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笔记考前复习资料大题答案

设计美学笔记考前复习资料大题答案

形态篇

形态可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种

外在的形和内在的精神、理念、形与态的统一是人类理想的创造物

自然形态: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高山、树木、流水)自然形态的形成与人的意志无关系和要求无关,为大地所制造,人们的美丑观念也是在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

人工形态:是利用某类材料和加工技术制成的物品的形态(建筑、家具、交通工具),人类在创造人工形态,一方面从自然形态中得到启示,一方面从经济、功能、美观等角度考虑,体现人的思想意识。

仿生设计:主要是运用工业设计的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维与方法,从人性化的角度,不仅在物质上,更是在精神上追求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类、艺术与技术、主观与客观、个体与大众等多元化的设计融合与创新,体现辩证、唯物的共生美学观。仿生设计的内容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设计产品机械的设计方式。

仿生设计的方式有

形态仿生,又可分为具象(丹麦设计师汉斯.维纳的孔雀椅)和抽象仿生。

结构仿生:如飞机,钢的结构的建筑结构防于蜂巢,悬索桥的结构源于蜘蛛结网。

功能仿生:蝇眼照相机源于苍蝇具有高分辨率的双眼,青蛙的眼睛研制电子蛙眼。

其外还有,法国设计师吉恩米歇尔的玛里琳唇沙发。“蛋椅”等。

功能篇

功能主义:就是主张功能至上,其最有影响力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其特征是严谨、冷静、简洁,芝加哥学派的建筑,柯布西埃的“机器学”理论,包豪斯“德意坚同盟等,都为功能主义奠定了不衰的历史地位,功能主义发展到现代社会其典型代表是德国功能主义和斯堪的那维亚“软功能主义”。

一词早在18世纪既已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出现,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工业同盟就开始了功能主义在设计中的积极探索,涌现了贝伦斯等一批现代工业设计先驱。20世纪初“包豪斯”以及后来的马尔姆设计学院都以功能主义作为教育宗旨,并形成独特的教育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主张功能至上,

贝伦斯(现代设计之父)

功能三分法:实用、认知与审美

1.实用功能1:技术性能(科学内涵)

2.环境性能(产品与环境协调)

3.使用性能(可操作性)是产品最基本的功能,通过产品自身完成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以满足人的某种物质限额或文化的需要。

2.认知功能:产品的认知功能是实现产品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前提。因此产品的认知功能是通过造型即产品语言告诉人们:这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样用意味着什么?

3.产品的审美功能是通过产品的外在形态特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唤起人们的生活情趣和价值体验,使产品对人具有亲和力。

实用功能向认知功能、审美功能的转化?

例:玉石器-原始-实用随着铁器出现,石器成为认知功能,变成等级达到象征,有玉符的人有权力,实用发展成认知,到现代,人们带玉为了好看,使玉转为审美功能。

斗拱,古代大屋檐为木构架,容易受潮,要做大屋顶,通过斗拱可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后来采用砖墙,出檐变近许多,作用减少),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功能的其他分类方式

功能重要程度:基本功能、辅助功能

功能的性质:物质功能(实用功能)、精神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

用户需求功能:必要功能(属于实用功能、满足客户需求)不必要功能(产品能超过用户需求范围)

功能的实现手段:软功能(没有固定体态的软件功能,虚拟的)、硬功能(真实存在的实体功能)

形式化功能:功能的盲物(保留着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作为形式存在)(带烟囱的别墅)文化篇

1.东西文化的差异、

2.走向世界与保护传统:艺术设计的文化选择(谈看法)

1)德国设计—冷漠而理性

2)意大利—浪漫而有激情

3)斯堪的纳维亚—简洁、自然

4)日本—小而精双轨制 1.服饰、家具、室内设计、手工

审美篇

一、形式美:点线面是形式美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

点:在几何学仲,点被界定为没有长、宽、厚度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艺术设计中的点是

具有相对性的,点是有向心性的,能形成视觉

中心

线:几何学中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只有长度,

没有宽度、厚度,艺术设计中线条具有表情性、

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流动起伏的不同(广

泛应用:罗伯特·迈尔斯于1984年奥运标志,

在现代最有影响力最成功的现代设计)

面:是线移动产生的有长度和宽度的行迹。

形式法则

对称均衡:对称,形式要素在前后左右相等。

均衡:等量不等形的组合形式。它是根据力的

重心,将各种分量进行配置和调整。从而使整

体达到平衡的状态。(平衡包括对称平衡、不

对称平衡、约略对称平衡和辐射平衡四种。)

比列与尺度比例是造型对象个部分之间、各部

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各部分与细部之

间的比较关系。尺度则是造型对象的整体或局

部与人的生理或人所习见的某种特定标准之

间的大小关系。

实用尺度:权衡尺度的标准是人,要求与人体

置换联系的用品设计,在尺寸上要与人体相适

应。

形式尺度:尺度的夸张能够增强形式感

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构成要素的造型、大小、

强弱等的周期性变化,最简单的节奏是重复节

奏、渐变节奏,节奏带有机械的美(机械性,

理性)

韵律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有一定变化的互相

交替,是情调在节奏中的融合,能在整体仲产

生不寻常的美感(感性的、情趣的)

功能美:是指艺术设计产品的功能具有合规律

性和合目的性的相统一的美。

1.功能美的适用性:适用性要求合理

使用设计合理必须做到:a合理选材 b因材施

拔 c结构合理

2.功能美的人文性: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物化

形态;其中蕴含着人类创造的丰富文化内涵

“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强调三种尺度a人体

尺度b心理尺度(根据人的心理需求来确定产

品的设计尺度)c文化尺度(根据不同的民族

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来确定产品的设计尺度。

还表现为讲究环保)

3.功能美的经济性:a经济核算问题b间接性

4.功能美的精神愉悦性:a物质自然属性的美

b人类所创造的美

材质美是物质材料的色彩光泽、纹样肌理、质

地(石材、木材、玻璃、金属、陶瓷、塑料)

1.色彩美:材料是色彩的载体,色彩是依附于

材料存在的,色彩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

够在人们视觉中起?人的作用

2.肌理美:肌理是物体的表面形式,是物体表

面的组织构成,具有入微的反应了不同材质的

差异

3.光泽美:光是造就材质的先决条件,材料离

开了光就不能充分体现本身的美感,根据材料

的受光特性,可以分为透光材料和反光材料

4.质地美材料的质地美也是材料美感体现的

一个重要方面,质地的软硬,轻重、疏密、等

给人不同的感受,材料除了展示其实用功能同

时,还给人产生情感的联想(木材,温馨材料)

大题:谈材料特性,美感体现,生活例子:

石材:高强度、硬度,耐磨等优良性能,刚毅、

坚韧、给人一种天然、大气、安全的感觉。

木材:质轻、强度高、较强的弹性和韧性,易

于加工和表面涂饰,天然纹理、温暖的视觉和

触觉感受,亲切、柔和、温磬的感觉

黄金:给人们高贵、华丽、奢侈的情感体验。

银铜为淡玫瑰色乃至红色。青铜:青灰色,

光不太强烈。钢铁:坚韧。不锈钢感觉冰冷、

疏运、精密、品质卓越。

高科技产品常用铝钛镁等轻金属以及合金作

为制造材料。

它的特点:轻巧坚固科技含量高,使用于便

于携带的东西。像手机,笔记本。

表面泛优雅的白光,质地细腻,有时代感。表

现未来、太空、宇航、数码技术等。

玻璃:造型多,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装饰性,

它表面光亮,有透明和有色。有色玻璃可营造

神秘梦幻气氛。流动感、透明性、折射性和反

射性,易碎性(轻薄,脆弱的感觉给人与之之

间的总是小心,有冒险感)、虚无感(拓展了

视野范围,使室内光线充足,室内和外景融为

一体)

塑料:人造材料合成。改性、增加剂而成的固

体材料。自由度极高,具象型和流线型。柔

软,质地轻盈。易于着色和行进各种表面处理。

最具模仿性、廉价,作为一次性用品,不易消

解,造成环境污染。1960年在丹麦潘顿设计的

潘顿椅是世界上第一把用塑料做成为S形的

椅子。

纸:强度韧度低,给人脆弱,不可靠的感觉。

透光性,表面质地柔和,色彩丰富。

符号学:是研究有关符号性质和规律的学科。

源头:逻辑学、语言学

两种符号学理论:

一.瑞士语音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语言符

号学理论,在他的名著《普通语音学教程》中

提到。他认为符号学由“能指”与“所指”组

成。

语言、言语:语言是系统化的抽象系统,它具

有社会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言语:是在

具体日常情境中由说话人所发出话语。具有个

别性。

能指、所指:语言是表达概念符号系统,语言

符号是由音响形象和概念内涵组成的,前者称

为能指,后者称为所指。能指是表达其他事物

的事物。所指是能指所表达的事物的意义。能

指和所指是约定俗成的关系。

二.是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开创的逻辑符号学。

他认为任何符号都是由代表项、对象和解释项

这三种要素构成。代表项:符号所采用的形式。

对象:符号所指涉的对象。解释项:解释者心

中对符号的意义的把握。(根据符号与这三种

要素不同关联,划分九种符号:代表项:状态

符号、个例符号、规则符号;对象:图像符号、

指示符号、象征符号;解释项:可能符号、现

实符号、证实符号。)

图形符号-----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具有相似

的共同性质。如照片与本人。

指示符号-----具有因果关系,时空关系,对

立关系式。如烟与灰。

象征符号-----不存在任何关系时,只有代表

该对象的意义。

皮尔斯之后的美国哲学家莫里斯进一步把符

号学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部分。

语构学研究符号在整个符号系统中的相互关

系。

语义学研究符号和指涉对象之间的关系。

语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风格篇

一,艺术设计风格的审美类型:

1壮美与优美。壮美是粗狂,宏大,雄壮,夸

张的美。优美是一种静态的,内柔外秀的和谐

美。如:壮美—巴洛克风格、毕尔巴鄂之古根

汉姆博物馆。优美—新艺术风格、米拉公寓

2华丽与朴素。华丽与朴素是一对美学范畴。

华丽“洛可可风格(罗可可风格)”;朴素“现

代风格”包豪斯校舍特点:平民化,大众化,

素朴,成本低,色彩少,造型朴素,玻璃透光。

3幽默与浪漫。幽默风趣的波普家具,特点:

娱乐、幽默、滑稽,把设计当娱乐、游戏。

浪漫:灯具,柔和。

二、艺术设计审美风格具有时代性,民族性,

地域性。

1时代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统一性和差异性,如

唐朝时的色彩斑斓,华美贵气,以胖为美。也

反映在唐代的工艺设计上,如三彩盆。宋代瓷

器:温润典雅。清代瓷器:繁缛复杂。

2民族性具有独特性与稳定性。像日本的设计

就极具民族性。

3地域性:与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以及

经济状况密不可分如:北欧设计。

何为美学?美学的诞生: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

哲学融合的结果。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由

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其博士论文《诗的哲学

默想录》提出。

美学的对象:知觉(感性)→审美现象,美、

艺术→审美类型、形式美,因此,美学的研究

对象很明确,即感性的知觉活动及其对象—

美、艺术。

美学的意义:从知觉的完善到人的完善。

美学首要的目的,就是引导知觉走向完善。知

觉的完善意味着:一、敏锐的发现美的能力;

二、具备理性、思维的能力、但不经过思考与

推理,是一种直觉思维;三、超越低级的感官

认识与愉悦,进入精神判断与享受。

美1、美在具体的意识对象身上;2、美在“意

义”;3、美是一种价值判断;4、美是情感体

验的结果。

色彩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为原色,原色

不能通过其他色彩的混合产生,其他的色彩可

以通过原色的混合产生。光的三原色是红、绿、

蓝;颜料颜料红、黄、蓝三色。任何色彩都包

含色相,明度和纯度三要素。还有冷暖倾向。

用之美(功能美)

1、适用性:适用性与实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

念。实用性指的是产品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功

能和价值,如服装之于遮体避寒,食物之于饱

肚等。适用性是指产品在满足了基本的试用条

件之后,还要能够让使用者满意,体现产品与

使用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适用性在实用性的基

础之上,加上了很多“附庸”的条件。

2、人文性:设计产品是人造物,其最终目的

是为人服务,所以,产品功能的人文性首先表

现在产品必须“以人为本”,适合于人使用。

其次,功能的人文性表现在创造性上。再次,

功能的人文性表现为一种对人的全面与长远

的人文关怀。

3、移情性:如果对产品的使用处于一种满意

的关系,产品能够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性,人与

产品之间就会建立起感情。

移情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

的境地,把原有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

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

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

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具体的

移情现象三类:1、给无生命之物灌注以生命、

生气;2、对动物、植物或无生命之物的拟人

化处理;3、把主体的心情投射到客体,使客

体也具有与人一样的情感。

图像与语词各自的特点从三方面看:1、语词

是线性的,图像是空间多维度的;2、语词是

抽象的,图像是直观的;3、语词长于表现心

理与描述事态,图像长于唤起情感。

图像与语词的区别

不同点:1语词是线性的,图像是空间多维度。

2语词是抽象的,图像是直观的。3语词长于

表现(心理)与描述(事态),图像长于唤起

(情感)

共同点:1图像与语词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即

最初直接的知觉经验.

2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图像还以语词,都

有其不确定的一面,需要一些额外的东西来补

充信息。

罗兰?巴特的《图像的修辞》认为,一幅广告

的信息包括三个层次:语言性信息、非代码图

示性信息和代码图示性信息。(语言性信息指

的是图像中的文字类信息,虽然不属于图像修

辞的范畴,但对图像意义的表达有着重要的引

导和确定作用,非代码图示性信息指的是摹写

真实事物的图像信息,通过一般常识就可以理

解,不需要依靠符号解读的惯例。代码图示信

息则是一种暗示性的信息,意义的表达较为隐

晦,但同时又是积极和有趣的,需要读者结合

自己的知识进行符号学的分析才能理解。)

都兰德是巴特的学生,曾和巴特一起进行视觉

修辞的研究。他认为修辞关系可以归为附加、

压制、代替和互换四个类别。(附加是指通过

对修辞成分的添加达到修辞效果。如反复、押

韵、比较、对偶等。压制则与之相反,是通过

对修辞成分的减少到时修辞效果,省略、遁词

等。代替是指对修辞成分的全部或部分的替

换。如隐喻、明喻等。互换是通过对修辞成分

之间的相互调换和替代来达到修辞效果。如倒

装等)

图像比喻。比喻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

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一般由三个部分组

成: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作比喻的事物叫喻

体;使本体和喻体发生相比关系的词叫比喻

词。

图像夸张。夸张可分为扩大性夸张、缩小性夸

张和超前性夸张。

图像比拟。比拟包括人与拟物。前者是把事物

当做人来表现。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

动等。

图像借代。借代指不直接表现需要表现的事

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

风格:设计师创造个性的表现,它是产品的形

象体系以及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

装饰:外在于产品功能结构的形式因素,用以

满足人的精神和审美需要。

形态是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

特征

完形质是由知觉结构所形成的事物特性,如曲

调,风格等

技术规定性是物质产品生产所依据的制作要

形式自由度是产品形式在设计创意中的变化

范围

功能是产品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或对人发

挥的效用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生存样式的系统,它

与自然相区分,具有不同形态的特质

形式美是事物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涵的审美

价值

技术美是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

的揭示所形成的审美价值

功能美是实用产品所具有的和目的性特征的

形式表现

艺术美是以表现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

艺术作品的美

生态美是与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相关联的审美

价值。

.3、功能美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适用

性经济性人文性和精神愉悦性

4、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用

了所谓的双轨制

5.皮尔斯指出任何一个符号都是由三种要素

构成的媒介、指涉对象和解释

6.皮尔斯从符号媒介如何表征对象的角度,将

符号学划分为图像符号标示符号和象征符

号.

7.标志可分为文字标志图形标志和图文标

志三类

8.功能三分法分为实用功能、审美功能、认

知功能。

9.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由德国哲学家鲍姆

加登提出。

10.大陆唯物主义以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

尼等为代表,在对待如“怎样才能获得清晰的

认识

12、美学首要的目的,就是引导知觉走向完善。

13.设计被誉为“西方艺术史之父”是瓦萨里。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2010.12 试题类型: 判断题:2’X5 简答题:20’X2 论述题:20’X1;30’X1 1、先秦至两汉是我国设计美学形成的基础阶段,许多设计美学观念在这时开始形成。 2、先秦时期理论上较为突出的成就就是设计典籍《考工记》的出现。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墨子的“先质后文”、“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进一步强调了实用功能,反对浪费奢靡。 5、杨雄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提倡一种博大精深、富于崇高色彩的美。 6、按照郭沫若对青铜器的说法,青铜器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人化——神化——礼化——人化。 7、简要论述《考工记》设计学思想。 答:1、“阴阳五行”的道器统一观。是说各种事物现象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关系。2、“天人合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天时”、“地气”指的是自然方面的客观因素,“才美”、“工巧”则强调的是主体和主观因素。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工艺制作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并认为自然规律可以制约设计的优劣。3、“制器尚象”。《周易》中就已提到“制器尚象”,主张把有形之器与卦象等抽象符号联系起来,运用象征手法表现抽象的“意”。 8、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创作原则。 9、简要论述宋代哲学特征。 答:中国哲学美学在宋代现实儒道释三学融合,完成了以道德为本体和主题的中国人格美学.既不向往神仙或宗教的热狂境界,也渴慕治国平天下的世工业绩,它面向现实人生,高度重视生活情趣,任情感自然地流露和表现,鄙视宫廷艺术的富丽堂皇、雕琢伪饰。宋代美学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提倡“平淡天然的美”,以欧阳修、苏轼、严羽为代表;另一派是提倡客体化的、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理”,以邵雍、程璟、程颐、朱熹等哲学家为代表。 10、中国设计美学思想来源。 答:道家美学的思想对设计美学的影响。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及其学派,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心境与自然融合、与道同行的境界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佛教美学对中国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唐时期的禅宗,通过直觉、顿悟以求的精神解脱、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的理论。 11、中国传统设计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 P32 (结合课本适当张开论述答题) 答:1、中国传统设计中的“精气神” 2、中国设计中的“意”与“象” 3、中国设计美学中的“和”与“合” 12、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西方设计美学思想的鼻祖。(P37) 苏格拉地论述美和效用的关系问题对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 13、古希腊简述基本上是三种主要柱式,即多利克、伊奥尼亚和科斯林三种柱式结构。 14、多利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的特点。 答:(P39) 1、多利克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又被称为男性柱式 2、伊奥尼亚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由于曲线明显, 这一柱式结构又被称为女性柱式。 3、科林斯柱式的特点是装饰性强,但是在古希腊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典雅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科 林斯柱式。 15、奥古斯汀的美学著作《论美与适宜》中把美区分为“自在之美”和“自然之美”两种类型。 答:(P41第四段) 即事物本身的美和一个事物适宜于其他事物的美。奥古斯丁罗列出美的较为具体的特征和规律,它们包括平衡、类似、适宜、对称、比例、和谐等原则,统摄这些原则的“整体”。美不在于各种成份的量,而在于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 共 20 分,每小题 2 分) 1、通常,一个零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按先后顺序,它们依次是 ( ) A. 剧烈磨损、磨合、稳定磨损 B. 稳定磨损,剧烈磨损、磨合 C. 磨合、剧烈磨损、稳定磨损 D. 磨合、稳定磨损、剧烈磨损 2、设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时,螺旋角β一般 在80~200范围内选取,β太小斜齿轮传动的优点不明显,太大则会引起( ) 。 A. 大的切向力 B. 大的轴向力 C. 小的切向力 D. 小的轴向力 3、若一滚动轴承的寿命为1370000 转,则该轴承所承受的当量动载荷( ) 基本额定动载荷。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无法判断 4、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中,除了限制轴承p 值外,还要对轴承 pv 值 进行验算,其主要目的是( ) 。 A. 限制轴承过渡磨损 B. 限制轴承的温升 C. 保证轴承的强度 D. 限制 轴承的质量 5、通常,一部机器主要是由( ) 三部分构成的。 A. 原动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 B. 原动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 C. 辅助系统,传动部分,控制部分 D. 原动部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 6、一般参数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 A. 齿面点蚀 B. 轮齿折断 C.齿面磨粒磨损 D.齿面胶合 7、在 V 带传动中,小轮包角一般应大于( ) 度。 A. 90 B. 100 C. 150 D. 120 8、一齿轮传动,主动轮 1 用 45 号钢调质,从动轮 2 用 45 号钢正火,则它们的齿面接触应力( ) 。 A. H 1 H 2 B. H 1 H 2 C. H1 H 2 D. 无法判断 9、蜗杆蜗轮传动的传动比,正确表达式是( ) 。 A. d2 B. i z2 C. i n2 D. i d1 i z1 n1 d2 d1 10、设计一对材料相同的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一般应使大齿轮的齿面硬度 HBS2( ) 小齿轮的齿面硬度HBS1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或等于 二、填空题 ( 共 10 分) 1、在轴的结构设计中,轴的最小直径d min是按初步确定的。 (1 分) 2、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所受的总拉力是与之和。 (1 分) 3、在斜齿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中,考虑到实际承载区的转移,斜齿轮传动的许 用接触应力可取为[H ]1与[H]2。(1分) 1

设计美学考试题

设计美学考试题 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设计审美”即使物质活动也是精神活 动? 答:设计审美的核心是融合了“迪扎因”是融合了科学的理性和艺术的感性,技术美和艺术美创造性活动。设计是一种构思与计划,以及把这种无形的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视觉化手段化为有形的产品过程,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促使产品产生的整过思维过程和行为过程。设计什么的中心问题是人与物的和谐,强调了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人是研究设计审美的主导因素。设计审美是把美学原理运用于生产技术领域,是美学与技术达到和谐统一,美学产生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为实用功能和与审美功能以及物质效能和精神效能的统一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途径,同时也为理性通往感性开拓了现实的道路。劳动条件、劳动环境适应了劳动者的生理机能,市劳动生产中形成生理上的快感、舒适感、安全感,从而激起劳动者心理活动的愉悦感。劳动条件符合人的生理结构,促使劳动中的快感上升为美感,使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状况向更高境界发展。因此,设计审美即使物质活动也是精神活动。 2、为什么说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 创造? 答: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科技的影响,设计是设计者通过对人们生活的方式和习惯结合美学因素而创作的,它给人们带来实用和美观结合的产品,给使用者带来愉悦。设计的产品要考虑实用性,美学的审美性应当寓于实用性之中。因此在设计创作时,都应当围绕着实际使用的要求来考虑和设计,从材料的选择、外部造型、色彩装饰等多方面,都要结合实用要求来考虑艺术处理和加工等问题。实用工艺品应当适用、经济、美观。就是要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具有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审美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不仅希望日常生活用品坚固适用,而且希望这些用品精致美观,甚至把美观放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上。所以,未来设计的范围和领域正在不断扩大,人类科技与艺术的结合造就了然泪设计的发展。 3、简要说明设计审美的本质是如何体现的? 答:设计的本质是○1设计是人类创造的○2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创造。设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依据实际需要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实物体。审美的本质是不

《设计美学》课程试题纲要

《设计美学》课程试题纲要 一、名词解释 1、形态: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特征。 P12 2、结构:产品中各种材料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成为结构。 P14 3、结构的层次性:是根据产品复杂程度的不同,它的结构可能包含零件、组件、部件等不同隶属程度的组合关系。 P15 4、结构的有序性:是指产品的结构要使各种材料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组合。 P15 5、结构的稳定性:是指无论处于静态或者动态过程中,它的各种材料之间的互相作用都能保持一种平和状态。 P15 6、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对人发挥的效用。P17 7、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P18 8、知觉:是由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 P18 9、良好图形:是指它的构成成分可以沿着已经确立的方向连续下去,或者导致整体的对称或平衡,或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加紧密而完整的图形以及形成在一个共同方向上的运动. P25 10、同形论:经验到的空间秩序在结构上欧诺个是和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是同一的。 P26 11、技巧:动作娴熟,全然合于韵律和节奏。 P35 12、产品技术:是指产品以结构方式和技术原理技术来实现自身的功能目的。 P38 13、生产技术:是指如何把产品生产制作出来所涉及的技术内容。 P39 14、完形质:由只觉结构所形成的事物特性,如曲调、风格等。 P46 15、技术规定性:物质产品生产所依据的制作要求。 P39 16、形式自由度:产品形式在设计创造中的变化范围。 P39 17、意境:由产品实体俞孔坚、形象与意义作用于人所产生的精神境界。 P43 18、功能:产品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或对人发挥的效用。 P47 19、需要:作为人的属性,反应了人的生存对外界的依赖性。 P47 20、价值:是事物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P66 21、审美态度:是审美需要引发的,从而使人沉浸在一种物我交融、浮想联翩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模拟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 课程代码:233141040 命题单位:制造学院:基础部 学院:_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__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提示:对者画“+”,错者画“-”,其它符号一律无效) 1.蜗杆传动本质上属于齿轮传动,因此其传动比公式也为。 2.机械零件在工作中产生失效,意味着零件破坏了。 3.对于联接螺纹,即使制造和装配足够精确,螺纹牙受力也是不均匀的。 4.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是指轴承寿命为106转时,轴承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5.凸缘联轴器和齿式联轴器都可以补偿两轴的安装误差。 6.在高转速、有振动的场合,楔键联接没有平键联接好。 7.带传动的平均传动比等于常数,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随载荷的大小而改变。8.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 9.传动轴只承受弯矩作用,心轴只承受扭矩作用。 10.滑动轴承在一般工作条件下应用效果比滚动轴承好。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齿轮传动轮齿失效的可能形式有、、、和。 2. 通常,套筒滚子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不恒定,其根本原因是。 3. 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 4. V带传动中,最大应力发生在。 5. 齿轮软、硬齿面以 HB为界划分。 6. 轴按其承受载荷的不同,分为、、。 7. 在进行轴的结构设计时,为使轴上零件定位准确,轴肩圆角半径 ____ 零件毂孔的圆角半径。

8. 机械中广泛采用油润滑是因为油润滑除了可降低摩擦系数外,还有。 9. 螺纹联接防松的实质是。 10. 零件表面粗糙度增加,其疲劳强度。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销孔是盲孔或拆卸困难的场合,最好采用 ____ 。 A.圆柱销 B. 内螺纹圆锥销 C.开尾圆锥销 D. 圆锥销 2. 对于滑键和导向键, ____ 的说法是错误的。 A.周向定位好 B.用于动联接 C.主要用于轴向定位 D.主要用于周向定位 3. 当滚动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轴向力较小而转速较高时,应优先考虑 用 ____ 。 A.向心球轴承 B.调心球轴承 C.角接触球轴承 D.推力球轴承 4. 大尺寸的蜗轮通常采用组合结构,其目的是 ____ 。 A.提高刚度 B.提高传动效率 C.增大使用寿命 D.节省贵重金属 5. 在设计滚子链时,一般将链节数取成偶数,其主要目的是 ____ 。 A.防止脱链 B.提高传动平稳性 C.避免使用过渡链节 D.减小链重量 6. 在开口传动中,V带用得比平带多,这是因为 ____ 。 A.V带截面积大,强度大 B.V带与带轮接触面积大 C.V带无接头 D.V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大 7. 螺杆相对于螺母转过一周时,两者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是 ____ 。 A.一个螺距 B.螺距×线数 C.导程×线数 D.导程/线数 8. 有一转轴,初步结构设计后计算其弯曲强度和刚度,发现强度足够,刚度稍感不足,下列改进措施中, ____ 是最合理的。 A.尺寸不变,改用机械性能更好的高强度钢 B.适当减小载荷 C.改用更便宜的钢材,适当增大直径 D.材质不变,适当增大直径 9. 载荷变化较大时,联轴器宜选用 ____ 。 A.凸缘联轴器 B.弹性柱销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齿轮联轴器 10. 使用弯扭合成当量弯矩法计算转轴强度时,采用校正系数是考虑到_ __ 。 A.扭转切应力可能不是对称循环应力 B. 轴上有键槽 C.弯曲应力可能不是对称循环应力 D. 轴上有应力集中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04026)

艺术设计与美学复习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2——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2——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2——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2——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3——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4——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7——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7——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7——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毕加索7——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M. 金兹堡9——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艾尔·利兹斯基30——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9、43——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28——“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9、29——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29——“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

鲍姆伽通16——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16——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15——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16——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16——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16——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约瑟夫·帕克斯顿21——“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23——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23——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27——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31、54、134——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保时捷32——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4——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七人集团”35——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团体,强调“理

设计美学(问答题)

设计美学(问答题) 第一章何谓现代设计(P1-20,重点) 1、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答:在经历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欧洲大陆和美国的“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后,20世纪上半叶,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主义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的诞生有其深层次的背景: 1)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科学观取代了自人类诞生以来的各类神学观,成为人类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先进的生产力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新的现代社会景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总景观; 3)新的世界观、价值观、新的现代社会总景观孕育了新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式,为现代设计直接提供了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 2、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论述) 答:1)设计就是处理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预先规划好其材料、功能和形态的创造性活动,是为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提供的服务工作。而艺术都非常强调个性化,艺术品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现。一个是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一个是为自己服务,设计与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2)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3、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论述) 答:1)设计表现形态的异同:设计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没有从生产中脱离出来,产品原型保留在生产者头脑中,生产者就是设计者;另一种,设计是独立的活动,生产者根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在工业社会以前,设计的形态主要是第一种。工业时代的到来,使设计独立于生产,不是设计为生产服务,而是生产为设计服务。 2)现代设计的复杂性与易变性。现代设计是艺术、技术和科学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特征。现代设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化,产生出形形色色的新风格、新流派。 3)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稳定性和地域性。传统社会以统一稳定的世界观为基础,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及理念与传统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紧密相连,具有其特有的稳定性。又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传统工艺美术又相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4)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异同:工业革命以来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工业革命之前所有时代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但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传统器物通常都是通过手工形式、借助手工工具制作完成,这种人与自然同构的造物思想和方法,使人们在审视营造建筑、制造器物的实践中,会考虑与自然环境的效应关系。 4、设计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设计美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设计美学的本体(设计美学发展史,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本质特征、基本范畴); 2)设计者(研究设计者的价值和职责); 3)设计的道德(研究设计的社会作用的道德价值)。 5、设计美的特征(你如何理解“设计美”?) 答:1)功能性。设计本质上就是设计人类特定的生活方式,功能性是设计之美的基础。 2)艺术性。设计活动是一种基于具体物质功能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活动。必然带有一些纯艺术创作的方式和审美特性。 3)技术性。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是产品物质功能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是设计的基础和依托。 4)商业性。市场经济的商品化原则正在把设计演变成为一种商业性的活动。

机械设计考试题库(带答案)71317

机械设计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有理论设计经验设计模型试验设计。 2、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机械零件。 3、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4、按工作原理的不同联接可分为形锁合连接摩擦锁合链接材料锁合连接。 5、联接按其可拆性可分为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 6、可拆联接是指不需破坏链接中的任一零件就可拆开的连接。 7、根据牙型螺纹可分为普通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锯齿形螺纹。 8、螺纹大径是指与螺纹牙顶相切的假想圆柱的直径,在标准中被定为公称直径。 9、螺纹小径是指螺纹最小直径,即与螺纹牙底相切的假想的圆柱直径。 10、螺纹的螺距是指螺纹相邻两牙的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11、导程是指同一条螺纹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线距离。 12、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有螺栓连接双头螺栓连接螺钉连接紧定螺钉连接。 13、控制预紧力的方法通常是借助测力矩扳手或定力矩扳手,利用控制拧紧力矩的方法来控制预紧力的大小。 14、螺纹预紧力过大会导致整个链接的结构尺寸增大,也会使连接件在装配或偶然过载时被拉断。 15、螺纹防松的方法,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运动关系防松。 16、对于重要的螺纹联接,一般采用机械防松。 17、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中,单个螺栓的预紧力F?为。 18、键联接的主要类型有平键连接半圆键连接楔键连接切向键连接。 19、键的高度和宽度是由轴的直径决定的。 20、销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销连接销安全销。 21、无键联接是指轴与毂的连接不用键或花键连接。 22、联轴器所连两轴的相对位移有轴向位移径向位移角位移综合位移。 23、按离合器的不同工作原理,离合器可分为牙嵌式和摩擦式。 24、按承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转轴心轴传动轴。

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

独立本科段《艺术设计》专业 《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4026) 主编:罗礼平、潘日明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2 年 2 月 《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 04026) 指定用书:《设计美学》徐恒醇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7 月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设计美学》课程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是检验学生对设计美学理论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这门课程对如何从美学乃至艺术哲学的高度对设计艺术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视点和方法。本课程主要包括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文化整合论、审美范畴论、符号表现论、风格变迁论等内容。 设置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在于使学生在接受技术教育的同时,系统地了解设计美学原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继而建立起一个现代性的、面向文莱的、开放的设计观,更好的做出高质量的设计。 二、考试目标 考核要点 (一)第一章形态构成论 1.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 2.人的感知特性与完形理论

3.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 4.产品形式的构成与意境(二)第二章功能转化论 1.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 2.产品的功能及其划分 3.功能转化原理 4.审美创造与意象生成(三)文化整合论 1.文化的形态构成 2.设计文化的构成 3.生态文化与大设计观 4.文化取向与市场取向(四)审美范畴论 1.形式美 2.技术美 3.功能美 4.艺术美 5.生态美 (五)符号表现论 1.符号与传播 2.建筑语言与产品语言 3.产品造型的符号学规范 4.商标与广告的形象设计六)风格变迁论

1.风格范畴的内涵 2.中国器物风格的演化 3.西方工业产品风格概略 4.装饰的审美趋向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建议 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和实施建议。 (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一定的考核要点,这些要点便可视作考核目标,目的在于使应考者能够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系统地学习本科目,也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同时,能够更加明确其命题范围,从而比较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准确度。 《设计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涉及知识内容广泛的科目,在本大纲考核要求中,按照考核要点分成若干部分规定应考者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应考者应全面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识记与理解相结合。 (二)关于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设计美学》,徐恒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7 月第一版。 (三)自学方法与社会助学提示 无论是应考者还是社会集中辅导,应以本大纲对知识点与考核要点做出的规定为纲,认真专研制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重点把握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和文化整合论等。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美学理论基础,以及学生的理论思辨和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意识。孤立地识记一些零散的知识

1月自考设计美学试题

2015年1月自考制单结汇与报关实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向海关申报的时限是 ()。 A.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7日内 B.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0日内 C.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 D.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5日内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的规定,海关对保税货物自进境之日工资起 至海关核销结束后的稽查时限是()。 A.一年内 B.三年内 C.五年内 C.八年内 3.某外留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从境外订购一批进口货物,在如实申报、接受查验、缴 纳进口税费后由海关放行,该公司应凭()单据到海关监管仓库提取货物。 A.由海关签发“进(出)口货物证明书” B.由海关加盖了放行章的货运单据 C.由海关签发的“税款缴纳证” C.由海关签发的“进口收汇核销专用报关单”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的规定,海关稽查的时限是:(1)尚在 监管其内的减免税进口货物;(2)保税货物自进境之日起至海关核销结束后三 年内;(3)一般进出口货物,应自海关放行之日起()。 A.一年内 B.三年内 C.五年内 C.八年内 5.某公司进口电信设备零件一批,价格CIF天津1,000美元(1美元=8.5元人 民币),装载货物的船舶于2000年4月4日进境,4月19日该公开发中心 来向海关申报,请问这种情况海关应征收()滞报金。 A.不征收 B.滞报一天,滞报金为4.25元

C.滞报两天,滞报金为8.5元 C.滞报三天,滞报金为12.75元 6.()不是海关接受进出口货物申报的方式。 A.口头申报 B.书面申报 C.电子数据交换(EDI)申报 C.电子邮件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括 号内。多选或少选均不记分。) 1.()情况下不符合海关对出口货物报关期限的规定。 A.在装货的24小时以前报关 B.在装货的24小时内报关 C.在货物运抵口岸的24小时内报关 C.在装货完毕的24小时内报关 2.某粮油进出口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5万吨,在向海关办理进口报手续时,除 向海关呈交进口货物报关单及发票、提货单外,还需呈交()。 A.植物检疫证明 B.商检证明 C.时口许可证 C.特定商品进口登记证书 3.在通关申报环节,海关认为必要时,需查阅或收取的预备性单证是()。 A.报关委托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 B.货物原产地证明 C.贸易合同 C.提货单或装货单 4.某外贸公司向国外出口500吨散装小麦,该批小麦分装在一条船的三个船舱内。海关报关单上的“件数”和“包装种类”两个项目的正确填报应是()。 A.件数为1 B.件数为3 C.包装种类为船舱 C.包装种类为散装 5.进出口货物的查验方法主要有()。 A.彻底查验的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题汇总(最新整理)

2、极位夹角是曲柄摇杆机构中夹角。(×)改:曲柄 5、凸轮轮廓的形状取决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改:决定 7、楔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改:上下两表面 8、普通车床变速箱内齿轮的润滑方式时油雾润滑。(×) 9、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 值越大,则轴承的承载能力越高。(√) 三、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 2、为了使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其强度和寿命接近,通常( B )。 A、齿轮的硬度大于小齿轮的硬度 B、小齿轮的硬度大于大齿轮的硬度 C、大、小齿轮的硬度相同 3、下列哪一种普通平键用于轴端。( C )。P159 A、A 型 B、B 型 C、C 型 4、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多大?(A ) A、0° B、20° C、90° 5、下列螺纹用于传动的是( A )。 A、梯形螺纹 B、管螺纹 C、普通螺纹 7、在螺栓联接中,当有一个被联接件较厚,而且需要经常拆卸时,宜选用的联接类型是( A )联接。 A、双头螺柱 B、紧定螺栓 C、普通螺栓 8、用来传递双向转矩的一对切向键,在轴上相隔多少度为宜? (C ) A、90°~120° B、135°~150° C、120°~130° 试题一 2.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主动件时,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死点位置。

(A)不存在(B)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C)摇杆与连杆共线时为 3.为保证四杆机构良好的机械性能,传动角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 (A)压力角(B)传动角(C)极位夹角 4.凸轮轮廓曲线决定了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A)凸轮转速(B)凸轮轮廓曲线(C)凸轮形状 5.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愈大,压力角愈_小,机构传动性能愈好。 6.紧键联接与松键连联接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安装后,键与键槽之间就存在有摩擦力。(A) 压紧力(B) 轴向力(C) 摩擦力 7.链“B18X80”的含义是 B 型键宽度b=18mm,长度L=80mm 。 8.螺纹联接是指利用螺纹零件把需要固定在一起的零件固连起来。 螺旋传动是指利用螺纹零件实现回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 9.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它的外径,螺纹“M12X1.5”的含义为_细牙螺纹外径12mm,螺距1.5 。 10.采用螺纹联接时,若被联接件总厚度较大,切材料较软,在需要经常装卸的情况下,宜采用双头螺栓联接_。用于薄壁零件联接的螺纹,宜采用三角形细牙螺纹。 (A)螺栓联接(B) 双头螺栓联接(C) 螺钉联接(D) 三角形细牙螺纹 (E) 三角形粗牙螺纹(F) 矩形螺纹 11.某调整螺纹,采用双头粗牙螺纹,螺距为3mm,为使螺母相对螺杆沿轴向移动12mm,则螺杆应转 2 圈。 12.国标规定,三角带有_ Y Z A B C D E 七种类型,代号‘B2240’表示_B 型基准长度2240mm 。

设计美学试卷(A)

设计美学试卷(A) 学校____班级____姓名____分数____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阅卷人____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被称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4) ①毕达哥拉斯②苏格拉底③柏拉图④鲍姆嘉通 2、青铜器的美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美?(3) ①原始的美②铜的材质美③狞厉的美④粗犷的美 3、设计艺术的首要功能是(3) ①认识功能②道德功能③审美功能④娱乐功能 4、技术美的核心是(2) ①形式美②功能美③色彩美④线条美 5、工业设计与其它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①工业设计在创造上需要一定的技术②工业设计是一种人工制品③工业设计是意象思维的结晶④工业设计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材料 6、设计活动产生于(4) ①模仿②巫术③游戏④实践 7、在西方美学史上,主为“数或数量的关系是万物的本源”的美学家是() ①柏拉图②康德③毕达哥拉斯④黑格尔 8、西方美学从古典形式向现代设计形态转变的时间是()

①18世纪末期②19世纪中期③20世纪初期④20世纪中期 9、设计美学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 ①社会中的审美对象②自然中的审美对象③产品中的审美对象④人生中的审美对象 10、“人是世界的美”这一命题内涵是(2) ①人为美而存在②有了人,世界才有美③有了世界,才有人的美④人是世界中最美的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1、设计的本质是(1、 2、 3、4) ①设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②设计是人类创造的③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创造④设计是将理念变为现实的物化过程⑤设计是现代艺术 2、工业美的结构要素是(1、2、 3、4) ①功能的结构②材料的结构③机体的结构④形式的结构 3、设计美的本质特征是(1、2、3、 4、5) ①功能性特征②社会性特征③形象性特征④历史性特征⑤交易性特征 4、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有(1、2、4、5) ①材料美②结构美③色彩美④形式美⑤功能美 5、产品结构的特征有(1、2、3、5) ①层次性②有序性③艺术性④抽象性⑤稳定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服装美学》网上考试题库

《服装美学》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服装的美指的是(D) A.色彩的美 B. 样式的美 C. 料子的美 D. 着装形象的 美 2.采用希腊式长裙作为女装的时代是( C ) A.巴洛克时期 B. 洛可可时期 C. 新古典主义 D. 浪漫主义 3.黑格尔认为最具有艺术性的服饰是( A ) A. 希腊人的服饰 B. 罗马人的服饰 C. 德国人的服饰 D. 基督教的服饰 4. 温克尔所写的关于古希腊艺术的著作是( A ) A.《古代艺术史》 B. 《美学》 C. 《艺术哲学》 D. 《希腊艺术史》 5. 伊甸园的故事表明了服装起源于( A ) A. 羞耻 B. 保护 C. 装饰 D. 自我实现 6. 中世纪的欧洲影响人们的主要思想观念是( A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希腊思想 7. 基督教对于服装美的评价依据的标准是( C ) A. 性感 B. 装饰说 C. 遮蔽 D. 表现体型 8. 唐代服装出现暴露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B ) A. 受西方的影响 B. 受胡人的影响

C. 受日本的影响 D. 宗教思想的影响 9. 西方服装观念变化的标志是() A. 缠裹式服装的出现 B. 剪裁式服装的出现 C. 披挂式服装的出现 D. 裙装的出现 10. 下面能称为服装的是( C ) A. 纹身 B. 画眉 C. 衬衫 D. 医疗手术做的双眼皮 11. 路易十四戴假发是( C ) A. 为了美观 B. 增加威严 C. 掩饰缺陷 D. 引领时尚 12. 有闲阶层服饰的重要特点是( D ) A. 华丽 B. 奢侈 C. 简洁 D. 不方便 13. 具有简洁风格的女装是( C ) A. 巴洛克时期 B. 洛可可时期 C. 新古典主义时期 D. 浪漫主义时期 14. 在等级社会中时尚传递的方式是( B ) A.自下而上 B. 自上而下 C. 从边缘到中心 D. 集体选择 15. 中国出现时尚的时代是( D ) A. 唐 B. 春秋 C. 明晚期 D. 民国时期 16. 西方社会出现时尚的时代是( B ) A. 中世纪 B. 文艺复兴 C. 17世纪 D. 18世纪 17. 青年亚文化出现于( A ) A. 一战之后 B. 二战之后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 原 工 学 院 2003~2004学年 第一学期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机械设计课程期末试卷(答案) 一、是非题(用“√”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受静载荷作用的零件只能产生静应力,受变载荷作用的零件才能产生变应力。 ( × ) 2、受交变横向载荷作用的普通螺栓联接,在正常工作时螺栓杆所受到的拉力不变。 ( √ ) 3、为了使V 带的工作侧面能与V 带轮轮槽的工作侧面紧紧贴合,因为V 带的剖面楔角为40o,因而V 带轮轮槽角也相应为40o 。 ( × ) 4、为了避免带打滑,可将带轮上与带接触的表面加工得粗糙些以增大摩擦。 ( × ) 5、对轮齿沿齿宽作适当的修形(鼓形齿),可以大大改善载荷沿接触线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 √ ) 6、齿面点蚀是润滑良好的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 ( √ ) 7、直齿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中,通常近似地以大端分度圆处的当量圆柱齿轮来代替圆锥齿轮进行强度计算。 ( × ) 8、与齿轮传动的变位方法相类似,不仅可以对蜗杆进行变位加工,而且也可以对蜗轮进行变位加工。 ( × ) 9、某45钢轴的刚度不足,可以采取改用40Cr 合金钢措施来提高其刚度。 ( × ) 10、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指一组轴承中10%的轴承发生疲劳破坏,而90%的轴承不发生疲劳破坏前的转数(以106为单位)或工作小时数。 ( √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代码A 、B 、C 、D 填入横线上方的空格处)。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15分) 1.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__ B __。 A. 增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有时增高,有时降低 2.对于联接用螺纹,主要要求联接可靠,自锁性能好,故常选用__ A __。 A .升角小,单线三角形螺纹 B .升角大,双线三角形螺纹 C. 升角小,单线梯形螺纹 D .升角大,双线矩形螺纹 3. 设计键联接时,有以下主要内容:①按使用要求选择键的类型;②对键联接进行必要的强度校核计算;③按轴径选择键的剖面尺寸;④按轮毂宽度选择键的长度。在具体设计时,一般的顺序为 C 。 A. 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④→②→③ 4.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____ D ____。 A .带的松边拉力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5.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____B ____。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带传动工作时由拉力的变化而引起的弹性滑动 C.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 D.带的弹性变形不符合虎克定律 6. 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Fa Y 与 C 无关。 A .齿数z B .变位系数x C .模数m D .斜齿轮的螺旋角β 7.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公式: []3 2112? ??? ??≥F Sa Fa d Y Y z KT m σφmm 计算齿轮传动的模数时,其公式中 []? ??? ? ?F Sa Fa Y Y σ应代入: B 。

2014年7月设计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4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9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按照孟塞尔色彩理论,每种颜色都有三种性质,不包括 A. 色相 B. 亮度 C. 纯度 D. 明度 2.达到设计统一的三种方法不包括 A. 整体支配部分 B. 连续 C. 对比 D. 重复 3.设计思维的三种类型不包括 A. 想象性设计思维 B. 叙事性设计思维 C. 典范性设计思维 C. 程序性设计思维 4.可口可乐瓶外包装箱的设计者是 A. 托马斯?奇彭代尔 B. 沃尔塔?提格 C. 亨利?德雷夫斯 D. 雷蒙德?罗维 5.“O”型剪刀的设计者是 A. 斯丹纳克?科维尔 B. 欧拉福?贝克斯托马斯 C. 查尔斯?伍德 D. 雷蒙德?罗维 6.设计的基础价值 A. 文化价值 B. 精神价值 C. 实用价值 D. 审美价值 7.柏林的犹太博物馆的设计者是 A. 柯布西耶 B. 赖特 C. 贝聿铭 D. 利伯斯金 8.被称为“红屋”的住宅是为自己设计的新婚住宅。 A. 约翰?拉斯金 B. 拉幅?贝克斯托马斯 C. 威廉?莫里斯 D. 查尔斯?伍德 9.提出以“住房就是居住的机器”为宣言的“机器美学”理论的设计师是 A. 勒?柯布西耶 B. 弗兰克?赖特 C. 雷蒙德?罗维 D. 维克多?巴巴纳克 10.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是 A. 米斯?凡?德?罗 B.沃特?格罗皮乌斯 C. 马克斯?比尔 D.托马斯?马尔多纳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dgs设计美学习题1

一、选择题 1.[ D ] 下列(D )书中指出建筑是一种最引人注目的工业艺术? A.《应用艺术和结构艺术的风格》B.《艺术手工艺美学》 C.《通俗美学》D.《艺术分析》 2.[ A ]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任何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其中(A )是产品的物质基础? A.材料B.结构C.形式D.功能 3.[ B ]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B)开创的。 A.马赫B.特墨C.本泽D.苛勒 4.[ C ]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包括不同的三个方面,以下(C )个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 A.产品技术B.生产技术C.科学技术D.操作技术 5.[ C ]所谓经济的合理性指可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一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减少投入,增加劳动消耗B.增加产出,增加能源消耗 C.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原材料消耗D.降低产出和能源消耗 6.[ A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A )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 A.弗洛伊德B.赫尔巴C.费希纳D.荣格 7.[ D ]( D )在建筑学领域中明确地提出了“形式依随功能”的观点? A.居维埃B.达尔文C.穆特修斯D.沙利文 8.[ D ]波特兄弟在《市场要素设计》一书中列举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给出它们对使用性能、人机特性、审美要素和工艺性的侧重顺序。其中普及型高尔夫轿车是把(D )放在首位? A.使用性能B.人机特性C.审美要素D.工艺性 9.[ B ]据有关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文献中对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B )多种。 A.164 B.250 C.264 D.150 10.[ A ]下列(A )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不同地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文化?

dgs设计美学习题1

一、选择题 1.[ D ] 下列( D )书中指出建筑是一种最引人注目的工业艺术? A.《应用艺术和结构艺术的风格》 B.《艺术手工艺美学》 C.《通俗美学》 D.《艺术分析》 2.[ A ]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任何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其中(A )是产品的物质基础? A.材料 B.结构 C.形式 D.功能 3.[ B ]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 B)开创的。 A.马赫 B.特墨 C.本泽 D.苛勒 4.[ C ]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包括不同的三个方面,以下( C )个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 A.产品技术 B.生产技术 C.科学技术 D.操作技术 5.[ C ]所谓经济的合理性指可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一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减少投入,增加劳动消耗 B.增加产出,增加能源消耗 C.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原材料消耗 D.降低产出和能源消耗 6.[ A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 A )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 A.弗洛伊德 B.赫尔巴 C.费希纳 D.荣格 7.[ D ]( D )在建筑学领域中明确地提出了“形式依随功能”的观点? A.居维埃 B.达尔文 C.穆特修斯 D.沙利文 8.[ D ]波特兄弟在《市场要素设计》一书中列举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给出它们对使用性能、人机特性、审美要素和工艺性的侧重顺序。其中普及型高尔夫轿车是把( D )放在首位? A.使用性能 B.人机特性 C.审美要素 D.工艺性 9.[ B ]据有关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文献中对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 B )多种。 A.164 B.250 C.264 D.150 10.[ A ]下列( A )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不同地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文化? A.中国文化 B.齐鲁文化 C.楚文化 D.两广文化 11.[ C ] 19世纪初叶,物质产品的生产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下列( C )符合手工艺单件生产的产品? A.设计简陋,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 B.注重装饰,价格低廉 C.精工细作,只能为少数有钱阶层消费 D.制作粗糙,价格昂贵 12.[ A ]设计美的性质、构成,设计美的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设计的形式美,设计的创造性和设计美的境界等等属于( A )。 A.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 B.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 C.产品消费的美学问题 D.设计美学史问题 13.[ D ] “设计观念要从社会需求和技术可能性两者的综合中产生的”,这句话是( D )提出的? A.布鲁斯.阿舍 B.西蒙 C.阿西莫夫 D.麦克可若 14. [ A ]对美作出全面分析,从而使人能够区分美与善、审美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第一位哲学家要算( A )? A.康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保罗.苏里奥15.[ B ]以下( B )不属于绘画形式构成的三大要素? A.色彩造型 B.色调关系 C.艺术变形 D.几何程式 16.[ D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其文化可以粗略的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包含以下四个层次,其中( D )是文化的核心层面。 A.物态文化层 B.制度文化层 C.行为文化层 D.心态文化层 17.[ D ]人文主义艺术的特点是( D ) A.再现性,非具象性 B.再现性,直觉性 C.具象性,直觉性 D.再现性,具象性18.[ A ] “语言比任何东西都更适宜于使人了解符号学的性质”是( A )说的? A.索绪尔 B.苛勒 C.海伦 D.查.桑.皮尔斯19.[ C ]设计美是一种特殊的美,涉及设计美感构成中快感地位问题,还表现在设计美具有理性美的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