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招聘笔试真题2023

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招聘笔试真题2023(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A.系统性B.结构性C.预见性D.实效性【答案】:C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学习能力B.管理能力C.交往能力D.研究能力【答案】:D3.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A.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B.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C.自己做好了,不用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D.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答案】:A4.要提升师德修养,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
1/ 12A.加强与社区合作沟通B.提高教育教学技能C.学习学科专业知D.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答案】:D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的关系。
A.学习程度B.时间C.记忆材料D.记忆方法【答案】:B6.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这段话界定的是()。
A.学校教育B.开放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答案】:A7.“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这是下面哪种理论的观点对人们的教育方式影响的结果?()A.辐合论B.环境决定论C.平行论D.遗传决定论【答案】:B8.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体现着()分配领域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分2/ 12配关系。
A.全部劳动产品B.全国生产资料C.全部社会产品D.个人消费品【答案】:D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答案】:D10.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A.大轴戏B.压轴戏【答案】:A11.下列不直接反映我国古代医学成就的是()。
2023年南京六城区教师招聘考试参考答案及解析

南京六城区教师招聘考试参照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每题1分, 共30分)1.教师要充足调动学生学习旳积极性, 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使学生通过独立思索, 积极探索, 融会贯穿地掌握所学旳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能力。
这属于教学原则中旳()。
A.启发性原则B.理论联络实际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2.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试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旳措施属于教学法中旳()。
A.试验法B.演示法C.引导法D.参观法3.教学活动旳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B.班级讲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4.在整个教育系统中, 居于中心地位旳是()。
A.管理B.德育C.教学D.服务5.“原罪说”认为, 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旳, 他们旳罪先天地来自其祖先, 这种主张属于()。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来源论6.现行旳初等义务教育在()时期开始普遍实行。
A.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毕B.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毕C.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毕D.信息革命出现7.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旳标志是()A.夸美纽斯旳《大教学论》B.康德旳《论教育》C.赫尔巴特旳《一般教育学》D.杜威旳《民主主义与教育》8.下列属于教学过程旳中心环节旳是()A.引起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动知识9.下列哪一项属于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旳课程"三维目旳"?()A、知识, 智力, 能力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知识, 智力, 情感10.某工厂招用九年级在读学生王某为员工, 此行为()。
A.违犯《教师法》B.违犯《义务教育法》C.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D.触犯《刑法》1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针对教育目旳提出()A. 社会本位论思想B. 个人本位论思想C. 社会效益论思想D. 教育无目旳论思想12.广义旳教育制度是指()A. 社会教育制度B. 高等教育制度C. 学校教育制度D. 国民教育制度13.人格是指决定个体旳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旳行为有稳定区别旳()。
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决定的。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教育根本任务的理解及其决定因素。
答案通常与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目标或宗旨相关。
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尊重学生C. 严谨治学D. 为人师表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各选项均为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核心通常指的是最具代表性或最基础的部分。
3.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
B. 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
C. 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D. 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在戏剧作品中,供状物叙事之用。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文学常识的准确性。
D选项中的描述关于散曲是不准确的,因为散曲通常不进入戏剧,而是供清唱吟咏之用。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A. 武装斗争B. 工农武装斗争C. 农村包围城市D. 建立统一战线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中国革命主要形式的理解。
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通常被视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二、填空题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______。
解析:教育的根本目的通常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相关。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有多种,如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
3.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______和______。
解析:教育评价的目的通常包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等。
三、简答题/论述题1. 简述教师职业的特点。
解析:教师职业的特点可能包括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示范性、创造性、复杂性等。
南京江宁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3

2023年南京市江宁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用在教师身上,可以反映教师的职业具有的一个特征是()。
A. 复杂性B. 独立性C.示范性D.长效性【答案】:C2.某小学创造了希望树,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果子”的形式贴到希望树上,一旦目标达到了,“果子”成熟,可以拿下来,然后再挂一个希望。
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
A.品德评价法B. 榜样示范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 实际锻炼法【答案】: C3.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培养()。
A. 道德行为B. 道德意识C.道德情感D. 道德认识1/15【答案】: A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 )之间的矛盾。
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A.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B. 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C. 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D.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答案】:D5.在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之前提供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教学策略是( )。
A.先行组织者B.认知结构C.固定点D. 比较性组织者【答案】:A6.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
A. 教科书B. 考试用书C.课程计划D. 课程标准【答案】: D7.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 系统脱敏法B.认知作业法C. 宣泄疗法D. 支持疗法【答案】: C2/158.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A.生命健康权B. 人身自由权C. 受教育权D. 性的不可侵犯权【答案】: C9.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内在学习动机的是()。
A. 获得表扬B. 获得解答C. 获得高分D. 获得好名次【答案】: B10.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他,这体现了()。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不变性D. 知觉的整体性【答案】: D11.()是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
南京市教师入编考试试题

南京市教师入编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严谨治学C. 为人师表D. 教书育人答案:D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 启发式教学B. 讲授式教学C. 灌输式教学D. 填鸭式教学答案:A3. 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以()为基本出发点。
A. 学生个体B. 班级整体C. 教师权威D. 学校规定答案:B4.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A. 应试能力B. 创新能力C. 记忆能力D. 模仿能力答案:B5.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学生的个性差异()。
A. 统一要求B. 因材施教C. 忽略差异D. 放任自流答案:B6.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学习困难()。
A. 严厉批评B. 耐心指导C. 置之不理D. 惩罚学生答案:B7.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创新思维()。
A. 压制创新B. 鼓励创新C. 忽视创新D. 限制创新答案:B8.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课堂参与()。
A. 强制参与B. 鼓励参与C. 忽视参与D. 惩罚不参与答案:B9.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课堂纪律()。
A. 放任自流B. 严格要求C. 忽视纪律D. 惩罚不守纪律答案:B10.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课外活动()。
A. 禁止参与B. 鼓励参与C. 忽视活动D. 限制参与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A.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B. 丰富的专业知识C. 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D. 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答案:ABCD2. 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的教学方法包括()。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教学法D. 角色扮演法答案:ABCD3.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
A. 公正处理B. 偏袒一方C. 引导学生自我解决D. 忽视矛盾答案:AC4.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
南京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南京教师招聘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发展经济D. 促进就业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学习过程C. 教学过程D. 教育环境3.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为人师表D. 终身学习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
A.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B. 执行国家的教学计划C. 遵守国家的教育政策D. 以上都是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师为中心D. 以教材为中心(以下题目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A. 创新能力B. 批判性思维C. 应试技巧D. 合作精神2.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包括()。
A. 诊断B. 反馈C. 选拔D. 激励3. 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
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儿童期D. 青少年期(以下题目略)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教学内容。
()(以下题目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2. 描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 阐述教育评价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以下题目略)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请根据所提供的案例,分析并回答问题。
南京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2024

南京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2024(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师上课前,先要引导学生温习上节课学过的相关内容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这种做法遵循的迁移理论是()。
A.关系说B.相同要素说C.形式练习说D.认知结构的迁移观【答案】:D2.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总的说,应该是()。
A.重点掌握间接经验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重C.先掌握直接经验,后掌握间接经验D.重点掌握直接经验【答案】:A3.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酝酿效应B.功能固着C.思维定势D.原型启发【答案】:B4.将“青蛙一桌子”想象为青蛙在桌子上跳来跳去,是运用了哪种记忆术?()A.关键词法1/ 15B.视觉想象法C.缩简D.谐音联想法【答案】:B5.“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俗语和“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A.环境B.遗传素质C.个人的活动D.教育的作用【答案】:A6.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途径B.唯一选择C.内容D.基础【答案】:D7.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
A.健康常模B.心理绝对平静的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答案】:D8.()继承和改造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观。
A.鲁迅2/ 15C.陶行知D.胡适【答案】:C9.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
A.强化记忆B.做手工C.阅读D.交朋友【答案】:C10.不属于晏阳初四大教育内容的是()。
A.体育教育B.公民教育C.生计教育D.文艺教育【答案】:A11.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突然发现了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这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阶段。
南京招聘教师考试试题

南京招聘教师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中,将教育定义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的学者是()。
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夸美纽斯D. 洛克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11岁之间处于()。
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这种教学策略属于()。
A. 直接教学B. 合作学习C. 探究学习D. 接受学习4.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通过制定规则、监督执行等方式来维持班级秩序,这种管理方式属于()。
A. 权威型B. 放任型C. 民主型D. 指导型5.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增强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情境教学法6.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风格可以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这种分类依据的是()。
A. 信息加工方式B. 学习动机C. 学习策略D. 学习环境7. 在教育评价中,通过观察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来评价其能力水平,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 标准化测试B. 表现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8.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先前知识、学习风格等因素,以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做法体现了教学设计的()。
A. 系统性原则B. 针对性原则C. 灵活性原则D. 创新性原则9. 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探究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案例研究D. 历史研究10.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教学策略属于()。
A. 个别化教学B. 合作学习C. 竞争学习D. 独立学习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学习理论B. 教学设计C. 教育评价D. 教育政策1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南京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公共知识(满分60分,考试用时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2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青霉素
B.青蒿素
C.茼蒿素
D.青莲素
答案:B【解析】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将科学类诺贝尔奖收入囊中。
屠呦呦获诺奖主要是因为她发明的青蒿素对疟原虫具有100%的抑制作用,从而使数百万计的疟疾患者免于死亡。
2.“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位于南京夫子庙附近的乌衣巷因唐代著名诗人()的诗句而名闻遐迩。
A.杜甫
B.李白
C.刘禹锡
D.贺知章
答案:C【解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乌衣巷》。
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三鼎甲”指的是()
A.状元、榜首、状头
B.大魁、状元、榜眼
C.状元、榜眼、探花
D.榜首、状头、探花
答案:C【解析】殿试的一、二、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4。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中均包括()
A.松、梅
B.兰、梅
C.竹、菊
D.竹、梅
答案:D【解析】“岁寒三友”指松、竹、梅,“四君子”指梅、兰、竹、菊。
故选D项。
5.下列戏曲种类中,最早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A.京剧
B.越剧
C.昆曲
D.粤剧
答案:C【答案解析】粤剧和京剧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被列入其中,而黄梅戏并未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的教育思想是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在于对人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
A.以人为本
B.终身教育
C.人的全面发展
D.素质教育
7.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国策。
教育公平的关健是()
A.机会公平
B.过程公平
C.结果公平
D.区域公平
答案:A【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9.下列选项中,与例图的四个图形有着一致性规律的是()
10.本勒提出的“课程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中,()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且其他步骤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A.确定课程目标
B.选择课程内容
C.组织课程内容
D.评价课程内容
11.《学记》中要求“学而不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都阐明了()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12.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称为()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3.为向教师和学生不断提供学习成败的反馈,制订或修改教学计划,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量称为()
A.终结性测量
B.形成性测量
C.标准参照性测量
D.常模参照性测量
14.动机可以理解为在()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A.自我效能感
B.自我意识
C.自我教育
D.自我调节
15.关于未来教育,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认为,未来的学习着重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