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组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对于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置,而因为国内的变电站为了保护其内部结构和供电安全,在内部布置了大量的二次设备和保护装置。
在变电站中,其内部电源分为两类,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其中直流电源的来源主要是各种蓄电池装置,为变电站内部设备提供持续期继续运行的备用电源,因此要对蓄电池进行日常监测和维护,从而确保变电站平稳运行,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力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发展和创新对变电站的蓄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成为现阶段社会的关注热点。
本文对从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概述、总体设计、功能实现中对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日后的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数据通信引言:蓄电池在电力电源系统中通常以蓄电池组的形式作为后备电源,以直流供电的方式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停止供电时,电力系统中的二次系统通过蓄电池维持变电站的持续性运作。
由此可知蓄电池的稳定性和实际工作时放电的容量对电力设备具有保障性作用,对其实际的运作意义重大。
而现阶段我国的变电站杜宇蓄电池的监管主要运用的是运用技术手段对蓄电池的容量进行核对性放电实验测试,并会对蓄电池进行周期性的更换,以期维持蓄电池的实际应用的有效性,预防蓄电池内的蓄电量不足造成的供电故障等问题。
但是核对性放电实验耗费时间比较长,周期性的更换蓄电池不仅会使得成本投入增加,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废弃蓄电池处理也比较麻烦,若是处理不好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针对上述问题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可以对其进行有效解决,减轻工作负担,因此,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对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一、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概述蓄电池作为以直流电贮存电量的备用电源,在变电站在故障发生时对其二次系统的负荷运载提供了电力资源的保障,确保变电站的持续运行[1]。
蓄电池组在线监测维护系统研究与设计

s s m e eauei tedsh rec us . h ytm d psp lew dhmo uain( W M)c nrl eh oo y yt tmp rtr h i ag o re T es s e n c e a o t us— it d lt o P o t c n lg ot
( 阳理工学院 电气工程与 自动化 系, 洛 河南 洛 阳 4 1 2 ) 7 0 3
摘 要 : 研究评设计’ 实现 _ ・ r 种在线式蓄电池组监测、维护和大功率恒流放 电智能负载控制系统 。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蓄电 池组 的恒流放E 刚时, ; 存放电过程 中测量 电池 电压 、放 电电流、系统温度并记录数据。系统采用了 P WM 控制技术 , 电流控 制精 度高 , 电电流稳定 , 放 避免了朋正温度系数负载稳定性 和可控性差 的缺点。 关键词 : 蓄电池组 ; 在线式 ; 监洲 ; 维护; 容量测试
Sy tm r t rg atr s se f o a eB t i oS ee
D n o gz e g Y O L i e S N L- n B ig G O C a o gH n - n , A e b , O G i u , U Tn , U h o h - j
恒 流放 电控制模 块和 电池剩 余容量 评估模 块 。 在线参数 监测模块 实时对各 蓄 电池 的电压 、 电流 、 温度 进行 在线 监测 。 系统 采用 光继 电器 切换 的方 式 依次 获取 每只 电池
I 分类 号 : 1 ] TM92 1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3 2 1 000 0 6 0 1 0—74 ( 1)7 0 6,4 2
Re e rha d De ino l e Mo i r ga d Man e a c s a c n sg f Oni nt i n it n n e n on
蓄电池容量监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蓄电池容量监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电动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推进,蓄电池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现有的蓄电池容量监测系统往往需要人工干预,成本较高且精度有限,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蓄电池容量监测解决方案。
本项目旨在研发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蓄电池容量监测系统,通过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实现对蓄电池容量及充电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精准预测,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为电动车行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二、技术可行性1. 技术需求分析根据项目需求,需要实现以下技术要求:(1)实时采集蓄电池的电流、电压等核心参数,并能将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2)云平台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蓄电池容量和充电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
(3)系统具备智能化的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保障电池使用安全。
2. 技术方案分析(1)硬件技术方案:采用传感器对蓄电池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智能硬件将数据发送至云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预测。
(2)云平台技术方案:选择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平台,实现对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同时提供数据可视化、信息管理和报警等功能。
(3)软件技术方案: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等算法,对蓄电池的容量和充电状态进行预测,提高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同时,应开发智能化的故障诊断和报警系统,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三、经济可行性1. 市场需求分析电动车市场增长迅速,蓄电池需求逐渐扩大,对蓄电池容量监测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美元,其中蓄电池容量监测市场潜力巨大。
2. 技术成本分析本项目采用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硬件成本相对较低。
软件开发需要一定的投入,但与传统人工干预的蓄电池监测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3. 预期经济效益本项目实现后,能够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减少电池的更换和维修成本,同时提高用户体验和行驶里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蓄电池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BCSU蓄电池组在线监测管理系统一、概述蓄电池监控的必要性近年來随着經濟快速成長,通讯、电力、UPS等行业也快速发展,蓄电池的用量也迅速增加。
在目前蓄电池使用中,並無法知道蓄电池運作狀況,往往直到事故發生後才知道蓄电池出了問題,比如說看似正常的蓄电池放电时却放不出电来,對於供電安全造成重大威脅。
这种状况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蓄电池的运行状态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测,一旦由多个蓄电池串联构成的蓄电池组中出现某一個蓄电池失效,就会导致整个蓄电池组不能正常放电。
蓄电池作为安全不间断供电的最后一道保障措施,同时也是不间断供电系统里面最不安全的因素(據統計UPS系統無法正常供電所引發的事故中,其中有50%是由电池故障所引起)。
由此可見,對蓄電池進行在線監控,即時了解蓄電池的狀況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蓄电池检测维护、在线监测技术领域方面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公司,为全球工业后备电源用户提供高性能、可靠、稳定的蓄电池在线监测产品及优质的服务。
已为国内外的数据中心、电力变电站、电厂、通信机房、通信基站等提供数以万计的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BCSU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是群菱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产品,延续了原产品高性能的同时,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不仅在性能上还包括接入第三方系统的方便性、实用性、方案配置的灵活性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成功案例百度数据中心 北京电子商务中心大唐多伦煤化工 中芯电子无锡地铁 上海银联西部管道各管理站 南方电网宁厦电力 北京空管二、BCSU 蓄电池组在线监测系统组成:蓄电池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由系统管理单元(主机)、电池组监测模块(内阻、容量)、单体监测模块、系统管理软件等部分组成。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数据采用三层结构进行传递,将现场的电池组信息由电池组监测模块、单体检测模块和内阻测量模块负责采集,通过监测主机进行数据管理,最终传递给数据服务器,由远程客户端进行数据和报警查询、统计、打印报表等。
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及系统探究

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及系统探究蓄电池可以为变电站提供低压直流电源,作为整个电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蓄电池的研究一直未停止,尤其是对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的研究对于变电站事故应急处置,确保电网稳定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就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希望能给相关专业人士以参考。
标签: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系统引言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发展,对于电力系统技术的革新发展无疑是巨大的。
对于蓄电池在线监测的研究不仅仅可以实现蓄电池的的无人值守管理,还可以实现其集约化管理,基于大数据技术,电力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的变电站蓄电池在线健康维护试点工作,为实现远程化和区域化蓄电池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技术和经验,也大幅度降低了运行维护管理的成本,提升了安全运行的水平,增强了电网的可靠性。
一、变电站蓄电池简介从当前变电站蓄电池使用情况来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被大量广泛使用,被市场接受认可度较高,其主要作用为:当变电站电源失去电力时,蓄电池可以为断路器等内部设备提供断路动能。
所以蓄电池的性能直接关联着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但从实际运行维护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蓄电池寿命缩短和性能降低,必须针对问题症结,优化维护手段,提升蓄电池的可靠性。
本文所研究的对于蓄电池再现监测装置的研究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变电站内的蓄电池组是电力系统的最后防线,作为应急状态下供电的储能设备,在交流电供电常态下,其处于浮充电满容量状态,当直流负载瞬时超过充电机额定输出电流情况下,其即时提供无延时的负载电流,确保母线电压正常。
蓄电池作为故障状态下为站内一级、二级设备提供电源的重要设备,必须高度重视其自身质量的好坏,因为其应用价值远远高于其本身的价值。
从理论上分析,绝大多数蓄电池是免维护的,设计寿命已经达到了或接近于12年,但从工作实践来看,理论值难以达到,一般平均寿命为6至8年。
由于蓄电池发生故障导致电网事故的不胜枚举。
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变电站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摘要:变电站的蓄电池系统是直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电力系统正常供电时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处于浮充电备用状态;当交流电失电时,蓄电池迅速向事故性负荷提供能量。
如各类直流泵、事故照明、交流不断电电源、事故停电断路器跳合闸等,同时也必须为事故停电时的控制、信号、自动装置、保护装置及通信等负荷提供电力。
显然在交流失电的事故状态下,蓄电池应作为变电站的备用能源,由此可见日常蓄电池维护的重要性关键词: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内阻一、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判断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长短往往是依据电池的剩余容量能否满足机房的基本工作要求。
对蓄电池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是为了能及时得到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相关参数,计算出整组或单个蓄电池的实际容量指标。
通过放电检测判断电池实际容量的方法风险极大、工作量大、且耗电费时,频繁地对蓄电池进行深放电还会降低自身容量。
因此这种深放电不能频繁进行,应定期进行,而且时间间隔不能过小。
深放电无法满足蓄电池定期维护的要求,所以一般采用其他方式进行。
国外很早就开始研究蓄电池内阻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用内阻测量法进行蓄电池性能的判断,但内阻测量复杂且易变,一般方法测量精度不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型可用;又由于其测量的范围和评估的准确性有限,即使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
仅对蓄电池的电压和容量测量是无法完全得出电池内部信息的。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能及时采集其相关数据,将收集整理的测量数据分析研究,能减少维修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发现性能不好的蓄电池单体,提高后备电源系统可靠性。
二、蓄电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2.1基本原理在线监测大量试验数据和实践表明,蓄电池的端电压只有在电池彻底损坏时才会明显偏离正常值。
而在电池未严重损坏前与正常值几乎无偏差。
因而电压检测法在工程上很难发现已有故障的电池,只能找到严重损坏或已经损坏的电池。
因而就原理而言,电压检测法不能胜任电池的日常检测目的。
(2023)蓄电池检测仪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2023)蓄电池检测仪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2023)蓄电池检测仪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述•该项目旨在建设一条蓄电池检测仪生产线,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蓄电池检测仪。
•该项目将在2023年正式启动,预计将花费2年时间建设完成,总投资额为5000万人民币。
•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越来越多消费者对蓄电池检测仪的需求,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
前期研究•在进行该项目前,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和行业调查,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蓄电池检测仪在市场上需求较大,但市场上仍然存在不少竞争对手,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产品。
技术创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将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生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我们将采用自主研发的检测技术,以实现更准确、更快捷的检测效果。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和易用性,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生产能力•该生产线将具有年产200万台的生产能力,其中包括各种规格和型号的蓄电池检测仪。
•我们通过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我们还将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以保证产品的及时和准确的交付。
市场前景•随着汽车行业、物流行业等的发展和对节能环保的追求,蓄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蓄电池检测仪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因此,该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风险分析•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市场竞争激烈,我们需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差异化,以保证市场份额。
•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将需要较高的投入和维护成本,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结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但需要我们投入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们将继续完善项目计划和技术研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取得成功。
实施方案•我们将按照计划,于2023年开始建设生产线,并陆续引入采购生产设备、原材料等必要资源。
蓄电池性能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

蓄电池性能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引言在电力系统中,综合自动化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照明系统等均由直流系统供电。
因此,直流系统的稳定、可靠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蓄电池组在直流电源中充当了后备电源的角色。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充电机对蓄电池充电;当系统中的交流电源失电时,蓄电池立即带负荷运行。
为确保直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必须实现对蓄电池性能的全面、准确地在线监测。
1 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基本原理通常,对直流系统蓄电池性能的在线监测是通过对单体电池端电压的测量及核对性放电来实现。
这种测试方法主要是在蓄电池浮充状态下完成,无法反映出蓄电池的真实性能状况,其主要原因是在浮充时,蓄电池性能即使比较差,所测得的端电压也可能是合格的,但其本身的剩余容量无法满足在交流系统停电时的性能需求,极易导致事故范围扩大[1]。
根据IEEE1188-1996技术标准,蓄电池容量与电池内阻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一般情况下,电池容量和内阻成反比,要想对容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就需要对蓄电池内阻进行精确的测试。
一套较完善的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应具备蓄电池组单体电池电压、内阻、充放电电流以及温度的测量功能[1] [2]。
同时,在线监测系统还应能够将蓄电池组的测试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和信息管理。
1.1 单体电池电压测量对于容量较大的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蓄电池多使用108节,单体额定电压为2V的电池串联获取。
其中,单体电池的两端共模电压比较高,往往会超出模拟开关共模电压输入范围,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可以通过轮流切换电磁继电器来测量单体电池电压。
考虑到电磁继电器寿命以及动作时间上的弊端,在线监测系统使用BURR-BROWN公司的可承受高共模电压的差分放大器INA148。
图1为测量单体电池电压的原理图。
INA48+15V -15V236-200VmaxINA48+15V -15V236INA48-15V236+200Vmax+15V多路模拟开关U/f 变换器AD652光耦隔离TLP621-1光耦隔离TLP521-4MCC68332单片机Tpu地址选择图1 测量单体电池电压的原理图1.2单体电池温度测量内阻的存在使得电池充放电时会出现温度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电池在线监控方案研究
目录
一、目的和意义 (3)
二、蓄电池传统的测试法及缺陷 (3)
2.1 蓄电池维护现状 (3)
2.2 传统蓄电池检测维护手段存在的缺陷 (4)
2.3 研发课题引出 (4)
二、蓄电池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5)
三、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7)
四、课题研究内容 (7)
五、预期目标和成果形式 (8)
一、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行业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在发电企业、供电系统中,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不仅是发电机组正常启动的有力保证,也是通信网的安全运行的保证。
平时蓄电池处于浮充电备用状态,由交流市电经整流设备变换成直流向负荷供电,而在交流电失电或其它事故状态下,蓄电池是负荷的唯一能源供给者,一旦出现问题,供电系统将面临瘫痪,造成设备停运及其它重大运行事故。
随着铅酸蓄电池技术的发展,原有的固定式隔酸防爆型铅酸电池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全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俗称“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虽然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有众多的优点(如:大电流特性好、自放电小、性能稳定、无冒酸、干净安全),然而,近几年来的使用情况表明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并没有实现
真正的免维护,由于受其质量、性能或使用不当(缺乏正确的维护)等原因,造成电池早期失效现象常有发生,有些只用了 2 至3 年就失效了,远远短于预期寿命,
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由于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特殊的阀控式密封结构,使得我们无法准确掌握蓄电池的健康状况,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免维护”的这一优点,成为电池运行管理中的缺点和难点。
原来采用的固定式隔酸防爆型铅酸电池运行维护方法(如看极板有无弯曲、腐蚀、脱落,测量硫酸密度,看液面高度,添加电解液等),已不适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所以在提高电池性能,减少维护工作量的同时,如何快捷有效地检测出早期失效电池并预测蓄电池性能变化趋势已成为电池运行管理的新课题,尤其对无人值守站更显重要。
为了使通信网的安全运行以及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有必要对阀控式蓄电池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活化维护,确保公司直流系统正常运行。
二、蓄电池传统的测试法及缺陷
2.1 蓄电池维护现状
目前,蓄电池维护主要是定期检测每一节蓄电池电压和电池组端电压。
包括:第一、1 个月对单节电池的电压和电池组的组端电压进行一次测量,检查有没有严重落后的蓄电池;第二、1 个季度测试一次蓄电池的内阻,检查是否有内阻值严重偏大的蓄电池;第三、2 年一次核对性放电测试电池组的实际容量。
2.2 传统蓄电池检测维护手段存在的缺陷
三种检测方法属于传统的蓄电池检测维护手段,存在众多的缺陷,如:人工测量精度差、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实时性(尤其是在放电过程中)和连续性差等。
通过测量电池的浮充电压检测电池状态,可测出电池开路、短路、严重损坏电池。
如:浮充电压严重偏高,可能是电解液干涸;栅板严重硫化,导致内阻增大引起;浮充电压严重偏低,可能是电池长期欠,充或正极板腐蚀等。
不能判断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和当前的性能状态。
而内阻(或电导)法虽然快速简便,易于发现失效电池,对了解电池性能变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需建立新电池原始数据用于比对。
电池内阻的与电池容量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且测试操作容易产生测试误差和容易受干扰。
因而,不能根据蓄电池的内阻或电导值去推断电池容量和使用寿命。
核对性放电测试虽然可以找出部分落后电池,但一般两年一次,无法在测试前发现落后电池,也无法保证测试后的两年内不出现故障,且工作量很大。
2.3 项目课题引出
通过对传统的检测维护手段的综合分析比较,发现传统的检测维护手段不但缺少信息的来源,更没有专业的综合分析手段,即无法及时发现已发生的故障和存在的隐患,给生产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另外,没有在线的监测的情况下,必须依靠人工对电池进行电压和内阻的测试,不但工作量很大,而且容易产生误差,并可能
因人为误操作带来风险,有些点的测试非常困难,数据的分析也会因人而异,无法做到准确的判断。
鉴于阀控式蓄电池的作用愈趋重要,是整个电网和通信网的安全运行的保证。
另外,相应的检测技术条件和网络技术条件愈趋成熟,对阀控电池的测试研究已经很多,如内阻、电压分析等,为实现在线监测提供了各种手段。
研究和数据统计表明:①蓄电池的早期损坏大部分是由于过充造成的,通过对蓄电池的原理的理解和充电过程的实时监测记录也可以得到证实,因此浮充充电、补充充电和均衡充电的数据对判断蓄电池的性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这些单靠传统的检测维护手段是难以实现的;②蓄电池的失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如:极板腐蚀、连接条松动等很难在浮充运行或小电流的核对性放电测试过程中发现,而通过直流内阻测试的瞬间大电流的放电(类似于电磁合闸机构的合闸过程)就可以发现这些隐患。
因此,如何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并且通过对蓄电池的多种检测手段的综合运用并通过专业的统计分析方法,真正掌握蓄电池的性能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根据目前我公司蓄电池维护的现状和对蓄电池测试技术的调研,真对公司蓄电池维护与管理可以建立课题——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通过该课题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现场各蓄电池组的远程集中监测管理,提高运行维护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可对蓄电池进行直流内阻测量和核对性放电测试,符合国电标准;通过为蓄电池建立一个专家数学模型,分析、判断、预测蓄电池性能变化趋势,将“定期检修”转变为“状态检修”;通过多种检测手段的综合运用,全面掌握蓄电池的运行状态,最大限
度的保证蓄电池的可靠性,为直流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提供有效保障;该系
统要求满足监控过程自动运行,监测数据自动保存;在内阻测量和核对性放电测试过程中要求满足操作安全、简单方便。
在提供了专业运行维护手段的同时也要大大减轻了劳动力,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课题研究内容
(1)远程在线监测功能:
系统通过现场设备实现对电池电压、电流、温度、内阻等各项数据的采集、显示、超标报警、存贮及后台通讯。
实现在线自动监测每节电池电压,电池组
端电压、充放电电流、温度等各项参数,实时显示数据并存贮。
取代了目前公司没有一次的电池电压测量和电池组端电压测量,实现电压监测的实时
(2)蓄电池内阻测试功能
系统通过现场配置的专用放电模块,对电池组进行短时间大电流放电,再通过继承在主机的蓄电池内阻计算软件,计算出每节电池的内阻。
该功能同时还可以测试电池组的负载能力,瞬间判断电池特性。
(3)蓄电池组容量测试功能
本系统通过现场配置的专用放电模块,采用行业标准,对蓄电池进行
核对性放电,测试电池组的实际容量。
在用集成的设备实现对电池电压动
0.1C
10
态放电测量每节电池内阻及负载能力,瞬间判断电池特性。
(4)蓄电池失效判断数学模型判断电池性能变化趋势
大量的电池运行数据统计表明,电池电压的变化与电池性能变化有相关性。
随着电池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性能不断劣化,电池容量不断下降,而此时电池电压的离散性也会变得愈来愈大。
这是不容置疑的,也是有理论依据的。
找出其中规律,并以一种可用的数学模型表达,即可成为可用的电池测试分析手段。
基于以上,我们对大量的电池组运行数据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分析,证明了这一规律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分析的数学模型。
电池失效数学模型的判定依据有以下几点:
●伴随着电池性能的劣化,该电池相对于自身的电池电压离散度将逐步变大;
●伴随着电池性能的劣化,该电池相对于整组电池的电池电压离散度将逐步
变大;
●伴随着电池性能的劣化,该电池相对于自身的内阻值将逐步变大;
●伴随着电池性能的劣化,该电池的充放电曲线电压之差相对于电池组其它
电池的值将逐步变大。
显然,面对不断采集到的大量电池电压数据,要快速分析这些数据,理出有用的信息是非常复杂的,并非可以通过简单的函数关系计算所能得到。
在电池失效分析数学模型中,我们采用了模糊数学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诊断原理,以一种非线性处理方式及某种拓扑结构对各种数据进行关联,并得出判断结论。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