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轻中重诊断标准
2023gina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指南的一般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1. 症状:患者必须有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呼吸急促或胸闷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在夜间或在与哮喘相关的刺激下加重。
2. 可逆性阻塞: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进行的肺功能测试,显示患者有可逆性的气道阻塞。
通常,标准的肺功能测试是肺活量(FEV1)和用力呼气一秒率(FEV1/FVC)。
喘息患者在支气管舒张剂使用后,这些指标应该有明显的改善。
3. 气道过敏原或刺激物的暴露史:患者有暴露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刺激物或过敏原的历史,如家庭内空气污染、吸烟、宠物毛发、花粉等。
4. 其他检查:其他检查如肺功能测试、过敏原皮肤测试、血液测试等也可用于支持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标准可能在不同的临床指南中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时,最好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

一、定义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塑。
近年来认识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一)哮喘的患病率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 3 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 万人。
(二)哮喘的控制现状近年来哮喘规范化治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使我国哮喘患者的控制率明显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
三、诊断(一)诊断标准1.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⑴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⑵发作时双肺可闻散在或弥慢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⑶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⑴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⑵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⑶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或PEF 周变异率>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不典型哮喘的诊断1.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
2.胸闷变异性哮喘:胸闷作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胸闷。
3.隐匿性哮喘:指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的表现,但长期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者。
随访发现有14%~58%的无症状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可发展为有症状的哮喘。
(三)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重度哮喘的诊断标准

重度哮喘的诊断标准
重症哮喘诊断标准在于患者首先应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在此基础上根据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进一步明确其病情严重程度,重症哮喘患者通常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治疗。
一、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有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平均每日PEF(呼吸流量峰值)昼夜变异率>10%或PEF周变异率>20%,同时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即可诊断为哮喘。
二、重症哮喘诊断标准:
1、症状:哮喘患者在休息时也可感觉到气短,呈端坐呼吸,只能发单字表达,常有情绪焦虑、烦躁以及大汗淋漓等;
2、体征:呼吸频率>30次/分,有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塌陷,双肺可闻及响亮、弥漫的哮鸣音,心率增快常>120次/分,有奇脉;
3、辅助检查: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PEF绝对值<100L/min或占预计值<60%或作用时间<2小时,血气分析PaO₂<60mmHg,PaCO₂>45mmHg,SaO₂≤90%,pH可降低。
重症哮喘患者需通过吸氧改善氧合,静卧减少氧耗,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呼吸道感染。
急性期可在医院内持续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等药物治疗,联合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等药物,尽
早应用静脉激素;稳定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规律吸入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等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制剂,控制哮喘症状。
支气管哮喘

不需任何药物
长期预防药物
Ⅰ级
<1次/周,间歇期 无症状
级数
症状
间歇发作
二、哮喘持续状态处理
定义:是指哮喘急剧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拟交
感神经药物和茶碱类药物仍不能在24小时内缓解, 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1.吸氧:氧气浓度40%,相当于4~5L/min, 面罩给。
2.激素:氢化可的松每次5~10mg/kg,每6小 时一次;地塞米松0.25~0.75mg/kg。
3. 抗胆碱药物,有较持久解痉效果、可长 期给药
控制发作:肾上腺皮质激素
➢ 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增加 cAMP合成,阻止白三烯、前列腺素、 血栓素能介质释放,抑制血小板激 活因子生成可预防和抑制及降低气 管反应性。
急性发作期
一、控制发作
1. 支气管扩张剂: ①拟肾上腺类药物(β受体激动剂): 机理: 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合成
α-肾上腺素能 神经反应性↑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
哮喘
哮喘产生的机理图
吸入 过敏原
气道上皮
抗原及 T-细胞
肥大细胞
细胞因子
+过敏原
嗜酸性细胞
哮喘
炎症
上皮受损 神经纤维刺激 粘膜水肿 粘液分泌 支气管平滑肌 收缩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1995)
支气管镜下的哮喘本质
呼气峰流速(PEF) 反映患者的气道通畅性, 并与患者的努力程度、 肺容量和呼吸肌肉力量 有关。当排除后三者的 影响时,PEF常直接反 映气道的通气功能情况。 哮喘病人在哮喘发作时, PEF常降低,提示通气 能力受到影响。
二.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儿童年龄不分大小) ⑴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常在夜间和(或) 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 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哮喘肺功能诊断标准

哮喘肺功能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诊断:
(一)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有关。
2.发作时双肺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
(2)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增加15%,且增加值>200ml.
(3)呼气峰值流速(PEF)昼夜变异率≥20%.
符合第1~4条,或4~5条者可诊断支气管哮喘
(二)诊断分期
1.急性发作期: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然发生或加剧。
常有呼吸困难,呼气流量降低为特征。
2.慢性持续期:每周均有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的出现症状。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未经治疗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三)诊断分级
1.规则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间歇发作、轻度持续发作、中度持续发作、重度持续发作)
2.控制水平的分级(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
3.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分级(轻度、中度、重度、危重度)。
典型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典型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检查结果来确定。
下面是典型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1. 症状: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咳嗽和胸闷感,尤其在夜间或清晨加重。
2. 体征:可见到患者胸廓呼吸运动增强,喘息音、弥漫性干啰音、胸骨下凹、肺部过度膨胀等表现。
3.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支气管哮喘诊断的重要手段。
肺功能检查常规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第一秒容积(FEV1)、用力呼气峰流速(PEF)等指标。
支气管哮喘患者通常表现为FEV1/肺活量比值下降,PEF值波动明显。
4. 药物试验:通常采用支气管扩张试验。
常见的支气管扩张剂有β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物。
在用药前和用药后进行肺功能检查,如果患者的FEV1/肺活量比值增加≥12%,则认为支气管扩张试验呈阳性反应,支持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综合上述标准,诊断支气管哮喘需要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检查结果。
如果患者符合上述标准,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是比较可靠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需要进一步鉴别。
支气管哮喘诊断金标准

支气管哮喘诊断金标准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金标准是根据国际哮喘管理指南(GINA)所提供的标准来进行诊断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患者必须有经常性或周期性的呼吸困难、咳嗽、哮鸣音或胸闷感。
2. 可逆性支气管阻塞:通过进行肺功能测试来评估患者的支气管通畅程度。
通常使用峰流速测定(PEF)或者呼气屏气量测定(FEV1)来评估。
如果患者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峰流速或者呼气屏气量增加20%以上,支持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3. 排除其他疾病:需要排除其他与气道有关的疾病,例如支气管扩张、阻塞性肺疾病或者其他气道狭窄引起的症状。
4. 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过敏史以及症状的缓解与加重情况来确定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确诊支气管哮喘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因此,如若存在疑虑,最好请教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诊断和鉴别。
哮喘的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和治疗

阳性
阴性
COPD ?
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支气管哮喘
不典型
无异常 发现
PEF监测 变异率
中国哮喘联盟
诊断标准
China Asthma Alliance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 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 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 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 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 气相延长。
IL-1
RANTES IFN- ECP
GM-CSF MCP-1
IL-3 O2
CR-3 EDN EDP
MBP
LTD-4
IL-5 MCP-3
IL-8
IL-1 IL-13
LTC-4
MIP-1
TNF- IL-2
IFN-
GM-CSF IL-6
PAF
IgE IL-8
嗜碱性细胞
MCP-1 PGE2
cytokines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3(3):132-138
中国哮喘联盟 China Asthma Alliance
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 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3(3):132-138
中国哮喘联盟
气道炎症
正常人
China Asthma Alliance
哮喘病人
哮喘: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
中国哮喘联盟 China Asthma Alliance CPLA2 IL-8 adhesion molecules
气道慢性炎症疾病 IL-16
GR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哮喘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危重等4个等级。
1.轻度。
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气喘、烦躁、紧张等症状,肺部可闻及散在哮鸣音。
2.中度。
患者喘息的症状有所加重,呼吸频率加快,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3.重度。
患者在休息的状态下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气短、喘憋、端坐呼吸、呼吸困难等症状。
4.危重。
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昏迷等表现,可能出现并发症,胸部听诊哮鸣音减弱或者消失,脉搏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