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测井技术专利案例分析
薄层电阻率测井技术及实例分析

薄层电阻率测井技术及实例分析发布时间:2021-05-07T15:30:22.29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月第3期作者:倪志发[导读]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薄层、薄互层及非均质性储层的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
倪志发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摘要: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薄层、薄互层及非均质性储层的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部分老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加强对储层的精细描述,开发有意义的薄油气储层,无疑是增加油气储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举措。
常规的测井技术不能提供精确的薄储层参数,高分辨率电阻率测井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此类问题的。
关键词:薄层电阻率测井、夹层扣除、电阻率1、前言在测井中,由于仪器纵向分辨率的限制,薄层的测井响应值受相邻围岩的影响较大,从而无法有效地反映薄层的真实测井响应。
本文根据研究区储层的地质特征,针对薄层储层先后建立了深感应电阻率的岩性校正模型和层厚校正模型,通过对电阻率的两次校正,可以有效地得到薄层的真实电阻率值,该校正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薄层电阻率测井技术的特点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石油开发面临一个更高层次的挑战,随着油田勘测的深入,钻井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进而测井技术成为开发油田的重中之重。
在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测井技术就需要对薄层、薄互层以及非均质性储层进行精确的评价和勘测。
而薄层电阻率测井技术则是争为此设计的一项专业技术。
它具备精确度高,探测深度大的特点;可以精确的评价有效储层,并能准确的获取地层真电阻率以及计算净砂层厚度,弥补了中高含水后期常规的测井技术不能提供精确的参数、纵向分辨率较低(表1)且受到围岩极大影响的缺点。
薄层电阻率测井仪器加大屏蔽电极,使发射电流良好聚焦,从而保证仪器的径向探测深度,薄层电阻率测井仪探测深度变化范围为33cm~53cm。
推靠器设计使测量电极紧贴井壁,减小井眼环境的影响,保证精确的数据采集,能够消除围岩的影响,可真实提供小于10cm ~20cm的薄层电阻率。
随钻声波测井技术专利分析

图 1 近 2 随 钻 声 波 测 井 专 利 数 量 O年 逐 年 变 化 趋 势 ( 专 利 申请 日统 计 数 据 ) 按
随钻声 波 测井 专 利趋 势 曲线 显 示 , 领 域 的技 术 本
生命周 期 目前 正处 于 一个 完 全 成 熟 阶 段 , 研 发活 动 其 非常 活跃 。从 20 00年 到 20 09年 , 专利 的 年平 均 申请 量保 持在 9 以上 。这 里要 特别说 明的是 , 0件 由于 专利 申请 日与公 开 日之 间存 在 一 定 时间 的延 迟 , 因此 图 中 21 0 0年专 利数 量 下 降并 不 表 示 本 年 度 专 利 实 际 申请
l 1
描述 井 眼周 围地层 的力 学 和流 体 特 性 , 而 提高 钻 井 从
稳定 性 , 为钻井 作业 安 全施 工 决 策 及 地 层评 价 提 供 重 要参 考 _ 。 国外 斯伦 贝谢 、 1 ] 哈里 伯 顿 和 贝 克休 斯 公 司 分别 推 出 了 新 的 随 钻 声 波 测 井 仪 , snc II N、 如 o i SO V B T和 A X 等 , 内也 正 在 开 展 相 关 技 术 的研 究 工 A P 国
2G 1 ) O V小 类 , 括 以下 两 个 大组 : G 1 / 0 包 ① 0 V 1 0 大组 的 G 1 1 4 0 V / 0小组 、 0 V14 G 1 / 4小组 、 0 V14 G 1 / 6小 组 、 0 V14 G 1 / 8小 组 、 0 V15 G 1 / 0小 组 和 G 1 / 2小 0 V15
1E 1 ) 2 B小 类 , 括 以下 两 个 大 组 : E 1 4 / 0 包 ① 2B 70 大组 的 E 1 4 / 1 组 、 2 B 7 0 P小 组 、 2 B 7 2B 70 小 E 14 / 1 E 14 /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专利分析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专利分析一、地质导向钻井技术专利概况地质导向钻井技术专利主要涉及到钻井工具、钻井方法、测井装置、数据处理系统等多个领域。
这些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帮助石油勘探开发企业实现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效钻探,提高资源勘探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针对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钻井工具:钻井工具是实现地质导向钻井的关键设备之一,相关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到钻头设计、测井工具、钻具下压测量和导向工具等。
这些专利技术主要提高了钻井工具的使用寿命、钻探效率、穿越能力和导向精度。
2. 钻井方法:地质导向钻井的方法技术是钻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相关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井位评价、井位设计、钻进方式、井眼质量控制、测井参数优化等方面的技术。
这些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效提高了钻井作业的安全性、精度和效率。
3. 测井装置:测井技术是地质导向钻井的重要支撑,相关专利技术包括测井仪器、测井数据处理技术、测井参数优化等方面的技术。
这些专利技术在测井过程中,能够提供准确的地层信息,为钻井作业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4. 数据处理系统:地质导向钻井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解释工作,相关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算法、地层解释模型等方面的技术。
这些专利技术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手段,帮助钻井作业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质信息,指导钻井作业的实施。
通过对公开专利数据库的检索,可以发现地质导向钻井技术专利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表明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专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专利申请人主要分布在石油勘探开发企业、科研院所和专业服务机构等领域。
石油勘探开发企业占据了主要的专利申请地位,这表明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石油行业内部的技术竞争日趋激烈。
(1)钻井工具的智能化和自适应化设计:钻井工具作为地质导向钻井的关键设备,其设计和制造技术一直是专利申请人们关注的焦点。
持续改进石油勘探技术的创新实践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持续改进石油勘探技术的创新实践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1. 引言石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石油勘探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是确保石油资源可持续开采的关键。
本文将分享一些石油勘探技术的创新实践案例,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2. 三维地震成像技术的创新实践与效果评估石油勘探中,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传统的二维地震勘探技术存在分辨率低、信息不全等问题,因此,三维地震成像技术的创新应运而生。
该技术通过在地表布置大量地震检波器,并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够更准确地描绘地下地层的结构。
实践案例一:某石油公司在利用三维地震成像技术进行勘探时,发现了一个之前未被察觉的油气储量。
该区域地层复杂,传统的二维地震勘探技术无法完全勘探到。
通过三维地震成像技术的应用,揭示出了该储量的存在,并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效果评估:该创新实践有效地提高了石油公司的勘探精度和效率,使其成功开发了一个新增的油气储量,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 基于无人机的海洋勘探技术的创新实践与效果评估随着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越发重要,传统的海洋勘探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基于无人机的海洋勘探技术的创新为海洋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
实践案例二:一家石油公司在海洋区域利用无人机进行石油勘探。
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摄像设备和物理传感器,能够对海洋表面和底部进行高精度的监测和检测。
通过无人机的应用,该石油公司准确掌握了海洋地质和地形信息,为进一步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效果评估:基于无人机的海洋勘探技术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勘探效率和准确度,可以有效降低勘探成本,并且减少了人员的风险,为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4. 基于人工智能的勘探数据分析技术的创新实践与效果评估人工智能在石油勘探领域的应用有望带来更准确、更高效的勘探结果。
基于人工智能的勘探数据分析技术的创新为石油勘探带来了新的突破。
实践案例三:某石油矿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产量、水平、效果等多个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
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1.2

4、仪器灌肠
现场施工时,一旦井内压井液的 压力大于仪器耐压,压井液进入 仪器内部,造成仪器损坏,通常 叫仪器灌肠。
造成仪器灌肠的原因:
l〕在测井准备期间没有严格执行操作 规程检查仪器连接局部的密封圈,未 及时更换存有缺陷的密封圈;
造成仪器灌肠的原因:
2〕井下仪密封部位的密封面受损;
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 型案例分析
引言
本章案例由各油田的各位编委提供,各 编委从长期的测井实践中提取出有代表 性的典型案例,由于属于非正式出版物 而无法在参考文献中引列,本章编者在 此特予说明并致谢意。
引言
第一节 遇阻、遇卡原因分析 第二节 案例分析 第三节 常见工程事故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
3〕在高压井施工前没有对仪器进行 高压试验,未及时发现仪器耐压性能 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的问题。
〔3〕设计有问题
施工设计不周密,施工前,测井方要详 细了解施工井的情况及施工目的,针对 不同的测井任务及每口井的具体井况做 周密的施工设计,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 意外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出施工预案, 对施工预案进行技术论证,确认其可行 后,在生产准备阶段备齐相关的设备及 材料。
〔5〕其它
〔管理不力或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1〕人员组织和过程控制不利
测井施工过程需要周密的人员组织, 这是测井队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人员分工明确、配合协调是施工成功 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不利往往导致 施工作业人员职责不清,造成人力浪 费或关键岗位无人值守,形成无序施 工,导致事故发生。
8〕仪器损坏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测井施工人员不严 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极易造成测井仪 的损坏。如某测井队在进行水平井测井 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水平井施工要求在 井口留人监督下钻,造成在下钻过程中 遇阻时井队未及时停钻,将双感应仪器 压裂。
测井资料典型案例分析

措施。
以下是这些年来一些典型曲线质量问题汇总:
一、高分辨率感应
高分辨率感应的问题比较多,常见的多为以下几种: 1.仪器性能较差主要现象是感应曲线动态响应范围不稳定, 高阻响应性能下降,电阻率超过20欧姆.米,就会出现曲线 失真的情况,很多井次在10Ω.m左右就出现了数值异常;数 字聚焦曲线经常出现异常、分辨率低且与中、深感应曲线相
测井监督在现场工作中也需要在发现测井资料质量问题的
同时,尽可能快速、准确地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实际 情况制定提出施工建议;不能只单纯发现资料存在问题,就撒 手不管,完全由测井方面进行解决处理,这样有时候会导致测 井时效的降低。 因此,了解现有测井资料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可 以有效帮助现场监督人员分析异常资料产生原因以及制定监督
采用8.68-15.6 的系数所测曲 线
大86与梁76双侧向曲线对比
浅侧向数值低 于深测向数值
深浅关系一致
三、中子、密度
1.中子密度曲线受井况影响较大,遇卡、大井眼、井径不规 则,都会导致曲线变形或响应关系差。施工中,在井眼不规 则的井段,由于密度测井仪探头贴不上井壁,会出现密度测
量数值相比较中子、声波曲线数值偏低的问题。
资料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测井时效。
垦平1井两队三次测量双侧向对比
陆 三 队 第 一 次 测 量
陆 十 队 第 一 次 测 量
陆 三 队 第 二 次 测 量
垦平1双侧向问题查找
垦平1井双侧向问题出现后先后组织陆地十队和三队在孤
古8井和测井实验井进行了多次试验,根据试验情况,认为有
四个方面的原因: 1、数字声波仪器在工作时产生干扰信号,该干扰信号导致编 码适配器和双侧向线路内的继电器工作不正常; 2、3514编码内双侧向远端回路继电器工作不可靠; 3、双侧向线路内部设计存在不足; 4、地面系统工作不稳定。
典型测井打捞案例研究

图1
1 . 2 泥 浆 参 数 类 型 :聚 磺 , 比重 : 1 . 0 8 g / c m ,P H 值 :9 . 5 , 粘 度 :5 5 秒 , 失水 :4 . 5 毫升 ,氯 根 :2 0 0 0 p p m 。 1 . 3测井项 目 双 侧 向/ 补偿声波/ 井斜方位/ 自然 伽 玛 / 井 径 2 穿 芯 打 捞 2 . 1仪器 遇卡过程 2 0 1 2 年l 2 月2 8 日0 2 :o o 测 井 小 队接 井 口 ,井 口检 查 仪 器 正 常;0 3 :O O 测 井 仪 器 入 井 , 下放 测 井 仪 器 至 5 3 6 0 米 附近 时 , 上提拉 悬重 ,悬 重为6 1 O 0 磅 ,继续 下放 测井 仪器 , 以l 5 米/ 分的速度 下放 ,在下放 过程 中观 察张力变 化及 声波仪器 的波 形变化 , 电缆 头张力 和总张力减 小 ,声波波形 有变化 ,证 明 仪 器 还 在 向 下 走 。放 慢 下 放 速 度 至 l 0 米/ 分 钟 ,总 张 力 和 电 缆头张 力变化不 明显 ,声波仪器波 形有变 化;0 5 :0 0 下 放 至 5 4 8 0 米 时,声波仪器波形不动 ,又 下放 了5 米至5 4 8 5 米 ,开始 上 提 测 井 ,上 测 至 5 4 7 0 米时 ,总张力 为8 5 0 0 磅 ( 最 大 安 全 拉 力 ), 电缆 头张力为 1 4 0 0 磅 时 ,仪 器仍未提 动 ,反复 活动 ; O 7 :0 0 仪 器突然解 卡,上提 到5 4 6 1 米处又 遇卡 ,反 复活动至
测井技术专利信息(3)

包 括相 互连 接 的第 一接 收 线 圈和 第 一 去耦 线 圈, 所
述 第 一接 收线 圈具 有 第 一绕 线方 向, 所 述 第 一 去 耦
线 圈具 有 与 所 述 第 一绕 线 方 向相 反 的 第 二 绕 线 方 向; 第二 线圈组包 括 相 互 连 接 的第 二接 收 线 圈和 第
营 :中 国石 油 大 学 出版 社 ,2 0 0 2 : 1 8 8 — 1 9 7 .
的岩性 、 物 性 和地层 水 矿化 度 的相 似 性 分 区块 进 行
统计 得 到 。
[ 9 ] 高楚 桥 ,于世元 , 钟 兴水 ,等.测井 信息识 别低 电阻 率气层 E J ] .江汉石油学 院学报 , 1 9 9 9 , 2 1 ( 4 ) : 1 5 — 1 7 .
(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1 0 — 2 3 本文编辑 李 总南)
参 考 文献 :
[ 1 ] 陈洪海 ,张秀梅.偶极 子声 波在疏 松砂岩 地层 井孔 中 的传播特 征研究 [ J ] .应用 声学 ,2 0 1 2 ,3 1 ( 3 ) :1 7 8 一
测 井 技 木专 剥信 息 ( 3 )
增 强是 胜 利油 区疏 松砂 岩低 电阻率 气层 形成 的主要
因素 。
井解释技术 I - J ] .测井技术 , 2 0 0 4 ,2 8 ( 6 ) :5 2 6 — 5 3 0 .
r 3 ] 赵佐安 , 何绪 全 , 唐 雪萍.低 电阻率油气 层测 井识别
技术 [ J ] .天然气工业 , 2 0 0 2 ,2 2 ( 4 ) : 3 4 — 3 7 . - 1 4 ] 陈召佑 , 赵彦超.大牛地 气 田低电阻率一 高声波时差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rt n ea d c n iu t . Th 一 r p ris ( i eie s e i n l y a d e cu ie rg t i a eia c n o tn i y e3 p o ete t m l s ,r go ai n x l sv ih ) n a p — n t
第 3 5卷
第 4期 测井技术 V0 5 No 4 L3 .
Aug 01 2 1
21 0 1年 8月 文 章 编 号 :0 41 3 (0 1 0 —2 70 1 0 —3 8 2 1 )40 9 —6
W ELL LOGGI NG TECHN0L0GY
典 型 测 井 技 术 专 利 案 例 分 析
杨 兴 琴 ,王 国平
( 国石 油 集 团测 井 有 限公 司 , 西 西 安 7 0 7 ) 中 陕 1 0 7
摘要 :科学技术 的发展具有一定 的继承性 和延续性 , 先后开发 的同一项技术难免 存在相似 性和潜在 的知识产权 风
险 。 只有 深入 分 析 和 研 究 相 关 专 利 技 术 的 “ 性 ” 时 间性 、 域 性 和 专 有 性 ) 才 能 制 定 出 相 应 的 技 术 研 发 路 线 以 三 ( 地 ,
( i a Pe r lum o g n ) ITD., ’ n,Sh a x 1 0 7, i a Ch n t o e L g i g C( . . xi a a n i7 0 7 Ch n )
Ab t a t Th a e h i u e e o e u c s i e y ma a e t e sm i rt n o e ta n e — sr c : e s me t c n q e d v l p d s c e sv l y h v h i l i a d p t n ili t l a y l c u lp o e t ik s t e d v l p n f s in e a d t c n l g a h r c e i t s o h n e t a r p r y rs s a h e e o me to ce c n e h o o y h s c a a t rs i f t e i — c
l ef r to e t r z u h llt r l g i o ma in t se ,a i t a ae o o ,p t n r tci n n m ae tp o e t o
规避侵权 风险 。以介电扫描成像测井 、 电缆地层测试器 和 阵列 方位侧 向测井 等技术 领域 的典型专 利为研 究对象 ,
通过专利技术 趋势分析 、 专利 引证量 和同族数据研究 , 剖析 了相关 专利 的关键技 术及其 时域 、 地域专 利保 护策略 。
针对测井 技术研发工作提 出了专利保 护建议 。 关键 词 :测井技术 ;专利 ;引证 量 ;同族 ;介电扫描成像 ;电缆地层测试器 ; 方位侧 向
中 图 分 类 号 :P 3 61 文 献 标 识 码 :A
S u y o pia e lLo g ng Te hn l g tntCa e t d n Ty c lW l g i c o o y Pa e s s
YANG n q n,W ANG o i g Xi g i Gu p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