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中图分 类号 :R6 .* 52 25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7 - 14 (02 4 0 6- 2 6 1 8 9 21 )2 - 4 4 0
性 睡眠呼 吸暂停 低通气 综合 征诊断 依据 和疗 效评定 标准暨 悬雍
・
睡
l ±s ) 项 目 例数 嘲
a r 1
垂腭 咽成形术适应证 [. 耳鼻咽喉科 杂志, 0 , ( : 344 J中华 ] 2 23 64 -0 . 0 7 )0 [ 王 广发, , 花等 . 性 睡眠 呼吸暂停综 合症 的睡 眠结 构 2 】 何冰 迟春 阻塞
深睡眠s s睡眠和 M睡眠 比例增加( . ,t . ,均为P O 1。 3 ~ 8 - 1 4 - 7 4 ≮.) 0
表2 手术 前后各 期 睡眠 比例( 叉±S )
低通气综 合征3例分析 [. 0 J中国误诊学 杂志, 0,6: 0 38 ] 2 7 ( 1 %10. 0 7 )3
l ) m a r
手 术前 3 2 .9士2 .14 21 士8 .7 67 士76 125 2 85 03 6 .5 94 8 .2 .6 0 . 6士6 .8 1 0 手术后 3 2 . 2 76 5土1 . 4 .9 78 26 ±1 .2 11 99 4 1 士8 .69 .1 08 7 . 0 4 3土5 . 54 3 注 :与手 术前 比较 , P<O0 .5
均为尸 0 5。结 果见表 1 <. ) 0 。
总
i ) n
质量 主要 由s s期睡眠 及R M睡眠 的比例决定 。而O A 患者睡 E ” S HS
孟鲁司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论文

孟鲁司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7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
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祛痰剂、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
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pao2、paco2、ph、fev1及fev1%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孟鲁司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可控制哮喘发作。
关键词孟鲁司特重症支气管哮喘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虽经吸入糖皮质激素、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治疗后,哮喘症状仍持续存在,或哮喘呈暴发性发作,发作开始后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全球支气管哮喘防治创议(gina)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维持治疗作为抗炎治疗的基础。
目前,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呼吸道炎性反应及防止呼吸道重塑的首选药物[1]。
笔者应用孟鲁司特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35例,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8~57岁,体重56±6kg,病程6~20年,发作时间4~72小时,合并感染4例。
无其他严重的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排除可造成气喘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者、对本药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和精神病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分度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指南重症哮喘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两组均住院治疗,采用静脉补液、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祛痰药等药物常规治疗,4例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抗感染。
静脉用氨茶碱4~5mg/kg作为负荷量,再连续静滴0.6~0.8mg/(kg·小时)。
探析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的进展

探析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的进展摘要:支气管哮喘可轻可重,重症支气管哮喘会引起患者呼吸苦难,对其生活能力及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除此以外,患者还会合并细菌等感染性疾病。
除了积极治疗外,加强临床护理显得非常关键。
故本文就其发生原因以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关键词:重症;支气管哮喘;护理;中医特色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前言支气管哮喘患者若患者长期患有支气管哮喘,则会出现长期的呼吸困难。
长期患有重度支气管哮喘后,可能会引起身体的损耗,出现消瘦、乏力的现象[1]。
一旦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诊治,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治疗不及时出现气胸、纵隔气肿、酸碱失衡等并发症。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有一定诱因,为了避免反复的哮喘发作,可以尽量的不要接触一些过敏原或是是刺激因素。
此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减缓病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针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其护理进展展开讨论,旨在帮助患者早期恢复健康。
1.支气管哮喘病因分析1.1遗传因素1942年Waddington首先提出表观遗传学概念,其主要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所有细胞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在表型或基因表达上的可遗传性改变[2]。
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哮喘有明确的具有遗传特征。
一般对于父母如果患有哮喘或者一方患有哮喘,孩子患有哮喘的概率也比较高。
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这些过敏疾病,孩子罹患哮喘疾病的风险可以高达70%,所以说哮喘是具有遗传特征的疾病。
大多数支气管哮喘患者都有一个显著的病理特征:气道平滑肌(ASM)增厚。
长期以往可能导致哮喘患者气道异常反应,从而加重病情的恶化。
对于遗传因素所造成的哮喘是不好控制的,平时可以注意进行相应的护理或者是预防措施,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生活环境一定要保持比较舒适。
1.2环境因素除了遗传性过敏体质外,还与环境的过敏因素有关。
过敏源包括:尘满、花粉烟雾、药物、饮食(牛奶、蛋类、鱼虾类、菠萝、西红柿、芒果等)、动物毛屑、细菌病毒感染、炒菜油烟、香烟烟雾、工业粉尘或气体等。
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救治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7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平均两组,通气组与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通气组患者在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在早期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h,24h 和48h的心率和血气指标变化,从而分析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结果通气组在经过治疗4h后,患者的心率、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进入医院治疗后均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护同时进行动脉血气测定,两组患者均通过雾化装置给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15min/次,连用3次,同时给予静脉补液、氨茶碱、抗生素,对无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者,早期给予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等常规药物治疗。
而通气组患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在早期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选择适合患者头面部大小的硅胶鼻面罩,呼吸机模式设定:自主/定时模式(s/t模式),呼吸频率、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和吸氧浓度等根据治疗具体情况适当选择与调整。
1.3 观察指标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h,24h和48h的心率和血气指标变化,其中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4 统计学方法将实验数据录入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通气组在经过治疗4h后,患者的心率、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经常规药物治疗24h后才心率、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何自力

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何自力发表时间:2018-08-02T11:24:22.4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7期作者:何自力[导读] 重症哮喘疾病在临床上是较为少见的慢性气道炎症之一。
(衡山县萱洲医院湖南衡阳421311)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重症哮喘患者应用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院治疗的104例重症哮喘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临床治疗。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肺功能指标。
结果实验组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重症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能够通过临床综合治疗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重症哮喘疾病在临床上是较为少见的慢性气道炎症之一。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气气流下降,呼吸受阻,并可能出现窒息和胸闷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临床上治疗重症哮喘的方法较多,本次择取我院重症哮喘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重症哮喘患者104例,全部104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8年中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根据随机数字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52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32例,女20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4.3±5.14)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5.3±1.4)年,其中危重性哮喘17例,重度哮喘35例;实验组52例患者为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5.2±4.85)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5.2±1.7)年,其中22例为危重性哮喘,30例为重度哮喘。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氧疗、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气道管理等。
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观察及预防意义研究论文(共6篇)

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观察及预防意义研究论文(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需要长期、持续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药物,其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抑制病情的进展有着显著的效果。
但是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严格执行医嘱,方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反之,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差,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这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20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岁。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照相仿(P>),对比研究具有可行性。
方法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常规抗感染、抗炎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普米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10)200~1600μg/d,2~4次/d,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吸入82激动剂予以配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病情监测和生活指导,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临床护理工作内容予以补充,给予更为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健康宣教:开展健康宣教活动,由护理人员向患者普及支气管哮喘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
同时向患者介绍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方法、步骤、目的和预期效果,告知患者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增加患者对其的了解程度,消除心中的顾虑。
重症哮喘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治疗分析陈天波

重症哮喘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治疗分析陈天波发布时间:2023-07-05T02:31:00.786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7期作者:陈天波[导读] 目的:临床案例分析了解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急诊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62例重症哮喘急诊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哮喘发作速效用药治疗,观察者患者接受急诊综合治疗。
结果:接受常规哮喘发作速效用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见效率83.87%,接受急诊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见效率96.77%(P<0.05);接受急诊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d血气指标改善程度优于接受常规哮喘发作速效用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
泸州市叙永县人民医院四川叙永 646400摘要:目的:临床案例分析了解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急诊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62例重症哮喘急诊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哮喘发作速效用药治疗,观察者患者接受急诊综合治疗。
结果:接受常规哮喘发作速效用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见效率83.87%,接受急诊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见效率96.77%(P<0.05);接受急诊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d血气指标改善程度优于接受常规哮喘发作速效用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急诊综合治疗的开展对于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缓解效率具有正面促进效果,在临床表现特点中以呼气性呼吸困难、反复性咳嗽、端坐呼吸多见。
关键词:重症哮喘;临床特点;急诊治疗前言哮喘作为临床常见呼吸科疾病类型,受其病理机制以及发展进程影响,可能对患者生命健康具有较大影响风险,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干预,缓解病情症状,如下将对重症哮喘临床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解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急诊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62例重症哮喘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与诊疗干预,所选取患者均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占比58.06%,女性患者13例,占比41.94%,组内患者年龄范围28岁至71岁,年龄均值(51.22±7.21)岁,病程范围1年至21年,病程均值(9.27±3.05)年,就诊时呼吸频率范围32次至41次/min,平均(36.24±1.82)次/min;观察组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占比54.84%,女性患者14例,占比45.16%,组内患者年龄范围29岁至70岁,年龄均值(51.31±7.29)岁,病程范围1年至20年,病程均值(9.35±3.01)年,就诊时呼吸频率范围31次至43次/min,平均(36.31±1.90)次/min;以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对分析,确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治疗内容,议题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开展执行。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用药分析

背景介绍
分析当前支气管哮喘临床用药的情况。
探讨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参考和建议。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方法和范围
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用药的种类、作用机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和总结。
对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价。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现状
0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病情监测。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达到并维持症状控制、降低急性发作风险、减少药物副作用和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长期治疗原则
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激素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茶碱类药物等。
药物分类
药物治疗的原则和分类
吸入性激素治疗
轮换用药
药物治疗的联合应用和轮换应用
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方案制定
要点三
根据患者病情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要点一
要点二
根据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根据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特点,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例如,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某些药物。
不推荐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但可用于辅助治疗危重型哮喘。
茶碱类药物的治疗
抗过敏药物
如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等,用于减轻哮喘患者的过敏症状。
其他新型药物
如抗白三烯药物、抗IgE抗体等,用于治疗难治性哮喘患者。
其他药物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临床研究
03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可靠性
教育和自我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重症 ; 支气管哮喘 ; 诊疗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5 6 2 .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2 9 — 0 1 7 4 — 0 1
经验体 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第1 1 卷第2 9 期( 总 第2 1 7 期) 2 0 1 3 年1 0 月
重症支气 管哮喘疾病 的临床治疗研究
米热尼 沙 ・阿不都 热西提① 迪丽拜 尔 ・ 达吾提①
【 摘 要 】 目的 : 对 重症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对 2 0 0 6年 1 月一 2 0 1 1 年l O 月本 院收治 的重症支气 管哮喘疾病 患
喘症状 ,改善 肺功能 ,降低 气道高反应 性 ,控制气 道炎症 ,减 少哮 喘发 作的频率和减 轻发作 的严 重程度 ,大大 提高其生活 质 量 ,降低病 死率。 同时 ,笔者 根据患者病情 进行个体 化平喘药 物治疗 ,如适量给予 氨茶碱 ,有舒 张支气管平滑 肌作用 ,并具 有强心 、利尿 、扩张冠状动脉 、兴奋呼吸 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 , 且能 间接 抑制组胺等 物质释放 ,直接松 弛支气管平 滑肌达到 改 善患者肺 功能。另外 ,适 时采用呼 吸机 气管插管 通气治疗 ,能 够有效 改善患者 的严 重酸 中毒症状 ,大大提高 了此病 的临床 抢 救成 功率。这些治疗措施 都大大促 进患者机体好 转 ,有效改 善 哮喘症状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总之 ,对 于重症支气 管哮喘疾病 ,要不断提 高患者及家 属 对哮 喘的宣传教育 ,提认 识水平 ,做 好 自身 防护措施 ,增强 免 疫力 ,并 增强突然发 作 自救能力 。同时 ,医生要 提高对此病 的
者8 O 例 的临床治疗病案进行 回顾性 分析和总结 。结果 :本组研究 的 8 0 例 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经过治疗 ,2 4 h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 改善 ,
患者心力 衰竭有效控 制,同时患者 面部紫绀症、呼吸困难 三凹征基本 消失 ,继续治疗一周后均达到出院指标 。结论 : 对 重症支气管 哮喘疾病 患者采
处于 心力衰竭 患者 ,可 以采用 较大剂量糖 皮质激 素治疗 ,如采
用 甲基泼尼松龙静 脉滴注 ,剂量按体重为 : 1  ̄ 2m g / k g ,1次 / 6 h ;
也可采用 5 %葡萄糖注射液将 1 0 0 2 0 0 m g 氢化可 的松稀 释后进 行静脉滴注 ,浓度 调配为 O . 2 m g / m l ,1 次/ 4 ~ 6 h ,且每 日总用量 要小 于 5补 液每 日给 液体 4 0 ~ 5 0 m l / k g ,对糖尿病 哮喘患者 ,应采用生 理盐水进行稀
的重度发作标准和分度标准 ,临床主要症状 :呼吸窘迫 、咳嗽、 咯黄稠痰 、胸 闷气 喘、面部紫绀 、部分全身大汗等。 1 . 2 治疗方法 首先 ,对本组患者立 即给予经鼻导管进行持续性 吸氧治疗 , 氧流量控制为 1 ~ 2 L / mi n ; 然后采用万妥林气雾剂经 口喷雾治疗 , 1 次/ 4 h ;对于 2 4 h内没有 接受 过氨茶碱 治疗 的患者 ,可 采用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 l 将0 . 2 5 ~ 0 . 5 g / 次氨茶碱稀释后缓慢均匀 地进行静 脉滴 注治疗 , 2次 , d ;如果 患者 2 4 h内用 过氨茶碱或
重症支气 管哮喘 ( 简称重症 哮喘 ) 是一 种多发且常 见疾病 , 严 重危害 患者 的身 心健 康 ,甚至支气 管哮 喘大发作时 ,患 者生 命 岌岌 可危 ,挣扎在 垂死 的边 缘 ,如果 治疗 不及 时或不 恰 当,
很容易 导致死亡 ,因此 ,及时 、正确 地抢救 十分关键 。笔 者对
本院 8 0例重症支气管 哮喘患者 的临床抢 救诊 疗情况进行分析研
究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医院进行 规范化诊断和有效治疗措施 ,可使 8 0 % 的重症支气 管 哮喘患者病情 得到 良好控制 ,临床症状改善 显著 ,从而提 高了 患者 的工作生活质量 ,达到基本不受疾病 的影响。 重症支气 管哮喘发病 的原 因 ,主要有遗 传因素和 环境 因素 两个方面 。遗传 因素是指 患者 的绝大多数 亲人有哮 喘史或过敏 性 疾病病史 ,环境 因素主要指 患者长期处 于空气严重 污染的环 境 中而导致 呼吸系统疾病 。许 多患者对 哮喘认识不 够 ,常 以是 慢性支气 管炎、咽炎等 ,因而 在确诊之前 大多经历很 长时间 的 误诊 过程 ,延误 治疗 时机 ,使患 者的身 体遭 受痛苦 ,精神 上 、 心理上的倍受痛苦折磨 ,同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 2 - 3 ] 0本文笔者 对本 院 8 O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进行分析 ,通过及时诊断 和规范化 治疗措施 ,使患 者症状有效 改善 ,缩短住 院时 间,减 轻患者 的经济负担 ,取得 良好 的临床效 果。研究 中笔者发现对 患者及 时吸氧治疗 ,能够 迅速缓解 患者的呼 吸困难症状 ,早期 合理使用 糖皮质激素 进行有效抗炎 ,能够有效地 减轻患者 的哮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 院2 0 0 6年 1 月 一 2 0 1 1 年 1 0月 收 治 的 8 0例 重 症 支
气管 哮喘 患者 ,其 中男 4 3 例 ,女 3 7 例 ,年龄 2 8 ~ 7 8 岁 ,平均
( 4 7 . 5±1 . 6 ) 岁。本组 所有患 者均符 合 中华 医学会 呼 吸分会 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