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学期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 Flash动态演示实验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第2课时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被动运输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第2课时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被动运输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进出细胞的过程称为被动运输,分析教材第66页图4-4,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圆点及圆点多少表示什么含义? 提示:表示细胞内外两种物质及其浓度大小。 (2)图中,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作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 借助 转运蛋白 (可分为载体蛋白和 通道蛋白 两种类型)的扩散,叫作 协助扩散 。 (3)由图示分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还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需 要消耗能量吗? 提示:二者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都不需要消耗能量。
[重难点拨] 1.质壁分离实验中的两组对照
组别 实验组实验情况
对照组实验情况
经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 自然状态下的洋葱鳞片叶外
第一组 糖溶液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 表皮细胞
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用清水处理后发生了质壁分 发了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
第二组
离复原的细胞
叶外表皮细胞
2.质壁分离的条件 (1)从细胞角度分析 ①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 及复原现象。 ②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2)从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一定浓度的溶液(溶质不能透过膜)中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不能发生自动 复原现象(只有用清水或低渗溶液处理,方可复原)。
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溶质可透过膜)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可自动复原,如甘油、 尿素、乙二醇、KNO3溶液等。
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 3.被动运输是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
量,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干知识梳理】 一、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1.实验原理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 一层半透膜 。 (2)原生质层的内侧 细胞液 与外界溶液可形成浓度差。 2.实验材料:紫色的洋葱鳞片叶。 3.实验试剂: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清水。

《植物细胞》PPT优秀课件

《植物细胞》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章
第二节 植物细胞
-.
新课导入 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薄而透明 玻片标本
知识讲解 (一)玻片标本的种类 载玻片
根据保存时间 永久玻片标本
盖玻片
临时玻片标本
涂 片 制 作装 方片 法
切 片
涂片、装片和切片的比较:
种类
关键词
标本状态
涂片 装片 切片
涂抹 撕下、挑取
切取
液体 固体 固体
(二)观察植物细胞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材料
载玻片
盖玻片
碘液
清水
刀片
镊子
洋葱
1.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擦 盖
滴 展 染
撕 吸
如何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
气 泡
未出现气泡装片
出现气泡装片
气泡具有较黑、较宽边缘,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 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
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叶绿体 线粒体
液泡
紧贴细胞壁内侧,保 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 染色较深,近似球 形,内含遗传物质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 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 内含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
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课堂小结
切片
玻片类型 涂片

装片
物 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 撕→展→ 盖→ 染→吸


细胞壁
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2018年秋季学期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 Flash动态演示实验8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018年秋季学期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 Flash动态演示实验8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 的有丝分裂
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
A.蚕豆叶肉细胞
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A 项中,植物的叶肉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故A项 错。B项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 裂,故B项错。C项中,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故C项正确。D项 中,伸长区细胞不分裂,开始分化,故D项错。
1. (2015·安徽高考)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时拍摄的显微镜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 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 长短
6.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 )
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解析】选B。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 取样并统计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 的细胞并统计
D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A、D项实验中是
通过多次观察或多次计数减少偶然误差,故正确。B项,预实验是为了
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减少无效的劳动量,但得出的结果不一定更准确, 故错误。C项,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实验中,如果调查的群体不够 大,或没有做到随机取样,都会导致调查的结果不准确,故正确。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PPT 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PPT 课件

例2.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 (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 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 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 相等 C. 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 渗透压 D. 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 质的渗透压 注释: A、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 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由此可推知物质A可通过细胞膜进 入细胞,A错误; B、0~1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由于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要远大于细 胞壁,因此该时间段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B错误; C、2~3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逐渐增大,这说明细胞吸水,由此可推知该 时间段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正确; D、0~1h内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 的渗透压,D错误. 故选:C.
①葡萄糖是以何种方式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 协助扩散 ②为了满足主动运输对能量的需求,你觉得小肠上皮细胞的 线粒体会集中分布在哪? ③由于主动运输的原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明显大于 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你觉得葡萄糖又是以何种方式通过 上肠上皮细胞膜进入到组织液? 主动运输
6、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应用
①作物的合理灌溉,既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又降低土壤 溶液的浓度,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②盐碱地中植物不易成活或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都是因为土 壤溶液浓度过高,超过根细胞液浓度,导致根吸细胞不易吸水甚至失水造 成的。
③糖渍、盐渍食品不宜变质的原因是在食品外面和内部形成 高浓度溶液,使微生物不能在其中生存和繁殖。

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flash动画全集 PPT

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flash动画全集 PPT
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flash动画全集
郑州市第四十四中学 刘天顺
目录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2.组织中三大物质鉴定 3.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4.制备细胞膜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7.探究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8.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9.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0.探究温度对酶的影响 11.探究pH对酶的影响 1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3.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4.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5.琼脂模拟细胞实验 16.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目录目录目录目录6
目录
目录
目录
9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Flash动态演示实验 4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Flash动态演示实验 4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 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 观察
植物细胞的吸水 和失水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 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解析】选C。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实验的原理、实验现象及对照实 验的设计。A项,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证明了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 透作用吸水和失水,故正确。B项,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液 泡体积变小浓度变大,故正确。NaCl和茉莉酸在该实验中都是自变 量,①③组形成对照,证明NaCl能够引起胡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① ②组形成对照,得出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 作用,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018年秋季学期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 Flash动态演示实验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018年秋季学期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 Flash动态演示实验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C.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
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DNA产生
【解析】选B、D。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组织中如果含有 脂肪,滴加苏丹Ⅲ染液,显微观察会发现橘黄色颗粒,故A项正确; 斐林试剂的使用需水浴加热,故B项错误;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细胞有活性,故C项正确;加入二苯胺试 剂,加热变蓝说明有DNA,但不一定是目的DNA,故D项错误。
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解析】选A、D。本题考查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方法。 A项中,斐 林试剂自身的颜色是蓝色,1、3、5号试管呈现斐林试剂的颜色,故 正确。B项中,甲组试管没有水浴加热,两个试管都呈现蓝色,乙组3 号试管呈现蓝色,4号试管呈现砖红色,故错误。C项中,6号试管内蛋 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故错误。D项中,4号试管内存在还 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情况下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6号试管
消耗尽 ,用碘液检测 ,不会出现蓝色 ,故 B符合题意。 C 项 ,玉米根尖经
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被染成绿色 ,故C不符合题意。
D 项 , 花生子叶含有脂肪 , 经苏丹Ⅲ染色后 ,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脂肪颗
粒被染成橘黄色,故D不符合题意。
1. (2016·江苏高考 )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 DNA 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3.(2014·江苏高考)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多选) ( )
A.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1课时 细胞周期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1课时 细胞周期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琼脂块 表面 的边长 /cm 1 2 3 积 /cm 6 24 54
2
体积 /cm 1 8 27
3
表面积 NaOH 扩 NaOH 扩散体 与体积 散的深度 积与整个琼脂 之比 6 3 2 /cm 0.5 0.5 0.5 块体积之比 1 7/8 19/27
(2)实验结论: ①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减小。 ②NaOH 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 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③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 运输效率就越低。
乙→甲为间期, 甲→乙为分裂期, 而一个细胞周期是 从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 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的一段 时间,即乙→乙。 答案:B
要点二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1.请分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细胞结构主要有哪 些变化? (1)染色体;(2)纺锤体;(3)核膜和核仁。 2.若植物细胞染色体和 DNA 数都为 2n,请分析在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数量的变化过程。
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 (2)时间 终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3)图示含义。
(4)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的联系: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 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 的合成。

2.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时期特点。
时期
图示
主要变化特征 主要变化:DNA 的复制 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短,分裂期时间较长 B.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 DNA 序列相同 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间期发生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
解析:细胞周期中,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90%~ 95%,分裂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5%~10%。 答案: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
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 观察
【解析】选 B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生物材料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 验现象的影响。 A 项中 , 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红色 , 比白色花瓣更
①②组形成对照,得出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
制作用,故C项错误,D项正确。
5.(2011•天津高考)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 g/mL的蔗 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解析】选B。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第一次观察时由于未滴入蔗糖溶液,细胞还没 有发生质壁分离 , 紫色大液泡占整个细胞体积比例较大,容易看到 紫色大液泡和较小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故A错误;第二次观察时滴 入少量的蔗糖溶液 , 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 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故B正确;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蔗糖溶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解析】选C。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实验的原理、实验现象及对照实 验的设计。A项,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证明了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 透作用吸水和失水,故正确。B项,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 液泡体积变小浓度变大,故正确。NaCl和茉莉酸在该实验中都是自 变量,①③组形成对照,证明NaCl能够引起胡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解析】选 B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 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A项,根据题图由甲到乙细胞体积没有变化, 可判断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变,没有更换目镜,故错误。B项,图示紫色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由甲→乙为失水过程 ,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乙→丙为吸水过程 ,发生了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 ,甲、乙、丙可以
液或清水从盖玻片的一侧流到另一侧 ,使全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
在蔗糖溶液或清水中,故C错误;第一次显微镜观察是为了获得实验前
的现象,以便于和实验中的现象变化作对比,因此不可省略,故 D错误。
4.(2013·福建高考)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
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
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 故正确。 C 项 , 图中乙所示细胞质壁分离 程度大于甲,说明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失水较多 ,其细胞液浓度较高, 故错误。D项,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细胞吸水,单位时间内水分子 从胞内扩散到胞外的数目少于从胞外扩散到胞内的数目 ,故错误。
1.(2016·上海高考)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 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所示,紫色分布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 分别是 ( )
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 正确。 B 项中 , 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
呈无色 , 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 , 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
错误。C项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
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 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 正确。 D 项中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的液泡含有色素,呈现紫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正确。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解析】选A。A项,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如图所示,L是细胞壁、M 是原生质层、N是细胞壁与原生质体之间的空间,内部充满蔗糖溶 液;B项,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液浓度大 于清水,细胞吸水,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项,根据图示细胞壁 与细胞膜的位置关系及它们之间空隙里填充的蔗糖溶液可知:细胞
植物细胞的吸水
和失水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 , 显微镜下可依
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3. (2014·江苏高考)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
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① ②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 ) 结果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NaCl
+ +
茉莉酸
+
③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
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壁与细胞膜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项,洋葱根尖分生区
细胞没有大液泡,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
A.①和细胞膜 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 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
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
【解析】选 C 。图中②表示细胞液 , 紫色色素分布在细胞液中 , 细胞 膜和液泡膜均为选择透过性膜,影响色素分布,故C项正确。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