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桥梁设计要点方案比较
山区公路桥梁勘察与设计要点

山区公路桥梁勘察与设计要点山区公路桥梁的勘察与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其安全性和适应山区地形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要点:1.地质勘察:-对桥梁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位、地下水渗透性等。
-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地震、岩层崩塌等,以确定桥梁的设计参数和建设方式。
2.土壤勘察:-对桥梁基础区域的土壤进行勘察,包括土壤类型、承载力、坚实程度、冻融特性等。
-进行地质钻探和土壤采样,以获取准确的土壤参数,用于桥梁基础设计。
3.水文勘察:-考虑山区的降雨情况和河流水文特征,进行水文勘察和水文分析。
-分析洪水位、洪水流量、洪水频率等参数,用于桥梁的洪水设计。
4.地形勘察:-对山区公路桥梁所在地的地形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山体坡度、地势高差、河流交叉等特点。
-根据地形特征,确定桥梁的跨度、桥墩布置、桥面高程等参数。
5.荷载勘察:-分析山区公路桥梁的设计车辆、荷载标准和交通流量等因素。
-考虑特殊荷载情况,如冰雪荷载、滑坡荷载等,进行荷载计算和结构设计。
6.环境影响评价:-对山区公路桥梁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包括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土地利用等方面。
-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确保桥梁建设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7.结构设计:-根据勘察数据和设计要求,进行桥梁结构的设计,包括桥面、梁体、桥墩、基础等。
-考虑山区地形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桥型和桥梁材料,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8.施工技术:-针对山区地形复杂和施工条件艰苦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
-考虑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和工期控制等因素,确保桥梁的高质量建设。
以上是山区公路桥梁勘察与设计的一些详细要点。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山区地形和工程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山区公路设计桥梁与高填路基方案比选

作者 简介 :张秉旭 ( 1 9 7 6 一 ) ,男 ,辽宁 盖州 人 ,硕 士 ,高级 工程 师 。研究 方 向 :桥梁 隧道 。
1 0 % ,表 明桥梁 结构处 于 弹性 的工作 状态 。
5 结 语
参 考 文 献
[ 1 ]交 通 部公 路 科 学 研 究所 . 跨 径 混 凝 土桥 梁 的试 验 方 法 [ M ].
o b t a i n e d i n g o o d l i n e r e a l a s t i c s t a t e ,a nd t h e s re t n g t h a n d s t i f f ne s s me e t t he de s i g n l o a d s t a n d a r d r e q ui r e me nt s o f he t s c i e n t i ic f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e r e s u l t s .
第1 5 卷第6 期
2 0 1 3年 1 2 月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UR NA L OF L I AON I N G P ROⅥ
NCI AL COLLEGE 0F CBiblioteka M M UNI CAT1 0NS
Vo 1 .1 5 NO .6 De c . 2 0 1 3
也 说 明 ,把 理论 计 算 和 实 桥 检测 检 测 充分 结 合 ,
能够 准确 完成桥 梁检 测 与评 定 工作 。
Th e S t a t i c Lo a d Te s t a n d Ev a l u a t i o n o f Ho l l i n g s wo r t h Gu o Le Ci t y Be a d Fl o we r S t r e e t Fl y o v e r Ra mp
浅论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要点

浅论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要点作者:余斌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34期摘要:由于山区复杂的地质地形的影响,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因而探讨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特性和设计原则,然后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要点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山区修建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多,山区高速公路地质地形复杂,构造物多,桥梁隧道总长占路线的长度比例大,一条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成功与否和桥梁部分的设计息息相关。
一、山区桥梁的特性和设计原则山区高速公路和平原地区的高速公路有着显著的区别,因为山区高速公路具有地形复杂、地质复杂、水文条件复杂等特点,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
山区高速公路的地形地面高差大、坡陡、弯转大;地质方面,岩溶、滑坡、斜坡、陡崖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在许多山区道路修建过程中都会遇到其中一种或几种地质状况;水文条件方面,水系众多,暴雨、洪水、泥沙路线比较复杂、不统一。
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布设时存在平曲线多、平面半径小、纵坡较大等特点,受制约的因素较多。
山区高速公路的特殊性,使得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本身也有一些特点:桥梁的路线沿河岸交叉设线,斜弯桥分布较多;山区地形复杂、地面线横坡陡的实际,使得山区高速公路的高挡墙和半边桥多;沟壑纵横,导致桥梁的跨度大,高墩大跨桥多,墩台形式也非常复杂;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设计相应的桥梁基础设计;小型沟渠不计其数,散布在公路不同段落,要求设计各种涵洞、通道、小桥等,这是和城区高速公路桥梁不同的一大显著特点。
山区桥梁设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桥梁类型,设计原则主要应遵循:(一)结构安全原则桥梁结构自身的安全性需靠可靠的结构计算分析成果和合理的构造处理措施来保证。
山区的自然条件和气象条件的多变性决定了山区桥梁还应注重考虑强风荷载、雪荷载、冻胀力、水力等对桥梁产生的影响。
山区地带高速公路桥梁的设计

TRANSPOWORLD 2012 No.14 (Jul)104局,节点选择可采用定性分析,辅以定量方法。
节点分为重要节点和一般节点两类。
重要节点要求具有跨区域带动力,经济基础好、综合实力强、区位条件好、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主要包括:重点中心乡镇、重要工矿大型企业、经济基地、交通枢纽、旅游景点、重要行政村等。
一般节点主要包括一般行政村、规模较小的企业等。
县域公路网格局分清县域公路网的层次结构和功能作用是县域公路网规划的关键问题,这对于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把握公路网规划方向,加强县域内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的衔接有重要指导作用。
县域公路网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骨架公路层,用于连接县域以外的重要节点和交通枢纽的公路。
行政等级上主要由国道和省道组成,技术等级主要由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组成。
第二层次。
干线公路层,用于连接县域内重点中心乡镇、重要工矿大型企业、经济基地、交通枢纽、旅游景点、重要行政村等重要节点之间以及联系骨架公路层的公路。
行政等级上主要由县道和部分乡道组成,技术等级上主要由一级、二级公路组成。
第三层次。
农村公路层,用于连接县域内各一般节点,使公路网有足够的覆盖面和通达深度,包括各行政村与乡镇、各行政村之间的公路,以及一般节点与重要节点和干线公路层之间的沟通。
行政等级上主要由乡道和村道组成,技术等级上主要由三级、四级公路组成。
合理的县域公路网形态骨架公路层和干线公路层是支撑起县域规划区域的节点布局形态,农村公路层是对节点之间联系的进一步延伸。
在每一个规划子区域内,均是以重要节点为中心,公路呈放射状向一般节点辐射。
骨架公路层在县域内起到对外联系、对外辐射的作用,主要由上级省域、市域公路网规划确定。
县域公路网规划主要研究干线公路层和农村公路层。
各层次路网合理规模配置与省域、市域公路网中的节点相比,县域公路网中除骨架公路层外,其余均服务较低层次节点,完全按照交通量来规划县域路网,往往会造成较大偏差,因此,应通过定性分析,并类比周边经济发达县域公路网规划,确定合理的公路网规划目标,以控制县域公路网的线路布设与等级配置,同时与骨架公路层相匹配,在其集聚能力和分散能力方面满足骨架公路层的要求。
浅谈山区桥梁设计要点

浅谈山区桥梁设计要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递发展以及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交通基础建设规模也逐渐扩大,为了完善山区区域公路网布局,改善山区人民对外交通出行条件,促进山区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交通部对山区公路的投资建设也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山区地理形势特殊,设计要点的把握情况,直接影响山区公路的建设规模、工程造价及行车安全。
因此,山区公路设计要点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就山区公路设计要点中的桥梁设计要点进行分析研究。
标签:山区;桥梁;设计;措施山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沟壑较多,村庄布置也比较杂乱,所以在道路的选线中应结合地形、地貌、地质等方面进行选线;注重平纵组合,合理布置桥、涵、隧等;注重道路与周边环境相结合,避开地质灾害路段;尽量避免高填深挖,以免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增加防护费用和后期的安全隐患等等。
而在整个山区的交通中,桥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在山区桥梁设计程中,受到来自山区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桥梁的设计变得更为专业化和复杂化。
下面我就将从不同的层面对山区桥梁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山区桥梁建设中的常遇问题由于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受复杂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限制,往往集弯坡斜、高墩大跨于一身,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弯、坡、斜桥、高墩、长联的受力问题,还要考虑山区的特殊地质、气候灾害。
1.1滑坡、断层、软土、泥石流、岩溶等是我国山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对桥梁的危害比较大。
轻者冲击墩台,堵塞桥下净空,重则错断墩台,摧毁桥梁,因此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在结构设计计算时,首先要准确掌握山区勘探资料,防止各种地质灾害。
1.2当桥梁位于抗震要求较高的山区时,根据结构形式和桥址特征,详细的抗震分析,同时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设置挡块(包括受力挡块和构造挡块),加强构造处理。
1.3由于山区的自然条件和气象条件的多变性,在考虑常规荷载的同时,应注重考虑强风荷载的影响;对处于严寒地区的桥梁还应考虑雪荷载和冻涨力的影响。
山区高速公路高架桥设计的技术难点与重点

山区高速公路高架桥设计的技术难点与重点摘要:随着山区高速公路兴建,跨越深沟谷的高墩高架桥不可避免地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中,本文以某高速公路某路段高架桥设计为例,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高架桥设计的原则,并对为克服桥位处路线平曲线半径较小、路线纵坡较大、地形、地质情况复杂等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山区;高架桥;设计;措施0引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地质复杂,表现为地面高差大、冲沟发育、横坡陡直;地质复杂表现为岩溶、滑坡、小稳定斜坡、崩塌、陡崖、煤矿采空区等小良地质。
受此影响,路线布设时平纵横三个方而都受到约束,一般就是平曲线多,平而半径小,纵坡大,桥梁比例高,横坡陡,半边桥和高挡墙多。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也相应具有上述特点,弯坡桥多,高墩大跨多,墩台形式多,设计中必须协调解决好桥梁各细部构造与地形地质之间的关系。
某高速某路段地处山岭重丘区,地形条件较复杂,大多数桥位处纵、横向坡度都非常大,同时地形和地质条件也较为复杂,这给高架桥的布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工程概况本路段共设置高架桥15座,均为跨越沟谷、河流的高架桥,整段高架桥集大纵坡、小半径、高墩、长桥、大跨径于一体。
采用的上部结构有t形梁、空心板。
桥墩高度较高,用钢筋混凝土排架或单柱、双柱式钢筋混凝土桥墩。
桥梁采用多孔标准跨径为36.1m和50.6m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梁总长均大于100m。
2高架桥上部结构布设2.1路线平曲线和竖曲线指标由于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高架桥桥位处路线平曲线半径为640~850m,路线最大纵坡为5.4%,这给桥梁的平、纵面布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高架桥的标准横断面某高速公路整体式路基宽度32m,路基横断面见图1。
标准跨径为36.1m的高架桥标准横断面见图2,每半幅桥面宽度为13.25m,由7片预制t梁组成,t梁高度为1.8m,桥面板厚度为22.5cm,桥面连续。
标准跨径为50.6m跨径的高架桥标准横断面见图3,每半幅桥面宽度为13.25m,由、5片预制t梁组成,t梁高度为2.7m,桥面板厚度为24.5cm,桥面连续。
试论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

试论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摘要:在当下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桥梁的设计合理性对整个高速公路项目成本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山区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进行了相关阐述,详细的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方案以及结构设计要点,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可以给广大同行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方案分析(一)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方案设计1.跨越山谷的高架桥。
首先,通常情况下,此类型的桥梁都处于远离市区的地域,对桥梁美观的关注度不高,所以,在设计时主要关注的是施工的便利性。
此类桥梁上部结构常会选择t型梁或空心板,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桥梁结构受力较为合理,工程成本造价不高。
实践中,跨径为25米、3o米、35米和40米的t型梁以及跨径为8米、lo米、l3米、l6米以及2o米的空心板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其次,处于行车便利性的考虑,一般规模较大的桥梁会选用连续梁或者钢构体系,而规模相对较小的桥梁出于工程造价的考虑,会选用空心板简支体系。
从施工角度来分析,如果在同一合同段存在不同跨径,将会给预制模板周转使用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尽可能的防止此种状况的出现;最后,如果山区高速公路桥梁需要横跨v型谷,大跨连续钢构方案是最佳选择,采取这一方案,桥墩数量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难度,如果当地地质条件允许还可以选择拱桥方案。
2.跨河桥梁。
对于此种类型的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设计方案要综合考虑当地水文情况。
如果所跨河流是非通航河流,就可以选用施工较为简单、项目造价不高的方案。
如果河流的通航等级较高,一般会选用大跨刚构箱梁或者是连续箱梁,如果河流的通航等级相对较低,跨径较大的t型梁方案则是最佳选择。
此外还需要注意依据河流主航道准确位置以及河流流向安排桥梁桥孔的布置。
3.跨线桥。
根据高速公路桥梁与等级路和等外路之间的位置关系,跨线桥又可以分为主线上跨桥和主线下跨桥两种,对于跨线桥而言,设计之前充分了解被跨路的等级及净空要求十分必要,被交叉路的等级不同,所对应的桥型方案也有所区别。
简析山区路桥设计中的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山区公路桥梁设计要点及方案比较摘要: 山区公路的桥梁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设计者不能生搬硬套平原地区做法, 而应结合山区特点合理地进行桥梁设计, 应综合考虑水文、地质、环境、施工、交通运输等等方面,综合考虑反复比较,提出最佳的方案。
关键词: 山区;路桥设计;方案
1 引言
随着我国对交通基础设置建设的大力投入,公路在山区修建得越来越多。
由于山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 桥梁长度占路线总长度的比例也大, 桥梁设计的好坏不但对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直接产生影响, 而且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山区公路的桥梁设计是整个公路设计的难点和重点, 桥梁设计的好坏决定着整条公路设计的好坏。
由于受地形、地质、水文的影响, 山区公路往往是沿溪展线, 路线布设时平纵横三个方面普遍都受到约束, 造成平曲线多,平面半径较小,纵坡较大,超高多。
因此整条线的斜、弯桥多; 桥梁结构形式多;横坡陡,半幅桥和半幅路基多;由于路线跨越众多沟壑,造成高墩大跨多,墩台形式复杂, 给桥梁设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 山区公路的桥梁设计要点
(1)由于山区公路与平原地区的公路在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因此我们在桥梁设计时要高度重视以上这些
差别,特别是在地形、地质方面, 有时同一座桥在纵桥向的地质变化很大,在横桥向的地形变化很大,如不重视,很容易出现差错, 因此在设计前一定要认真收集设计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件时设计人员最好到实地调查一下。
(2)由于山区公路的地面高差变化大,材料、机械运输困难,施工条件差。
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要因地制宜, 一定要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尽量给施工带来方便。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节省工程造价,方便施工, 桥梁设计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
(3)桥梁设计要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环保”的基本原则。
现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美观和环保”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桥梁设计在注重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应引入环保、美化、人文的概念, 把公路桥梁的景观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 在保证桥梁使用功能要求的原则下, 要尽可能地考虑到使建成后的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不造成原有环境的破坏。
设计时应开拓艺术创新思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桥梁景观的美学效应,开发景观资源,同时应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动、植物及特有的地质风貌,杜绝声、光、电对环境的“污染”,桥梁涂装色彩选择时不但要考虑与周边环境色调、桥梁造型相协调,还要考虑桥梁所在地区的民风、民俗。
3 山区公路的桥型方案选择比较
3 . 1 上部结构形式选择比较
(1)简支结构。
该桥型的特点是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可集中工厂预制、分段安装、便于施工, 但受力和营运条件较其它桥型要差, 适用于单跨桥和中小跨径且平面半径较小;桥梁长度较短;不适合
做先简后连的桥梁。
(2)支架现浇连续结构。
该桥型的特点是布孔方便、合理; 对小半径、大超高线形平纵横要求适应性强, 外观平顺; 桥型美观, 行车平顺舒适; 施工周期短, 后期养护费用低,施工占地较小。
但造价较高,支架工程量大, 地形陡峭时支架安全性较难保证;连续的
满堂支架对山体植被破坏严重,施工用水困难, 材料运输、混凝土搅拌、浇注及施工过程中大量废弃物对环境破坏严重。
该类桥型一般用于地形较平坦且墩高不大路段的桥、布孔受限制的分离立交桥、跨峡谷河流且运输不便、预制场地选择困难路段的桥。
(3)先简支后连续结构。
该桥型的特点是跨径变化范围较大,桥型美观,结构受力性能好,行车平顺性良好。
无需大量支架工程,造价较低,后期养护工作量较小。
采用桥上预制、架桥机安装,将主要施工工作面转移至桥上,大大减轻对沿线环境的影响。
但对于小半径、大超高线形,梁体预制较复杂, 施工周期较长。
鉴于该类桥型造价低,对地形的适应性较强, 在大桥及高架桥中较广泛采用。
(4)悬臂现浇连续或连续刚构结构。
该桥型的特点是布孔方便,桥梁跨越能力大,受力合理,结构整体性好,造型美观且施工工艺成熟;桥梁设置伸缩缝较少,行车平顺舒适;施工周期短,后期养护费
用低,施工占地较小;桥梁施工支架工程量小,不需要大型的吊装设备;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破坏山体植被。
但上部造价较高,施工难度相对较大。
该桥型在桥梁跨径要求高、桥梁跨越深谷时可比选其他桥型采用。
3 . 2 下部结构形式选择比较
(1)柱式墩。
特点是自重轻,结构稳定性好;施工方便、快捷,外观轻颖;桥墩布设灵活性大, 阻水小, 适应不同类型的基础, 但不能做得很高。
适合做一般中小跨径的下部结构。
(2)实体式墩。
对施工要求不高,因截面较大, 可做的比较高, 但对地基的要求较高,污工体积大,不适应机械化施工。
适用于在峡谷等要求桥墩较高的桥中。
(3)薄壁墩。
此类桥墩柔度好,可以适应上部结构变形的需要,同时抗弯抗扭刚度大,可以满足结构的受力需要。
适用于大跨径的悬臂现浇连续梁和连续刚构以及高墩桥。
(4)桥台。
桥台的设计往往受山区地形的限制较大,桥台形式的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两侧山体开挖和台前锥坡是否可以实施。
桥台的主要形式有u 形台、肋式台和柱式台等。
u形台可做得较高,而且台前没有锥坡,但对地基的要求也较高,污工体积大。
肋式台也可做的较高,对地基的要求也不高,但台前须有锥坡。
柱式台对地基的要求不高,但不能做的太高,一般在5米左右,台前须有锥坡。
桥台形式要根据各种桥台类型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 另
外要充分考虑到因桥台开挖可能引起的大面积山体开挖和台前锥坡的不稳定因素。
3 . 3 墩台基础形式选择比较
桥梁的设计,其基础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工程地质及地形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不得轻易简化基础类型,以免造成工程费用的增加或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
山区公路的桥梁基础形式一般有扩大基础和桩基础,在选择墩台基础形式时要与选择墩台时一起考虑。
山区地质条件一般较好,适合于设置扩大基础,但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地面横坡小的桥墩基础,设置扩大基础在所必然,但对于地面横坡陡峻的桥梁基础,设置扩大基础反而带来诸多弊端,首先是基础的开挖,必然造成相互影响;其次,由于地面横坡大,地表水必然冲刷扩大基础的回填土,造成基础裸露。
另一方面,对于设置在河流边缘的桥墩基础,虽然能够设置扩大基础,但对基础的抗冲刷不利。
一般来说,山区公路的桥梁基础,当处于较平坦路段时,设置整体式扩大基础是合理的,对于布置在陡峻地面横坡和水中的桥墩基础,一般设置桩基础。
对于左右墩柱高差大的桥墩,应保证相同高程处墩柱截面尺寸的一致,其余部分加大截面尺寸,以平衡墩柱刚度差别大给上部构造带来的变形不协调影响。
如果一联内既有扩大基础又有桩基础,为控制墩台的不均匀沉降,要求扩大基础置于强度在弱风化以上的岩石上。
对于砂岩基础因遇水后变软、发泡、强度降低的情况,墩台基础首选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