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光明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光明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深圳市光明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目录

第一章光明新区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

一、产业发展基础

二、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

三、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定位

三、发展目标

四、发展战略

五、主要任务

第三章重点发展产业

一、高新技术产业

二、先进制造业

三、现代服务业

四、现代生态农业

第四章总体布局和产业发展空间引导

一、总体布局

二、产业布局引导

第五章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一、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改善产业服务硬环境

二、推进产业管理模式和机制创新,优化产业管理和服务

三、创新产业要素供给机制,促进高端生产要素聚集

四、优选“增量”调整提升“存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五、构建支撑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光明新区是在原深圳光明高新技术园区的基础上成立的,下辖公明、光明两个办事处,新区面积155.4 平方公里,其中公明办事处面积100.3 平方公里,光明办事处面积55.1 平方公里。总人口83.4 万,其中,常驻人口约39.1 万,户籍人口约4.3 万。光明新区的成立,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体制、促进深圳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举措,是开创特区新局面的重大战略布局。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培育深圳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尽快缩短特区内外差距的目标要求,特制定本规划。它是指导光明新区整个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

第一章光明新区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

一、产业发展基础

光明新区成立以来,产业发展起步良好,2007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8 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工业支柱地位突出,并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为主。近年来,高技术产业高阶起步,引进了一批高端电子信息类项目,其中,国家级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落户光明,化合物半导体和平板显示产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内衣、模具、钟表被列为深圳市九大产业集聚基地之列,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农业尽管比重不高,但是深圳和香港重要的水果、蔬菜、花卉基地及畜牧养殖基地。然而,由于过去特区内外政策差异、区位条件等多方面原因,与深圳市整体相比,光明新区经济发展还相当落后。在产业发展方面,加工贸易仍占很大比重,产业配套程度低,部分产业链的重要环节缺失,效益水平低;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还很薄弱,自身技术创新资源比较匮乏;服务业还处于较低水平,对产业发展形成明显制约。

二、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

深圳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过去一个时期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改革创新优势,整合国内优势资源和国际资本与技术,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同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发达国家部分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环节和部分服务业呈现加快向外转移的趋势,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

业、制造业向服务业、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提升的趋势,为新区承接比较高端的产业转移和高端人才提供了难度的机遇。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转变的过渡期,对制造业内部升级和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深圳市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在自身发展水平提高、国际产业转移提升条件下,也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随着国内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些内地快速增长型企业正呈现将研发、管理、营销职能向东部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转移的趋势。而粤港澳三地的深度合作,为光明新区与香港、深圳中心城区开展深度分工协作、承接高端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深圳市正在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城市,并对强化产业支撑和拓展城市空间提出了要求。光明新区作为深圳市西部高新组团的核心区域,被赋予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新的支撑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历史责任和战略地位,成为深圳未来重点发展区域。随着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深圳市推动特区内外一体化,集成区位优势、土地优势、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光明新区最有条件成为深圳市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加快高端产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地,承担高技术企业的拓展空间及部分领域的上游研发和下游营销环节,分担深圳关内居住、商贸等部分城市功能。这些为新区加快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三、面临的挑战

从外部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尽管国内出台了刺激内需计划,但难以改变近期新区产业发展外部市场增长放缓的趋势。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提升以及后发地区的猛力追赶,区域之间对关键资源的争夺加剧。随着全国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地扩大对外开放,光明新区缺乏以前深圳发展的政策优惠环境。在现有条件下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求光明新区具备更为科学先进的理念、探索更加有效的发展模式和创造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从内部来看,光明新区虽然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生态保护地比重大;同时,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成本、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增加,对产业发展约束加大;发展高新技术的创新资源不足,旧区改造、提升任务艰巨;特别是落后的基础设施与建设国际一流城区、发展高端产业之间的矛盾,巨大的资金需求与经济基础薄弱之间的矛盾,开创性的管理体制、精简的机构与繁重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

城市建设任务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整体上看,与深圳市所赋予的发展任务和功能定位要求相比,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还有较大的距离,要缩短这种距离既需要得到深圳市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新区自身付出巨大的努力。

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市委、市政府“改革创新”和“产业第一”的发展方针,创新发展模式,围绕打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建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的战略任务,立足深圳市乃至全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高端,突出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绿色新城的新理念,以形成“三高两低”(高端、高附加值、高利税、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结构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强力发展“生态型经济”,高起点、高标准、快起步地推动产业协调发展。

二、发展定位

按照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总体目标和产业强市战略,根据深圳市赋予光明新区的战略使命和光明新区的自身条件,产业发展定位是:力争用10 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珠江三角洲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基地,深港大都市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区和功能型的生态农业基地,深圳市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探索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新区的产业发展要突出以下原则:

(一)坚持产业发展高端化的原则。充分利用深港合作平台,立足于全市乃至全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高端,紧紧围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

高级化和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的实施,跟踪国际技术发展态势,定位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引进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大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鲜明、规模化突出、带动效应明显的高端产业,为加快形成和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群服务。

(二)坚持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适应新区从园区式经济向城区经济转变,立足深圳市、珠江三角洲从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的转型升级,通过制造业强化研发、

设计、营销、品牌等关键环节的发展,加快关键环节的社会化、专门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金融、技术、设计、信息、法律、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强力支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阶起步和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由以加工组装为主向产业价值链两端拓展延伸,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三)坚持优选增量与提升存量相结合的原则。整合全区土地资源,加快原有工业园区改造,合理分工、集约发展。高新技术园区立足高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原有工业园区加快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具有创新性、先进性、集群化、集约化和可持续性特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关注社会民生,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文化、卫生、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新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通过立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高端,实现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区域功能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产业集聚基地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协调发展。

(四)坚持立足自主创新与开放“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以深圳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为契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近期以开放“引进”为动力,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企业的合资合作,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层次高、市场覆盖广的基地型、龙头型大项目和具有高增长性的科技型企业,为市内创新型企业的快速扩张提供发展空间,促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和服务配套,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坚持资源集约利用、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光明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和后发优势,严格执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坚持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走出一个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以及资源节约型、可循环、生态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建设绿色光明新区。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力争通过10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将光明新区建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两翼,生态农业为补充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建立自主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力大、特色鲜明、具有创新性、融合性、开放性、集约性和可持续性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取到2010 年和2020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65 亿元和1000 亿元。

(二)分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8-2010 年):打基础快发展阶段。主要是打牢基础、扩大产业规模、构建框架、加快发展。通过加速培育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示等主导产业,奠定发展基础,引进建成投产4 个左右年产值5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龙头项目;三大制造业集聚基地初步形成;强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和配套功能。本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左右,到2010 年达到265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大约在0.7%:66.1%:33.2%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35%以上。

第二阶段(2011-2015 年):强化提升阶段。主要是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和竞争优势、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位、提升产业层次、完善产业体系。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示、通信设备、视听电子和生物医药等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内衣、模具、钟表、仪器仪表等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提升,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吸引一批总部型企业进驻。本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到2015 年达到560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大约在0.4%:64.5%:35.0%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生产总值40%以上。

第三阶段(2016-2020 年):趋向成熟发展阶段。建成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服务和出口基地;先进制造业出现由加工制造为主向研发、营销两端为主转型;现代服务业具有显著的外部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本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到2020 年达到1000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大约在0.3%:57.7%:42%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生产总值50%以上。

四、发展战略

——实施细分市场和结构升级战略,推动提升“光明制造”。对于新兴细分市场抢占制高点,采取差异化竞争的策略,细分市场,着力彰显自身特色,努力培育核心优势。对于处于成熟细分市场的行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鼓励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工艺的应用,强化研发、设计、营销、供应链管理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由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的转型升级。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大力培育“光明创造”。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推动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和政府管理等全方位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及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强化“光明创造”,推动

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和高端服务发展。

——实施超常规推动服务业发展战略,强力培育“光明服务”。适应深圳市乃至珠江三角洲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要求,抓住全球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和服务业加快转移、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改变新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状况,摆脱狭隘工业化理念和单一工业园区开发模式,实施超常规推动战略,把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与工业摆到同等重要的地位,着力培育“光明服务”新形象,推动新区由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为主向研发、营销、品牌等产业价值链高端拓展延伸,建设能够高效服务新区、服务市内和辐射周边区域的现代服务体系,对构建“三高两低”的产业结构形成强力支撑。

——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光明品牌”。从产品、企业、园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光明品牌”体系,促进新区从成本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和品牌竞争,使产业发展和区域品牌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新区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中国世界名牌和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及中国出口名牌,鼓励企业走品牌精品经营之路。

五、主要任务

(一)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为高标准、高水平、跨越式发展提供条件适应新区未来发展对运输通道提出的更高要求,从对外和区内两个方面加快交通运输网络的规划与建设。加大以电力、燃气供应为重点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将电网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对变电站址、线路走廊及电缆沟提前预控。统筹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区内的三网融合,推动新区企业信息化改造。支持产业集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测试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形成研发、项目孵化、培训、信息交流、产品展示、商务服务等为一体的配套服务体系,促进产业竞争能力的持续提升。

(二) 突出重点项目带动和链群发展,着力推进主导产业快速扩张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协调土地、能源、市政配套等关键要素供给,引进创新型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示、通信设备、视听电子、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内衣、模具、钟表、光学仪器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支持发展公司总部及商务服务以及旅游、商贸、房地产等,加快实现规模化生产,增强产业带动和支撑作用;积极引进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引导重要关联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度,加快形成以“三高两低”为主的产业结构。

(三) 整合提升存量,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结合新区城市化和旧城区改造,加速淘汰高

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与企业,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传统加工贸易型企业由加工装配为主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咨询、自主品牌等方向转型升级,由价值链的低端区段向中高端区段、由单一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升级,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

(四) 强力推动服务业超常规发展实施超常规推动战略,形成可持续的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推动服务业超常规加快发展,建设能够高效服务新区、深圳市区和周边区域的现代服务体系。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丰富而有力的手段、集成政策、体制、资源、人才优势资源,进行可持续的政策推动。加快发展旅游、商贸、房地产和加速器等带动性强的项目;积极引进研发创新型企业、各类公司总部;鼓励发展产业链上的产品研发、工业设计、产品分销、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供应链管理、品牌推广等专业化服务和高附加价值环节;加快推进金融机构、创业投资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进入。

(五) 着力培育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能力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产、学、研结合,争取在有条件的企业联合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完善科技创新功能,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突出产业化环节。重点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平台、信息咨询平台、产品测试平台和技术交易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重大科技攻关、产业化和引进消化吸收项目库;加快建设和完善科技企业综合加速器、光电企业等专业化加速器以及中小企业孵化器,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和服务支撑体系。

(六) 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势头猛、产业特色鲜明的特点,抓紧做好空间布局规划,建设化合物半导体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制药园、总部聚集区等高端商务服务园、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创业园、科技创新型企业园。解决原有工业园区普遍存在着缺乏规划、规模小、布局散、基础设施配套差和违章建筑多、功能混杂等问题,按照集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原则,加快内衣、模具、钟表三大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工业园,推进功能置换和升级,优化城市形象。

(七) 积极推动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生态型产业链群。按照高标准的环境准入标准,把好招商选资关。实施ISO14000、清洁生产等为主的生态管理,创建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建立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实行行业分类指导,加强污染物排放量管理、节能管理、节水管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

推进内衣集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

(八) 实施集聚人才工程从大力引进、自主培养、善于借用和做好服务四个方面,实施集聚人才工程。重点引进和培养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创造吸引高级专业人才的生活环境和事业平台。探索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的新路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第三章重点发展产业

一、高新技术产业融入全市“整合、链接、提升”,以高端化、规模化和

集群化为目标,按照“面向高端,引领市场;引进发展,合作共赢;链式延伸,

集群扩张;配套服务,整体推进”发展思路,加快发展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

示产业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通信设备、视听电子、生物医药等后续支撑产业,

建成有世界影响的以化合物半导体和平板显示产业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一)加快发展以化合物半导体、平板显示为主的主导产业

1.化合物半导体积极引进起点高、带动性强的核心项目,引导关联企业形成

产业集群,快速提高产业集聚度,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对高端上游进口产品

的替代,促进深圳半导体照明产业从面向国际中低端市的下游组装加工环节向中

高端环节的跃升,建成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示范、研发和制造基

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高端化、技术核心性、自主创新型的化合物半导体与

光电子产业基地。重点加快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建设,完善园区科技

创新功能,建设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增强先进照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以

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生长、芯片制作、器件封装与应用及相关产业链为基础和核心,

重点发展外延片生产、半导体照明(LED)、光存储与光通信(LD)以及微波通

信,适时发展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

——外延片生产和芯片制作。开发生产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高端产品替代进

口。重点发展半导体照明所需的红、黄、蓝、绿、紫外等高亮度外延片、光通信、

光储存、激光加工等所需的外延片;高工作频率、高增幅、低噪声等微波通信所

需的微波器件外延片;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外延片。中游芯片主要生产红、

黄、蓝、绿、白等高亮度芯片,在氮化镓基芯片方面,优先发展高亮度、功率型、

规模化的产品。

——半导体照明封装及应用。定位面向全球的中高端市场,重点发展新的应用领域,包括全彩显示屏、彩屏幕墙、太阳能LED、特种工作照明灯具、景观照明灯、汽车照明灯、全彩背光源、大尺寸LCD 背光源等项目。特别关注大尺寸LCD 背光源,与本地区LCD 产业配套发展;与太阳能结合的LED 灯具产业;汽车用照明灯。

——光储存产业。立足于国内市场,积极进入国际市场,从上游外延片、中游芯片、下游封装、读写头模块制造、DVD/CD 整机制造,培育比较完整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群。重点发展DVD/CD 激光读写头产品模块、DVD/CD 整机组装、激光笔组装、工业用激光量测仪器组装,构建光储存产业链。

——半导体激光器。包括外延生长、芯片制作以及器件封装与光电模块开发和批量生产。重点进行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HPLD)和光纤通信光电器件以及其它应用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开发与生产。

——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跟踪以铜铟镓硒化合物(CIGS)和碲化镉为代表的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技术研发进展和产业化进程。依托国际优势企业和其核心技术,面向国际市场,引进发展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占领国际光伏产业发展的高端和前沿,聚焦于产业链中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上游原料制造及电池切割生产,为区域内下游组件封装和系统集成应用提供核心产品。

——配套产品。电源驱动芯片及模块的批量生产;大功率驱动及控制芯片和模组设计、生产能力,奠定白光应用基础。功率型封装材料,如硅片、硅树脂、封装用引线框架、散热模块等。

2.平板显示产业

把握国家和深圳市重点扶持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的机遇,积极引进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快速扩张规模,培育产业集群,完善配套条件,设立和建设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园区,吸引上游生产企业就近配套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配套支持体系和产业链。引进国内外科研机构,培育以关键技术研发为主的技术开发型企业。着力培育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能力,突出产业化环节,重点抓好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先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优先发展TFT-LCD 产业链,关注PDP、OLED 等行业进展,发展技术成熟、市场

潜力大的产品;以产业链中上游的核心产品为主,相互配套,促进发展;大尺寸与中小尺寸结合,以大尺寸为主;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和其他消费类电子结合,以液晶电视等为主。

——TFT-LCD 上游零部件及材料。定位于对进口产品的替代,以国内市场为主,加工出口为辅,重点发展核心部件,提高关键配套材料的供给能力,包括:彩色滤光片、驱动IC 、基板玻璃、偏光片、新型背光源等。

——TFT-LCD 面板生产线。立足于增强国内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完善区域内产业链,坚持引进高世代生产线的方向,积极引进6 代及以上TFT-LCD 大尺寸面板生产线。根据未来市场主流需求,为直接占领市场高端,光明新区可针对7.5 代线进行重点招商引资。

——TFT-LCD 显示模组。面向国内下游市场和加工出口两个市场,市场根据面板需求,扩大针对TV 用的TFT-LCD 显示模组生产规模。

——重点发展42 英寸以上PDP 显示屏及模块,掌握规模量产技术。密切关注其他显示器件的基础技术研发,在适当的时机建设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

——引进小分子有机电激发光元件(OLED)和高分子有机电激发光元件(PLED)、SED 器件和模块的技术研发成果实现产业化。

(二)培育壮大以通信设备、视听电子、生物制药等为主的后续支撑产业

1.通信设备制造

依托深圳市通信设备和光明新区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资源,集中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前景的优势产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优势核心项目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自主研发生产与出口加工组装相结合;优化提升现有产业基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迅速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和产业集聚区。

——微波通信产业。生产微波通信外延片、微波通信芯片,主要包括无线通信芯片设计;利用上中游优势,发展微波通信封装、测试及整机产品。产品应用

重点发展无线通信芯片模块设计,射频芯片模块,无线局域网络器件制造,手机组装,形成微波通信产业链。

——通信终端产品。包括通信终端设备、移动电话等。扩大现有移动通信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重点关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终端产品,进入高端领域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生产新型通信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宽带可视电话、商务手机等。

——接入设备。宽带无线局域网接入设备、无源宽带光接入网络系统及终端、无线宽带接入系统及终端、宽带卫星通信接入网络系统及终端。

——核心网络交换系统设备。NGN 核心交换机、3G 移动通信核心交换设备、呼叫中心接入平台、IPV6 路由交换机。

——网络设备。高速路由器、网络交换机、集线器、网关、网卡等。

2.数字视听产品制造

充分利用深圳深厚的产业基础和科技人力资源,定位国际中端市场,积极引进先进项目和具有研发、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拓展高端视听产品领域,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形成较大出口规模,成为深圳市新的产业集聚区。

——数字刻录放机。加快现有项目建设,尽快投产和形成规模。

——数字电视接收机。包括:机卡分离数字机顶盒、高标清兼容数字机顶盒、具有双向传输功能的多功能数字机顶盒等;高清晰度数模兼容彩色电视接收机、数字电视接收显示一体机等。

——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包括,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机机芯、激光头及其它关键部件。

——积极关注便携式数字音视频产品。包括:掌上个人影音中心,家庭数字多媒体益智娱乐终端,家庭和社区智能机等光电消费类产品;开发生产家用AV 音响类产品,DAB 发射和接收机的开发和产业化,数字多声道环绕声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3.生物制药

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核心,按照“突出特色,集聚发展,开放强药,服务支撑”的思路,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进培育一批医药骨干企业和重量级名优产品;设立医药产业园区,逐步建设和完善区域性的公共研发平台。到2010 年,医药产业整体水平达到较高水平,引进3~5 个具有国内领先地位的新产品、新剂型;新增5~10 个单体年销售超5000 万元的新产品;培育2~3 个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优势企业;医药研发合同外包业务取得进展,初步培育形成新的产业门类。通过5~10 年的努力,构建起技术研发、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生产相结合的产业链体系和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成深圳市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重点以生物制药和现代中药两大领域为主导方向,以生物制药中的血液制品和疫苗产品为特色,有选择地发展海洋医药和化学制药,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服务业,构建以生物医药和现代中成药为主体、海洋医药和研发外包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1)生物制药

——血液制品。巩固提升血液制品优势,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在稳定人血白蛋白、免疫丙种球蛋白、特异性免疫丙种球蛋白等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凝血因子类、特殊因子类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基因工程疫苗。运用世界上最新一代技术生产亚单位流感疫产品,跟踪国际生物技术发展趋势,拓宽产品领域,加快推出VERO细胞狂犬疫苗、VERO细胞乙脑疫苗等产品。

——基因治疗产品。关注医药研究单位和企业开拓基因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积极引进发展基因治疗新产品、基因治疗产业化新技术新工艺,重点生产、研制和开发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重大传染病及某些遗传缺陷疾病的基因治疗药物。

——新型生物制剂。重点引进发展长效、口服和鼻腔给药、高效释药系统等生物制剂,扩大产品市场应用领域,抢占高端市场。

(2)现代中药

——开发新药。加强天然药物的高通量筛选、生物催化定向改造技术在中药中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天然活性成分的产量和质量。对重要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开发或引进生产高效低毒的一类、二类国家新药。

——现有药品二次开发。力争开发或生产出以中药注射剂、软胶囊、滴丸等剂型为主的多个国家级新药,形成有优势和特色的新产品群,提高中成药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采用新型工艺。选择一批市场前景优良的中药品种,利用纳米包覆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微囊包覆技术等现代制剂技术,发展具有高效、微量化、多途径给药、便于贮藏携带和应用的新制剂品种,开发中药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等新型制剂,以多品种形成大市场。择优发展中药有效成份提取及出口。

(3)海洋药物

重点发展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和维生素类的海洋生物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及植物药物。

(4)生物技术服务业

积极培育发展医药服务业(CRO)。包括:药品先期开发、临床试验;原料药、制剂及中小型医疗器械委托生产及加工。引进企业开展满足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需要的冻干和数据管理服务、动物实验、质量管理、市场和销售服务等业务。建设生物医药产品孵化器,为企业提供小试、中试放大、工艺优化、小批量生产等服务。

二、先进制造业

按照“链群结合,园区集聚,结构提升,品牌培育”的发展思路,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快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升级转型,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提高在国际产业链的分工地位,发展成制造业和服务业高度融合、具有创新性、先进性、集群化、国际化、集约化的先进制造业基

地。重点发展以模具、内衣、钟表、仪器仪表为主的优势产业,适时发展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环保设备的研发和制造。

(一)模具制造业

抓住建设深圳市模具产业聚集基地的机遇,聚集产业资源,创造产业品牌;鼓励强化研发设计能力、提高数字化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企业或落后工艺,促进模具业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成为模具研发、制造、人才培训基地与物流、营销和总部管理中心。

——做强做精模具。以高精度、高效率、高寿命模具为主导方向,巩固目前优势大中型塑料模具、中小型精密模具,发展精密冲压模具、多工位级进模具、镁合金压铸模具、模具标准件、汽车模具。形成以塑料模具为主打产品,兼有冲压模、压铸模、铸造模的生产格局。支持企业使用数字化工具,提高模具质量,缩短磨模具制造周期,提高技术含量;鼓励企业形成品牌,通过品牌建设带动整个模具业的升级。

——开发模具上游产品。发展优质模具材料,研究开发模具的抛光技术和设备。

——适度向模具下游产品延伸。发展汽车覆盖件、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外壳,以及手机、光学仪器设备、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为主的外壳。

(二)内衣制造业

抓住建设深圳市内衣产业集聚基地的机遇,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以吸引更多国际内衣企业和国际著名品牌为重点,大力推动向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延伸,重点引进核心竞争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内衣龙头企业、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和企业。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品牌效应,凝练文化效应,加快技术创新,通过龙头带动,打造高端内衣产业体系:建成内衣及其上下游产品的研发、制造的产业基地,加快由以OEM为主向ODM转型升级,积极发展自主品牌,形成3-5个国际著名品牌和国内著名品牌;培育与内衣产业配套的供应商和配套产业,建立专业内衣成品、面料、辅料、生产设备等交易平台和物流中心。形成以优势骨

干企业为主体,集技术研发、规模生产、产品展销、物流配送于一体全国先进的品牌内衣设计、生产制造和总部管理中心,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内衣产业集群。

——以生产成衣为主,强化成衣生产质量,加强内衣产品设计生产环节和品牌建设,提高区内衣产业的国内外分工地位。

——发展产业配套环节,提高综合竞争力。限制发展染整等污染严重的工序,结合辅助产业和现有工业区改造,开展关键面辅料、胸杯及胸杯模具、拉链、花边研发和生产;统筹物流、检测、产品展示、人才培训、信息平台建设。

——开展废水和废布料的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三)钟表制造业

抓住建设深圳市钟表产业集聚基地的机遇,充分依托深圳市雄厚的钟表产业基础和深圳钟表国际展览会、香港钟表国际展览会,积极承接深圳市骨干钟表企业研发设计、整机和关键零部件转移,加快引进大型企业,在2010年基本建立深圳市钟表产业集聚基地,到2015年完善钟表产业集聚基地,包括拥有自主品牌、核心零部件和整机生产的企业群体。对在研发、营销方面的优势企业进行扶持,形成集钟表研发、设计、总部管理、配套、生产、检测、展示、销售、物流配送、品牌推广、人才培养、钟表文化等于一体的生态环保型现代化产业集聚基地。加快钟表产业集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产业链中技术水平和附加价值较高的关键环节,发展品牌钟表、异型钢壳、实心钢带、新材料外观件、手表机芯、钟芯、与IT技术相结合的多功能钟表。鼓励企业对石英表(钟)机芯,以及电波钟表等新型钟表的研发;发展多功能机芯;促进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和半导体发光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开发应用;充分利用微电子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新型电池材料技术、纳米表面处理技术,提高产品高档和性能,增加产品附加值。

(四)以光学仪器为主的仪器仪表制造业

抓住国际仪器仪表业向我国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吸引相关中小配套企业进入,不断完善产业(产品)链,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做一流的跨国公司配套供应商,成为产业链中的不可缺少的一环。与此同时,鼓励企业

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实现由当前的OEM向ODM转型,并进而形成自主品牌,用

3-5年的时间,形成珠江三角洲精密仪器仪表基地之一。

重点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以光学镜头、光电产品为主的仪器仪表,完善产业链,形成集技术研发、加工制造、营销、培训为一体的仪器仪表研发设计、制造、物流、展示集聚区。

——开发新的光电产品及零部件,重点发展数码相机、手机相机、影(复)印机等相关产品光学镜头。保持生产数码照相机、手机照相用镜头优势,把影印机镜头、液晶投影机镜头、摄影机镜头、扫描机镜头等作为发展重点。

——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成为世界镜头主要供应商,加快实现由OEM 向ODM的升级,部分产品形成自主品牌。

——发展传感器、DVD光碟机、DVD读写头、印刷机及相关零配件、塑胶件、冲压件、精密模具制造等相关产品,并积极向下游延伸,生产专业光学设备、复印机、扫描仪等,完善产业链。

——适应信息化、自动化的需要,发展检测仪器仪表、显示仪表、记录仪、调节器等仪器仪表研发与制造。同时,发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和光明新区在电子、机械设备、光学仪器领域的产业基础,适时发展集成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市场前景广阔的环保设备的研发和制造。

三、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生产、生活的支撑、服务和带动功能,按照“超前配套,集约发展,强力推动”的原则,抓住国家、深圳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服务业国际转移加快、深港服务业合作向深度发展等战略机遇,依托香港服务业优势和深圳、珠江三角洲发达的经济腹地,采取超常规推动战略,创新发展模式,全方位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用5-10年的时间,形成现代商务服务、研发设计、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以生态旅游、商贸、房地产为支撑,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生活性和公共服务业为保障的现代服务体系。

(一)以商务服务、研发设计、软件、金融、信息服务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围绕深圳市及光明新区产业发展由加工制造为主向研发设计、营销、商务服务、供应链管理、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的要求,依托重点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基地,有效集中相关专业服务配套设施,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的功能建设;重视标志性企业的培育和导入,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聚集化、专业化、高层化方向发展。着力建设总部经济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培育商务服务、研发设计、信息服务、软件、服务外包、会展和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以高端化、高增长、高附加值为方向,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形态,不断扩大服务能级和辐射范围,打造深圳乃至珠三角重要的、具有示范作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成为光明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强大支撑力量。

1、通过总部经济和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聚集带动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建设光明商务园,构筑总部经济平台,吸引企业到光明设立各类总部。利用新区交通便利、商务成本较低和“绿色”优势,规划建设一个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商务园,重点引进金融、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供应链管理商、网络服务、信息内容服务、调查咨询、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进驻,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外著名企业,设立地区总部、营运中心、采购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在模具、内衣、钟表集聚基地吸引行业性总部进驻。

——设立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集聚区。针对全国设立创业板和深圳市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急于寻找发展空间,在新区建立已上市和拟上市科技型企业的研发及高端制造基地,为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开辟成长空间。

2、积极培育和发展公共服务平台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按照政府资助、市场化运作、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企业的思路,整合社会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统筹建设行业技术研发平台、检验检测平台、信息化平台、教育培训平台、清洁生产平台、会展中心和展示平台、现代物流配送平台,打造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行业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完善的公共配套服务和技术支撑。

——建设科技型企业研发、孵化平台。支持境内外企业、高校和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多元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专业型科技孵化器,重点建设光电企业加速器等专业类加速器和科技园综合加速器,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和深层次的专业化服务。

3、大力发展软件开发及服务外包产业抓住全球兴起的离岸服务外包和深圳市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建设的机遇,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设立软件开发及服务外包产业园。重点发展包括系统和应用开发设计、运营和维护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拓展生物医药、电子、金融、电信、物流、工业设计等领域的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处理、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提高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深圳重要的国际服务外包分基地。

4、大力发展金融业

积极引导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进驻新区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适应新区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建立担保机构。积极承接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档案管理、电话服务、网上服务、数据备份、金融研发、支付清算等后台业务转移,拓展后台管理、客服、培训等金融配套服务业务。

5、建设农业高科技园区生产性服务载体建设全国一流的高科技农业生产实验室、禽畜及其产品检疫中心、蔬菜瓜果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

(二)旅游业

以新区内外交通通达性改善和深圳市将光明新区作为生态旅游基地为契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开发一批有特色、参与性强、生态田园式的旅游精品,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塑造具有号召力、吸引力的现代都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成深港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成为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1、整合资源,突出特色

以生态风景、人文景观、风土人情为主题,综合开发水库资源、林果资源、山林资源,挖掘人文社会资源,开发建设若干观光和生态休闲旅游项目。以森林公园、水库、温泉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形成休闲、郊野体验为主的生态休闲旅游区。依托成片荔枝林、“三高”农业示范基地、花卉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公明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珠江三角洲高科技观光农业旅游基地。深度挖掘旅游业的文化内涵,重视一体化开发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以岭南农事节、华侨文化节、光明美食节、蜜月节等大型文化节庆和重大文化娱乐活动来展示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婚庆文化,丰富旅游内涵。

2、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开设旅游客运专线,适度超前建设景区内的供水、供电、通讯、道路、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鼓励发展旅行社、旅游宾馆、饭店、度假村,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光明鸽”、晨光奶等系列产品品牌经营优势,发展品牌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餐饮业。

3、加强整体形象策划与营销,着力推进旅游大环境建设,塑造光明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挖掘光明特色资源,把生态元素、休闲元素、移民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旅游形象策划中,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打造光明绿色生态旅游品牌。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把绿色新城区作为一个大旅游景点来优化配置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旅游效益的统一。

(三)商贸流通业

围绕建设国际化新城区,以方便生活、发展特色和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为重点,以推进传统商贸流通向现代商贸流通转变为主线,突出扩大商贸流通总量、改善商业网点空间布局、提升商贸流通业水平、优化现代商贸流通环境,加快引进和建设重点项目,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多样、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现代商贸流通格局。

1、优化和完善商业网点的综合布局

——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把新区中心区打造成面向全区乃至周围区域的集休闲、购物、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具有较强辐射力的现代商业中心区。加快建立

《苏州高新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苏州高新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日前,《苏州高新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未来3年,高新区将斥资 3亿多元进行公共交通的升级改造,新增13个公交枢纽站、10个公交首末站,新辟59公里公交专用道,新设近20条公交线路,新增210辆公交车。 根据规划,至2015年,高新区将设置A类公交枢纽新区城际站,作为对外交通的重要集散点;B1类枢纽苏州乐园站,作为高新区内外客流最大转换点;另设B2类 湿地公园、生态城、华山路、汾湖路、竹园路、新亭路枢纽和B3类管委会、大阳山、通安、阳山花苑、白马涧枢纽。另外,高新区将结合公交枢纽场站所处区位和用地条件,对周边区域进行商业、办公、居住等综合开发。与此相关,高新区将在未来3年新增10个公交首末站。分别为:汽车城站、理想城站、文昌路站、华为路站、湿地公园东站、玉屏路站、湿地公园枢纽站、生态城站、大阳山枢纽站、石湖 景区站,并改建兰凤寺公交首末站。 在公交线网方面将做进一步优化。按照规划,高新区未来3年将新增苏州乐园至苏州北站、生态城至东南环立交枢纽站的主干线;新增分别串联北部商贸点、南部商贸点的环线;新增苏州科技城至湿地公园、兰凤寺至苏州乐园、理想城站至苏州乐园线路,以加强山河佳苑、理想城等区域的公交联系;新增金市站至玉屏路首末站线路,以加强苏州科技城南北联系;新增中心城西部环线(新区公园站-何山路-长江路-马运路-珠江路)、科技城环线、大阳山站至白马涧枢纽线路,以方便有轨电车换乘; 新增东渚站至生态城站,以加强龙景花园公交覆盖;新增浒墅关工业园环线,以加强该工业园公交覆盖。另外,353路、333路与有轨电车重合的太湖大道段,将改线走马涧路西延伸段。 在便利高新区新行政中心交通方面,将新辟苏福路至科普路(经滨河路、马运路)、青花路至科普路(经浒杨路、兴贤路)、建林路至科普路(经通浒路、中唐路、松花江路、五台山路、金沙江路)的公交线路。 目前,高新区公交专用道总长度为16.8公里,占高新区主干路长度的比例不足7%,分布零散,未形成网络。针对这一现状,高新区将在2020年结束前新建共计约59公里的公交专用道,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其中,未来3年内,将对长江路、何山路、苏福路等路段进行改造,至2020年,建林路、苏浒路、兴贤路等路段也将开辟公交“专属通道”。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 公示简本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2014-2020)公示简本 1.规划编制目的 为推进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佛山高新区进入创新突破的发展新阶段,统筹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自主创新发展;统筹、整合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现有资源,实现高新区一区五园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以及佛山市上层次规划制定。 规划范围协调范围三水园南海园禅城园高明园顺德园2.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以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个园区经国家审核公 告的四至范围为准,五个园区具体为南海园、三水园、禅城园、顺德 园、高明园。南海园规划范围面积753.79公顷。三水园规划范围面积 431公顷。禅城园规划范围面积1200公顷。顺德园规划范围850公顷。 高明园规划范围面积1339公顷。 (2)规划协调范围 为促进工业园区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协调,实现产城融合,划定规 划协调范围。 南海园规划协调范围为南海中部片区,总面积约403.36平方公里; 三水园区,规划协调范围总面积约100.98平方公里;禅城园规划协调 范围扩展至南庄绿岛湖片区及张槎街道工业园区、吉利工业园区,总 面积约49.5平方公里;顺德园规划协调范围扩展至西部生态新区范围 以及五沙、容桂片区,总面积约109.13平方公里;高明园规划协调范 围拓展至荷城街道北部以及杨和工业区、明城工业区等范围,总面积 约100.75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3.规划目标与策略: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发展目标是:国家 一流科技产业园。 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光电产业战略崛起,加快促进汽车及 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高端发展,全力推动新材料、 环保、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促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 升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共进,重点发展8大产业30个细分领域,构 建佛山高新区“830”产业体系。 总体发展策略: 策略1 核心引领,打造协同创新体系 策略2 强化先进制造,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策略3 产城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与公共环境品质 规划范围示意图周边协调发展分析图

(完整版)深圳市光明新区劳动合同范本-深圳市

附件1 深圳市光明新区劳动合同 甲方(用人单位):乙方(员工): 名称:姓名: 住所:性别: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护照)(主要负责人):号码: 联系人:住址: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制编局理管会社区新明光市圳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合同期限 (一)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本合同期限。 1、有固定期限: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2、无固定期限:从年月日起。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从年月日起至 工作任务完成时止。完成工作任务的标志是。 (二)试用期限 双方同意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试用期期限(试用期包括在合同

期内): 1、无试用期。 2、试用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或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乙方的工作内容(岗位或工种) 。乙方的工作地点。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乙方的工作时间。 - 1 - 1、标准工时制,即每日工作小时(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小时(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不定时工作制,即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乙方所在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目录 一、概述 1.1 区域概况 1.2 规划背景 1.3规划依据 1.4规划理念 1.5规划范围与规划年限 二、规划目标 2.1区域发展现状 2.2交通愿景 2.3远期发展目标 2.4近期发展目标 三、交通发展战略 四、高新区交通发展现状 4.1.高新区道路一览表 4.2高新区主要道路路段的交通调查 4.3高新区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调查 4.4高新区主要路段高峰期路况 五、交通发展趋势 六、综合交通规划 6.1 对外交通规划

6.2 干路网规划 6.3 公共交通规划 6.4 停车规划 6.5 交通管理规划 6.6客货运系统 6.7近期建设重点 6.8近期管理举措附录图

一、概述 1.1 区域概况 郑州市高新新城”为郑州高新城五大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高新区西北部,是郑州高新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高新新城”的范围为东至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科学大道用地,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由西南向东北贯通三条水系:须水河、须水河西支流和索河,须水河西支流在区域内汇入须水河,是高新区生态绿化带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新新城”规划范围内已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等项目,其余为村庄、农田、河道等。 宏观区位1.2 规划背景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9月份开始高新区管委会委托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高新城整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编制完成了《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国家、中原经济区、郑州市域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作为郑州市"两翼齐飞"的战略西翼对高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产城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位提升"的发展要求按照新兴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的发展定位并结合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提升、空间提升、功能提升、环境提升、形象提升等五大规划发展策略努力打造产城一体的郑州高新城。 中观区位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襄樊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进展规划 (2009-2011) 前言 襄樊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2005年2月,襄樊市委、市政府决定,报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将原高新区与原省级汽车产业开发区合并,组建新的国家级襄樊高新区。两区合并后,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突出产业特色,壮大经济规模,奋力承担起襄樊市委、市政府给予的市区经济龙头重任,向中国新车城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2004年襄樊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汽车动力及关键部件产业基地;2006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07年被授予“中国民营企业投资环境十佳高新区”荣誉称号;2008 年6月被中国社科院等权威机构授予“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被国家劳动人力资源部、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治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新时期下,作为湖北省仅有的两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襄樊

高新区面临着迅速扩大经济总量、壮大产业实力的紧迫任务,承担着推进自主创新、带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历史使命,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加快进展步伐、转变进展方式,提高进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和服务平台,成为促进区域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依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进展规划纲要》、《湖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规划》、《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和“十一五”以来襄樊高新区产业进展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进展现状 1、经济总量不断攀升 近年来,高新区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全地域税收、出口创汇等要紧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年均增幅都远远超过全市平均增幅。其中,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126.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20亿元,年均递增32.6%,高于全市同期26.9%的增幅,占全市的比重由200

深圳光明新区分区规划说明书

深圳市光明新区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背景篇 (2) 第一章规划背景 (2) 一、新区成立的历史机遇 (2) 二、编制新区规划的需求 (2) 第二章规划依据 (3) 一、规划编制依据 (3) 二、参考文件 (3) 三、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3) 四、主要上位规划解读 (3) 第二部分现状篇 (6) 第三章现状概况 (6) 一、区域位置 (6) 二、自然状况 (6) 三、社会经济 (6) 四、人口 (7) 五、土地利用 (7) 六、公共设施现状 (8) 七、道路交通现状 (10) 八、现状问题 (10) 第三部分理念篇 (13) 第四章理念与构想 (13) 一、发展条件 (13) 二、发展理念 (15) 三、发展构想 (16) 第五章目标与策略 (16) 一、城市建设目标 (16) 二、发展策略 (16) 第六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17) 一、功能定位 (17) 二、发展规模 ......................................................................................................................................... 17第四部分规划篇. (19) 第七章打造“绿色城市”空间布局 (19) 一、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19) 二、城市结构与空间布局 (20) 三、土地利用规划 (27) 第八章构建“绿色城市”支撑体系 (29) 一、新的生态结构 (29) 二、新的生活方式 (31) 三、新的生产方式 (39) 第九章“绿色指标”研究 (41) 一、研究“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的意义 (41) 二、构建“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的目标 (42) 三、国内外相关城市指标体系的借鉴与参考 (42) 四、本次规划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 (43) 五、“绿色城市”指标体系一览表 (43) 六、指标体系的解释 (47) 第十章“绿色市政”规划 (50) 一、给水工程规划 (50) 二、污水工程规划 (52) 三、雨水及防洪工程 (53) 四、绿色用水规划 (56) 五、电力工程规划 (58) 六、通信工程规划 (61) 七、燃气工程规划 (62) 八、环境保护规划 (64) 九、环卫设施规划 (69) 十、综合管沟规划 (72) 第十一章城市更新 (73) 一、城市更新目标 (73) 二、城市更新策略 (74) 三、城市更新对象 (74) 四、重点更新改造地区 (74)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指引 (75) 一、近期重点推进片区 (75) 二、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75)

深圳市光明新区劳动合同范本_深圳市

附件1 市光明新区 劳动合同 甲方(用人单位):乙方(员工): 名称:: 住所:性别: 法定代表人(护照) (主要负责人):: 联系人:住址: 联系:联系:

市光明新区社会管理局编制 根据《中华人民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合同期限 (一)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本合同期限。 1、有固定期限: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2、无固定期限:从年月日起。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从年月日起至工作任务完成时止。完成工作任务的标志是。 (二)试用期限 双方同意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试用期期限(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 1、无试用期。 2、试用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或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二、工作容和工作地点 乙方的工作容(岗位或工种) 。 乙方的工作地点。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乙方的工作时间。

1、标准工时制,即每日工作小时(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小时(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不定时工作制,即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乙方所在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3、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即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乙方所在岗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二)甲方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按《劳动法》第四十一条执行。 (三)乙方依法享有法定节假日、婚假、产假、丧假等假期。 (四)乙方的其他休息休假安排 。 四、劳动报酬 (一)乙方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计算加班工资基数),按下列第种形式执行,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及本单位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 1、计时工资:元/月(元/周); 2、计件工资:(70%以上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可以完成的,本项约定为成立); 3、其他形式:。 (二)乙方试用期工资为元/月(不得低于第(一)款约定工资的80%或单位同一岗位最低档工资,并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三)甲方依法安排乙方加班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四)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或其他有价证券等形式替代货币支付。

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VIP专享】

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文本 (公示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1)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2) 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 (2) 第五章公共服务设施 (6) 第六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7)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为加强石家庄高新区开发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落实有关上位规划的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促进石家庄高新区合理地开发与 建设,特编制《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第1.2条: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各项规划及建设活动,均应遵照本规划执行,下一层次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也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 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1.3条:规划范围:北至北二环路东延,南至南三环,西至现状京珠高速公路,东至东三环,规划面积为74.68平方公里。 第1.4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3.《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2012.3); 4.《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12);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93)(2002年版);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0.《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11.《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12.《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 13.《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09.6); 14.《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2009.7.1); 15.《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12.1); 16.《石家庄市城乡规划条例》(2014.6.1); 17.《河北省城市红线管理规定》(2012.12.1); 18.《河北省城市黄线管理规定》(2012.12.1); 19.《河北省城市蓝线管理规定》(2012.12.1); 20.《河北省城市绿线管理规定》(2012.12.1); 21.《河北省城市紫线管理规定》(2012.12.1); 22.《石家庄都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2012.5.1); 23.《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3); 24.《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程序规定》(2015.3)。 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第2.1条:功能定位:集优良的生态环境、前沿的新兴产业、活跃的创新氛围和优质的生活服务四位一体的产城融合的科技创新城。 第2.2条:发展目标 1. 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2. 河北省自主创新创业园区建设示范基地; 3. 石家庄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建设标杆。 第2.2条: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为50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范围总用地规模为74.6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 60.10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规模14.58平方公里。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荆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11) 2009年至2011年是荆州高新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新挑战,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新机遇,以及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为进一步明确新思路,提出新目标,制定新措施,超常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跻身于全国省级高新区前列、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荆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工业重心也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为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经济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荆州高新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2.97亿元,同比增长51.8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22.85亿元,同比增长45.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6亿元,同比增长37.7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54%;规模企业达到150家,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62.79%;财政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26%。主要经济指标绝对值和增幅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第四,在全市名列第一。引进项目110个,总投资额为75.5亿元,到位资金24.6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0个、过1000万元的项目61个,建成投产项目62个、投资额达30亿元,在建项目达84个、投资额过100亿元。高新区经济规模迅速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产业带动作用日趋凸显。

2、产业集聚初步形成。加快以“五园两中心”(机械工业园、电子工业园、化工工业园、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生物医药工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为重点的产业平台建设,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凸显,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同时大力实施创业中心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业中心孵化能力,成功孵化了以高新技术企业荆鹏软件、明德科技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引外援”和培育“本土明星”,已初步形成了先进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加工为主)、新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精细化工)、纺织印染、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现有的150家规模以上企业,先进制造产业48家、新材料产业30家、纺织印染产业20家,特色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3、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内现有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公共技术共享服务平台2个,留学生创业园1个,博士园1个,高新技术企业9家,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126家。2008年批准立项的科技项目32个,其中国家项目13个,省市项目19个;获专利权的21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的企业1家,近60个科技研发项目通过科技查新报告,20多家企业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各类创新活动踊跃、创新资源不断聚集,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4、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园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水、电、气、通讯等逐步配套完善,工业区工业用地达到了“五通一平”,投资硬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对进区办理各项手续的项目和企业实行审批环节代办制,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进行建设环节包办制,

西安高新区智能交通方案

西安高新区智能交 通方案 1

西安高新区智能交通方案 1.1.项目概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猛,综合指标位于全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西安高新区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全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10000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列入国家各类产业计划居全国高新区前茅。 如今,西安高新区已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最大的经济增长极、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是国家确定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个高新区之一,陕西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区域规划智能交通系统是相得益彰的。经过实施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电子通信、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运筹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有效、综合地运用于整个交通服务、管理与控制,建立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使道路交通朝着“有序、安全、畅通,充分提高道路交通运输效率”的方向发展,在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改进交通环境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的需求。 1.2.项目的整体规划 1.2.1.建设目标 以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提高交通管控效率为目的,建设一套符合西安高新区实际需求的智能交通系统,提高高新支队交通指挥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交通管控中心的工作效能。 1.2.2.建设内容 1.实时、自动的交通信息采集 采用线圈、视频等检测手段,实时自动的采集道路交通的流量信息 实时的采集区内停车、占道停车信息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 划纲要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数据库】中国商业报告库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新技术 【地区分类】北京 【文献出处】北京经济报 【标题】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0文献)(10850)【正文】为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及中共北京市委八届四次会议的精神,抓住国务院决定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扩大,在首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以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为标志,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199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8.7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5.7%增加到22.7%,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7%增加到6.9%。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6%,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二)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北京是全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地区,科技水平和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地位。北京地区独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拥有量均居全国第一,1

998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3.7万人,签定技术合同金额81.6亿元,专利授权3800项。中关村地区是北京市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地区,拥有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68所,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各类研究机构213家,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36%。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成长起以联想、方正、四通为代表的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教育、文化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互渗透中,初步形成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企业为产业化主体,以民营科技企业为先导的“产、学、研”互为联动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行业发展重点突出,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间技术等行业。据统计,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中,电子信息产业占70.4%,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占13.3%,新能源产业占7.9%,新材料产业占3.7%,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占2.2%,环保设备产业占1.3%,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间技术行业占1.2%。 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国有、集体、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私营等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态势。按销售收入划分,1998年国有经济占44.8%,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占34.3%,股份制企业占4.7%,集体经济占4.1%,其他类型企业占3.1%。 (四)企业发展水平提高,重点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

深圳市光明新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深圳市光明新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笔试结束了,考生可以通过历年真题估分,还能够找到自己薄弱点,为后续的面试备考力度。大家注意未能在指定的时间到达初审地点接受资格初审的,视为自动放弃。12月13日9:00开始直至初审结束,各位考生要加油哦。下面来看中公教育为大家准备的面试资料吧`~~~~ 1、当前对有些单位实施的末位淘汰制,有不同争议,你怎么看待这种用人措施? 答:1、“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向竞争机制发展的过渡性措施,可以试行;但要因情况而异,不能一刀切。2、“末位淘汰制”不完全等同于竞争机制。对于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单位最初实行,然后逐步实施竞争机制,未尝不可。如果在规模小、人数少的单位实行,效果就不一定好,因为也确有些单位人数不多,几乎所有人员都很努力,成绩都不错,甚至难分上下,如果实行就会造成人心惶惶、人际关系紧张的不利局面。 2、谁在背后不议人,谁人背后无人议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1、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每个人都得面对及正视它。2、每个人应首先约束自己,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特别是不议论别人的缺点和隐私,因为这是不道德的,它不利于大家的相处。3、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如果无大碍的,抱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予追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如若涉及重大问题,应当在适当的场合予以指出。4、一个单位如果背后议论的现象严重,说明正气不足,作为领导者则应讲明利弊,以正风气。 深圳市光明新区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备考讲座、面试时间、面试真题技巧、面试培训,由广东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整理于深圳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面试备考专题https://www.360docs.net/doc/619238967.html,/guangdong/20141111/64732_1.html?wt.mc_id=bk9384 3、“为什么有的单位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而有的单位则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对待后一种情况,如果你去上任,该怎样处理? 答:之所以能出现“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的良好局面,我想这和一个单位的领导善于激励人、团结人有关,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有限的,但作为领导人如何能把大家的聪明才智集中起来,把群众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材,则这个单位必将蒸蒸曰上,推广开来,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能把每一分子的力量整合起来,而不是搞内讧,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复兴光大也指曰可待。如果我是一个单位的新任领导,面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状况我将采取如下措施加以整改:1、调查了解情况,掌握干部积极性不高、形不成合力的原因。这种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制度不严,或者是处领导处事不公,或者是因有后顾之忧而没有得到解决,或者是处、科级领导干部领导不力,等等。

光明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20年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 (6) 第一节发展基础 (6) 第二节发展优势 (8) 第三节机遇挑战 (10) 第二章总体思路 (13)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13) 第二节战略定位与重点 (16) 第三节战略目标 (18) 第四节空间布局 (22) 第三章基础设施 (25) 第一节优先发展方便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 (25) 第二节完善供水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 (26) 第三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8) 附表:光明新区2008-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 (31) 第四章产业发展 (35) 第一节产业发展定位和原则 (35) 第二节产业发展目标 (37) 第三节产业发展布局 (39) 第四节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5) 第五节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制造业 (45) 第六节加快发展高端配套生产性服务业 (47) 第七节重点发展都市生态观光农业 (48) 第八节努力促进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 (49)

第五章光明新城建设 (51) 第一节科学布局城市功能 (52) 第二节建立城市创新体系 (53) 第三节建设绿色之都示范城区 (54) 第四节建设体现深圳国际视野的重要窗口 (56) 第六章人口和社会发展 (58) 第一节促进人口优化和发展 (58) 第二节发展教育文化科普事业 (59) 第三节健全体育卫生保健体系 (60) 第四节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1) 第七章生态建设 (63) 第一节强力发展循环经济 (63) 第二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64) 第三节建设绿色生态格局 (65) 第八章保障措施 (67) 第一节制度保障 (67) 第二节资金保障 (68) 第三节土地保障 (69) 第四节人才保障 (70) 第五节安全保障 (72)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材料2015130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为加快高新区发展转型、深化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合理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的存量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编制《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的编制将合理挖潜存量用地,科学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彰显山水特色,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细化道路交通组织和绿地景观体系,进一步优化市政设施配套,全面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科学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4年5月份启动,并于2014年12月完成专家论证。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2015年2月27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360docs.net/doc/619238967.html, 一、规划范围 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狮山街道行政边界、西至金枫路(中环快速路)、北至枫津河,总规划用地面积19.01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州主城中心区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发展高效、乐活宜居的生态型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25.0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755.75公顷;军事用地1.93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45.23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带、十字、一环、八片”的空间结构: 1、“一带”: 即运河景观带,沿京杭运河构建游憩休闲的城市景观带,将滨河绿化景观建设与大运河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居民,对话主城,彰显特色。 2、“十字”: 由东西向狮山路城市发展轴和南北向长江路片区发展轴形成十字型发展主轴,依托轨道交通及城市中心建设,沿轴线集中布局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 3、“一环”: 即两山周边的环状发展公共设施,以两山城市中央公园为核心,环狮山和何山布局文化、体育、创意、商业商务等公共设施,打造围绕两山的中央活力区。 4、“八片”: 即八大功能片区,包括狮山路商务商业区、狮山-何山活力休闲区、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金山浜总部经济区、向阳路创意研发区以及南、北两大生活区。

深圳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深圳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修订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深圳高新区北区产业优化升级,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建设产业更高端、资源更集聚、空间更广阔、交通更便利、环境更优美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及市政府关于深圳高新区优化升级工作要求,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一)高新区北区是指北环大道以北、南海大道以东、广深高速以南、沙河西路以西围合的区域,总面积2.58平方公里。20多年来,高新区北区为推动我市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以下发展瓶颈和突出矛盾: 1、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玻璃、塑胶制造,化工生产等低端传统产业用地占高新区北区产业用地的四分之一,且半数以上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产业空间布局不优。产业用地平均容积率仅为 1.98,大部分早期建设的工业厂房低矮陈旧,无法满足新型总部企业办公、研发需要,也不能适应创新创业活动需求。 3、公共技术支撑不强。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检测机构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数量少,使用效率低。 4、公共配套设施不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园、员工宿舍等公共服务设施亟待完善,餐饮、购物、休闲等商业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5、交通承载能力不足。北向道路阻断,内部循环不畅,拥堵节点较多,公共交通运力严重不足,目前尚无建成地铁站点,难以满足片区工作、居住人员出行需求。

(二)为给产业战略升级提供空间支撑,南山区政府提出加快推进高新北整体更新,助力南山区成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核心区、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在市政府的指导下,2016年8月31日,南山区政府与深投控公司签订了《高新区北区升级改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深投控公司为统筹主体,同时提出“政府主导、统一规划、产业升级、投控统筹”的整体思路。南山区政府负责对高新区北区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园区产业升级政策,深投控公司作为高新区北区的整体运营商,代表南山区政府统筹实施具体工作。 二、总体目标 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立体布局、复合更新的原则,通过片区统筹来实现产业升级、空间倍增和产城融合的总体目标,将深圳高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全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探索集约型发展道路并发挥示范作用。 (一)产业升级。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到2020年,高新区北区每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创造工业总产值力争超过2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比2014年翻一番。 (二)空间倍增。通过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等多种模式,高新区北区建筑面积由310万平方米增加到66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平均容积率由1.98提高到5,产业用房和产业配套用房建筑面积倍增。 (三)产城融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园、休闲绿地面积由8万平方米增加到16.5万平方米,商业服务面积由3万平方米增加到不低于36万平方米,员工宿舍、保障性住房、公寓面积由43.2万平方米增加到148万平方米,住户由9千户增加到2.8万户。 三、政策要点 在高新区北区产业升级改造中,根据产业布局、更新规划和企业需求,

光明新区

光明新区 1、有人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也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请说是情感、()重要,还是金钱重要。 2、领导对你的工作给出批评意见,你应该怎么办? 3、领导安排你和一个同事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但那位同事不但不帮忙,还从中作梗,你应该怎么办。 07龙岗教师职员“数学科”面试题目 1.一个四十几岁的老师,向她们班的一个屡教不改的学生下跪。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如 果你是这个老师,你会怎么处理? 2. 你们班的成绩落后于年级的其他班级,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这个现状? 2007年12月深圳招考职员、雇员考试龙岗美术教师面试试题: 1.如果你是一名班主任,现要你组织一次学生到外地的植树活动,你将如何执行? 2.你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成绩是首要的吗? 3.作为一个美术教师你对美术教学及技法有什么理解?画一张速写石膏头像 2009年6月25日宝安区面试题目 1、为何报考该职位,有何优点和缺点; 2、就职后,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3、近年来,参加高考的人数越来越少,有人认为这是就业的理性回归,你如何看待? 采用的是结构化面试,15分钟,共四道题目: 1.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谁,为什么? 2.你有很多好的想法想实施,你告诉领导,但领导不置可否,你会怎么办? 3哈佛大学有句名言,“规则比什么都重要”,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规则的认识. 4有一天你一个人在值班,下级单位的人来你单位办事,但是你不会处理,这时你会怎么做?今天上午去了职员面试,特向网友提供龙岗区职员面试题目,供大家参考 1、你为什么要报这个职位?你报这个职位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有人说“干的多、错的多”,也有人说“干的少,错的少”,你对两个观点的看法? 3、你在街道办上班,你去检查消防设施,有一家俱乐部与你签订了消防安全协议,可是昨 天晚上俱乐部发生事故,这件事你怎样处理?你觉得自己有没有失职? 5.你认为当好人民教师,哪些素质最重要? [思路点拨] 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精神,热爱学生,热爱学科;专业水平高,具有甘当人梯、甘当蜡烛的精神;表达能力十分重要,我曾经多次在大学生演讲比赛和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奖;科研和创新能力最重要,只有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品德高尚、专业能力强、身体心理都很健康才能当好人民教师。 1. "五分警示制",学校的一种制度,如果你教的班级平均分比其他班级低5分,你就要收到批评,你对这个制度有什么看法.思考和答题时间不超过3分钟. 我的回答: 设置这种制度学校的目的; 但是认为不科学,原因: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不完全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班级优等生\后进生分配不均的情况除了考试,教师的素质还体现在德育等方面(情感教育\关注)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 一、深圳经济概况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9510.91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比上年(下同)增长12.0%。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6.00亿元,下降14.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4523.36亿元,增长14.1%;第三次产业增加值4981.55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比重为0.1:47.5:5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4.70亿元,增长13.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26.29亿元,增长17.5%。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3000.76亿元,增长17.2%。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6.82亿元,增长2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65.27亿元,增长26.4%。 二、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 (一)产业概述 2010年,深圳市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99%,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3.4%,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推动深圳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支撑力明显增强,占GDP比重超过60%。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发展战略 在我国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为长期战略和基本立足点的大背景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的大环境下,

深圳提出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树立发展新理念,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完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能力,提升外溢型经济发展水平。 (三)总体规划 深圳经历了三十年“领先一步”的发展后,率先遭遇空间发展困境和资源瓶颈制约。在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和以国际化城市的定位基础上,在第四个十年规划中提出了“三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以解决基础性资源的紧约束、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社会发展模式的脆弱性、战略性空间的低效利用的四大问题。 三、产业发展和布局 (一)工业 依托西、中、东三条城市发展轴,深圳工业逐步形成“一核心、九片区、五十二园”的布局结构。一核心是指以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设计、高端生产及企业总部为主,以无污染的服装、钟表、黄金珠宝、工艺礼品等都市型工业为辅研发总部中心;九片区是根据产业分布和规模形成的产业功能片区;五十二园是将园区按照重点扶持程度划分的先进制造业园区。 (二)第三产业 1、金融业 深圳金融产业的总体布局是“一主两副一基地”,其中以福田中心区为主中心区,以罗湖、南山为副中心区,平湖为后台金融服务基地。

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09年修订)

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 (2009年修订)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完成《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发展规划,结合深圳实际,在《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07年本)》的基础上,修订形成本目录(以下简称《导向目录》)。 第二条《导向目录》确定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目标是: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赋予深圳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坚持产业第一和产业强市战略,建设具有深圳特色的高端化、集群化、总部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资源节约、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加快形成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实施产业、人口和布局的联动调整,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 第三条《导向目录》由国标代码、产业发展条目、约束性指标和产业政策指引四个方面组成。 国标代码是指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74254-2002)中的大类对应的代码。 产业发展条目由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淘汰)类三类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导向目录》。 约束性指标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74254-2002)的分类,以深圳市行业发展类型为基础,分解到各类行业中,通过国标代码与约束性指标相对应。 产业政策指引是国家、省、市近两年有关产业政策文件的汇总,以提供政策导向和指引。 第四条实施产业发展分类指导政策,促进鼓励类产业发展壮大和规模集聚,引导限制类产业升级改造和有序退出,坚决控制禁止(淘汰)类产业发展。 第五条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产业链和产业群的提升具有先导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自主创新,需要采取政策措施加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