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生态学

合集下载

生态学中的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

生态学中的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

生态学中的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兴盛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由于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备受关注。

生态旅游强调的是自然环境与文化特色的结合,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自然与人文风情,享受到由此带来的愉悦和意义。

1、生态旅游的特点为了更好理解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之间的联系,先来了解一下生态旅游的特点。

生态旅游强调的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保持原始性。

为此,旅游线路都是由专门的生态旅游公司规划,选取适宜游客旅游的景点,通常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工业污染,并要求游客遵守保护环境的规定。

生态旅游的文化传承性也很强。

很多生态旅游线路都融入了当地的文化风俗,如民俗活动、节日表演等,这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人文历史。

生态旅游注重的是自然环境与文化特色的结合,这种相互关系大大提升了旅游的意义和价值,使得游客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自然与文化。

2、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关系密切,它们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旅游文化。

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环保的旅游方式,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将与环境直接接触,旅游线路的物质基础就是当地的生态环境。

所以,生态旅游能够促进环保观念的普及,引导游客尊重、保护环境,遵守环保标准。

生态旅游推行的是一种文明旅游,游客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环境,所以生态旅游要求游客遵守当地的文化礼仪,遵循当地的规矩。

同时,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也存在着互补关系。

生态旅游拥有强大的营销力,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通过打造品牌形象、宣传旅游资源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这也带动了当地文化特色的发展和传承。

3、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的意义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对于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旅游的推行不仅改进了旅游业态,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使旅游业真正融入到自然和文化之中,让游客对自然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这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文化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态旅游学第一章

生态旅游学第一章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国外:主题旅游。第一个给生态旅游定义的是:谢贝洛斯 拉斯喀瑞。世界自然基金会、生态旅游协会的定义。 国内:卢云亭、王兴斌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的四个特点: 1.以生态学为基础 2.最高境界的旅游体验 3.负责任的旅游行为 4.使当地居民受益
生态旅游的五个主体: 1.有准备的旅游者 2.接受训练的当地居民 3.生态旅游经营者 4.研究者 5.政府
第三节 生态旅游的特点和原则
一、生态旅游的特点 1.以保护为前提 2.保护原始自然的风貌 3.公众的参与 4.科学性
5.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6.高境界性 7.遵循“非零和”游戏原理
二、生态旅游的原则 1.生态学原则 2.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原则(八条)
第四节 案例—肯尼亚生态旅游发展经验
一、肯尼亚概况 1、地理位置 肯尼亚地处东非,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将该国家分为两半, 与横穿全国的赤道交叉,因此肯尼亚有地球上最大的十字 架——“东非十字架”。
原始印象
二、肯尼亚生态旅游发展过程 1.概况 肯尼亚是非洲各国开展生态旅游最早的国家,是生态旅游的 先驱,最早就起源于狩猎旅游。 2.教训 滥捕行为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生长和繁衍,国家公园和保 护区的环境状况急剧恶化。
3.措施 1997年宣布停滞狩猎游憩活动,宣布禁猎令。 强迫原住居民歉意,建立国家公园
三、肯尼亚生态旅游的成功经验 1、政府的支持 2、当地居民的利益 3、旅游与保护协调发展
圣经《创世纪》中写道:“主上帝在伊甸
现 代
园的东边开辟了一个园子,把他自己所造
人 类
的人安置在里面。主上帝又使地面长出各
的 种树木来,它们既好看又能结出美味的果

尚 实;在园子的中间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

生态旅游学 教案

生态旅游学  教案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案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课程名称:生态旅游学授课教师:***课程所属部:基础教学部课程名称:生态旅游学授课班级:12级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类型:理论课使用教材:生态旅游学(主编:李俊清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0月)教学方法与手段: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考核方式:考试主要参考书: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张广瑞. 生态旅游: 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一章生态旅游概述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和注重生态保护的旅游开发和管理者。

生态旅游学是研究生态旅游活动规律与生态环境伦理的一门学科,是生态学与旅游学之间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2. 使学生了解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1.生态旅游的内涵。

2.生态旅游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讲授和讨论为主,配合启发式教学。

第一节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作为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旅游业,顺应人类文明的更替应运而生,并努力寻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迅速兴起。

它是当前各国生态学界和旅游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将成为21世纪的最新国际流行色。

一、旅游与生态学的关系旅游是个人或集体外出旅行的一种观光活动。

它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产物,是人们经济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标志。

旅游即能使人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又能提高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生理需求—精神需求),诸如参观历史文化遗产(宏村、故宫等),欣赏自然风光(黄山),游泳等都是最经常性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学

生态旅游学

谢谢大家!
袁志露
植被减少,种群退化,昔日
草甸植物一人多高如今小草 只能‘没马蹄’”。
快艇
1.浪头己对湖边沼生植物产生影 响。 2.噪声破坏了原始景区的宁静, 也使两岸的珍稀野生动物纷纷逃 逸,己影响到湖周边自然生态环 境。 3.快艇每天所排放的废气、废物 及未完全燃烧的汽油对湖水的水 质都有潜在的污染危险。而且, 大量快艇在湖面上行驶,己迫使 大红鱼不能出露水面,不但严重 影响到大红鱼正常生存环境条件, 也影响和降低了喀纳斯湖的生态 环境和旅游价值。
生态旅游
一是回归大自然,即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 探索,目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 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 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等。
二是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不论生态 旅游者,还是生态旅游经营者,甚至包括得到收 益的当地居民,都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 方面做出贡献。也就是说:只有在旅游和保护均 有表征时,生态旅游才能显示其真正的科学意义。
生态旅游解决措施
3.旅游区内要实现资源的生态利用
1.生态旅游区内不宜建人工景点和服务设施,可在景区外建满足生态旅 游的基本设施。
2.固体废物的堆放须做到定点、封闭并及时清运,尽量采用节能设备和 清洁燃料(如电、天然气等)。
4、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并通过生态旅游专 项法规
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生态旅游的 法规体系和标准, 使生态旅游开发有法可依,生态旅游活动有章可循。
中美洲加勒比海岸——哥斯达黎加
. 野生动物的乐园 . 世界最好的生态旅游
国度
. 2009被评为全球最幸 福国家
.自然资源优势 .靠近美国的地理位置优势 .生态资源组合条件优势 .民主,和平,自由的旅游

旅游生态学试卷

旅游生态学试卷

-.名词解释1•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综合2•生态环境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人类生存的大地,包括各种生物系统和生物栖息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系统,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体,每个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3•生态旅游资源的原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原本自然生成的,它基本上未受人类干扰或很少受人类干扰。

4•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指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气候坏境、山水环境、社会文化坏境等空间场所的功能。

5•生态旅游规划: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发展目标、旅游开发项目和产品、旅游活动和路线纳入生态旅游这一总体理念中,并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布局,目的在于推动生态旅游地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所进行的规划设计。

二•填空题1•生态旅游是建立在(生态学)和(旅游学)基础上,是指导和促使生态旅游得以开展的理论。

2•结合生态旅游的定义,总结出生态旅游至少有四个功能(环境保护功能),(旅游发展功能),(社区发展功能),(环境教育功能)。

3•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下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4•绿色饭店时指那些为旅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和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酒店。

5•生态旅游产品系统是指生态旅游区开发的对生态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满足各种旅游需求的吸引物的体系,包括(景区景点),(娱乐设施)等有形实体的设置和(社区形象),(民族文化)等无形吸引的挖掘。

6•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有(生命周期理论),(区位理论),(生态理论)可持续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7•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侧重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不足,(扶贫功能)有待完善和忽略(坏境教育)功能四个方面。

8•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世界园艺博览园等类型。

旅游生态学话题

旅游生态学话题

旅游生态学话题一、什么是旅游生态学旅游生态学是指研究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的学科。

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

二、旅游生态学的意义1. 保护自然环境: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如过度开发会破坏生态系统,造成永久性损害。

通过研究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然环境。

2. 促进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使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相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3. 传承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不仅涉及到自然资源,也涉及到文化遗产。

通过研究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旅游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 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研究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大气污染等。

2. 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等。

3. 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如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包括规划和管理、生态旅游开发等。

四、如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1. 规划和管理: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确保旅游业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相协调。

限制人数、控制噪音污染等。

2. 生态旅游开发:推广生态旅游,鼓励人们到自然环境中去感受大自然之美,并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来增强人们保护环境意识。

在森林公园开展户外徒步、野营等活动。

3. 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在古城墙上开展夜游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历史文化。

五、旅游生态学的应用1. 旅游规划:在旅游规划中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制定合理的旅游路线和行程安排。

2. 旅游管理:通过制定管理措施,确保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最小化。

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演示文稿

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演示文稿
生态环境伦理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 以未来人类继续 发展为着眼点。生态环境伦理强 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 环境的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
可以看出,解决旅游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最有 效的途径,应该是从根本上改变游客、当地居民、 旅游从业者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此基础 上形成共同认可,自觉遵守的环境伦理规范。只 有从价值观上摆正了大自然在旅游活动中的位置, 在旅游者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伦理情 谊关系,旅游者才会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大自 然,旅游者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旅游过程中, 才可以真正做到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而实现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生态学系统地介绍旅游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组成、结构及其服务功能,一些基本的生态学和 旅游科学的基本理论,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对旅 游者的影响,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对旅游者的影 响,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旅游资源评价与生态规划,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及其规范化建设,旅游生态管理、旅游可持续发 展以及旅游的生态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尔斯岩(AYERSROCK)是领略北领地之神 秘的首选地,这个地区的得名源于一块石 头。这块石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整块不 可分割的单体巨石。由于被土著人赋予了 图腾的含义,被当地人誉为象征澳大利亚 的心脏。
据说距今已有5亿年历史。长3.62公里,宽2 公里,高348米,岩面上镌刻着无数平行的 直线纹路,形状像两端略圆的长面包。岩石 色泽赭红,光溜溜的表面在太阳下闪着光芒, 在空寂无物的广袤沙漠上突兀挺拔,直刺苍 穹,既雄伟壮观又神秘莫测。
思考题: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
经验?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连续的和持续的发 展”的新概念之后才逐渐形成理论的。

生态旅游学第2章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学第2章 生态旅游概述
• (1)在国外 • 生态旅游协会(TES,1993)将生态旅游定义为
“为了解当地环境、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 的的到自然区域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 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 展机会,自然资源的保护能够使当地居民受益”。
民族风情文化游
民族风情文化游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ຫໍສະໝຸດ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 此外,生态旅游具有以下五个主体,扮演着他们 各自的角色,分别介绍如下。
• (1)有准备的旅游者 • (2)接受训练的当地居民 • (3)生态旅游经营者 • (4)研究者 • (5)政府
– 在历史上,人们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思想根深蒂固,生态旅游为这种保护思想提供 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为模式和获利方式。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
• 一、生态旅游的缘起
– 生态旅游始于一个未经验证的想法,许多人希 望这个想法能够有利于全世界自然资源的保护。
– 20世纪70年代对肯尼亚的研究表明 (Thresher,1981)野生动植物的旅游经济效益 远远超过捕猎(这项活动已于1977年在肯尼亚 被禁止)。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 负责任的旅游需要有四个支撑要素,即:(1)环境影响 最小化;(2)目的地文化影响最小化;(3)目的地居民 经济利益最大化;(4)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娱乐” 需求。 ——黑策(Hetzer)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
• 一、生态旅游的缘起
–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的户外旅游兴趣和环 保意识的增强,以自然地为基础的国际商业活 动逐渐繁荣起来,为野营和徒步旅行配备极好 的新的户外装置,从而对这种旅游方式起到了 激励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帝忧伤地说:“每当 人类破坏一次环境, 我就在地上放一块砖, 于是便有了长城”。
Back to “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 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 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 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从上面蓝色的字体看:人类活动→危 害人体 也就是说,我们一直在承受着自己的行为 。
世界其实可以更美好
——前言
感谢各位愿意接下 来听一些也许是无
稽之谈的话!
今天说啥 呀???
呆会你就 知道了。
空气→大气污染Βιβλιοθήκη (过程,其实可以很简单。)
大气污染 概念
•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 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 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 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 利或环境的现象”
“污染”这件事,就好比有人在公众场合放了 一个屁,大家都闻到了,大家却又都装作 若无其事。
环保与放屁,相同的意思是,如果放的那个人能忍 住,或是用一种适当的方法找一个适当的地方放 了,场面就不会这样尴尬。
诸君自爱!
“空气,它是一个两面派, 它可以让我们存活, 亦可让我们消亡”
——为什么扯到“人性”呢?
“污染定律”
想污染一个地方有两种方法:
垃圾, 或是钞票。
得与失
有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却让其他很 多生物没有了栖身之地;
有了色彩斑斓的生活,却失去了天空、 河流的原本的颜色;
有了汽车,却阻止不了它屁股后面排 出来的气……
莫逞“一时之气” !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我们说,一把刀如果用来切菜, 它就是工具,但如果用来捅 人,它就是凶器。
冷落地球/ 与其作对 意义何在?
还地球一个清(青)白吧!
小样,我整 死你!
能耐的人类!
这世上最累的事情, 莫过于眼睁睁看着 自己的环境被破坏 了,还得自己动手 去把它们修复起来。
苦海无边,回头是 岸吧!
“人性”——因为有思维

人类 与 自然 的 比较
见下一页
是保护还是摧毁?
人类
理智→少破坏、不破坏 非理智→破坏、摧毁
自然 没有理性、不理智的 冷血报复 摧毁
我们人类怎样运用主观能动性呢?能动性使 我们的世界发展巨变,也使我们的世界遭 受践踏破坏。换句话说,惊喜就是我们苦 苦等待的兔子出现了,后面还跟着狼。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狼”——
都说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但我们的 这位母亲也太百孔千疮了吧???
难道说,
在这一方面,也是“子不嫌母 丑”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