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乐高速公路复杂气象及艰险山区路线总体设计思路

合集下载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随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各个地区的交通需求,要重视对于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以及选线方法的研究,以实际工程为例,重视对于山区路段所在地形的研究,掌握具体的设计思路,明确路线选线,根据地形进行选线以及地质进行选线,掌握安全原则,利用新型技术改进选线方法,掌握建设标准,设计安全舒适的公路,进一步满足当前山区高速公路的发展。

关键词:思路;路线;公路;选线引言高速公路是我国基础建设项目的重点,能够满足人们交通运输方面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交通需求越来越大。

山区与平原相比地形较为复杂,容易受到地形、地质、自然灾害、水土保持等各方面内容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的研究,提前做好规划,综合分析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遵循安全、环保、适应、合理节约的原则,保证工程顺利施工,提高公路项目质量。

一、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安全、舒适、环保适应地形的理念,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使高速公路能够得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下面主要对其相关内容展开研究。

(一)安全与环保设计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应坚持安全环保的理念,在安全考虑中要重视山区特有的地形、地貌、地势,科学把控好现有的交通状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形成对安全事故的高度控制。

要着重消除因公路引发的安全隐患,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定位法考虑山区的地形地势,保证精准的路线位置,降低安全隐患,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容错或预防办法改进公路线性条件、在实际过程中要直接消除事故诱因,尽量预防公路自身造成的中心安全问题。

改进限行设计,提高通车的安全性,还要进一步根据山区地形地貌的实际情况,边坡高度进行限制,充分考虑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不断改进现行设计精准的线型,直接消除事故的根本诱因,做好安全检测,提高边坡线型。

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选择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不破坏环境,设计降低边坡高度的方案。

复杂地形背景下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思路分析

复杂地形背景下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思路分析

复杂地形背景下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思路分析发布时间:2022-08-05T03:00:39.655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3月6期作者:张昊[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山区公路在设计时需要依循的几大原则,同时,对现阶段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思路进行创新,从而让我国山区地区的交通情况得到改善。

张昊(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桥隧分公司,湖北武汉430050)摘要:现阶段公路交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数山区,地区往往在交通方面不发达,并且该地区的经济情况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山区公路建设不健全,导致外界资源与山区内部资源之间无法进行及时的交换和输出,这给山区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为了促进我国各个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现阶段研究人员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方面,根据山区复杂的地形环境来进一步优化设计,从而有效推动山区地区的经济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山区公路在设计时需要依循的几大原则,同时,对现阶段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思路进行创新,从而让我国山区地区的交通情况得到改善。

关键词:复杂地形;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思路;分析引言我国大多数山区具有较为复杂的地形情况,并且存在一定的地质性灾害,造成我国在山区地区开展公路建设的情况一直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不仅如此,多数涉及人员在进行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时,往往不能对山区地区的复杂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在设计过程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造成复杂地形背景之下的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出现较大的难度。

为了让山区公路路线能够得到优化,设计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对自身的设计思路进行创新,同时,采用科学的手段来进一步优化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山区公路建设的发展。

一、山区公路的设计原则(一)安全原则山区地区的公路路线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就是安全问题,设计时应遵循安全原则,这里的安全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确保整个公路工程在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要保障公路在山区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安全。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高速公路在山区的路线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降雨较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选线。

1. 地形分析:首先对山区地形进行分析,了解山脉分布、坡度梯度、地势起伏等情况,确定可能的路线范围。

2. 地质评估: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评估,了解山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岩石类别、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分析地质灾害风险,为选线提供依据。

3. 水文分析:了解山区的降雨量、汇水情况及水流路径,进行水文分析,预测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

4. 设计原则:基于地形、地质和水文等分析结果,确定设计原则,如选择尽可能平缓的路线、避开滑坡、塌方地区、减少跨越水体的次数等。

5. 选线方法: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和设计原则,采用以下选线方法进行选择:(1) 直线距离最短法:根据起点和终点间的直线距离进行选线,适合用于较为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山区。

(2) 路况最优法:考虑山区的地质条件和交通需要,选择路况最优的路线,如避开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

(3) 走廊法:选择地理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最优的路线为走廊,然后在走廊内进行选线。

该方法适合于较为复杂多变的山区地质条件。

(4) 短路法:根据地形、地质和水文等情况选择一条较短的线路,但要注意避开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区域。

(5) 综合评价法:将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交通需求和社会影响,选取最佳线路。

在选线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山区高速公路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做到路线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选定路线后,还需要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地质勘探、桥梁隧道设计等,确保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的顺利进行。

复杂环境下的山区公路线路设计

复杂环境下的山区公路线路设计

30总505期2019年第19期(7月 上)0 引言近些年,我国在公路建设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慢慢向着山区逐渐延伸。

但是因为山区的地理因素、位置条件甚至气候等限制性因素太多,很大程度上会发生地质灾害现象。

并且在某些方面来说,负责公路建设的某些建设工作人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没到位,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路在山区的修建。

为了要改变这一现状,工作人员就必须从自我做起,改变传统观念,最重要的就是多做创新,多做技术上突破,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我国公路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1 山区公路建设发展以及设计思路的转变1.1 山区公路建设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为了平衡全国经济的发展,公路的修建慢慢朝着山区进发,但是因为山区的整体条件普遍较差,各项基础设施也不完整,加上人们对当地地质缺乏系统科学性的认识,在修筑公路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依旧会受到传统思想的各方面影响,从而对它们的思维产生了限制。

令他们缺少对当代公路先进技术的了解,在修建山区公路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技术上得不到保障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外,也如给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随着近些年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给普通公路的修建同样提出了严格要求。

因此如何通过保护环境来对公路的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这就成了当前所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1]。

1.2 山区公路设计思路的转变由于山区地形一般多是悬崖峭壁,整体地势构造非常复杂,这同样也是造成山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一个罪魁祸首。

在山区等一些地势陡峭的地区修筑公路的时候,因为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在进行修建依旧会采用纵向利用,多填少挖的策略,这也是为了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最大化降低成本资金的投入。

人们缺乏对当地地质结构以及环境因素的科学规范认识,所以也就会出现许多高填深挖的路段,这些都是给普通公路造成安全隐患的潜在杀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修筑人员在进行公路修建时,传统思路对他们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

复杂地形背景下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新思路

复杂地形背景下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新思路

复杂地形背景下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新思路作者:殷晓潇夏学良来源:《科技视界》2019年第08期【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加快。

工业农业以及各个产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人们之间的通讯和沟通越来越紧密,这都间接的对我国的交通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所以对复杂的山区地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对当地的公路路线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能够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复杂地形;公路;路线设计;思路中图分类号: U41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8-0166-002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9.08.072【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rapidly accelerated.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the progress that each industry obtained advance by leaps and bound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ose, which indirectly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herefor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mplex mountain terrain and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local highway route are very necessary. Thi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eople, but also play a very good role in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ountain econom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Complex terrain; Highway; Route design; Train of thought目前我国很多山区的交通条件都都十分恶劣,严重影响了山区内部与外界的沟通联系,交通不便导致了山区内部的资源无法及时有效的推广出去,山区以外的物资和市场也无法带动山区内部的经济发展,阻碍了人们生活水平前进的脚步。

广乐高速公路复杂气象及艰险山区路线总体设计思路

广乐高速公路复杂气象及艰险山区路线总体设计思路

广乐高速公路复杂气象及艰险山区路线总体设计思路摘要:本文针对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北段因穿越气象复杂的南岭山脉,存在技术标准低、通行能力小,以及在雨、雪(冰)、雾等特殊气象条件下还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等问题,在其粤境复线工程——广乐高速公路技术标准的选用时,提出高标准、大通道的总体设计思路。

在严格遵循复杂山区规划、地质、环保和工程选线的基础上,积极引入高寒山区气象辅助选线及安全选线的理念,解决了梅花至乐昌越岭段中的高寒山区特殊气象灾害和长大纵坡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以及路线穿越大瑶山和石门台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环保问题,有力保障了国家南北交通大通道的畅通。

关键词:京港澳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复杂气象、运营安全、自然保护区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ong Kong and Macao highway north yue boundary for the complex through nanling mountains, there are technical standard low traffic capacity, small, and in the rain, snow, fog (ice), and other special weather conditions also has the big traffic safety, in its yue boundary multiple tracks-wide le highway technical standard when choosing, put forward the high standard, the overall design thought passage. Strictly follow the complex in mountainous area planning, ge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gineering route, and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positive alpine region meteorological auxiliary route and the concept of safety concept, to solve the plum flower to servants lechang segment of the alpine region speci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grew up ZongPo brings safety problems, and route through data and shimentai nature reserve of two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question, and guarantee the smooth traffic thoroughfar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country.Key words: the Hong Kong and Macao highway, grow up ZongPo, complex weather, safe operations, nature reserve引言京港澳高速公路是我国南北公路运输大通道之一,它的全线贯通,对发挥高速公路规模效益,缓解我国南北交通运输紧张压力,完善国家综合运输体系,改善地区间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它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环保等因素。

为了确保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路线设计方法,并根据山区地形特点、水文地质等因素选定合适的路线。

基本思路1.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等。

这些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最佳方案。

2.依据地形特点进行设计:山区地形复杂、起伏较大,公路设计需要考虑地形的变化,避免建立高空架桥、大切口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3.科学合理的选线方法:在选线中需尽可能避免大规模破坏、大量征地、开挖和填方等环节,进而优化公路设计方案,降低总造价,有利于提高公路使用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选线方法1.地形地貌:在选定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时,需要注意山区地形地貌的特点,其地貌起伏的特点,可以借助道路工程勘探技术,确定线路的基线位置,然后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路线优化,以便提高公路使用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

2.气候气象:公路选线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气象特点,避免危险的气象因素对公路建设的影响,可通过气象勘探技术、地质勘探及其他工欲学技术确保项目建设的牢靠性和质量。

3.水文地质:公路建设需要考虑沿线水利及地质等因素,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适应性和环境安全。

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公路海拔温度影响预测技术、地表河流及山区水库等水文勘探相应技术是必要的。

4.环保: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必须注重环保问题,科学、合理地选定路线,并提出不影响环境、不危害生态的公路建设方案,并实施相关环保措施。

5.社会经济效益:公路设计不仅要考虑道路通畅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充分考虑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边远山区地区的开发和促进。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定最佳路线,优化公路设施布局方案,确保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交通建设显得愈加迫切。

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可缩短运输路程、提高运输效率,有利于山区地区的脱贫致富等经济发展。

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

1. 顺应地形地貌特点山区地形地貌特点比较明显,山路陡峭、路况复杂,路线的设计必须顺应其特点。

选择一条最为适宜的路线,既能够满足交通运输需求,又能够充分利用山区的地貌特点。

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山区地质情况,如地层、地貌、断层等,选择合适的路线。

2. 尽量优化路线,减少建设成本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成本较高,因此,设计路线时要尽量优化,减少建设成本。

路线的选择应尽可能经济合理,同时兼顾道路建设的安全、合理和高效。

在确定路线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例如地理环境、交通接驳条件、工程性因素等,选择成本最低的路线,并比较各个方案的成本差异,选取最优的方案。

3. 考虑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山区交通状况,因此,在路线设计时,必须考虑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通行能力是指公路所能承受的车辆数量和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输量。

路线设计要充分考虑道路通行能力的提高,以满足今后对道路通行能力的需求。

同时,路线设计还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如路面抗滑性、场地风险等,保障行车安全。

二、山区高速公路选线方法1. 地形坡度分析法地形坡度分析是选线方法的基础,必须对现场实地勘察,在地形坡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山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估。

在路线规划过程中,多采用照片判读法、地形测量法、地质勘探法等多种方法,对区域地形、地貌、山体结构等进行分析评估。

评估结果是选定路线的主要依据之一。

2. 社会经济评价法山区高速公路是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因此,需要考虑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评估,将结果与不同的路线进行比较,确保选中最优的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乐高速公路复杂气象及艰险山区路线总体设计思路摘要:本文针对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北段因穿越气象复杂的南岭山脉,存在技术标准低、通行能力小,以及在雨、雪(冰)、雾等特殊气象条件下还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等问题,在其粤境复线工程——广乐高速公路技术标准的选用时,提出高标准、大通道的总体设计思路。

在严格遵循复杂山区规划、地质、环保和工程选线的基础上,积极引入高寒山区气象辅助选线及安全选线的理念,解决了梅花至乐昌越岭段中的高寒山区特殊气象灾害和长大纵坡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以及路线穿越大瑶山和石门台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环保问题,有力保障了国家南北交通大通道的畅通。

关键词:京港澳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复杂气象、运营安全、自然保护区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ong kong and macao highway north yue boundary for the complex through nanling mountains, there are technical standard low traffic capacity, small, and in the rain, snow, fog (ice), and other special weather conditions also has the big traffic safety, in its yue boundary multiple tracks-wide le highway technical standard when choosing, put forward the high standard, the overall design thought passage. strictly follow the complex in mountainous area planning, ge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engineering route, and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positive alpine region meteorological auxiliary route and the concept of safety concept, to solve the plum flower to servants lechang segment of the alpine region speci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grew up zongpo brings safety problems, and route through data and shimentai nature reserve of two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question, and guarantee the smooth traffic thoroughfar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country.key words: the hong kong and macao highway, grow up zongpo, complex weather, safe operations, nature reserve引言京港澳高速公路是我国南北公路运输大通道之一,它的全线贯通,对发挥高速公路规模效益,缓解我国南北交通运输紧张压力,完善国家综合运输体系,改善地区间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京港澳高速公路以其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习惯性的南北向交通大通道。

近年随着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粤境广州以北段交通流量急速增长,已趋于饱和,无法满足省际交通增长的需求,严重制约京港澳高速公路沟通我国南北、连通粤港澳的交通功能;同时,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北段部分路段还存在先天性缺陷,抗击冬季特殊气象灾害能力较低,特别是雨、雪(冰)、雾天气下,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问题。

2008年1月,冰雪灾害造成郴州至韶关段完全瘫痪,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此外,广韶段也存在因韶赣高速公路的接入导致其交通即将饱和的问题。

图1 京港澳高速路线图1. 项目概况广乐高速公路是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广州以北段的复线工程,北起于粤湘交界的小塘,南止于广州新国际机场,路线全长299.969km (含连接线工程),工程投资398.93亿元,是广东省投资规模最大、每公里投资额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之一。

项目位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清远粤北山区,属南岭山系之中的高山地貌,地形陡峭复杂,路线高程变化大;沿线分布有南岭、大瑶山、石门台及王子山四大自然保护区及各种江河水源保护区;同时,南岭山系呈东西向横亘于粤湘交界,形成复杂的高寒山区气候,对路线方案的综合选定影响较大。

针对项目在路网中承担的南北向大通道的交通功能,结合沿线地形、地质、环保及高寒山区复杂气象等情况,在路线总体技术标准的把握和路线选线的总体设计思路之中,在严格遵循复杂山区规划、地质、环保和工程选线的基础上,积极引入高寒山区气象辅助选线和安全选线的综合选线理念,将本项目建设成为高标准、畅通的南北大通道,避免京港澳高速公路存在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问题。

2. 设计速度拟定设计速度是公路技术标准中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参数,其采用一般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功能地位、地形条件、交通量预测结果等诸多因素。

设计速度直接决定了平面和纵面设计标准,对建设规模和工程投资起到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高速公路的设计速度分为120km/h、100km/h和80km/h,其分段一般不应小于15km,变化应以20km/h为一个等级。

一般而言,采用较高设计速度的项目一般拥有较好的行车条件和较高的道路通行能力,但工程投资往往也相对较高;采用较低设计速度的项目在行车条件和通行能力方面略有欠缺,但较低的平纵标准能更好地适应地形的变化,在节约工程投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按照常规的设计思路,在地形较好的平原或微丘地区,设计速度一般采用120km/h或100km/h,而在地形艰巨的山岭重丘区,设计速度则一般采用100km/h或80km/h。

由于本项目路线长,既有山岭重丘区的长大纵坡越岭路段,也有平原微丘区的自由纵坡路段,同时桥隧工程比例高达50%以上,各种控制工程也十分复杂。

考虑到本项目作为我国最繁忙的国道主干线之一,具有交通量大、货车比例高等特点,对技术标准的选用提出采用高标准、大通道的总体设计思路,同时也从项目的功能地位、地形条件、通行能力及技术经济等多方面进行设计速度的综合比选和论证。

按照地形的差异,设计中将全线划分为4个路段,设计速度分别采用100km/h和120km/h进行定线设计,并统计工程数量和工程投资。

从表1看出:采用120km/h标准的工程投资增加有限(不超过10%),这表明在桥隧工程比例较高路段,路线平面和纵面设计标准的降低,对工程投资减少的效果并不显著;同时,采用120km/h 的设计速度,可以将设计的最大越岭组合纵坡从(4%+2.5%)减缓为(3%+2.5%)或者(3%+2%),这将大大改善车辆运行条件,提高车辆行驶安全和道路的通行能力;此外,采用较高的设计速度,除可节约运输成本,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由于进一步缩短了时空距离,这也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另外,采用较高的设计速度,对构建大通道的综合运输体系也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从项目地形条件、通行能力、工程投资和对社会效益、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全线设计速度采用120km/h。

3. 安全选线在地形陡峭的艰险山区,为适应地形的变化及越岭的需要,设计中对较小曲线半径和长大纵坡使用较多。

一般来讲,采用较小的曲线半径和较大的纵坡能较好的适应地形变化,对降低工程投资有一定的优势。

与此同时,采用较低的平纵标准也将降低公路的通行能力,降低车辆的行驶条件及行车安全性,增加道路事故率。

因此,在地形困难及长大纵坡路段,研究并选用既能满足车辆安全运行要求、又能兼顾地形条件和工程投资的常用曲线半径及越岭段的常用组合纵坡,对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保障国道主干线的运输安全和畅通显得尤为重要。

3.1 平面设计曲线半径是高速公路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较小的曲线半径在路基工程为主的路段能更加“吻合”地形的变化,对缩短桥梁长度、降低路基填挖高度和降低工程投资作用较为明显;而在隧道和桥梁工程较为集中的路段,较小的曲线半径则反而会增加路线和桥隧的长度,增加桥隧工程的投资。

因此,在不同工程的路段,应有针对性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常用曲线半径,使之既能较好的同地形条件相匹配,降低工程投资,又能满足车辆安全行驶的需要。

圆曲线半径与安全事故率调查表(单位:百万公里事故数)表2根据前西德对曲线半径与安全事故率的统计表明:从安全事故率的角度考虑,过大或过小的圆曲线半径均不好。

从表2可以发现:当纵坡大于4%以后,不管采用何种曲线半径,其交通事故率都将成倍的增加;当纵坡小于4%,圆曲线半径小于1000m时,交通事故率依然较高;当纵坡小于4%,同时圆曲线半径大于1000m时,事故率将大幅降低;同时研究还发现采用更大的曲线半径(3000m 以上)对降低事故率的作用并不大。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山区高速公路,一般情况下,采用1000m~3000m圆曲线半径在安全性和经济性等两个方面都是较为可行和合理。

设计中,为了既能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又能兼顾工程经济性,本案例中提出平面曲线半径尽量多采用1000m~3000m范围为主。

在路基工程较为集中的路段,尽量多采用更能较好的“吻合”地形变化的1000m~2000m的安全适用半径(如图2);而在桥梁和隧道较为集中的路段,则教多采用能缩短路线长度和桥隧长度的2000m~4000m的安全适用半径(如图3)。

考虑到本项目中型以上货车比重较高的特点,根据货车运行对曲线半径适应的特征,还特别强调前后路段线型的连续和均衡,注重平纵线型的合理组合;同时,曲线布设在适应复杂地形变化的同时,多采用车辆运行条件相对较好的圆曲线半径值,尽量将路线横向超高控制在2%~4%以内为宜。

图2:k18+500~k23+000路基桥梁工程路段图3:k41+000~k47+000桥梁隧道工程路段3.2 纵面设计最大纵坡也是高速公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当项目的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一旦确定后,最大纵坡也就相应的确定下来。

采用较大的纵坡值往往能更好的适应地形的起伏变化,对降低工程投资具有重要的作用。

较多且又连续的使用长大纵坡,对大型车辆的运行安全和道路的通行能力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