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菌株选育
可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及其诱变选育方法和用途[发明专利]
![可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及其诱变选育方法和用途[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3f93914f90f76c660371a16.png)
专利名称:可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及其诱变选育方法和用途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日俊,于长青
申请号:CN200410086557.8
申请日:20041026
公开号:CN1766088A
公开日:
200605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的可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其分类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于2004年6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180。
其为以保藏号CGMCC No1.769的枯草芽孢杆菌CAU208作为出发菌株,将其单细胞悬浮液依次并循环进行“变紫外线诱变→亚硝基胍诱变→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最后得到一株可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可用于液体发酵制备大豆生物活性肽饲料添加剂、酶制剂、富酶益生素等。
所制备的肽类饲料添加剂具有多种用途:提高禽蛋品质;满足消化系统尚未成熟动物的营养需要;补充患过敏性疾病动物的蛋白需要或用来作为乳猪、仔猪等幼龄动物的优质蛋白源,防止豆粕(饼)等蛋白饲料对其产生的肠道粘膜过敏和水肿等疾病。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地址: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凤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株高产胞外蛋白酶菌株的选育

一株高产胞外蛋白酶菌株的选育摘要:本实验采用的菌株来源于XXX大学动科院养牛场中的土壤,通过设置不同的培养基来筛选具有产胞外蛋白酶能力的菌株。
以酪素培养基平板产生的透明圈的直径/菌落直径的大小作为选择标记,经初筛选择出比值大的菌株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培养获得两种未知高产胞外蛋白酶菌株。
对其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突变菌株w1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符合芽孢杆菌属的特征,而突变菌株w2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关键字:细菌;胞外蛋白酶;筛选;鉴定蛋白酶(Protease)是催化蛋白质水解的一类酶,微生物蛋白酶主要由霉菌、细菌生产。
蛋白酶对所作用的反应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蛋白酶仅能作用于蛋白质分子中一定的肽键。
该酶催化反应速度较快,无工业污染,且反应条件适应性宽,被广泛应用在皮革、毛皮、丝绸、医药、食品、酿造等方面。
目前微生物菌种选育所采用的诱变手段主要有激光诱变、DES诱变结合热处理、空间诱变、紫外线照射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等。
蛋白酶分布广,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消化道中,在植物和微生物中含量丰富。
由于动植物资源有限,工业上生产蛋白酶制剂主要利用枯草杆菌、栖土曲霉等微生物发酵制备。
常见的能产生蛋白酶的蛋白微生物有细菌中的酸性蛋白酶生产菌(如黑曲霉、根霉);碱性蛋白酶生产菌(如地衣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生产菌(如枯草芽孢杆菌)。
本实验以养牛场土壤中筛选得到的蛋白酶生产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照射诱变方法育种,以筛选得到高产胞外蛋白酶菌株。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土样: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养牛场中的土壤 1.1.2 培养基:(表中数据均为1000mL培养基中所含物质量)筛选培养基:酪素培养基干酪素 1g 酵母膏 0.25g 甘油 1.25g dH2O 250mL K2HPO4 0.125g 琼脂 4g pH 8.0 营养培养基:肉汤培养基蛋白胨 10g 牛肉膏 3g NaCl 5g H2O 1000mL pH 7.4 鉴别性培养基淀粉培养基蛋白胨 10g 明胶培养基蛋白胨 5g牛肉膏 13g 明胶120g dH2O 1000mL pH 7.2―7.4 NaCl 5g 牛肉膏 5g 可溶性淀粉2g dH2O 1000mL 琼脂 16g 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 10g 蛋白胨 5g NaCl 5g 葡萄糖5g K2HPO4 0.2g K2PO4 2g dH2O 1000mL 1.6%溴甲酚紫1―2mL dH2O 1000mL pH7.2―7.4 pH 7.2―7.4 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已配好)柠檬酸盐培养基(已配好)半固体培养基(已配好)三糖铁培养基(已配好)1.2 方法1.2.1 菌种的筛选1.2.1.1 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按上述方法分别配置肉汤培养基和酵素培养基,配置完成后放入高压灭菌锅于120℃下灭菌20min。
耐高温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耐高温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耐高温蛋白酶是一种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其催化活性的酶,能够在高温下催化生化反应,在制药、食品加工、生物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而菌株的选育是提高高温蛋白酶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般来说,选育耐高温蛋白酶高产菌株需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菌株筛选首先需要对天然微生物进行样品筛选,按照对温度、PH等生理参数适应性的要求进行选择,优先选择能在较高温度下生长并产生耐高温酶的菌株,如热门的枯草芽杆菌、厌氧嗜热菌、波形菌等。
筛选后的菌株需要进行基本鉴定和生长繁殖测试,并确定合适生长条件进行培养。
(2)单菌株培养选育高温蛋白酶高产菌株需要从单菌株入手,通过单菌株培养建立菌株库。
具体操作是从混合菌液中挑选单菌株进行分离纯化,然后在适宜菌落计数的培养基中进行扩增,得到比较纯的单一菌株。
(3)启动基因筛选启动基因是指在酶活性调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基因,比如转录因子、信号转导分子等。
通过筛选不同菌株的启动基因,能够分析菌株酶活性、酶产量等生理参数的变化,从而优选高酶活、高产量的菌株。
(4)基因工程改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高活性、高产酶的基因导入到新的细胞中进行表达,进而提高酶产量和酶活力。
目前,基因工程改造主要采用选择性筛选、拷贝数增加、等位基因增加等手段进行。
(5)酶活性评估选育出可行的耐高温蛋白酶高产菌株后,需要进行酶活性评估,以确定其酶活力和产酶能力,评价其在工业应用中的适用性。
酶活性评估一般采用激光荧光法、反应热法、电泳法等多种方法进行。
总之,选育出高产、高活力、耐高温的蛋白酶生产菌株需要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耐高温蛋白酶高产菌株的改造和选育中,能够进一步提高产酶效率和酶活力,推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分离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方案PPT课件

5
2020/10/13
6
四. 如何检验筛选所得的菌株是 所需的目的菌种
• 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可用革兰氏染色法初步判定, 且其在酪蛋白平板上会产生水解圈,并且其菌种有体积 较大,表面干燥、粗糙、不透明等特征,较易和其它菌 种分辨。还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比较其形态特征来判定 是否为芽孢杆菌。
2020/10/13
试管放入75—80℃水浴中热处理10min,以杀死 非芽孢细菌及其他微生物。 • 取热处理过的悬液100—200μL,涂布接种到牛肉 膏白胨培养基平板,将平板倒置,于30—32℃培 养24—48小时。
2020/10/13
4
• 对长出的单菌落进行编号,选择表面干燥、粗糙、 不透明的菌落,挑取少许菌苔涂片,做芽孢染色, 选出芽孢杆菌菌落。
分离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菌株 的分离方案
2020/10/13
1
一.筛选模型的选择及原因
• 芽孢杆菌是常见的蛋白酶产生菌,并且广泛存 在于土壤中,且其性质稳定,可较容易与其它 细菌分离,繁殖速度快,体积较大,在培养时 可抑制有害菌生长。而且对人体无害,可代谢 生产多种酶和有机酸。
2020/10/13
2
7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10/13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8
二.取样环境及原因
选择一块处于生活区或河道旁污染较少且 腐殖质较厚的地块,取表层一下5—10cm 处的土样,这样可以保证土壤中含有可以 作用于蛋白质的微生物,并且可以避免污 染物对菌种活性的影响。
高产蛋白酶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筛选及鉴定

( S c h o o l o f B i o l o g y a n d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Wu h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h a n 4 3 0 0 2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w e n t y 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p r o t e a s e s p r o d u c i n g B a c i l l u s s t r a i n s we r e s c r e e n e d a n d i d e n t i i f e d f r o m s o i l u s i n g t r a n s p a r e n t c i r c l e me t h o d .S i x o f t h e m s h o we d l a r g e r t r a n s p a r e n t c i cl r e d i a me t e r a n d o he t r hr t e e c o mme r c i ll a y a v a i l —
r t e e s we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 b y ME G A s o f t w a r e .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s r t a i n C DY- 1 a n d C D Y- 5 w e r e p h y l o g e n e t i —
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选育

产中性蛋白酶芽孢杆菌的选育摘要:紫外诱变方便易操作,所以本实验选用紫外诱变的方式对分离纯化到的菌株进行诱变,以获得具有较高酶活性或产酶较多的产中性蛋白酶菌株。
本实验对纯化得到的菌株进行LB培养基活化,得到代谢旺盛,酶系活跃的活化菌株,功率15W紫外灯30cm处照射照射分别照射1min、3min,将得到的诱变菌液进行10倍梯度稀释,取10-3~10-6梯度菌液涂布于固体牛奶培养基上,37。
C培养24h,另设一组未经紫外诱变的对照,同样条件下培养。
结果发现,未经诱变的培养基中,-3培养基中出现较多菌株,而-4、-6均无菌株,-5中仅出现一株菌株。
经紫外诱变照射1min的关键词:紫外诱变活化培养蛋白酶引言: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经简单筛选而获得的产酶菌株,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产酶能力,但是要达到某种特定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实现高产、优质和低耗的高效转化则需要对菌株进行改良,解除或突破微生物的代谢调控【1】。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代谢控制理论的发展,定向育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传统的诱变技术仍然是大多数工业微生物育种的重要技术【2】。
传统诱变技术包括应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例如紫外诱变,X射线,NTG诱变,由于其低廉的成本及简单的使用方法,仍然是目前大多数菌体选育首选且使用最多的方法,现有用来进行诱变育种的出发菌株应对诱变剂敏感,变异幅度大,经诱变处理过的高产菌株,并一定是继续提高产量潜力大的菌株。
这是因为,诱变获得的高产菌株再诱变时易出现负突变,继续提高产量较为困难【3】。
本实验利用紫外线进行诱变,得到D1/D2=6:1的诱变菌株,相较于未诱变前D1/D2=8:3酶活力显著提高为原来的2.25倍,可用于进一步的发酵复筛。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原料初筛并保藏的菌种1.1.2 培养基1)LB发酵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0g;酵母膏:5.0 g;氯化钠:10.0g;蒸馏水:1000mlpH到7.0。
2)初步筛选固体培养基:脱脂奶粉:5.0g;酵母膏:2.0 g;琼脂:20.0g;蒸馏水:1000mlpH: 7.0。
产蛋白酶菌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

实验一产蛋白酶菌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学习从各种样品中分离微生物的操作技术2. 掌握分离微生物时定性测定产物的筛选方法3. 学习和掌握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技术4. 掌握高产蛋白酶菌株的初筛方法二、实验原理枯草杆菌是属于芽孢杆菌属的一类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的分布十分广泛,主要存在于土壤或腐烂的稻草之中。
由于能够形成芽孢,因此能够抵抗高温,低温等不良环境,所以是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中主要污染菌之一,危害极大。
但是许多枯草芽孢杆菌能分泌蛋白酶、淀粉酶、抗菌素等物质,是工业酶制剂生产的重要菌种。
例如,我国使用的BF7658枯草芽孢杆菌生产а-淀粉酶,用于淀粉水解,纺织品退浆等。
又如AS1398枯草杆菌是生产蛋白酶的重要菌株。
1. 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耐热的特点。
由于芽孢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能力,分离纯化时可采用热处理的方法,即通过高温加热杀死其中不生芽孢的菌种,使耐热的芽孢菌得到富集。
2. 枯草芽孢杆菌的产酶特征。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水解酶的特性,可以选择酪蛋白或淀粉为主要营养成分的分离培养基,因菌体分泌的酶可以将大分子的蛋白或淀粉水解而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根据透明圈直径(H)和菌落直径(C)之比值(H/C)可以初步确定酶活力,其比值越大,酶活力越高,进而可筛选出高产酶活的菌株。
3. 枯草芽胞杆菌的形态特征枯草芽孢杆菌的细胞大小0.7×2~3 μm,营养细胞为杆状,杆端钝圆、单生或者短链,着色均匀,无荚膜,周边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
有芽孢0.6×1~1.5 μm,芽孢中生或近中生,壁薄,不膨大,孢子呈椭圆或长筒形,常为两端染色。
菌落变化很大,枯草芽孢杆菌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斜面上,菌落呈细皱状,干燥或颗粒状。
在土豆培养基上菌落呈细皱状,干燥,有时呈现天鹅绒状的菌苔,在液体培养基表面形成银白色的菌膜。
菌落粗糙,扁平、扩展,不透明,不闪光,表面干燥,污白色或微带黄色。
4. 枯草芽胞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液化明胶,冻化牛乳,还原硝酸盐,不产生吲哚,H2S,V-P反应阳性,水解淀粉。
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以及菌种鉴定课案

本科毕业论文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以及菌种鉴定专业名称:生物科学 1302学生姓名:**学号: **************师:**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以及菌种鉴定摘要分离和纯化培养法在实验中常常是分离杂菌筛选所需菌落的有效方法,紫外线诱变可以试验出菌落突变率最高的诱变时间或诱变强度,从而选择最适剂量对纯化菌株进行诱变,产生性能更加优秀的可育后代,这就是菌株的选育过程。
本实验采用以上方法对土壤中的杂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纯化的能分解蛋白质的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而获得分解能力强的菌株,即高产蛋白酶的菌株。
菌种鉴定则是对微生物快速深入了解的捷径。
关键字灭菌、培养基、无菌操作、分离纯化、紫外线诱变、菌种鉴定Abstract英文省略。
正文1.蛋白酶菌种的采样由于采样的菌种需要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所以采样地点可以是餐饮聚集地或者种植大豆等富含高蛋白植物的土地。
2.蛋白酶菌种的分离纯化2.1.实验用品的灭菌灭菌是指杀死或消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灭菌的方法分物理和化学灭菌法两大类.本实验主要介绍物理方法的一种,即加热灭菌.加热灭菌包括湿热和干热灭菌两种.通过加热使菌体内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目的.蛋白质的凝固变性与其自身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其凝固所需要的温度越低.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因为在湿热情况下,菌体吸收水分,使蛋白质易于凝固;同时湿热的穿透力强,可增加灭菌效力.本实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1.1.灭菌前的准备玻璃器皿等在灭菌前必须经正确包裹和加塞,以保证玻璃器皿于灭菌后不被外界杂菌所污染.常用玻璃器皿的包扎和加塞方法如下:平皿用纸包扎或装在金属平皿筒内;三角瓶在棉塞与瓶口外再包以厚纸,用棉绳以活结扎紧,以防灭菌后瓶口被外部杂菌所污染;吸管以拉直的曲别针一端放在棉花的中心,轻轻捅入管口,松紧必须适中,管口外露的棉花纤维统一通过火焰烧去,灭菌时将吸管装入金属管筒内进行灭菌,也可用纸条斜着从吸管尖端包起,逐步向上卷,头端的纸卷捏扁并拧几下,再将包好的吸管集中灭菌.2.1.2.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用途广,效率高,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的沸点随着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当蒸汽压力达到1.05kg/cm2时,水蒸气的温度升高到121℃,经15~30min,可全部杀死锅内物品上的各种微生物和它们的孢子或芽孢.一般培养基、玻璃器皿以及传染性标本和工作服等都可应用此法灭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菌株选育学校河北农业大学专业生命科学学院姓名xxx学号x指导老师x同组人员x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目的:通过筛选诱变选育高产蛋白酶,为食品、制药、化妆品、洗涤剂、丝纺、毛皮软化等行业提供材料基础。
方法: 通过在富含蛋白质的场所的针对性采集土样,菌落平板筛选结合紫外线诱变育种,选育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通过一系列鉴别性培养基鉴定其生理生化特性,查找其种属。
结果:通过筛选得到一诱变菌种,通过伯杰氏手册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属。
诱变90s后,其蛋白酶活性提高最大。
关键词:高产蛋白酶芽孢杆菌诱变鉴定引言:蛋白酶(Protease)是催化蛋白质水解的一类酶,微生物蛋白酶主要由霉菌、细菌生产。
蛋白酶对所作用的反应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蛋白酶仅能作用于蛋白质分子中一定的肽键。
该酶催化反应速度较快,无工业污染,且反应条件适应性宽,被广泛应用在皮革、毛皮、丝绸、医药、食品、酿造等方面。
目前微生物菌种选育所采用的诱变手段主要有激光诱变、DES诱变结合热处理、空间诱变、紫外线照射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等。
蛋白酶分布广,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消化道中,在植物和微生物中含量丰富。
由于动植物资源有限,工业上生产蛋白酶制剂主要利用枯草杆菌、栖土曲霉等微生物发酵制备。
常见的能产生蛋白酶的蛋白微生物有细菌中的酸性蛋白酶生产菌(如黑曲霉、根霉);碱性蛋白酶生产菌(如地衣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生产菌(如枯草芽孢杆菌)。
本实验以树林土壤中筛选得到的蛋白酶生产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照射诱变方法育种,筛选得到高产蛋白酶菌株。
High protease of Bacillus Strain BreedingAbstract:Objective: by screening the mutation breeding of high yield protease, food, pharmaceutical, cosmetics, detergent, spinning, fur softening provides basic material industry. Methods: the protein rich places for collecting soil samples, colony plate screening combined with ultraviolet mutagenesis breeding, breeding of high yield protease of Bacillus, cultivate their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identification through a series of differential, find the species. Results: by screening a mutagenic strain, through Berger's manual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ubtilis. Mutation in 90s, the protease activity increased.Keywords: high yield protease from Bacillus mutagenesis and identification目录1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供试材料及菌株 (3)1.1.2 供试试剂 (4)1.1.3 供试培养基、营养液的配备 (4)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2方法 (4)1.2.1菌株的分离筛选 (4)1.2.2 菌株的纯化 (4)1.2.3 紫外诱变 (5)1.2.5 生理生化鉴定 (5)2结果分析 (7)2.1菌落分离筛选结果 (7)2.2诱变后菌落观察结果 (7)2.3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8)3讨论 (9)1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供试材料及菌株地表下10~15cm的土壤(取自河北农大西校区E座旁的小树林)及筛选获得的蛋白酶产生菌株1.1.2 供试试剂吲哚试剂,40%氢氧化钾,α—萘酚,香柏油,碘液,结晶紫染液,蒸馏水等1.1.3 供试培养基、营养液的配备改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5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粉20g,加水定容至1L,调pH至7.4 用前加入适量牛奶,硝酸盐还原试验培养基:硝酸钾0.2g ,蛋白胨5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溶解,调pH至7.4,硝酸盐还原试验A液:对氨基苯硫酸0.5g,冰醋酸(10%左右)150ml,硝酸盐还原试验B液:α-萘胺0.1g,蒸馏水20ml,冰醋酸(10%左右)150ml,石蕊牛奶培养基:2.5%石蕊4ml,脱脂牛奶100ml(10g奶粉溶于1000ml水中),VP试验培养基:磷酸氢二钾5g,多价胨7g,葡萄糖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pH至7.8葡萄糖发酵培养基:磷酸氢二铵1g,酵母膏0.2g,氯化钾0.2g,葡萄糖10g,七水和硫酸镁0.2g,溴甲酚紫0.04%20ml,溶于1000ml水中,加入琼脂5-6g,加热煮沸,淀粉培养基:1g淀粉,10ml冷水和100ml营养琼脂,加热煮沸混合,柠檬酸盐培养基:氯化钠5g,七水和硫酸镁0.2g,磷酸氢二铵1g,磷酸氢二钾1g,柠檬酸5g,溴麝香草酚蓝溶液4ml,酚红试剂适量,校正pH6.8,加入琼脂2g熔化(试管斜面),吲哚试验培养基:蛋白胨10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调pH至7.6。
以上各种培养基在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恒温摇床,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箱,超净工作台,水浴锅,磁力搅拌器,显微镜,无菌玻璃涂棒,无菌吸管,接种环(针),酒精灯,载玻片,吸水纸、显微镜等。
1.2方法1.2.1菌株的分离筛选制备平板:融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每瓶加入20ml无菌牛奶,混合后倒平板6个,贴上标签,制菌悬液:称5g土壤溶于45ml无菌水中,震荡,80℃水浴10分钟,静置后取上清1ml 加入9ml无菌水于灭菌试管中混匀,,分别配成10-1、10-2、10-3、10-4的梯度稀释液,并编号。
涂布:取10-2、10-3、10-4的稀释液1ml,均匀涂布于牛奶平板上,每种浓度倒两个板。
培养:37℃倒置培养。
1.2.2 菌株的纯化挑取具有蛋白水解圈的菌落于另一个平板上划线纯化,经斜面培养后于4℃冰箱中保存,用接种环挑取初筛得到的菌接种至5mL 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7℃ 230r/min 条件下振荡培养,4000rpm/min 离心10分钟,弃去培养基取上清液备用。
1.2.3 紫外诱变将上述上清液6000rpm/min 离心10分钟,弃上清后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悬,取1ml 菌液,做10倍梯度的稀释,分别为10-4、10-5、10-6的菌液0.1ml 涂布平板,剩余的菌悬液倒入一个无菌空平皿,放一根无菌大头针,置于磁力搅拌器上。
紫外预热20分钟,将平皿打开盖,分别取照射30秒、1分钟、1分30秒、和2分钟的菌悬液做10倍梯度稀释(如图1),最后取0.1ml 涂布平板,平皿置于黑暗处培养。
(紫外线诱变需注意黑暗条件下操作,避免光复活现象。
)1.2.4 高产蛋白酶菌株选育取出培养皿,观察菌落形态,记录菌落个数,记录透明圈直径(H )、菌落直径(C)及其比值、对比诱变前,是否有明显变化,即诱变是否成功。
并绘制存活曲线。
1.2.5 生理生化鉴定1.2.5.1硝酸盐还原试验有些细菌具有还原硝酸盐的能力,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氨或氨气等。
亚硝酸盐的存在可用硝酸试剂检验。
试验方法:用接种环挑取菌落接种于配好的硝酸盐培养基中,培养一周然后进行试验。
临试前将试剂的A 液和B 液各0.2ml 等量混合、取混合试剂约0.1ml ,加于试管内硝酸盐培养基中,立即或较快时间内呈现红色即为试验阳性,若无红色出现则为阴性。
记录结果。
1.2.5.2石蕊牛奶试验组别 类别照射时间/s浓度梯度/ml一组 30 10-4 10-5 10-6 二组 60 10-3 10-4 10-5 三组 90 10-210-310-4四组 120 10-1 10-2 10-3 五组(对照)10-510-610-7表一:照射时间及梯度如下表所示牛奶中主要含有乳糖和酪蛋白,在牛奶中加入石蕊是作为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石蕊在中性时呈淡紫色,酸性时呈粉红色,碱性呈蓝色,还原时则自上而下地褪色变白。
细菌对牛奶的作用有一下几种:(1)产酸――细菌发酵乳糖产酸,使石蕊变红。
(2)产碱――细菌分解酪蛋白产生碱性物质,使石蕊变蓝。
(3)胨化――细菌产生蛋白酶,使酪蛋白分解,故牛奶变得比较澄清。
(4)酸凝固――细菌发酵乳糖产酸,使石蕊变化,当酸度很高时,可使牛奶凝固。
(5)凝乳酶凝固――有些细菌能产生凝乳酶,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此时石蕊常呈蓝色或不变色。
(6)还原――细菌生长旺盛,使培养基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因此石蕊还原褪色。
接种与观察结果:在试管培养基中接种待测菌株,37℃培养箱中培养一周,按上述特征观察和记录牛奶产酸、产碱、凝固或胨化等反应。
1.2.5.3 VP试验有些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再进一步将丙酮酸脱羟变为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环境中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培养基内蛋白胨中精氨酸所含的胍基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化合物。
接种与观察结果:在试管培养基中接种待测菌株,37℃培养箱中培养一周,按上述特征观察和记录颜色变化。
1.2.5.4柠檬酸盐试验有些细菌能利用柠檬酸盐作为唯一碳源,分解柠檬酸盐钠生成碳酸钠,是培养基呈碱性。
能利用柠檬酸盐作唯一碳源的细菌也能利用铵盐作为唯一氮源,铵盐被分解为氨而产生碱性。
柠檬酸盐培养基本身呈深绿色,若该菌能利用柠檬酸盐生长,则培养基变蓝色,否则仍为绿色。
接种与观察结果:在试管培养基中接种待测菌株,37℃培养箱中培养一周,按上述特征观察和记录颜色变化。
1.2.5.5淀粉试验有些细菌能产生淀粉酶(胞外酶)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接种与观察结果:在平皿培养基中接种待测菌株,37℃培养箱中培养一周,在培养基上滴上碘液,按上述特征观察和记录颜色变化。
1.2.5.6葡萄糖发酵试验有的细菌分解某种糖会产生某种有机酸和气体,当发酵产酸时,溴甲酚紫指示剂可由紫色变为黄色,气体的产生可由倒置的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实验中,葡萄糖培养基试管中,接种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的试管内出现气泡且培养基变为黄色,对照组无气泡,培养基仍为紫色,说明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