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纣为虐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高中经典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大全

高中经典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大全

高中经典成语典故是我们民族语言中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一部分精炼、形象、富于表现力而又寓意深刻的语言材料,它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借用成语故事讲清道理,可收到较好的教学。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经典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高中经典成语典故篇一:取而代之项羽名籍,他是秦末下相县(今江苏宿迁县西)人。

他从小死了父亲,全靠叔父项梁把他养大成人。

项羽少年时,就很聪明,项梁便亲自教他念书、写字,但项羽不愿好好学习;项梁又教他使枪用剑,但项羽学不多久,又不学了。

叔父项梁骂他没有出息,项羽回答说:“认字、写字只能记记姓名罢了,学剑术只能敌得住个把人,不值得学,我要学能抵挡万人的本领。

”项梁见他有抱负,便教他学兵法,项羽很高兴。

后来项梁被人诬告抓到监狱,为了报仇,出狱后项梁便把诬告他的人打死了。

为逃避官府的追捕,他带着项羽逃到关中。

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邯郸人)五十岁时,带领李斯和赵高(邯郸人)等一批官员和他二十岁的小儿子胡亥,去巡游东南。

秦始皇先游览了湖北、浙江一些地方,然后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去祭祀埋葬在那里的大禹。

秦始皇对手下的人赞扬大禹说:“大禹对中国的功劳实在太大了!他开大山,凿江河,把水引到大海里去。

为了治水,他毕生辛勤劳累,死了就葬在这儿,大禹太伟大了。

”祭祀完大禹陵后,秦始皇率众经过浙江吴中(今浙江杭州市郊)回咸阳,街道两旁挤满了观看的人群。

此时,项羽同叔父项梁特地赶来看热闹,当项羽看到秦始皇车驶过的盛况时,不禁脱口说道:“彼可取而代之。

”意思是说:秦始皇算什么,我可以取代他。

项梁赶紧跨前一步,捂住他的嘴说:“不要乱讲,这话是要犯灭族之罪的。

”回到家里,项梁联想到项羽要学“万人抵”,暗暗赞他这个侄儿志存高远,久后必成大器。

高中经典成语典故篇二:墨守成规战国时期,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

那时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

助纣为虐是什么意思

助纣为虐是什么意思

助纣为虐是什么意思
【拼音】:zhù zhòu wéi nüè
【解释】: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据传是暴君。

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原文】:《史记·领侯世家》:“今条载秦,即为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近义词】:为虎作伥、为虎添翼
【反义词】:助人为乐、除暴安良
【歇后语】:殷郊背师言
【灯谜】:纣的卖国贼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虎作伥
1 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回去管束,反助纣为虐取悦儿。

2 这样伤天害理的事,谁不反对,可你却助纣为虐,难道你就不怕历史的惩罚?
3 那些在“_”民不聊生时期助纣为虐的人,都已被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4 虽然明星在虚假广告中的作用无异于助纣为虐,但消费者却没有虚假广告代言人必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

5 或者撒切尔夫人在她的排场,助纣为虐准确的思路,以一个全盘的信念就是恰当的她的推论?
6 作为一个初学者,你给教会捐款,就是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就是在促进对人类同胞的奴役。

7 营养不良可以引起多种疾病,还可以在癌症突袭人体时"助纣为虐"。

8 弗里曼博士欺世盗名,那些流亡叛军却将之奉若神灵,助纣为虐,四处引发骚乱,制造恐怖。

9 正像武器既可以除暴安良,也可以助纣为虐,其本身没不为高下,关键在于掌控武器的人就是急于害人还是一心善行。

10 正是他们助纣为虐地尾随侵略者压迫曾经款待他们的埃及人。

【成语故事】助纣为虐

【成语故事】助纣为虐

【成语故事】助纣为虐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纣王”的暴君,他喜欢残害百姓,操纵法律,收取重税,造成民不聊生的局面。

当时,有一个叫“王子比干”的贤士,他很聪明、有才华,被许多人敬重。

有一天,王子比干听说纣王要发动一场战争去征服一个小国,他知道这场战争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会让百姓遭受很大的伤害。

于是,他决定去劝告纣王,让他放弃这个计划。

当王子比干到达宫廷时,纣王却不听他的话,反而讥讽他说:“你这个聪明的人,为什么要为百姓的安危操心呢?你所说的话不是助我的忙吗?”
王子比干感到很失望,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他反复劝说纣王,希望他能够听从贤士的建议,不要把百姓置于危险之中。

然而,纣王仍然不听。

最终,纣王很生气地问王子比干:“你到底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我?你要是为了我,就应该帮我去征服那个小国;你要是为了百姓,就应该支持他们反对我。


王子比干被问得窘迫不已,他明白自己已经无法说服这个暴君,于是他默默离开了宫廷。

纣王对他的行为感到生气,他认为王子比干对他不能忠诚,于是他决定对他进行惩罚。

纣王命令王子比干把自己的妻子杀死,然后再用她的头颅来祭祀神灵。

王子比干虽然想尽办法来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但是最终还是被迫执行了纣王的命令。

王子比干的忠诚和良知感动了许多人,他的故事被传颂至今,成为人们口中的“忠臣良将”。

而纣王的罪行也被后世严厉谴责,成为“助纣为虐”的代表。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素材:助纣为虐_250字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素材:助纣为虐_250字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素材:助纣为虐_250字古代有一个国家叫做纣国,国王叫做纣王。

纣王性格暴躁,喜欢施行暴虐的统治,他的统治让百姓们忍无可忍。

有一天,纣王听说有一个名叫妲己的美女,在外面的乐土宫里舞蹈,并且以美色诱惑那些有能力的人,并帮助纣王施行一些残忍的政策。

纣王听闻后,十分心动,决定亲自去乐土宫一睹妲己的风采。

纣王一到乐土宫,果然被妲己的美貌所深深吸引。

妲己见状,便向纣王献上美酒,纣王喝得痛快无比。

喝酒过后,妲己纤手一挥,侍女立即上前端上一只盖着红布的盘子。

妲己神秘地告诉纣王,盘子里是一件珍贵的宝物,宝物的威力可媲美千军万马。

纣王着急的问出了宝物到底是什么,并且决定马上拆开红布。

盘子一打开,纣王瞬间愣住了。

原来,盘子里面只有一把看似普通的战袍。

纣王大怒,他觉得妲己玩弄了他的感情,任性的把妲己逮了起来。

妲己提出了解释,她说这件战袍只是一个象征,它可以唤起人们内心的黑暗,引导他们去从事任何邪恶的行为。

纣王听后,突然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决定把这件战袍赏赐给他手下的将领。

从此以后,纣王的手下开始穿上了这件战袍,他们贪婪和残忍的本性被战袍激发了出来。

他们搞起了贪污、受贿和虐待百姓等种种邪恶行为。

百姓们的生活渐渐变得困苦,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忍受残暴的统治。

纣王始终没有意识到他所做的事情是多么的恶劣。

他只顾着享受着那种被人们畏惧的感觉,而忽略了被他统治的百姓的痛苦。

直到有一天,因为百姓们的苦不堪言,成群结队地要起义了。

纣王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已经太迟了。

他的统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愤怒,起义军一发起就规模庞大,最终推翻了纣王的暴政。

从此以后,助纣为虐成了一个用来形容指责那些帮助恶人做坏事的人的成语。

这个成语警示我们,不要助纣为虐,要敢于正义和善良。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素材:助纣为虐_250字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素材:助纣为虐_250字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素材:助纣为虐_250字
在古代,有一个叫做郑国的国家,国王名叫纣王。

他是一个非常残暴的人,经常下令
剥夺百姓的财产,甚至杀害无辜百姓,百姓都怕他。

有一个叫做申包胥的大臣,他比其他
大臣更明白纣王的残暴,但他却一直支持纣王。

申包胥原本是个普通百姓,但是因为他聪明能干,被纣王招为大臣。

他一直以来,不
管纣王提出什么样的建议,都积极响应,给出支持的意见。

他的行为让其他大臣都十分不解,纷纷指责他是助纣为虐。

但是申包胥一直认为,自己的行为都是为了国家着想,为了不让国家陷入混乱和危机。

他虽然知道纣王的残暴无情,但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不在君王身边,他会更糟糕。

因此,
申包胥一直支持着纣王,为他尽心尽力,一心想要让郑国更加强盛。

然而,时局发生了变化。

周朝的周武王带领着军队进攻郑国,纣王战败被杀,郑国灭亡。

申包胥作为大臣,也被流放到了边疆。

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内心非常懊悔和自责。

他意识到,支持纣王是助纣为虐的错误行为,自己也需要为此负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助纣为虐,要时刻关注君王的行为,并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
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助纣为虐的行为最终会导致失败和灭亡,带来更大的损失。

只有
心怀正义,才能够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

助纣为虐是什么意思

助纣为虐是什么意思

助纣为虐是什么意思范文一:助纣为虐是什么意思?这是一句经典的成语,意思是指帮助坏人做坏事。

在古代,有些臣子为了得宠于暴君,而不惜帮助暴君残害百姓,发动战争,破坏社会稳定。

这就是助纣为虐的真正含义。

从语言上看,这句成语十分简洁,但是蕴含的历史深度却颇为丰富。

助纣为虐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用来形容周朝的一位大臣苏秦献计给纣王,让纣王将西周都城镐京烧毁,导致了数百年的隆替之变。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苏秦虽然是一个大臣,但是却非常阴险狡诈,不惜用民众的鲜血去迎合纣王,夺取权势。

还有一些与助纣为虐密切相关的历史典故,例如管仲帮助晋文公击败了商朝的纣王,反映了人民发起公义斗争的艰辛。

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了反对助纣为虐的思想,强调政治伦理和社会道德。

这些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我们理解政治道德和社会价值观提供了参考。

在现代社会中,助纣为虐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比如,商人勾结官员,非法获得利益;某些报社和媒体不顾真实事实,歪曲事实报道;腐败分子利用职权谋取财富等等。

这些行为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属于助纣为虐的范畴,是国家治理、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所反对的。

总之,助纣为虐是一个长久以来的历史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实质和对社会生活的破坏是不可否认的。

我们应该始终反对助纣为虐的行为形式,坚持诚信、公正、道义的原则,为建设和谐、稳定、美好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努力。

重点分析:范文一采用了扩展说明的方式,从成语的由来、历史典故和现代社会中的反应等方面来阐述助纣为虐的意义。

用说明文的方式,重点突出在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方面。

用词中采用了一些古代语汇,增强了文章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范文二:助纣为虐是中国古代的一句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帮助坏人干坏事。

其意蕴深厚,跟人性的缺陷、官场的黑暗、政治道德的教训等方面都密切相关。

首先,助纣为虐跟人的心理欲望有关。

人性中有一种追求个人利益、权贵风光和历史名声的欲望,导致有人为了个人的得利而不惜成为腐败分子、奸商、政治助手等等。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素材:助纣为虐_250字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素材:助纣为虐_250字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素材:助纣为虐_250字助纣为虐是一个源自于中国古代成语,也是一个历史典故的代表,故事发生在殷商时期的中国历史上。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帮助坏人做坏事,成为坏人的帮凶。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与助纣为虐相关的成语故事。

助纣为虐这个成语源自于殷商时期的典故。

相传在殷纣年间,有一个名叫伊尹的贤臣,他原本是个普通的农民,但是因为他聪明能干,被殷纣发现后,被任命为大臣。

伊尹才华横溢,却因为不满殷纣的暴虐,便抛弃了位高权重的职位,选择隐退在乡野中。

殷纣得知后,便派人到伊尹家中,希望通过重金重利来收买伊尹。

而伊尹镇定自若地拒绝了殷纣的好意,担心自己的亲友因此而遭受牵连。

殷纣见伊尹如此坚决,便派人到伊尹的老家设宴,招待伊尹的家人和亲友,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迫使伊尹归附自己。

伊尹的朋友亲人一个个地前去赴宴,可他们都没有参加,只有伊尹母亲的一个婢女因在供奉祖辈时无法拂尘干净,才前去赴宴。

伊尹头上却顿时出了一头冷汗,他明白了一切,原来是殷纣洋洋自得地借此来威吓他。

伊尹想了想,找了个借口,就带着婢女到了殷纣的宴席上。

他进门时脚步不稳,摔断了殷纣的一只鹧鸪,殷纣不忿,问伊尹解释为何没有一个亲人朋友来赴宴?伊尹回答:“家人朋友闻得没有,不敢独自做贼请赏罚于您!”殷纣听了大怒,杀了婢女,却怕伊尹逃走又叫人用铁链子拴了起来。

伊尹在铁链子上受尽风雨苍蝇叮咬,不过他一直不为所动,后来,殷纣因暴政被商纣所灭,伊尹受商殷恩去世。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助纣为虐是不可取的,伊尹虽然受到了殷纣的威胁和迫害,但他始终如一,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最终也获得了尊重和敬佩。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信仰,有原则的人,不要为了财富和地位而去做违背良知的事情,更不要帮助坏人去做坏事。

助纣为虐是不道德的,是可耻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伊尹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追求真正的正义和善良。

简单易懂的成语故事(精选25篇)

简单易懂的成语故事(精选25篇)

简单易懂的成语故事(精选25篇)简单易懂的成语故事(精选2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故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单易懂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简单易懂的成语故事篇1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

“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

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商朝的统治。

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

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

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

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

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

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

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

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

纣王死亡,商朝就此灭亡。

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

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

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

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原文中所谓“余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隶主贵族的管家之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纣为虐成语故事
商纣王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成语“助纣为虐”说的是妲己不仅荒淫狐媚,而且惨无人道,为了满足自己的变态心理,鼓动纣王设计出许多令人惊心动魄的酷刑,进一步加剧了纣王的荒淫残暴。

话说秦末农民起义最后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

当时,刘邦领兵攻破武关以后,长驱直入,打到了蓝田,在蓝田以北完全歼灭了秦国的兵力。

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穿上丧服,颈上系着丝条,捧着传国玉玺,乞求投降,刘邦领兵进入秦国的国都咸阳。

刘邦驻兵咸阳城后,见宫殿壮丽宏伟,奇珍异宝数不胜数,美女如云,便想留在宫中好好享受一番。

当时的武将樊哙劝刘邦不要舍本逐末,可是刘邦根本听不进去。

张良又劝刘邦说:“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张良这番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来到咸阳,主要是因为秦国残暴无道。

我们应该替天行道,消灭残余势力,改变秦朝的奢侈和淫乐,实行艰辛朴素来号召天下。

现在您才占领了秦国,就要享受秦王所享受的快乐,这是“助纣为虐”的行为。

刘邦认为张良的话有道理,于是撤兵咸阳,把军队驻扎在霸上。

——《史记·留侯世家》
【助纣为虐的意思】帮助坏人干坏事。

纣,商朝末期的暴君商纣王;虐,暴行。

【活学活用】他居然助纣为虐,作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难道就
不怕遭天谴吗?
【妙语点拨】刘邦率军攻占咸阳后,受到美女与钱财的双重诱惑,一时之间丢失方向,想逗留在咸阳城好好享受一番。

庆幸的是,大将樊哙与谋士张良均认为此举会失去民心,与秦朝的奢侈和淫乐无异,便直言劝谏。

最终,刘邦退守霸上。

这充分说明刘邦是个比较能接纳良言的开明之人。

这也正是他后来能君临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者,张良通过列举商纣王与秦的暴政与骄奢导致亡国的悲剧,警醒刘邦。

这种以史为鉴的说服术也尤为高明。

【近义】为虎作伥、为虎添翼
【反义】助人为乐、除暴安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