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东旱作区不同强度日降水特征

合集下载

甘肃河东夏季区域性短时强降水环流形势分类特征

甘肃河东夏季区域性短时强降水环流形势分类特征

甘肃河东夏季区域性短时强降水环流形势分类特征孔祥伟;李晨蕊;杨秀梅;杨毅;杨晓军【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24(43)2【摘要】甘肃河东地区短时强降水易致灾,预报预警难度大。

利用2010-2021年夏季加密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筛选出甘肃河东50次区域性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基于这些天气过程的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使用K均值客观聚类分析和主观天气学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天气尺度环流形势分类,并通过合成分析和中尺度对流天气环境场条件分析方法构建不同类型的天气尺度系统配置概念模型。

结果表明:(1)甘肃河东区域性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尺度环流形势可分为高原槽东移型、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两高切变型和西北气流型四类。

(2)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引发的区域性短时强降水次数最多,两高切变型和高原槽东移型发生频率相当,西北气流型发生次数最少。

(3)四种类型的环流形势在天气系统配置、抬升条件、水汽条件和不稳定条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高原槽东移型、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两高切变型三种类型发生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所处的位置逐渐向西向北推进,水汽条件和不稳定条件逐渐趋好,当高空槽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斜压锋生形成大范围短时强降水。

高原槽东移型抬升条件最好,短时强降水落区偏南;两高切变型冷空气偏北且主要由对流层低层侵入,短时强降水落区偏北;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冷暖气团交汇最剧烈,斜压锋生最强,短时强降水范围及强度也更大。

西北气流型的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是四类中最差的,但强烈的中高层干冷平流叠加低层暖湿气流或温度暖脊形成了四类中最好的不稳定条件,短时强降水落区较分散。

【总页数】13页(P329-341)【作者】孔祥伟;李晨蕊;杨秀梅;杨毅;杨晓军【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研究中心;兰州中心气象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8【相关文献】1.基于Copula函数的甘肃河东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2.2015—2019年甘肃平凉地区夏季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及天气形势特征3.两种类型短时强降水形成机理对比分析——以甘肃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为例4.甘肃河东地区不同环流形势下短时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5.太行山东部短时强降水的环流形势特征场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省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甘肃省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甘肃省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周子涵;王基鑫;刘维成;王勇;张君霞;郭润霞【期刊名称】《干旱区研究》【年(卷),期】2024(41)1【摘要】利用2013—2022年4—10月甘肃省340个气象站点逐1 h降水观测资料,揭示了甘肃省暖季降水在日变化尺度上的精细化演变特征,并分区域进行讨论分析,为甘肃省极端降水事件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结果表明:(1)甘肃暖季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日变化峰值主要出现在10:00—13:00,降水频率日峰值在夜间22:00—01:00居多。

降水日变化季节性差异明显,中南部有较为集中的秋雨分布。

(2)降水日变化区域性特征鲜明,祁连山区、甘肃中部和高原边坡的降水时段主要在白天,午间较强的降水强度主导着降水量的白天峰值;河西西部降水量和降水频率日峰值多出现在夜间,但短时较强降水在18:00—21:00有一定突发性;陇东南和陇东地区降水呈非均匀分布,在降水频率夜间峰值影响下夜雨频繁,但降水较强的时段分别在午后和早晨。

(3)不同持续时间降水特征不同,持续时间在6 h及以下的短时降水,降水日变化多呈“双峰型”。

持续时间在6 h以上的降水日变化近似于“单峰型”,多在傍晚开始,夜间达到峰值,于次日中午结束。

【总页数】12页(P1-12)【作者】周子涵;王基鑫;刘维成;王勇;张君霞;郭润霞【作者单位】兰州中心气象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相关文献】1.2010-2016年新疆阿勒泰地区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2.中国暖季短时强降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尺度对流系统日变化关系分析3.京津冀地区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4.陕西暖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及南北差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河东地区降雨强度分析

甘肃河东地区降雨强度分析

甘肃河东地区降雨强度分析
杨兴国;彭素琴;柯晓新
【期刊名称】《干旱气象》
【年(卷),期】1994(000)001
【摘要】对甘肃河东地区降雨强度的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6-9月雨量是年降水量的主要来源。

降雨强度以≤2mm/h为主,>10mm/h雨强对雨季雨量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河东地区东南部6-9月各级雨强的雨量为正距平,河东地区北部6-9月各级雨强的雨量为负距平。

各级雨强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与雨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总页数】3页(P2-4)
【作者】杨兴国;彭素琴;柯晓新
【作者单位】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
【相关文献】
1.甘肃省河东地区一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J], 万占鑫;周帆;马宁;梁小刚
2.GRAPES_Meso模式不同参数化方案在甘肃河东地区的模拟评估 [J], 陈晓燕;孔祥伟;杨春芽;王基鑫
3.甘肃河东地区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越夏气候区划 [J], 许彦平;万信;金社林;韩兰英;姚晓红;贾建英
4.甘肃省河东地区一次暴雨天气特征以及成因分析 [J], 刘扬;邓卓雅;李瞳;罗王军
5.甘肃河东地区降雨特征分析研究 [J], 彭素琴;杨兴国;柯晓新;张旭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河东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

甘肃河东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

甘肃河东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甘肃河东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该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和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甘肃河东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制定科学的农业发展策略和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河东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方面。

该地区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较低,而且降水分布不均匀。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甘肃河东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更加明显。

一是降水变化。

气候变化引起降水量和降水分布的变化,对甘肃河东地区的旱作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降水减少或降水集中会导致土壤干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降水变化还会影响田间灌溉水源的供给,影响农业灌溉和农作物的生产。

二是气温升高。

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升高对甘肃河东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气温升高会导致土壤湿度减少、蒸发增加,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氮、磷、钾等养分的平衡。

气温升高还会加剧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对甘肃河东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损害。

一是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加强农业节水技术和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因水资源短缺而引发的农田干旱和农作物缺水问题。

二是推广适应性农业措施。

选择抗旱、抗寒、耐盐碱的适宜种植品种,推广旱作农业、防风固沙技术和沙化地的治理,以适应甘肃河东地区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减少和土壤干旱的问题,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

加大农田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力度,科学调配农药,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病虫害风险,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甘肃河东雨养农业区旬降水变化及其与土壤湿度关系

甘肃河东雨养农业区旬降水变化及其与土壤湿度关系

甘肃河东雨养农业区旬降水变化及其与土壤湿度关系陆登荣;黄斌;王劲松【摘要】利用甘肃省河东雨养农业区分布均匀的1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971~2007年的逐日降水量和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该区域作物生长期(3~11月)逐旬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相应时段土壤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7 a来,河东雨养农业区逐旬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两种主要的形式--南部型和东部型.南部型,降水量的大值区位于雨养农业区的南部,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这种降水分布型发生的机率占37%,主要发生时段在3月上旬到6月中旬;东部型,降水量的大值区位于雨养农业区的东部,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这种降水分布型发生的机率占63%,主要发生时段在6月下旬到11月下旬.近37 a来,3月上旬、4月中旬、9月上旬和11月上旬的降水量呈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余旬的降水量的增加或减少的趋势都不明显.旬降水量与相应旬的土壤湿度一般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各站土壤解冻时间,以及各站降水量的相对大小对这种相关关系有一定的影响.%Based on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and the soil moisture data from 1971 ~ 2007,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limatic variability of ten-day precipit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ten-day precipitation and soil moisture. The data are from 13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ver the rain-fed area east of Yellow River in Gan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every ten-day average precipitation presents as two styles, i .e.the southern type and the eastern type. The area with the biggest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east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precipitation decreases from south (east) to north (west) when the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shows thesouthern (eastern) type. In recent 37 yearn,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southern (eastern) type is 37 (63) percent and the main occurrence period is during the first ten-day in March (last ten-day in June) and the mid ten-day in June (last ten-day in November). The tendency of precipitation change appears significant decreasing for the first ten-day in March, the mid ten-day in April, the first ten-day in September and the first ten-day in October. There exists, in a sens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en-day precipit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n-day soil moisture, while the time of soil thawing and the relativ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also have influence on this correlation.【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年(卷),期】2011(029)002【总页数】6页(P230-235)【关键词】雨养农业区;旬降水;土壤湿度;甘肃省【作者】陆登荣;黄斌;王劲松【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甘肃省气象局兰州大学联合数据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庆阳市气象局,甘肃西峰745000;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6+1甘肃河东雨养农业区主要指位于甘肃省黄河以东的区域,这一地区也被称为河东旱作区,是一个依靠自然降水来维持农业生产的区域。

甘肃河东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

甘肃河东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

甘肃河东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甘肃河东地区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

本文将对甘肃河东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甘肃河东地区气候特点甘肃河东地区地处内陆干旱的气候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

这里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不足,蒸发量大,气候干旱程度比较严重。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降雨量减少:气候变化导致甘肃河东地区降雨量减少,特别是夏季降水量减少,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夏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缺水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导致产量下降。

2. 干旱频发:气候变化导致甘肃河东地区干旱频发,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干旱天气会导致土壤干裂、植物枯萎,从而影响粮食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减少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民的收入。

3. 温度升高:气候变化还导致甘肃河东地区气温升高,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和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温容易导致农作物生理代谢异常,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4. 病虫害加剧:气候变化还导致甘肃河东地区的病虫害问题加剧。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容易导致农作物病虫害滋生,对农作物产量造成威胁,导致农民的经济损失。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 科学种植:农民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作物品种,选择适应干旱、抗病虫害的品种,降低气候变化对作物的影响。

2. 合理灌溉:针对降雨量减少的问题,农民应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精准灌溉,减少灌溉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保证农作物的生长需水。

3.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耕作管理,合理施肥、喷药,加强农田土壤改良,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4. 推广温室技术:鉴于气温升高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推广温室技术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四、结语气候变化对甘肃河东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这对当地的农民和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

甘肃省河东地区不同时段暴雨空间格局研究

甘肃省河东地区不同时段暴雨空间格局研究

甘肃省河东地区不同时段暴雨空间格局研究
马金辉;卢秀丽
【期刊名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2008(22)7
【摘要】本文利用甘肃省河东及其周边地区的200多个站点的暴雨多年最大值资料研究了10m in、60m in、6h、24h和3d 5种时段的暴雨多年最大值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时段越长空间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越强。

3d和24h暴雨受东南季风影响,降雨量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水平地带性规律;10m in暴雨受地形的影响,呈现出开口朝北"U环"形态,高值区出现在东南部的陇南山地、六盘山山地,以及甘南高原北缘、东缘;60m in和6h受地形和东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属于东南-西北渐变型与"U环"型的过渡类型。

【总页数】6页(P71-76)
【关键词】暴雨多年最大值;甘肃河东地区;克里金插值
【作者】马金辉;卢秀丽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2
【相关文献】
1.1961-2014年中国不同城市化地区暴雨时空格局变化——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例 [J], 谭畅;孔锋;郭君;吕丽莉;孙劭
2.核电厂区千年、百年一遇不同时段暴雨量分析计算研究 [J], 董秀颖;刘金清;刘圆圆
3.甘肃省河东地区一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J], 万占鑫;周帆;马宁;梁小刚
4.甘肃省河东地区一次暴雨天气特征以及成因分析 [J], 刘扬;邓卓雅;李瞳;罗王军
5.甘肃省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人员在室率研究 [J], 周中红;陈文凯;何少林;孙艳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河东地区降水特征及天气系统分型

甘肃河东地区降水特征及天气系统分型

第20卷 第4期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Vo l.20 No.42006年7月Jo urnal o f Arid Land Reso urces and Enviro nm entJuly.2006文章编号:1003-7578(2006)04-035-05甘肃河东地区降水特征及天气系统分型*孙旭映1,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20)提 要:利用甘肃1982~2002年逐日降水资料,在统计分析河东地区降水量的年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降水天气过程发生当天的08时500hPa 、14时 P24地面图为依据,综合考虑西北区高空环流形势、高空和地面影响系统、冷空气路径和强度等天气条件,对4~10月影响河东地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进行了分型,结果表明:河东降水的高空环流可分为三种类型:西高东低型、西低东高型和平直多波动型,其中降水类型以平直多波动型为多见。

关键词:甘肃河东;降水特征;影响系统;天气分型中图分类号:P468.0+24 文献标识码:A甘肃省河东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为半干旱半湿润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和降水密切相关,河东自北向南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均属生态脆弱带。

从近几年情况看,由于长期干旱少雨,下垫面异常干燥,植被状况极差,尤其是1997年伏期,河东大面积持续酷暑天气[1,2],农业欠收,下垫面裸露。

河东地区的降雨量除受青藏高原的地形影响外,主要受天气系统的影响。

该地区年降水在240~750mm 之间,西部和北部水资源匮乏,时有干旱灾害发生,在降水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充分利用降水资源,进行合理农业布局,研究河东地区的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对降水影响系统进行天气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图1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单位:mm )F ig.1T he dist ribution of multi-y ea rly mean pr ecipitation1河东区域年降雨量分布按照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把河东地区分成四片[3]:中部片(包括兰州、定西、临夏),陇东片(包括平凉、庆阳),陇南片(包括天水、陇南)和甘南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 点平均 值及其 随 时 间 的变 化趋 势 , 没 有 给 出不 并 同强 度 的“ 降水 日数 ” 化 的 空 间分 布 , 变 因而难 以反
常被 称为河 东地 区 , 里 依 靠 自然 降水 为农 作 物 的 这
供水 方式 , 因而 又被称 为雨养 农业 区 , 被称 为旱作 或
区。
杨 建 才 ,王 劲松2
( . 州 中心 气 象 台 , 肃 兰州 70 2 ; . 国气 象 局 兰 州 干旱 气 象 研 究 所 , 肃 兰 州 702 ) 1兰 甘 300 2 中 甘 30 0
摘 要 : 用 17 ~20 利 9 1 0 7年 甘 肃 河 东 旱作 区分 布 较 为均 匀 的 1 3个 气 象 站 ( 有 农 业 气 象试 验 观 测 ) 3 兼 共 7午 的
强 降水 日数 的变 化 , 降水 量 的变 化 起 到 了决 定 性 的 作 用 。 降 水量 的 变 化趋 势 较 之 降水 日数 的 变 化 趋 势 要 复 杂 得 对 多 , 作 区 中各 站 降水 日数 变化 趋 势 的一 致 性 强 , 降水 量 变 化 的 区域 性 特 征 却 比 较 明显 。 较 之 其 它 等 级 的 降水 , 旱 而 旱 作 区 强 降水 的 年 际 变 化 剧 烈 , 年 强 降水 的 日数和 降水 量都 有很 大 的不 确 定 性 变 化 。 各 关 键 词 : 同 强度 等 级 降水 ; 不 降水 量 ; 降水 日数 ; 空 分 布 ; 化 趋 势 时 变
水 量的 “ 同强 度 ” 界定 是 以全 国统 一 的标 准 , 不 的 并
研 究旱作 区 的降水量 变化 以及 由此 引起 的土壤 湿度
的变 化特征 , 并分 析 这些 变 化对 该 地 区农作 物 发 育 期 和产 量 的影响 , 有助 于寻 找“ 将 降水 一土壤湿度 一 作物发 育期 和产量 ” 间的关 系 , 之 最终 实现通 过对 降 水量变化 的 预测 , 有 效 地 指 导 农 业 生 产 的 目标 。 来
逐 日降水 量 资 料 , 照 Bna 边 缘 分 布 函数 方 法 将 日降 水 量 划 分 为 弱 、 弱 、 按 os i 较 中等 、 强 和 强 5个 不 同 强度 等 级 , 较 从 而 分 析 了各 强度 等级 的 降水 量 和 降水 日数 在 旱 作 区的 时 空 分 布特 征及 变 化趋 势 。结 果 表 明 : 作 区 平 均 降水 日数 旱
按确 定 的降水量 值来 划 分 的 , 但对 于河 东 旱作 区来 说 , 区域 地形 复杂 , 该 降雨量 的绝对 值较之 中国东部
地 区来 说要 小很 多 , 且地 区分 布非 常不均 匀 , 因此用
但 鉴于不 同强 度的 降水将造 成土 壤水 分 的储 存量有 较 大差异 , 因此本 文 分 析旱 作 区 不 同强 度 日降水 的
与 降 水 量 的 分布 不 一致 , 均 年 降水 日数最 多( ) 平 少 的地 方 并 不 对 应 年 降 水 量 最 大 ( ) 小 的地 方 。 各 站 不 同 强 度 等 级 的 降水 日数 均 表 现 为 弱 降水 日数 最 多 , 降水 日数 最 少 。 弱 降 水 日数 的 分 布 决 定 了平 均 总 的 降水 日数 的 分 布 ; 强 而
最 少 的 地 方 约 为 4 m, 的 地 方 约 10m 这 里 主 0m 多 5 m,
结论 。但 值得 注意 的是 , 些 研 究结 果 主 要 是关 于 这 旱作 区较 长时 间尺度 , 如年 或月 时间尺度 、 或一 年 中 降水集 中时段如 6 ~9月 的降水变 化和分 布 的规 律 , 所 用资料 距 今 最 近 的 为 19 9 4年 。 而对 于 该 区域 不
变化 和分布 特征 , 为今 后 进 一 步分 析 这 种 变化 和 分
布 与 土 壤 湿 度 的 变 化 和 分 布 之 间 的 关 系 , 及 最 终 以
确定 的 降 水 量 值 来 划 分 降 水 量 的 等 级 是 不 合 适
的_ 。本 文的 目的在 于 弥补 上述 提 到 的 已有研 究 8 , 的不 足 , 以期能 对农业 生产 有实 际 的指 导作用 。
为寻找逐 日降水和 土壤湿 度 的变 化与农 作物 发育期 和产量之 间 的关 系打 下基 础 。
旱 作 区 自然降水 量 的大小 是直接 影 响该 地 区农
业 生产 的核 心 因 子 。在旱 作 区 的农 作 物 发 育期 内 ,
映局部 地 区 因地 形差异 等 因素所造 成 的降水分 布特 点 的不 同 , 而这种 区域性 的 降水 分 布的差异 , 恰恰 对 农 业生 产有 实际 的指导意 义 ; 另外 , 已有研究 对 日降
要依 赖 内陆河水 的灌溉 来 维 持农 作 物 生 长 的需 要 , 因而又被 称为灌 溉 区 ; 而甘 肃 省 黄河 以东 的 区域 通
同强度 降水 日数 的分 析 , 然 所 用 资料 到 2 0 虽 0 4年 , 但 却仅仅 分析 了 区域 内的不 同强 度 的“ 降水 日数 ” 的
中 图 分 类 号 : 33 P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6 1 2 1 ) 6 2 5 8 0 07 0 ( O O o — 3 — 0 0
甘肃省 以横穿 其 中的 黄河 为 界 , 常 黄河 以西 通 的 区域 被称 为河西 地 区 , 该地 区降水稀 少 , 年降水 量
第 2 卷 第 6期 8
21 0 0年 1 1月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Ag i u t a s a c n t e Ar d Ar a r c lur l Re eNO V.2 1 0O
甘 肃 河 东旱 作 区不 同强度 日降水 特 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