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
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急性炎性疾病, 临床以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本病 大多呈良性过程。
发病机制
❖ 病毒自呼吸道、消化道或经蚊虫叮咬侵入人体后, 在淋巴系统繁殖,通过血循环感染各种脏器,在 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前即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病 毒在脏器迅速繁殖可直接破坏神经系统。神经组 织对病毒抗原的剧烈反应导致脱髓鞘病变、血管 和血管周围损伤,造成供血不足。
意保暖。 5、鼓励多饮水,每天1500~2000ML或选择病人喜
欢喝的饮料。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的 饮食。 6、协助口腔护理,鼓励多漱口,口唇干燥时涂石蜡油。 7、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一次并记录。
8、遵医嘱静脉补液或进行血培养等生化检查,监 测电解质变化。
护理措施—头痛的护理
◆病室安静,光线宜暗。减少陪护者,限制探视人员。 ◆护理操作宜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保持其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志刺激。 ◆遵医嘱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结合中医疗法穴位敷贴加按摩,选穴:太阳、风池、新设
Kernig(克尼格)征
❖ Kernig征又称屈腿伸膝试验。 患者仰卧位使膝关节屈曲成直角, 然后被动使屈曲的小腿伸直,当 膝关节不能伸直、出现阻力及疼 痛而膝关节形成的角度不到 135°时为K征阳性。Kernig征 阳性除提示有脑膜刺激征之外, 尚提示后根有刺激现象。腰骶神 经根病变其疼痛仅限于腰部及患 肢,而脑膜刺激征时Kernig征 为双侧性。
治疗
对症治疗:
(1)退热: 双氯芬栓钠:1 2mg/kg,prn,两次间隔6—8小 时,防止退热过度,腹泻患者避免使用。 美林:副作用少 地塞米松:有较大副作用,不可随意使用 亚冬眠制剂:氯丙嗪,异丙嗪
对症治疗:
(2)积极控制惊厥

神经内科专科护理常规(细分疾病版)

神经内科专科护理常规(细分疾病版)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年**月修订目录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5)脑梗死 (7)脑出血 (9)蛛网膜下腔出血 (1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4)病毒性脑炎 (16)癫痫 (18)面神经炎 (20)重症肌无力 (22)腰椎穿刺术护理 (24)全脑血管造影术前后护理 (26)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l、休息与卧位:一般病人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慢性退行性疾病者应鼓励下床做轻微活动,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出者取头高脚低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

2、饮食营养: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加新鲜蔬菜及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轻度吞咽障碍者进半流质饮食,进食速度要慢以防止呛咳。

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者给鼻饲或中心静脉营养支持。

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

3、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肢体活动变化以及有无抽搐等,如有变化随时通知医师。

4、危重病人:病情危重者做好重症护理及出入液量的记录。

备好有关的急救器械和药物,并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5、安全护理:意识障碍、偏瘫症状、癫痫发作者加床挡防止坠床。

对于视力障碍、瘫痪、认知障碍。

年老者等应防止碰伤、烫伤、跌伤和走失,不要远离病房或单独外出。

6、排泄护理: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定期做膀胱功能训练。

尿失禁者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清洁,勤换尿垫和床单。

大便失禁者及时清除排泄物,保护肛周皮肤,保持大便通畅。

7、基础护理: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温度适宜。

注意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清洁。

协助病人饭前便后洗手,定时洗澡剪指甲、洗脚、.洗头、理发等。

8、瘫痪护理:保持良好肢体位置,各个关节防止过伸或过展。

定时进行体位变换,鼓励主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及肢体挛缩畸形。

9、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

10、药物护理:正确、按时指导病人服药。

11、健康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家庭护理技术和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注意事项。

神经内科一般病人护理常规及病毒性脑膜炎、癫痫、脑梗塞、昏迷等专科病人主要表现和护理措施

神经内科一般病人护理常规及病毒性脑膜炎、癫痫、脑梗塞、昏迷等专科病人主要表现和护理措施

输液器的选择
静脉输液甘露醇的患者必须选择 8号输液器(绿色)
不使用甘露醇的患者有静脉留置 针的最好使用8号输液器
不使用甘露醇的患者且无静脉留 置针的患者使用5.5号输液器(紫 色)
收取输液单(悬挂患者床头)的操作方法
更换输液单上每袋液体必须签名 及时间,输液完毕后经患者或家 属确定并签字
3、保持室内温度和温度,防止患着凉并 发呼吸道感染;定时时间通风和紫外线空 气消毒,防止病房内交叉感染。
瘫痪:随意运动功能(肢体活动度) 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 症状之一。
肌力分级: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
身重力,既无能抬起。
神经内科一般病人 护理常规
入院后护士作入院宣教,包括病房 环境、有关制度如禁用热水袋, 马扎禁止带入,主管医师、 责任
护士及陪人制度,指导床的正确 使用。
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准备床单位 迎接新病人 观察及评估(症状及体征) 填写有关表格 测量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体重,并
记录于体温单上 通知医生(协助查体) 了解病人的身心需要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 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神经组成
12对
31对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听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每周剪指甲一次 鼻饲、危重者行口腔护理bid,留置胃
管的患者每天更换固定胃管的胶布, 不洁时随时更换 导尿病人膀胱冲洗qd,会阴擦洗bid。 每周(周二、五)更换尿袋,预防感 染。

病毒性脑炎课件

病毒性脑炎课件
病例3: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难度较大
病例4: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水肿、脑疝等,治疗风险较高
02
03
04
4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与康复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要点
01
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
02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避免与病毒性脑炎患者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病毒性脑炎。
3
病毒性脑炎的病例分析
典型病例
患者年龄:25岁
01
性别:男性
02
发病时间:2022年5月
03
症状: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意识模糊
04
诊断结果:病毒性脑炎
05
治疗方案: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支持治疗
04
环境因素:某些环境因素,如污染、辐射等,可能增加病毒性脑炎的发病率
病毒性脑炎的症状
发热:体温升高,通常在38摄氏度以上
01
头痛:持续性头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
02
意识障碍: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
03
神经功能障碍: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癫痫发作等
04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05
脑脊液异常: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含量升高等
06
预后:经过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恢复健康
07
不典型病例
01
症状: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03
治疗: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等
02
诊断: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04
预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后遗症

病毒性脑炎小儿患儿护理查房

病毒性脑炎小儿患儿护理查房
虫媒病毒等。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主要包括抗病毒治 疗、对症治疗和支
持治疗。
病毒性脑炎的症状 包括发热、头痛、 呕吐、意识障碍、
癫痫发作等。
病毒性脑炎的病因
01
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脑炎,如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等
02
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脑部炎症
03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等途径传播
呕吐
原因:病毒性 脑炎导致颅内 压升高,引起 呕吐
01
护理措施:保 持患儿卧床休 息,头偏向一 侧,防止误吸
03
治疗:遵医嘱 给予止吐药物, 如胃复安等
05
02
症状:频繁呕 吐,可能伴有 头痛、头晕等 症状
04
观察:密切观 察患儿呕吐物 颜色、性状、 量,并记录
脑脊液检查
1 脑脊液常规检查:包括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葡萄糖含量等 2 脑脊液生化检查:包括乳酸、乳酸脱氢酶、谷氨酸等 3 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包括IgG、IgM、IgA等 4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5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包括细胞形态、细胞数量等
04
易感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群体易感
病毒性脑炎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通过 飞沫传播,如咳嗽、 打喷嚏等
接触传播:通过直 接接触感染者的体 液、分泌物等传播
消化道传播:通过 食物、水等途径传 播
垂直传播:通过母 婴传播,如胎盘、 产道等途径传播
发热
发热原因:病毒感染
发热特点:持续高热,体温波动较大
密切观察患 儿呼吸频率、 深度和节律, 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指导家长正 确使用吸痰 器,避免损 伤呼吸道黏

急性病毒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急性病毒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急性病毒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概念】
本病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类型。

其临床表现为高热、抽搐、头痛、意识及人格改变,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表情呆滞,木僵,缄默或动作增多,行为冲动,智能障碍。

神经症状可见偏瘫,共济失调,脑膜刺激征,嗜睡,昏迷,去皮质状态,癫痫,颅压升高,脑疝等。

【护理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注意发热程度。

(2)头痛、呕吐症状。

(3)精神状态及意识变化。

(4)有无癫痫发作及意识变化。

2、心理状况。

3、自立能力。

【护理措施】
1、按神经内科病人护理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观察病情。

3、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

恢复期病人应协助肢体功能锻炼。

4、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宜。

5、高热者,按高热患者护理指南执行。

6、精神失常者,要加强安全护理,防止自伤或伤人。

7、意识障碍者,按意识障碍病人护理指南执行。

8、癫痫发作者,按医嘱及时给药,尽快控制发作,并按癫痫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9、瘫痪者,按瘫痪病人病人护理指南执行。

10、按医嘱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

11、按医嘱执行药物治疗。

12、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病人交流,讲解有关本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本病的防治及急救知识。

2、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语言训练、肢体运动和功能锻炼的方法。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整理版ppt
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起病急、常有病毒感染史。
2、出现发热、头痛、嗜睡、昏迷、惊厥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神经 精神症状。 3、脑脊液的变化:外观清亮,白细胞数轻度升高(可在 30 ̄500×10的6次方/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 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4、脑脊液分离到病毒可确诊。 5、血清中和试验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相差4倍或4倍 以上。 6、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相差4倍或4倍以 上。 7、血凝抑制试验,恢复期的滴定度较急性期高出或低于4倍以 上。 8、免疫荧光抗体检查阳性。 9、脑电图示不同程度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发现脑水肿,脑软 化灶等低密度区,MRI可见颞叶、额叶或顶 叶稍低或稍高信号; MRI优于EEG、CT--中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4.脑电图检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阵发性高 波幅慢波或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与病情呈平
行关系。 52.%脑的组并织发活症检;:为阳诊性整断率理版的仅ppt金为标33准%,一但56没%必,要并。有 11
大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占94.29%;美国-急 性VE发病人数仅次于SAH。
男女比例:1.3:1
全年均可发病,故又称散发性脑炎。多流行 于夏秋季,以7-9月最多。
整理版ppt
3
病因
文献报导: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
肠道病毒(EV):80%
虫媒病毒
传染病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HSV):散发
病毒性脑炎(VE)
Viral Encephalitis
整理版ppt
1
学习目标
低年资护士掌握VE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 点;
高年资护士掌握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检查 的表现。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2 】病毒性脑炎【护理评估】1.评估有无呼吸道沾染,消化道沾染史.2.留意不雅察精力状况.患儿有无头痛.吐逆.惊厥.脑膜刺激等.3.懂得试验室检讨成果如血常规.脑脊液检讨等.4.评估家长对疾病的懂得程度及护理常识.控制程度.评估家长心理状况及患儿有无焦炙或恐怖.[护理问题]1.体温高与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有关.2.头痛吐逆与颅内压增高有关3.焦炙与预后有关【护理措施】1.监测体温实时赐与降温处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颖.准时通风.如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可运用物理降温办法或药物降温办法,下降大脑耗氧量.2.饮食护理保证热量供应,对晕厥或吞咽艰苦的患儿尽早赐与鼻饲或静脉养分,保持电解质和养分须要.3. 卧床时代协助患儿洗漱.进食.排尿.排便及做好小我卫生,保持瘫痪肢体位于功效地位,病情稳固后,及早进行肢体被动或自动功效锤炼.4.保持呼吸道通行晕厥患者要准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同时应增强患儿的安全治理.5.病情不雅察亲密不雅察患儿性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发明问题实时处理.【健康指点】1 .保持室内空气新颖,天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避免直吹和对流风.2 . 留意气象变化,实时增减衣服,预防沾染.3 .保证歇息和睡眠,少看电视少看书,留意劳逸联合.4 .高热时实时物理降温(温水摖浴)或物理降温,保持皮肤,衣服.床褥干净湿润.5 .赐与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留意饮食调配,促进食欲,保证营要摄入,吐逆轻者应少量多餐,吐逆轻微者暂禁食.6 .躁动患儿需增强防护,家眷24小时留陪.7 .晕厥者应取侧卧位,头倾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行,准时翻身,预防褥疮产生.8 .有后遗症者,早期赐与响应的功效练习和康复指点,留意保持肢体的功效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内科---循环---症状
组稿者:审核者:批准者: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执行时间:2014年月
一、护理问题/关键点
(一)初始评估
1. 有无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等前驱感染征象
2. 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言语交流能力
3. 呼吸系统评估:咳嗽、咳痰、呼吸音等
4. 局部皮肤、粘膜情况,有无出现疱疹
5. 有无无人格改变、反应迟钝、记忆力及计算力下降或丧失等精神症状
6. 头痛性质、部位、程度,有无呕吐、颈项强直
7. 有无癫痫发作
8. 营养状况
9. 活动能力,坠床/跌倒风险评估
10. 家庭支持和经济情况
(二)持续评估
1. GCS、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肌力、肌张力、言语交流能力
2. 生命体征及主要症状,注意有无头痛、意识障碍加重,血压上升,心率、呼吸减慢等颅高压表现
3. 咳嗽、咳痰情况,呼吸频率、节律和呼吸音情况
4. 精神症状、心理状况
5. 有无癫痫发作及发作时的表现
6. 营养状况:进食、进出量情况
7. 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脑脊液、脑电图、头颅CT和MRI、脑活检等
8. 安全措施
9. 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10. 康复的介入及效果
(三)护理要点
1. 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向患者及家属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

2.卧床休息,适当抬高床头,瘫痪肢体保持良肢位。

勤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3. 注意患者安全,躁动不安或癫痫发作时防止坠床/跌倒、舌咬伤等意外发生。

4. 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少量多餐,以减轻胃胀,防止呕吐。

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者,根据医嘱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防止窒息和误吸,必要时插胃管,鼻饲营养液。

5. 高热护理每4小时测体温1次,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

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出汗多时及时更衣,注意保暖。

体温超过 38.5°C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观察降温效果。

做好口腔护理。

6. 对于精神异常者,教育家属及陪护人员,这是一种病理状态,以获得更多的配合和支持。

关注患者有无伤人或自伤行为,注意自我保护,加强对患者的看护,必要时予约束、镇静或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7.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改变、躁动不安、频繁呕吐、四肢肌张力增高等症状及体征,提示有脑水肿、颅内压升高。

若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升高,须警惕脑疝的发生。

应密切观察、详细记录病情,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8. 对恢复期患者,应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家属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护理,以减轻后遗症。

9. 健康教育
①保持情绪稳定,安心配合治疗与护理。

②急性期卧床休息,家人陪护,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

③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避免声光刺激,以免诱发癫痫发作。

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高热时及时擦干汗液,补充水份。

⑤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

⑥识别癫痫发作的先兆表现如肢体麻刺感、上腹部不适、恐惧、幻觉等,发作时家属的正确应对。

⑦坚持肢体及言语功能的康复锻炼。

⑧有精神症状者,外出家人陪同,并佩带身份牌,防止走失。

⑨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⑩定期门诊复查。

三、药物治疗的护理
了解各种药物的使用要求及副作用,抗病毒药物常用的是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

1.抗癫痫药物注意有无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皮疹等不良反应。

2.阿昔洛韦:静滴Q8h,每次滴入1小时以上,连用14-21天。

有头痛、皮疹、血尿、低血压、静脉炎等副作用。

3.更昔洛韦:静滴Q12h,每次滴入1小时以上,连用14-21天。

主要副作用是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

4.对症支持治疗:抗惊厥、脱水降颅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