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与细胞因子TNF-α、IL-6关系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血清 IL-1β、TNF-α水平与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 IL-1β、TNF-α水平与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分析

胖、 内分 泌系统 功能 障碍 等均有 可 能促使 关节 软骨 退行 性 改
变 。随 着 国 内外 学 者 对 O A 的深 入 研 究 , 近 来 发 现 细 胞 因子 是 参与 O A进 程 的重 要 介 质 之 一 , 其 中尤 以 I L 一 1 1 3 、 T N F — o r . 的作 用

8 6・
第 7卷 第 1 O A期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mg U s e 。 O c t o b e r 2 0 1 4 . V 0 l - 7 N o . I O A

临 床 研 究
指南 ( 草案 ) ” 中关 于 O A的诊断标 准 , 且 近期未用 过任何 止痛 消炎 、 激素类等治疗 O A的药 物 ; 排除玻 璃酸钠 过敏 者及严 重 心肺疾患 者和化脓性关 节炎 患者 。另选 取同期在 我院进行 体
O A是骨关节疾病 中最 常见 的炎 症形 式 和致残 率较 高 的 慢性疾病 , 中老年人多见 , 累及部位 主要 是膝 、 髋、 踝 等负重 较大的关节 。目前了解到 的致病 因素多种 多样 , 遗传 因素 、 肥
种细胞 因子与 O A的 关 系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注: 与 治疗 前 比较 , P<0 . 0 5
1 . 1 临床资料
选取 2 0 1 2年 2月 一2 0 1 4年 2月 在我 院骨科
3 讨

就 诊的 O A患者 7 6例作为试验组 , 其中男 3 6例 , 女4 0例 ; 平均 年龄 ( 4 8 . 4± 5 . 6 ) 岁; 所有患 者均符合 2 0 0 2年“ 骨 关节炎诊 治

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改善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改善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改善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王海燕; 孙君社; 刘爱青; 刘爽; 邹国庆【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9(040)015【总页数】4页(P329-332)【关键词】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 骨关节炎; 口服免疫耐受【作者】王海燕; 孙君社; 刘爱青; 刘爽; 邹国庆【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125; 北京盛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62; 海南盛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海南文昌5719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影响全身大部分关节包括颈腰椎、膝关节、髋关节和指间关节等。

骨关节炎是逐渐进展加重性的疾病,目前的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以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为目的[1]。

薛庆云等[2]选择了六个中心城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总体患病率为46.3%,随年龄增长呈现增高的趋势,且女性(50.4%)高于男性(41.6%)。

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4.8亿,占总人口的34.1%,将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骨关节炎患者数量将会急剧增加,严重影响国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目前改善骨关节炎常用的膳食补充剂有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乳香、姜黄和鱼油等,但是这些膳食补充剂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学者们对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改善OA效果存在争议[3],乳香会引起肠道不适,姜黄生物利用率低,鱼油有不耐受和腹泻的报道[4],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功能性原料十分必要。

上世纪90年代,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此后又开展了其改善骨关节炎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具有方便、安全无毒及抗原特异性等优点,将会成为预防和改善关节炎的革命性功能原料。

1 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的特点和作用机理1.1 非变性Ⅱ型胶原蛋白的特点关节软骨是覆盖在滑液关节内骨质表面的一层软骨组织,呈浅蓝白色,半透明,光滑而有光泽,厚1~5 mm,由少量的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

膝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关节外侧室OA或膝外翻畸形,如采用胫骨高位截骨,不仅 能加大膝关节间隙向外上方倾斜的程度,还将导致膝关节侧 方不稳定,半脱位和OA进行性进展。因此要采用股骨髁上 截骨术。
胫骨高位截骨的手术方法简单,关键是要避免将胫骨平台关 节面造成骨折,如果能以坚强内固定,可以早期行关节功能 性锻炼,则术后疗效提高。推荐德国Link公司的改良 Giebel槽式钢板,其两枚皮质骨钉利用张力带的原理使截 骨面加压,并控制了远端旋转。
假体分:单髁型,全髁型。 固定方式:骨水泥、非骨水泥;按限制程度分:限 制型,非限制型。
固定方式:骨水泥,绝大多数骨水泥固定型膝 关节置换临床效果十分满意,骨水泥本身并不 是人工置换术的薄弱环节。而使用方法不当才 是问题的关键、而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是通过 紧密压配和骨组织长入假体多孔层达到生物固 定的效果,非骨水泥假体对患者局部骨质及术 者的技术要求很高,术后负重推迟4~6周。长 期随访,两者临床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关节镜下软骨成形术,软骨移植术,微骨折软骨修复术,这 些都是针对OA软骨缺损的新兴手术,疗效不十分确切。韩 国学者的微骨折术在软骨缺损处用钢针戳出数个小孔,二次 关节镜检查,见原缺损处有软骨样组织附于骨面上,这种组 织日后能否演变成真正的软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工全膝关节 置换的状况
料分两大类,钴合金和钛合金,只有少数患者对钴过敏,应询问相关病史。钴合 金+超高分子聚乙烯组成的假体是膝关节材料的“金标准”。
膝关节OA与肌力
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肌力测试分析,得出患侧与健侧差20%以上,而正常 在10%以内,结合临床实践,常常发现骨关节炎患者的股四头肌和 绳肌之力下降势 必对下肢功能状态有影响,使膝关节不稳定因素加重,而不稳定又会加重OA的病变 程度,如此造成恶性循环。Nelson等认为对患肢进行有目的肌力锻炼。不但可以增 加关节的稳定性、阻断或降低这种恶性循环,而且可以缓解病情。

骨肿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观察及临床意义

骨肿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观察及临床意义
表1 骨转移 ( 远处转移 ) 与骨肿瘤组T - NF a和I 平变化 ( s gn i± 。p ̄L)
感染 、 斑狼疮 患者 皿清 T F 水 平明显升 高 。肿 瘤患 者血 红 N— 清 T F O 水平升 高机制 目前 尚不清楚 , N —t 可能与免疫 反应有关 。 T F 升 高往 往提示 肿瘤 的发 生。实验 中发现有远 处转移 的 N— 晚期 骨肿瘤 患 者血清 T F 平均值 均高 于正 常值近 6倍 , N— 而
Z HOU J a in SU N Xi n De a t n f t o e is t eF rt f it dHo p t l h i d c l i e st, fi 3 0 2 C i a p rme t h p d c , h is Af l e s i , o Or ia a An u Me ia v ri Hee 0 2 , h n Un y 2
均( 01 02) 。其 中男 2 6 .±1 . 岁 7例 , 1 。标本来 源 为健康 女 8例 体 检 人 员及 部 分 本 院健康 医护人 员 , 正常 对 照组 4 0例 , 龄 年
3 6~7 2岁 , 平均( 35±87) 5 . . 岁。
1 . 标 本 处 理 2
2 结果
21 3 患 者 血 清TNF 和 I一 测 定 结果 比较 组 — L6
I s r c 】Ob e tv osu ytec a g n ciia inf ain f u rn coia d ne e kn 6i h m e|m r Ab t a t j ci e T td h h n ea d l cl g ic t o mo e rs n itrlu i一 nteI n u o n s i o t s
R es t er ul s S um TNF— o nd I l a L-6 l v r i fc n l g ri he e elwe e sgnii a ty hihe n t bon t m o p int ha n n r e u r ate st n i o malc to o P < 0. 1 . on r lgr up f 0 、

浅谈IL-1、IL-6、IL-10 在类风湿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浅谈IL-1、IL-6、IL-10 在类风湿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25期投稿邮箱:zuixinyixue@49·综述·浅谈IL-1、IL-6、IL-10在类风湿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曹爽,张成义(通讯作者)(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0)0 引言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因多关节滑膜慢性症,从而导致滑膜纤维母细胞增生,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出现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是一种有很高致残率的常见多发病。

近年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研究发现的细胞因子,如IL-1、IL-6、IL-10等为RA 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也为为应用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治疗RA 提供了新思路。

因此,本文对白介素类细胞因子IL-1、IL-6、IL-10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IL-1与RA 病机制的关系IL-1是一种由单核细胞或巨核细胞分泌产生的小分子多肽,IL-1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是2种主要的促炎细胞因子 ,它们在类风湿血管翳的形成中共同起到“中心犯罪”的作用。

RA 发病过程中,IL-1和TNF-α刺激滑膜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产生并分泌如MMP 在内的炎性介质,从而降低关节内包括蛋白多糖、胶原在内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IL-1和TNF-α还可以协同刺激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使中性粒细胞在滑膜腔内聚集,促进白细胞由血聚集到关节腔内;此外,IL-1 和 TNF-α还可共刺激滑膜巨噬细胞的分化,促进破骨细胞形成,从而导致RA 滑膜、软骨的破坏[1-4]。

IL-1β是IL-1家族中的亚型之一,在RA 病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IL-1β是一种分泌型兴奋因子,它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影响炎症过程,进而抑制骨和软骨的修复[5-8]。

2 IL-6与RA 发病机制的关系RA 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形成,滑膜血管出现增生以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有关,这些炎性细胞刺激释放IL-6等促炎介质,继而导致关节内结构破坏。

骨关节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骨关节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骨关节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在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方法:选择73例诊断为膝关节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3例单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及MMP-3的水平,比较两组差异,分析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发病机制。

结果:观察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L-1β与TNF-α水平随着KOA的临床分期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关节液中IL-1β与TNF-α水平为:IV级>Ⅲ级>Ⅱ级>I级;而IL-6水平则与KOA分期无关。

IL-1β与TNF-α和MMP-3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TNF-α和MMP-3含量亦呈显著相关,(P<0.05)。

IL-1β、TNF-α和MMP-3与ISOA之间呈正相关(P<0.05),而IL-6与ISOA之间无相关性,P>0.05。

【关键词】骨关节炎;白介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酶联免疫检测【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294-02骨关节炎(KOA)作为骨科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是老年人疼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经常并发其他疾病[1]。

骨关节炎主要是由机械性、代谢、炎症和免疫等因素作用而引起,但是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2]。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角色,与关节滑膜、软骨功能改变密切相关[3]。

本研究通过研究细胞因子在膝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为骨关节炎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炎症细胞因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炎症细胞因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炎症细胞因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王艳荣;马张稳;田红英;郭姝彤【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5(013)001【摘要】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IL-1、TNF-α、IL-6)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滑液中的表达及其与KOA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行膝关节镜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30例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测定滑液中IL-1、TNF-α、IL-6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KOA组滑液中IL-1、TNF-α、IL-6水平显著上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TNF-α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滑液中IL-1、TNF-α水平为:晚期>中期>早期,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IL-6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下降,滑液中IL-6水平为:早期>中期>晚期,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TNF-α与KOA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r=0.567,0.583,P<0.05),IL-6与KOA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性(r=-0.486,P<0.05).结论 KOA患者滑液中存在IL-1、TNF-α、IL-6水平的高表达,IL-1、TNF-α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其含量逐渐上升,而IL-6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其含量逐渐降低.IL-1、TNF-α与骨性关节炎病变有密切关系,而KOA患者关节液中IL-6的含量不能直接反映出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但并节液中IL-6水平在诊断早期病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页数】3页(P16-18)【作者】王艳荣;马张稳;田红英;郭姝彤【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2010级临床二班,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四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医学院病原学教研室,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相关文献】1.白细胞介素1β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液中临床意义 [J], 沈鹏飞;侯为林;徐建达;瞿玉兴2.血清、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赖爱云;徐健;陶丽L5、CCL18、CXCL13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和滑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王振杰; 王菁; 王晓东; 程海华4.S100A8/A9、CS-846、MMP3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王腾;丁洪;赵正明;胡华平;刘沪喆5.膝骨性关节炎滑液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朱让腾;应有荣;童静玲;高福明;罗利飞;张德清;应光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伤后早期炎症因子TNF-a、IL-1、IL-6的研究进展

创伤后早期炎症因子TNF-a、IL-1、IL-6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创伤后早期炎症因子TNF-a、IL-1、IL-6的研究进展作者:王宇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11期【摘要】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严重创伤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而其实质是过度应激导致的免疫平衡障碍,诱发包括炎症因子在内的一系列神经、体液性有害因子过量释放,各种酶类活化和蛋白产物生成,激活并趋化炎症的产生,而近年来,炎症因子的产生及抑制医学科研热点,研究炎症因子与创伤之间的相关性可提示相关医生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而避免疾病的进展。

【关键词】创伤后早期;炎症因子;进展【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191-01IL-1能诱导出与TNF-α相似的生理和代谢改变,并能与TNF-α产生相互协同作用[1]。

而机体内的IL-6主要来源于TNF-a、IL-1过表达而产生信号转导通路刺激细胞核在基因水平上增加IL-6的表达,目前在文献中报道显示IL-6在炎症反应中具有双重作用,表现为保护机体免受炎症反应同时又可以将炎症反应扩大化,IL-6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同时将吞噬细胞对衰老细胞的吞噬作用延缓而扩大炎症反应[2]。

促进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另一方面,IL-6也能通过促进s TNFRa和IL-1R2的释放,减弱TNF-α和IL-1的作用,起到抗炎症作用。

在刘淑娟[3]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进行研究发现,在急性痛风性关节患者中的三项指标的血清含量与正常人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且认为IL-1、IL-6、IL-18及TNF-α的表达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生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1;TNF-α与炎症TNF-α属于跨膜蛋白,它具有信号传导潜能,既可作为膜整合蛋白又可作为蛋白水解切割后释放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其可溶形式是17kDa组分的非共价结合三聚体[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a r t i c u l a r c a r t i l a g e , i t r e g u l a t e s c h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r o c y t e f u n c t i o n a c t i v i t i e s t h r o u g h a v a i r e t y o f me c h a —
Ab s t r a c t : O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 a l s o k n o wn a s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a r t h i r t i s , i S a c o mmo n b o n e a n d i o i n t d i s e a s e i n t h e
Ke y wo r d s: O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 TN F— o r ; I L 一 6 ; R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摘要 : 骨 关 节 炎 又称 退 行 性 骨关 节 炎 , 是 中老 年 人 常见 、 多 发 的骨 关 节 病 , 其 病 因及 发 病 机 制 尚未 完 全 明确 。 目前 认 为 细胞 因子 通 过 各 种 机 制 调 节 软 骨 细 胞 的 功能 活动 . 在关 节 软 骨退 变 中起 到 了重 要 的 作 用 。本 文 就 与 骨 关 节 炎 相 关 的 细 胞 因子 一 分 解 性 细 胞 因子 T N F — 和调 节 性 细 胞 因子 I L 一 6在 骨关 节 炎 发 病 过 程 中 的作 用 作 一 综 述 .认 为 对 细 胞 因子如 T N F 一 0 【 、 I L 一 6的 生 物 学 作深 入研 究 必 将 有 助 于对 骨关 节 炎 发 生 机 理 的 进 一 步 认 识 . 为 骨 关 节 炎 的 治 疗 及 疾 病 的预后 . 提 供 科 学 的 理 论 依 据 和 可行 的方 法 指 导 关键词 : 骨关节炎 ; T N F ; I L 一 6 ; 研 究 进 展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8 4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l 一 8 1 7 4 ( 2 0 1 3 ) 0 2 — 0 3 2 6 — 0 1
t o k i n e I L 一 6 )i n 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o f t h e k n e e . We t h i n k t h a t i n — d e p t h s t u d y o f c y t o k i n e s ,
n i s m s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w e r e v i e w e d t h e r o l e o f c y t o k i n e s ( d e c o m p o s i t i o n o f T N F 一 仅a n d t h e r e ul g a t i o n o f c y -

3 2 6・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 代 诊 断 与 治 疗 2 0 1 3 F e b 2 4 ( 2 )
骨关节炎与细胞 因子 T N F . 0 c 、 l L . 6关 系的研究进展
罗玉明 , 郑 维篷 , 魏合 伟 (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 广东 广州 5 1 0 2 4 0 )
e l d e r l y . I t s e t i o l o g y a n d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i s n o t c o mp l e t e l y c l e a r . C y t o k i n e s p l a y a n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d e —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n t h e R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O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I L一 6
t h TNF- c t ,
L UO Yu — mi n g , Z HE NG We i - p e n g , WE I He - w e i ( O r t h o p e d i c s a n d T r a u m a t o l o g y Ho s p i t a l A f il f i a t e d t o G u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C M,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2 4 0 , C h i n a )
s u c h a s b i o l o g y o f T NF — a n d I L 一 6, w i l l c o n t i r b u t e t o t h e me c h a n i s m o f o s t e o a t r h r i t i s wi t h f u r t h e r a n 。
d e r s t a n d i n g ,p r o v i d e s c i e n t i f i c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a n d p r a c t i c l a ui g d a n c e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a n d p r o g n o s i s o f b o n e a r t h r i t i s d i s e a s 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