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方案,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一、水资源现状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当前的水资源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全球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极为有限,仅占总水量的03%左右。
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在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28 万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同时,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
此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要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实现水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2、综合利用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多种用途,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等,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要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调配。
4、公平公正原则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其开发利用应确保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用水,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用水权利。
三、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1、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1)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在农业方面,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在工业方面,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在居民生活方面,推广节水型器具,如节水马桶、水龙头等,培养居民的节水意识。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讲义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讲义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始终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水资源的开发水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开发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开采地下水等。
修建水库是一种常见的水资源开发方式。
通过在河流上建设大坝,拦截水流,形成水库,可以调节河流水量,在洪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以满足灌溉、发电、供水等需求。
例如,我国的三峡大坝,不仅在防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还通过水力发电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跨流域调水则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
当一个地区水资源短缺,而另一个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时,可以通过修建渠道、管道等工程设施,将水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到缺水的地区。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一项伟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开采地下水也是获取水资源的一种途径。
在一些地区,当地表水资源不足时,人们会通过打井等方式开采地下水。
然而,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位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二、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涵盖了生活、工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
在生活方面,我们的饮用水、洗漱用水、卫生用水等都离不开水资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净化处理,以确保用水安全。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比如及时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器具等。
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
许多工业过程,如冷却、清洗、加工等都需要用到水。
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工业企业通常会采用循环用水系统,将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
此外,一些新兴的工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减少工业生产中的水资源消耗。
农业是水资源的最大用户。
灌溉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漫灌方式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而现代的滴灌、喷灌等技术则能够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如污染、过度开采等。
如何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水资源的概述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
其中,地表水分布广泛,来源于雨水和融化的冰雪,主要集中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是人类最主要的用水之一。
地下水则位于地表和地壳之间,通过地下水位,供应着地貌上不便到达的区域。
大气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是水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在世界范围内,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如亚马逊河流域、刚果河流域等;而有些地区却十分缺水,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等。
总体来说,全球的水资源均衡分布,但是由于人口密集,生态破坏等原因,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过度开发。
二、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是世界上用水最大的领域之一,占总用水量的70%。
农业用水主要用于灌溉和养殖,以满足农作物和禽畜的生长需要。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用水效率、改善农村用水设施等。
2. 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是世界上用水第二大领域,占总用水量的20%。
工业用水主要用于冷却、清洗和生产等方面。
为了降低工业用水的消耗,我们需要采用节水措施、更新生产设备等。
3. 生活用水生活用水是人类生命中最基本的需要之一。
为了满足大众的生活用水需求,我们需要加强给水管网建设和管线维护,引入新的节水设备等。
4. 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而水资源也是众多旅游景点的核心。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加强生态旅游的开发,保证旅游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影响最小化。
三、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1. 环境保护水资源污染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
长时间的水污染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和土地退化,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因此,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2. 社会稳定水资源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命资源之一,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水资源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各类水体(地下水、河流、湖泊、冰川、海洋等)及其水质、水量、水效、水文等要素。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用于饮用、农业、工业、发电、生态等方面。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解决人口用水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用水量不断增加,人口密度大容易造成水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
如果水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将会给城市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
(2)解决工业用水问题。
在工业生产中,用水量较大,其中很多工业过程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缺乏水资源,很多工业过程将无法进行,造成工业发展受阻。
(3)推动经济发展。
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科学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不仅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如发展旅游业、渔业等。
(4)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水资源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态修复、水生态保护等工作也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虽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主要影响:(1)生态破坏。
水资源开发利用往往伴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大量的水电站、水库建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改变流域生态、生境结构及生态功能。
河流的河岸丰茂和河底生物环境会被破坏,植物的分布范围会发生变化,动物的生存环境会受到破坏,成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2)水质污染。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物质很容易进入水体,如农业、工业废水的排放等,对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增加了水资源再生的难度,严重污染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存在威胁。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水资源的概述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它涵盖了许多类型的水,如河水、湖水、地下水、雨水等。
在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则水资源匮乏。
因此,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水资源的开发水资源开发是指人类对水资源进行探查、开发、利用和管理等一系列行为。
水资源开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河流水资源的开发我国水资源丰富,而且河流众多,因此河流水资源的开发是最主要的一种水资源开发形式。
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包括水利工程、水生态修复和水污染治理等方面。
2. 湖泊水资源的开发湖泊水资源一般用于生活和灌溉用水,并且活动水量较少。
因此开发湖泊水资源需要考虑如何兼顾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
3.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地下水资源是近年来人们重点关注的水资源之一。
地下水的开发需要考虑如何保护地下水资源、如何避免过度抽取和污染等问题。
三、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水资源进行利用的行为。
水资源的利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灌溉我国农村地区部分地区缺水,因此农业灌溉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业灌溉涉及的内容包括水稳、灌溉设备等。
2. 工业用水工业生产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
因此,工业用水需要注意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市政供水市政供水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城市建设中,需要规划城市供水系统、建设蓄水池等设施。
四、水资源的管理水资源的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水资源管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 规划和调度水资源规划要充分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水资源规划方案。
同时,调度水资源也非常必要,避免水资源浪费和滥用。
2. 法律和政策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遵守现有的法律和政策。
此外,制定更合理的法律和政策也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3.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于水资源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如利用新技术治理水污染、实现节水等,都需要有科技创新的支持。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也是许多行业的基础,如农业、工业、能源等都需要充足的水资源支持。
同时,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和易受污染等特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展开讨论。
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 水源地保护水源地保护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是保证水质和水量的关键所在。
水源地是供水的源头,直接影响着水质和水量的稳定性。
为保护水源地,需要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区划、管护和监管工作,建立水源地综合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质、水量和环境的监测,落实重要水源地“一湖三江”保护政策等,防止污染源扰乱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水源地水质达标,水量供应稳定。
2. 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如改善生活中的用水习惯,提高用水率效率,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等。
同时,在农业、工业和能源领域,也可以开展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项目,如推广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浪费。
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
巨大的水能、水热等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转化成可用的能源或供水。
为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按照国家规划和政策,合理选择项目、科学设计、规范施工和严格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环保指标达标,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的生态保护1. 水生态保护水生态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水生态的恢复与改善,包括调整水环境,提高水质量,修改水流动方式,改善水的生态环境等方面。
在保护水生态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水生态保护区,保护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被污染的河流环境,加强水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
2. 湿地保护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水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区还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成为了我国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水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分布不均,加之工业、农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强度不断加大,导致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高,环境损害严重。
1.水资源开发程度不高。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但利用率却不足2%。
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的争议和环境问题也成为了制约开发的重要因素。
2.水资源环境受损。
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生产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水源质量下降,水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3.农村水资源利用面临问题。
农村地区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模式落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水资源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
二、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提出了"节约型、集约型、生态型"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在保证水资源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推行高效节水、多种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友好型建设。
1.多元化开发。
水资源不仅是饮用水和灌溉水,还可以在能源、矿产和旅游等领域提供优质的支持。
多元化的利用方式能够优化和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利用中的浪费。
2.高效节水。
科学合理的节水措施能在不影响生产和生活的前提下,实现节约水资源。
生产技术进步和科学耕作,加速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
3.加强环境保护。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工作,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排放的水污染物。
4.发展水利新技术。
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水利管理和技术手段,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三、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需要整体考虑水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并且遵循资源优先利用和保护优先的原则。
良好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
1.加强水资源监管。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水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在收集、输送和利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水资源保护则是指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以维持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本文将分别探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充分考虑地方资源状况、经济条件、社会影响、环境保护等因素。
1. 水库建设水库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水库可以储存水源,调节水流,供应生产和生活用水。
在建设水库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水库位置、设计、管理等问题,以确保水库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2. 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水产养殖中,可以养殖各种鱼类、虾类、蟹类等水产动物。
水产养殖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并且还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3. 灌溉灌溉是解决干旱缺水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干旱地区,灌溉可以通过引水灌溉、滴灌等方法,将水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资源。
在灌溉中,可以采用电脑控制系统,以增加水利用效率。
4. 供水和排水供水和排水是城市和农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在供水和排水中,对于城市和农村地区资源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在供水和排水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以增加水利用效率。
二、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保护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之一。
水资源保护是指在保证水资源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
下面是几点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1. 减少水污染水污染是水资源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在保护水资源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污染。
这可以通过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废水排放量、加强监管等方式来实现。
2.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可以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包括管理用水、排放废水、监测水源、预测供需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简介] (1)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1)[教师简介] (1)主讲教师:杜晓丽 (1)[课程学习] (1)[教学大纲] (1)[教学重点] (1)[教学内容] (2)[课程拓展] (24)推荐书目: (24)推荐书目: (25)推荐书目: (25)[课程简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简介]主讲教师:杜晓丽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课程学习][教学大纲][教学重点]一、水资源的定义二、水资源的特性三、水资源的开发(一)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二)地表水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内容]一、水资源的定义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那么首先说到水资源,我们都知道水资源是一种典型的自然资源。
那么所谓自然资源呢,就是指的参与人类生态系统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从而保证系统的代谢功能得以实现,促进系统稳定、有序、不断进化升级的这种各种物质,我们统称为自然资源。
那么自然资源呢,并非泛指是所有的物质,而是特指哪些呀?那些有益的有助于人类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发展的一些自然物质,那么它对人类来说呢具有可利用性。
水资源的定义呢,它的发展经过了一个发展阶段,最初在国外的时候呢,很早在1894年,然后才提到了这个水资源的概念。
它的由美国的地质调查局来提出的。
那么这个局呢是专门设计了一个处,为水资源处。
随后呢在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当中对水资源做了解释,它认为全部自然界任何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的总量,就是我们认为的水资源。
那么到了1963年,英国水资源法呢,把水资源定义为地球上足够数量的、可利用的水。
那我们可以看出来,到这我们的把水资源呢强调了它是可利用的。
到最后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制订了这个水资源评价活动,那么对水资源定义是这样说的,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被利用。
那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这个定义中呢,我们对水资源的定义呢,提到了数量和质量,它得有一定的数量。
除此之外呢,它还得有一定的质量。
那么这是从全球来说,世界上各国对水资源的定义。
那么到了我国来说呢,我们看一看水资源定义在我国发生的这个过程,发展的历史。
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时候呢,秦代的李冰就修建了著名的这个都江堰水利工程。
那么1988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将水资源认定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中国的大百科全书呢它是这样说的,一般水资源是指的每年可更新的水量资源。
到1994年环境科学的辞典这样说的,特定时空下可利用的水是可再利用资源,不论其质与量,水的可用性是有限制条件的。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来,不管是世界上还是我们国家,对水资源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引起对水资源的概念及其它的含义不一致的理解和认识的原因呢,主要是水资源呀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这么一个系统,一个概念。
它主要复杂的原因表现在哪呢?首先水的类型是比较多的,它具有运动性。
你比如说我们说湖泊水、河流水、海洋的水,还有地下水。
第二呢它的特点呢是用途比较广泛,就说我们喝要喝,我们洗脸、洗手,我们做饭,我们冲厕、浇花等等我们都得用。
第三个点呢,它主要的复杂表现在什么呢?对你的水的质量和数量要求呢在一定条件下呢,这个水呢是可以改变的。
你比如说我们质量,我们用完的水本来是干净的水,它可能就变成了脏水,那么它质量就发生了变化。
那么对它的数量呢也是这样的,我们会喝很多水,然后喝了很多水呢,只是以尿液的形式,很少尿液形式排放。
那么在一定条件下,量也发生了变化。
那么还可以受到这个气候的影响,它的量也会发生大量的变化。
第四个复杂性体现在,它开发的利用呢,受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制约。
那么不管怎么吧,总之我们对水资源定义可以这样说,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的自然水。
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又包括它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那么从狭义上来讲,水资源是指的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比如说江河、湖泊为代表的这些地表水。
和我们从地下抽的这个地下水。
那么从广义上来讲呢,它是指的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者是间接的使用的各种水以及水中的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地球上的各种的水体,我们可以统称为水资源。
那么这样来说的话,它包括的就多了。
比如说它包括天上的降雨、降雪、河湖当中的水,还有地下的水,土壤当中的水,冰川、海洋里的水等等。
虽然有些水它是可以不能被我们直接利用的,但是它可以间接为利用。
因此呢,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水资源。
但是呢,是从广义上来定义的。
那么如果按照狭义的意思来说,能够作为水资源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有哪几个呢?首先也就是说它能够满足这个需要,按照需要的来说呢,它是比较稳定的。
那么这个需要的概念呢可能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
比如说我们喝的水,那么我们用了有多少人,用的水量肯定必然不一样。
所以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那么能够作为水资源,它就必须得提供满足数量上和质量上,双重保证。
第二个要求呢,就是这个水量呢要有可靠的水源,能够通过自然的一些水文的循环,不断的得到一个新的补充。
那么也就是说这个水啊,它不会枯竭,不会我一直在用一直在用它会枯竭。
那么枯竭了之后我们就不能保证后续的使用,因此呢它能够在水文循环当中呢,能够不断的更新、不断的补充。
第三个特点呢就是我们这个水量和水质呢,它是可以通过人工的一些控制来实现的。
那么这些样的水呢,才能作为水资源。
二、水资源的特性那么具体来说,水资源有一些特性,那么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特性。
第一个特性呢它叫自然属性,自然属性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违背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因为水呢在自然界是天然存在的,是自然水的一部分,是受自然界因素控制的。
另外呢,它还参与自然界的循环和平衡。
那么也就是说,咱们不能人为的去破坏它的自然属性。
不能违背它的自然规律,才能保持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这是水资源的第一个特性,自然属性。
那么第二个特性呢为可利用性,可利用性的特点呢就是水的类型非常的多,我们水的用途呢也非常广泛,比如说我们工业上要用水,我们生活上要用水,那么这样呢他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有的时候呢我们对水的要求呢,比较水质要求高一点,有的是水质要求低一点。
所以说通常来说水的类型呢又有淡水、咸水,然后肥水呀,还有各种的形态,比如说有气态、有固态还有液态,那么它赋存的类型呢也可能是在地下,也可能是在地表。
那么哪些才是能用的呢?哪些才能作为水资源呢?也就要考虑它的可利用性,只有在我们当今的技术条件下,才能利用的称为才能具有这个水资源的特性。
那么第三个呢,是数量与质量兼顾。
也就是说在数量上要足够,你不能一个城市有100万人口,那我不能只能我的水资源量只有50万,那么这肯定不能满足100万人口的水量,这就数量上就不够。
那么在质量上呢也一定要满足需要,而且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说在指向上,我们说冲厕用的水跟我们喝的水,那它这个质量要求是不一样的。
我们冲厕用的水,我们可以用我们平时生活用完的水,再处理之后再回来冲厕,那么这是它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兼顾。
那么水资源的第四个特性呢是时变性。
时变性呢是指的水资源很多程度上呢,是取决于经济技术条件。
也就是说你能不能作为水资源要考虑它的技术经济条件。
有可能今天我认为或者是这个东西不能作为水资源的水呢,随着我们经济技术的发展,有一天它可能也会变为水资源。
它是一种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的这么一种动态的资源。
比如说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城市。
那么在最早的时候呢,新加坡是因为没有水,自己的水没有,没有水的情况下呢,他只能从周边的各个城市去买水,就各个国家,其他的国家去买水。
后来呢他们发现了,就是随着这个时间的变化,那么他们那发生了一种新的技术,他的技术发生了非常大的革命。
最后呢,他可以将这个水,用过的水再处理,处理之后呢达到喝的水平。
那么可以用这些水,来替代有一些买的水。
也就是说,有可能在过去认为我们用过的水,不可能再喝,再利用。
但是呢,随着我们技术的发展呢,它呢也变成了现实。
因此呢,水资源呢它具有时变性。
第五种呢就是水资源具有可恢复性和可更新性。
那么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水文循环,来恢复和更新。
比如说地下水,当我们采地下水的时候,地下水位会不断的下降,地下水位不断的下降,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补充呢?你气候到了一定的条件,那么通过植物的蒸腾啊,然后水的蒸发啊等等,天气允许,哗哗下雨,好,下雨了之后,那么这些水呢会再来补充地下水,使地下水位维持在一个比较动态、平衡的这么一个状态。
因此呢,水资源呢它应该具有可恢复性和可更新性。
这是咱们从水资源在世界上它的定义,以及在我国它的定义。
那么它的不同,定义的不同如何来的。
那么到我们推算出能够作为水资源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怎么样的。
那么作为水资源,它又有什么特性进行了分析。
三、水资源的开发那么接下来呢咱们就来看一下水资源的开发。
现在我们按照狭义上的分,对水资源来划分的话,咱们认为有地表水和地下水,那么这样的话咱们就来看一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1、地下水水源地选择那么首先呢咱们先来看一下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那么我们通常说地下水水资源是,有的地区是非常非常丰富的,但是呢虽然它丰富,但是我们不能让它作为水源,这是为什么呢?所以说呢,咱们首先来看一下地下水水源地选择。
通常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呢,对于大中型的集中供水,它关键的部位呢就是要确定取水地段的位置与它的范围。
那么对于小型的分散供水呢,则是来要确定水井的井位。
因为它关系到什么呢?关系到你的建设投资,也关系到是否能够保证这个水源地长期的经济安全运转,以避免产生各种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来说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呢,应该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个要求呢就是你的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也就是说要取什么样的水呢?要取水地段的含水层具有富水性和补给条件。
也就是说你首先得含水的,才能把水源地放在这,你不含水我放在这没意义。
第二呢它是可补给的,就是可更新的,要遵循水资源的第五个特性。
那么对水源地的地质环境下,我们通用有以下几个要求。
新建水源地呢,应该远离原有的取水点或排水点,减少相互干扰。
别你建了地方呢,要远离原来有的地方,要不然它可能会相互干扰。
第二个呢为了保证地下水的水质,水源地呢最好选在什么地方呢?远离城市和工矿的排污区,它的上游。
第三个呢是远离已经污染的或者天然水质不良的这些地表水体,或者含水层的地段。
那么也就是说咱们选择水源一定要避免污染。
那么第三个水源地选择的原则呢,就是水源地要求有这个经济性、安全性还有扩建的一些可能。
那么也就是说在满足水量、水质要求的前提下,为了节省投资呢,我们水源地应该尽量的靠近用户,少占一些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