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内燃机数字化仿真技术应用现状

合集下载

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分析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机械化的普及,内燃机技术逐渐成为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交通运输和军事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内燃机技术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使得机械设备具备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节能问题。

本文将从内燃机技术的历史发展、应用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燃机技术的历史发展内燃机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860年德国发明家N. A. Otto发明的四冲程往复活塞式汽油发动机。

此后,由法国发明家米卡莱发明的蒸汽机被内燃机技术所取代,内燃机技术逐渐普及到各个领域。

在20世纪初期,美国发明家福特在汽车领域推广了装配于汽车上的内燃机,为汽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内燃机技术的应用现状内燃机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在汽车、摩托车、机械和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被用于发电和船舶引擎等领域。

在汽车领域,内燃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油车、柴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发动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各种高效低污染的技术被不断引入。

三、内燃机技术面临的问题内燃机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环境污染,排放出的废气污染了空气和水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此外,内燃机的高油耗和能源浪费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四、内燃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在解决内燃机技术面临的问题的同时,未来内燃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也会朝着更为高效和绿色的方向发展。

例如,发动机技术会更加倾向于采用电力辅助、节能减排,提高燃油利用率;发动机的材料、制造工艺等也会更加环保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趋势。

同时有关部门还会通过出台各种政策、法规来引导和推动内燃机技术的发展,这些政策旨在通过调整机车、汽车以及制造业的内燃机技术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来使生产、交通系统高效低能耗,并达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五、结论内燃机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重要性,然而,它也面临着重大的问题。

内燃机数字化的技术状态管理

内燃机数字化的技术状态管理

内燃机数字化的技术状态管理内燃机数字化的技术状态管理本文阐述了在内燃机设计过程中应用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进行的技术状态项目的管理、标志方法,为内燃机行业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有效开展数字化技术状态管理提供借鉴。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大功率内燃机行业应用不断深入,内燃机企业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研制费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产品数字化技术应用标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例如三维建模系列标准、产品数据管理标准、数字化装配标准、数字样机系列标准、数字化工艺标准、数字化工作流标准、数字化制造标准以及数字化基础标准。

伴随着内燃机产品研制的复杂化、多元化和系列化要求日益提高,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己经应用于内燃机产品的研制中。

如何有效保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产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需要做好技术状态的管理和标志工作非常重要。

要一改过去传统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式,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开展高效率的技术状态管理。

1产品分层次进行管理,合理规划技术状态项目在产品数字化设计、生产过程中,针对技术状态项目和产品零部件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并在PDM系统中分别定制技术状态项目规划环境和零部件设计环境,充分体现技术状态管理的层次性。

通过对产品分层次进行管理,将产品的技术状态项目规划活动和零部件设计活动界定清晰,使开展活动的相应人员有明确的业务协调要求和责任分工。

在技术状态项目规划环境中,技术状态管理人员依据系统规范和研制方案规划技术状态项目结构树,定义技术状态项目有效性和配置条件,通过配置产生相应的技术状态项目结构树反映各类技术状态基线,并将结构树的叶节点技术状态项目传递至零部件设计环境;在零部件设计环境中,设计人员在传递的技术状态项目下开展相应设计活动,组织零部件数据及相关技术文档。

产品数字化研制的其他科研活动,也可按照此规则进行,如构建数字样机、协调技术方案和保障性空间分析等。

仿真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

仿真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

仿真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仿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仿真技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境,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仿真技术在几个主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二、航空航天行业在航空航天行业中,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飞行模拟器、航天器设计和空中交通管理等方面。

飞行模拟器通过模拟真实飞行场景,让飞行员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飞行训练,提高他们的飞行技能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航天器设计中,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模拟和分析各种航天器的性能和行为,优化设计方案。

在空中交通管理方面,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和预测航班的流量和航线,提高空中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汽车制造行业在汽车制造行业中,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模拟汽车的制造过程和性能。

通过建立虚拟的汽车制造线,工程师可以在仿真环境中测试不同的生产方案,优化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仿真技术还可以模拟车辆在不同道路条件下的行驶情况,评估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提供指导汽车设计和驾驶行为的改进。

四、医疗行业在医疗行业中,仿真技术可以用于医学培训和手术模拟。

通过建立虚拟的人体模型,医学学生可以进行各种手术的模拟和实践,提高手术技能和决策能力。

此外,仿真技术还可以模拟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过程,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另外,仿真技术还可以用于虚拟现实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和康复。

五、能源行业在能源行业中,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和油气开采等领域。

在电力系统中,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分析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化电力调度和供应。

在油气开采中,仿真技术可以模拟油气田的地质结构和储量分布,辅助工程师制定开采方案和评估勘探风险。

六、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中,仿真技术可以用于建筑设计、施工模拟和安全评估。

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模型,工程师可以在仿真环境中测试不同的设计方案,优化建筑结构和能源利用。

在施工模拟中,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建筑施工的过程和资源调度,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GT-POWER在内燃机设计中的应用

GT-POWER在内燃机设计中的应用
Vo 1 . 9 , No . 2 5 , S e t p t e mb e r 2 01 3 .
T e 1 : + 8 6 — 5 5 1 — 6 5 6 9 0 9 6 3 6 5 6 9 0 9 6 4
GT - P OWE R在 内燃机设计中的应 用
张杰
( 西华大学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 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3 9 )
c a n g r e a d y i mp r o v e t h e e f i f c i e n c y o f t h e wo r k , a n d t h i s t h e s i s ma i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GT—P OW E R i n t h e i n t e r n a l c o mb u s t i o n e n g i n e d e s i g n . I t e s t a b l i s h e s a s i mu l a t i o n mo d e l o f a t u r b o c h a r g e d e n g i n e i n t h e GT—P o we r ;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mo d e l i s
I S S N 1 0 0 9 - 3 0 4 4
E — m a i l : k f y j @d n z s . n e t . C Y I
ht t p: / / www. dn z s . ne t . C B
C o m p u  ̄r K n o w l e d g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电脑 知 识 与技术

内燃机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

内燃机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

内燃机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内燃机技术是现代工业化社会中最重要的能源转换技术之一。

随着汽车、船舶、发电机组等内燃机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内燃机技术也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发展。

然而,内燃机技术在面临着新的挑战的同时,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分析内燃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一、内燃机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能源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迅速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电动化技术的推广,内燃机技术产业在面临深刻变革的同时正面临着巨大机遇。

内燃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节能高效节能是内燃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国际内燃机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朝向高效、节能、环保、低排放的方向发展。

开发和采用新型燃烧技术、优化设计、提高热效率和改善排放是主要手段。

同时,内燃机技术还将积极运用制造技术和材料的新进展,提高零部件制造精度和使用寿命,推广新型材料和新加工技术。

2. 电动化电动化是当前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主流。

内燃机技术正面临着电动化的冲击。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随着电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动汽车的性能也将越来越接近和超越内燃机汽车。

因此,内燃机技术需要积极应对电动化的冲击,加快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步伐,开发和推广高效、通用、模块化的内燃机技术,促进内燃机技术与电动化技术的有机融合。

3. 全球化内燃机技术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全球化。

目前,内燃机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重要的能源转换技术之一,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内燃机技术产业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和深入。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产业布局和经济利益的全球化将加快内燃机技术的全球化。

二、内燃机技术的挑战虽然内燃机技术在发展趋势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但内燃机技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巨大的环境压力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人们关注的焦点。

排放控制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数字化转型下航空发动机仿真技术发展机遇及应用展望

数字化转型下航空发动机仿真技术发展机遇及应用展望

数字化转型下航空发动机仿真技术发展机遇及应用展望摘要: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换代为主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展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构建数字驱动的产业新生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变革。

同时,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防能力的提升也对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空发动机技术复杂程度和性能指标要求不断提高,产品研发难度日益增大,研制进度愈加紧迫。

因此,亟需推进航空发动机数字化转型,以满足新时代航空发动机协同、敏捷、高效研制的需求。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航空发动机仿真技术;应用展望引言过程仿真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仿真技术,能够真实地呈现虚拟环境中的特定过程,使用户能够实时操作过程机器或更改其参数。

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制造过程的仿真和评估可以支持产品整个制造周期中的工艺改进。

传统模式下机械产品的设计、流程指令的编写、加工、质量保证和交付周期漫长、成本低廉、效率低下,质量精度难以保证。

为了改进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的制造,迫切需要对制造工艺进行技术研究,以减少制造验证的数量,提前发现制造问题,优化制造工艺,优化制造参数,允许快速迭代制造工艺,并验证产品的可行性。

1技术内涵航空发动机仿真技术是建立在相似原理、模型理论、信息技术及领域专业技术基础上,以计算机和物理效应设备为载体构建系统模型,实现多层级、多物理场和多系统交互试验、分析、评估的综合性技术,旨在探索和掌握发动机复杂的系统特性、物理特性和行为特性,支撑方案分析优化、功能评估和技术决策。

航空发动机数字化转型以数据为核心,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实现全业务域数字要素和物理要素的系统整合,构建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研发运营体系,进而创新和重塑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达到提升运营效率、增强体系韧性和创新性的目标。

数字化转型需要准确描述、监控和预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状态,最大程度地挖掘仿真的应用价值并为其提供高可信的支撑。

浅谈仿真现状和发展

浅谈仿真现状和发展

浅谈系统仿真的现状和发展一、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的现状工程系统仿真作为虚拟设计技术的一部分,与控制仿真、视景仿真、结构和流体计算仿真、多物理场以及虚拟布置和装配维修等技术一起,在贯穿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改进乃至退役的全寿命周期技术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满足越来越高和越来越复杂的要求。

因此,工程系统仿真技术也就迅速地发展到了协同仿真阶段。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联合仿真:MATLA母AMESIM可以覆盖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全部要求。

2、被控对象的多学科、跨专业的联合仿真:AMESI M机构动力学+ CFD^ THERMA L电磁分析3、实时仿真技术实时仿真技术是由仿真软件与仿真机等半实物仿真系统联合实现的,通过物理系统的实时模型来测试成型或者硬件控制器。

4、集成进设计平台现代研发制造单位,尤其是设计研发和制造一体化的大型单位,引进PDM/PLM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潮流。

在复杂的数据管理流程中,系统仿真作为CAE工作的一部分,被要求嵌入流程,与上下游工具配合。

5、超越仿真技术本身工程师不必是精通数值算法和仿真技术的专家,而只需要关注自己的专业对象,其他大量的模型建立、算法选择和数据前后处理等工作都交给软件自动完成。

这一技术特点极大地提高了仿真的效率,降低了系统仿真技术的应用门槛,避免了因为不了解算法造成的仿真失败。

6、构建虚拟产品在通过建立虚拟产品进行开发和优化过程中,关注以各种特征值为代表的系统性能,实现多方案的快速比较。

二、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1、屏弃单专业的仿真单一专业仿真将退出系统设计的领域,专注于单一专业技术的深入发展。

作为总体优化的系统级设计分析工具,必要条件之一是跨专业多学科协同仿真。

2、跟随计算技术的发展随着计算技术在软硬件方面的发展,大型工程软件系统开始有减少模型的简化、减少模型解藕的趋势,力争从模型和算法上保证仿真的准确性。

更强更优化的算法,配合专业的库,将提供大型工程对象的系统整体仿真的可能性。

内燃机设计中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分析

内燃机设计中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分析

内燃机设计中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分析(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武汉430072)内燃机具备耐久、高效等特征,该设备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功率范围广,且适应性良好,在交通运输、农业、工业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内燃机性能提出了更严格、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排放法规的推出,在设备生产中,必须注重对产品进行完善。

内燃机的设计比较复杂,在总体设计、零部件设计过程中,均会涉及到较多的计算、分析等工作,计算机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后,在内燃机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可充分体现其特性。

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内燃机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为内燃机的设计提供依据。

标签:计算机辅助技术;内燃机;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该技术在很多行业中均得到较好的应用,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在内燃机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内燃机设计中,可转变内燃机设计模式,无需采用丁字尺、图板手工绘制图,可利用三维、二维技术代替以往手工绘图[1]。

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使用实际上是机械设计行业的重要改革,在产品制造、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对人们的设计理念产生了一定影响。

1 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含义计算机辅助技术是一种将工程分析、计算机两者结合的新型技术,它主要利用数值模拟、数值计算方法建立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计算。

这种技术涉及的科学较多,其中包括数学仿真技术、结构动力学、计算力学、计算数学、工程科学等,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

结构有限元分析是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基础,一般所指的就是动力学分析、机构运动学分析、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可实现拟静力、静力的非线性分析与线性分析,还能够实现磁场、电场、热场的结构优化与分析。

机构分析可以完成多种计算工作,例如零部件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方面的计算,通过机构分析均可完成。

现阶段,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计算机仿真、噪声分析学、流体力学中均得到了较好的应用[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s tra c t: D igital simulation technique has been broadly app lied at home to the ICE research, design and development
with its continuous enrichment and speedy p rogress, and many meaningfu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quir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utilization actualities of combustion p rocess simulation, FEM analysis and virtual p rototype technique in the field of ICE digital simulation.
Ke ywo rd s: ICE, CFD , FEM analysis, V irtual p rototype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和数值计算技术的不断进 步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前提 下 ,数字化仿真技术的应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其地位与作用 也变得十分重要 。数字仿真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内燃 机研究 、设计和开发的诸多领域 。国内各大企业及科研单位 在利用现有技术方面 ,取得了许多富有意义的成果 。目前对 内燃机进行数字化仿真的关键技术有 :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技 术 、有限元分析技术和虚拟样机技术 。
App lica tio n Ac tua litie s o f IC E D ig ita l S im u la tio n Te chn ique a t Hom e
S h i Chun tao, W ang Tao, S un L ix ing ( Tianj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文献 [ 22 ]利用有限元软件 I- DEAS M aster对柴油机连 杆强度进行多体接触模型的三维分析 ,着重研究了连杆大头 孔与曲柄销之间的接触状态以及接触方式对大头孔变形的 影响 。文献 [ 23 ]利用专用的网格划分软件 Hypermesh模型 划分网格 ,对几何形状突变部位进行了网格细化 ,再把网格 模型输入到 ANSYS中 ,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连杆进行了 三维非线性分析 ,分析涉及接触和疲劳问题 。
曲轴主要承受交变的弯曲 -扭转载荷和一定的冲击载 荷 ,轴颈表面还受到磨损 ,因此要求其有较高的强度 、刚度及 良好的动态特性 。由于作用在曲轴轴颈表面的载荷分布和 轴承油膜压力等诸多因数的影响 ,建立合理的边界条件一直 是曲轴分析的重点之一 。为了获得曲轴动态特性对应力的 影响 ,国外已经开展了曲轴动态应力的计算 ,并开发了相应 的 商 业 软 件 (如 AVL 的 EXC ITE 和 R ICARDO 公 司 的 ENGDYN ) [19 ] 。文献 [ 20~21 ]分别采用 I- DEAS软件构造曲 轴轴系和气缸体的实体模型 ,利用 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 模型 ,进行动态特性分析 。
1 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技术
内燃机的燃烧过程由进气 、压缩 、燃烧 、膨胀和排气等多 个过程组成 ,是一个包含流体流动 、传热 、传质和化学反应以 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燃烧过程 满足的基本定律有 :质量守恒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组分转 换和平衡定律等 。控制方程具有数目多 ,强烈的相互耦合性 和非线性的特点 。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和求解 、湍流流动 、火焰辐射 、多相流动的 模型建立 。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的基本方法有有限差分 法 ( FDM )和有限容积法 ( FVM ) [1 ] 。
内燃机工作时 ,气缸体在燃烧气体压力 、活塞裙部和气 缸套间油膜压力及摩擦力 、气缸盖和气缸体联结处螺栓的作 用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复杂的振动 。文献 [ 24 ~26 ]应用 Pro / E建立了气缸体的三维实体模型 ,用 ANSYS软件对气缸 体结构进行了约束状态的模态分析 ,揭示了不同频率范围气 缸体结构振动模态的特点 ,对在各主轴承力同时作用下气缸 体各部分的结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 ,在考虑了气缸套所受 的气缸套 -活塞间的润滑油膜力 、曲轴主轴承处所受的油膜 动压作用 ,燃烧室内气体压力的作用以及气缸盖对气缸体的 作用力的情况下 ,进行了气缸体的瞬态动力分析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2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第 6期 2005年 12月
HCC I均质充量压燃内然机采用多点着火及分布式快速 低温燃烧技术 ,因而具有高热效率 、超低 NOx 和 PM 排放的 优点 ,近年来已成为全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 。一般认为 ,汽 油机燃烧受火焰传播速率的控制 ,柴油机燃烧受可燃混合气 生成速率的影响 ,而 HCC I燃烧则受气相化学反应速率的控 制 。目前对于燃烧动力学模拟还比较简单 。美国 SAND IA 国家试验室的燃烧研究室开发的大型气相化学和等离子体 动力学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软件包 CHEM KIN - III软件 ,是内 然机燃烧的零维单区模型 ,主要处理和计算燃烧问题中涉及 到的化学动力学问题 。因此 , CHEM KIN 很适合 HCC I燃烧的 计算模拟 ,特别是能有效地预测燃料的着火时刻 。文献 [ 12 ] 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与多维 CFD 耦合的方法 ,在 CHEM KIN 平台上对高辛烷值汽油内然机进行了变参数的数值模拟研 究 ,能够较好地预测进气 —喷雾 —燃烧 —排放的内然机全过 程 ,文献 [ 13~15 ]利用 CHEM KIN 平台分别进行了 DM E (代 用燃料二甲醚 )和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反应的化学动力学过 程数值模拟研究 。
修正的非线性三方程模型明显优于各种 k-ε模型 。 文献 [ 3 ]采用 Poisson 网格生 成 程 序 对 二 冲 程 内 燃 机
K100的扫排气道 -气缸内系统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 。 文献 [ 4 ] 采用 KIVA 软件 ,对内然机分层进气的三维瞬态过 程进行数值计算 。计算域取为扫气道 、气缸和排气道 ,利用 CAD软件进行造型 ,并生成六面体网格 。
内燃机的气体流动是复杂的三维非稳态湍流运动 , 对 其进行数值模拟是燃烧过程数字仿真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 目前用于流动分析的软件主要有两类 :计算流体力学 ( CFD ) 商用软件 (如 FLUENT, STAR - CD ) 和内燃机专用软件 (如 KIVA , F IRE) 。
目前描述湍流流动的方法是构造湍流模型 ,文献 [ 2 ]将 几种湍流涡粘度模型用于计算内燃机气缸内的湍流流动 ,结 果表明 , RNG- k-ε模型的计算结果较 k-ε模型有所改进 ,而
摘要 :随着数字化仿真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快速发展 ,数字化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内内燃机研究设计开发的诸 多领域 ,并且取得了许多富有意义的成果 。本文对使用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技术 、有限元分析技术和虚拟样机技术进 行内燃机数字化仿真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内燃机 C FD 有限元分析 虚拟样机
2 有限元分析技术
从 20世纪中期以来 ,为了达到使内燃机减振 、降噪 、质 量轻 、高效率等目的 ,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在内燃机动力学 分析与研究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 。有限元分析 ( FEM ) 已成为对内燃机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动力学分析不可缺少的 有力工具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 有限个 、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单元的组合体 ,利 用在每一个单元内假设的近似函数来分片地表示全求解域 上待求的未知函数 。单元内的近似函数通常由未知场函数 或及其导 数 在 单 元 的 各 个 结 点 的 数 值 和 其 插 值 函 数 来 表 示 [18 ] 。从而将原来描述连续体场变量 (应力 、位移 、压力和 温度等 )的微分方程组转变为关于各个结点上的场函数及其 导数的代数方程组 。通过数值求解 ,求出整个求解域上的近 似解 。求解的近似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单元类型 、数量以及 对单元的插值函数 。如果模型合理 ,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 果 。然而由于对较复杂结构的物理参数往往并不十分清楚 , 有些因素更难以确定 ,例如系统的阻尼 、部件的连接刚度 、边 界条件等 。因此 ,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是很困难 的 ,计算只能得到比较近似的结果 ,有时误差很大 ,尤其是有 限元初始建模时 ,需要通过试验分析进行校正和修改 [18 ] 。
汽油缸内喷射 ( GD I)技术是现代汽油机的前沿技术 ,文 献 [ 5 ]利用 AVL公司的 CFD 软件 ( F IRE)对汽油缸内喷射的 静态喷雾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了燃烧室压力 、初始液 滴直径和喷雾锥角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
柴油机进气过程中进入气缸的空气量和气体的速度分 布及其湍流状况等明显影响着燃烧过程 。文献 [ 6~8 ] 分别 利用 STAR- CD和 F IRE对进气道和气缸内空气运动进行了 数值模拟 ,通过分析流场内流速 、温度 、压力的变化指导进气 道设计 ,优化柴油机性能 。柴油机喷雾是一个喷油压力发生 变化的瞬态不稳定气液两相流动过程 。文献 [ 9 ] 利用 Engine CFD - II软件包 ,对涡流室式柴油机内的喷雾过程进行了三 维数值模拟 。采用随机质点方法建立喷雾动态方程 ,考虑燃 油的蒸发 、碰撞 (聚合 ) 、振荡与破碎 、碰壁 (包括反弹 、粘附 及飞溅 )等过程 ,较真实地模拟燃油与空气混合的全过程 。 随着柴油机喷射压力的提高 ,不可避免地出现喷雾碰壁 ,从 而引起较高的未燃 HC 和碳粒排放 。文献 [ 10 ] 利用三维 CFD软件模拟了喷雾撞壁形成油膜的气液两相流动 。文献 [ 11 ] 利用 STAR - CD 软件模拟研究了柴油机 HCC I复合燃 烧模式 (多脉冲喷射和 BUM P燃烧室 )下预混合气形成的时 间历程 ,湍流模拟采用 RNG- k -ε模型 ,喷雾过程分别选用 Huh雾化模型 , Reitz- D iwakar破碎模型 , Bai撞壁模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