施上述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厚基础,强技能”的教学理念。
以满足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为宗旨,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精细化培养,将凸显专业特色的语言要素教学实践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中特别重视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结合实践,引入权威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教材,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提高;二是提高专业素养,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学生选修1~2 门感兴趣的文学文化课程;三是积极参与沿海地区专业见习、境外课堂教学实习等,通过真实的课堂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

长期 以来 , 我校 坚持 面 向基础 教育 、 向基层 的 面 办学 定位 , 为广 东省 特 别 是 粤 西 地 区 培养 和 输 送 了
大批 师资 。随着 全 国教育 工作 会议 召 开及 国家 和省 的教 育规 划纲要 颁 布 实施 后 , 适应 新 形 势 和 新要 为 求 , 校领 导带 队赴 国 内 1 我 9所 高 校 , 以及 地 方 教 育 局和 中小学 进行考 察 调研 , 出访 美 国 、 日本 、 国 、 韩 俄 罗斯及 台湾 等进行 交 流考察 , 开展教 育 思想 大讨论 ,
第 1 期
罗 海 鸥 : 师教 育人 才培养 模式 的 改革 与创新 教
工 作水 平 。
l 3
干 课程 和更 多 的新 课 , 学 内 容不 断更 新 且 注 重 实 教
用 , 量反 映学 科发 展前 沿 和职 业实 践前 沿 ; 尽 二是 课 堂 教学力 求讲 得 透 彻 , 入 浅 出 , 树 又 见林 ; 是 深 见 三 鼓励 教 师开发 和 编写适 合 应用 型本 科 人才 培 养 的教 材 。教 育课 程 , 教育 学 、 理 学 、 在 心 教学 论 等 必 修课
关 键 词 : 才培 养模 式 ; 师教 育 ; 江师 范学 院 人 教 湛 中图分类号 : 5.1 G6 9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7 2 2 1 ) 1 0 1 -0 1 0 —4 0 (0 2 0 - 0 2 4
湛 江师 范 学 院是 粤 西 唯 一 的省 属 本 科 师 范 院 校 。现有 4 9个 本 科 专 业 , 校 本 科 生 2 0 三点 , 强 一是课
邀 请 国 内知 名教育 专 家和 教育 主管 部 门领导来 校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外 语 的范 围之 内 。这样 造成 了该专业 学 生知 识结
收 稿 日期 : 0 O 6 2 2 1 —O — 9
作 者 简 介 : 家 良( 9 5 ) 男 , 北 咸 丰 人 , 江 师 范 学 院人 丈 学 院教 授 。 事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及 高 等 教 育 教 学 研 究 。 熊 15 一 , 湖 湛 从
的消息 , 语作 为外 语教 学能力 证 书 2 0 汉 0 6年后 就 停
考 了 。鉴 于此 , 对外 汉 语 专 业本 来 已经 日益 严 峻 的
就业 问题将会 雪 上加 霜 。
2 知识 结构 单 一 , 作 用非所 学 、 工 对 外 汉语 专 业 的 课程 设 置 主要 集 中在 汉语 、 中
置 雷 同 , 乏 特 色 的情 况 。文 章 在 充 分 调 查 、 析 的 基 础 上 , 出 了 对 外 汉 语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的 设 想 , 图通 过 缺 分 提 试
重 塑“ 型 一 化 ” 才 , 新课 程 体 系 , 革人 才培 养 方 式 , 高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 地 方 高校 对 外 汉 语 专 业 建 设 和 改 三 人 创 改 提 为
( ) 临 的 形 势 一 面
1 专 业布 点过 多, 业 竞争激 烈 、 就
对 外汉 语 专 业 自 2 O世 纪 8 O年 代 初开 始设 立 , 迄今 已近 3 O年 了。全 国设 立该 专 业 的高 校 最 初 只
有 4所 , 目前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 到 已经 发 展 到 2 0多 0 所, 仅广 东省 设立 该专业 的高校就 有 1 8所 。最 近几
革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人 才培 养 模 式 ; 外 汉语 ; 三 型 一 化 ” 改 革 对 “ ; 中 图 分 类 号 : 9 H1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7 2 2 1 ) 5 1 1 O 1 0 —4 0 (0 0 0 —0 7 一 6
一
、
对 外 汉 语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革
21 0 0年 l O月
湛 江师 范学 院 学报
‘
Oc . 0l t2 O
V o1 3 N O .1 .5
第 3 卷 第 5期 l
l OU RNAL ANJANG OF ZH I NORM AL COLLEGE
对 外 汉语 专业 “ 型 一 化 ’ 才培 养 模 式 改 革初 探 三 ’ 人
的 背 景
构单一 、 知识 视 野 狭 窄 的局 面 。与 汉语 言 文 学 专业 的学生 比较 , 他们 的 中文 素 养明显 优 势不足 ; 与外语 专业 的学生 比较 , 他们 的外 语 能力 差距 不小 。因而 , 对 外汉语 专业 学 生在 就业 领域 相 当被动 。调查 资料 显示 , 对外 汉语 专业 的一 次就业 率普 遍较 低 , 多高 很 校甚 至不 到 4 。安博 教 育 集 团与 清 华 大 学 合 作 O/ 9 6 的《 0 8年 专业 景气 度调 查 报 告 》l 示 , 外汉 语 20 l显 对 学生 就业 专业对 口率更 是 不 到 1 , 0 以上 的学 O 9 生从 事 的是 与 自己专业无 关 的工 作 。这无疑 造成 了 国家教 育 资源 的严重 浪 费 。 3 目标定位 雷 同, 养 缺乏 特 色 、 培 大 多数 高校 把对 外汉 语专 业人 才 培养 目标 定位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以 湛 江 师 范学 院 为例 熊 家 良 , 高飞 黄 ,
( 江 师 范 学 院 人 文 学院 , 东 湛 江 5 4 4 ) 湛 广 20 8
摘
要 : 年 来 , 外 汉 语 专 业 存 在 布 点 学 校 多 , 业 竞 争 激 烈 ; 生 知 识 结 构 单 一 . 业 专 业 不对 口; 业 设 近 对 就 学 就 专
证书 的还 不到 50 0 , 0 人 而总计 派 到 国外 孔 子学 院的
为 :培 养具 备对 外 汉 语 专业 基础 知识 与 专业 技 能 , “
通 晓 中外语 言( 语 、 英 韩语 、 日语 等 ) 文化 与礼 仪 , 、 具
志愿 者 也 才 50 0 人 。该 专 业 毕业 生 到 国外 任 教 0 多
12 7
湛 江师 范学 院学 报 ( 哲学 社会科 学 )
展 的瓶颈 。
第 3 卷 1
例如绍 兴文理 学 院 2 0 年 的校级 教改 项 目《 05 对外汉 语 专业 人才 培养模 式 研 究 》 浙 江 省 2 0 , 0 8年 新世 纪
2 人 才 需求前景 广 阔 , 、 改革 先机 不可 多得 近几 年 , 西 、 广 云南 、 南 已经 启 动 了东 盟 人 才 海
的基本 条件 就是 要拥 有 资格证 书 。据 国家汉 办公 布
备 对外 汉语教 学 能 力 , 在 国 内外从 事 对 外汉 语 教 能
学 工作 的高 级 应 用 型 人 才 。 培 养 目标 决 定 办 学 定 ” 位 , 国高校 的对 外汉 语 专业 没有 很明显 的特 色 , 全 只 是这 个 学校 的师 资 实力 强 一 些 , 个 学 校 的地 缘 优 那
年 , 国 对 外 汉 语 专 业 每 年 毕 业 的 本 科 生 接 近 全 1 0 人 , 字 相 当可 观 。 而从 1 9 00 0 数 9 1年 开 始 , 国家 汉办 先后 实施 过对 外汉语 教 师资格 和汉 语作 为外 语 教学 能力 证 书考试 , 截止 到 2 0 年 全 国获得 该 资格 09
国 文 化 概 论 、 外 汉 语 教 学 法 、 国 文 化 概 论 、 两 对 外 一
势 明显一 些而 已 。专业 人 才培 养 目标定位 雷 同的情
况 比较严 重 。
4 改革 步伐较慢 , 业前景 堪 忧 、 专
近 几年 , 分 高 校 的学 者 或 管 理 者对 对外 汉 语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