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12项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四.不应在正常组织, 良性疾病中测出;
五.方法简易,适用于常规实验室。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该是特异性高、敏感 性强、可信度高、稳定性强。然而迄今为 止尚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都能同时满足以 上要求。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具有预测或监视肿瘤复发或转移的作用。 例如结、直肠
癌术前高水平血清CEA,术后恢复正常水平,疗后动态 观察,定期复查CEA,当血清 CEA 又复升高, 尽管临 床无何症状,则提示癌有复发或转移。
一般认为,血清PSA小于4.0 ng/ml为正 常,PSA 大于10ng/ml 则患前腺癌的危 险性增加。当前列腺发生癌时就破坏了 血—上皮之间的屏障,而癌分泌的PSA亦 多了,致使PSA直接进入血内,癌的恶性 程度越高,对于正常前列腺组 织破坏越大, 血清中PSA越高。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无瘤状态的金标准是PSA为零.血清中的 PSA几乎全部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前列腺癌根治术 切除全部前列腺组织,血清中PSA会在1个月内下降为零. 前 列腺癌术后血清中 PSA 的半衰期为 33h. 据此计算, 如果 1例患者术前PSA为20ng/ml, 术后 12 天就应该检测不到 PSA; 术前若为10ng/ml,则需要10天; 术前若为4ng/ml, 则需要8天。
有助于一些肿瘤的诊断, 为某种癌的诊断提供依据。例 如甲胎蛋白(AFP)对肝癌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前列 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特定的价 值; 绒毛膜促 性腺激素( hCG )诊断恶性滋养叶肿瘤 有决定性意义等。
有助于评估治疗的效果。例如中晚期恶性淋巴瘤一般都伴 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其水平与肿瘤负荷呈 正相关,经有效的治疗,则LDH血清含量亦随之下降。
根据AFP肝癌的诊断标准是: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中国癌症信息库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1.SCCA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1.5ng/ml)对宫颈鳞癌、肺和头颈部鳞癌诊断和疗效监测,复发监测有重要意义。
2.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0-13ug/L)在SCLC、神经母细胞瘤、APUD系统肿瘤均可增高。
3.TPA 组织多肽抗原(0-1ug/L)为角蛋白8、18、19片段,可反映肿瘤增殖状态,用于膀胱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和肝胆肿瘤的辅助诊断。
4.TPS组织特异性多肽抗原(≤80u/L)为角蛋白18片段M3抗原决定簇,是反映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活性的特异指标。
与反映肿瘤容量的标志物CA153、CA125、CA199、CEA、PSA等联用,既可反映肿瘤增殖活性,亦可反映瘤负荷大小,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肝癌和胃肠道肿瘤均可增高。
5.Cyfra21-1 (0-6ng/L)为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对鳞癌敏感性76.5%,腺癌47.8%、小细胞肺癌(SCLC)42.1%。
在肺鳞癌:I、II、III、VI期分别为60%、88.8%、80%和100%。
在恶性胸水和间皮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高。
6.CA72-4 肿瘤相关糖蛋白(0-6 u/ml)是乳腺癌、胃肠道癌和卵巢癌的标志物。
在胃癌和卵巢癌敏感性45-50%,特异性几乎100%。
7.CA242 唾液酸化鞘糖脂抗原(0-20u/ml)对胰腺癌和胆道肿瘤的诊断较CA199更具特异性。
在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子宫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8.CA199低聚糖类肿瘤相关抗原(0-37u/ml)是胰腺癌敏感标志物,与AFP、CEA联用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更有价值。
在卵巢癌、淋巴瘤、胃癌、肺癌、食道癌和乳腺癌阳性率约30%。
9.CA153 粘蛋白样大分子抗原(0-30u/ml)在非转移性乳腺癌有30-40%增高,而转移性乳腺癌有70-80%增高。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1. 甲胎蛋白(AFP)AFP 是初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旳指标, 合用于大规模普查, 假如成人血 AFP 值升高, 则表达有患肝癌旳也许。
AFP 含量明显升高一般提醒原发性肝细胞癌, 70~95%患者旳 AFP 升高, 越是晚期, AFP 含量越高, 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旳大小, 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旳关系, 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旳一项敏感指标。
AFP 值异常高者一般提醒预后不佳, 其含量上升则提醒病情恶化。
一般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 AFP 值应降至 20ng/ml 如下, 若降旳不多或降而复升, 提醒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旳也许。
在转移性肝癌中, AFP 值一般低于 350-400ng/ml。
妇产科旳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 AFP 也会明显升高。
AFP 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 HBsAg 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 AFP 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 AFP 升高提醒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 atresia 或多胎, AFP 减少(结合孕妇年龄)提醒未出生旳婴儿有 Down’s 综合征旳危险性。
正常参照值: 0~15 ng/ml2. 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旳血液中 CEA 很难测出。
CEA 是一种重要旳肿瘤有关抗原, 70-90%旳结肠腺癌患者 CEA 高度阳性, 在其他恶性肿瘤中旳阳性率次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 %)、肝癌(62-75%)、乳腺癌( 40-68%)、泌尿系癌肿(31-46%)。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 CEA 旳阳性检测率更高, 由于这些肿瘤“浸泡液”中旳 CEA 可先于血中存在。
CEA 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 当发生肝转移时, CEA 旳升高尤为明显。
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与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与临床意义一、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和作用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血液或体液中检测出的一些特定物质,它们通常由癌细胞合成或释放,并能够反映肿瘤的存在、发展和治疗效果。
这些标志物对于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领域1. 碱性磷酸酶(ALK-P):主要用于检测骨转移,尤其是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
2. 白细胞介素-6(IL-6):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如食管癌、大肠癌等)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3. 碳酸酐酶IX(CA-IX):对于宫颈癌和头颈部鳞癌具有较高诊断敏感性,可用于辅助早期筛查。
4. 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Ag):是鳞状细胞癌(如肺癌、头颈部鳞癌等)的特异性标志物,对于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常见,可以用来辅助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
6. 白蛋白结合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ACT):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评估治疗反应。
三、肿瘤标志物在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肿瘤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一些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早期筛查的工具,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可疑变化。
例如,对于乳腺癌的筛查,使用人乳头状突起素(HER2)和CA15-3进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四、肿瘤标志物在诊断中的应用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它们可以用于确定肿瘤的类型、分期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等信息,同时也有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例如,CA125是卵巢癌的常见标志物,结合超声检查可以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
五、肿瘤标志物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了解肿瘤患者预后对治疗决策和生存率预测至关重要。
一些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
例如,在乳腺癌患者中,过度表达HER2通常与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
六、肿瘤标志物在治疗监测中的应用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个体化调整。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由于长期吸烟、环境污染或遗传因素而引起。
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用来表征肿瘤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糖类和遗传物质的指标,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或组织样本进行检测。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一些常见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糖类标志物1. 碳酸氢根酶Ⅸ(CA-IX)CA-IX是一种酶类标志物,它的表达在肺癌细胞中较为常见。
CA-IX的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
此外,CA-IX还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2. 糖类抗原125(CA-125)CA-125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中也有较高的表达水平。
CA-125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癌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二、蛋白质标志物1. 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常见的肺癌标志物,它的提高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CE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ENOA)ENOA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常常表达在肺癌细胞中。
ENO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同时也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
三、遗传物质标志物1. 野生型肺癌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肿瘤细胞中EGFR的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EGFR的突变类型可以通过DNA分析来检测,这对于指导EGFR靶向治疗非常重要。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是一种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物质,在肺癌患者的血液中常常表达升高。
VEGF的检测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同时也可以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检测肺癌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标志物并不能完全确定肺癌的存在或预测患者的预后,因此综合多种指标的检测结果更具有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在人体内出现的一些特定的物质,其特异性与肿瘤的存在或者进展相关。
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辅助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疾病预后判断以及疗效监测。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1.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在正常胚胎组织中表达,在大肠癌、胃癌、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也可以被检测到。
CEA的检测可用于大肠癌的早期筛查、癌组织的判断和手术后复发的监测。
但并非所有的肿瘤标志物都能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和类型,因此CEA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手段来综合评估患者病情。
2.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SCC是一种角蛋白,广泛存在于鳞状细胞癌中,如头颈部、食管、宫颈等部位的鳞状细胞癌。
SCC的检测常用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例如,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的变化对预后判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有重要的价值。
3. 碳酸酐酶9(CA9):CA9是一种在低氧环境中高表达的酶,多在肾细胞癌中发现。
CA9的检测可以用于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预后的评估。
此外,CA9还可以用于区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作为前列腺癌的标志物进行检测。
PSA的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癌的存在,但并不能确定是否有癌症,因为有些非癌性疾病也会导致PSA升高。
因此,PSA检测通常结合其他方法,如前列腺生物检查(如经直肠指诊或前列腺穿刺活检),来诊断前列腺癌。
5. 白细胞介素-6(IL-6):IL-6是一种促炎因子,与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密切相关。
IL-6的升高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包括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肝癌等。
IL-6的检测可以作为肿瘤炎症反应与进展的标志,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一种在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血液、尿液、组织等生物样本,或者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方法,能够反映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效果等信息的一种生物标记物。
以下是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的主要临床意义。
1.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最早被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广泛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CEA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肿瘤,但不能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前列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监测。
PSA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标志,但也可能出现在前列腺炎症或增生等非恶性病变中。
3.癌抗原125(CA125)CA125是卵巢上皮癌的标志物,也可用于盆腔炎症、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的诊断。
CA125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卵巢癌,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妇科疾病中。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神经内分泌细胞特异性产物,常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的诊断和监测。
NSE的升高可以作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
5.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和性器官畸胎瘤等恶性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AFP水平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细胞癌或睾丸畸胎瘤,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非恶性病变中。
6.鳞状细胞癌抗原(SCC)7.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酶,在骨肿瘤(如骨转移)、肝细胞癌等疾病中常常升高。
ALP水平的变化可以用于肿瘤的监测和评估骨转移的情况。
除了以上列举的肿瘤标志物,还有许多其他的肿瘤标志物,如甲功、钙离子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等。
这些标志物的升高或降低与相应肿瘤类型有关,早期发现和监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然而,肿瘤标志物的结果并不是100%准确,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临床常见10大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临床常见10大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类特殊分子,其在肿瘤的诊断、疾病分期、预后评估、疗效监测和复发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以下是临床常见的10大常用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1.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CEA)是胎儿期消失后在成年人体内只有极微量存在的标志物,常见于消化道、肺、乳腺等多种恶性肿瘤。
临床上常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肺癌的诊断和疗效监测。
2. 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组织和血清中的酶类物质,它在骨组织重塑和体内磷酸盐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升高的ALP水平常见于骨肿瘤、肝胆疾病等疾病,在肿瘤筛查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3. 碳酸酐酶 IX(CA-IX)碳酸酐酶IX(CA-IX)是一种与细胞外环境酸化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CA-IX的表达通常与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形成和侵袭能力相关,尤其是肾癌、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
CA-IX的检测可以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疗效监测。
PSA的升高与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相关,但也可能出现于前列腺炎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等非恶性疾病中,所以PSA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5.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AFP)是胎儿早期肝脏和胆囊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成年人身体内只有极少量。
AFP的升高常见于肝细胞癌、胚胎性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等。
AFP的检测主要用于肝癌和睾丸癌等特定肿瘤的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
6. 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25(CA-125)是一种产生于卵巢上皮细胞的蛋白质,CA-125的升高常见于卵巢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特别是滤泡性卵巢癌。
CA-125的检测可用于卵巢癌的筛查、诊断和疗效监测,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AFP:甲胎蛋白:
(2)CEA:癌胚抗原
(3)CA199:糖类抗原199
(4)CA125:癌抗原125
(5)CA153:肿瘤抗原153
(6)CA50:癌抗原50
(7)CA242:糖类抗原242
(8)β2—MG:β2—微球蛋白
(9)Fe Pro:血清铁蛋白:
(10)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11)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2)TNF:肿瘤坏死因子
AFP: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
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
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检测甲胎蛋白的方法有好几种,放射免疫法测得的甲胎蛋白大于500微克/升、且持续4周者,或甲胎蛋白在200~500微克/升、持续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后,需再结合定位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诊断。
不过,正常怀孕的妇女、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样高。
肝硬化病人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多在25~200微克/升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多数不会超过2个月;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当转氨酶下降后甲胎蛋白也随之下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常与转氨酶呈平行关系。
如果甲胎蛋白浓度在500 微克/升以上,虽有转氨酶升高,但肝癌的可能性大,转氨酶下降或稳定,而甲胎蛋白上升,也应高度怀疑肝癌。
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肿瘤也较小,这部分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故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半年检测一次。
CEA:癌胚抗原
CEA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中,故名癌胚抗原。
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15%~53%的病人血清CEA也会升高,所以CEA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
此外,血清CEA水平与大肠癌的分期有明确关系,越晚期的病变,CEA浓度越高。
97%的健康成人血清CEA浓度在2.5ng/mI以下。
原发性结肠癌患者CEA增高占45-80%。
除原发性结肠癌以外,腺胰癌、胆管癌、胃癌。
食道癌、腺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统的肿瘤阳性率也很高,一般在50-70%。
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变病人CEA也有部分升高,但远远低于恶性肿瘤,一般小于20μg/L,CEA超过20 ng/ml时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肿瘤。
所以测定CEA可以作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依据。
CA199:糖类抗原199
肿瘤抗原CA199:升高多见于胰腺癌,也可见于结肠癌、肝癌、胆囊癌,因此,其特异性不是特别高。
CA125:癌抗原125
癌抗原125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恶性浆液性卵巢癌卵巢上皮癌,同时也是疗效考核、判断有无复发的良好指标增高:见于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女性生殖系统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等也增高;另外良性和恶性胸水、腹水中可见癌抗原125增高,妊娠前3个月内也有癌抗原125增高的可能
CA135:肿瘤抗原153
升高多见于乳腺癌,此外肝癌、胰腺癌、卵巢癌也可见升高。
CA50:癌抗原50
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与癌抗原19-9有一定的交叉抗原性,主要用于胰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的辅助诊断,其中胰腺癌病人增高最明显。
增高:见于胰腺癌(阳性率可达87%)、结肠/直肠癌、胃癌、肺癌。
肝癌。
卵巢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黑色素瘤、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增高。
CA242:糖类抗原242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消化道肿瘤。
β2—MG:β2—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在肾功能衰竭、炎症及肿瘤时,血浆中浓度可升高。
主要的临床应用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
特别用于肾移植后,如有排斥反应影响肾小管功能时,可出现尿中BMG排出量增加。
在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有神经系统浸润时,脑脊液中BMG可增高。
因含量微,常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正常血浆BMG参考值为1.0-2.6μg/L,尿中0.03-0.37mg/d。
Fe Pro:血清铁蛋白:
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慢性腹泻、慢性失
血、感染、肝硬化等。
升高:见于铁负荷过量、过多输血、营养不良、急性白血
病、炎症、肝脏病变、恶性肿瘤等,尤其原发性肝癌显著
升高。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所特有的一种酸性蛋白酶是小细胞肺癌(SCLC)最敏感最特异
的肿瘤标志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和复发预报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监测小细胞肺癌的复发比临床确定复发要早4~12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还可用于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前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异常增高而后者增高不明显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检查介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为胎盘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正常怀孕、早孕、绒毛膜癌、葡萄胎、宫外孕、子宫颈癌、卵巢癌、睾丸肿瘤、胃癌、肝癌。
胰腺癌、乳腺癌、妊娠毒血症等。
减低:见于先兆流产等。
TNF:肿瘤坏死因子
[临床意义]最初发现这种物质能造成肿瘤细胞坏死,因而得名。
TNF的生物活性具有肿瘤杀伤、免疫调节及参与炎症和发热反应的作用。
TNF在针对微生物感染的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主要表现为促使白细胞在炎症局部聚集,活化炎性白细胞,杀伤微生物,并可促进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
故血中TNF浓度增高可预测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球菌感染),也常见于自身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